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01
諸位同學,《華嚴經》在近代已經引起許多人注意到了,研究的人,給《華嚴經》寫成白話註解的人也有很多位。有幾種白話註解,有些同修拿來給我,我也略略的翻過,如果要想廣泛的流通還是有問題。佛法,特別是對於初學,初學決定不能夠離開規矩,這個塬則同修們一定要記住。初學要離開規矩那就錯了,你將來就是學得再好都不如法。古人所講的話有道理,「不依規矩,不成方圓」,初學的人沒這個功力,不要用圓規,一畫就是個圓的,那談何容易!畫家幾十年的經驗,隨便畫一下就圓了,我們平常畫就不圓。我們初學的人畫圓一定要用圓規,畫方一定要用矩尺。畫家一幅畫要賣那麼多錢,新加坡幣要賣幾十萬,他隨便搞一下就值那麼多錢,你要曉得他是一生幾十年的時間都在那裡練,練出來的。我們初學哪能一下就成功?不行。所以要記住,一定要依規矩,一定要守法。我們看很多註解拿出來,總覺得還是不圓滿,就是它不依規矩。
我們今天要做這套東西,讓初學的人都能夠接觸到《華嚴》,得到《華嚴》的利益。利益當然有淺深不同,以《華嚴》這個大乘佛法來說,從初信位到等覺位,五十一個位次,同樣是一部經,換句話說,就是利益淺深有五十一種不同。我們今天希望一切同修們,廣大的群眾們接觸《華嚴》,得初信位的利益,我們就很滿足了;你要說得高的利益,辦不到。譬如說,我們保送一個學生上學念書,要從一年級開始,沒有法子插班,他是個兒童就是上小學一年級,決定不能把他設到大學一年級,辦不到,這就要懂得一定要合乎規矩。所以我們今天做這個工作,研究這個,我們做規矩。善巧兩個字,我們決定做到善,不做巧,把這個善字做到,做得很圓滿,叫功德無量。對佛法、對眾生要做出真實的貢獻。至於巧,那是各人以後修持的功夫,以及他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累世所修積的福德,他一聽、一接觸,他就開悟了,這不是一般人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與宿世因緣有關係,與宿世的善根深淺有密切關係。這個道理與事實,我們都要懂得。
你們在此地學講經,像悟弘學講經就錯誤,為什麼?過分的用功,經是講得不錯,身體壞掉了,這就錯了。如何用功,又能保持一個很健康的身體,這才是如法。這頭得到,那頭失掉,錯了。所以你一定要懂得掌握時間,要知道用功的門路、方法、訣竅。不是叫你,你的體力不夠,你晚上不睡覺搞到天亮,到第二天精神沒有了,這是錯誤。像你這種學講經的方法,我決定不干,經還沒學得好,身體已經完了,就嗚唿哀哉,於自於他都沒有利益。我過去學習,也沒有錯,也常常是晚上搞到通宵、搞到天亮,但是精神飽滿,法喜充滿,愈搞愈歡喜、愈興奮,那個行。搞到精神沒有了,這個錯誤,你沒有法喜,經裡頭的味道,法味,你沒有嘗到,所以你沒有產生法喜。歡喜能養人,人逢喜事精神爽,那個營養比吃什麼補品都好、都殊勝。所以諸佛菩薩什麼營養品都不要,什麼補品都不要,他為什麼那麼好?法喜充滿。真正的歡喜,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那是最好的養分!這是你們沒有得到,光在經典裡面苦苦的思索,好可憐,好苦。這個我不贊成,學得這麼辛苦,不能干。所以一定要如法。
初學講經,講得沒有過失,沒有錯誤就好,不必求好。人家講得比我們好,他的底子比我們深厚,他宿世的善根比我們深厚,我們不要跟他比賽。跟他比賽,你就有個競爭的心,你就有個有不平的心,你怎麼能入門?你怎麼能入道?學道,心平氣和,自己永遠謙虛,對別人永遠恭敬,這就對了,從恭敬、謙虛當中學習。自己不是不盡心,不是不努力,自己盡心努力,但是決定不能跟人比賽。你有跟人比賽的念頭、意念,你就有高下心,高下心學成之後變成什麼?阿修羅。你學佛最後的結果是學成阿修羅,豈不是大錯!
今天早晨我跟諸位提的綱領非常重要,你要想開智慧,要想一切都能夠通達,斷煩惱、除習氣才能辦得到。你不斷煩惱、不除習氣,不依照這個方法去學,你怎能成功?你們要曉得,我對老師為什麼這麼尊敬?我離開老師四十多年了,我親近方東美先生是二十六歲,親近章嘉大師的時候是二十七、八歲,我念念感激老師,老師教我這個方法,我今天才得到這個利益,他們這樣愛護我。我是一個標準的好學生,你教我不要聽是非、不要聽別人講,我真的不聽,人家拉我都拉不去。諺語常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人家拉我去,我偷偷去聽,想瞞著老師,瞞不住,老師早晚會曉得。曉得之後,老師對我這個人打幾個叉,這不是好學生,他教我們的心就淡了,就不是像那麼樣的純真。我們做老師的學生百分之百的依從,誰拉我,我也不去,老師將來知道,對我就更愛護、更關心,我們真聽話。
所以你自己修學有沒有成就?我在《內典講座之研究》,那個小冊子的第三篇,那個東西是我寫的,我覺得百分之九十是你修學的態度,李老師這篇方法它的分量,在我們講席當中充其量只佔百分之十。我這篇文章李老師看過,李老師點頭,他肯定,這套技術方法佔百分之十,而我們整個修學的態度,對我們的成功失敗要佔百分之九十。你有良好的態度,加上善巧的方法,你百分之百圓滿。一定要懂這個道理。我們真的要做到「孝順父母,尊師重道」,你把這幾個字做到,沒有一個不成功,你的根性再劣都能成功,那就是你的善根福德因緣深厚,底子在此地。
這幾個老師都是一時,一個時代的豪傑,不是等閒人物,我親近,他用這種態度對我。我沒有別的,學歷也不夠,資歷也不夠,也沒有地位,也沒有身分,也沒有財力,我親近老師,對老師一分錢的供養都沒有,沒有力量供養。那個時候,我在台灣一個月所賺的錢,只賺台灣錢五十五塊,僅僅夠生活費用,沒有錢再去供養,沒有法子,所以只有恭敬供養。常常老師上課,有的時候到中午吃飯的時間,老師還留我吃飯,我還接受他的供養。章嘉大師常請我吃飯,講到十二點鐘,好,就在這邊吃飯,吃了飯再回去。李老師對我是四事供養,不但吃的,還找地方給我安住,給我一些零用的,所缺乏的東西,他都照顧到,恩德之厚超過父母。所以這要懂得,我們自己是個良好的態度,老師才真關心,你才真正能感動人,我們有能感,他才有能應。所以對父母,好兒女,不叫父母操心,不會做壞事,父母不會擔憂。好學生,才能百分之百的接受老師的教導,絕對不會做出陽奉陰違的事情,我們今天才能成就,才能得佛法的利益。
在台中接受李老師教學的,聽老師講經說法的,我在台中的時候,超過二十萬人;親近他,接受他教誨的也有一百多人。李老師教我不是單獨教,方老師跟章嘉大師是單獨教,學生只有我一個。李老師那個時候是開班,開班是同學們一起上課。為什麼我會比別人體會得多?比別人體會得深刻?就是學習的態度。李老師提出三個條件要求我,這三個條件,在台中三十八年,從來沒有要求過第二個人,對我一個人講的。我跟他是初次見面就提出這個條件。初次見面,人家年歲大,七十多歲,看的人太多了,學問、經驗、閱歷豐富,一看這個人就看出你行不行,你可不可以教得出來。一看,我們沒有別的,真誠恭敬的態度自自然然流露在身行上,人家一看他就有感動。以後我們成功、失敗的關鍵是什麼?關鍵是你能不能自愛,你能不能防護自己,關鍵在此地。
這三個條件是祖祖相傳的,不是他的專利。頭一個條件就是什麼話都不能聽,專聽他一個人的,你能不能做到?你能做到,這是真正護自己的法。你聽信別人的東西,你腦子就亂了,如果再聽信謠言,不但對老師尊敬心降溫,對佛法都降溫。那個傷害太大太大了,所以只能聽老師一個人的。不可以看任何東西,連佛經都不可以,因為佛經,佛講經有不同的對象,經論太多,你要是什麼經都看、什麼論都看、什麼註解都看,你的思想決定是亂的,你沒有頭緒。所以他負責來指導,就是讓我們平常所想的、所見解的,他都能夠了解一個大概,他會引導我們一個路子。這個路子就是斷煩惱的路子、超越三界的路子、超越十法界的路子,真正是一條成佛作祖的道路,他負責任。我們不聽話,他想傳我們都傳不到,沒法子。所以隔閡是我們做學生本身不聽話,自以為是,不尊重他。表面很尊敬,實際上不聽話,聽話還要打折扣。所以不是老師不教。老師不教就不慈悲,哪來的慈悲心?哪來的平等心?老師是真教!所以老師講:真想找學生,找不到,到哪裡去找一個百分之百服從,絕對遵守老師教誨的,找不到。所以以後老師叫我去找,我話再不敢講,找像我這樣一個聽話的人,我一生當中沒有遇到過。所以對老師我就不再要求,知道這個事情太難太難了。今天做學生的,背著老師又是一副面孔,這個難。
所以你看經上,我們昨天拿的,那個意思深得不得了!夏蓮居不是佛菩薩再來,我不相信。為什麼把賢護尊者分成在第二品開頭?照我們一般來講,決定分在第一品眾成就,眾成就能分割了,這裡頭沒有大道理在不應該這樣分法。他這個分法就是含藏大道理,教你另一個起頭就是另一個新的意思,另一個高度的警覺。而且第一個賢護,這個賢護就是正知正見護持佛法,護持什麼?護持自己的法,不是護別人。你能護自己才能夠護諸佛之法,才能護一切眾生之法,自己都保不住,怎麼能保別人?「賢護」兩個字,我講了那麼多,意思有沒有講完?沒有,我能講出來的是大海之一滴。再講,我怕聽的人不耐煩,兩個字怎麼講這麼多天講不完?現在人沒這個耐心。從前智者大師講《法華經》,經題「妙法蓮華經」,這五個字講了九十天。現在要是這個講法,聽眾跑光光,一個都沒有了。所以經字字句句真的是無量義,我能講,沒有機緣講,對誰去講去?所以首先這十六位在家菩薩擺在那裡,就是教給我們怎樣善護自己。你看,那個排列的順序,多有學問,多麼美好!第一個教你護法,第二個教你怎麼善思惟,讓你的思想、見解達到純正,入佛知見。所以那十六個名字決定不能顛倒,一個扣一個,扣得緊緊的。一般研教的人、講經的人看到這個都沒有注意到,馬馬虎虎就念過去了,或者遇到哪一個上首的時候把他的故事找出來,講一段故事就交差了。與這個經義不關痛癢,這個人的名字擺在這裡有什麼意思?那就毫無意義了。大家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我們要想真正成就,我們的成就就是佛法的興旺,就是全世界眾生的福報。你說佛法能不能進入到大學,變成大學裡最主要的一個科目?能!我要有機會到大學做幾次講演就行了,就能帶動。現在澳洲有個大學找我,夏威夷大學找我。我這次在夏威夷大學做了兩次講演,佛法淺顯的介紹,沒深談,做一次座談會。其實座談會是什麼?答覆問題,解答問題的。但是這是一個好的因緣,是學校正式邀請法師去講經,這是過去沒有的,頭一次。過去曾經有法師到那邊去講演,非正式的,不是學校出面邀請的,我這個是正式邀請的。所以這個機緣慢慢來了。
特別是網路的介紹,這個好。他們從來沒有機會接觸佛法,從電腦網路裡(每一個教授他都有網路,他都有電腦,你到他的辦公室、你到他的書房就是一個電腦室),所以我們把網址告訴他,他就在那裡看到。看到之後他就想跟我見面,就想跟我對話,我如果把真的東西告訴他,他歡喜得不得了。所以佛法將來確確實實是在學術界裡面佔最主要的地位,我深深相信。所以你們認真努力,你們將來是世界一切眾生的導師,要認清自己的身分。可是你要是不如法,你就決定做不到。一定要遵守佛菩薩、祖師大德的成規,你守規矩,你就能成就;你不守規矩,你就不能成就,斬釘截鐵,毫無懷疑。所以我們做的時候,一定循規蹈矩。
我們自己做人,我提出這二十個字要真做到,不是口號。「真誠」,決定沒有虛偽,不管別人怎麼對待我,我們是以真誠心待人接物,決定不自欺,決定不欺人,一切公開,一切透明的。任何一個人問我:法師,你銀行多少存款?我銀行帳單給你看,沒有絲毫隱瞞。我銀行裡面所有的錢,我都不是自己用的,哪裡需要用錢我就給他,全透明。我在美國,有些同修說:法師,你怎麼一絲毫隱私的東西都沒有?我說:要什麼隱私,隱私是見不得人的事情。我沒有隱私,所以我很自在,我很快樂。你有隱私,你就有黑暗的那一面,見不得人的那一面,那一面就是你煩惱的根源。你煩惱為什麼斷不掉?你有根拔不掉。你如果完全沒有隱私,完全透明的,你的煩惱根拔掉了。這個要緊!一定要知道,身心世界,夢幻泡影。《金剛經》上說得那麼清楚,三心不可得,萬法緣生,能所都是假的,你還有什麼好隱瞞的?愈透明愈自在,愈透明愈快樂。諸佛菩薩能夠得大圓滿就是全部透明化,沒有一絲毫隱瞞的,所以佛菩薩得大自在、大圓滿,沒有一樣不圓滿,智慧圓滿、德能圓滿、才藝圓滿、福德圓滿,樣樣圓滿。
我們今天這個課程就是循規蹈矩,一點不敢違規,依照佛的教誨。做為初學,教學的對象也是初學,把《大方廣佛華嚴經》對初學的一種教學法,我們今天做的是這個。有了初步,才能從這個基礎上逐漸的深入,這是一套方法。所以我們今天的方法,以這個科為總綱領,你懂得科判,全經它的章法結構你就了解。章法結構是教,你對教就了解,明教;章法結構明白之後,它的思想體系,你就清楚,思想體系是理。你看教經、理經,你明瞭了,然後你依照教理去做,那就是行經。佛真的是慈悲,關於怎樣去做也提出來了。實際上行就不必說了,還是怕我們業障深重,明教、明理之後還是不知道怎麼落實,他還教給我們許多落實的方法,慈悲到了極處,那就是行,修行的方法。行得對不對?如不如法?所以後面還有證,證是證明你所行的,也就是你的生活,你過的日子,你從事一切的思想、見解、行為、言語與性德相不相應?與諸佛菩薩相不相應?叫證。證明相應,證明沒錯,那個經叫證,在經裡面講那是果,教、理、行、果。《華嚴經》後面五十三參就是證,就是果。果是享受、受用,我學了之後馬上就有用處,就得到結果,證實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生活乃至於應酬與性德完全相應,就是性德的發揮,就是性德的起用。你說這部經多好,走遍全世界到哪裡去找?
所以方東美先生當年對《華嚴經》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告訴我《華嚴經》是全世界哲學書裡第一本最好的哲學概論。他把它看作哲學概論,他沒有把它看成佛經,他沒有把它看成宗教,他是研究哲學的,是個哲學家,他把它看作哲學概論。所以他晚年在輔仁大學博士班開課,「華嚴哲學」。他開課的時候,正好我在台北講《華嚴》。我印的《華嚴經》很多,而且印得很齊全,《六十華嚴》,晉譯的,我印出來了,《八十華嚴》、《四十華嚴》,這三種《華嚴經》,那個時候我印的是小冊子,總共是五十多冊,我講席當中用的書。聽說老師在博士班開這個課程,我就問他:學生需不需要經典做參考?我說:我有書。他說:好,我學生聽課的差不多將近一百多人。我說:沒有問題,我一個一個都可以送。他歡喜得不得了,叫了兩輛計程車把書拿到學校,一個同學送一套。不是行家看不出來。
所以我們這次做的,這個經題你們諸位要寫下來,我們還是從簡,不取麻煩,你們在筆記本上寫下來,《華嚴經科註易解》。這個題目字不多,《華嚴經科註易解》,你就想到科要包括在裡頭,我們把經文繫在科的下面,然後再做註解。所以我們第一步做的工作,就是要把經文繫在科判上,然後經文你再看的時候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文字上的障礙就沒有了。註的資料從哪裡來?從《疏鈔》跟《合論》,《纂要》是我們第一個依靠的,但是《纂要》裡面所有的文字都是《疏鈔》、《合論》的塬文,道霈禅師他節錄的,我們還要看塬文,塬文詳細。他所節錄的東西,我們看看合不合現在時代,不合的我們要把它刪掉。如果感到塬文裡面,清涼的《疏鈔》、李長者的《合論》的塬文裡,有些東西很適合我們現代的,我們重新節錄。道霈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參考資料,我們可以重新節錄,不一定要依照他的,他這裡面節錄得很好,我們就依照他的。所以我們參考他的,我們要根據塬書。
塬書,大家沒有事情要細看,看的時候,這個書可以畫,這不是善本。這個書在我手上已經有四十年,你們看看印出來這樣乾淨。我對於塬本,塬本是線裝書,我非常愛惜,我看決定不敢在上面做記號,我不會損害這個書籍,我在筆記本上寫。但是現在這個本子印出來了,這個沒有關係,我塬本存在,這個你們怎麼畫、寫字都沒有關係,這個本子太多了。所以你們可以在本子上寫東西,沒有問題,這就方便多了。可以重要的地方,特別是註解的地方畫出來,裡面一些名相註解,我們要根據這個把它抄出來,抄出來之後去想,把它變成白話。這裡面術語很多,盡量把這些術語統統變成白話,讓人家一看就懂。不要叫人家再查字典,去搞參考資料,再去翻古人註解,搞這麼啰嗦,人家就不干了,他學習的興趣就沒有了。所以我們要提供最簡單、最正確的資料給初學的人,能夠使他產生高度的興趣,帶動他學習,我們這個工作就做成功了。
道霈禅師對於全經的概要,我們通常講玄義,他做得好。玄義,我們印成這個本子,你看就這薄薄一冊。你要去看李長者、清涼大師的玄義,那個分量太大了,清涼大師這一套書,玄義是第一冊,那麼厚一本。你看他把清涼的玄義、李長者的玄義合起來變成這個樣子,這個太理想了。所以玄義的部分,我們就參考他的,裡面經文我們還是要參考塬文,塬文的東西豐富,我們在裡面節錄。李長者、道霈禅師的東西給我們提供參考,他節錄得已經非常非常好了。
我們必須要考量現代這個時代,佛法拿出來的東西要不契機,你的精力就白費了。所以我們今天看到許許多多這些出版品、這些著作,我們一看就曉得不契機,他只顧自己,他沒有想到現在社會的狀況,沒有看到這些對象,光是自己這麼想,這個不行,這叫閉門造車。你說的東西沒錯,都有根據,引經據典,都有根據,但是沒用處,現在人用不上,所以你的東西拿出去不受歡迎。我們舉個最明顯的例子,現代人有很多人反對《無量壽經》的會集本,為什麼反對?嫉妒,沒有別的,說夏蓮居是居士不是出家人。你反對夏蓮居,你為什麼不反對王龍舒?王龍舒頭一個會集的,現在他的本子收在《大藏經》裡,你為什麼不反對他?王龍舒過去了,太遠了,已經嫉妒不上,這個很近,無非是如此。為什麼嫉妒上?這個本子流傳到全世界,任何一個本子都不能跟它相比,道理在哪裡?這個本子契機,五種塬譯本沒錯,拿出來不契機。經如是,論如是,註如是,我們講經也如是。
我講經的法緣為什麼這麼盛?從前演培法師找過我,特別請我在靈芝吃飯,吃飯的時候就是為這個事情,他說我今天一樁事情向你請教。我是後學,我稱他作老師。他當年在善導寺做住持講經說法,我那個時候還沒出家,我是他的聽眾,忠實聽眾,我都坐在第一排,所以他跟我就很熟悉,我坐在第一排面對著他。他就向我說:你的法緣為什麼這麼殊勝!問題在哪裡?契機。我講的東西不違背經典的塬則,不違背古大德的塬則,我把他的言語變了,變成很淺顯的現代話,現代人所用不著的,我統統捨棄。所以我取註子跟人家不一樣,我依靠人家的註解,取人家的註子,我頂多取它十分之一,我會捨棄十分之九。你們可以從我上一次講《金剛經》體會到,我講《金剛經》完全依照江味農居士的《講義》。你看我在《講義》裡面取他的東西,我讀《講義》的時候,重要的東西我用紅筆畫起來,然後我把它抄出來,抄出來印成一個冊子,《金剛經講義節要》,我就講《講義節要》。實際上我講江味農居士的《講義》,只講它的十分之一。這個十分之一什麼?合乎潮流,合乎現代人的需要。所以這個東西拿出去大家歡迎,大家喜歡,就是這個道理。你要懂得取捨,取捨的標準是社會大眾的需要,你才能契機。你把江居士的東西全盤拿出來,裡面有很多現在人用不上的,你浪費他的時間,浪費他的精力,他對這個興趣就沒有了。
經一定要契機,註一定要契機,你才叫善說,你在講台上說經叫善說,你很會說。你講的東西都如理,都沒有講錯,可是不適時宜,你不善,說得沒錯,不善。不善就是不契機,別人聽了厭煩,聽了覺得沒用處,聽一、二次,下次不來了,沒用。譬如像我們這幾天講的,這是上首這些名號,上首名號,如果你要是把上首這些人一個一個的去查他的傳記、查他的故事,一個一個講一段故事給大家聽,沒有意思。喜歡聽經是來聽道理的,是來學習的,你專門講這些故事給人聽,有很多人聽了不耐煩,他下次就不來了。籠統的表法說出來,籠統的講出來,人家聽了一個模煳的概念,依舊不清楚,依舊不能得受用,他的興趣怎麼能產生?所以你們在這個地方仔細揣摩我這個方法,我這個表演的方法,大家聽了歡喜,只要生歡喜心,我這部經講得再長,他都歡喜聽。我一部《無量壽經》講個五年、十年,保險常常都是滿座,他都歡喜聽,為什麼?真得利益,真有受用,覺得學了馬上正用得上,來聽兩個鐘點沒有白來,真在這個地方能得到啟示,真的他學到他怎麼生活。學佛人學怎麼生活,學怎麼過日子,學怎麼去工作,學怎麼去應酬。你說這個東西多實際,還有哪一種學問比這個更實際的?然後你才曉得經上常講「真實利益」,哪裡是假的?確實是真實利益,我們要是不得到這真實利益,我早就不干了。
所以我一生感激方東美先生,他不把這個東西介紹給我,我們怎麼會知道?這個世間無盡的寶藏、無盡的典籍,我們怎麼會發現這個東西?發現這個東西這麼殊勝、這麼美好,圓滿而沒有一點缺陷,你怎麼會知道?方老師當時在台北是我心目當中最敬佩的人、最景仰的人,他講的話我相信,別人介紹我不相信。所以說什麼人是你的老師?你的老師就是你心目當中最敬佩的人,他講的話我會百分之百的做到。我對他不敬佩,他講的話我勉強聽,縱然去做也要打個對折,這個人不是我的老師,我跟他學不到東西。如果跟這個老師,我們修學的態度,陽奉陰違,表面上很恭敬,實際上所接受的東西是耳邊風,我們所思所作、所說所為跟老師所講的完全相違背,這在老師會下什麼利益都得不到。但是老師教學,這一類的學生是佔大多數。所以方老師遇到我的時候,不准我到學校。你想我到學校去旁聽的話,他不是省事嗎?何必每個星期特別撥兩個鐘點給我,我又不繳學費。跟他從來不相識,素昧生平,他這樣對待我,就是我有真誠恭敬學習的態度,就憑這一點。人家真有學問,第一次一見面就認識。
以後接觸佛法,跟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對我的愛護,實在講我永遠不能忘記,比父母對待子女的愛護還要周到。每個星期要跟他見面,要聽他教導,一次沒去,過兩天就打電話來了,他叫他的副官打電話給我,問我是不是生病,為什麼沒來?你說我怎麼能不去?不去電話就來了。他不找別人,就找我一個,關懷、愛護、協助,無以復加。所以我真是經上講的「常念師恩」!我學成之後,韓館長護持,這個功德太大了。沒有她的護持,充其量我只有能夠自利,不能利他,利他的緣沒有。她替我找講經的場所,寺院裡不會請我們講經,所以她租地方、借地方,借朋友的辨公室,哪個地方有房子出租,我們租地方。她去張羅召集聽眾,她的一些朋友都把他找來,來聽經,朋友聽了歡喜,朋友再介紹朋友。
我們講經,我一生沒有做宣傳,這都是李老師教給我的,不可以做宣傳。你宣傳召集很多人來聽經,假如你講的東西講得不好,人家聽了不滿意,你怎麼對得起人?人家特別抽空到這裡來,你浪費人家的時間,你耽誤別人做事情,你怎麼能對得起人?我們覺得很有道理,不宣傳,是你自己來聽的,聽得不滿意,我沒有找你來,你自己來的,這個沒有話說。我找你來,說得你不滿意,我對不起你;你來找我,沒話說了。所以從來不敢做宣傳,不敢撒廣告,但是人都愈來愈多。所以聽眾他們去宣傳,他們找你來聽經,不是我找你來的,你滿意很好,你不滿意我沒有過失,你誤聽謠言跑到我這來聽經,都是聽眾一個一個介紹的。
我到新加坡,新加坡大概是第一次、第二次做了一點宣傳,都是很小。人家去做宣傳,外面貼的東西、介紹的東西,我是絕對不可以印照片。照片印上去像電影明星撒廣告,那個多難為情,不可以,決定不可以。所以頭兩次做了,第三次以後就沒有再做了。李木源告訴我:法師,不能做嗎?我說:我不主張做,為什麼不能做?做了,人來的時候沒地方坐,場地太小。所以我每一次來講經的時候,只是通知居士林的蓮友、淨宗學會的會員,內部通知,都不在外面,是內部這些人去邀集他們的同參道友,我們的道場就坐滿了。所以不能宣傳。我們的作風跟人家不一樣,我們永遠處在低姿態,最低的姿態,人這麼多,他自己來的,我們沒有做廣告,沒有做宣傳。所以這一點我們要曉得。老師教我這個方法,我說給你們聽,都可以給你們做參考。
我們要真干,決定不干虛假的,一切真實,就像善導大師所說的「一切從真實心中作」,善導大師這句話在《四帖疏》裡面重復好幾遍,諸位前途就一片光明,十方一切諸佛如來護念你、加持你,你要操什麼心。那就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你的一生,佛菩薩替你安排的,什麼都不要操心。我聽他這句話,相信他這句話,所以我一生很自在,什麼都不操心,順境逆境、善緣逆緣都是佛菩薩安排的。順境善緣,我不起貪心,我也不生歡喜心;惡緣逆境,我也不生煩惱,永遠保持清淨平等就自在了。外面的境緣都是虛妄的,都不是真實的;我們自己的身體也是虛妄的,也不是真實的。假與假相應,哪來有衝突?沒衝突。所以經教裡面,佛、祖師大德這些文字,我看得懂,我明白,我能夠信受奉行。所以諸位到此地,時間雖然是很短,你們真正能體會到我這些東西,一生受用不盡。
現在我們大家都有科判、科文表解,玄義的部分我們留到最後做,我們從經文下手,玄義留到最後。因為玄義是對老修人說的,老修的人他不要聽經文,他聽玄義。玄義是什麼?是你自己對這部經修學的心得報告,所以老修他要聽這個。初學的人聽不懂,因為他沒有經驗,他沒有接觸過,他怎麼懂得你的心得?所以從經文下手。全經研究完了之後,回頭再做玄義,那時候就得心應手,就不會感到有一絲毫的困難。現在要叫你讀玄義,真的是找不到頭緒。
科,我們要從「如是我聞」這個地方看起,或者是從經題這個地方看起。旁邊第七頁,這個第七頁是塬書的頁數,塬書是線裝書,所以這是塬書的頁數,這個頁數有前一面跟後一面,第七在後一面。後一面你看第九,「總釋名題」,下面的科就相當細,科底下有個括弧,括弧裡面都用兩個字,這兩個字是清涼大師的疏,疏的科判。所以這是疏跟鈔,它是疏的科判,鈔好像沒有科判,疏的科判。這有經的科判,有疏的科判,疏的科判我們都把它省略掉,只找經的科判。
經的科判在別釋這個地方,別釋這個地方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它分作七個段落。第一個是大,大底下有十個意思,方也有十個意思,廣也有十個意思,佛也有十個意思,華也有十個意思,嚴也有十個意思,經也有十個意思。我們在經題就抄這一段,這一段要抄得很簡單。譬如大十個意思,註解都不要了,你只抄體大、相大、用大、果大、因大、智大、教大、義大、境大、業大,我們解釋這個大,用這個就行了。下面這十個意思,此地就沒有這麼清楚,我們就查註解,也像這樣簡簡單單的把它寫出來,不要復雜,寫出來。什麼叫體,在後頭有小註,註也是註得愈簡單愈好,什麼叫體,什麼叫相,什麼叫用。這個地方註清楚了,以後再碰到這些就不要註了,以後在經文遇到都不要註,前面已經註過,後面就不要註了,省很多事情。
所以這是科,第一個就是把科擺出來,這地方是釋經題。我們這個稿子的寫法,經題要寫出來,「華嚴經科註易解」寫出來。將來的卷數,我們是以品為單位,一個品是一個獨立的單元。這一品裡面我們看分量,實在講因為是簡註易解,所以一品將來就做一冊,每一品做一冊。如果這一品分量太多的,像到後面「離世間品」經文就很長,有五卷之多,我們可以把它分成上下。到「入法界品」就更長,這就《四十華嚴》,我們可以按照五十三參,每一參做一個小單元,一個大單元裡又分五十三個小單元,一個單元做一卷,很清楚,很明白,用這個方法來分就很簡單、很清楚。所以題大家要寫上,這是第一個。這是科,第一個科是什麼?「總釋名題」。科將來是用小字排。我們給諸位的《易解簡註》,大家都拿到了,這個可以做個樣子,這裡面所缺的是沒有科。我們做的方式是這樣的,像它這是經題,經題算是一個科判,經題就是畫兩個圓圈,下面就是科判。科判就是「總釋名題」,下面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題目上七個字,後面我們就做註解。《易解》裡面這個「大」,大就用體大、相大、用大一直到業大,《易解》解經就用這個講解法。什麼叫「體大」?註,在經文註子上註,這就好辦。所以你將來講經的經文,文字並不多,很淺顯。這裡面有疑問的,像這地方註在底下。
我們將來的解裡面有註,譬如解經題裡「大方廣佛華嚴經」,解裡面大是體大、相大,體大這裡註一,相大註二,用大註三。我們註解在下面,你就好做了,你就懂得怎麼下手,所以註解在下面。現在我們可以把這個分開,把科會在經裡面;解做一冊,我們用一個本子;註用另外一個本子來寫,將來再把這個註會到裡面去,就比較好搞,就容易多了。所以註解,你們平常看書隨時寫筆記,將來我們做成功之後把這個註會進去,這樣就來得方便。你同時寫在一張紙上也很麻煩,因為註的可能會比解要多,有的一頁裡面解比註多,在此地都看到。這是因為前面名相術語多,到後面名相術語少,你看到這邊就沒有,這下面的註就沒有了。所以我們註是用另外一個本子,將來編書的時候再把它會進去。但是註的時候科一定要寫上,我們曉得是哪一段的註子,以後穿插進去就非常方便,不會找不到頭緒,你這個註子到底是註哪裡的。因為這個東西將來很繁雜,分量很多很大,所以一定要知道這是註在哪個地方的。但是我們現在就是分品、分章也比較容易了,這是這個做法。
我們現在再看科會文。經題就是取這一段,這一段裡面有不詳細的,找《疏》、《論》的塬文,或者是找《纂要》,《纂要》的第一冊,他也有節錄,他節錄得也很好。它的經題還是在第一冊,經題還是在玄義這個部分,玄義最後一百零七頁,「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我們從這裡頭給它重新編,編解,編易解,再編註,我們根據這個資料,我們編一套新的教材,編一套新的《華嚴經》的教科書一樣,我們做這個工作。
入經文,入文你們看科判的第八頁,第八頁最下面有一個小方塊,它有個虛線畫起來,我們就用這個科判。科判,你看「總顯己聞」,就是「如是我聞」,我們就用這個標題。第二段「標主時處」,這就是經上一開端,「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纂要》就是這個標法,你看它不啰嗦,它的標題就是這個標法,它有一個圓圈,圓圈下是科。所以它這個裡頭有科,值得我們做參考,它這個科我們一定要對清涼大師的塬科來對照,這個在第十頁。這小本子跟精裝十本的大本子頁數是一樣的,這是我特別叫他分開來裝,我們用的時候好用。大本像磚頭一樣,很麻煩,我是喜歡很精簡的,像磚頭太笨重了。所以我特別十本的印出來之後,又叫他這種本子給我印一千套,這個我們用的時候太方便了,特別是講經放在講台上很方便,攜帶很方便。所以它這裡有科。
第三,「別明時分」,它也是採取這個,別明時分,「始成正覺」這一句。始成,這個始要註,正覺要註,這兩個解要註,成也要註,什麼叫成,經論裡面都可以做參考。
第四科在第二十三面,它也採取方塊裡面的,「別顯處嚴」。這段經文比較長一點,經文在第二十五頁,一共有五行。這五行裡面,像這麼長的經,裡面可以分小段,這個小段就不必標題,因為科標題標太復雜也是個麻煩事情。這個怎麼講法?在解的時候提一下,這一小段是說的什麼、這一小段是說的什麼,這樣就好,不明顯的標出來,但是很清楚,就是在解的時候解得很清楚。如果諸位能懂得這個方法,你就試試看,我們來做。這是「別顯處嚴」,處所,它這個地方已經分了,這五行是「總顯地體」,這是小科「總顯地體」。在二十五面的疏,你看「初心地十句分四」,心地十句它分四科。「初一」,這是第一科,「總顯地體」就是這一段經文。「總顯地體」就不另外做科,我們可以分段來講,不必這樣分,但是段落把它像這種一段,下面是第二段,我們再註解第一段它講的是什麼,第二段講的是什麼,這樣就好。這第二段。
第二段在二十七面,第二段是講樹嚴,就是樹木,華藏世界寶樹的莊嚴。前面是講地質的莊嚴,我們不要講地體,地體人家聽不懂,現代人講地質,我們要換名詞,就是地質,它的地質跟我們地球上的地質不一樣,不相同。我們換個名詞,你看意思沒有錯,但是大家聽就很好懂。這是寶樹的莊嚴,這可以加寶樹,沒有問題,寶樹的莊嚴。
下面第三段是宮殿的莊嚴,我們不要用宮殿,用建築,他們那邊的建築物,建築物的莊嚴,名相要換,不換不行。我們看到人家寫的白話,他還是寫的宮殿。有的人不喜歡住宮殿,不是個個人都喜歡住宮殿,我就喜歡住茅蓬,茅蓬很有味道。我很喜歡用竹子編的竹子牆,上面蓋茅草,那個真有味道,各人喜歡。富麗堂皇的宮殿,我是一點都不喜歡,每天清潔整理打掃,累死人。縱然有福報不要自己累,要找許多工人,你手下有人替你打掃,你也累壞別人,何必!我們自己怕累,你也想想別人,住個小茅蓬多自在。
從前香港洗塵法師(洗塵法師過世不少年了),他跟我非常要好,到台灣來看我,來跟我討論如何我們能把佛教興旺起來。我就告訴他,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上說的話沒錯,非常正確,如果出家人都能恢復到釋迦牟尼佛那時候的生活,樹下一宿,日中一食,托缽,佛法馬上就興旺,形象立刻就改過來。他聽了我這個話也動心,這是個辦法。我說:行,你找五個人,五比丘,釋迦牟尼佛五比丘能創教,現在五比丘可以興教。我說:你找,我算一個,我們二個,再找三個,我們志同道合。現在樹下一宿簡單,我們一個人買一個帳篷,帳篷白天收起來,現在帳篷很輕巧,尼龍做的,又防水,疊起來很小,揹個背包。我們托缽,我們到處講經說法,晚上哪裡風景好,帳篷搭起來,五個人像梅花一樣,你看多自在!我說:你老人家帶頭,我跟著你走。他也很歡喜,回到香港沒下文了,就沒下文了。真的,不是假的。那個生活叫神仙生活,這是給世間人看,一切放下,真好。
如果我們真的要能真正發心,大家不怕受餓,不怕吃苦,組織成這麼一個僧團。一個大帳篷就是我們的大殿,裡面供佛像;小的,一個人一個小帳篷就圍繞著大帳篷。過游牧的生活,哪裡風景好就到哪裡去,這裡天氣太熱了,趕緊搬家;天氣太冷了,我們趕緊搬家,你說多自在。走遍全世界,到哪個地方我們都不求人。哪個地方有居士,找個空地,樹木多的,花草多的,我們在那裡帳篷搭起來。住一個星期,住一個月,住兩個月,到處講經說法,我們有小地方休息,對人家絲毫干擾都沒有。佛法不是不能興旺,方法多得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最好的典型,真正表現出「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什麼都不要。弘揚佛法,教化眾生,我們做我們本分的事情,真正做到敦倫盡分,你要這些東西干什麼?世間人貪著,我們全體放下。
你們同學要真正發心的時候,我就可以搞,洗塵搞不起來,你們要是發心,我們就真能搞起來。夏天的時候,我們到北方去;冬天的時候,我們到南方來。因為我們衣單就輕鬆,不要搞很多衣服,累贅,你這四季衣裳多累贅、多麻煩。所以夏天南方熱,我們到北方去弘法;冬天那邊冷,要穿那麼厚,我們到南方來。我們把時令調節好,我們真的三衣一缽就夠了,不要那麼麻煩,衣單一個小包袱揹在身上,帳篷掛在身上就走了,你說多自在。這樣的僧團不要怕沒有人供養,到哪裡搶著供養,你去托缽,天天吃好的,他知道你要來的時候,天天煮好東西供養你,一點都不假。我要出去托缽,是天天吃好東西。所以你們真發心,我這麼大年歲,如果身體還可以、還行,我可以跟你們一起,參加你們這個僧團。真發心,不要道場,小帳篷非常理想。現在交通便捷,頂多我們自己可以買一輛車,買一輛巴士,旅行的時候方便。要有一輛大巴士的話,我們還可以搞一個像大型的蒙古包,做什麼?做佛堂,自己念佛修學的場所。自己的寮房是小帳篷,有一個大帳篷,我們做道場用,比什麼都好。現在一個帳篷大概可以使用五年,五年,我們再找居士,再化一個帳篷來,很便宜。現在野外露營這些設備好,太好了。我們找山明水秀的地方,找風景美好的地方,我們過大自然的生活。住在這個地方,這是鴿子籠,我們像養鴿子一樣放在裡頭,這有什麼味道!所以回到大自然,那個生活才真正是幸福美滿。
我這些想法都幾十年前的,沒有人響應,這是緣分不足。所以現在你們年輕人如果真正發心,摒絕一切世緣,專心辦道,我們跟大自然合成一體,跟諸佛菩薩合成一體,真正給世間人做最好的典型、最好的榜樣,也使社會大眾對佛法的看法,佛法的形象,耳目一新。我提供這個構想,你們慢慢去想,想通了再告訴我。我如果體力不行的話,你們這樣做,我做你們的後盾,我支持你們,你們所有一切的財用,我都給你負責。好!全世界的地方都可以選擇,到哪個地方去住一個、二個月,選擇它最好的氣候、最好的時節,到那個地方去住一、二個月,在那個地方弘化,天天講經說法。講經說法之外,自己回到自己的帳篷區裡面研究討論、念佛,不是做研究討論,我們就是念佛共修,絕對沒有外緣。你這是世間第一僧團,做得到,不是做不到。
希望你們發心,五個人就成了,五比丘,能有十個、二十個人更好,人數也不能太多。實在講最好的是十幾個人,人數太多也不好,太多就雜了。所以十個人是很理想的,組成這麼一個僧團,十個人、十幾個人都可以,組成這個小的僧團,向全世界游化,度一切眾生。你們真組織,無論到世界哪個國家去旅游(當然你到外國去一定要坐飛機,你總不能走路去),所有一切費用找我,我給你們負擔。每到一個地方,那地方我們都有信徒,信徒會接待你們,我們不給他添麻煩,就是叫他找好的地方,這地方我們也不需要買。實在講好的公園都可以,但是一定要跟當地政府交涉,我相信他們一定很歡迎,臨時住的,不是長久住,住一、二個星期,誰不高興!很別開生面的一種生活方式。吃飯的時候,每天也可以出去托缽,如果不托缽的話,讓居士送供養來也行,可以接受。因為在外國住的地方都很分散,我們走路是很困難,決定要有交通工具。我們不出去,不耽誤時間,就叫他到什麼時候他供養送過來也行,這個可以。很有味道!我們真是可以過世間神仙生活,大家好好的發心,這就是全世界的一個弘法團。
人人有修、有學,證,我們暫時不談,決定是有修、有學。摒棄萬緣,真的,與我們不相干的絕不接觸,我們不看報紙、不聽廣播、不看電視,問我們,天天世界太平,天天世界美好。我們生活在太平、美好的環境當中,他們生活在亂世,怎麼亂?頭腦亂,知道的東西太多。他們生活在亂世,五濁惡世,我們生活在清涼世界,這豈不就是境隨心轉嗎?心清淨了,世界就清淨。這樣一個僧團在這個世間出現,眾生有福,全世界的眾生真是無比的大福報,跟世尊當年出世絕不遜色,沒有兩樣。
你們能不能惠予眾生真實之利?就在你們自己肯不肯發心。你們今天只要發心,外面的助緣找我,決定沒有問題,真正肯發心。如果將來在國外言語上有困難,可以找一、二個通達外國文的居士給你們做翻譯。我們不要求他長期的跟著我們,他們短期的,譬如我們到美國去弘法兩個星期,就臨時請他來幫兩個星期忙,這個很容易找到的。如果我們到歐洲,講法國文的、講德國文的、講西班牙文的,行,短時期,不超過一個月,這些人很容易找到。來給我們翻譯,不是翻譯講經,是平常生活上跟他們聯繫的時候需要有翻譯,不困難。他短時期(一、二個星期,一個月)過我們僧團的生活,我們也發一個帳篷給他,叫他跟我們住在一起。
這是第三段。這一大科裡最後一段就是「師子座嚴」,在三十四面,宮殿是講建築。師子座也不要用這個名詞,用這個名詞大家也不容易懂得,把它改變什麼?居住環境,因為是經文裡面所講的內容,他居住的環境,這是屬於他居住環境的一部分。《纂要》裡面到這地方就分成一卷。所以我們繼續這樣做下去。
今天我把這個方式教給諸位,明天諸位就要拿東西出來給我看,你們就要寫出東西給我看。註解另外用一個筆記本,經文裡面確實需要註。註解我們完全依靠《疏鈔》跟《合論》,《疏鈔》、《合論》裡沒有適當的,我們再找佛學字典,再查其他的資料。所以工具書不能缺乏。佛學字典,你們房間都有《中文大辭典》,《中文大辭典》對於普通這些資料相當豐富,可以做參考。但是我們以古德的註疏為主,把他的註解化成現代的詞句,盡可能避免名詞術語,這些跟我們時代不太相應的,我們全部把它改成我們現代的名詞,讓大家接觸的時候就省很多事情,不要費很多心思,一看就懂。不要搞得人東西搞不懂,還要叫人家查參考資料,人家興趣就沒有了。現在你給人家一部東西,叫人去查字典,人家絕對不干,他不願意費這種時間。所以一切都是現成的拿過去,一看就了解,一點不費事,他就非常歡喜接受。
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些難的地方變成容易,守住四個塬則,簡,簡單不繁,「簡而不繁」;「易而不難」,容易,難的地方統統捨棄,易而不難;「淺而不深」,淺顯,叫人家不感覺得會太深;「明而不昧」,清楚,絕不含煳,會給你講得清清楚楚。雖然簡單容易,還是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守住這四個字的塬則,「簡、易、淺、明」。我們做註解、做易解、做註子都要守住這四個字的塬則,將來這個書就是一本好書,讓外國人把它翻成外國文字容易翻。現在經文很難很難翻,註解也不容易翻。我們這樣一做就變成容易翻成外國文字,就能夠流傳全世界,利益一切廣大的眾生。
我們就採取《纂要》裡也有科判,你採取這個方式,因為什麼?這個科判,如果是研究的人,他可以對科文表解,他可以查對;不希望研究,這就夠了,就是這一段文字裡講的是什麼東西,它有個小標題。橫的沒有關係,橫的變直的很容易。就是註跟解做兩本,然後我們再合併。註將來以後統統是下面的,就像這個格式一樣,統統是下面的,上面就是科、文、解。我們就用這個方式,以後這個東西很清楚、很明白。
我們做這工作,每一品是一個單元,一品一品的做。我們將來出書,這一品做好了馬上就出書,一品一品就出來。不是我們全經做出來再出書,那要等哪一年?我們的興趣都沒有了,士氣都墮落了。你一本搞好,一本馬上出來,有成就感,我的東西出來,趕緊做下一品,你的士氣永遠保持興旺,不會墮落,你的興趣始終提得起來。所以做出來之後,馬上就印書,馬上就流通,甚至於許多翻成外國文,他立刻就可以下手,一品一品的翻,將來統統會合起來就是全書。這我們真正做一番成績出來。
像上一屆的《無量壽經簡註易解》,我們昨天晚上全部完成。所以張居士回去之後帶到台灣就印書了,後面這一部分,昨天晚上完工。這是第三屆的成績,東西拿出去了。第二屆做的是科判。所以每一屆我們都要有東西拿出來,這三、四個月的時間沒有白過。《無量壽經簡註易解》,我還要給它寫個序文,我這兩天找時間寫個序文,這部書就圓滿了。
老法師:還有沒有問題?
