慈是希望一切有情具足快樂及樂苦,悲是希望眾生離開苦及苦因。
慈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義。有時我們會把慈和貪混淆起,這是因為我們有慈和貪時,都是把有情看作是悅意的。但是在我們這一方面產生慈心和貪心是非常不同的。貪是有許多條件的,我們有貪時,希望別人快樂是因為他們對我們好、是自己的親戚、他們長得漂亮、使我們高興、給我們禮物或贊成自己的意見等等,一旦他們不同意我們的意見、不幫助我們或給我們禮物,我們就不再喜愛他們,並且不會希望他們得到快樂。
然而,慈心就不依賴於這些條件,我們有慈心時,希望別人快樂只是因為他們是有情,僅此而已。我們產生貪著時,覺得某人非常好,但是這種感受是非常不穩固的,它很容易消失,因此,我們看到一些人第一年相愛,第二年就離婚。在美國離婚是一個大問題,它造成了很多苦,而其根源是在於貪欲。慈心是以平等看待一切有情的平等捨為基礎的,所以我們在修習慈悲時不能跳過平等捨。
我們在產生希望他人得到快樂及樂因的想法時,應當了解快樂有不同的層次。我們自然願眾生得到衣、食、住、行以及家庭方面的快樂,希望他們所住的地方沒有戰爭和污染,但是,我們還希望他們得到超出生活舒適之外的快樂,我們希望他們遇到佛法和師長、具備修法的順緣,心中產生證悟並且獲得解脫和成佛,因為修學佛法所帶來的快樂是穩固的,它是不會消失的。
我們在修慈無量時憶念各種各樣的有情,想他們都擁有各種快樂以及快樂之因該有多好!然後,我們想但願他們具有快樂,這樣使願望更為強烈。接著,我們想:我要使有情具足快樂,自己也參與到此事之中,自己發起了承諾。然後我們祈請師長三寶加被自己克服局限,而使此事能夠發生。
同樣,修習這一點的關鍵是要思惟不同的個人,使之更為具體化。我們這樣反復地修持後,內心就會發生改變。大家在修持時,不是每次都能產生強烈感受的,有時候內心就象一塊巖石,幾乎沒有什麼反應。如果發生了這種情況,我們下一次仍然重復地修習,並且忏悔業障、積聚福德,這樣以後修時就會產生體驗。
悲在佛教中也有特殊的含義,它是希望有情離開苦及苦因。所以在這裡,我們思惟眾生的各種苦:身苦、心苦、家庭、健康、工作以及感情上的苦,想象眾生能離開這些苦該有多好!但是最大的問題是眾生受苦因的控制:身心為煩惱和業所主宰,所以我們希望他們能夠擺脫煩惱、業、習氣和我愛執。我們在修的時候,可以慢慢地思惟一切六道種種的苦以及這些苦的因,並且希望眾生能夠擺脫這些。修悲無量同樣可以依照四個步驟,想:“一切有情能離開苦及苦因該有多好!願他們離開苦及苦因!我要使他離苦及苦因!祈請師長三寶加被我能這樣做!”
我們在幫助別人時容易產生我慢,覺得自己了不起、有學問,是一個有悲憫的大菩薩,而別的有情則很愚蠢、煩惱很多,自己要使他們的生活走上正常的軌道,並且,我們也會貪著別人的回報,希望他們記得自己的恩惠、感謝稱贊自己、幫助自己、給自己禮物,這些是需要避免的。
經書裡講到腳踩到刺上、手幫助把刺拔出的例子,手不會對腳說:“我很有悲心、很了不起,你真愚蠢,居然又踩到了刺上!這次我幫你把刺拔出來,以後你要當心,並且不要忘記你欠了我的情。”手不會這樣做,它只是拔出刺把腳治好,而就此了事。手能夠這樣做,是因為手足是一體,所以兩者互相幫助時不會自以為是。同樣,如果我們把自己和其它有情看作是同屬於一個生命體,我們幫助他們時就不會有期望。痛苦會損傷有情,所以不管是誰的苦都應該去除;快樂是美好的,所以不管是誰都應該給予。
文:土丹
騰訊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