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學佛的人,了解到底什麼是佛是一件很關鍵的事。如果不知道佛是什麼,根本就無法學佛,也永遠無法成佛。這就如同一個人想到普陀山去,卻不知道普陀山在什麼方向一樣。顯然,除非這個人先弄清楚普陀山在什麼方向,否則永遠無法到達普陀山。同樣,一個人要想學佛乃至成佛,則首先必須了解什麼是佛。
佛是梵語“佛陀”的簡稱,而梵語“佛陀”的意思是“覺悟者”。由於眾生根基的差別,需要從“外義、內義、密義、極密義”這四種層次來逐漸深入地理解什麼是佛。
外義的佛是指兩千五百年多年前降生於印度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雖然投生為王子,並可繼承王位,但由於深切體會到生老病死的痛苦、人生的無常,於是依然拋棄王宮優越的生活,發心出家修道。經歷種種苦行後,大約在三十五歲時,他在菩提樹下睹明星悟道。之後,弘法四十余年,以無比的悲智願行,為眾生三轉法輪,開示了無上解脫大道。
內義的佛是指一顆徹底覺悟了的心。佛經上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都有一顆心,這顆心的本性就是佛。我們能看、能聽、能嗅、能嘗、能觸、能思等,全是因為我們有一顆能知能覺的心,而心的能知能覺全是因為心的本性是靈明不滅的佛性。我們現在的心,雖然它的本性是佛,但是由於存在五毒等污垢,使得心的本性不能顯現出來。當我們通過修行,將自己心上面存在的污垢去除,心的本性就會顯現出來,此時的心就是一顆覺悟的心,這顆覺悟的心就是真正的佛。
古德說:“佛即心兮心即佛”,六祖大師也說:“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所以,要想理解內義的佛,或者尋找真正的佛,就必須向自己的心去尋找,不要向外去尋找。這是一個方向性問題。如果我們離開自己的心向外去找佛,就如同緣木求魚,或者南轅北轍,最後的結果自然是一無所獲。這是如今很多學佛人不能步入學佛正途的根本原因,因為他們理解的佛,只是停留於外義的層次上,根本不知道自己和眾生當下正在活動著的心——其本性是真正的佛。
如果將凡夫的心和佛陀的心相比,則存在以下兩個差異:
第一個差異是世俗現象上的差異。凡夫心生起的時候,是自私自利的、是充滿貪嗔等煩惱的、是會危害他人的;而佛心生起的時候,是完全利他的、慈悲的、安詳的,不會對任何眾生造成任何傷害的,只會利益眾生。
第二個差異是勝義空性上的差異。凡夫心是無明癡暗的,在起用的時候,具有種種執著,不能同時安住於空性光明的實相之中,而佛的心在起用的時候,身心、世界都處在大空性、大光明中。
所以,所謂學佛,就是要消除自心和佛心的這兩種差別。當我們一方面用慈悲代替自心的貪嗔,另一方面用空性和光明代替自心的無明癡暗,則我們的心就會漸漸成佛。所以,整個佛法的核心內容可以概括在“悲智雙運”這四個字中。所謂“悲”,就是用慈悲心來代替原來的貪嗔心,並使得慈悲心逐漸增上圓滿;所謂“智”,就是“智慧”,也就是用佛性中本有的空性和光明來驅散自心的無明癡暗,並使空性和光明逐漸增上圓滿;所謂“雙運”,就是“不二”,也即慈悲心生起的時候,慈悲心本身就是空性光明的。當我們始終以“悲智雙運”的原則來修煉自心時,我們就走在了成佛的正途上,並且終有一天,我們會如願以償。
密義的佛是心的本性中的光明以及光明中所顯現的莊嚴報身,極密義的佛是心的本性中極其寂滅的法身。密義的報身是登地以上菩薩的所見境界,極密義的法身是佛的所見境。由於密義和極密義的佛主要是密宗所宣說的內容,所以這裡就不詳細解釋。總之,密義和極密義的佛是對“心的本性”的進一步的诠釋,所以只有親自證悟了“心的本性”之後,才能有真正的了解。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理解內義的佛,是至關重要的。只有理解了內義的佛,才能真正理解外義的佛,知道外境上的釋迦牟尼佛是一顆去除了一切心靈污垢、並且慈悲和空性都已經圓滿的心,並對佛陀所具備的功德及其所宣說的佛法真正生起信心;只有理解了內義的佛,才有可能著手修正自心,證悟心的本性,從而進一步真正理解密義和極密義的佛。
有些學佛人,對紙質的佛像、或者泥塑木雕的佛像極其恭敬,可是剛禮拜完佛像之後,就對面前的某個人大發雷霆,絲毫沒有任何的恭敬心,這是全然不知道“佛即是心”的道理所導致的顛倒見解。事實上,我們禮拜佛像,並不是因為做了佛像的泥土和木頭有什麼特別之處,而是因為我們目前的福德和智慧資糧不具足的緣故,不能看到釋迦牟尼佛,也不能夠看到佛的報身和法身,所以需要通過紙質、泥質和木質的佛像來幫助我們憶念真實的佛,需要通過對佛像的恭敬來表達對真正的佛的恭敬和向往。這就如同通過將一個人的照片放在面前,來幫助自己憶念、恭敬、向往一個人一樣。理解了內義的佛是心之後,我們自然就會恭敬一切眾生。因為在一切眾生的體內都有一顆能知能覺的心,這顆心的本性就是真正的佛。佛經雲:“眾生歡喜,諸佛歡喜”,“恭敬供養眾生等於恭敬供養諸佛”。
佛即心兮心即佛!去除自心之上的五毒污垢,是自覺;幫助其他眾生去除心靈上的五毒污垢,是覺他。讓我們不斷努力,學會行持自覺覺他的菩薩行!
摘自《放生心語》(明如居士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