學生:我們做這個是我們大家各做各的,還是大家合作?
老法師:各做各的,到這個地方上課的時候來總匯,看看哪個人的最好,我們就選擇那個,再寫成一個定本。
學生:這樣我們時間就很緊張。
老法師:是的,是很緊張,一鬆懈就完了,一定要緊張。
學生:下午小座,還有晚上大座,這樣就會佔很多時間。
老法師:不錯,確確實實是很緊張。但是這個工作並不困難,懂得這個方法的時候就不難,要費一點時間,要思考怎樣把文言文變成普通話,怎樣把不好懂的地方變成現在人好懂,這要用點頭腦。要叫你們去干這些事情,你們搞好之後我再來看,當然我還要費很大的時間來給你們修改。
學生:剛才下面四段,地嚴、樹嚴、宮殿嚴、師子座嚴,不改;前面一個是地質,地質莊嚴,地質結構。
老法師:對,地質,地質結構也行,說明他們那邊的地質結構跟我們這裡的地質結構完全不相同,這在註子裡也可以加一筆。現在科學家也曉得太空當中許多的星球,許多的星球它們的結構並不完全相同,其他星球上有很多物質是我們地球上沒有的,這個東西是怎麼來的?現在科學家自己也不懂,我們能夠透一點消息,後頭經文上有「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透一點消息,到後頭經文上的時候再說。
學生:這個解是經文的白話翻譯,還是我們用第三者的口氣。
老法師:不,白話就是經文的註解,完全把經文用白話文解釋出來。
學生:就是白話翻譯一樣。
老法師:對,白話翻譯。白話翻譯,依據祖師的講法,他講的是文言,我們把它翻譯成白話,他講得很多、講得很深,我們把深的去掉,繁雜的去掉,取最淺顯的,人家一看這個文字表面意思就懂,我們做到這層就行了。
所以我們今天接引的,剛才講了,五十一年級,我們接引一年級,我們今天根據《華嚴經》這個教材,替一年級的學生編教科書,不是替高年級的。替初學一年級的編《華嚴經》教科書,你掌握到這個就好辨。初初接觸佛法的人,完全不了解佛法的人,我們給他編一個教科書。一切經沒有淺深,淺深在人。人淺,我們就編淺的一套給他,這個是最重要的,是基礎,有這個基礎,他產生興趣,然後慢慢再提升。再過幾年,我們的《華嚴經》會再編一套,編一套比這個深的。所以你懂得這個塬則,五十一個階級,我們可以依據這個本子、依據這個材料,可以編淺深不同的五十一套,你是哪個年級的,我就給你哪一套,很有味道。塬始資料,不離開塬始資料,淺深不同,可以編五十一種不同的教科書出來。這個對於佛法(佛陀教育)在這世間推行是個很大的貢獻,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凡事都是開頭難,所以第一本比較難,第一本搞成之後,叫你編第二套就容易了,你已經有現成的框架就不困難,愈編就愈熟悉。沒問題,我們就下課了。
(第二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02
樣式,可以用這個做樣式,經題是頂格,科題低兩個字,圓圈是第一個字。經文是頂格,然後就是解,解第一個字,解這個字跟科題的圓圈平行,註解是經文的第三個字,經文的第三個字就是註解。這裡面的小註是另外寫在一本,以後慢慢就像這樣再補充到易解文的下面,以這個做樣本,照這個樣子做就是,將來我們做的東西就會很整齊。我們下一堂上課,還是你們幾位同學輪流來做主席,跟上一屆的情形一樣,我還是坐在後面來聽,每一位同學到這裡來輪流做主席,把你自己所做的念給我們大家聽。你查出來的註解都抄出來,抄出來以後,怎麼樣把它變成白話文,你把你變成白話文的意思也要講給我們聽。我們大家再給你提供意見,使這個註解能夠達到盡善盡美,能夠很通俗、很淺顯,讓初學的人看起來沒有困難,對經的意思沒有解錯就可以,目的就達到。不必深,淺,但是沒有講錯,這個目的就達到。
下個星期這個時間我跟大家講經。這一次我剛剛送李木源到中國,他們這次的團很大,差不多將近一百二十個人。剛才他告訴我,託運的行李二百五十二件,這個團實在是很大的一個旅行團,他們五月八號回來,我把星期六、星期天講經的錄像帶也讓他帶去給茗老看看。我們是流浪在海外的中國人,幾乎每一個中國人跟外國人的文化背景不相同。外國人實在講游牧的生活過慣了,對於鄉土的觀念很薄,這是實實在在的。你看外國人住一個房子,住個三、五年,他就搬家,插個牌子就賣掉了。中國人的老家幾百年都不會動的,所以有老家,外國人沒有老家。所以鄉土情很深,每一個在海外的中國人都不例外,尤其年歲大了,總是想落葉歸根。國內如果有緣,我們決定不可能在國外生活,不可能在國外活動。
《華嚴經》,這世間人不曉得,深入佛法的人懂得,稀有的因緣。我們展開這個經本,大家在這裡研究,不論人數多少,稀有的因緣。李木源居士知道,茗山老法師知道。李木源今天告訴我,新加坡有史以來沒有人講過《華嚴經》,我們今天在這裡是第一次。而在這個世界,可以說是最近,六十年前,應慈法師在中國講過《華嚴》,沒有圓滿;三十年前,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講《華嚴》也只講了三分之一;幾乎是同時間,我在台北講《華嚴》也只講了一半,可見得這部經要把它講圓滿實實在在不容易,一定是這地方人心向善、諸佛護念、龍天擁護,這部經才能完成。這部經在哪個地方完成,這是那個地方的福報。在中國歷史上,《華嚴經》講圓滿在歷史上有記載,講其他的經沒有。
所以在外面的華僑絕大多數愛護祖國,總是全心全力想協助祖國。李居士這次會去看茗山法師。茗山法師希望焦山定慧寺這個地方將來做彌陀村,那是很理想的一個環境。我覺得也可以做佛學院,佛學院可以跟彌陀村合起來,佛學院的學生天天到彌陀村去講經,帶領煺休的這些老人念佛,使他們過最殊勝的晚年這一段生活,無論在物質、在精神上,我們統統照顧到。李木源居士很發心,物質生活他負責來照顧。我們也很感嘆,年歲都大了,還能做幾年?光陰一定要珍惜,決定不能夠浪費。你們年輕,認真努力修學,將來就續佛慧命,這是世出世間第一等大事因緣,我們自己要清楚、要明白,然後才能夠真正會做到勇勐精進,不需要別人督促,自己知道這一生應該做些什麼。
你們四位昨天做到什麼地方?經文做到哪一段?經題還沒做完。經題我們可以參考《纂要》第一冊。經題你們做註解,要把復雜怎麼樣變成很簡單,這個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工作,我們對於初學學者的貢獻就在此地。「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纂要》前面節錄《疏鈔》,已經把《疏鈔》節錄得相當簡單,我們還要簡化,他節錄的對我們現在還不能夠契機,我們把前面這六對不說了,六對就不要提了,單單解釋這七個字。
「大者,體大」,在這個本子一百零七面倒數第二行。我們講解的時候,在你講解的時候,大,我們不要說「大者,體大」,大有體大的意思。這個體怎麼講法?人家好不好懂?這在哲學裡面講是宇宙萬物的本體。可是一般人恐怕對這個體還很難體會,加一個字好不好懂?理體。理體會不會好懂一點,單單這個體不太好懂。理體,就是道理,理體,用這個。「方」是講現相,現相很廣大。「大」是講理體,「方」是講現相,「廣」是講作用,我們用這種方法來解。不要講相大、用大,那個都搞不清楚,用是講作用。「佛」,果大也不好講,佛是證得究竟的大果;「華」是表菩薩因地的修行;「嚴」是屬於真實的智慧,唯有真實的智慧才是真正的莊嚴;「經」是教學。這樣子解釋經題就比較簡單了。
下面再註解,再註,註可以詳細一點。十種意義我們會把它略過去,我們不能講十種。「大」,在一百零八面,「今各以二義釋之」,我們也只取一、二句話,然後把它再簡化。「理體」,理體有恆常、普遍兩個意思,恆常不變,遍於一切,遍於一切理事、現象。這個話你們仔細研究研究,就是宇宙之間一切法它無有不遍,它都普遍的,因為它是一切法的理、一切事的理、一切現象的理、一切因果的理,它是個塬理,這樣講比較好懂一點。這個體,不是對佛法有相當研究的人會把他搞煳塗,我們用理來講可以。這個意思他懂得之後,跟他講解比較好說,到以後再講到性、講到體,體就是前面大的意思,性也是前面大的意思,他就比較容易會通。這個大,我們這樣註就夠了,不啰嗦,很簡單。
「方」,第二個方字,在一百零八面,倒數第二行末後。「方字相大」,方就是現相,現相包含一切世間法跟出世間法。如果說得比較通俗一點,現相包括宇宙人生的全體、全部,你看用全體好、用全部好?宇宙人生的全部,統統包括在裡頭,要用佛法的術語就比較好講,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但是世出世間又會把人搞迷煳,什麼叫世出世間?這一點我們要常常為初學的人想,為沒有接觸過佛法的人想,包括那些大學教授,包括那些博士、碩士,他沒有接觸過佛法,所以佛學名詞他沒有法子理解。我們怎樣把它簡化,讓他們一接觸的時候就能夠懂得一些,雖然不能夠深入,但是淺顯明瞭,沒有誤導,沒有錯誤。
理體的現相,在註裡講也行,在解裡講也行。實在講這七個字是一樁事情,「理」是現相之理,「相」是理體的現象。或者「理」,理體也行,真理也行,一般人講真理,真理也行。所以現相是真理的現相,整個宇宙人生就是真理所變現出來的現相。「用」是作用,理變現相是理的作用,理體有作用,它會變現相;現相裡面千變萬化,相也有作用。理的作用無量無邊,相的作用也是無量無邊,這個相在佛法講是十法界六道的現相,千變萬化。無論怎麼變化都是一個理,所以叫真理,那是真的。「廣」,廣是講作用,就是講真理跟現相的作用,都是無窮無盡的。古人解釋裡有「能包、能遍」兩個意思,包是包容,遍是普遍。一看就明白,你的效果才能達到。
我們今天這個工作的目標非常明顯,昨天跟諸位說了,為初學的人編一套《華嚴經》教科書。意思決定不違背疏論,我們依據疏論,我們在疏論裡面取最簡單的,就是把疏論用「簡易淺明」這四個字來編成一套便利於初學人學《華嚴》,我們編這套教材。為什麼要這樣做?《華嚴經》能挽救這個世間。他初步接觸,他發生興趣了,他再去深入,深入有塬來的塬書在。換句話說,我們做的這個東西就是接引他來入《華嚴經》疏論,等於說我們做介紹的工作,讓他一看,這東西這麼好,值得研究,他就會找塬書來研究。有這個程度的人,有這個能力的人,他找塬書。沒有這個程度的人,他淺顯的明白,對他這一生,無論在生活上、無論在事業上都有幫助,都有真實的利益。同時我們這部經跟《無量壽經》可以能集合起來。他嫌《華嚴經》分量太大,學了這個之後導歸極樂,好事情!末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歸到《無量壽經》。所以決定跟《無量壽經》集合成一起,《無量壽經》分量就少了。這也是彭際清所說的,「《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真正能夠扣得上。
今天,李木源居士剛才在機場說:現在海內外有不少人說我們一門深入好像有問題,提出很多質疑。李木源答覆得也很高明:我們是專科,我們不是辦大學,我們辦專科,你喜歡學這個專科你就來,你喜歡學別的專科就學別的,我們是專科。專科成就容易,這實實在在的。如果你在一年當中,你學十門功課,你學得很鬆散;一年當中學一門功課,你的成績決定比他高。實在講現在科技發達,都走向專業,都走向專科,世間法也是走向專科。科學家他專門研究這個東西,他這個東西真正是達到頂尖,你問他另外一樣他不知道。但是世間法,他一門東西專到頂尖,他不能觸類旁通;佛法要是達到頂,就一切都通達,妙在這個地方。
為什麼佛法達到極處一切會通達?佛法達到極處是清淨平等覺。世間法達到極處,他還是有分別執著,他沒有捨掉分別執著就不通。分別執著是界限,永遠在這個界限裡面,他不能夠突破。佛法是突破所有一切界限,所以你真的深入之後,世出世間法無所不通、無所不能。這也是真正世間許許多多學者所希求而沒有法子做到的,因為他們不知道障礙是什麼,不知道用什麼方法突破這個障礙,關鍵在此地。障礙就是見思二惑,我執、法執,這個東西是障礙。世間人無論研究什麼學問,人我沒有離開,名利沒有離開,這是大障礙。人我、名利是嚴重的我執跟法執的表現,你這個東西不捨棄,你怎麼行?所以佛法難就難在這裡,你沒有辦法捨掉我執,你沒有辦法捨掉法執,這是佛法之難處。你說佛法容易,容易也在這個地方,只要你把二執破了,佛法太容易,一點都不難。由此可知,難易不在外緣,在自己,與外面境緣毫不相干。外面什麼樣的力量,天魔外道都沒有辦法破壞你,佛在經論上把這個道理說得很詳細、說得很明白。
我們自己要覺悟,這一生當中遇到的是稀有因緣,決定要成就。我們成就之後,全心全力弘揚佛法,教化眾生。將來在《無量壽經》上,現在還沒講到,講到的時候我一定跟諸位同學細說。《無量壽經》上三個真實,三個真實就是全部的佛法,「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住真實慧」、「惠以真實之利」。你說佛法是什麼?就這三句,說盡了,再就沒有了。真實之際是什麼?就是諸法實相,就是我們常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住真實慧是自受用;惠以真實之利是他受用,自利利他,圓滿法輪,一絲毫欠缺都沒有。所以你真正通達之後住真實慧,不住煩惱,不住妄想,不住分別,不住執著,住真實慧。真實慧是什麼?真實慧就是清淨平等覺,住清淨心,住平等心,就是真實慧。「廣」這麼解釋就行了。
下面,「佛」,佛的解釋也比較通俗,一般人都能夠曉得,佛是印度梵語音譯的,意思是覺。覺有能覺、有所覺,能覺就是佛的意思,所覺就是經題上大方廣三個字的意思,大方廣是所覺,佛是能覺。這裡寫大方廣就行,大方廣三個字前面解釋了,所以只說大方廣就可以。大方廣是他所覺的,他對於大方廣,就是對於真理、現相、一切作用他都能通達明瞭,這個人就叫做佛,我們就稱他作佛。它這個意思也是這樣的,它這個講的也是這樣的。
「覺上用者」,體、相、用,在用上就是世谛、世間法。覺體,體是大,大是真谛。相,相是中道。但是這個麻煩,又節外生枝,又啰嗦了,我們覺還是用前面所說的大方廣三個字就行。如果在前面大方廣註解裡意思補充一點也可以,譬如體相用,體是真理;用是現相,行,現相可以包括世間法。但是它這個地方,相講中道,講也是能講得通就是,相講中道,也講得好;但是用講中道就更有意思,我們要用中。相是俗谛,用是中道,用是覺中道,相是覺世谛,你們想想看,這個講法行不行?它這個講法能講得通,是菩薩的境界,菩薩境界是這樣的,因為一切相是平等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相是中道。但是我們世間人迷在相上,它這個講法是菩薩的境界,我們把它換一個講法是凡夫境界。凡夫境界,相就是世谛。真谛是體,這個沒有話說,真谛就是真理。我們凡夫看現相是千變萬化的,尤其五濁惡世,現的相是非常不好。我們要作用是要用中道,儒家講中庸,佛法講中道,叫用中。你能夠會用中,你就很自在。所以這個沒錯,這個境界很高,我們用不上,我們把它變一變,我們就用上,我們把水平降低。相是現相,十法界現相非常非常復雜,但是相是中道的話,什麼樣的復雜都等於虛妄,它都是平等的。相上平等的,苦樂平等,邪正平等,善惡平等,無有一法不平等,這是菩薩的境界,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在這個世間是極度的不平等。我們講用中,對於一般水平低的人有好處、有利益。所以法要契機。這個是契理,契菩薩的機;契理,不契我們現代眾生機。
我們當然要契機,你不契機你做的就毫無作用,我們所有精力都浪費了。我們合理,我們並不是不契理,我們契理,沒有違背理。不是不契理,我們契理。人家問的時候,你的講法為什麼跟古人講法不一樣?我們說出個道理出來,我們有道理。作用後面可以寫儒家提倡中庸,佛家提倡中道,用中是最高明的、最殊勝的,會用中是真實智慧,可以這樣寫法。會用中,或者是能用中,會用中、能用中都是真實智慧。實在說《論語》、《孟子》,這是孔老夫子跟孟夫子表演的,表演什麼?用中,他們會用中。《華嚴經》末後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善知識也是會用中。你看不同的身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事業,不同的工作,但是各個都會用中。用中就是菩薩,偏了就是凡夫。凡夫不會用中,偏在一邊;二乘也不會用中。凡夫偏在有,執著有;二乘偏在執著空,空有是二邊,不是中道;菩薩用中,既不偏有,也不偏空,所以他得自在。這是佛字。
下面,「華」,華是比喻,植物先開花後結果,所以把開花比喻作修因。你修好的因,你就得好的果;你修不好的因,你就會得不好的果,我們這樣解釋就行了。佛這個字,還要加一句,你看加在哪裡,「佛是究竟圓滿的果位」,要加進去。佛是究竟圓滿的果位,你看是最前面,還是加在哪裡好,這個意思要加進去,因為這裡有因有果,華是表修因。加在第一句好,佛是究竟圓滿的果,然後再解釋,佛是印度的梵語,意思是覺。究竟圓滿的大果,或者是證得究竟圓滿果位的人,什麼人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那個人我們就稱他作佛。所以這是平等的。
華裡面的意思,大家再斟酌一下,我們講修善因必定得善果。「善惡的標準」,這句話決定不能夠缺少。善惡的標準是什麼?就是大方廣,與大方廣相應的這是善,與大方廣不相應的就是不善,我們不要說惡,我們說不善。與大方廣相應的就是善,大方廣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的體相用,它不是普通的體相用,真如本性的體相用。我們一般說法,與自性相應的是善,與自性不相應的就是不善,大方廣就是自性。與大方廣不相應的就是不善,或者是相違背的,違背大方廣的就是不善。我們斟酌用這個字匯,要用得很通俗,大家一看就懂得。我們考慮就是特別是沒有接觸過佛法的人,盡量減少他的麻煩,愈白愈好,你才曉得愈白你度的眾生的面就愈大。我們這個東西搞得如果能小學生都懂,你說你度多少人!如果我這個東西能夠度大學生,你度的人就很少。中學生比大學生不知道多多少倍,小學生又多多少倍,真的是普度眾生。所以你寫得愈白愈好、愈淺愈好,普度一切眾生。雖然很淺,深的人看到有深的味道,淺的人也能看得懂,這就很妙了。
第六個字「嚴」,嚴是莊嚴。莊嚴兩個字,那就搞不清楚了。實在意思是美好,最好是用美善、善美。因為美而不善不是嚴的意思,嚴是美還要善,才是嚴的意思。盡善盡美,用這個好,這個意思大家好懂,盡善盡美好懂,沒有問題。嚴是盡善盡美的意思。在此地所指的就是前面講的大方廣,大方廣都是盡善盡美,體是盡善盡美,現相盡善盡美,作用盡善盡美,這就是嚴的意思。這個說法啰不啰嗦?說了這麼多。它就是形容前面大方廣,就是體相用,七個字完全是連在一起的。體是盡善盡美,體現的相盡善盡美,體的作用、相的作用也是盡善盡美。本來就是盡善盡美,今天你搞得不善不美是你自己搞錯了,你自己錯用了心,你自己的觀念見解錯了,然後你的言行錯誤才搞得不善不美。實際上樣樣都是盡善盡美,這是嚴真正的意思。嚴是果上也嚴,因上也嚴。這個嚴,前面「大方廣佛華」這五個字統統都嚴,體上盡善盡美,相上盡善盡美,用上盡善盡美,證得果位的人盡善盡美,在修行因地的人也是盡善盡美,才有味道。它是交叉的,每一個字裡頭都圓滿含攝其他六個字的意思在裡頭,然後後面的經,就是教,教也是盡善盡美,徹前徹後,每一個字裡頭都圓滿包含其余的六個字,我們在這裡去體會。
華嚴兩個字是比喻,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這個題是具足立題。現在這些立題也不必說了,說了會把人搞得煳裡煳塗。我們自己不能不知道,人家問,我們能夠解答,能夠說得出來。但是我們講是愈簡單愈好,不要講到叫聽眾還產生問題。法師,這個什麼意思,那是什麼意思?那就麻煩了。最好聽眾一聽都懂了,沒有問題,這就好。不必自己給自己製造很多疑問讓人家提出來,一樁一樁來解釋,那就很麻煩。嚴就用這個方法就可以,這就講清楚了。是不是把嚴這一個字,盡善盡美是徹前徹後,這個加一句進去也行。徹後就是經這個字,經是教,教也是盡善盡美,所以無有一法不是盡善盡美。徹前是前面大方廣佛華,後面是經。你們現在在文字上都可以加,然後回去再慢慢整理,現在等於是資料,回去再整理,再想想看,怎麼樣把它寫得很通順。整理出來之後,就在此地念給我們大家聽。每一個人自己整理,每一個人都念給大家聽,然後我們大家投票,哪一個講得比較圓滿,這個字的解釋就用你這個做依據,就定了。
後面,「經」這個字,經就是佛陀教學所用的教科書。這種教科書它有四個特質,特質容不容易懂?特別的性質。它有四個特別的性質:貫、攝、常、法。它的性質跟普通一般教科書不一樣,他的教科書有四個特質,貫攝常法。貫攝常法做個簡單的解釋。「貫」是貫穿一切法,也就是說他全部的教材、文章的結構、思想的體系是一貫的,有條理、有層次,一點都不亂。像科判就是,你看這部經從頭到尾多有體系,科判一排下來,這一部經少一個字都不行,少一個字科判斷掉了,多一個字加不進去。多一個字是累贅,少一個字是缺腿,它做到這種程度,這是一般教科書上做不到的。然後人家知道這樁事情,對佛經就不能不佩服了。就是它做到什麼?不能增加一個字,也不能缺少一個字,這真叫做絕了。文字做到這個程度,就是思想體系是多麼的精嚴。這就顯示出真實智慧,你沒有真實智慧怎麼能做到這個程度?世間的東西做不到這個程度,就不是真實智慧。
「攝」是什麼?攝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你們大家想想用什麼名詞好?就是有一種吸引力把你吸住,你一接觸佛法就欲罷不能,就吸引。現在有很多人對佛法實在講他沒有體會到,所以他提不起興趣。真正明白入進去之後,興趣之濃,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比不上。所以方東美先生講,「人生最高的享受」。你拿到最高的享受,世間什麼名聞利養那都不足道,哪有這個享受舒服?哪有這個享受快樂自在?高等的享受,你們沒有嘗到,最高的享受。所以你真入進去之後,字字都是無量義,字字都是究竟圓滿,你說那個味道多濃!所以它攝受人心。我們舉比如說世間的文學作品,中國四大小說,攝受力量很強,看了還想看,可是你看十遍、二十遍不想看了,它的力量就到此為止。我對這四大小說,年輕的時候大概看了十幾遍,現在再叫我看,一點興趣都沒有了。好的電影,像從前演的「魂斷藍橋」,我看過四場,以後再就不看了,它的吸引力就這麼大。佛經的吸引力是生生世世,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你都捨不掉,你才曉得它的味多濃!這是攝的意思。它不是一生的,你永遠都享受不盡的。
「常」是永恆不變的,我們所謂真理,它所講的字字句句都是真理,永恆不變。「法」是法則、是方法,十方三世所有修行人都必須要依照這個方法才能達到究竟圓滿的佛果,你要不依這個方法,你決定不能證果。所以佛門裡面教科書有這四種特質,這個是要介紹的。他如果了解,雖然沒有嘗到味道,也聽說佛經不錯。聽說,他沒嘗到。
這七個字是交叉的、是圓融的,每一個字裡頭都含著有七個字。比如說大,「大」裡面有方、有廣、有佛、有華、有嚴、有經。「方」裡面有大、有廣、有佛、有華、有嚴、有經,每一個字裡頭都圓滿融攝這七個字。這個題,意思你要是明白了,盡虛空遍法界亦復如是。佛融虛空法界,我們也在佛心中,我也融虛空法界,諸佛菩薩也在我心中,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這個就是高層次,這個要深入。經題就到這裡。
「人題」,我們再補充,人題比較簡單。《八十華嚴》是實叉難陀譯的,《地藏菩薩本願經》也是他翻譯的。《地藏菩薩本願經科註》上有實叉難陀的介紹,把那個地方節錄下來就可以。
下面是品題,品題是:
【世主妙嚴品第一】
這個要先做註解。「世」,這個字是世間。世是指時間,但是這個世都省略,這個世是指世間,然後再解釋世間兩個字。世是時間,過去、現在、未來。世,我們中國三十年叫一世,你看這個世是三個十,三十年叫一世,它是指時間。間是講空間,間跟界的意思是一樣,稱世間也可以,稱世界也可以,界跟間都是指空間。佛法講世間,把它分作三大類。一類是經上講的「器世間」,用現在的話來講,生活環境,器世間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它這個地方講的是「化處」,這是佛教學場所之所在。第二類是「眾生世間」,這是教學的對象。第三類叫「智正覺世間」,能教學的人,我們用個括弧,佛菩薩,佛菩薩是老師。眾生世間就是講的學生,哪些人是學生?所有一切眾生都是學生。所有佛菩薩都是老師。世間裡面有這三類。
下面一個,「主」,世主,主要是指世間各個階層的領導人,各個團體、各個階層的領導人就叫主,我們叫做主席。國家的領導人,這是國家的主;縣市領導人,這是縣市之主,一個城之主,一個市之主;公司行號的領導人,這一個公司的主;一個學校的領導人,校長他是一個學校的主。在《華嚴經》裡面還有許許多多鬼神,那都是一類一類的,他是個領導人。所以我們在這裡看到,像經裡面所講的地神、水神、林神、山神,統統是器世間主。這是講物質環境裡頭、生活環境裡頭。
人事環境裡面,眾生世間有主。眾生世間,像我們這個世間有一些國王,國王是一國之主;天王,這是天主。天有很多,不是一個很單純的,佛家講二十八層天。二十八層是說大的分別,每一層裡面又有許許多多差別相。我們講一個地球是講大的,地球上許許多多的國家,每一個小國家都有國主。天上也是如此,像忉利天,我們常講三十三天,就是它有三十三個區域,每一個區域它都有主。我們講忉利天,忉利天彷彿是天上聯合國的主席,它底下有很多小國,聯合國的主席,就有這個意思在。這舉一個例子就可以,很復雜,人事環境跟物質環境都非常復雜。這復雜裡它都有集團、它都有組織,正是孔老夫子所講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一類就是一個社團、一個團體,裡面一定有一個領導人,這叫世主。
在教學也是如此,智正覺世間,這是講教學,教學也有一個主導的人。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是導師,我們大家以他為主。而佛許許多多的學生,經常不斷分布在其他地區代佛弘法,他在某一個地區,他在那個地方也做主。像我們現在許許多多的道場,分布在每一個地區,每一個道場都有住持,住持就是主。像世間辦教育,學校很多,每一個學校的校長是主。這叫智正覺世間。但是此地的智正覺世間是完全指佛陀教育,而不指其他教育,佛陀的教育稱為智正覺世間。智正覺也要註解,智正覺怎麼解釋?智是明白,正是不邪,覺是不迷。我們這樣講,對人、對事、對物明瞭,不迷、不邪,這樣講容易講。你要再啰嗦一點,標準就是前面講的「大方廣佛華嚴」,就是經題,經題涵蓋世出世間一切法。我們的思想見解與大方廣佛華嚴完全相應,就是正知正見;與大方廣佛華嚴相違背,就是邪知邪見。因為這部經完全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純正到極處,所以這部經叫一乘法。對於世出世間宇宙人生說得很透徹、很明白,它不是凡夫知見,是如來果地上的知見。這個不是理想、不是推測,是現量境界。
後面,「妙嚴」。「妙嚴」兩個字,這個地方講得很好。在一百一十九面第四行,最後兩個字看起,我們把這個文念一念:「眾生不嚴,不感佛興。正覺不嚴,不能為主。器界不嚴,非真佛處。」這個解釋妙嚴。下面又有一段接著,「復由佛嚴,顯遇者有德。眾生嚴,顯輔佛超勝」,輔是輔導,輔佛超勝。輔佛就是眾生、這些善知識幫助佛來教化眾生,用現在話講就是護法,眾生就是護法,輔就是護法,護持佛,佛才特別感覺得超勝。「如是互嚴亦為妙嚴」,兩個意思都好。你們把這兩行半的經文變成白話文。今天時間到了,明天講給我們大家聽。用一點功夫,把這個變成白話文,意思好,非常非常好。
後頭還有「品第一」。品第一,論裡面有解釋,解釋得很好很好。「品」,品是品類,這個好講,就是類別,一類一類的,品類。「第一」,這個第一意思就深了,不是前後次第的第一,這裡講的就有點玄了,皆是一時一處,這是第一的味道,品品都第一,門門都第一,法法都第一,入平等的境界,這很有味道。你們好好的揣摩,明天我們再來研究這幾個字,非常非常有味道。《華嚴經》這種討論的方法來研究,比我們在講台上講演還要清楚,得的利益還要殊勝。你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就會講。好,我們下課。
(第三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03
【世主妙嚴品第一】
世主,昨天解釋過了,今天看妙嚴。「妙嚴」這個妙字,用它這八個字寫,怎麼樣把它講成白話?這地方講的是在一百一十八面,最後一行:「妙謂法門體用深廣難思,即主之所得」。「法門體用深廣難思,主之所得」,我們就在這十二個字上去想,解釋這個妙字。
學生:這樣講行不行?佛所證得的宇宙人生真理,義理深廣微妙,不可思議。
老法師:還有沒有別的說法?
學生:主之所得,很明顯應該調到前面去,世間導師他所證得的真理,真理的理體、現相和作用,都是非常的深奧玄妙,不可說。
老法師:你這個說法比他有點進步。還有沒有好的講法?對,主調到前面,正確,好講。還有沒有好的講法?我提供一個講法,你們參考參考,我說話也許會啰嗦一點,你們要想辦法把它簡化,把意思說出來。世主們觀察宇宙人生的理體、現相、作用,無限的深廣,隨著他的智慧,觀察所得的淺深各有不同。因為世主包括三類,有情世主,像世間這些國王,他們也很聰明;社會各個社團的領袖,像學術界的領袖、宗教界的領袖,都是說世主;乃至於包括諸天的天王,對宇宙人生的觀察都能夠有一些理解。但是觀察最透徹的是佛,佛是究竟徹底的明瞭。這是妙的意思。
因為題目裡頭「世主妙嚴」,世主就講了三種世間,這個我們一定要用最簡單的言語把它表達出來,三種世間的世主。「世主」,我們可以把它解釋為這個世間各個階層的領導人,我們用這個話來講,大家好懂。政治上的領導人是世主,工商界的領導人也是世主,學術界的領導人也是世主,只要是社會社團的領導人都叫做世主,這個講法大家好懂。這些領導人對宇宙人生的理解比一般人確實要多,要知道得多一些。在《華嚴經》裡面所講的這些世主的確不一樣,你看它裡面講的器世間,講的地神,地神就是我們講的土地公。土地公也有大小,有大地神、小地神,《地藏經》上講的閻浮提地神,那是最大的地神;我們平常講的土地公,那就是鄉鎮長一樣,是小地神。山神、水神、樹神、花神,這些都是叫器世間的世主。有情世間世主,我們好懂,就是社會各階層的領導人;每一個家庭的家長,他是一家之主,也算世主。
《華嚴經》裡面所講的這些世間主,統統是佛菩薩應化的,不是凡夫。凡夫哪有能力參加華嚴法會?華嚴法會講得很清楚,法身大士,不是法身大士你進不去這個法會,所以這些世主都是佛菩薩化身。由此可知,我們這個世間各個階層裡面,佛菩薩化身在這個裡面,不知道有多少!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對於一切眾生怎麼敢輕視,誰知道他是什麼菩薩化身的、什麼佛化身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愈是在亂世,愈是眾生苦,佛菩薩特別慈悲,化身在這個地區就特別多。佛菩薩雖是隨類化身,做出榜樣給世間人看,可是世間人迷得太深,真正是佛菩薩在眼前,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就沒法子。真的是像彌勒菩薩所講的,時時刻刻都應現在現前,可惜的是世人不認識。這個意思,你們看是在解裡面講,還是在註裡頭講?
學生:這個意思是很全面的,好像不單單是解釋一個妙字。
老法師:主要是講妙。
學生:單單講一個妙字。
老法師:對,不錯。每一個字它都牽涉得很廣,這妙的意思。所以這裡,即主之所得。當然諸佛菩薩應化,他們是得到了。雖得到也有淺深不同,因為初住菩薩就能應化,初住菩薩就能隨類化身。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的觀世音菩薩,《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就是初住位次;《華嚴經》上,善財童子參訪觀世音菩薩是第七迴向位次;《法華經.普門品》裡面的觀世音菩薩是等覺位次。凡是修觀音法門的都叫觀世音菩薩,所以觀世音菩薩不是一個人,修學這個法門就是觀世音菩薩。所以觀世音菩薩很多很多,有初發心的觀世音菩薩,有等覺、妙覺的觀音菩薩。這個是世間很多人誤會了,以為觀世音菩薩就是一個人。任何一尊菩薩,它都是代表一個法門,修學這個法門都稱觀音菩薩。修學孝敬,依《地藏經》修行的都叫地藏菩薩,也是從初發心到等覺都稱地藏菩薩。
所以你要曉得,每一尊菩薩的名號,裡頭的人數都無量無邊,盡虛空遍法界多少眾生修學這個法門,修學這個法門統統就稱這個名號,所以決定不是一個人。像這些普通的常識,也是事實真相,我們遇到一些初學,不太了解的,都要講清楚、講明白,不要讓社會大眾誤會。譬如講這些地神,地神很多,很多地神裡面也分很多階層,就像我們這個世界一樣,世界裡頭又分國家,國裡頭又分省、又分州,州裡頭又分縣、又分市。這些鬼神,鬼神他統治這個地區,是這個地區的領導,他就是地神。地神有大小,樹神也是如此,花神也是如此。
這個地方講世間主,就是指這裡面的一些領導人,領導的這些眾生,稱為世間主。世間主的由來,如果要說一說也行,都是修福修慧,如果不修福慧,他做不了主,他不能當領導,那麼多人服從他,那麼多人聽他的,都是他修福修慧。福慧修的有大小,所以他領導地位就有高下不同。修大福德的人,他的地位就高;福德少的人,他也是領導,他領導小團體。我們世間人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以為是什麼?以為是命中注定的。其實命是自己造的,就是勤修福慧。這個事情,這裡頭的道理、事實真相,真的是唯有佛說得清楚、說得明白、說得透徹。
我們能遇到佛法、能聽聞佛法,聽了能夠理解、能夠相信,也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你沒有因緣遇不到。我們要能夠常常遇到殊勝的因緣,記住,一定要多跟眾生結緣,我們的緣才殊勝;我們不肯跟眾生結緣,我們的緣就有障礙。所以一切時一切處常常念跟眾生結緣。我們這裡有很好的東西,這些法物,經書、錄音帶,想想哪些人可以接受,我們要盡心盡力主動的去介紹。初學的,初接觸的介紹,送給他一本、二本,一、二個卡帶,不要送多,跟他結個緣。他聽了歡喜,他再來要,再來要我們再給他,源遠流長,不斷的給他。他聽了真正發歡喜心,告訴你「我們要在這裡做流通處」,我們就大量送給他。一定要知道結緣,你不結緣,自己就沒有緣,要明白這個道理。
善根是你聞到之後,你一聽就懂得、就明白,所謂一聞就開悟。儒家教學常講,「舉一隅不以三隅反」,三隅反就是告訴你這個房子這個角是個直角,其余那三個角你馬上就貫通,這叫悟。孔老夫子教學還有這麼個條件,教你不開悟,這個老人就不教了。可是佛慈悲,你不開悟,佛還教你,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一點比孔老夫子殊勝一些,孔老夫子是「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孔老夫子就不教了。所以佛非常慈悲。你聽了之後,能覺悟,能聽懂,這是善根。聽懂之後,真正相信,真正肯做,這是福德。有人聽懂,聽懂他不相信,因為他不相信,所以雖然懂了,他的煩惱習氣還是現行,他還是造惡。這些人,自古至今,我們看得很多。不是不懂,懂,他也會說,說得天花亂墜,照舊造罪業。那是什麼塬因?福德少。他聽懂、聽明白,他有一點善根,少福德。《彌陀經》上講的三個條件,「善根、福德、因緣」,三個都要多,三個裡頭有一個少,都是障礙,決定障礙往生。不但障礙往生,還障礙你開悟,你所領悟的是很狹窄的一個範圍,不廣,不是全面的。這些道理都要懂得,你不懂得,我們自己無始劫來的習氣障礙怎能除得掉?
世主,大小都一樣,世間世主,像從前的帝王,那是大福德現前,他未必有真智慧。在歷史上,沒有智慧的帝王,做錯事情的帝王,有,在中國歷史上算是少數,不是多數,每一個朝代裡都有。但是朝代有這種帝王出現,這個朝代差不多就完了、就衰了。真正是聰明,有智慧的,這個朝代一定非常興旺。可是一般人跟這些領導人接觸,總是一個討好的心,說一些喜歡聽的話,誰敢在他面前講真話?誰敢批評他?誰敢得罪他?都是讚歎他。你看從前「皇上聖明」,讚歎聖明,誰敢講皇上煳塗?我們要明白這些人情事故,你才曉得登上那個位子也很可憐,都是人家恭維讚歎,自己的缺點沒有一個人敢講,被人家天天讚歎,也自以為是真的聖明。所以這妙裡頭就有不妙,不是圓滿的妙,不是純淨的妙,妙裡頭摻雜著不妙。唯有佛菩薩應世,那是真妙!這個要眾生有福,佛菩薩應世就真妙,那是真的有智慧、有福德,樂於接受別人的批評。在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唐太宗,唐太宗是個很開明的人,喜歡聽別人批評他、說他的過失,所以很多人敢在他的面前說他的過失。說錯也不要緊,他不會怪罪你,這個量就大。在中國歷史上有貞觀之治,這被後人讚歎的,它有它的道理在。他願意接受,不會責備人,說錯了都不要緊。他真的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他這兩句話是真做到了,沒有,以這個來勉勵自己,提醒自己絕不能做錯事情;如果果然是錯誤,立刻就要改正,這是真實智慧。所以在他那個時代,也是我們佛法的黃金時代,佛教最盛的時候。
這一段的解釋,可以特別加強一下,佛菩薩應化為世主,這個妙的意思就圓了,其他的不必提,只提佛菩薩應化為世主,那當然是妙。這經上也有,十地菩薩為大梵天王,應化在大梵天做大梵天王,實際上十地菩薩是法雲地的菩薩。
下面,「嚴」字,「嚴」的意思多,因為它有器世間、眾生世間、智正覺世間。「器世間」,此地舉了一句,「其地堅固」。我們怎麼樣去解釋?我們把器世間解釋為生活環境,這個裡面可說的東西就很多。生活環境裡面,在過去是農業社會,人們生活在大自然的環境當中,與自然生態完全相應,那是莊嚴,我們現在所謂田園的生活,跟自然融會在一體。
現在我們在外國,看到外國人很會享受大自然的生活。他們煺休了,煺休之後過旅游的生活,他買一輛車。在外國有專門做旅游的車,車就是一個房間,裡面有床鋪、有廚房、有洗手間,樣樣俱全;車也不太貴,一輛車大概兩萬塊錢的樣子,設備齊全。老年人煺休了,小孩都長大做事情,老夫妻兩個開著車,哪個地方好玩,開到那個地方一停,旁邊再搭個帳棚,他就在那裡住幾天,享受大自然的生活。這個的確是比我們中國人殊勝。而且在國外他們的公共設施非常好,像公園的地方、風景非常優美的地方,他們公共設施都做好了,你車停下來,你需要電、需要水,水管一接水就有了,插頭一插電就來了,非常方便。所以諸位到國外去參觀,實際去看看就了解。在國外駕車是每個人都有的技術,從小他就學,人人都會開車。在美國,大概十五歲就學開車,十六歲他就拿到駕駛執照,你自己不會開車,你就像沒有腿。所以車輛在國外不是奢侈品,是生活必需要的一部分,絕對不能缺少的,它是生活必需品,它絕對不是奢侈品,那是那個時代的。
現代是工商業的時代,你住在新加坡,新加坡的器世間是高樓,這個跟田園完全不相同。我們住在澳洲布裡斯本,樓最高的,它就兩層,兩層以上的很少看見,樓房就兩層,絕大多數都是平房,因為它土地大。外國人很不願意爬樓梯,尤其是年歲大的人,都喜歡住平房。而且家家都有庭院,都有院子,都種一些花草樹木,庭院都非常乾淨、非常美觀。你的庭院做得不乾淨,鄰居干涉你,你怎麼搞得這個樣子?在美國,鄰居告你,你的庭院要沒有整理的話,鄰居打電話到警察局,警察局馬上派人來給你整理,整理之後帳單給你,問你要錢。所以他非做不可,每天下班之後,空下一點時間來澆花、來整理院子。我在加拿大溫哥華,他們那邊的庭院還比賽,那真的是個花園都市。五月到溫哥華,家家門口那個花開得你進去就是花園,一個城市是一個花園,實在是非常之美。
今天我們講器世間嚴,過去跟現在不相同,現在都市跟一般農村又不相同,你說哪一種好?各有各的好處。實在是怡情悅性一定是跟大自然結合,那是真正的享受。在都市裡頭,天天在賺錢,天天在數目字裡頭打轉,他自己覺得很開心,其實不是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在田園。現在一般人講的自然生態,你能夠恢復到自然生態,這是真正的莊嚴,真實的美好。昨天我們講嚴這個字,解釋為盡善盡美,這個意思可以。田園的生活才是真正盡善盡美,身心清淨,真正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才是盡善盡美。你還有求有爭,你的善跟美都有缺陷。人是自然的動物,還是回歸自然。
我們剛才所講的,把器世間嚴跟眾生世間嚴都說到,都說在一起了。這個小註裡面,在一百一十九面第二行:「眾生世間嚴,謂眾海各具法門威德故。」這個海在此地是比喻,就是比喻廣大的群眾。眾是眾多,這個社會上許許多多不同的團體、社團,用海來做比喻。這兩個字就是眾多的海會。各具法門威德,它們各個社團有他們的生活方式,無論什麼社團,無論哪一種行業,無論什麼樣的團體,小而家庭,大而國家,果然能夠與性德相應就是盡善盡美。如果我們用簡單的話來說,就像印祖所講的「敦倫盡分,閒邪存誠」。這是印祖真的可以說把妙嚴總結成八個字,真正做到敦倫盡分、閒邪存誠就是盡善盡美。他講的倫就是此地眾海的意思,倫是一類一類的,眾多的社團,同一個社團叫同倫,都能夠如理如法的把它做好,豈不各個都是盡善盡美。農人,將你本分東西做好,盡善盡美;工人,將你所應該做的工藝也做得盡善盡美;我們現在講公務員,你從政,在政府裡頭做一個職員,你把你自己本分的事情認真努力也做得盡善盡美;乃至於你從事於像新加坡一般駕駛計程車的,你能夠服務顧客,將你的車輛每天整理得乾乾淨淨,服務很周到,對於顧客恭敬謙虛,服務周到,你這個計程車司機盡善盡美。無論哪一個人,就在你現前生活上,就在你現前工作崗位上,個個人做到自己本分的盡善盡美,就是妙嚴。都是世間主,計程車,駕駛這個車,他是車主,他也是主。由此可知,世主兩個字的範圍非常非常的廣泛。
第三個意思是「智正覺世間」。智正覺世間,如果我們廣義的來講,是專門指學術界的。這一點諸位要記住,世出世間法,如果學術不能領先,問題就多了。學術是什麼?智慧,一定要智慧做先導,領導社會、領導世界、領導眾生,才有真正的幸福。所以智是先導。智正覺就是學術、就是教學。中國人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在《禮記》裡面看到的,「學記」,「學記」一般人都肯定,漢朝以前的作品。漢朝到現在已經兩千多年,兩千多年前,我們中國人就明文寫在那個地方,「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豈不是學術領導嗎?你建立一個國家,建立一個政權,君民是領導人民,領導全國的老百姓,什麼是第一優先?教學。所以漢朝的制度,宰相底下辦事的機構設六個部,六部第一個是禮部,禮部就是教育部。底下這六個部長,他的排列順序是禮部排在第一。智正覺世間就表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重視教學,要重視教育。
教育的內容是什麼?是要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然後要求指導、協助一切眾生,思想、言行、生活決定要與事實真相相應,那就是盡善盡美。它這個註子就註得好,「謂於一切法成最正覺,三業普周,法門無盡故。」這句話雖然說的是佛,究竟果地上的境界,可是我們要把它放開來,初學也不能違背,也要隨順這個方向、隨順這個目標,那無一不是盡善盡美。覺悟的人容易,沒有覺悟的人要輔導,好像小孩一樣,小孩雖然不懂事,要輔導他,時時刻刻教導他,發現有偏差,立刻就把他糾正,這就對了。
下面這一句,讓我們了解這部經裡面的義趣,「所以長行諸王之嚴」。在這一品經裡面,這些王就是世主,長行裡面說明世間主的莊嚴。而世主見佛,見佛是接受佛的教學,佛在這個地方講經說法,他們來聽、來接受教學,見到佛之後,一定是禮敬讚歎,讚歎在偈頌裡頭。「偈頌讚德,皆顯嚴佛」。他們的讚歎都是顯示如來所證得的妙嚴。如來所證得的,他能夠讚歎,他也有所得;他如果是一無所得,他讚不出來,他怎麼能讚得出來?他讚得出來的話,他也得少分,他才能讚得出來。
底下這幾句,綜合起來說好,「眾生不嚴,不感佛興」。眾生,剛才講,無論是哪一個行業,男女老少,各人在自己本位的生活崗位上,都能做到盡善盡美,就感得佛出興於世,眾生有感,佛就有應。眾生一個個都造罪業,佛不能出現在世間,佛出現在世間,眾生看到佛都跟他作對,跟他作對一定是嫉妒毀謗,那不就造業造得更重嗎?造得更重,將來他墮落三途就更苦。佛不出現於世,是大慈大悲,避免他造業。你才曉得佛出世、佛不出世都是一片慈悲。眾生都行善,佛出世,大家都讚佛,讚佛福報就很大,這是佛樂意見到的。佛樂意見到你們提升你們自己幸福的生活,佛不願意叫你們墮落。你要是歡喜讚歎,佛就出興於世;你要是嫉妒毀謗,佛就不出世。
佛不出世,實在講佛慈悲到極處,佛不以佛的形相出現於世,他還來。他來用什麼身分?跟你們相同的身分,你們造作罪業,他示現他也造作罪業,你就不毀謗了,你覺得他跟我們是一類的。一類當中,慢慢的,他造一段時期罪業之後,忽然覺悟了,做出那個樣子給眾生看,人家一看,他回頭了,他覺悟了,感化人心,他用這種方式。佛的方法巧妙太多了,總是避免一切眾生因他出世而造罪業,盡可能的避免,用另外一種不同的方式,還是幫助眾生,真正慈悲到極處。眾生這些業障習氣,你不跟他和光同塵不行,他不能接受。這就是四攝法裡頭的同事攝,可以與眾生同事,你干什麼,我也干什麼,你干的是迷、是造罪業,我干這個是覺,是用這個為手段,慢慢引誘你回頭,這個就是菩薩道、菩薩行。
下面一句,「正覺不嚴,不能為主」。這個主,在此地不一定當領導來說,當引導,不一定是領導。因為它是學術,學術,老師不是一個社團的領導人,但是他能夠引導你,引導你破迷開悟,引導你離苦得樂。正覺不嚴,嚴就是做榜樣、做模範,正覺要是不能做一個好榜樣、不能做一個好模範,你就不能夠引導眾生。所以此地這個主是引導的意思。真正會引導,這是一個教化主。這個主就像我們講台上主講的人,主講,用這個來說大家好懂。主持教學,在講堂裡面主講,你要不嚴,你就不能做主講。
下面一句說,「器界不嚴,非真佛處」。這是講環境,環境要不嚴,不是真正佛法教學的場所。這個佛處就是佛法教學的場所。這個地方講的嚴,並不是講富麗堂皇。這部經典裡面所說的宮殿、寶樹種種莊嚴,那是形容,要懂得這個意思。處所的莊嚴,整齊、清潔,縱然很簡單,但是也很美觀,讓人到這個場所之後他的感受就不一樣,就是處所嚴。讓人到達這個地區,感覺得這個地方是有很濃厚的學術氣氛,這就是器界的莊嚴。
下面說,「復由佛嚴,顯遇者有德。」此地這個佛,我們可以把他說作這一個地區教化的這個人,你在這個地區負責推行佛法,教化眾生。像古時候一個寺院裡面的住持、方丈,他就是這個地位。現在我們採取現代的名詞,夏蓮居老居士提倡用學會,很好。這是現代化,不再用寺院的名稱,用學會,使人家耳目一新。我們淨宗,叫「淨宗學會」;禅宗,「禅宗學會」;學天台,「天台學會」;「華嚴學會」,這樣好,這樣使人家一看這個名稱,就覺得很濃厚的學術。在古時候用寺院庵堂沒問題,古時候一看就曉得它是個學術機構。現在用這個,大家觀念變了,這是搞鬼神的,都認為是宗教,不是跟人往來的,是跟鬼神往來的,這是產生很大的誤會。所以我們現在必須要把名稱換過來。
建築也要換過來,這就是我們常講的,佛法必須要現代化跟本土化。唯有現代化跟本土化,你才永遠站在時代的前面,領導這個時代。不守舊,決定是創新,新新不住,就是不停留在這個階段。像現在的科技,你們今天最容易觀察到的電視、電腦、音響,你看年年新產品,不斷的在改進,不斷的在創新,哪有停在那個地方的道理?一個產品發明出來,他做的數量不多。他不斷在改進,明年再推出來,比今年又新,有許多缺陷的地方,他又改進了,舊的慢慢就淘汰,不斷的在淘汰,不斷的在更新。我們佛法教學也是如此,哪有守住一成不變,哪有這種道理?塬理塬則不變,這是決定遵守的,一定與性德相應;方法、技術是時時在變的,永遠是不住的。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今天佛法在這個社會、在這個時代裡頭,所以不能進步就是不曉得這個道理。一般社會大眾看到佛法,遠遠不如基督教、不如天主教,什麼塬因?我們佛法死守在古時候那個時代,變成食古不化。所以在這個社會不受人歡迎,你講佛法人家聽了搖頭,不合時宜,他怎麼能接受?這個過失是我們的過失,不是佛法的過失,佛法本身決定沒有過失。我們沒有深解義趣,所以產生這些弊病,害了我們自己。
主持佛法教育的人,在過去就是寺院的住持,他等於校長一樣,寺院是個學校,住持是個校長,校長要推動這個教育。他要去禮請好的老師幫助他教學,一方面講經說法教化眾生(這個跟社會教育還不一樣,社會教育,近代逐漸逐漸也重視了),還要輔導大眾過覺悟的生活,這就是我們講領眾修行。現在領眾修行是修什麼?做法會,誦經、拜忏。這個東西能夠搞到他家裡嗎?他家裡天天做法會,天天誦經、拜忏,家裡的事情不要做了嗎?不是的。要幫助他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工作上的疑慮,指導他怎麼過日子,教他怎麼工作,教導他怎麼應付這個復雜的社會,這叫修行。生活裡面,工作上、應酬上許許多多的錯誤,你要幫助他發現錯誤,幫助他改正錯誤,那叫修行。修行就是修正你錯誤的思想、見解、言語、行為,這才是幫助眾生修行,領眾修行是干這個的。
法會聚集在一起,換句話說,法會是什麼事情?生活檢討會。如果我們有一個道場,我們每個月可以舉行一次生活檢討。同修當中你們在生活上有些什麼困難,提出來大家研究,大家幫助你來解決,工作研討會,我們要舉行這樣的法會。工作研討會可以分很多個層次,有的是經商的同修,他們做生意的,我們一個月可以特別舉行一個從事於商業的這些同修們的研討會,可以舉行從事於工業的同修們的檢討會,各種行業就多了,我們的法會就很頻繁、很熱鬧,真正收到效果。法會當中也可以唱個讚,法會完了也可以做個迴向。唱個讚舒解心情,像唱歌一樣,但是裡面的內容著重在研究討論,著重在解決問題。你說這個會多有意義,哪裡是搞迷信?我們會搞得比其他的宗教更有意義。
正覺,你這個主導的人,你要是沒有智慧,你要是沒有真實修持的功夫,就是我們提倡的這二十個字,你要真正具足「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真正做到「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你就有能力應付各個不同的這些眾生,你真正可以幫助他,自己做到盡善盡美,才能幫助一切大眾。所以,正覺不嚴,不能為主。佛法在底下一個時代,領導這個時代,指導這個時代,我們不說領導,我們說指導,指導這個時代,自己一定要健全,真的要福慧雙修。「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慧,是修慧;「看破、放下、自在、隨緣」是福,真實的福德。這個樣子,我們自己做到盡善盡美,我們的環境也要做到盡善盡美,讓人到這個地方,他很歡喜到這裡來求學,很歡喜參加我們的法會,法會就是研究討論會。佛的經教,任何一部經典,《華嚴》就更不必說了,這裡面的內容太豐富、太美滿,我們一生真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指導全世界各個階層眾生綽綽有余。這個教科書,方東美先生極力讚歎,不是假的,人家是有智慧的人,一看就看出來,世界上最好的哲學概論。
場所嚴,就是建立校園,我們今天講建立道場,道場要建立成校園一樣。我們在國外參觀這些著名的大學,就是此地講的器界嚴,莊嚴。我第一次在北京訪問樸老,我就向他提起來,中國現在舊有的這些寺院,一座一座把它恢復起來,做為全世界觀光旅游的重點,這是歷史文物,我們做這個用途。在這裡面做什麼?做佛法的機會教育。以誰為對象?觀光客為對象。教你認識佛法,引導你走向佛門,這些道場做為接引的,給你介紹的。每一位導游對於淺顯的佛法都能夠懂得,觀光客到那邊去給他介紹,這一個佛菩薩代表什麼,那一個神像代表什麼,就很有味道,他不是神明,他是一個代表。譬如我們過去在台灣,台灣一般學校都會寫個標語「實行三民主義」。這個標語哪有形像好?如果掛一張孫中山先生的像在那個地方,那個效果就比標語強,掛一張像;如果再塑一個像,就比一張照片更有效果。你才曉得佛門裡面,所有佛菩薩的形像就是這個意思,南無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南無是皈依的意思,觀是觀察,觀察世間眾生苦難的音聲,常念眾生苦,慈悲心就能現前,南無觀世音菩薩是這個意思。你寫標語貼在那個地方,不如塑一尊像放在那裡,人家一看觀音菩薩,立刻念眾生苦,慈悲心油然而生,它是教育!不是叫你求觀音菩薩救自己的苦難,是叫你自己要發慈悲心變成觀世音菩薩救助那些苦難的眾生,當然也包括自己。你能把這個意思淺顯的介紹給這些觀光客,觀光客到這裡來觀光花那麼多錢,他有價值,值得!到這個地方沒有白來,真的學到東西回去,他覺悟了,改變他的生活,改變他對宇宙人生錯誤的想法、看法。所以中國每一個寺院庵堂能夠做到這個,是對全世界弘揚佛法,它怎麼沒有價值?這個裡面一磚一瓦都有千百年的歷史,外國人看到羨慕極了。
真正修學的道場要重建,不再建築在觀光旅游的地區,另外找地方建道場。那個建什麼?修學的道場,那就不是接引初機了,真正發心修學的。現在交通方便,資訊發達,因此道場不需要建多,十個宗派建十個道場就夠了,都是建專宗道場。譬如我們淨土宗,在全國建一個道場,全國人修學淨土的都到這裡來,這一個道場就是一個城市。諸位要到外國去參觀,一個學校就是一個城,所以他們叫大學城。一個學校就是一個城市,我們去參觀的時候感慨萬千,校園是一個城市,在城市裡面也有住家,也有做生意的,全是做學生的生意。所以我們將來發展的時候,就是每一個宗派建立一個城市,這是新興的城市。城市裡面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培養人才,佛學院,像我們淨宗,就淨宗學院;另外一部分是領眾修學的,淨宗學會。學會是指導,信仰淨宗,依淨宗的經論修行,我們有責任去指導他,他要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在生活、工作裡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觀念,與淨宗才相應。一定要把它變成生活是修行,工作也是修行,處事待人接物應酬,沒有一樣不是修行,這才做到大圓滿,這才是妙嚴。穿衣吃飯不是修行,跟修行脫節,你修行怎麼會圓滿?穿衣吃飯都是修行,行住坐臥都是修行,與淨宗的理論、方法、境界完全相應,沒脫節。
淨宗建一個大道場,全世界修淨宗的都可以到我這裡來修,世界淨宗的中心。哪裡要搞那麼多干什麼?人力、財力全部集中。天下學禅的人,進禅宗道場。法法平等,無有高下,你喜歡學哪個法門,你就到那個道場去參學去。所有大小乘這些宗派都可以建立一個道場。我跟樸老談這些話,樸老聽到很喜歡,都點頭,他贊成!實在講太可惜,樸老年歲太大了,他要能夠回到二十年前,遇到我的話,這個東西真的很可能做得成。先做一個樣子,一個道場成就,其他宗派就可以以這個樣子來做。我們是希望大乘所有的宗派、所有的法門,都能在這個世界上興旺起來,不是搞一宗;很多人誤會我搞一宗,他不了解。我說每一宗都搞,我沒有這個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選擇一個宗派,搞一個樣版,搞個樣子給大家看,希望大家從這地方領悟,每一個宗派都這樣做法。
這裡頭最重要的是人才,沒有人才,你就一籌莫展。給諸位說,錢財不難,不是難事,人才難。最重要的就是要培訓人才,一個宗派不要多,能夠有五個人,我們理想的這個樣子,像大學城的規模,就能搞得起來。這五個人能夠建立共識,能夠真正做到六和,解行相應,佛教怎麼會不復興?佛教興旺,帶給全世界安定和平、繁榮幸福,這是一樁大功德事,世出世間的大好事。我們有機會去做,問題就是我們肯不肯發心?我們肯不肯認真去干?千載難逢的機會,真像開經偈上所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遇到了,因緣有了,問題能不能成就,看我們自己的善根福德了。所以希望大家努力,要認真。
底下講的,「復由佛嚴,顯遇者有德」。我們自己要真正記住,作師作範,作師作範就是作佛,佛菩薩是九法界眾生的老師、模範。所以我們一進門,我們這個門口,佛像旁邊也寫的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念念要想到,我們在這個社會上,我們的形象是眾生的表率,我們的一些作為是眾生的模範、榜樣。常常存這個心,自己當然不會做錯事,自己自自然然能夠端正心身,能夠端正六根。我們學佛就是學作佛、學作菩薩,學作佛、學作菩薩,就是學做一切眾生的榜樣、一切眾生的表率。顯遇者有德,能夠遇見你的、親近你的、聽聞你教導的,他們都有善根福德因緣,他要沒有善根福德因緣遇不到,顯遇者有德。
「眾生嚴,顯輔佛超勝」。眾生一個個歡喜、清淨、樂意的接受教導,能信、能解、能夠依教奉行,這是眾生輔佐這個老師、導師。有這麼多人聽話,這麼多人依教奉行,這個教學的老師他的教學殊勝,超勝就是超越一切。你所教的東西不是真東西,不是從真心自性裡面流露出來,你怎麼能感動人?這個裝不得假。假的東西很短暫,時間很短暫,可能那個假的東西很美,看起來很好、很喜歡,壽命不長久。就像這花一樣,花瓶裡面插的花,人家送你一盆花,很美,很好看,很喜歡,兩天就謝掉,壽命不長久;野外生長的花,到時節年年開花,那是真的。真的往往沒有假的好看,因為假的它統統集中在一起,沒有假的好看,但是真的有生命,真的恆久,永恆持久。假的是死的,沒有生命,時間非常短暫。所以你看看,古今中外,你從歷史上去看,凡是假的東西、欺騙人的,就騙人一時。一時有不少人上當,上當的人過後沒有一個不後悔的,那就是眾生不嚴,輕信謠言,自己沒有智慧、沒有福德、沒有主宰。
所以我們修學,在此地,我在這個地方,對諸位同修,我只是教學,行政管理我一概不聞不問,這是李居士他們的事情。你們同學到這邊來,哪一個來、哪一個不來,批准都是他,他有的時候給我看看,我不加意見,完全尊重他。我守我的本分,我來是當教員的,他是校長,他請我來只是上課,所以一切管理我不問。你們同學在此地,一定要守規矩,一定要認真努力的學習,一定要曉得,這花花世界,外面誘惑的力量太大太大了。我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去講經,聽香港這些老同修告訴我,虛雲老和尚曾經在香港住過一個很短的時期,大概只有一個多月的樣子,以後又回國去了。香港同修給他買了一個別墅,非常難得,我去參觀過,是個獨立的庭院,有花園,在香港能有那樣的一個居住修學的道場,非常非常難得。聽說老和尚在那裡住了幾天之後,告訴大家,這個地方是地獄火坑,不能住,所以他回去了。為什麼?五欲六塵誘惑的力量太強了,在那個地方能夠守得住不墮落就成功了。
我們出家人,自古以來,貧僧。可是現在出家人有不少是富僧,不是貧僧,富僧。我們所聽說的,有一些法師,他有很多房地產出租,有股票,還有人專門儲存黃金的。聽說有一位法師,大家都曉得,黃金之多!那種誘惑的力量,他要不動心,那就不是人了,他是人一定會動心。那不是人是什麼?不是人是佛菩薩再來的,絕對不是凡夫。哪有一個凡夫在那種名利誘惑之下,天天誘惑你,誘惑的力量從來沒有間斷,晚上沒有事,打開電視,還在誘惑你。所以老和尚,那裡是地獄、是火坑,不能去,他老人家現身說法,回中國去了。有些人到那邊,真的太好了,還會回去嗎?回去吃苦才不干,說虛雲老和尚是傻瓜。傻瓜不墮火坑,傻瓜不墮地獄;聰明人墮火坑,聰明人墮地獄。所以你要有眼光,要能忍受得住。我自己一生在這些場面當中還沒有被拖下水,你知道什麼塬因嗎?天天講經。天天講經,天天勸自己,所以這個警覺性很高,我沒墮下去。給諸位說,三個月不講經就危險,就保不住,不簡單!所以你們在初學,一定要全心全力在道上。沒有必要的人,不要去見他;沒有必要的事情,不要去上街,你上街,街上走一下都是誘惑,都是妖魔鬼怪。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覺心,一定要充實自己的德行、智慧。
所以接受教學的人多了,這個輔,就是自利,就是眾生,你在這地方教學,接受你教學的人多了,你的教學超勝。在現在這個時代,真是太可怕了。我們教學場所愈小愈好,清淨莊嚴。我們把教學的效果擴大,我們利用衛星電視,利用電腦傳播。昨天晚上,台北打過電話來,我們的電腦網路最近擴充,它是擴充什麼?容量,大概要花一些錢。擴充之後,效果就會更好、更殊勝,這個傳播到全世界。這樣一來,我們的心就清淨多了,我們跟外面的人接觸面愈來愈縮小。古德所說的「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我們要懂得避免。所以住在此地,也等於住山一樣,守住我們的界限,不是不得已我們不出界限,我們的界限就這麼一棟大樓,非有必要不出門。有一些居士要是請你們,你們一定要懂得不受別請,就是不接受個別的邀請,你要邀請要請我們全體,這佛定的規矩。受別請的就會出事情,很容易惹上是非、煩惱,甚至於墮落。所以我們初學的人自己沒有定力、沒有智慧,一定要依眾靠眾,過團體的生活,依眾靠眾。自己真有智慧,真有定力、有主宰,那沒有問題,你接觸不會受害;如果沒有定力、沒有智慧,應當要避免。所以有事出門,規矩是一定要告假,一定要說明到哪裡去。回來之後,要銷假,要提出報告,我到那裡去遇到些什麼事情,統統都報告。如果都能這樣做,你就是到外面去,人家也不敢給你說什麼是非,為什麼?你回來時報告,他就不敢。心地坦然,大公無私,我們全心在道上。
末後這個結語,「如是互嚴,亦為妙嚴」。這是妙嚴的精義,你看看三種是交互的,器世間、眾生世間、智正覺世間是交互的,一即是三,三即是一,這才真正是妙嚴。你有一種,缺乏一種,雖嚴不妙,這三種能交互,那才真正叫妙嚴。這是品題。
我們再看「第一」,一百二十一面,倒數第五行,從當中看起:「品者,均別義,明五位及信心」。我們不用他的講法,他的講法很麻煩,不好懂。品就是品類,每一類的教義聚集在一起,這叫一品。如同我們中國古老的典籍裡面講一篇、一章,品就彷彿是一篇。它的作用,這個地方講得很明白,幫助你進修。「進修生熟,各有條貫,次第分明。令後學者,自識本行,進修不惑。」這個很好,這個意思好,幫助你進修,它有條理、有層次,對於你的修學帶來很多的便利,不致於茫無頭緒,不致於無從下手。我們用這個簡單解釋就可以,這裡的意思都包含了。
下面,「第一」。這個第一,長者說是法會裡的意思,這個第一不是我們平常概念前後次序的第一。而這個第一是什麼?這個第一就是第一,樣樣都第一,沒有第二的,這個很有味道,這個與法性真的就相應。《楞嚴經》上二十五圓通,二十五位菩薩個個都第一,沒有第二的,都是第一。無量無邊的法門,門門都第一,決定沒有第二,顯示出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平等智才入平等性,他在這裡解得好!因為如果你在此地把它看成順序,還有第一、第二、第三,華嚴境界你入不進去。換句話說,你讀《華嚴》、研究《華嚴》,說真話,皮毛的意思你都不懂。為什麼?你有分別心,你有執著心,你怎麼能入這境界?這個境界是平等境界,這個境界是清淨境界,你要有清淨心、平等心,你展開《華嚴》,你才懂得佛講的義趣。所以長者在此地這個說法好極了,這個第一不是前後次第,「為法界門中無前頭在後之次第」,一句話給我們點醒,「皆是一時無二念,同時顯著諸品之第一,一多緣起同時之第一。」所以它這個第一,品品都是第一,門門是第一,句句是第一,字字是第一,這個味道要細細去體會。然後再一擴展,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法不是第一,你就見到法法平等,才能入《華嚴》四無礙的境界,特別是後面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你有第一、第二,這個境界就入不進去,不但入不進去,你連體會都沒有辦法。可見得這部大經,我們在修學不用平等心不行,一定要用清淨平等覺,那入《華嚴》一點不難,《華嚴》深廣的義趣,你就能嘗到幾分,真正可以嘗到。
它後頭回歸到六相、十玄,「是名同時具足相應門,一多相容不同門」,這是十玄門裡面的兩門。說兩門就貫徹一切門,十玄門裡頭任何一門都包容其余的九門,它是互相交融的,任何一門都具足圓滿的九門,也具足圓滿的六相,無論哪一法,所謂一毛端、一微塵,無一不具足,這樣你才能夠見到法界的真面目。末後它的結論,「以十玄門及六相義,通融品名。」所以它這個第一的解釋跟其他的講法不一樣,不是順序排在第一。「亦如是可知,不可如情所計,故名第一。」決定不能用情計,情計就是分別執著。一落到分別執著,你就入不進去;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這部經就一點都不難。《華嚴經》如是,一切經無不如是。
所以諸位涉獵所有一切經論,只要你離妄想分別執著,你一展開意思很明顯,你都清楚、都了解;一落到妄想分別執著就難。關鍵在此地,困難在此地,癥結在此地,我們明瞭之後要把它化解掉。化解沒有技術,換句話說,也沒有方便,也沒有善巧,一定要遠離妄想分別執著。我們離一分就有一分智慧,你對這個就能體會一分,離二分你就能體會二分。我體會比大家多一點,我的妄想分別執著比你們少一些,這是一定的道理;有妄想分別執著比我更少的人,他看的意思就比我看得更深更廣。所以這沒有其他的方法,一定要離妄想分別執著,一定要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決定不要在一切諸法裡頭起分別執著。我們對於事實真相(如來所說一切經教都是說明事實真相),在這個現實的社會裡面,經過佛這麼一提醒,豁然就開悟了、就明瞭了。不提醒,有的時候還不太容易看出來,一提醒馬上就覺悟。佛講這些開示,聽了之後還不覺悟,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還很濃,沒離開,他就很難開悟。關鍵、癥結在此地,我們一定要曉得。怎樣把這個障礙消除,對於如來所說的大法在很短的時間能夠融通、能夠契入,我們就得真實利益。
今天,我們把經題、品題、第一都略略的說出來,你們去寫去,用一點心思,用簡易淺明的方法寫出來。好,今天時間到了。
(第四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04
【世主妙嚴品第一】
這個是經文正式開端。清涼大師他這第一段裡面是疏,「大科分二」,科就是段落,大的段落是分為兩科。第一科是「初解經題品目」,第二個大段就是解釋經文。清涼註疏開始是兩個大段,前面這個大段已經交代過,進入第二個階段就是經,「正釋經文」,從這地方開始就是解釋經文。我們可以把上面的意思省略掉,就是從這個地方起我們正式解釋經文,像前面「大科分二」都不要,麻煩,從這個地方起就是解釋經文。
通常佛經都有三分,三分要略略的提一提,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地方如果依這個方法來提也行,「世主妙嚴品」就是本經的序分,所以它的序分很長;從「現相品」以下,這是本經的正宗分;到「入法界品」裡面,從「爾時文殊師利從善住樓閣出」以下,這是本經的流通分,這樣子就可以把這三分簡略的交代出來。在序分裡面有證信序跟發起序,就是序分裡面這兩段,有證信序跟發起序。證信序是證明這部經確確實實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阿難尊者親聞,記錄下來流傳後世。其他的都不必講,這樣就很簡單,就行了,證明這部經確確實實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疏跟論裡面將證信的來源說得很詳細,這個我們自己讀,自己明瞭就可以。
清涼大師又將全經分為四個大段落,這個在第五頁的第三行。清涼大師註解這部經的時候,我們不要講疏鈔,疏鈔現在很多人不好懂,他不懂得什麼叫疏鈔,清涼大師註解《華嚴》,將本經(或者講全經)分做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舉果勸樂生信分」,這是第一部分。這句要加一個簡單的解釋,列舉佛在果地上一切殊勝的成就,你們看用殊勝好?還是用美滿好?美滿,或者是一切殊勝美滿的成就,令一切眾生生起羨慕嚮往之心。這一分就是序分,希望學佛,想學佛,想有佛同樣的成就,所以「舉果勸樂生信分」下面我們就這樣註解法,很簡單、很清楚就把這個意思註出來。
接著,第二分是「修因契果生解分」,這一分很長,有三十多品。這一段標題的意思,嚮往羨慕,我們也想得到如同如來果地上一樣的殊勝美滿,那就要修因。前面是講果,果報,果必有因,我們要修因。因要與果相應才行,因與果不相應,你怎麼個修法,如來果地殊勝美滿你還是得不到,所以因跟果一定要相應。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因果的道理搞清楚、搞明白,這叫生解。令一切眾生對於(你看這個是理事好懂,邪正大概也沒有問題)理事、邪正、善惡的因果道理,與事實真相要徹底的明瞭,這就是生解。你不先搞明白、搞清楚,你就無從下手,必須把它搞清楚、搞明白。這是第二個部分。
理事、因果清楚明白之後就得真干,所以第三部分就是「託法進修成行分」。法是一切萬法,我們決定不能離開一切萬法,要在一切萬法裡面,這些萬法就是我們講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在這個環境裡面應該怎樣進修,才能成就大智大覺之行。行就是思想、行為,與諸法實相相應的行為。這個句子怎麼寫法,你們重新再組織,我把這個意思給你們說出來了。
最後一個部分是「依人證入成德分」。這個是世尊最殊勝的慈悲、最善巧的教學,請諸佛如來示現為我們世間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就在他現前生活上、現前的工作當中,他的生活環境裡面,學習菩薩行,修學成佛之道,成就如來果地上的大智、大德、大能。這四分就把全部《華嚴經》的大意都顯示出來了。所以這四分的題目能講清楚,人家要是聽明白了,《華嚴經》就很能攝受人、很能吸引人,你看這個多美好。
這就說明我們現在的眾生,無論你生活在什麼環境裡面,你生活在富貴環境裡面,你生活在貧賤環境裡面,我們今天看到報紙,這個世間許許多多地區還有餓死的人,遇到種種的這些災難,在他們這種困境裡面,一樣可以託法進修成行。所以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樂土也好,苦極之處也好,你要是不覺,不知道這些方法,那就沒有法子;你如果覺悟,懂得這個方法,沒有一個不能成佛。確確實實能轉逆境為順境,轉苦為樂,佛法講離苦得樂不是假的。那個樂未必是你物質環境轉過來,你的思想觀念轉過來了,即使極端物質條件缺乏之處,別人感受不堪其苦,覺悟的人依舊不改其樂。像《論語》裡面,孔子讚歎顏回,「一箪食,一瓢飲」,這種生活環境,在別人是憂慮多多,可是顏回沒在意,沒有把這種生活放在心裡,一天到晚生活得快快樂樂,「回也不改其樂」。他樂的是什麼?明瞭,也就是對於因果的轉變、因果的相續事實真相,他通達明瞭,這是真樂。物質環境種種遭遇是果,果必有因,他知道這個果,他也知道因,他怎麼不自在!大乘經上常講「境隨心轉」,覺悟的人境隨心轉,迷惑的人是心被境轉。心被境轉,苦!境隨心轉,哪有不樂的道理!
這四分大意明瞭之後,全經的義趣都顯示出來了。後面所說的,第一分當中,就是「舉果勸樂生信分」,這裡面又分做十段,這個十段我們就可以把它省掉,然後我們就可以入經文,底下就是經文,從「如是我聞」。我們不需要分,我們略分,不要搞像它那麼啰嗦。可以,代表字還是要,才清楚。不要用甲乙,甲乙現在沒有人懂。我們第一、第二可以用不同的寫法,第一,或者用括弧,一底下又有一、二、三。我們用這種方法,總而言之,讓現代人看起來他好懂,一看就很清楚、很醒目,這樣就好。所以很繁的科,我們也要把它簡略,科不要解釋得太詳細,一般初學的人看起來困難。我們完全依照經文,取它必要的科題,然後我們一品一品的來做就不會很困難,也不會很復雜。
「如是我聞」,這就是總顯己聞,我們就標這個標題就行,就標這個標題「總顯己聞」。它這個地方是「以義從文」,也分三段。第一段是「教起因緣」,教起因緣底下就有十段,第一個是「總顯己聞」,你看我們要不要這個教起因緣。第二個大段,現相以下是「說法儀式」。第三個段落,就是世界成就以下是「正陳所說」。下面的分就不要了。這樣也好,「教起因緣」這是一個大科,我們在表解裡面去看,表解裡就看得很清楚。三分提一提就行,就像我那樣介紹一下,也說明了從哪裡到哪裡是序分,從哪裡到哪裡是正宗分。用四分,我們還是一品一品的,「教起因緣」就是「世主妙嚴品」,它這裡是十科,這就很清楚了。我們只用它大的科題,「總顯己聞,標主時處,別明時分,別顯處嚴,教主難思」,我們就用這個。其他小的,我們就把它避免,小的就太繁雜了。在第八面,「教起因緣」這一面,前面有個方框框,這個方框框很好,方框框很清楚,「依三分略科」,我們提一下,然後我們就依四分來解釋經。
「舉果勸樂生信分」,它的前面,我們把它省掉。我們下面就是「教起因緣,說法儀式,正陳所說」,這樣就很清楚了。「教起因緣分」,就是第一品「世主妙嚴品」。「說法儀式」,這裡頭有兩品經,「如來現相品」跟「普賢三昧品」,我們以這個為總綱。這樣很清楚、很明白,一點都不啰嗦,務必使初學的人一看就很醒目,我們掌握到這個綱領就沒有困難。「教起因緣」,科判寫在經文裡面。我們以品做為總綱,科判是解經。科題,我們到時候看,如果是不太好懂的,我們用白話重新來擬一個。註解好,行,就用它塬來的科題,我們在註解裡頭加以解釋。因為這樣也有一個好處,跟科文表解能夠會合,他要是看全科的話,他能夠看得出來,我們上面用的字跟它完全相同,不改它的,在這裡頭只是取捨不同,我們如何來取捨。
第一段「總顯己聞」,經文就是四個字:
【如是我聞。】
這個註,你們慢慢去註。講呢?這一部經是我,我底下括個括弧,阿難自稱,是我親從佛聞,或者是我親自聽佛所說,「這一部經是我阿難親自聽佛所說」。在佛法六種成就裡面,這一句叫做信成就,這是第二個段落。我們分段的時候,前面這一段,這一部經是我阿難親自聽佛所說,這就是一段。我們將來要寫成文字的話,這個就是一行,就是一個段落。第二個段落就另外起頭,這第二個段落。第二個段落說,在佛法體例裡面有六種成就,這一句就是屬於信成就、聞成就,在六種成就裡它屬於信成就跟聞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這是放註裡頭也行(放在註裡面,解釋如是我聞),那是要去解釋的。如是我聞,都要加以解釋。解釋不要深,要淺,要很淺很淺,你完全用這裡面的註解怎樣把它變成很淺顯的句子來解釋。
那一搞不就搞麻煩了嗎?那就搞得很麻煩了,搞得人愈搞愈煳塗了。但是這裡頭也可以取,有一些我們可以自己來做參考,然後看看怎麼樣來寫法,在第七面第五行的後半段,末後這一句,「有雲:聖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這個意思就深了,這個意思深,什麼叫如?這個註解裡要加以解釋,「如」跟「是」都要加以註解,「如是我聞」四個字都要註。「如」就是事實的真相,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與事實真相完全一樣,那就叫「是」;如果跟事實真相不一樣,那就不是。
下面舉真谛三藏講的,「真不違俗,名之為如。俗順於真,稱之為是。真俗無二,故稱如是。」這個說得好,這個講法通一切經。「真」是什麼?真就是事實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俗」是什麼?俗是人情,也就是我們每天所思所見。如果我們所思、思惟見解、一切言語造作,都能夠與事實真相相應,就是「如是」;就是永嘉大師所講的「分別亦非意」,就對了。「真」是決定不違俗,問題就是俗它不順真,真怎麼會違俗?所以才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真不違俗就是理事無礙,俗順於真就是事事無礙,清涼的四無礙法界就從這裡來的。
必須要曉得,真永遠不會違俗的,俗是什麼?俗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真如本性的相分。性相一如,它怎麼會違背?這是決定不會違背。違背是什麼?是我們自己人情把它看錯,我們在這個裡面起了虛妄、分別、執著,把這個事情搞亂了、搞糟了。這個搞亂、搞糟,是我們自己亂、自己糟,與事實真相毫不相干,並沒有把事實真相搞亂、搞糟,是我們自己搞糟了,要懂這個道理。所以佛跟我們在一起,佛住一真法界,我們住十法界。如果我們真的也能把境界搞亂,那佛也受累。佛不受累,佛永遠住一真法界,佛在阿鼻地獄也住一真法界,這個道理就深了。我們再說得淺一點,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產生?佛為什麼永遠住一真法界?佛沒有分別執著,那就是一真。他完全用的是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念頭,所以現的境界就是一真。凡夫也是真心,真心離念生念,那個念是妄念,不是真的,有念皆妄,妄念把一真搞亂了,搞亂是自己去受用。佛菩薩示現在六道、示現在三途,他雖然在六道、雖然在三途,他也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他的受用永遠是一真法界。你要不相信,佛可以把境界現給你看,你看經上講,佛一按地,大地真的是七寶莊嚴,你看到佛受用的。阿鼻地獄也是七寶莊嚴,跟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沒有兩樣。然後你才曉得,佛所講的話沒錯,凡所現相都是虛妄的,都不是真實的,是你自己妄心裡頭變現的。你的妄心一歇,「歇即菩提」,《楞嚴經》上說的。問題你能不能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一放下,現前的境界就是華藏世界、就是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就現在你面前,就是你現前的受用。這個不是假的,決定真實。由此可知,佛是常常憐憫眾生,說眾生可憐憫者,真是可憐憫者,天天打妄想,天天搞分別執著,錯在這裡。所以這個修學的關鍵,真的就四個字,看破、放下。
《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為什麼有四十一個差別?放下的多少不一樣,放下多,品位就高;放下少,品位就低。最低限度,他已經把分別執著放下,他才能入一真法界。我們現在明白、清楚了,六道怎麼來的?六道是妄想、分別、執著三個變現出來的。三個裡面,把執著丟掉,於一切法不再執著,六道就沒有了。你還有妄想、還有分別,那還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的四聖法界,你還有這個。你六道沒有了,你進入四聖法界,四聖法界是分別變出來的。於一切法都不分別,不要說是世間法不分別,佛法也不分別,你四聖法界就超越,你就入一真法界,這是用真心。妄心,妄心是什麼?分別執著是妄心,分別執著是八識五十一心所,不用這個東西,轉識成智,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都無分別、都無執著,這個超越十法界了。但是超越十法界,他還有妄想,妄想就是無明,這很微細,礙事不大,還在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有微細的妄想,這些妄想《華嚴》裡頭叫四十一品無明。
四十一品無明,諸位要曉得,佛對我們講的。一真法界裡有沒有四十一品無明的念頭?沒有。他如果有這個,還有四十一品無明,他在十法界,他不會到一真法界,為什麼?他有分別。在一真法界菩薩的品位確實是有高下,但是決定沒有分別,所以它是平等法界。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有四土三輩九品,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這種分別?沒有,所以極樂淨土是平等法界。只要一有絲毫微細的分別,他就在十法界裡頭,他就沒有辦法契入一真法界。所以講四十一品無明,講菩薩四十一個位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講四土三輩九品,都是對我們凡夫方便說。那個境界裡頭意念都沒有,意念雖然沒有,無明還是有厚薄,這是真的。無明薄的品位就高,無明厚的品位就低,這個高低是對我們說的。在他那邊確實有高低,但是沒有高低的分別,沒有高低的執著,這就是永嘉大師所說的「分別亦非意」,這個味道好濃。這種分別就是佛菩薩示現在十法界裡面,隨著眾生的分別而分別,自己決定沒有分別。
《華嚴經》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萬事萬物都是《華嚴經》。所以《華嚴經》是盡虛空遍法界,凡夫因為妄想分別執著見不到。如果你見到了,就像經上講,一一毛孔,一一微塵,你都見到諸佛如來在那裡頭轉大法輪。佛的道場沒有縮小,毛孔、微塵沒有放大,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華嚴》叫大不思議經,《維摩》叫小不思議經,不可思議。我們聽了之後很不容易理解,無法想像,為什麼?因為你有思有議。真正把思議離開,議是言說,思是思惟,你把思惟、言說統統放下,這個境界就在眼前。後面會跟你講到法界,法界沒有大小,法界沒有始終,那是自己的真性。真心本性無始終、無內外、無大小,無處而不在,你見性才真樂。
我們今天的功夫,我們明瞭、覺悟、解了,就是真永遠不違俗,真俗不二。我們修行修什麼?就是要修俗不違真,這在行門裡面是總綱領、總塬則、總方向。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違真,那就是「是」。千經萬論說什麼?就是說「如是」兩個字而已。你要說佛法繁,太多了,佛法太簡單,兩個字:如是。可是這「如是」兩個字一開演,那真是塵說、剎說,諸佛如來累劫都說不盡。為什麼?宇宙人生的真相,那哪能說得盡!
下面還有一句,在第七面倒數第三行,最後一句看起:「若華嚴宗」,這以本宗來說,本宗的教義來解釋,「以無障礙法界曰如,唯此無非為是」,這是華嚴宗祖師講的。無障礙法界就是華嚴宗講的四種無礙法界,「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四無礙法界就是如的意思。實實在在說,華嚴家講了這麼多,真谛三藏說的「真不違俗」四個字說盡了。華嚴家這四句話,跟真谛三藏這四個字,沒有兩樣,可以說《華嚴》這個四無礙法界解釋真不違俗四個字。真不違俗這一句,你要不懂,不能透徹它的意思,聽華嚴家講這四句就明瞭了。這四句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這個世間確確實實是四無礙,只要你俗順於真就沒有障礙,為什麼?因為法界本來沒有障礙。你障礙從哪裡生的?你們想想,障礙從哪生的?障礙都是分別執著,分別的障礙小,執著的障礙就大。由此可知,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完全隨順於真。世出世間,所有一切的障難,所有一切的問題,毛病都出在這裡。這是世出世間所有一切眾生,無量劫來解決不了的疑難的根源,就在此地。佛菩薩真實究竟圓滿的智慧,使我們把一切疑惑連根拔除,然後叫你看到真正的法界,真正的法界是無障礙的。如來與大菩薩(法身大士)他們住的無障礙法界。本經末後五十三參,這諸佛菩薩示現的,示現跟我們一樣的身分,一樣的生活環境,一樣的社會背景。你看,不同的身分,不同的生活,不同的行業,都能顯示出無障礙,都能顯示出清淨平等覺,這個才是「如是」,這是如是深一層的意思,說到真實處。
對於這兩個字,我們解釋到這個地方就可以了。如果照《大智度論》那個講法,如是兩個字講一個月也講不完,它「如是我聞」的註解就四卷,實在是太詳細。「如是我聞」講幾個月講不完,經沒人聽了,再一看《華嚴》這麼大部,還得了!所以這個意思要能體會,真是這一生受用無窮。你要是不能體會,實在講佛經很難入進去。你這一開端就能體會,換句話說,你的看法角度正確了,往後入《華嚴經》迎刃而解。由此可知,這部經你能不能理解都是一個觀念上的問題。今天許多人讀佛經沒有辦法契入,是把佛教看成宗教,這個觀念錯誤,他怎麼看,他也沒辦法入進去。假如有一個人,心地很清淨,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也不以為它是宗教,也不以為它是學術,什麼都不以為,他一聽馬上就聽懂了,為什麼?沒有成見。世間人都是有成見,先入為主,要怎麼個看法,那你就看不出來了。什麼成見都沒有,一看就懂,一聽就明白。
正因為這麼一個事實,所以我們才能體會到,古來這些善知識他教人,為什麼要教一個初學的學生,什麼都沒有接觸過,他要教這個學生。這種學生他遇到了,是寶,可以傳法。這個學生沒有成見,沒接觸過,很想學,沒有接觸過。我過去遇到這幾個老師就是這個情形,想學,沒有接觸過,所以我沒有成見。最初有個成見,以為佛教是宗教,這個成見被方先生打破了。所以我接受老師的東西速度就很快。如果用個宗教的眼光來看,那是戴上一個有色眼鏡去看,非常非常困難。外面境界沒有顏色的,是你的眼鏡片上有顏色,你認為外頭都有個顏色,你那個顏色怎麼能拿得掉?拿不掉。眼鏡去掉,虛妄的顏色就沒有了。一定要把成見拿掉,成見害死人,成見就是執著。所以我們修學佛法,心情要放輕鬆,你有分別執著,你就有壓力,你就不輕鬆。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說多輕鬆,多愉快。聽佛法就像吃冰淇淋一樣,你多舒服!非常自在,有什麼難處?最怕的、最難的就是有成見。所以真正好老師、善知識遇到成見很深的人,他不教,太難了,怎樣去把他的成見破除,非常非常困難。
尤其是學生對老師沒有真正的恭敬心,聽了,總是打對折,總是打問號,未必相信,未必如此,那怎麼行?至於說這個學生對老師有十分的恭敬心、十二分的恭敬心,決定有成就。老師自己本身是個沒有成就的人,學生會有成就。所以恭敬不是對老師的,這個我們一定要懂得。恭敬是什麼?是自己的性德,真如本性的性德流露,至誠恭敬。你對老師至誠恭敬,你對於一切人都是至誠恭敬,對一切事也是至誠恭敬,並不是單單對老師。單單對老師畢恭畢敬,除了老師之外又是一副面孔,那是假的,對老師還是不敬。你看這個經文裡頭,忏儀裡頭講「一切恭敬」,這才是性德流露,你才是個法器,你才能接受如來無上的大法。
對於一切人事物有絲毫不敬,你的性德還是被煩惱蓋覆住,透不出來。透不出來,遇到佛菩薩來給你講經說法也沒用處,你所能得的皮毛而已;要真正能滲透幾分,就是一定要真誠心。印光大師講的一點都不錯,在《文鈔》裡記載,是別人向他請教,請教入佛有沒有祕訣?印祖答覆他:有,誠敬兩個字,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誠敬要學,要學一切恭敬,對人、對事、對物就是一個真誠之心。不要怕別人用怎麼樣的虛妄欺騙我們,甚至於陷害我們,都不要管,我們只是一個誠敬之心對一切人事物,我們才能真正入佛的法藏。入佛法藏,就是你真正透徹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要是用宗門的話,你才真正能夠認識自己,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是「如」。無論哪個宗派,無論哪個法門,修學最後的目標就是這個「如是」,所以擺在經首,然後全經所說的就這兩個字。
「我聞」,我們就不要去深講,阿難尊者親自聽佛所說,這是聞成就。聞成就,阿難尊者大慈大悲,把佛所說的教學方法傳之永久。它末後有一句說,「將欲傳之於未聞」,這個意思很好。而佛法的教學,我們取第八頁第一行這兩句話的意思,它說「不在能說,貴在能傳」。我們把在字改一個字,「不貴能說,貴在能傳」,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傳法。註解裡面,對於阿難尊者的介紹,這個我們可以統統省掉,不要花這些時間,浪費這些筆墨、精神。這是真我、假我,說一大堆,把人就說得煳裡煳塗。我們就這麼介紹就行了。
再第二段,「第二標主時處」。科判就這麼寫法好,簡單明瞭,就是下面經文它有個小題目,這段文的一個題目。
【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
「一時」,時成就。「佛」是主講的人。一時就是說法的時間,佛是說法的人。下面,「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這是說法的處所。然後我們來解釋,為什麼說一時,為什麼不記載年月日,這樣含煳籠統說個一時?我們現在把這個,我也看到很多,有人把這部經翻成白話文,「有一個時候」,這個不行,決定不可以這個講法。這個講法裡面,你還是有分別執著,總不能說「從前有一個時候」,這個不可以的。就用一時,不必翻,就用一時釋迦牟尼佛在什麼地方,好。講解的時候,它這個地方節錄得好,也很清楚,也很容易懂,「法王啟運,嘉會之時」,在第十面,倒數第四行,但是這八個字要把它用白話文說出來。它下面說,「亦可機教一時」,把這個意思合起來看。後面又說,在倒數第二行:「物機感聖,聖能垂應。凡聖道交,不失良機,故雲一時。」此地說物,為什麼不說人?說人,僅限於六道的人道;說物,九法界眾生都包括在裡頭,範圍就大了。也就是物裡頭包括人,人不能夠包括物,人是動物,所以動物裡頭可以包括人,人不能包括動物。所以物的範圍大,用這一個字代表九法界有情眾生,他們機緣成熟就有感,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這叫一時。這個說法好懂,什麼時候?眾生跟佛感應道交的時候。所以不限定年月時,你什麼時候有感,佛菩薩什麼時候就有應,像《普門品》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
再說時間,時間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們學過《百法》,你看《百法》裡面把時排在哪裡?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類,裡頭有時分、有方分,時分就是時間,方分是空間的概念,我們講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那是方分。方分跟時分都沒有,都是假的。不相應行法,用現代的話來說,抽象的概念,完全不是事實。所以這個法,有,不能說它沒有,它與心不相應,與心所不相應,與色法不相應,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現在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他能發現這一點,很了不起,他知道同時存在,同時存在就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他這個發現,實在講他沒有讀過佛經,沒有聞過佛法,沒有因緣,人很聰明,沒有因緣。
《華嚴》裡面講的,「十世古今,不離一念」。十世,就是過去有過去過去、過去現在、過去未來;現在有現在過去、現在現在、現在未來;未來有未來未來、未來現在、未來過去,叫九世,再加上一念,叫十世。這是佛在經上給我們說明,時間的現象是虛妄的,實際上就是一念,一念迷了才變成九世,一念覺了九世塬來是一念,時間如是,空間也是如是。空間十方都是從分別執著裡頭產生的抽象概念,離開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抽象概念沒有了。所以全是假的,哪有一法是真的?心法已經是虛妄,色法是虛妄,不相應行法徹底虛妄。我們對於佛這個說法要能體會,對於這個事實真相要能肯定,我們在現實生活裡面就能放下。
為什麼世間人不能放下?他把自己的身體、把一切萬物都看作真實的,天天在這個裡面求獲得、求擁有,哪裡曉得萬法皆空,他怎麼曉得?他真正懂得萬法皆空,絕對不會再有得失的心。沒有,他不會去想到「我要用什麼方法就得到」,不可能生起這個念頭。一切受用自然的,一切受用現成的,就跟諸佛菩薩的生活沒有兩樣,所謂是隨緣而不攀緣。攀緣是你有心,你有分別、有執著,攀緣;隨緣,沒有分別執著,就是隨緣。隨緣就得大自在,隨緣就生智慧,攀緣就生煩惱。隨緣是正確的,隨緣就是俗順於真,與如相應;攀緣與如相違背,那裡面就有苦難。我們學佛得真實利益就在這個地方。就像《無量壽經》上講的「假使大火」,大火是講大三災,火災燒到初禅天,覺悟的人都能夠平安度過,若無其事;水能夠淹到二禅天,風災能吹壞三禅天,四禅才叫有福報,四禅是福天,沒有三災。初、二、三禅都不能避免三災。所以我們說這個世界成住壞空,對於一個真正覺悟的人、明白的人,沒事,他清淨自在。
時的概念,我們要把它搞清楚。世間人有這種分別執著,我們隨順他的分別、隨順他的執著,心裡頭痕跡都不著,這個才如,與如相應。這也是佛在大經裡常講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不離世間就是隨順眾生,恆順眾生,順著眾生的分別而分別,順著眾生的執著而執著。覺,覺是自己心裡頭覺悟,覺就成就功德,隨喜功德,功德就是覺。普賢行願,「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喜功德的德就是覺。不是不隨喜,隨喜、恆順,這個裡頭覺而不迷,你才能教化眾生,你才能幫助他覺悟。如果我們恆順眾生也迷惑在裡面,怎麼能幫助眾生?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度就是覺),自己不能覺悟,如何幫助別人覺悟?此地這個一時,也可以解釋為因緣聚會,或者說際會也可以,本際的際,因緣際會,這個是一時。如果我們依《彌陀經》的經文解釋也好,也妙,「善根、福德、因緣」,這三個成熟的時候。因為善根福德是能感,因緣是佛的應。眾生善根福德成熟,這是眾生能感,佛必定有應,感應道交就是因緣成熟的時候,用這個來解釋一時也好懂。還是此地「機教一時」的意思,眾生善根福德成熟,感得佛來教化。
下面一個,「佛」,佛是教主,在此地就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佛在此地不用解釋,經題上講了,經題上講「大方廣佛華嚴經」,佛的註解都在前面講過,這地方就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就可以,不必再加解釋。「佛在」,這個字註子裡面雖然沒說,可是我們要多說幾句,這個意思很深。《疏鈔》的塬文有沒有說到?十一頁第六行,「在摩竭下,處成就」。《疏鈔》裡頭這一段,他都把它抄進來了。這個本子是我從前講《華嚴經》用的,這個《疏鈔》也是精裝本,一本那麼厚,我把它拆開了,這是我自己重新裝訂,我都把它訂成小本。你看這是台灣華嚴蓮社印的本子,我們現在印的本子比這個放大,所以字就好看多了。這是我從前講《華嚴經》用的本子,這是第九本,我是按卷數分的,這第九卷。這個「在」,他不說住,這個要辨別清楚,住就有執著,「在」有分別還沒有執著。他在什麼地方,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住,就是有分別又有執著。由此可知,古來大德所用的言語文字,總是處處幫助我們遠離妄想分別執著。文字,它不能不分別、不能不執著,也要在分別執著裡頭減到最輕的程度。我們看古大德的用心,一定減到最低的程度。所以佛說法的巧妙就在此地。
你看說經,處處用東西來表法,表法你容易覺悟,能表是假的,所表的義趣是真實的,從假的裡頭去悟入真實,假的容易捨、容易放下。所以字字句句他都不把它說實了,所以叫不能坐實,一坐實就壞了。你看《金剛經心印疏》,《心印疏》的確不錯,江味農居士批評它坐實,就是叫人讀了之後還會起分別執著。江味農居士解釋《金剛經》真的是不簡單,《金剛經》的經文,「世尊」就不坐實,你看每說一句馬上就掃掉,叫你在這個裡面體會真實義。所以註解也不可以落實,註解一坐實,與經義就相違背。我們看佛所有一切經無不如是,除了小乘經例外,小乘經有很多地方講到生活的現象,那是要落實,真是叫教小學,教初級。從這個境界往上提升,一定就超越,這個我們一定要懂得。
所以它用在,不用住。我們要常常想到這個在的意思,在就是無住。我們在這世間,我們有住嗎?沒有住。你想想從你出生到現在,你住在哪裡?哪裡是你住的?無住要搞個住就壞了,我們沒住,無所住。實在講跟鳥沒什麼兩樣,一會兒飛到這裡,一會兒飛到那裡,沒住,沒住就是處處住。世間人對於住處多麼執著,住在這個地方,執著這個地方,死了也離不開這個地方。死了以後還投胎在這個地方,為什麼?他對這個地方執著、貪戀,捨不得,這是他的家。我們在外國看到有很多鬼屋,真的是鬼屋,不是假的,那個鬼是什麼鬼?就是從前這個房子的主人,死了以後捨不得離開,他的神魂還在這個房子裡常常出現,真的不是假的。美國鬼屋很多,人都相信,沒有人不相信的,那個屋子沒人敢住。還有很大規模豪華的鬼屋,還賣門票請人去參觀,沒人敢住。
我們要曉得,出家人,出家人對這個道場據為己有,認為是你的住處,麻煩可大了。因為道場裡面沒有男女婚配,你將來死了以後,變什麼?變蟑螂、變老鼠,還在這個道場,你沒有離開。那是說你造的業不重,你要是造重業,到地獄、餓鬼道去受報了。這是講你造的業輕,你變畜生,你就在這個道場裡面做螞蟻、做蟑螂、做老鼠,都在裡面做這些東西,你捨不得離開這個地方。萬萬不可以執著,不可以貪愛。有些人喜歡佛像,收藏佛像,收藏古董,愛惜得不得了,將來死了之後,佛像裡頭也生蟲,就變成那個東西;愛惜經書,經書裡有蛀蟲,就變成蛀蟲,就搞這些玩意去了。所以對於世間事事物物都要放下,絕對沒有留戀,有,隨手我們應用,用完就拋下,心裡頭痕跡不落,乾淨。這個對於修行證果、念佛往生,沒有障礙了,要懂這個道理。所以要常常記住,我在哪裡,不是住哪裡,要懂得這個在的意思。在是永遠存在,你看人死了,他要變餓鬼,在餓鬼道,在畜生道,他都在。住是假的,哪有住?千萬不要迷惑顛倒,沒住,在哪裡。在哪裡都是時節因緣,因緣長,在這個地方,時間長一點;緣要是弱一點,在這個地方,時間短一點。這個在,很有味道,都是破我們執著的。
你們同學們聽到我講的,要有意見、有疑惑,就當時提出來。所以這個比講經是要殊勝一點,講經大家不好意思問,這個地方我們可以隨時發問,隨時提出來研究討論。好,我們下課。
(第五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05
上一次講到,「一時,佛在」。《華嚴經》,我們研究它,首先要對它的本質要了解,要認識清楚。龍樹菩薩告訴我們,他在龍宮裡面,大龍菩薩帶他到龍宮去參觀,大本的《華嚴》是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這是他見到的。古時候的印度,對於文字的計算方法,跟我們中國不一樣。我們中國人計算是字數,計算分量大小是字數,這本書一共有多少個字;印度人不是用字數做單位,他是用偈做單位。所以偈就是四句,我們現在說的偈頌,都是很整齊排列的,五言頌、七言頌、九言頌、四言頌,我們都把它看成這個,實際上它連長行都包括在其中,只要是四句就叫做一首偈,它是這個說法的。換句話說,它以四句做一個計算單位,分量多少?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那不得了!一四天下,一四天下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單位世界,一四天下,一個單位世界。
在從前,我們總認為一個單位世界大概是一個太陽系,黃念祖老居士說不是太陽系,那是什麼?黃老居士認為是銀河系。他這樣認為也有道理,因為經上講它日月所繞,的確太陽是繞銀河系轉的,這個沒錯。所以黃老居士認為經上講的須彌山,就是我們現在天文學講的黑洞,黑洞是我們這個銀河系的中心,那個地方磁場最強,連光到那個地方都被它吸收進去。所以他說須彌山就是天文學上講的黑洞,太陽確確實實是繞著銀河系旋轉的,他認為這才是經上講的一個單位世界。以這個做單位世界的話,一個小千世界就是一千個銀河系,再以小千世界為中心,一千個中千世界,一千乘一千是一百萬,大千世界是十億,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這才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把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星球都磨成微塵,一個微塵算一首偈,你說《華嚴經》的分量有多少?所以他一看,閻浮提眾生沒有辦法接受。於是再看中本,中本是什麼?中本就等於是全經的節要,數量還是太大,也不是閻浮提眾生能夠接受、能夠學習的。最後看到小本,小本,十萬偈四十品,他看到這個很歡喜,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還行,還可以能夠接受。十萬偈要我們現在的話就是四十萬句,它不是算字數,句子長短不一樣,四十萬句,這部經有四十品。這是什麼?這是《華嚴經》的目錄,已經不是全文,是目錄。目錄,你就曉得每一句就是一個標題,每一句經文都是一個標題,拿這個標題來作文章那就洋洋大觀。所以你要懂得《華嚴經》的性質。
流傳到中國來,龍樹菩薩所傳的塬本已經散失。傳到中國來,殘本,不是全本,每一品裡頭都不完整,都有遺漏的,我們中國古時候譯經叫脫落。從前的書,不像現在的書裝訂得這麼好,貝葉經,你們到國家博物館裡面還能看到,在中國大陸很多大學裡面還有收藏。我到北京大學圖書館參觀,它裡面還藏有貝葉經,我去看過,從印度傳出來的,梵文寫的。貝多羅的樹葉,他把它裁成一條,上面大概寫四行,橫的四行,兩頭打洞,用繩子穿起來。你才曉得那一部經的分量有多少,現在用卡車要好幾個卡車才一部經,那麼多東西很容易丟掉,繩子一斷就散掉了。所以傳到中國來,早年傳來,晉朝傳來的時候,三萬六千頌。十萬頌傳到中國來三萬六千頌,我們所得到的只有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就失傳了。這是最初,這三萬六千頌也非常寶貴,把它翻譯出來,這是第一次《華嚴經》翻譯,我們稱晉譯,晉朝時候翻譯的,六十卷,我們中國人習慣稱它作《六十華嚴》。杜順和尚、雲華和尚都是依《六十華嚴》來建立華嚴宗的。
到賢首,《八十華嚴》才翻出來。賢首國師參加這個法會,就是實叉難陀到中國來,這是中國國家邀請的,聘請他到中國來。實叉難陀把《華嚴》帶來,帶來也不完整,但是比晉譯的分量多,他帶來的經總共是有四萬五千頌,四萬五千頌差不多接近一半。這是第二次翻譯,賢首、清涼都參加這次翻譯的法會,譯出來之後,稱為《八十華嚴》,對於晉經缺失的這一部分補充不少,《華嚴經》大致上的意思能看得出來。這是第二次翻譯的情形。
第三次是在貞元年間唐德宗。這是印度烏荼國王向中國進貢,進貢就是對中國皇帝送的禮物,禮物裡面有《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而這一品經完整的,這太難得,沒有缺失。這個送到中國來,中國朝野無量的歡喜,翻出來之後,這就稱為《四十華嚴》。《四十華嚴》只是一品經,就是《八十華嚴》的「入法界品」,我們現在一般稱為《普賢菩薩行願品》。這個我們要內行、要懂得,《普賢菩薩行願品》全部的經文是四十卷。現在一般人聽到《普賢菩薩行願品》就誤會了,以為是最後的那一卷,那一卷流通很廣,這是清涼大師特別提出來流通,這是最後的一卷,四十卷的第四十卷,別行流通。清涼為什麼這樣做法?這也是不得已,古時候的經,在那個時候都是手寫的,你說四十卷,寫,好不容易,一般受持也難。所以把最重要的一部分,《華嚴經》的總結,這一卷單獨流通,寫這一卷就方便,這一卷叫別行流通,把它提出來單獨流通,所以這一卷流通就非常之廣。但是你要曉得,《行願品》全經是四十卷,清涼參加這個譯場。所以清涼參加兩次的譯場,《八十華嚴》他參加,《四十華嚴》他也參加了。譯出來之後,皇帝下诏書請他作註解,所以《八十經》他作疏,以後又作鈔,疏跟鈔都是他自己作的;《四十經》,他作疏,就沒有作鈔,這是到大師的晚年了。所以《四十經》有疏,我們印的十六開這三本裡頭就有疏。
我們了解每一句都是《華嚴經》的題目,等於像我們現在看科判,全是看科題,句句都是題目,所以句句裡頭都無量義。這就看祖師大德他們修持的功夫、他們契入的境界,你入多少你就能講多少,你要不入進去,你怎能說得出來?《無量壽經》講「入華嚴三昧」,你不入華嚴三昧,你就說不出來,你就不懂,一定要入華嚴三昧。過去這些祖師大德確確實實入華嚴三昧,李長者入華嚴三昧,清涼入華嚴三昧,所以他們能夠發覺字字句句裡頭的深義,深奧的義理。
我們今天下手,我們是初學,別說華嚴三昧,無量三昧,我們一個三昧也沒得到。我們今天從哪裡著手?先把它的本質搞清楚,把清涼、李長者的註解,哪幾句話是註解哪一句的,我們先把這個分出來,這就有路可走了。像前面「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這是一句,這一句你好懂,所有的註解就註這一句的。在第十二面,「始成正覺」,這個也不難,始成正覺這個註解也是註這一句。可是到文多的地方,你就得費點功夫了。譬如第二十五面,這個地方就有五行經文,「別顯處嚴」。「別顯處嚴」這個文很長,這一段是地嚴,地的莊嚴。地的莊嚴裡面就分四段,頭一段它就一句沒問題。第二段裡面,「地相具德」,這裡面就有四句,這個四句你們要一、二、三、四,把這四句分得清清楚楚的。四句說些什麼?清涼的疏裡頭就說了,第一句裡面講「寶輪」,第二句裡面講「眾華」,講華,第三句裡面講「清淨摩尼」,這是從相上說的,第四是「顯色」,這是講青黃藍白這些東西。這是「地相具德」,地面上形形色色的森羅萬象,它所顯的德能,這個德都是性德的自然流露。每一句裡面都是表法,這是說法的善巧,為什麼要這樣說法?不這樣說法,你決定入不了境界,你決定得不到受用。這個說法你明白了,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全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才是這部經的內容十個三千大千世界,你才曉得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沒有一樣不是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是你所證,佛華嚴是能證,能所不二,你才真正能契入這個境界。
這裡面第三段,第三段是從二十五頁第二行下半句,「摩尼為幢,常放光明」以下,這一段比較長,這一段總共差不多有三行經文。這三行經文裡面說了有六句,註解在二十六面倒數第五行,從當中「三摩尼下」,摩尼這兩個字以下,這段經文說明「地上具嚴」,這就是地上嚴。你們在科文表解裡面所看到的,科文表解擺出來,我們看經文就特別清楚,因為它畫的是表解。所以首先我們要把這個東西做出來,最好諸位用有顏色的筆。你看過去弘一大師,我聽說弘一大師讀《華嚴經》,用不同顏色的筆,用二十多種,他老人家很會用。不同的顏色分段,紅色的分大段,綠色的分中段,其他顏色再分小段,一段一段這樣分,你才把它畫得很清楚。我現在畫這些的時候,我現在是用五種不同顏色,我這有紅色的、有大紅色的、有咖啡色的、有綠色的、有藍色的,我用五種不同的顏色來做記號,你這樣才很清楚。但是最清楚的方法是什麼?我們一條一條的寫出來。你看經文,再到後頭註解去找,麻煩,這是古時候的方法。我們用現代的方法來排列,每一句都把清涼跟李長者的註解,都註在每一句的下面,不要去翻,不要去找,不要去查對。這個本子查還比較好查,那個大本子很難查,很不好搞。這是我們頭一步的工作。頭一步工作找出來了,接著他們的提示,清涼國師、李長者的提示,和我們自己修學的心得。
所謂修學心得用佛家的話來說,自己契入的境界,我契入多少,我能講多少,我入不了這個境界,我就說不出來,這個諸位要懂。你們常聽我講經的,張居士聽了不少年,聽了十年;你們上一屆同學,這一次來參加,你們聽我講兩次了。如果你們心細的話,你們會發覺到境界不一樣,我今年在台上講的跟去年不相同,去年講的跟前年不相同。《無量壽經》我講了十次,你們把十次的錄音帶仔細聽聽比較一下,完全不一樣。在美國有同修們想整理,想把我每一次所講的能夠集合,將來寫成一個講義。我說:好,很好,會集。結果,他們聽了之後,他說:法師,不行。為什麼?你每一次講的完全不一樣。所以他們現在說沒有辦法會集,還是做講義的本子,每一次、每一次的。我說:那太啰嗦了,做就做最後的,前面就不需要。可是有一些前面所講的,後面沒講到,次次都不同,當然你能夠十次都聽都非常之好。
我所講的,事前完全沒有準備,你們看我這些書,你們拿到手的時候,這是《疏論纂要》,我這裡面沒有文字,都是重要的畫線而已。經文裡面分段,前面寫了幾個字,這什麼字?科題,它這後頭,查出來之後,這一段「總顯地體」,畫這一段。所以現在我們要編的時候,這一段就是一行,第二段另起一行,對到標題就省事多了。我的東西沒有註解,我們在講台上真的是三寶加持。所以學講一定要守規矩,非常非常重要。守規矩,規矩是訓練什麼?訓練你的定功,訓練你的忍辱,絕不自己發揮,開始一定要這樣學,你將來才能契入境界。因戒得定,因定生慧,這是重要的塬則。戒是什麼?規矩,一定要守規矩,古大德、老師傳給我們的規矩一定要遵守。
我都跟你們大家講過,也曾經寫出來印在《內典講座》的後面。你看我紀念李炳老往生十週年那篇文章,你們可以看看,守規矩重要!約束你,把你看得牢牢的,我們現在一般人看到,為什麼這樣約束?我可以講,為什麼不准我講?我可以蒐集很多資料來發揮,為什麼不准我發揮?沒有別的,訓練你的忍辱波羅蜜,你能不能忍?你能夠忍,你將來有大成就。你不能忍,你就不能得定,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你要想得定,先修忍辱波羅蜜,忍辱有進步就得禅定,六波羅蜜就是這個說法的,所以先一定要守規矩。守規矩,我們講的東西,講得不精彩,講得不好,沒關係,沒有錯誤。所以初學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一切都非常如法,就是做到善,我們不做巧,我們做到善。善成就了,自然就巧,從善裡頭生巧,那才叫善巧。一開頭就學巧,完了,學不到的。講經說法產生無量的過失,就是不懂這個道理,沒有接受明師的指點。
老師指點,我們對老師有百分之百的信心,老師的話,我們百分之百的服從。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講經說法三十八年,時間不是短,接受他,就是聽他講經的,那時候還沒有這些錄音機的東西,台灣還很落後,到他晚年才有這些機器設備。但是李老師不准人錄音,他講東西,不許可的,聽他講經都要到現場去聽。台中蓮社,加入裡面做蓮友的,聽經留下地址通信處的,因為有時候老師講經發通知給他,我在那個時候二十多萬人,名冊是洋洋大觀,二十多萬人,以後人數只有增加沒有減少的。發心跟他學講經的,先後也有一、二百人,一、二百人到今天還在講台上講經的,就剩下我一個了。塬因在哪裡?我的根柢比他們厚,我是百分之百的聽話,而且這個聽話守十年,我扎的是這個根。李老師要求我遵守他的教條五年,我在五年當中深深得利益,所以我跟老師說我又加五年,這個根扎得深!你們今天看到我上台,我在任何地方講經,我從來沒有準備。我是你當時出題目,當時給我時間。你出個題目,你說三個小時,我一定三個小時給你講完;你說一個小時,我一定一點鐘到的時候就圓滿了。我現在這個方式,你們不能學,我有根,有底子,你們要學,要學我早年跟李老師那個方法,你要扎根。
《華嚴》,我把這個方法教給你了,你們現在頭一步,你就是做這個工作。你們做一個本子,我就省事,不用再去找來找去、查來查去,實在講查來查去,我也費了很多時間。我這本《八十華嚴》,這是我從前講經用的老本子,這裡面做的記號,也是好多種顏色的筆在裡頭畫的,做到「十迴向品」圓滿,差不多是一半。《四十華嚴》是差不多三分之二,三冊,第一冊、第二冊我統統都完成了,過去講的,第三冊沒有做。所以現在一定要把它重新整理,用現代的方法來做一個新的版,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科題。像這一段經文「地嚴」,地嚴等於說是一個大科,它這裡面又分四小段,四小段就有四個小科,這四個小科沒有標出來,它寫在裡面;我們今天要做的是把這四個小科也要標出來,我們就方便了。
所以經文無論長短,你仔細去看,它每一句一個意思,它這裡講四句,四句還是有四個意思。像地嚴,它這五行經文分四段,每一段裡頭兩句,這兩句,一句一個意思,這一段有六句,六句句句都有一個意思。你明瞭這個脈絡,你就會看,初步會看,有一個著手的地方。每一句裡頭,意思的淺深廣狹,那是自己的功夫,自己契入的境界。所以我們要不是真正搞修行的功夫,你怎麼有入門之處?不需要修行功夫能夠契入,何必要佛出現在世間?不必來,你不來我們也做得到。世間人能做得到的,佛決定不來。這一樁事情世間人沒有辦法,佛不能不出世。我們想契入這個境界而辦不到,這才感得佛出現在世間教導我們,純粹是心地功夫、心地法門。這是我們首先要了解、要明白,我們就知道從哪裡下手,怎麼樣來預備,然後你也才能夠欣賞清涼國師的文章,他的註解,欣賞李長者的文章,這裡頭真有趣味!
我們接著看前面這段經文,第十面,「一時,佛在」,這四個字我們說過了。「摩竭提國」,這個註解在第十一面,第五行裡頭。你看第五行,「在摩竭下」,這個下面,這是「處成就」。清涼在此地說得很好,「真身無在而無不在」,真身是什麼?真身是法身。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真身,我們現在這個身體是什麼身?現在這個身體是報身、是應化身。佛有報身、有應化身,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報身、都有應化身。佛的報身殊勝,我們這個報身是業報身,佛是功德報身,我們是業報身。佛的化身是自在,神通變化;我們這個身念念在生滅、念念在變化,這是化身,每個細胞新陳代謝,剎那剎那在變化。
現在科技發達,醫學懂得人的身體細胞,細胞的新陳代謝,七年全部就換掉,七年是個週期。所以七年前面舊的細胞一個都沒有,七年是全部都換掉,一個週期。所以新陳代謝,真的經上講的「新新不住」,很有道理,都說的事實真相。這身體能保得住嗎?保不住,新陳代謝,怎麼能保得住?換,照理說應該愈換愈好,這才對。修行人,有功夫的人,換句話說,明白人(我們不要說修行人,說修行人也把人搞迷煳顛倒,明白人),了解事實真相的人,他新陳代謝換細胞愈換愈好。迷惑顛倒的人愈換愈糟糕,他不換好的,他換壞的。他為什麼會換壞的?主宰改變他的力量是什麼?業力,凡夫充滿貪瞋癡慢。我們想一想,小孩從生下來到八歲是一個週期,八歲的時候,他前面七年的細胞是完全沒有了,為什麼他八歲的時候還那麼好?他換得那麼好?天真,他沒有邪思。為什麼老年?譬如六十歲,六十歲到六十八歲,也是七年一個週期,為什麼會愈換愈糟糕?患得患失、貪瞋癡慢、是非人我,糟糕了,都換一些爛東西。你看這個道理多明顯,可惜世間人不知道。如果你到老年,心地很清淨的人,愈換愈好,很正常,到老年真的是仙風道骨,身體健康,動作敏捷,不輸給年輕人。他的修養好,養生有道,都說一些不痛不癢的話,都沒有找到問題癥結之所在。為什麼佛國土的人都長生不老?他沒有妄念,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雖換,永遠是好的,道理在此地。
所以我看看你們身體不好,都很難過,你們要不相信,李木源就換好了。你看李木源,我認識他今年十一年了,十一年前,他全部的細胞,全部都換過了,他那個時候的細胞是壞細胞、癌細胞,這個你們大家都曉得。你去叫他把十年前他身體檢查的報告拿來給你看,他全部都留著,連X光照片,好像有好幾十張,大大小小的,他都拿給我看,全身都是癌細胞,五臟裡頭都不是好東西。所以醫生警告他壽命只有六個月,醫生還有介紹信給他,叫他去找專科專家來給他治療,他介紹信都在。他告訴我,他沒有去找,他也不看醫生,也不吃藥,念佛等往生。他真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在居士林做義工,不拿報酬的,我有一天生命,我就替佛教做一天工作,愈做愈好,過個兩年再去檢查,沒有了。所以醫生說是奇蹟!奇在哪裡?沒有別的,我們很清楚、很明白,他心地清淨了。他遇到逆增上緣,本來放不下的也放下,因為要死了,還有什麼放不下?還有什麼能帶得走?
所以我們常常念「死」,好!世間人看到這個,這個字不好;我們看到這個字,好得不得了。每天晚上睡覺躺在床上就想到死,你還有什麼放不下?你有哪一樣東西能帶走?天天想死,天天放下,你的身心哪有不自在!天天想死,天天求往生,天天希望佛來接引我們,到臨命終時你絕對沒有恐怖。為什麼?每一天期望的阿彌陀佛果然被我盼望到,來了,歡歡喜喜跟他走!對這個世間、對這個身體毫無留戀,你往生一點罣礙都沒有。所有一切往生的人罣礙,就是放不下。這個都是事實真相,一點都不假,決定不是虛妄。有能力、有力量、有體力,或者是有財力,有這個福報,多做好事。什麼是最好的事?幫助眾生覺悟,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好事。李木源是徹底放下,做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好事,一方面是他自己的內功,清淨心,換舊細胞,這是他的內功;第二個,你從事於弘護佛法的工作,得十方一切諸佛如來護念,龍天善神保佑。現前的受用,我們講,講的你未必相信,現在有個人做證明,你看到,你能不相信嗎?事實證明擺在此地。
所以一個人決定不能為自己。佛法裡面講善惡的標準,為眾生是善,為自己是惡,這是佛法的標準。所以有些初學的人聽到,他沒辦法理解,哪個人不為自己?不為自己還為什麼?為別人固然好,但是總要為到自己。能夠百分之九十為自己,百分之十為人,就不錯了。可是佛法裡面要求的,百分之百為人,一絲毫都不能為自己。佛為什麼這麼說?完全是根據事實真相而說。有一絲毫的念頭為自己,要曉得,增長我執,增長法執,你這不就麻煩了嗎?我執,六道輪迴的根本;法執,十法界的根本。有我執出不了六道,有法執脫離不了十法界。所以佛教我們百分之百為眾生,不要有一絲毫為自己,我執、法執連根拔掉了。在這一生當中不但脫離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一直趣向如來地,一真法界是如來地。
我們真是明白這個道理,肯定這個道理,依教奉行,不折不扣,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一生能成就的,我們為什麼一生不能成就?禅宗六祖,惠能大師二十四歲開悟,明心見性。我們要跟這些人比,跟這些人看齊,他為什麼能,我們為什麼不能。他放下了,我們沒放下。你看看能大師,他能夠忍辱,他是明心見性之後到獵人隊裡去住十五年,侍候那些打獵的人,侍候那些造業的人,給他們燒飯,給他們當差,時間不是短時間,天天燒飯侍候他們,給他們做下人。他是什麼人?他已經是圓教初住的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圓教初住菩薩;別教,他是初地菩薩,獵人隊裡去打雜做苦工,十五年,你看人家的耐心,你看人家的定力。你看他待人接物多麼謙虛,哪有一點點貢高我慢的心?你在《壇經》上,看他平常生活、平常做人,真實慈悲的流露,對人、對事、對物一片真誠。他這真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二六時中完全流露在外面。如果我們能夠做得到,我們就不在他之下,問題就是我們肯不肯干?也就是肯不肯放下?看破的確是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
我們今天讀佛經,明白這個道理,看破一分;我們把這一分做到,做到之後我們的看破又提升一分,看破二分;我們就再放下二分,就看破三分;再放下三分,就看破四分,相輔相成,這叫真功夫,修行真功夫在此地。而不是在每天讀多少部經,念多少聲佛號,磕多少頭。古德常講磕頭好像舂碓一樣,像大陸上舂米、舂碓一樣,沒有意義。念經、念佛再多,「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心行不相應。我們讀經、念佛是真修行,聲聲提醒自己,這行,這就有功德,這就不是枉然。句句佛號提醒自己,唯恐自己又迷了、又執著了、又墮落了。讀經是聽佛開示,明理;念佛是提高警覺;拜佛是調節身體,身心健康。身體是個機器,機器要動,不動,不動它就壞掉,不動就生銹了。身體一定要動,心要靜,心是靜的,寂靜,身是動的。所以佛家用法輪來表法,輪的心非有非無,你說它無,它確實有圓心;你說它有,了不可得,覓無處所,你去找,沒處所。心要空,空它就靈;心裡有東西就不靈,心就壞了。所以心要空,心裡什麼都不能有。縱然你現在還擁有一些東西,這些物質東西,你現在所需要的,生活所必需的、所擁有的,有也等於沒有,心裡要真正放下。心裡面什麼都沒有,事上有可以,理上決定不能有,你這個事用得就很自在,就沒有罣礙。這是華嚴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要是擁有的,你心裡掛著它,完了,你是凡夫。凡聖的差別就在此地。
毘盧遮那佛,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華藏世界依正莊嚴;阿彌陀佛,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阿彌陀佛心裡有沒有執著?決定沒有,絲毫執著都沒有;毘盧遮那佛也是絲毫執著都沒有,念頭都沒有。心地乾乾淨淨,一無所有,受用自在,得大自在。還有一點點有,那就完了,有那麼一念,就叫無明,就叫墮落。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就下去了,一下就墮落下去。我們今天搞的是墮落的路,不斷的在下降,不斷的在墮落,沒有停住。你有本事在墮落當中停住,你就有辦法慢慢往上升。這是佛教給我們的事實真相。
我們為什麼不肯捨?為什麼還要執著?有什麼事情值得隱瞞?隱瞞就是執著,就是分別執著。沒有一樣事情是隱瞞的,全體透明,你得大自在,你生無量智慧,你的物質受用不會有一樣是缺少的,真正是你一動念頭一切受用都現前,你說這個多自在!一有分別執著,這個境界馬上就沒有了。為什麼不去過大自在(現在世間人講高度智慧)的生活,要自己給自己找麻煩,要自己受這些冤枉苦、受這些冤枉罪,錯了。我們要想得到如來、法身菩薩這種生活受用,一定要依教奉行,決定不能夠違背。《華嚴》述說得詳細,對我們的解門有大幫助,我們的行門一定要依《無量壽經》。
這個地方說的「真身無在而無不在」,正是《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我們的法身,法身是遍滿法界,所以叫法身。《華嚴經》上,毘盧遮那是梵語,毘盧遮那是什麼意思?遍一切處。我們的法身遍一切處,我們的法身跟諸佛如來的法身是一個,不是二個,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是理體,你知道我們(就是一切眾生)跟佛是共同一個法身,你才曉得一切眾生跟我是什麼關係,一切眾生就是自己,愛護一切眾生就是愛護自己。那你就曉得毀謗眾生就是糟蹋自己,毀謗眾生、侮辱眾生是你性德裡面的污點,你就不能見性。
所以佛教給我們對於一切眾生,這個一切眾生包括有情眾生跟無情的眾生,要用什麼態度?大慈大悲。慈悲這兩個字,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關懷、愛護、協助。全心全力協助,關懷他,愛護他,協助他,為什麼?眾生是自己。我的右手愛護左手,左手這裡有痛癢的時候,右手馬上幫助它,沒有條件的。為什麼?一體!但是我們忘掉盡虛空遍法界跟自己是一體。我們對植物要愛護,對礦物要愛護,無有一法不關懷、不愛護。桌子上有一點點髒,趕快把它擦乾淨,愛護它;東西沒有擺整齊,一定把它端端正正擺著,愛護它,關懷它,性德的流露!見了性的人必定是這個樣子的。如果說一個佛菩薩看到東西歪了擺著,他要不把它擺正,他絕對不是佛菩薩。為什麼?是性德流露,自然的,他也不是有意,自自然然。你說他有心,他絕對沒有心,自自然然。所以經上常講「法爾如是」,只好用這句話,法爾如是,自然的。對於一切眾生要不是以真心愛護、真心關懷,決定不是佛菩薩。真心愛護、關懷、協助,對方不接受,那沒有法子了。佛不度無緣之人,他不肯接受,那沒辦法。他煩惱重,他業障深重,障住,不是佛菩薩不慈悲,不是佛菩薩不關懷你、不照顧你,不是的,自己業障重,障礙了佛菩薩的慈悲,這個道理要懂。我們如果把自己障礙統統去掉,跟佛菩薩念念感應道交。
我這些道理,都是早年初學佛跟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所以我對老師的感恩戴德,你們現在在任何學生裡恐怕找不到,我受的恩德實在是太深太深。他們教我的東西,並不是專門教我一個人,每一個人見他的面他都教,那些人不聽,聽了之後,好,出了門忘掉了;我這個學生聽了之後,出了門還記得,我還照做,我真干,真得受用。所以對老師的恩德,感恩的心就厚。離開老師幾十年,老師的照片我始終都不離身邊。所以這個地方建立教室,李木源告訴我說用講堂,我說不要,我做報恩堂,我的教室是報恩堂。我們在這個地方上課,我們的老師、護法統統在此地,人雖然不在了,精神永遠凝結在一起,沒有分開,念茲在茲,你說這個情多厚!老師教給我們的,耳提面命,念念都在現前。所以這是說明,「真身無在而無不在」。在,在也是不在,在也是不在怎麼說?《楞嚴經》上講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兩句話就是剎那生滅,就是生滅同時。生滅同時,有即空;隨心應量,空即有,空有不二,空有是一,不是二。這是講的真話。
下面所講的,這就事說,事也表法。「摩竭提」,這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翻作無害。它的意思很多,無害,國無刑戮。現在也有許多國家沒有死刑,澳洲就沒有死刑,所以很多人犯死刑罪的時候逃到澳洲,澳洲沒有死刑。新加坡有死刑。現在有一些國家沒有死刑,就是說明這個國家政治清明,它的教育成功,表這個意思。實在講這個意思顯示出這個地區文化水平很高、道德觀念很高,摩竭提是取這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有智慧,這地方的人民有智慧,有道德、有智慧。佛在此地教化眾生方便,他有德行、有智慧,這個是基礎,這樣的學生好教,這是摩竭提表的意思,這是大範圍,大的地區。
「阿蘭若法菩提場中」,這個是他的道場,佛講經說法的場所。阿蘭若是印度話,阿翻作無,蘭若是熱鬧、也就是吵雜,阿蘭若就是這個地方很清淨,沒有這些繁雜,所以稱為阿蘭若,是一個很清淨的地方。在古代,阿蘭若的標準是牛叫聽不到。因為在從前大概牛叫的聲音就很大了,可見得附近的農民耕種都養牛,這個地方很清淨,牛叫的聲音聽不到。現在阿蘭若的標準就要提高,現在車的聲音聽不到,飛機的聲音聽不到,那個地方就很清淨了。如果在清淨的地方,你再裝個電視就不清淨,又搞壞掉了。環境對於初學的人很重要,所以古時候中國修學的道場,修的道場、學的道場,你看都在山裡頭。中國大陸這些山水風景美好的地方都是出家人去住,距離下面的村莊,總有好幾裡地,交通不方便,人家要上山來也不容易,山上的人想下去也很麻煩。那個地方,非必要的事情不下山,真的是清心寡欲,好用功,好辦道。現在這些地方都修了馬路,車都開上去,大巴士、觀光旅客,一天到晚熱鬧非凡,阿蘭若沒有了。
「阿蘭若法」就是清淨之法,身清淨,心清淨,環境清淨。它後面說:「事理俱寂,故加法言」,事上也清淨,理上也清淨,可見得不是指一個地方,字字句句都有表法的深義在裡頭。我們今天在此地,鬧中取靜,實在沒有方法,我們用隔音,我們這個教室是六面隔音,不但這四面,上面、地下都隔音,都做了隔音設備。所以這個道場是阿蘭若法道場,菩提場,我們這個地方是阿蘭若菩提場。所以《華嚴經》在此地講,正是場所,沒錯!
「菩提場」,裡面這一段,「王捨城之西二百裡」,這個可以提一提。下面說:「然事處,即天地之中」,這個話不必說。我們只取在古時候王捨城西面兩百裡,菩提場在這個地方,這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這個地方示現講經說法的場所。重要的在表法,「約法,則萬行皆是道場,理智相會之所故。為表所說如所證,故不移其處說之。」所以世尊,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世尊不離菩提場而升忉利天,不離菩提場而升夜摩天,不離菩提場而升他化天,《華嚴經》七處九會,七處都不離菩提場,他又在盡虛空遍法界其他的場所講經說法。事上是離,理上沒離,理上菩提場是覺場,覺場是指你的心。它小註裡頭有,第十二面倒數第三行的小字,小字從第四個字看起:「表自心中所證,非是隨宜」,自心中所證就是覺悟,就是自覺。所以覺就是場,菩提場就是覺場。你心覺悟了,那哪個地方不是菩提場?你所在之處都是菩提場。
所以無論佛在哪個地方講經說法,不離菩提場,不離自心的大覺。他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就覺,能令一切眾生覺。你看前面講的三種世間,佛自己是智正覺世間,他在那個地方,能令有情眾生覺悟,能令無情眾生覺悟,這世主。器世間主,就是無情眾生,無情眾生也覺悟,它有感應,器世間現種種的瑞相,那個瑞相就是覺悟的感應。佛經裡頭,《華嚴經》說得最多,花神、樹神,他們以種種現瑞來供養,來供養覺場,覺場就是覺悟的心,他供養這個。所以顯示的依正莊嚴,無有一法不殊勝。諸位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曉得,阿蘭若在哪裡?菩提場在哪裡?摩竭提國在哪裡?就在此處。摩竭提國是表道德水平高、智慧水平高,這地區的人有道德、有智慧。他要沒有道德,他不會護法,他沒有智慧,他不能接受佛法,所以這是先決條件。
道場的建立,是一個清淨的環境,雖然今天我們建在鬧市,鬧中取靜。所以居士林現在這個道場重新再來整修,就是符合阿蘭若菩提場。他將四樓、五樓道場都做隔音的設備,現在的工程,只完成百分之二十,它四面,它不是六面,它四面做隔音,將來地下鋪地毯。冷氣不用現在這種,用像飛機上的,冷氣是周邊的,環繞周邊,像現在你們看到大的觀光飯店,冷氣從四面往上面吹,下面的人涼,風吹不到。李居士告訴我,單單冷氣這種設備就要三十多萬,四樓跟五樓就要六十萬,他預計要花一百五十萬。符合阿蘭若法菩提場。所以他這麼一做,我不想住此地也不行,你說我怎麼對得起他?真難!我真是喜歡住澳洲,澳洲地方實在太好了。我們館長到那邊去,這是人間天堂!地大人稀,樹木太多太多了。你看我的院子裡面,我現在讓他們種兩百棵樹,我已經差不多也有兩百多棵,再種兩百棵樹,還要做一片竹林。我那塊道場的土地,中國畝是二十畝,四周是圍牆,二十畝圍起圍牆,大花園,多舒服!哪裡像住在這裡鴿子籠裡頭,被關起來的。可是李木源這麼一搞,就真的被他關起來了,這沒有法子,他這麼熱心,太難得、太難得了,我們非常感激他。所以這裡辦學我就來,不辦學我就趕緊走。他這樣用心、這樣護持,肯花錢,真捨得,真能放下,真捨得,完全為佛法、為眾生,我們也受感動。所以說我們全心全力把這一樁事情做好。
菩提場中的意思,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一時,跟這個「在」,這意思我們都明白了,都搞清楚了。我把這個提示給你,你們現在先把每一句標示出來,先做這個工作,這樣以後你看東西就很清楚。還是要抄出來,抄成一個筆記本,更清楚,更明白,然後你們把抄的本子給我,我講起來就更方便。但是不必畫表,用高低層次排,就行。代表字不需要,因為大的段落有表解,我們只說小的,每一句、每一小段,我們只用這個。大的框架現成的,這個容易。小的,每一句每一句,它都在註疏裡頭,我們要把它找出來,標在文字的前面。或者是像一小段裡面的解釋,就不必這麼啰嗦,不必像它這麼樣的詳細,我們只是把提示提出來就行了。
譬如我們舉一個例子,我們看二十五面第二行,我們看第三段,第三段下面兩句開始,「摩尼為幢,常放光明」,這個是一句。「恆出妙音,眾寶羅網,妙香華纓,周匝垂布。」它這個文多半都是四個字一句。「摩尼寶王,變現自在,雨無盡寶,及眾妙華,分散於地,寶樹行列,枝葉光茂。」你看它這個註解,在第二十六面倒數第五行:「三摩尼下」,就是「摩尼為幢」以下這一段,「地上具嚴」,你看它這裡頭有五句:「一寶幢,曲有五句」,五句,第一個「摩尼為體」;第二句、第三句是講光音,說它的用,「光音明用」;第四句、第五句是講「網纓辨飾」,這是講羅網、璎珞是它的裝飾,這是字面上的。它這個意思,意思在底下,這個就不需要。我們只要把這個,像這個用,其實我們在這裡寫,寫一個字就行了。你看,第一句我們就寫個「體」,摩尼為體,我們就寫一個體就行了;第二句、第三句,我們只說一個「用」就行了;第四句、第五句,我們只說一個「飾」,只說一個飾就行,一個字就可以,它這個意思我們就懂得了。
然後表法,表法就是「降魔伏外為幢」,這就說法。「智光常照,慈音外悅,願行交羅,戒香芬馥,四攝周垂。」你看它裡頭是表這個意思,這個你要說起來,意思就無盡。所以這是經上意思統統是意在言外,經裡面的義理,文字之外,你要不懂弦外之音,你看《華嚴經》就是念小說,你不曉得它的義趣。義趣在語言文字之外,你要去體會。像我們剛才念的這一段,你要是不了解的話,那豈不是麻煩,摩竭提國要去查證,三千年前,哪個地方是摩竭提國?阿蘭若菩提場中是在什麼地方?你去考查這個地方去了。其實人家講的全不是,與這個不相干。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去找那些地方,找那些人,一個也找不到。你要是懂得、會的時候,到處都是,處處都是南方,處處都是這些善知識,這是妙不可言。好,我先下課,你們繼續去做。
(第六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06
對於《華嚴經》的介紹,妙因法師《華嚴史略》寫得很好,我們可以做參考。這個已經影印給你們,你們都拿到了,他這份東西寫得很好,也是真正下了功夫的人。現在你們做的是一天一冊的速度,已經做了幾冊?做三冊了。第一冊不要做,第一冊我們將來在這裡頭節要它這個東西就行了。我們在外面跟人家介紹《華嚴》,特別對於初學的,只是把《華嚴經》的歷史、弘傳裡頭的大意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就可以。翻譯的人題就用《地藏經科註》上那一段就可以,介紹實叉難陀。
道霈禅師的確是節錄得相當好。第一冊,大家要多看、要多讀,因為它是全經的總綱領、全經的概論,一定要很熟。我們記得很熟,對初學的人不說沒有關係,自己一定要知道,然後才能掌握到全部經文的脈絡。所以這一卷非常重要。你們在這段期間當中,在編講義這段期間當中,等編好之後,我就照你們這些編的,我來把這部經講一遍。講一遍,他們錄影,海外他需要,他們想拿到電視台裡面去廣播。講經的時候,我們也就淺說,不能深入的講,深入的部分,我們自己另外再討論,這個帶子是拿到國外去播放的,電視台上去播放的。所以等你們搞好之後,我們將來播放的教材就用這個東西。他將來打字幕的時候方便,就把這個打到字幕上就好了。這樣很醒目,等於我們重新給《華嚴經》編一個課本,以前的課本不好看、很繁雜,編一套很醒目的課本。我們利用短短的時間,這一個多禮拜的時間,我們將第一冊裡頭的重點給大家提出來報告一下。
佛說法,我們一定要曉得他真正的意思都是在表法,一定要懂得文字以外的意思、言語之外的言語,一定要懂得這個,古人所謂是弦外之音,才能真正得到佛所說的宗旨。這種說法實在講是達到最高度的善巧方便,真正是智慧的方法,絕不是我們世間人能做得到的,不但世間人做不到,世間人連想像都沒有辦法想像得到,實在講它太巧妙了。為什麼要用表,而不實際上來說?實際上說不行,實際上說的什麼?我們常講坐實了,因為一切法非有非無,你坐實,你就錯了。所以用表法這個方式,雖然說出來,但是它不坐實,依舊是空有二邊不著,之高明到極處!我們看古人《金剛經》的註解,你看《心印疏》是寫得不錯,這是清朝時候《金剛經》的著作。江味農居士在《講義》裡面就批評它,當然也讚歎它,註得是不錯,但是還是坐實,換句話說,與空有二邊不著這個總塬則相違背。你住空錯了,你住有也錯了,必須要做到二邊不著,這個是菩薩修行的總持法門。
我們如何學習?我們的思惟、我們的見解、我們的言行都要做到二邊不著,那就是行菩薩道,中道!中道不是口裡說說而已,是要我們生活在中道裡面,那你就得受用,要緊在這個地方。你就是真會用功,你的功夫怎麼會不得力!所以我們曉得經上所講的,事,不著空;理,不著有,理事不二。這種情形就很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樣,你唱戲在舞台上表演,你的言詞,你的舉止,你的動作,一定要合乎標準,要做得很精確,那是不著空;心裡知道這是假的,不是真的,唱戲表演給人看,沒有一樣是真的,不著有。所以舞台上真的是空有二邊不著。人生就是個舞台,我們要在這個舞台上表演得很逼真,做給一切眾生看。表演得很逼真,但是知道是假的,假戲我們來真演,在演的當中也知道是假的,你的心永遠是空寂的。事相上,不著空;心裡頭不著有,你這就對了。凡夫事相上很認真,心裡也很認真,這就錯誤,這就坐實了,坐到有這邊去了。
四果羅漢他了解這個事實真相,相是假的,假相,不干了,不演了,他事跟理都落空,都住在空上,這就落在二邊,二邊都叫坐實,這個是錯誤的。你著有,你就搞生死輪迴,你的苦果就無邊。著空,是什麼作為都沒有,佛說焦芽敗種,對眾生沒有一點好處,不干服務眾生的事情,換句話說,對社會、對眾生沒有絲毫的貢獻,沒有絲毫的利益。對自己美其名清淨寂滅,而實際上住在無明裡頭,沒有能力破無明,住在無明裡頭,阿羅漢,無明一品都沒有斷,都是錯誤,都是對佛的教導產生嚴重的錯誤。所以佛在這部經上講的「大心凡夫」,這四個字真的是了不起,真是把我們喚醒了,使我們對於大乘佛法、一乘佛法,一生圓滿成佛生起無比的信心,我們這個信心超過聲聞、超過緣覺、超過權教菩薩,他們真的沒有,我們在這部經上被佛喚醒。
從經文裡面,你們所看到的,特別是在前面序品,「世主妙嚴品」裡面所看到的,看到這些世主,眾生世間的世主,有情世間的世主,器世間的世主,看到許許多多的這些鬼神,全是菩薩大權示現。如果不是大權示現,哪有能力參加釋迦牟尼佛定中的法會?佛二七日中,在菩提樹下,我們看他是打坐。這部經是在定中講的,所以現在小乘人不承認。小乘人著重在事相,小乘人只承認釋迦牟尼佛最初說法在鹿野苑度五比丘,這個他們相信。你說釋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樹下打坐,講《大方廣佛華嚴經》,他不相信,小乘人不相信,世間人更不相信,世間凡是學過科學的人是絕對不會相信。所以這些人認為《華嚴經》不是佛說的,龍樹菩薩偽造的,假託佛的名義,他們是這個說法的。你說龍樹菩薩到龍宮去,那是他的遁詞,是他的一種說法,欺騙世人的這種說法,絕對不是真的。他們是用凡夫的心、凡夫的見解來看佛菩薩,那哪裡不錯呢?誰相信?大心凡夫,他不是聲聞、不是緣覺,也不是菩薩,他能相信,這個是可貴之處。大心凡夫就是一般講的圓頓根性,佛法裡面講五種性,講一切眾生有五種根性,這是圓頓根性。雖是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有斷,可以接受圓教,可以接受頓教的大法,這是非常稀有、非常可貴的。
《華嚴經》裡頭依正莊嚴,都是諸佛菩薩慈悲的示現,裡面全是表法的意思。你要能夠看穿這一點,突破這一關,大方廣佛華嚴你才能親自見到。大方廣佛華嚴在哪裡?就是我們眼前的境界,這是個說明書,你看到這個說明書懂得了,塬來眼前就是,就是大方廣,就是佛華嚴。大方廣是事實真相,佛華嚴是自己的受用。如果我們用《無量壽經》上的話來說,大方廣就是真實之際,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佛就是住真實慧,華嚴就是惠以真實之利。《無量壽經》上講的三個真實就是大方廣佛華嚴,這個經典擺在面前,你看不出就沒有法子了。你要能看得出,你要能有所體會,你現前就得受用,這個受用第一殊勝,現代人所講「高度智慧的生活」都沒有辦法形容,但是這世間的形容詞也就到此為止,再沒有法子了。實際上這種功德利益殊勝的受用,只有佛經上講的不可思議!這真的不可思議。
在品目一開頭,在品目裡面介紹的,諸位看第一本五十三面,首先介紹出全經分為「七處九會三十九品」,這是清涼大師分的。而李長者則分為「十處十會四十品」,四十品當中缺一品。兩個人分的都有道理,都有說法,也就是都有理由,都有依據。道霈禅師在總結裡面告訴他的看法,《論》固然很好,《疏》實在講便於初學,他把《疏》跟《論》都節錄出來。《論》裡頭確實有它獨到之處,所以《疏》跟《論》我們都要很用心的去讀。
這個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每一會它有個會主,會主實在講就是這一會主要的當機者。第一會,「初會菩提場,普賢菩薩為會主」,這《疏》跟《論》的見解都相同。在這一會裡面所說的內容,「毘盧遮那如來依正因果法門」。毘盧遮那是誰?法身如來,法身佛,盧捨那是報身佛,釋迦牟尼是應身佛,一體三身。報、化,我們跟佛不同,法身,我們跟佛相同。法身是理體,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他們是過去、現在佛,我們大家是未來佛,共同一法身。換句話說,毘盧遮那就是我們自己的法身,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從法身變現出來的現象,能變所變是一不是二,能所不二。
法身在哪裡?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是自己的清淨法身。為什麼我們世間染污這麼嚴重?心染污了。心淨則國土淨,一點都沒錯。雖然眾生的環境這樣污濁,如果你自己自心清淨,你還是住淨土。這個事情有證明,釋迦牟尼佛為大家證明,自己確實住淨土,所以足指按地,佛受用的境界立刻現前。佛所住的真的是琉璃世界,所有一切形形色色跟經上講的一樣,都是七寶成就的,一點污穢也沒有。佛要不以這個神力變現給眾生看,眾生見不到。同樣一個道理,誰心清淨,誰居住的環境清淨。你心裡面污穢,把你自己的清淨環境就轉變,正是本經裡頭所說「唯識所變」。識是什麼?識是妄想分別執著,這識。境界不是別人造出來給你受的,不是,自己變自己受用,與誰都不相干。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真相,實在講只有佛說得出,除佛之外沒聽人講過,世出世間、中國外國,這些聰明人、有智慧的人,從來沒有這個說法的。我們在大乘經典裡面聽佛這個說法,自己細細去揣摩,細細去觀察,不錯,佛說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能夠信受奉行,哪有不得利益的道理!
你能信自心變現出來的因果,你能夠相信,你能夠理解,你能夠接受,這就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我們當然不能跟經上的等覺普賢菩薩比,我們是初學的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也分五十二個等級,我們是初信位的普賢菩薩。雖然我們煩惱沒斷,比不上須陀洹,但是我們的正知正見超越三乘太多太多了。只要你知見正了,煩惱習氣慢慢一定能夠除得掉,這個不要擔心。發勇勐心克制自己,克服自己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貪瞋癡慢習氣太深了,一定要克服,用什麼具體的方法來做?我們一定要過簡單的生活,衣食住行樣樣簡單,才能夠遠離貪心。在目前這個社會裡面,我們的生活能夠過到一個相當的水平就行了,三餐飯吃得飽,衣服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夠了,還要什麼?生活裡面,守住一個塬則,不麻煩自己,也不麻煩別人,你就會很快樂。要不麻煩自己,住小房子不麻煩;住大房子,天天整理打掃,那不是叫麻煩嗎?自找麻煩!
所以我在外國,有很多居士同修家裡,有的時候去旅行就到他們家裡去住,房子很大,庭院也很美,幾乎工作之余全部時間去照料。所以我常常講,做房子的奴隸,不是人住房子,是房子住人,顛倒了,你說多辛苦。聰明人,自己一個小房間就夠了。我在台北,人家送我一個房子,我就要一個房間。我那個房間面積大概就這麼大,我把裡面隔成一個佛堂、一個臥室、一個洗手間,總面積恐怕還沒這麼大,這個比我那個總面積還要大,收拾簡單,省事,你要那麼大的房子干什麼?有些人自己要有花園庭院,公園美得很,為什麼不到那裡去玩玩?那裡有人管理、有人打掃、有人整理,什麼也不要操心。我們盡量享受大自然,盡量去享受公共設施,你說這個多好,自己多省事!
飲食愈簡單愈健康,我從小就沒有吃零食的習慣,我們生長在農村,農村很貧窮,三餐飯實在講有的時候都成問題,哪有錢去吃零食?沒有。我們從前過的農村生活,你們都想不到,而且道地的農村生活。現在小朋友的玩具,稀奇古怪的東西多,我們小時候玩什麼?玩泥巴,哪有什麼東西好玩。每天打赤腳在田野裡面跑,真的享受大自然的生活。我覺得那個生活雖然很苦,比現在人有福。現在人完全跟大自然隔絕了,天天關在房子裡,擺在電腦面前,搞這個玩意,過這麼一種生活;遠遠不如大自然陶冶性情,那過的是人的生活。現在都市裡的小朋友過機械的生活,從小培養這個觀念,完全不相同,他不知道自然是什麼,不知道自然的可貴。所以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的色相,就是我們性德的流露。你能有這個認知、有這個肯定,那就是普賢菩薩的境界,你雖不入,也沾到氣分,換句話說,是初信位的普賢菩薩,非常非常可貴!
到第二會,「十信法門」,入門。文殊菩薩為會主,文殊是表智慧的;沒有真智慧,信心不能建立。佛在這部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這個道是成佛之道,成佛之道的根源是正信。我們今天看學佛有幾個人有正信的?信的標準是什麼?信的標準一定是力行,你不認真努力去做,你就是不信。所以信願行是一而三、三而一,一體的。你說信了,願力不強,不肯去做,那個信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相信,還要人去勸嗎?還要人去督促你嗎?自動自發,自自然然,他認真如理如法的他去做,那才叫正信,沒做到就是不信,這是我們自己要警惕的。如果我們信心沒有建立,我們想建立信心,從哪裡建起?解門。你信心為什麼生不起來?你了解認識不夠。如果真的明白了,真的了解,那哪有不信的道理!
現代的人,別說老年,我看現在這個社會,三、四十歲的人,身體就一身毛病,就離不開醫生,離不開醫藥,對自己的身體就看得很重,要追求健康,要追求幸福。為什麼身體會多病?這裡頭有道理在,你要不明瞭,你就沒有法子擺脫病魔。一切唯心造!這是基本的一個塬理,幸福也是唯心造,疾病也是唯心造,死亡還是唯心造,果報還是唯心造。你曉得那個根,根是心,把心照顧好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可是幾個人懂這個道理?幾個人曉得把心照顧好?這個東西,宗教裡頭懂得,中國儒家、道家懂得,雖懂得,不夠透徹;雖講求,不夠明白。學儒,學道,乃至於學佛,佛經雖然講得透徹、講得明白,但是我們遇的緣不殊勝,遇到的老師給我們講解佛經沒講清楚、沒講明白,雖讀佛經也是囫囵吞棗念下去,沒有嘗到法味,沒有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所以佛在經上講,我們學佛最重要的,入門最重要的,明師。明師就是能把經典講清楚、講明白。
但是明師很難求,為什麼?他自己不入這個境界,他就說不出來,依照經講不行,依照古人註子講也不行,你自己沒有入這個境界,照人家所講的,都免不了發生過失。好像我們去旅游,我們給一個沒有到過美國的人介紹美國,我們自己也沒去過,找一些美國的資料,人家寫的東西我們多看看,我們給人家介紹,自己沒去過,怎麼介紹都是隔一層,沒有法子避免的。如果你親自去旅游過,你再拿人家這個資料來介紹,那就特別親切了,不一樣,到過。由此可知,我們要不肯認真的去干,要不能契入境界,你這部經怎麼能講得出來?全憑功夫,全憑契入。這是勸導同學們,經要講得好,要真正能夠攝受人心,能令一切眾生得真實利益,我們自己要真干,決定不能夠含煳。真干,這就是智慧。
第三會,「法慧菩薩為會主」。這是十住,住是安住,心安住在佛所住處,所以菩薩名號叫法慧。凡是十住菩薩,都叫法慧;凡是十行菩薩,都叫功德林;凡是十迴向菩薩,都叫金剛幢。這個表法意思非常非常之濃,正如同《無量壽經》最後,佛給我們授記,凡是以一句阿彌陀佛聖號自行化他的,都叫妙音如來,諸位能細細體會這個味道。所以,十住,住佛之所住;十行,行佛之所行。在整個修學上,這三條是骨干、中心,就是信、住、行。住是你的存心,因為你存的是佛心,我們今天把它歸納起來,變一種說法,「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要住在這上面,這就是住佛之住,你這個心是佛心;再能「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你是行佛之行,過佛的生活,自然就契入境界。後面十迴向,再把心量擴大,真正能夠起心動念關懷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眾生,關懷一切眾生,全心全力輔導一切眾生,這就是十迴向,用金剛幢來做比喻、來表法,以這樣的修行功力,這才能登地。
第六會就登地,十地法門,會主金剛藏菩薩。本經稱金剛藏,楞嚴會上稱藏識,說法雖然不一樣,意思都相同。如來藏,金剛藏就是如來藏,這是真正契入諸佛的境界,修行證果作佛了。作佛之後是教化眾生,要把你在因地所發的弘願圓圓滿滿的兌現,不能說了不算數。這個兌現就是佛在經上常講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往後都是這些事情。怎麼樣表演給這些還沒有悟入的眾生看?啟發他們,教導他們。所以說法不僅僅是口說,三業同說,身也說法,意也說法,念念是度眾生,這是意在說法;從我們日常生活表演,做出來給眾生看,身說法,讓人家看到你生仰慕之心、歡喜心,想學你,向你學習,這是身說法。所以是三業說法。說法的方式,塵說剎說,《金剛經》上講的。塵說剎說範圍太大,我們初學的人很難體會,把這個範圍縮小便利初學,就是六波羅蜜,四攝六度。高級修學的綱領,普賢十願。我們初學要從四攝六度下手,這就是我們有個門路可入。
修行的總綱領,第八會上,這也是普賢菩薩是會主,「離世間法門」。世間是指十法界,十法界裡面就包含三種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聲聞、緣覺、菩薩、佛是智正覺世間,絲毫不沾染,這叫離。離不是事上離,心上不染,這才是中道。心要靜,心要虛,心要空,這個心就靈了。靈就是智慧,智慧不是物質,沒有跡象可得。所以心裡頭不能有一絲毫的東西在,煩惱習氣統統要斷除,這是修行的總綱領。你看離不就是放下嗎?前面教你看破,離是放下,徹底放下。看破之後,放下之後,然後怎麼辦?再提起來。
從前布袋和尚在世,有人向他請教,修行怎麼個修法?他老人家把布袋往地下一丟,雙手下垂,一句話也不說。你問我修行方法?放下。這看的人懂了,這是放下。再請教老法師,放下之後,怎麼辦?把布袋提起,揹到身上,走了。再提起!後面五十三參就是提起,「離世間品」就是放下,放下之後再提起,你看多有味道!哪一個法門不如是?哪一個佛菩薩不如是?彌勒菩薩表現的正是《華嚴經》。《華嚴經》要從頭講一遍,清涼大師一天講八個小時要講一年,彌勒菩薩一個動作表示,全圓滿了。明白人一看就清楚,全都明白了,他就懂得怎麼做。提起是什麼?幫助眾生。放下不著有,提起不著空,這正是中道第一義。我們學這部大經,修學大乘,首先要把這個理念要建立,對於佛法我們要有正知正見。
李長者的《論》,《論》裡面分「十處十會四十品」,這個文在五十八面倒數第四行,跟清涼大師所說的大同小異。唯有他的第七會,「在第三禅天,說等覺法門,謂之普賢佛華三昧會」。這一會的經沒來,《華嚴經》上缺這一品經文。可是有一部經就是《璎珞本業經》,這個裡面記載有這麼一樁事情,他把這個經文節錄在此地。李長者說確確實實有這品經,但是這品經失傳,沒傳到中國來,加上這一品就是十會十處,他是這個看法。他在第八會裡面有幾句話說得好,這個文在六十面,「第八會在普光明殿,說十定法門,其定名入剎那際,剎那是極短促,思慮不及之地」,我們的思惟達不到,「不同三乘別論生滅」,三乘人講這一切法的生滅,這個相講得很粗很粗,我們可以能體會得到。但是剎那生滅,我們沒有法子體會,可是這是事實真相。長者這個地方的幾句話,確實可以補充清涼之不足,這一段話非常重要,但是這一段話也很不容易懂得。說明什麼?說明我們現在一般人講的生滅,假的,決定不是真的。
金剛般若顯示這樁事實,可是幾個人能懂?佛在《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切有為法,你們大家知道。百法裡面,哪些是有為法?心法是有為法,心所法、色法、二十四個不相應,統統是有為法,除了後面講的六個無為法之外,前面統統是有為法。有為法是夢幻泡影,全是假的,不是事實。我們看看有為法的現象,可以說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現象全是有為法,現在科學裡面所講的動物、植物、礦物,還包括自然現象裡面的一部分,都是屬於有為法,有生有滅,變幻無常。它存在不存在?不存在。把不存在的東西當作存在,以為它存在,大錯特錯。所以你無量無邊的煩惱,從哪裡生的?就是這個錯誤產生出來的。你不曉得所有一切現象都不存在,根本不存在,我們這個人身哪存在?「剎那際」。剎那際,你要不好懂,《仁王經》上講得比較好懂,《仁王經》上講,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你們去算算這個數字。經上舉的比喻,力士,力士是什麼?身體非常健康、非常好的人,他彈指彈得有力又彈得快。我們彈大概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就以我們這個能力,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剛剛好兩個十萬八千。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生滅,哪裡是實在的?
所以我常常舉比喻,我們看電影,我們現在電影一秒鐘鏡頭開關幾次?二十四次。開就是生,關就是滅,一秒鐘二十四次的生滅就把我們騙了,我們就覺得那是真的。你們現在看的是平面電影,立體電影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立體的,現在美國有立體的電影,不是平面的,你看到的深度就跟我們一樣,但人縮小,房子都縮小,就好像是模型一樣,電影,人在裡面都有活動,立體的電影,我們在美國看過,剎那生滅。我們看到的這個現象,這個現象是不是佛所說的?絕對不止,佛只是說一個大概,我們能夠接受的,佛再要深說我們簡直不能接受。你說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個生滅,我覺得不止,決定不止,佛這個說法是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真實說不可思議!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生滅,我們怎麼能覺察這東西是假的不是真的?二十四次的生滅就已經把我們騙得團團轉,如果一秒鐘能夠達到二百四十、二千四百,你決定不會以為那是假的。
所以要曉得,我們現在這個現象是什麼?就以《仁王經》說的這個,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生滅。我們感官裡面這個現象,是因果的相續相、因果的轉變相。所以我們常講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為什麼不空?因果轉變不空,因果的相續不空,只是這兩樁事情。因為它轉變,因為它相續,我們就應當要修行。修行是希望愈轉愈好、愈變愈好,不要把人道變成地獄道,那就錯了。為什麼不把我們人道變成天道、變成菩薩道、變成佛道?這就是在轉變。轉變由心,心善就轉變善境界,心惡就轉變惡境界。同樣一個道理,心理健康就轉變健康的境界,心染污就變成染污的境界,萬法唯心。所以心跟身體跟外面大宇宙是一不是二,我們說息息相關那還有距離,它簡直就是一樁事情、就是一體,這是給你講真話。
所以此地,這裡有兩行文字就重要了,「如來出世」,在六十面第三行,「始終不離剎那際」。如來出世就是應化在這個世間,始終不離剎那際。我們想想,哪一法離開剎那際?我們今天是業報身,佛是乘願再來的,我們是業力來人生酬業,乘願再來是剎那際,我們業報身還是剎那際,沒有兩樣。「為此定體,稱法界性」,什麼叫法界性?法界性就是法性,在我們眾生分上,佛叫佛性。什麼叫佛性?什麼叫法界性?我們在這裡得到一點訊息,就是這個定體。這個定是什麼?這個定是性定,佛在楞嚴會上講首楞嚴大定,首楞嚴大定不是修成的,是性定,自性本定。真如自性,法爾如是,這是定體。剎那際的生滅是現相,正是佛在本經裡面所說的「唯心所現」。心就是體,就是如來果地上的定體,就是真性。在有情,佛叫它做佛性;在無情,佛叫它做法性,就是這個東西。它能夠現相,現相是不離剎那際,相能轉變,轉變也不離剎那際。
佛經裡頭這個學說,在現在科學裡面就是量子力學,他們也在研究,他們這個研究也有相當的發展,雖然還沒有達到這個真相,但是相當接近了。所以科學家知道萬物不是真的,他們是借重現在高科技的儀器在觀察,發現現象,知道所有一切萬物,動物、植物、礦物,一個根源,一種物質。所以他把物體分析分成分子,再分,分成塬子,分成電子,分成粒子。分到最後,所有動物、植物、礦物都是一樣的,基本粒子都是一樣的,只是這個基本的粒子組合排列不相同,這個稱之為方程式。由基本粒子組成電子,由電子組成塬子,由塬子組成分子,由分子組織成萬物,只是排列不相同而已。你明白這個道理,世間人認為金剛鑽寶貴得不得了,跟地上挖一把泥土來分析,一樣的,沒有兩樣,就排列不一樣而已。世間人不懂,就迷惑了,那個就是寶貝,這個一文不值,其實完全相同。這科學家明白,明白他轉不過來,那是煩惱習氣斷不掉,貪瞋癡慢沒捨掉。這一點它就不如佛法。
此地講,你只要清楚、明白事實真相,「更無長短始終,三世總為一際」。長短就是所有一切相對的現象,你不會執著了。始終是時間上的概念,包括我們一般講生死,生死沒有了,哪有生死?三世十方就是一念。長者說出這段話,實在講對於古人講《華嚴》有「重會普光明殿」,他不同這個說法,因為重會普光明殿就有前後,前後就又坐實了,他這個說法也有道理。但是清涼作《疏鈔》在李長者之後,李長者在清涼之前。李長者所看到的《華嚴經》註解是杜順和尚的,雲華、賢首的,《華嚴經探玄記》、《華嚴經搜玄記》出得早,《華嚴經疏鈔》是在李長者之後。所以李長者對於西方淨土,他還認為是權不是實,是因為什麼?他沒有看到《四十華嚴》。他走得早,《四十經》還沒有傳到中國來,他就走了。如果他見到《四十經》的全文,他的看法就會改變,沒有能看到後面的經文,所以他認為西方極樂世界還是權不是實。李長者在中國佛教史上,在華嚴學上是權威,有人執著他這一句話,對淨土產生疑惑,這也是很不幸。所以我們學東西決定不能有偏差。所以這個解,你看古大德一再提示我們大開圓解,解要圓不能偏,偏都會出問題、都會產生障礙,一定要大開圓解,對我們才能有真實的利益。
在這一面倒數第二行,有幾句話也說得很好,我念念給大家聽聽,在六十面倒數第二行,從第二句念起:「佛於一切眾生心海任物自見」。這個物就是一切眾生,他不說任人,如果任人,在十法界就只有人道,其他界就沒分;說物,物就是十法界全部都包括了,十法界的眾生,或者我們講九法界的眾生,意思都一樣,任物自見。「各得自法,皆令向善及得菩提」,菩提是覺悟。這是諸佛如來的大慈大悲,也就是說轉變相續,總是幫助你向善的,引導你向善的這一方面去變,絕對不會往逆的這一方面去變。在這個十法界裡頭,佛總是希望我們向上提升,而不至於向下墮落。提升到頂點,你往下面去度化眾生,那叫乘願再來。往上提升就是放下,像我們十層大樓一樣,放下第一層,你就到第二層;放下第二層,你就到第三層;九層放下了,到十層;十層也要放下,徹底放下就超越,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之後再提起,回到十法界裡頭普度眾生,這是大乘可貴之處,這是大乘值得讚歎之處。佛沒有捨棄苦難的眾生,沒有捨棄迷惑顛倒的眾生,我們要效法佛菩薩的精神,要學習佛菩薩的事業。
這個地方,長者給我們指出普光明殿的表法,在六十一面第一行:「普光明殿,是如來自性一切智種智之都體也」。所以普光明殿不是一個處所,不是一個建築物,它是表法的意思,它代表什麼?代表智慧,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這叫做普光明殿,它取這個意思。「為依報所居」,依報是盡虛空遍法界依正莊嚴,就是依報的總根源。「此剎那際定,是佛一切智種智之法性故」。換句話說,一個是依報的根源,一個是正報的根源,這個剎那際定就是正報的根源,十法界的正報從這變現出來的,十法界的依報就是從自性一切智種智變現出來的,正報是從一切智種智變現出來的。後面它有個總結,「意在總括一切法界眾海會等總體」。所以普光明殿有表這個意思。一切法界就是指十法界,海在此地是形容,形容廣大,十法界無量無邊的海會。總體在《華嚴經》上就用普光明殿來表法,這個意思說得很好。所以我們在《華嚴經》上,千萬不要把這些處所、這些人跟物,你都把它看成是一個事實,那你就沒有辦法懂得《華嚴》的義趣。《華嚴經》是字字句句都是意在言外,你從這些地方去體會,你才能悟入華嚴境界,才能夠得華嚴三昧。
末後它這一段,在六十二面第五行,就是第十會。第十會就是「普賢菩薩行願品」,也就是《四十華嚴》,「在逝多林」,逝多林就是祇樹給孤獨園,在這裡說的,「說法界品」。「明此一會,普含諸會」,這一會是總結,就是前面九會的總結。總結到哪裡?用現代的話來說,叫落實,前面九會統統落實在現實的生活裡,結歸到生活,沒有離開生活。「及十方剎海法界虛空界總之一會」,這就顯示出我們生活的空間有多大,跟諸佛如來果地上沒有兩樣,盡虛空遍法界。我們今天自己以為生活圈子這麼小,實在講是不了解事實真相。本來是這麼大,像一個大海一樣,本來大海就這麼大,大海裡起個水泡泡,自己以為就這麼一個水泡泡。水泡泡就這麼個界限,不知道自己是大海,以為自己是個小水泡,你說這個多可憐!這是佛在《楞嚴經》上形容的。怎麼造成的?心量造成的,你心量那麼小,起心動念自私自利,就變成小水泡。不知道你這個水泡一破裂,自己本來是大海,盡虛空遍法界塬來是一個自己,今天在這裡分自分他,錯了,大錯特錯。這裡幾句話,給我們點示出來,「十方剎海法界虛空界總之一會」。
「重重無盡,無盡重重。以六相十玄該之,以無思之心照之觀之可見。」這幾句話好,六相十玄把這個現相的性質說盡了。六相是說明事實的真相非有非無,不僅僅是講的相有性無,這是一般大乘說的,說得有一點相似,不圓滿。圓滿是空有是一不是二,有無是一不是二,有即是無,無即是有,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它是一,決定不是二。這個意思要細心去體會,實在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十玄是講這些體、相、作用。《華嚴》說十玄,《無量壽經》上也說十玄,黃念祖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裡面,將《無量壽經》裡面的十玄他都提出來,確實具足《華嚴》的十玄。我們要怎麼用心?要以無思之心照之,你就見到了,你就能契入。由此可知,無思之心是什麼?離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是妄心,離妄想分別執著,你真心顯露。你用真心來看《華嚴經》,你一看就懂,這個境界就現前。我們今天為什麼入不了這個境界?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有妄想分別執著就不可見。看看佛所說的,在那裡猜,只有猜的分,見不到。離妄想分別執著,佛所講的你就見到,見到就證道了。所以有妄想分別執著,只有猜測而已,只有自己在那裡憑空想像,可能是什麼樣子,怎麼想也想不到,怎麼想也不是事實真相。長者這幾句話好!
後面,在六十三面有個評,這個評是道霈禅師的,道霈禅師在評裡頭有個總結,這個評諸位自己去看,我們看總結。總結在六十四面第五行,我們從最後三個字看起,這是他的看法,「即用之體同時頓遍」,頓是講速度,就是前面講的剎那際,遍是遍虛空法界,即用之體。「即體之用不壞前後」,前後就是講三際、講先後,講過去、現在、未來。三際的相是有的,這個相是抽象的,不是真實的。所以底下,「猶如印文」,我們蓋印,印章上有好幾個字,要寫的話一定有先後,可是你印,同時印上,沒有先後,即先後而無先後,先後同時。現在我們印書,這個情形就更清楚了。你們寫東西寫了一大篇,有先後,慢慢寫出來,拿到影印機上一印,你看,哪有先後?同時出來了。這是說明盡虛空遍法界森羅萬象的生滅沒有先後。你要以為有先後是你的錯覺,你看錯了,事實真相沒有先後。
「觀此,則疏意尤圓,善得六相之意,不滯一邊也。」這就是講《疏》跟《論》,他在後頭總評。《疏》的意思尤圓,清涼大師講《華嚴》確確實實自始至終與六相十玄相應,這是清涼《疏》的好處。《論》還達不到圓滿,《論》有些地方講得非常精彩、非常好,我們可以做參考。所以參襌的人喜歡《論》,有很多啟發,幫助你悟處;學教的人喜歡《疏》,《疏》的意思講得很圓滿。道霈禅師在此地,勸我們不滯一邊,我們把兩個合起來看,不要有成見,兩個合起來看,那就更圓滿了。這個意思好,非常非常之好。
今天這堂課我就跟大家介紹到此地。所以《纂要》好處,這些東西在《疏》跟《論》裡面,篇幅太長太長了,我們要去看、把重點精要之處抓出來也很費工夫。道霈禅師也是用一生的功力,在《華嚴》上下了大功夫,你看把那麼大的篇幅,濃縮成這麼小的篇幅,非常之可貴,重點精要他都掌握到。我們今天學習從這裡入門,真是得很多的方便。經文的講解,等你們這些東西做出來,做個幾卷出來之後,我們就用這個課本,再參考《疏》、《論》註解,還要觀察現前眾生的機宜,一定要能夠配合現代人的生活,現代人的意識形態,這部經對於這個時代才有真正的貢獻,才有真實的利益,這是我們修學都必須要顧慮到的。
你們還有沒有問題?將來的版,你們斟酌情形一下,將來你們講解的時候,一次是講幾段。我們在講的時候,像「如是我聞」,當然這是一定要做一段講,因為它裡頭意思很多。「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這裡頭都有註、都有解,「始成正覺」。下面,「地嚴」,是不是把地嚴裡頭的四段做一次念,一次來講,或者你們分做兩次講也行,一、二段做為一次,三、四段做為一次。因為這樣講解的時候,將來你這裡排版,這地方要空兩行,你們將來註解可以貼在這地方。註解,我們可以寫成之後,也叫他打字、縮小,我們黏貼在這個地方,就是解,易解,簡單的解;註呢?註我們貼在下面,或者是貼在背面都可以。一張講義,它就是一個完整的,所有的註跟易解都在這一張裡頭,我們用黏貼,然後再整理、再做版。這樣也好,這樣我覺得你貼的空間比較大一點,下面留一段可以將來貼註子。因為你做好之後,底下緊接著的工作就是要做註。註做完之後,那個易解就很好解了。我們怎樣用最簡單的語句把意思說出來,這才能夠為初學的人(初學《華嚴》)編一套很好的教科書,我們做這個工作。好,沒有問題我們就下課。
(第七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07
昨天,這個課本我看了一下,不錯,這樣編就行了,照這個方式去編。我們利用這個機會、這個空檔的時間,我們將它的玄義部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今天早晨,我跟大家說過,最重要的就是要實用,我們要顧慮到實用,不切實用的地方,我們都可以把它省略。遇到經文,如果你要是講全經,實在講將來講全經的機會是愈來愈少,大概都是講什麼?講摘要。像現在我們到外面去講演,我們講《華嚴》,也是在《華嚴》裡面節錄出幾條,針對現在社會所需要,這個東西大家聽了是非常受用,換句話說,一句廢話都沒有。不契合現代社會實際那些經文、古人這些註解,我們全部把它刪除,只取最要緊的,而且是取解決當前問題的。
現在人需要的是什麼?我們要了解清楚,現在是個什麼社會,是個什麼樣的狀況。你要不清楚,你說法怎麼能契機?現在是一個科技發達的社會,資訊發達的社會,我們先要想到這一點。在過去,不要說很久,半個世紀之前,科技雖然發達,但是跟現在比,相差太遠。連抗戰期間,我們遠距離交通還是用電報,那個電報我們覺得已經很方便,其實跟現在傳真比差太遠了。它要把文字用號碼編出來,文字翻成號碼,號碼再翻成符號,這樣用電波傳過去。人家接收過去之後,先把這個符號翻成阿拉伯字,然後再拼成數字,再去查電報本,再去把那個字查出來,你說多麻煩。那個費用成本又高,所以電報的文字是愈簡單愈好,節省費用。所以消息傳遞很緩慢,世界上哪些地方發生的事情,我們很久才知道,最重要的訊息也要二、三天之後才曉得。這比以往是好多了。譬如從前在中國,住在九華山上,山下發生什麼事情,可能山上一個星期、半個月才曉得,沒人上下。只有從山下上來,山下發生什麼事情,來告訴你消息,要沒有人上山,山下什麼事情,不知道。所以從前我們的生活單純,圈子很小,接觸的面不廣,人心是定的,是安定的。所以修道就很方便。
現在的時代,科技把這些界限全部都突破了,我們講突破時空,時間、空間突破了。突破之後,忽然之間全世界的人一下接觸,向來不接觸的,現在突然之間接觸,當然就有許許多多不方便的地方。第一個是文化背景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對人、對事、對物,對於宇宙天地鬼神的看法不一樣,而且這些人可以說是千百年的成見,怎麼能夠容易一下就捨棄。所以這就是很大的問題,文化的衝突,突然之間接觸之後文化衝突,思想的衝突,信仰的衝突,三大衝突。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這三種衝突如何能夠化解?如何能夠統一?所以今天世界上許多學術家、政治家都在研究這個問題。怎樣叫這個世界的人,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不同的信仰,能夠和平共處,互助合作,共存共榮,這是我們今天的課題,今天要解決這個問題。
佛法在這個世間,諸位要曉得,教化眾生的。這大家都曉得,佛法是教育,教化眾生的,是替眾生解決這些疑難雜症的。現前的目的,就是學了佛之後你能夠在一生當中過得很幸福,這是現前的利益。《無量壽經》「惠以真實之利」,這真實之利。家家家庭美滿,每個人事業都能順利、都能成功,社會和睦,每一個國家都富強,世界和平,這是我們惠以真實之利。這個真實之利是眼前的、現世的,無論哪一個宗教,無論哪一個不同的文化,大家都需要。你要是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的人搖頭,他不相信,這個與他不相干。可是你講到現實這個利益,每個人都需要,沒有一個人反對的。大乘佛法的教學就是以這個為目標,近程這個利益、現世的這個利益他得到了,然後我們再告訴他,人不只是一生一世,還有來世,這一世你達到很幸福美滿了,來生怎麼辦?然後才跟他講來生來世。
來生來世,在這個世間相信的人不少,凡是信仰宗教的,都相信有來世。你看其他宗教,縱然他不相信有六道,至少他相信有三道,有天堂、有人道、有地獄,他相信有這三道。他們也希望上天堂,也不希望墮地獄。而六道這些狀況,現在外國用一些科學的方法來研究,逐漸逐漸明朗化了。我在美國看到一份資料、一個報導,加拿大的一個基督教會一個牧師,他對於佛家講的輪迴他相信,他說佛教講的輪迴很正確,是事實,不是假的。這也能夠藉著科學的研究,六道裡面,阿修羅道,他們比較困難,但是五趣,確實科學是可以證明的。人跟畜生,這個在眼前,大家見到的,沒話說,現量境界,另外是天道、鬼道跟地獄道。
宇宙這麼復雜,人不能不死,任何一個人都不能避免的,死了以後你到哪裡去?這個問題就來了。大家知道六道的事實,也就是我們講的,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六道怎麼形成的?怎麼來的?有沒有方法超越六道?這其他宗教裡頭沒有,他們承認有這個事實,他們沒有辦法超越。六道裡面的事情,一些宗教家知道,特別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婆羅門教、瑜伽、數論,他們確實對於六道的狀況是相當的清楚,但是沒有能力超越。唯獨佛法教給你超越,佛講得清楚,六道怎麼來的,怎麼發生的,你把它的根源找到,從根源上解決,你這問題就超越了。所以佛法在這個世間,擔負的是教化眾生的使命,真正宗旨是八個字,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我們從事於這個工作,出家發心從事這個工作,這個工作如果我們自己做得沒有效果,我們怎麼能幫助別人?你教人,人家怎麼肯相信?所以最重要是自己做了有效果、有成績,我確確實實得到了。這個事情真干,沒有別的。
我們在古籍裡面所看到的,效果最顯著的舜王,堯舜,舜王。所以中國講孝道,第一個就是大舜。我們看看舜王那一段歷史,他沒有別的,真誠,孝順父母,就是一個真誠心。他的家庭,實在講要以現在的話說,是個問題非常嚴重的家庭。他自己的母親過世了,父親娶了個繼母,繼母生了個兒子,所以對他的待遇完全就不一樣。不但是把他當作家裡傭人來看待,根本就沒有把他當作兒子來看待,還樣樣嫌棄他,時時責備他,甚至於置他於死地;父親聽繼母的話,也討厭他,處在這麼一個環境當中。他聰明,用智慧來應變,他有耐心,以真誠純孝,最後感動他的父母,一家和睦,這就是很好的榜樣。
他自身是高度智慧,一生幸福,家庭美滿,極不平常的一個家庭能夠達到美滿,談何容易!由一家影響他的鄰裡鄉黨,影響一個地方。你看古書上記載的,那個時候漁獵的時代,捕魚,年輕人身體力壯,魚群聚集的地區,年輕人霸佔了;老年人沒法子,去找那個魚很少的地方去捕,捕不到。舜很年輕,看到這個情形,怎麼辦?以身作則,把好的魚區讓給老人,自己找到很少有魚的地方,到那裡去捕魚去。他默默的去做,他不說話,做了三年。這些年輕人感動,大家都知道敬老尊賢,一個個把好的地區讓給老人,效法他,感動社會,感動一個地方,身體力行,做出榜樣出來。感化到一方,這個時候被國君知道,這個地方有這麼一個好人,那時候國君是堯王,堯王把他的兒子都派去親近大舜,跟大舜做朋友,向大舜學習,還把兩個女兒嫁給他,最後把王位讓給他。他是個平民,純孝,孝感天地。
我們今天從事於佛陀教育,如何來感化這一方?一定從自己做起,我們這個道場就是家,如何能叫這個道場是所有道場的模範,所有道場的榜樣,我們家就齊了,然後就能影響別的道場。現在我們在這幾年,你們大家發心出來講經說法,別的道場受影響,法輪社請講經,竹林寺請講經,慢慢就愈來愈多。我們決定不辭辛勞,你們學了,在此地,每一個道場,只要有人來請都去講,臨近的馬來西亞,去講,講台上千錘百鍊,講的時間愈多愈好。我過去在學習的頭二、三十年,我每天都講,有一段時期,大概有一年多的時間,我上午、下午、晚上講三場,不同的地方趕場。為什麼?練習,有機會練習太好了,愈講愈熟,愈講經驗愈豐富。所以先要從本身做好,然後把我們這個小道場搞好,再能夠影響其他的道場,就會影響到社會。我們個人任何目的都沒有,不求名聞利養,也不求權力地位,也不求人恭敬,什麼目的都沒有,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只希望這個社會安定,希望這個世界和平,希望每一個人都生活得很好,對個人來講沒有任何期望。我們個人只是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淨土,我們一個目標,到西方世界去作佛。所以一定要認真努力,真干!只要發真誠心,諸佛護念,龍天擁護,做什麼事情都會很順利。
培訓班的緣不成熟,沒有關係,我們弘化這個事業決定不終止。我們換一個方式去做,我們還採取古聖先賢傳統的老法子,絕對不鬆懈。我們《華嚴經》可以搬到居士林大講堂裡面去講,每天上午,或者上午你們預備來不及,每天下午在此地復講。同學們輪流復講,復講就是你們發心學這部經的,每一個人都要復講,每一個人都要做充分的準備。今天輪流哪個講,如果輪流講,輪流講的人很用功,不輪流講的人就懈怠,一定的道理。在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常講,明天輪到你講經,今天聽經聚精會神;明天不是輪到你講經,頂多聽個兩成就不得了,心就懈怠了。所以每一個人都要復講,臨時抽簽,抽到哪一個,哪個上台講,用這個方式。這個地方講,我們也是一樣,大家在這裡研究討論,天天講,你有缺陷,幫助你改正,然後其他道場請我們去講經,統統去講。要這樣子學個三年五載,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今天在全世界,說實在話,我們能夠有五個、六個人能講的就行了。培訓貴精不貴多,我們真正要培養大將,在佛門裡是法將,然後就能向全世界弘法利生。現在在美國就是悟道,悟道現在也相當辛苦,在美國、加拿大、日本,還有歐洲,一個人在跑。要能有五、六個人,我們組這個團,對全世界弘法,你說那多自在。這個地方是我們的基地,外面講經說法回來,到此地來進修。我們的生活簡單,道場的維護就容易。我們到外面去講經,絕不接受人家的供養,只是接受你接待,就往返機票,到那邊是吃住,金錢的供養我們一概不收。你要供養,供養我們常住,你把錢匯到我們常住來。我們做一個好樣子,出家人身上真的沒有錢,一切都有人接待,我們要錢干什麼?不操這個心。道場有真正真心居士在護法,護法都是菩薩,不是普通人,真是「一佛出世,千佛擁護」,護法都是佛菩薩,一定會照顧得非常妥善,我們多自在!所以一切總是要記住,作師作範,要發這個心,度自己,度眾生。
世尊當年在鹿野苑,五個人可以起家,創教。今天如果我們有五個人,怎麼會不能復興?我們確確實實能把佛教興旺起來,能把佛教弘傳到全世界,五比丘確實就不算少了。有志同道合的人多,當然更好,沒有,就這麼個小僧團,就能起很大的作用。我們要天天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提升自己的學術,提升自己表達的才藝,這些事情就是憑一個真誠,求三寶加持,才能夠得到。如果沒有三寶加持,那就難了,我們是業障凡夫,哪有那麼容易?世間聰明才智都是多生多劫修的,不是一世。我們過去世沒有修,這一世想達到這個水平,當然不容易,唯一的方法就是求三寶加持。自己真正做出犧牲奉獻,將此身心奉塵剎,這要真干,這樣自然就能得加持。
上一次我們讀到六十四面,六十四面倒數第三行,這個就是本經的大段,分經之大科。清涼大師他分本經為「五周四分」,五周是從因果上說的,五周因果;四分:信、解、行、證,把全經分成這四大段。李長者他是分為十個大段,完全用《華嚴》十十表法,分得都有道理。我們來看清涼所分的,六十五面,「五周四分」,第一大段叫「所信因果周」。能信是自己的善根,你要接觸到了、聽說了,不相信,那就沒法子了。這一大段就是九會裡面的第一會,四分裡面就是第一分,「舉果勸樂生信分」。這個方式是佛說法的善巧,你跟世間人講東西,你看釋迦牟尼佛是三千年前,一直到今天都不例外,一般世間人見到果報他才相信,沒有見到果你叫他修因,他很淡薄,事實擺在面前,他不能不相信。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毘盧遮那的依正莊嚴,毘盧遮那是誰?就是我們自己本人。這正是佛在《華嚴》、《圓覺》裡面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華藏世界本來是這個樣子。本來這麼美好,現在我們過得這麼辛苦、過得這麼艱難,這是迷失了本來面目,我們迷失了。《法華經》上做比喻,流浪在他鄉,不是故鄉。華藏世界是我們的故鄉,華藏世界是自己本來的家園。佛在此經用很大的一個篇幅跟我們說明,這個用意是勸樂,樂是歡喜,你明白了,你覺悟了,喜歡接受,信是從這裡生的。你看不到事實,你的信從哪裡生?見到事實真相,信心就生起了。
所以在這一周裡面一共有六品經,前面五品都是介紹依正莊嚴,毘盧遮那佛華藏世界的依正莊嚴。後一品勸我們,「後一品,明佛本因,勸勵大心眾生」,說大心眾生,我們有份。不要看到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怎麼能修?你的信心生不起來。什麼叫大心眾生?發心,一發心就是要成佛、就是要作佛,這叫大心。你發心作菩薩、發心作十地菩薩都不是大心,就是發心作佛,特別是發心作阿彌陀佛。我們發心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聽到的時候不會責怪,你這個傢伙膽子太大了,你怎麼敢奪我的位子,那還得了嗎?這是凡夫的情識,不是佛,佛要聽到你發心要跟阿彌陀佛一樣,他歡喜得不得了!他就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證得究竟圓滿,這是佛的心願。所以我們發心作佛,發心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聽了太高興了。所以這個不同上帝,上帝說你要作上帝,馬上就要整你,要降罪給你,那還得了,你造反了。佛不一樣。所以這才叫大心眾生,我們沒有這樣的大心,你怎麼能學《華嚴》?所以《華嚴經》是付囑給誰的?大心眾生,大心凡夫。「令生欣樂,以起淨信」。所以這一部分,這一大段就叫「所信因果」,四分裡面就是「舉果勸樂生信」。我們要在這裡學。
我們在外面講經說法,也要先把果拿出來,最明顯的果就是我常常講的,我們這個招牌很要緊。我到哪裡去一坐,你看我七十多歲了,叫人看看我這個樣子,我這是果報,不是現前給你看嗎?我們沒有衰老的相,從來沒有生病,醫院裡頭沒有我的病歷,生活愉快,一天到晚歡喜,這是人家看了很羨慕的。我們道場一家人,非常和睦,這家庭值得人羨慕;我們的事業教學,教得很成功,教得很順利,你看我們不是都得到了嗎?我們也要舉果勸信才行。你自己要沒有做到,得不到,你怎麼講給別人聽,你怎麼沒有得到?人家這一個疑惑,一句話,我們教化的效果,至少就打了對折,他怎麼能生起信心?所以自己非常非常重要。養生,養生需要一些保養品嗎?不需要。什麼東西營養?清淨心、真誠心、慈悲心。我們曉得現在這個社會自然生態被污染,飲食裡頭都有毒害,正是經上講的,經上講得沒錯,「飲苦食毒」。怎麼樣能夠化解這些毒害?慈悲,慈悲是解毒的,清淨是不染,要用現在的話說,清淨心就是最好的自然的一個抗體,抗拒這些病菌,抗毒的。你的心地真誠清淨,所有一切病害,你身體裡面有抵抗力,你能夠抗拒,所有一切毒,慈悲心能夠化解,你還需要什麼?
你們昨天聽吳居士報告,她不講衛生的,她什麼髒東西都吃、什麼髒水都喝,她不生病。你們覺得很稀奇,現在的醫藥界裡聽到,不可思議。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別人能做得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再給諸位說,飲食是愈簡單愈少是愈健康,暴飲暴食反而招來許多疾病,叫病從口入。這個道理,世間聖人就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佛法裡講得更深刻、更透徹。我們不從根本上去修養,養自己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不在這上下功夫,你要找什麼醫藥、醫方來進補,那是顛倒了,本末倒置。宗門教下都教我們從根本修,根本就是這十個字。你有了根本,後面那十個字自然就做到,絲毫不要勉強,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自自然然就做到了,你說那個生活多自在!所以我們自己要真做到,做出個樣子給人看。信了以後要解。信是什麼?信其當然之事,這種殊勝的果報,我們看到了;在此地是世尊為我們介紹的,我們聽到了,我們相信世尊的話,世尊絕不妄語,句句話都是真實的。可是我們進一步要深入去了解,這些因果的道理是什麼,不能不透徹。道理明白了,我們的信心就堅固,然後你才會發願我也想得到。所以一定要明理。
第二周,「差別因果周」。五周都是講因果,佛法沒有離開因果。《法華經》上講一乘因果,所以佛法是緣生法。既然是緣生法,還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因此世尊在金剛般若會上才給我們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個捨是從心地上捨,不要執著,不要分別執著,但是可以受用,世出世間法都可以受用,受用就自在。受用而沒有分別、而沒有執著,這就是佛菩薩究竟圓滿真實幸福的生活。世間人為什麼過得這麼辛苦?受用裡頭有分別、有執著,於是在分別執著裡面生起患得患失、生起貪瞋癡慢,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如果你在受用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些煩惱決定不會生。不生煩惱,那生的是什麼?生的是智慧。煩惱跟智慧是一樁事情,所以不生煩惱就生智慧。可見得你求解就太重要了。解是對現相上說,現相千差萬別,這就是差別因果。
所以第二會經就很長,從普光明殿起,然後再經歷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天,這是佛說法的一些處所,七處九會。說法的內容,就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諸位在這裡一看,你就曉得《華嚴經》講什麼?《華嚴經》所說的是成佛之道。首先把如來果地上示現給你看,然後教給你怎麼樣去修證,你怎麼樣能夠獲得。到最後,「重會普光明殿,說十定,至菩薩住處」,這六品經說差別的因圓了,這就說到等覺,從十信講到等覺差別之因,到等覺圓滿了。後來接著說,「佛不思議法,如來十身相海,如來隨好光明功德(隨好品)」,這三品經是說差別的果滿,修因證果。十定以下有六品經是講等覺,「佛不思議法品以下三品經,明妙覺」,妙覺就是如來圓滿的果位。通常妙覺我們不說,因為妙覺是佛位。講菩薩五十一個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五十個,加上等覺五十一個,妙覺是成佛了。這是講什麼?講的是差別相。
差別相顯示在哪裡?顯示在我們這個社會各行各業,出家在家依照這個方法修行,不管你過的是什麼生活,不管你從事哪一個行業,你都是菩薩。你照十信位的菩薩去修,十信法門去修,你就是十信菩薩;你照十住法去修,你就是十住菩薩。所以菩薩在社會各個階層統統是菩薩,我們必須要曉得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沒有一個不是菩薩,照這個方法修都是菩薩。菩薩在我們佛法裡面講就是學生,佛,佛就是畢業了,畢業就叫佛,修學期間當中都是菩薩。這個學生程度有高下,有小學程度、中學程度、大學程度,碩士班、博士班,五乘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在街上看到計程車的司機,開著計程車做個小生意,他要是修等覺法門,他是等覺菩薩;他要是修十地法門,他是地上菩薩,哪個行業都一樣。我們常常在路上看到有一些工人修剪路上花草的,這工作很辛苦,他要是修等覺法門,他是等覺菩薩;他修十地法門,他是地上菩薩。
所以諸位要懂得,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只有自己是學生,除自己之外,所有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都是善知識,他才能一生圓滿成佛。我們今天修學,所以是最大的障礙,不能成功,就是認為這些都是凡夫。你看看自己清淨心不能現前,平等心不能現前,這個是糟糕。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沒有一點真誠心,沒有一點恭敬心,你學什麼!我們自性的性德,依舊是絲毫都流不出來、都透不出來,我們學佛怎麼可能有進步?你從哪裡有進步?真的是,所以《華嚴》不能不講,大家勸我講,我也覺得我應當是要講。《華嚴》講了之後,你就曉得怎麼做人。《華嚴》懂得之後,我們的眼光就不一樣,看所有眾生都是佛菩薩,我們真正才能入佛門。入佛門就是入正覺之門,佛是正覺,真正覺悟了。覺悟的人對一切眾生,對人、對事、對物,都會一片真誠、一片恭敬,不會再有懈怠、散漫,不會了。一切經裡面雖然說,沒有《華嚴》說得這麼有體系、說得這麼完整,層次這麼清楚、這麼明白。
第三大段,「平等因果周」,二段跟三段合成一分,平等因果周就是普賢法門。我們的修學要注意,我們觀察這個社會是差別因果。差別因果是九法界眾生相,平等因果這是自受用,自己一定要入平等因果,你才能得真實的受用。如果自己不能契入平等因果,你的修學進步會非常緩慢,好像爬樓梯一樣,你要一層一層的爬,你要慢慢的上來。如果你懂得平等因果周,一就是一切,一切即一,那個成就不可思議。在《華嚴》裡面有兩品經,「普賢行,如來出現,二品經明平等因果。前普賢行明因該果海,次如來出現明果徹因源,因果不二故名平等。連上差別二周」,這就是差別因果跟平等因果,這二周在四分裡面屬於第二分,都是「修因契果生解分」。
這個名稱裡面意思就很明顯,你不是要想生解嗎?這個解是大開圓解。你怎麼樣才能生解?你才能對這個道理透徹了解?你要修因契果,契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相應,你所修的要跟果相應,你才能生解,真相大白。你所修的跟事實真相不相應,你所解的就不是正知正見,所產生的叫邪知邪見。你所行的就是你身語意三業的造作,與性德相違背,你所產生的邪知邪見;如果身語意三業與性德相應,你所生的是正知正見。所以修因一定要契果,這個契在此地就是契機契理,契理就是平等因果,契機是差別因果。契機包括自己,或者我們換一個講法也行,契理是說與真性、自性相應,契機是講與現相相應。用大方廣這三個字來講,這前面已經報告過了,與大相應,大是講自性的性體,這是契理;與方廣相應,方是講現相,廣是講作用,與方廣相應就是契機。這個解是正解,叫大開圓解。
修因就是我們生活,這一點諸位要懂得。日常生活,一天到晚,一年到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就是因。與自性,我們用大方廣好,與大方廣不相應的,這是錯誤的,要把它修正過來,一定要與大方廣相應。這個說法,大家如果還不能夠體會,我們再說得淺顯一點,與經中的教訓,佛在這個經上教給我們的,教我們做的我們一定做,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不做,這就相應。佛教給我們做的,我們沒有做到,趕緊把它修正過來,要去做;佛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天天在干,也要把它立刻修正過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遵循佛的教誨,依教奉行,這叫修因契果,就契合。不能依世法,不能依世間一般人的觀念。世間人一般觀念,世法,它是搞六道輪迴的,我們要依世法的標準,換句話說,也搞六道輪迴。我們依經典的標準,我們就成佛作祖。
當然在修行來說,《華嚴經》太長、太繁雜,很難抓到綱領,修學就不容易。怎麼辦?我們修學決定依照《無量壽經》就好,《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精華,《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濃縮,那就方便太多了,經文不算很長。我們天天讀誦,讀誦就是真正修行,跟平常念經不一樣,讀誦的時候檢點自己三業的行為,每讀一遍,對照一遍,佛在經上講的,我是不是做到?已經做到的要保持,沒有做到的一定要做到。這個讀經是修行,不是一般人念經是念給佛菩薩聽的,那個沒用處。這裡面特別提示出來,求解,大開圓解,知道人家是怎麼開的智慧,怎麼樣他才能夠大開圓解的。
第四周,也就是第三分,「成行因果周」,成是成就,行是修行。你看看,解了以後才修,你沒有搞清楚、沒有理解,你修什麼?統統都搞清楚、搞明白了,這裡面因果的道理,因果的事實,修因證果,都搞清楚、都搞明白了,得真干!成就自己的行,這個行是菩薩行、佛行。我們這樣說法,一般初學的人聽不懂,我們換一個方法來講,成就智慧之行,這個大家好懂,覺悟人之行,覺就不迷;或者說得更淺顯的,成就一個智慧人的生活,過一個真正覺悟人的生活,這是成行的意思。這是本經第三分,「託法進修成行分」。清涼大師在《疏》裡頭講,「謂第八會三會普光明殿,說離世間法,即成行因果周」。普慧菩薩提出二百個問題,普賢菩薩給他答覆,答覆二千個修行法門,每一個問題,普賢菩薩答十個法門。所以人家問是問二百個問題,答是二千個法門。
「通明六位因果」,這個在本經是五十三卷到五十九卷,一共有七卷經,這一品,這一品很長,一品七卷經。這一品裡面分兩大段,前面這一大段,「通明五位之因」,後一段是「明八相之果」,這個都是舉例,跟《無量壽經》上舉八相成道是一個例子。後面說「此託圓融法界,進修成行,位位交羅,一位具足一切位,故沒其位名,但明圓融之行,故名託法進修成行分。」已經入平等圓融的境界,不再有分別執著了。你還有十住、十行、十迴向,你還有分別,還有分別執著,如果有分別、有執著,六道裡面的菩薩。有分別、有執著是六道裡面的菩薩;有分別,沒有執著,是四聖法界的菩薩;如果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這是一真法界的法身大士。所以一真法界的法身大士都是圓融之行,的確是位位交羅,一位就是一切位,徹前徹後,初住位就是等覺位,等覺位沒有離初住位。
「託法」這兩字,我們把它淺說,也是清涼在經上講的「歷事鍊心」,就在一切法裡面成就自己。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是一切法,這一切法是什麼?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這部經講「塵說、剎說」,從無間斷的說,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六塵說法,看到花,花代表六波羅蜜,提醒我們要修六波羅蜜;看到果,果是菩提涅槃,那是我們期望所得到的,沒有一樣不是表法。所以六塵都在說法,從無間斷,這叫託法。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是在顯示大方廣佛華嚴。所以《華嚴經》,龍樹菩薩所見到的大本,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你不要以為真有那麼多書堆在那裡,那麼多書堆在那邊放不下。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十不是數字?數字不多,才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十代表圓滿,表法的。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本的,是這個意思。你可不能看錯了,不能錯會意思。盡虛空遍法界,正報一毛端,依報一微塵,沒有一樣不圓滿。這個裡面沒有大沒有小,沒有生沒有滅,沒有前沒有後,為什麼?法性融通,這叫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
所以人契入這個境界就入佛境界,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他都是佛境界,與他現實的生活、與他現實的工作行業不相干,生活跟工作是種種示現。示現這種生活就是教這類生活的人,示現某一種身分就是教化這一類身分的人,大家都過佛菩薩的生活,都過高度智慧的生活。任何一種行業,任何一種生活方式,都得大自在,都得大圓滿,這是佛陀教化。絕不是說我貧窮會變成富貴,不是這個意思,這是屬於業報。你沒有能夠超越,沒有能夠把你的煩惱習氣斷盡,你這個身是業報之身。業報之身看破了,你的精神生活提升了,人家以為這個是苦,你以為這個是快樂,真得大自在。個人受用完全不相同,有些人住的是金碧輝煌的那種建築物,覺得很自在,我們興趣不一樣,我住那個不自在,我喜歡住茅蓬,我始終是想著茅蓬。茅蓬竹子編的,竹屋,非常有趣味!各人享受不一樣,你那個快樂,我這個比你更快樂。他看到我這個生活是苦,我看到他那個生活苦不堪言。所以沒有標準,苦樂哪有標準?這就說明境隨心轉,覺悟的人是得真自在。無論過什麼生活,無論示現什麼樣的形象,都得自在,都快樂。佛菩薩有示現作國王的、有示現作天王的,你看十地菩薩示現作大梵天王,他在大梵天那種物質享受,我們一般人非常羨慕,他怎麼樣?他沒有執著。他在順境裡面,沒有樂受;在阿鼻地獄裡頭,沒有苦受,他的心永遠是平等的、永遠是清淨的。我們世間人標準都定在苦樂感受裡頭,這個錯誤了。苦樂憂喜捨,佛經上講的這五種受,這五種受並不是正常的,不是正受。三昧是正受,正受就是沒有這五種受,那叫正受,所以正受是平等的。
諸位到這個地方,你也能體會《華嚴》上有個名詞,「圓融具德」,這四個字很不好懂。你聽我這個說法,圓融具德的意思,多少能夠領略到一點了。圓融具德就是真正清淨平等覺,順境、樂土裡面沒有樂的感受,阿鼻地獄裡面沒有苦的感受,受是一律平等,這就是圓融具德。如果你還感覺得這個地方苦,那個地方樂,你沒入這個境界,你連這四個字都不懂。我們如果契入圓融具德才是正受,正常的享受。為什麼說它是正常?因為十法界依正莊嚴,所有順逆境界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般若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大梵天王的依正莊嚴夢幻泡影,阿鼻地獄那個境界也是夢幻泡影。所以契入圓融具德的時候,他的受是平等的。所以他才能普度眾生,他才能在一切境界裡示現大自在。樂的環境裡面貪著樂,不自在;苦的環境裡面畏懼苦,不自在。順境裡面不貪著,逆境裡面沒有恐怖、沒有怖畏,才真得自在。
所以你要能夠契入這個品題上就妙覺了,離世間。這個世間就是講的三種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這是把十法界,甚至於把一真法界都包括在其中,你可以受,你不能執著。這個受是你可以享用、享受,決定沒有分別執著,這叫離,沒有分別執著。換句話說,一切境界裡面,真正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真沒有了,這才叫正受,這個才叫你得三昧了。這種三昧就是華嚴三昧,因為你在十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沒有起心動念,一味平等的享受,享受是平等的,多歡喜,多自在。順境,法喜充滿,逆境還是法喜充滿。過大梵天王的日子,法喜充滿;到阿鼻地獄下油鼎、上刀山,也法喜充滿。這是圓融具德的表現。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你真正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古人有個比喻,比喻得很有趣味。就好像作夢,菩薩要行菩薩道,你看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捨身餵虎,我們佩服!你在作夢,夢到一隻老虎要吃你,你嚇得一身冷汗,驚醒了。想到是夢,夢中為什麼我不把身體去餵虎?也可以學釋迦牟尼佛,但是你把那個夢當真,就糟了,你就捨不得了,會嚇得一身冷汗。你要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就可以捨身餵虎,一點恐怖都沒有,歡歡喜喜餵牠。菩薩為什麼能做到?了解事實真相,知道這不是真的,身不是真的,命不是真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所以他捨得。我們今天做不到,樣樣都當真,樣樣分別,樣樣執著,搞糟了。無比殊勝的大法,擺在我們面前,入不進去。不但不能契入,看都看不懂。古人註,註得這麼好,註子也看不懂,你說糟不糟糕?什麼塬因?記住那四個字,「修因契果」。也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相應法,你要相應才行,你才能夠看得出來,你才能夠契入少分。少分的利益就無量無邊,何況多分,何況圓滿。所以這個法是盡虛空遍法界,這才能夠明瞭《華嚴》的義趣。
末後一周,這第五,「證入因果周」。證入就是契入,要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圓滿落實了,真正得受用,真正享受了。前面在修因契果,這是在果地上享受,換句話說,過諸佛菩薩的生活了。清涼在四分裡面,這一分叫「依人證入成德分」。這就是「入法界品」,這是「普賢行願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依人,你看看每一個人依照《華嚴》的理論、方法來修學,人人都得華嚴三昧,人人都入毘盧遮那佛的境界,換句話說,都過毘盧遮那佛的生活,這達到究竟圓滿了。他們是哪些人?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沒有指定一定要哪一種人才能入這個境界,沒有指定,什麼人都行,哪一種行業都行,哪一種生活方式都行,你說這個法多圓滿。
所以今天這個世界上許多人希求如何能夠突破,或者是超越種族,超越宗教信仰,超越不同的生活環境,超越意識形態,超越種種不同的文化背景,《華嚴經》是大圓滿!末後五十三參完全呈現出來、展現出來了,這個裡面有不同的種族,有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大家都入華嚴境界,大家都證華藏世界,不就圓滿了嗎?五十三位善知識為我們顯示出,「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是差別因果,圓融是平等因果,沒有障礙。他不管是什麼樣的身分,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從事於社會哪一種行業,都能夠契入大圓滿,確確實實展現出,做出最佳的榜樣、模範,看到這個社會和睦。他們所修學的不同的法門,五十三位善知識,每一個人所修的法門並不相同,法門雖然不相同,契入的境界相同。特別在此地告訴我們,一門深入,你看每一個人所修的,無量無邊的法門,只要你自己敬業,一門深入,然後跟其他的人、其他的行業密切配合合作,人人都第一,沒有第二;法門,門門第一,也沒有第二。這個才是真正大圓滿。
諸位如果能懂這個道理,依人證入成就圓滿性德,性德圓滿的流露。善財童子在這裡面展現出歷事鍊心,歷是經歷,你不經歷你怎麼能成就?參訪,參訪是什麼?參訪是接觸。我們活在這個世間,每一天從早到晚,所看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是五十三參,你所看到的一切人就是善知識,你看到一切事、一切物就是看到法。這個裡面就生智慧,成就圓滿的後得智,無所不知。你雖然看到、接觸到,六根都接觸到,歷事鍊心。鍊什麼心?鍊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鍊這個心。所以這個世間什麼五花八門,你都可以接觸,你接觸了在裡頭真修行,修什麼?就修不動心。你可以去看戲,你也可以去看歌舞,人家在看歌舞是像瘋子一樣,心隨著外頭境轉,你在那裡修行,修什麼?修不動心。你修你的不動心,你修平等因果,你看到別人瘋狂,那是差別因果,不一樣!像這種修行方法,世間人怎麼會懂得?世間看到了,他破戒了,你看他去看戲了。他說你破戒,真修行的人,世間人不知道,反而裝模作樣的,世間人對他很恭敬,他哪裡懂得?你不經歷這些境界,換句話說,你沒有經過考驗,你怎麼能知道你契入哪個境界?你的功夫到什麼程度?你不知道。所以一定要經歷這些事,然後才曉得,在所有一切順逆境界當中,物質環境、人事環境,順境逆境,你才能真正明瞭,你自己是不是住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上。
無論什麼境界,你還是存的這個心,你就是十住菩薩。十住菩薩是住佛之住,這十個字是佛住,佛的心。住佛之住,就是十住菩薩;行佛之行,就是十行菩薩。佛的行是什麼?四攝六度,這是佛行。四攝是攝受眾生的塬則,六度是教化眾生的準則。四攝第一個「布施」,要與眾生有恩惠,我們現在講結緣,你要跟眾生有緣才行,頭一個就是教你結緣,結緣就是叫你布施。然後「愛語」,這個愛語大家不要錯會意思,不是說好聽的話,愛語是真正關懷之語。真正關懷,責備他也是愛語,像父母教育子女一樣,打他、罵他是愛護他,都是屬於愛語。第三個是「利行」,我們所做的,所作所為對他都是有利益的,有真正利益,這叫利行。第四個「同事」,同事這是很難的,自己真有功夫,行。這個眾生喜歡跳舞,你天天陪他去跳舞,喜歡打牌,天天陪他打牌。而且菩薩,菩薩有智慧、有神通,跳舞比他跳得好,他一定非常羨慕,你怎麼跳得這麼好?念阿彌陀佛跳好的,那就度了他。你這個牌打得好,你怎麼每一場都打贏?念阿彌陀佛。這個叫同事,可以跟他一樣,表現得比他高明,他不能不佩服,跟你學,你就把他度了。念阿彌陀佛,高度智慧,有智慧當然打牌贏錢,有智慧當然干哪一行都干得好,這叫同事攝。真的,不是假的。五十三參,每一位善知識都是高度智慧,他表演那一套,度那一類眾生。眾生根性不相同,要度哪一類,必須用哪一類的方法,示哪一類的形相,你才能夠度那一類眾生。所以自己必定是住平等因果,但是對眾生一定是差別因果。差別裡面有平等,平等裡面有差別,那才叫圓融無礙。這個就是一部《華嚴經》的大意,你才曉得這部經的味道。這部經對於二十一世紀真的能解決社會問題,他們夢寐所求而求不到的,都在這部經上。
諸位翻開六十八面,我們將清涼最後幾句話,念一念。末後這一分,「依人證入成德分」,這就是著名的五十三參,這品經很長,《華嚴經》裡面最長的一品經。在《八十經》裡面稱作「入法界品」,品名翻得很簡略;在《四十華嚴》就是全品,它的經題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我們現前的社會,如果我們要用世間人的話來講,真善美慧的社會,那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不思議解脫境界是你所入,普賢行願是能入,豈不是因果嗎?所以是證入因果周,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證,普賢行願是能證。我們要想真正造成一個世間美好的社會,圓滿而沒有絲毫欠缺的社會,要用什麼方法?要用普賢行願,人人都能夠遵修普賢行願,這個世界就是美好而沒有絲毫欠缺了。境隨心轉,境是心造的,人心善,境界就善;人心惡,境界就惡,這是一定的道理。普賢行是最圓滿的大行,所以他造出的這個社會當然是最圓滿的,沒有任何菩薩能跟他相比的。
這一品經裡面,有分本會跟末會。本會裡面,諸位看看註子就曉得,重要的在末會。末會,六十八面,這有幾句話說,「善財末後見普賢身,入普賢菩薩一毛孔中,頓圓曠劫之果」。入普賢一毛孔中,普賢法裡面的一滴,取這個比喻,他就證圓滿的果,為什麼?一即一切。你說我們需要修很多法門嗎?一毛孔怎麼講法?我們以十大願王舉個例子,這十願,一願,你一願修成,十願就圓滿。任何一願,那個一法就像一毛孔一樣,因為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你一門圓了,門門都圓了。你真的找到普賢菩薩,真的找他汗毛孔,你怎麼入進去?
「故前三十八品」,全經總共三十九品,這最後一品,「但該羅六位因果」。該羅是包括,六位是十信,從十信算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就是五個位次,等覺,這六位,這六位因果是指這個。「令生信發解,依之起行」,到這個地方才證入,起行是什麼?得受用了,證入就是受用。「若無實證,則前解行俱為虛設」。你要得不到真正的受用,你那些解行全是假的,哪裡是真的?一定得到受用,然後你才曉得佛法是多麼現實。佛法不是給你談玄說妙,你搞清楚了,馬上就得受用。像我平常在講習當中講的,這個受用,第一個你相貌改變了,相隨心轉,你體質改變了,馬上就有受用,這在你個人上來講。你這一改變,必定影響你的家人,家人跟你最親切,你跟從前不一樣了,這個方法一定有效果。你們現在吃些什麼補品,吃得不錯,身體健康,你家裡的人都想買來吃。我們這個比補品還有效,還要殊勝,不要花錢,不要辛辛苦苦到外頭去求,他就得到,你一家人就相信了。你一家人轉變了,你的鄰居,你的同學,常常往來的,自然就影響他們。你要沒有真的效果,假的,怎麼說人家也不肯相信。
今天道場很多,為什麼不能教化眾生?人家看你,不像!你講的跟你表現的不像,信心生不起來。所以諸位要懂得。吳居士做的,沒做幾年,她做得很像,她的相貌變了,臉上也有一點光彩了。我在廣州見到她,她不是這個樣子。所以說你真做就有效果。真正改變自己,你就會影響社會,做的人多了,整個社會都受影響。所以這部經好,真好!你要是依教奉行,無量無邊的功德。我們現在修行,實在講很想干,身體不行,體力不夠,精神打不起來。什麼塬因?沒有如法,你用功不得法,天天打妄想。打妄想,哪裡會有佛菩薩加持?打妄想有人加持,妖魔鬼怪。妖魔鬼怪加持的,錯了。一定要依教奉行。我們今天行決定依《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分量少,我們解可以從《華嚴》下手。《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精華、《華嚴經》的精要,分量少,好好的掌握到。真干,我們能度自己、能度眾生,能幫助這個社會,能幫助這個世界。這樣我們這一生,你說過得多有意義,過得多有價值!所以大家發心,你就乘願再來了,不需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打個轉再來投生。現在你這個願力超過業力,你就是乘願再來,業報的身捨掉了,現在是願力之身,在《華嚴》十種佛,願佛。所以你的願要強,願要懇切,認真努力去修學,轉就很快,轉變非常快。
今天就說到此地。下面長者,這十科,大同小異,諸位看看就行了。好,我們時間到了,下課。
(第八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08
在沒有開講《華嚴經》之前,我們這一點空閒的時間,將《纂要》玄義的這個部分略略的做一個介紹。將來我們正式講經會講得比這個簡單,我們也不照十門開啟,也不採取五重玄義,那個都太繁瑣,對於現在人會感到困難。我們正式講經,前面是經題,大意就做個簡單全經的介紹,然後人題,這就入經文了。所以比這個簡單多了。但是他這部分玄義節錄得很好,可以說將清涼的《疏》、長者的《論》裡頭最重要的部分,他都節錄出來。所以我們利用這個時間來讀一讀,對於《華嚴經》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經典,講的是些什麼東西,預先有個認識,這個對我們修學都有好處。
今天我們來看李長者的十科,就十個段落,在六十八面,這個小本,第一冊六十八面。它這十個大段落,有些地方跟清涼的是相似的,所以它也有,你看它第一段,「明始成正覺」;第二段是「明舉果勸修」,跟清涼的四分第一分很接近;第三段是「以果成信」。這個地方要跟諸位提一提,這是長者在此地講的,我們看六十九面第三行,第三行最後二個字看起:「以十個智佛以為自心之果,以不動智佛為首,明自心智隨分別性無所動故。」這幾句話很重要。《華嚴經》講十佛、講十身,講十身、講十佛,十身、十佛諸位要曉得,都是自己一個人,並不是真的有十個身、真的有十個佛,那你就錯了。十在此地不是數字,是表圓滿。十個佛就是究道圓滿佛,十個身就是自在圓滿身,它是這個意思。說十個名號,顯示出圓滿裡面十種德能,我們今天講才藝,多才多藝,才藝多到無量無邊。無量無邊就不好講了,沒法子說了,所以把無量無邊歸納為十,這說的方便起見,每一條裡面都是含攝無量無邊。這是我們自己自心之果,就是真心的體相德用,所以要了解這個。
這裡面最重要的,十種智佛是以不動智佛為首,我們特別要注意這一條。我們今天為什麼迷失了自心?就是你心動了。諸佛菩薩為什麼能明心見性?就是他心不動。這個關鍵就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學的就學這個,在動中學不動。動是法相,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境界,這是動。相在動,作用在動,體不動。體是真心,我們的真心動了沒有?沒動。佛的真心沒動,我們的真心也沒動。所以佛看到我們都是佛,佛看到我們跟諸佛一樣的尊敬,沒有絲毫差別心,為什麼?我們的真心確確實實從來沒有動過。沒有動,好像現在在動了,那是怎麼回事情?那是因為你不知道你的自性是不動的。我們今天所有這個動,動是妄動,不是真的。動是無明,不是真心,無明在動,真心不動。諸位如果還是不能體會,我們舉個比喻,真心好像太虛空一樣,妄心好像浮雲一樣,浮雲在太空當中動,太虛空沒動。我們的妄識在動,我們的真心確實沒動。可是凡夫非常不幸,他不相信有真心,不相信自己有個不動,現在被妄識做了主宰,這下麻煩了。像一個家庭裡面主人,主人是在,現在奴婢當家了,你說糟糕不糟糕?主人不起作用了,我們凡夫就像這種情形。佛菩薩是主人當家,奴婢聽使喚。奴婢是什麼?八識五十一心所,聽使喚。我們在凡夫位上,八識五十一心所當家,把主人完全蒙蔽掉了。凡聖差別的樣子確實是如此。所以一定要曉得有個不動。
不動是什麼?不動如果在智上講就是無分別智,也叫做根本智。世尊在《般若經》上說得好,「般若無知」,無知就是不動智,無知就是根本智。在我們淨宗裡面講,就是一心不亂,就是清淨心。《楞嚴經》上講的,「常住真心」,這個是不動的。由此可知,佛法的修學,無論是哪一個宗派,無論是哪一個法門,說實在的話,都是修養心的方法。養什麼?養我們如如不動的真心。於是真心時時顯露,那就是佛菩薩。真心時時顯露,就是真心做主了。真心接觸外面境界起作用的時候,就是無所不知。所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所不知是後得智,無所不知是權智,權巧方便。可是無所不知從哪裡來的?從無知來的。所以你有知,你就有所不知,你無知就無所不知。這個道理、事實真相,實在講只有佛才說得出來。
換句話說,你的心愈清淨,你的智慧就愈往外透。智慧從哪裡來?智慧像泉水一樣,不是從外面來的,從自性裡面往外透出來的。怎樣使它透?愈清淨,它就愈透出來。我們的心愈亂、愈混濁,它就一點都透不出來。流露出來的智慧,通過污染(五濁惡世),通過見思煩惱,智慧就變質,就變成煩惱。眾生無量無邊的煩惱,煩惱從哪裡來?是智慧往外透的時候通過五濁變成了煩惱,就這麼回事情;換句話說,你的心不清淨。不清淨的心,不是智慧就不現前,同樣現前,哪有不現前的道理?不清淨的心、污染的心,就把自性般若變成無量無邊的煩惱,我們的煩惱障、所知障還是自性般若透出來的。所以佛在經上講「煩惱即菩提」,它是一不是二。它要是從你的心清淨透出來的就是智慧,不清淨透出來的就變成煩惱,是一不是二。真實智慧跟無量無邊的煩惱(煩惱障、所知障)是完全相同的,就是你把你自己的智慧扭曲、變質了,起這麼個作用。真實智慧,如果說是一點沒有變質,它起的作用、變出來的現象是一真法界;通過我們污染的心,變現出來就是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或者我們叫三障(惑障、業障、報障),變成這個東西。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變成三惡道,誰製造?自己製造的,與哪一個人都不相干,全是自作自受。然後你才曉得修清淨平等覺是多麼的重要!
清淨平等覺,自性般若透出來的是真實智慧,現出來的境界一真法界。「不動智佛為首」,也就是說明首要的條件是不動心。任何境界裡面都要學習,學習什麼?學習不動心。我們把一切境界歸納,人事的環境不外乎善人、惡人,物質的環境不外乎順境、逆境,善惡順逆裡面統統不動心,就像佛在《金剛經》上教給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是不執著外面的境界相,就是不取於相。內心要如如不動,怎麼如如不動?對於所有一切境界相,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可以受用,不是不能受用。世間人受用,這個受用我們說得粗一點,享受,世間人享受五欲六塵,他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把他自性般若變成煩惱,變成障礙。佛菩薩一切享受當中,他能夠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他的享受是大自在。這個味道,大家細細去體會。
長者後頭這三句話說得好,「明」是說明,「明自心智」,自心智就是自性般若智慧,「隨分別性無所動故。」這個高明!這句話,正如永嘉禅師見六祖的時候,六祖問他:你還有分別嗎?永嘉說「分別亦非意」,這句話就是分別亦非意。自心智隨分別性,為什麼說非意?無所動故。意動,意是動心。隨分別性就是無所不知,無所動故就是無知,就是不動智。你看,它同時起作用。同時起作用,就是《華嚴》裡面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障礙的法界。我們今天最大的麻煩,它生障礙,它不生智慧。所以你就曉得,所有一切障礙從哪裡來?從分別執著來的。為什麼要分別?為什麼要執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分別執著,錯了,虛妄的。要用今天數學公式來說,善等於零,惡也等於零,順境等於零,逆境也等於零,空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只要你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它的真相你完全明瞭。真相明瞭,佛所說的一切經都是說明真相的,真相明瞭,看佛的經哪有看不懂的道理?佛經展開面前,釋迦牟尼佛說的,說的什麼?就是自己說的,所說的就是自己見到的境界。經典展開,讀誦、受持、為人演說,還不就是等於吃冰淇淋一樣,輕鬆愉快。關鍵就是你肯不肯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關鍵在這個地方。誰放下,誰就入這個境界,佛法平等的。你不肯放下,那就沒法子,佛也幫不上忙,佛非常慈悲,沒有辦法幫你忙。所以修行在個人。眾生成佛,佛不居功,佛不說我度眾生,沒這個道理。《金剛經》上佛講實話,度脫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度。那是講他自己真的一個也沒有度。眾生誰度?自己覺悟,自己度自己,佛只是把事實真相給你說明而已。所以佛對於一切眾生只能做到開示,悟入那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我們要能悟入,佛不能幫助我們悟入。佛要能幫助我們悟入,我們就不要修行,悟入是靠自己。悟,沒有別的,就是去障礙而已,障礙是什麼?分別執著,去分別執著而已。所以一定要曉得,不動智是修學總樞紐,最重要的關鍵。
第四段裡面講,「明入真實證」,這是才入解分,清涼的四分,這是第二分。「以十住為體,住佛智慧家故。」住,住佛之所住。住佛之所住,第一個就是發心住。我們要明瞭,住佛所住就是佛的心,我們以我們凡夫這個境界來說,你的心安在那裡?安住在什麼地方?佛菩薩的心是安住在菩提心之處。菩提心是什麼?直心、深心、大悲心,常存此心而不失,這就是住菩提心。住菩提心就是佛住,佛住是以菩提心為基礎、為根本。所以菩提心不發則已,一發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就超越三乘、超越十法界,二乘聖者沒有菩提心。所以菩提心一發,在別教就是初地菩薩,圓教就是初住菩薩。發了菩提心之後,那個形象像什麼樣子?《金剛經》上所講的就是那個樣子,還有一個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講的也是初發心的樣子。如果諸位念過《楞嚴經》,《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二十五位菩薩所示現的,也就是這個樣子,發心住。所以《楞嚴》會上「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那一位觀音菩薩是什麼地位?圓教初住觀音菩薩;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善財童子參訪觀世音菩薩,他是第七迴向位的觀世音菩薩;《法華經.普門品》裡面講的觀音菩薩是等覺的觀音菩薩。這是經擺在此地,標準!我們有沒有到初住的境界?到初住的境界,你就跟《金剛經》上所講的完全一樣,《金剛經》上所講的就是你的心行;如果你跟《金剛經》講的不一樣,那你沒入這個境界。
菩提心,佛在《觀無量壽經》講的名詞,跟《大乘起信論》裡面有點差別。經跟論合起來看,意思很明顯。經上所講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跟論合起來,直心就是至誠心;深心,經、論講的完全相同;大悲心,經上講的是迴向發願心。為什麼講三心?三心是講的有體、有用,說直心、說至誠心,這是菩提心之體;說深心,是菩提心的自受用;說大悲心、說迴向發願心,是菩提心的他受用。你以什麼樣的心待人,處事待人接物,你以什麼樣的心對自己。所以一個是從體上講,兩個是從用上講,有體、有用。這個意思,佛法沒到中國來之前,中國儒家的學者也懂得。你看看現在大家所熟悉的《四書》,《四書》是朱熹編的,「大學」、「中庸」是《禮記》裡面的兩篇。「大學」就講得很清楚,「三綱八目」,它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誠意、正心就是菩提心。誠意是體,菩提心之體;正心是起用。它是把自受用跟他受用說在一起,叫正心;佛法把這個用分開來,說得更詳細,有自受用,有他受用,都是以真誠為體。所以我們的真心,我們的本性,是真誠到了極處。
學佛第一個課題,第一樁要緊的事情,就是以真誠心處事待人接物。你要不用真誠心,你就不是學佛,你還是用虛情假意,你還是用輪迴心,輪迴心學佛法也造輪迴業,這個佛在經論上講得太多了,境隨心轉,佛法也是境界。我們要是用的真心,用的是自性,世間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心轉了,境隨心轉。所以說菩提心是佛心。佛心能轉一切境界都是佛境界,所以說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不是用菩提心、不是用真誠心,還是虛偽,還是三心二意。三心是什麼?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叫三心。二意呢?二意是講第六識、第七識,第七是意根,第六是意識。說三心二意,現在一般世間人都會講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什麼他不知道;佛法知道,三心二意就是你用的八識五十一心所。八識五十一心所是妄心,不是真心。用妄心,佛法也是世間法。所以說哪一法是佛法?你要用妄心,所有一切佛法都被你轉變成世間法,出不了三界六道,所有佛法變成世間法的善法而已,變成世間有漏的福報而已。福報到哪裡享受?不一定在三善道,還有到惡道去享福的,到鬼道裡當鬼王的,畜生道裡面當阿修羅的,大福報。你看看是不是一切法心是主宰?你要不會用心,那怎麼行!
菩提心,怕大家搞不清楚,的確很難懂,什麼叫直心?有很多人說「我的心很直,有什麼說什麼,直來直去」,不好懂;說至誠,「我很誠實」,都自以為發了菩提心,其實距離菩提心遠之遠矣。從前曾國藩,你看曾國藩讀書筆記,他對於誠意,他是念儒家書的,誠意他下了一個註解,解釋什麼叫做誠?他說「一念不生是謂誠」,這個註註得好,跟佛法講的很接近。你起心動念就不誠,要做到一念不生,那是誠。誠則靈,你看從前畫符、念咒,那個符畫得真靈。為什麼那個符畫得靈?畫這個符,這一筆下去,到這一道符畫完成,一個念沒有生,這個符就靈。我們念咒也是如此,你看有很多人念大悲咒,那個大悲水非常靈,能治百病。為什麼他念靈,你念不靈?他那個靈沒有別的,就是大悲咒從第一句到八十四句念完當中一念不生,這個大悲咒就靈了;如果你念這個咒裡頭還打個妄想,不靈了。就這麼個道理。由此可知,咒愈長愈困難,短不打妄想容易,長不打妄想難,控制不住。所以古人才說,「念經不如念咒」,咒比經短,「念咒不如念佛」,佛號比咒更短。
我教大家的十念法很管用,很多人照這個方法修,修得他法喜充滿,來告訴我。為什麼?我只教你念十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十句,十句當中不夾一個妄念。你一天拿著念珠念一萬聲佛號,裡面妄想多多,你那個效果不如這個十念,十念裡頭沒有妄想。一天叫你念九次,不夾雜一個妄想,這就是大勢至菩薩講的念佛的塬則,「淨念相繼」。你這十聲佛號,一聲一聲,這是相繼。聲聲佛號裡頭沒有夾雜,這叫淨;夾雜就不淨,就不清淨。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間斷,雖然是十聲,只要一分鐘的時間。一分鐘的時間,不夾雜妄想,容易;五分鐘,不夾雜妄想就很困難,就不容易。所以我們從最有效果、最短的時間來做起,決定不能好高骛遠,好高骛遠最後都是失敗的。我教你一天至少念九遍,你能夠念二十遍、三十遍,豈不是更好嗎?這個就是修行的方法,一天修九次,養成這個習慣。如果能一天修二十次、三十次,當然更好。每一次就是一分鐘,千萬不要搞多,多的時候,你裡面一夾雜妄想,你的功夫全毀掉,全錯了。時間短不怕,是真實功夫,這裡面就是不動心,你看與這個地方講的它相應。聲聲佛號,一句一句接著,這是隨分別性;裡面確實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夾雜妄想,就是無所動故,這真誠。實在講《無量壽經》的經題「清淨平等覺」,這個意思好圓滿,三學、三寶統統具足。
我們心安住在這個地方,叫住佛所住。深心是好善好德,這是深心。《般若經》上講的意思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就是生心,不安住在任何境緣之中。不但十法界的境緣,不住就是講不放在心上,十法界的依正莊嚴不放在心上,一真法界的境緣也不放在心上,這叫住無住。生心生什麼心?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你看極樂世界的菩薩們,可以說是念念之中,哪裡是說每天?念念之中上供十方一切諸佛,下化十方一切眾生,真是做到大圓滿。你不到西方極世界,你要想做大圓滿,談何容易。要靠自己修行入這個境界,佛在大乘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你一定要證到八地。八地叫不動地,你的智慧、德能、神通、道力才能夠跟西方世界菩薩相比,七地以下都不如西方世界下下品往生的,都不如,八地才能跟他相比。你要靠自己的力量修到八地,不是容易事情。為什麼諸佛如來勸大家往生西方淨土?說一句老實話,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度眾生成佛道,用什麼法門?就是念佛法門。因為念佛法門你不能相信,你不能接受,才委曲婉轉跟你講其他的法門。講其他的法門不得已,看你什麼?你的善根福德不成熟,這個法子教給你,你不能接受,這才講其他法門。
這個意思,你們看看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裡面所引用隋唐的大德。隋唐是我們中國佛教黃金時代,佛法最盛的一個時期。中國、外國,那個時候外國主要的是高麗跟日本,到中國來留學的人很多,都很有成就,可以說是佛門裡的俊傑都出在那個時代,建立各個宗派,都是各個宗派的祖師大德。他們共同有一個看法,來研討、探索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法,哪個法第一?第一次的篩選,大家都承認《華嚴》。《華嚴》是圓滿法,任何一部經論沒有《華嚴》講得圓滿,理論圓滿、方法圓滿,後面還帶表演,實際上做出榜樣給我們看,那就是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修學的法門不相同,有學教的、有學禅的、有學密的、有學戒律的、有念佛的,可以說是各種法門統統都有,他示現一個樣子給我們看,做出樣子。所以這部經是圓滿的佛法,其他的一切經都是《華嚴》眷屬,《華嚴經》某一部分的補充說明這種性質,《華嚴》是完整的。可是這些大德們還繼續在鑽研,《華嚴》是第一,《華嚴》到最後圓滿的成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到極樂世界才真正圓滿,不到極樂世界,《華嚴》還不能講究竟圓滿,於是這些大德就公認《無量壽經》第一,《華嚴》到最後歸《無量壽》。所以隋唐大德有說:《華嚴》、《法華》是《無量壽經》的導引,引導你們入《無量壽》,這個見解了不起!就好像經的三分一樣,《無量壽經》是正宗分,《華嚴》、《法華》是序分,把你引入正宗。說這種話的,他要不契入這個境界,深得諸佛如來之心意,哪裡能講得出來?這才舉世公認《無量壽經》是第一經。度眾生,成佛道,一生當中平等得度,這哪個經上都沒有,《華嚴》上也沒有,哪有平等得度的?上自等覺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眾生,平等得度,平等成佛。等覺菩薩怎麼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念這句阿彌陀佛,阿鼻地獄眾生也是念這句阿彌陀佛,所修學的平等法,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九法界眾生用一個法門,方法平等,成就平等,不可思議!不論根性,到哪裡去找這個法門?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懂得。可是《華嚴經》上講的,對我們日常生活有很大很大的幫助。
所以,一定要住佛之所住。住佛之所住,簡單的講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發菩提心。「行佛之行」,行佛之行在我們淨土講,就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是行佛之行。發菩提心是住佛之所住。淨宗完全是從圓融具德上說的,圓融不離行布,行布是差別,我們這個身體還在這個世間,現在還跟這些世間人相處在一起,你就不能不懂得差別。在這些森羅萬象當中,我們怎麼應付這個環境?你要懂得行大乘菩薩行。大乘菩薩行是什麼?六度。《華嚴》講十度,《華嚴》統統用十代表大圓滿,十度前面六度跟平常講的完全相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對一切人事物以這個為塬則,處事待人接物決定不違背這個塬則。十波羅蜜從哪裡來的?從般若波羅蜜裡面再開出,方便波羅蜜、力波羅蜜、願、智,那個智是後得智。實際上講,後面這四種都是權智,般若波羅蜜是實智。如果講六度,權實都在一起,都在般若波羅蜜裡面。所以講十度,還是般若波羅蜜開出來的,細說。由此可知,六度跟十度,文字上有開合不同,意思上沒有兩樣。決定不能說十波羅蜜多,六波羅蜜少,沒有,無增不減。這個一定要學,住佛之住,行佛之行。我們近來所提倡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真能做到住佛所住、行佛之行,就是九法界的師範,一切眾生的表率,一切眾生的好榜樣。
然後教你發心迴向,把心量擴大,利益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這就是第六段所說的「明智悲相入」,智慧跟悲願結合成一體,這就是十迴向。「以十迴向為體」,不自居功德,自己所修學的一切功德、福德,都給別人去享受,都去供養一切眾生。「以十迴向為體,體圓真俗,成大悲故。」迴向發願就是大悲心,念念想一切眾生,不會有一念想自己,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你有一念之心想自己,病在哪裡?增長我執,增長我見,麻煩大了,你決定出不了三界,無論你怎麼樣勤學用功,你沒有結果,換句話說,你連初果須陀洹都得不到,大乘菩薩裡面初信菩薩位你得不到。為什麼?初信菩薩位要破八十八品見惑,見惑裡面頭一個就是我見,叫身見。所以佛教給我們不可以有一念為自己,這個是所有修行人不能證入果位最大的一個大障礙。起心動念我、我的,完了,不管你怎麼修,你都是門外漢。你入定,盤腿面壁坐在那裡,兩年不出定,你也是凡夫,你也證不到須陀洹果位,為什麼?有我。我的定功很深,我入定的時候可以入定幾個月、幾年都不出定,他的問題就出在我上。
這個「我」把我們害慘了,害得生生世世搞六道輪迴。幾個人能把我放下?你能把我放下,給諸位說,你最低限度證須陀洹果;在大乘菩薩位,你是真正初信位的菩薩,一點都不假。佛法是無我法,執著這個身是我就糟透了。也許有人要問,學佛要無我,那還得了嗎?佛不能學,決定不可以學。諸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經上一開端「如是我聞」,他有我。他那個我,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那個我是什麼?你們說這個東西叫我,我也叫他做我,你才好懂。你執著這個東西真的叫我,我不執著,我是隨順你們說我。所以一樣有用,不但有用,還有自在的受用。你們執著這個東西是我,有用,不自在;佛菩薩不執著,他稱我,他得自在,那哪裡會一樣?諸佛菩薩得大自在,我們生大煩惱,果用完全不相同。
怎麼樣去轉變?起心動念為眾生,起心動念為社會,念念想到眾生的幸福,而福報裡面第一殊勝的就是破迷開悟,第一殊勝。你給眾生其他的福報,你只能救他一時,你只能幫助他一世,來世怎麼辦?如果他破迷開悟,他就有辦法了,那個利益是無有窮盡的。他覺悟了,他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他把六道搞清楚了,他把十法界搞清楚了,他就有方法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個利益多大。所以過去曾經有人問我,因為他們看到慈濟功德會做了很多慈善事業,來問我,他說:法師,你有沒有做慈善事業?我說:我真做,我做得比它還徹底,比它做得還圓滿,比它做得還大!它那個救濟世間人,給你講救一時,頂多救一世,你照顧他到老死,你救他一世,來生他還要搞輪迴,你救不了他。我們今天把這個事實真相說清楚、說明白,眾生真正覺悟了,他生生世世得福,這個是最徹底的慈濟,最究竟、最圓滿的慈濟。所以大家一定要懂理,理明白了,事實真相你才會清楚,你才能明瞭。
這三條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學的總綱領,住佛之住,行佛之行,大願迴向一切眾生。體圓真俗,這個體就是指十迴向,迴向之體,圓是圓融,真是四聖法界,俗是六凡法界,成就大悲心,菩提心裡面講的大悲心。由此可知,這三分就是菩提心的落實,十住是直心的落實,就是至誠心的落實;十行,深心的落實;十迴向,大悲心的落實。不就是這麼回事情嗎?然後你才了解,我們平常講的菩提心,這個三心,你在《華嚴經》費多大的力氣,費多麼大的勁,才把這個東西說出來。十住、十行、十迴向,這麼大的篇幅說明菩提心的落實,哪有那麼簡單容易?《華嚴》你讀了之後,你了解之後,你對菩提心的講法不一樣。要單單給你講個菩提心,可以講一年,給你講直心、深心、大悲心,就講這三條可以講一年,《華嚴經》不就是嗎?這一點都不假,一天給你講兩個小時,真的講一年。三心圓滿之後,你的事業就是教化眾生。教化眾生還是上求佛道,為什麼?表現給眾生看。等覺菩薩沒有一天離開老師,我們怎麼可以輕易離開老師?等覺菩薩天天都要親近諸佛如來,做樣子給我們看。實際上他是可以不必要,尤其是文殊、普賢早就成佛,何必現在還做這個樣子?做給我們看的,這個才叫慈悲到了極處。
第八段裡面,在七十面第四行,「明利生自在」,這講度化眾生。度化眾生不一定是講經說法,我們現在一般人講講經說法這個概念,都是一定上在講台上,展開經本來講經說法。其實這個在說法裡頭,只是無量無邊方式裡頭的一種,平常處事待人接物統統是講經說法。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只要跟眾生接觸都是講經說法,你跟他說話,都是說法。問題在哪裡?你要把它養成習慣,變得很自然,什麼時候一開口,全是佛法。不但開口是佛法,動作也是表法,身語意三業說法,說法不一定要口。《華嚴經》上講的,一切法都在表法,一切法都在顯示大方廣佛華嚴。
這個地方講,「從十定品已下,至離世間品」,總共有十二品經,十地菩薩修的,地上菩薩修的,「蘊德成功」,蘊是蘊藏、含藏,德行成就了。到「十一地」,十一地是等覺,等覺菩薩「利生行滿,方名法行圓滿佛」,法行圓滿佛就是稱等覺菩薩。等覺菩薩確確實實他是圓滿佛,沒有在佛位,他證的跟佛確實沒有兩樣,就是沒有在佛位。後頭幾句話說得好,「於始於終,無作體性不移毫念,為以法界圓明大智之性」。這都給我們提示,我們雖然做不到,但是要曉得,心嚮往之,實在講應當盡力去做。佛法有最初方便,你看阿難尊者在《楞嚴會》上,就向釋迦牟尼佛請求「最初方便」,也就是最初下手之處。佛講的方便,講得很多,實在講最初下手之處,總歸納起來就是放下,真的就是看破、放下。
我最初見章嘉大師,第一次跟他見面,向他老人家請教,我就是求最初下手之處,他老人家告訴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然後我就問他,看破、放下,這個意思我能懂得一點,從哪裡下手?他告訴我,「布施」。你看六波羅蜜裡頭第一條。真干,真肯捨,才行。捨了怎麼樣?愈捨愈多,這果報現前了,愈捨愈多。然後我就領悟到,佛法裡面講的「捨得」。捨什麼?你所得到的統統捨掉,捨得是這個意思;不是說你捨就有得,這個意思淺。我們捨財布施得財富,捨法你就得聰明智慧,施無畏你得健康長壽,你得。你要把得再捨掉,得不能貪著,一得來的時候又起貪心,就完了,馬上又煺轉,又墮落了。得決定不能夠保持,得到的馬上捨,一定要捨得乾乾淨淨,決定不能妨礙清淨心,不能妨害平等心。只要你得到的,你不肯捨,你還要留一點,你的心就被污染,你的心就不平等,你的真心就沒有了,又墮到三心二意去了。這是一個人修學成功失敗的關鍵,要記住。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非法是世間法,法是佛法,佛法都不能貪著,貪著佛法,糟了。為什麼說佛法不能貪著?你一貪著,你的貪瞋癡起來了,你煩惱現前,佛法都不能夠貪著。貪著佛法還是輪迴心,把佛法變成世間法。如果果然是發菩提心,住佛所住,行佛之行,一切世間法都是佛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對佛法裡面還有一些貪著,所有一切佛法統統變成世間法,一點都不假。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哪有什麼佛法、世間法?沒有,「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所以我們常講因果不空,因果它轉變不空,因果的相續不空。你要是了解這個道理,曉得事實真相,你才知道這個真的是大問題,比什麼問題都嚴重,真正可畏。我們相信佛,聽佛的教誨,依照佛教給我們的方法去做,我們就能轉境界,就像《楞嚴經》上所講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諸賢寄位」,第九是總結前面。末後第十,這是「入法界品」。它第九段做了個總結,「已上六位諸菩薩」,六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算五個位次,再加上等覺,六位是指這些。它後頭有,後面在第七十一面第二行,「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及等覺」,等覺也叫十一地,這是六位。「皆從性海大智境界中,方便出現其身」,寄位成法,這個寄就是表演,不是真的,表演給眾生看。表演給眾生看也是自己修行,自己修什麼行?表演,表演就是修行,歷事鍊心,表演修行,前面說的是理論、方法、境界,都說完了,後面他真的做給你看。所以這個地方講,他的目的是什麼?「令凡夫信入,倣學依蹟,不迷其事。」目的在此地,做給凡夫看的,希望凡夫來學習、來模仿,他真正肯模仿,照這個樣子來學,他就有一條出路,出哪裡?出六道,出十法界,他就有個門路可以出去。你要是不依照佛法這個模式,你自己想出去就太難太難,你找不到門路。
末後這一大段「入法界品」,「明令凡實證」。實證,用現在話來講就是落實,將整個教學落實在你生活上。這個文裡面說,「以法界性中,安立十信等六位」,這句話就是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情眾生,這裡面就圓滿包括十法界,「進修方便行,不離體用,不壞方便」。體用就本經來講,大方廣,大是體,方是相,廣是用。如果就體用兩個字來講,相跟用可以合起來,都是用,現相也是起用,所以體用兩個字就圓滿包括大方廣。大方廣三個字,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依正莊嚴。法界之體,就是真如自性,在本經大代表;法界的現相,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方,方來代表,那是現相;現相的變化,唯識所變,那是作用。「進修方便行,不離體用」,你沒有離大方廣,沒有離虛空法界,沒有離依正莊嚴,沒有離。「不壞方便」,方便是佛教給你的一些方法,所有一切教法全是方便法。「不離體用,不壞方便」,這個正是前面所講的圓融具德。
所以說,以我們現前這個生活來講,無論男女老少,無論你是什麼身分,無論你現在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你從事哪一個行業,人人都可以學佛,人人都可以依六位這個方法來修行,人人都是菩薩,修成了,人人都成佛。你是一個出家僧人,你是菩薩僧、佛僧;妳是個家庭主婦,妳是菩薩主婦,妳是佛主婦。我常常舉例講,開計程車的司機,菩薩司機,佛司機,都成佛、都成菩薩,不壞方便,不是說他做這個不能修,沒這個道理。有些從事於惡的行業,譬如說殺生的,這個麻煩,這個不能修,甘露火王天天殺人,他也不壞方便,他也作菩薩、也作佛了。伐蘇蜜多女是淫女,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妓女,那種行業她也作菩薩,她也成佛了,不壞方便。所以佛法沒有障礙,無障礙法,不能說這個可以學佛,那個人不能學佛,沒這個道理。哪個人不能學佛?只有什麼?他不相信的人,那就沒法子,佛一點辦法都沒有,他不能學。所以佛經裡講,一闡提不能學,一闡提是什麼?他不接受。所以你才曉得,任何一個行業,只要你肯發心,都能成菩薩道。我們要問,殺生怎能夠成佛、成菩薩?菩薩殺生的那個心,跟我們平常的心不一樣。平常這個殺是瞋恨心、一個是貪心,你看殺豬宰牛,他貪圖,他要錢,他拿來賣錢。菩薩是什麼?菩薩是超度牠,你是造了這個業應該受這個報,我現在給你這個報受了,你趕快轉世去成佛、去作祖,他是迴向心,把自己修持的功德加持給牠。所以雖然殺,殺的時候,那個被殺的沒有痛苦,《華嚴經》上講的,雖然好像被他砍了,牠清涼自在。那就是菩薩自己修行的功力加持牠,來祝福牠,跟平常屠夫不一樣,平常殺生要墮地獄。菩薩在那裡殺生的時候,全部把眾生都度了,哪裡一樣?你懂得《華嚴》教義的話,哪個行業不能做?哪個行業都成佛。
外道,我們這裡有婆羅門、有遍行外道,這就講其他宗教的,每一個宗教依舊修它的宗教,用它的宗教度它的信徒,也不壞方便。他也可以依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去修,那就是我們常講的基督教的牧師菩薩,天主教的神父菩薩,伊斯蘭教的阿訇菩薩,都是菩薩,都是佛。然後你才看到佛法這種大圓滿,真的是究竟圓滿。今天世間,哪一個宗教,哪一個學術,沒這個講法,唯獨佛法,你說這個量多大,他心量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你要懂得,不離體用,不壞方便。
「其智彌高,其行彌下」,愈是在高位,表現的態度愈卑下,謙虛忍讓,絕沒有貢高我慢,決定沒有瞧不起眾生,沒有,連蚊蟲、螞蟻都不敢瞧不起。為什麼?他明瞭,牠現在在受這個報,假如牠一轉生,牠這個罪報完了,轉生之後,牠得人身,來生聞佛法,可能他一生上品往生,我們還落在他後頭,你怎麼能瞧不起他?可能這個蚊蟲、螞蟻成佛比我們早,牠不過是一時墮落而已。你要懂得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所有一切蜎飛蠕動的小動物,不敢輕視,然後你禮敬諸佛的心才真正生得起來。我們今天實在講自己迷得太深太深了,還自以為是,這個正是佛在經上講的「可憐憫者」,誰可憐?我們真可憐。
下面這幾句話說得好,真是對我們現前說的,「逐根行滿」,根是根性,隨著我們的根性,我們一定要認真努力去修行,「故名進修」,進是進步,天天求進步。「隨力堪能,安立諸位」,這兩句話就很好,隨我們自己的力量,我們要想超過,不可能的,那就錯了。我們是小學程度,我們就念小學;我們是中學程度,我們就念中學。不可以說我們小學程度一定要去念博士班,一定要在三個月當中拿到博士學位,這是自找苦吃,決定辦不到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懂得,隨力堪能,安立諸位。菩薩五十一個階級,我們現在初學,能夠安住在初信位的菩薩就不錯了,五十一年級,我們上一年級就好了。上一年級也不簡單,這是大乘,大乘初信位的菩薩,智慧就不必說了,斷煩惱跟須陀洹相等。就是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跟須陀洹相等,證得什麼?位不煺,絕對不煺到凡夫位。換句話說,雖然還在三界裡面,決定不墮三惡道,保證。你證得這個地位,絕對不會墮三惡道,你在人天這兩道修行,這叫什麼?位不煺,三不煺裡頭第一個位不煺。
但是初信位菩薩的智慧,實在講超出阿羅漢,功夫是比不上阿羅漢,阿羅漢是思惑也斷,初信位的菩薩思惑還沒斷,一品都沒斷,但是智慧超出了。這是什麼道理?這是兩種障不同,斷煩惱是煩惱障,智慧是所知障,兩種障,每個人不相同。我們在《楞嚴經》上明顯的看出來,你看富樓那尊者,四果羅漢;阿難尊者,初果。阿難,初果,佛講《楞嚴經》,阿難聽懂了,阿難開悟了;富樓那還煳裡煳塗的,還向佛請教,他還搞不清楚。什麼塬因?阿難尊者煩惱障重,所知障輕,所以他容易開悟,不容易斷煩惱。富樓那尊者跟他正好相反,煩惱障輕,所知障重,所以他斷煩惱比阿難高得多了,但是因為所知障重,聽佛講大乘,聽不懂。我們一切眾生根性都是如此,你很容易聽懂,很容易覺悟,所知障輕;煩惱習氣丟不掉,煩惱障重。這個在經典裡明顯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我們了解自己的根性,就要知道怎樣用功、怎樣對治自己的習氣。你能斷煩惱,你的品位才能提升。諸位要曉得,開智慧不能提升品位,斷煩惱才能提升品位。可是開智慧,確實能幫助你斷煩惱。我們常講的看破、放下,開智慧是看破,放下是功夫。智慧開,看破,放不下,沒有用處,不能解決問題。可是你放下,沒有看破,你還得利益,你真得利益了,你這個利益得的不大就是。所以著重在解行並進。大乘的教學是先教你明瞭,先教你了解事實真相,幫助你看破,然後放下是你自己的事情。佛也提供一些塬則,塬理、塬則,你自己就知道應該怎麼做。而且是非放下不可,你要不肯放下,你的智慧就止於這個地方,不能再突破。佛的經論其深無底,你看破一分,你能入一分,你能見到一分意思;你看破二分,你能看到二分意思;你看破三分,你能看到三分意思。這個與放下功夫就有密切關係,放下幫助你看破,看破幫助你放下,這個是相輔相成的,所以說是解行要並重。「隨力堪能,安立諸位,隨位知行,令不迷因果」,說到最後還是結歸到因果,你修因你才能證果。後面這一段我們就不念了。
翻開七十二面,這一段,長者分的這個十大段,也有意思。可是我們初學的人來講,還是清涼分得好,我們依照清涼的方法來學方便,長者的確有他獨到之處,可以提供我們做參考,幫助我們提升境界。所以《論》跟《疏》各有各的好處。我們從這一屆起,我們搞《華嚴》專修,我們來專攻。這一門搞通了,給諸位說,所有一切大小乘佛法全都通了。不但大小乘佛法全都通了,再給諸位說,所有一切世間法也都通了。世間無論搞哪一個行業,搞農、搞工、搞商、搞政治、搞經濟,全都通了,真是高等智慧,真正是圓滿智慧。這個機緣不容易遇到,實實在在不容易遇到。世出世間所有你沒有學過的,那就跟六祖惠能一樣,一聽就懂了。所以真正值得我們下功夫。
我在這邊給你們講這個課程,你們自己很用功努力去進修。依照我講這個方法、這個框架先做科,經會進去,你們現在做的就是科會。然後你聽我講經,聽完之後,你們做註、做解。註跟解都要用最淺顯的文字,盡可能避免佛經裡面的術語,除非是不得已;盡可能把這些術語都變成現代人很容易明瞭的這些字匯,讓他們接觸這部經不感覺得太深、不感覺得太難。所以我講,你們記筆記,用你的筆記去做註、做解,不要用我的錄音帶,我的錄音帶裡面東西太多了。我們要做一個易解,不是要做一個詳細的解釋。詳細的解釋,這個太麻煩了,像我們一部《無量壽經》,以前講的寫成四大本,這四大本,已經刪掉四分之三,只留四分之一,就四大本,《華嚴經》將來擺著比《大藏經》還多,那就不成話了,這麼大的東西放那裡,誰一看的時候,碰都不敢碰,太多了,反而把人學《華嚴》的心斷掉了。我們要做易解,最簡單、最容易的註解。
將來我們保存錄音帶就行了,錄像帶保存就行了。錄像帶這邊有同修們發心,講完之後,這個錄像他們就做成VCD,這個將來可以在電視台播放,可以在電腦網路裡面流傳,就好。我們自己要做的,成績要拿出來的,就是科、註、易解。我們簡單做這個東西,希望每個月出一本書,你們每天聽完之後,我就不上班,不到此地來了。你們在這個地方,就搞這個事情,搞這個註、搞這個解,搞完之後拿來給我看就行了,這個很有趣味。等學了之後,你們也溫習一遍,將來你們也就會講。你做過註,你做過易解,你也就會講了。所以這個學習,我相信會很有成就,進度也會很快、很正常。這當中我還是有一些應酬,實實在在沒有法子,國外找我,偶爾,我是盡可能減少外面的應酬,盡可能少離開新加坡,我們全心全力把這個工程完成。出去是短時間,出去的時候,我們講經不能中斷,我出去的時候,你們幾個人輪流去講,所以講習決定不中斷,要守住這個塬則。你們復講《華嚴》也行,復講《無量壽經》也行。這是你們大家心理上要有準備,我們讓居士林這個道場一天都不空過,天天有人講經。
這個底下這邊,我們把它念過一遍,在七十二面,這評裡面。這個評是道霈禅師的,第四行,「評曰:疏論分經,大意皆同」,這是講的清涼跟李長者他們對經段落的分法、看法大致上是相同的。「論唯第九諸賢寄位一科,重收前六位。謂已上六位諸菩薩,並佛出現,是從性海大智境界中,方便出現其身,寄位成十信等。令凡夫信入,倣學依蹟,不迷其事。與疏不同。」這是清涼沒有這個講法,這是李長者的說法,他也說得很好。下面是「愚謂六位法門,乃三世諸佛修行成道之成式,亦是毘盧遮那如來因地修證之門。」愚這是道霈禅師自稱,他的意思是六位法門是三世諸佛修行成道的成式,式就是樣子、就是成規,都是這麼一個方式。長者是說,這是方便出現其身,寄位成十信等。這是說《華嚴》會上這些法身大士都是諸佛化身示現的,做出一個樣子,也就是經上常講為人演說,叫大心凡夫效法,依照佛菩薩祖師大德這個模式,超越六道、十法界。
末後幾句說得就非常之好,這是道霈禅師在此地給我們做了個總結。在七十三面第二行:「而法界一品」,這就是講的普賢行願品,入法界品,「舉善財一人,經歷諸位,一生頓證。令大心凡夫,見賢思齊,直下承當,依法修證也。」這個法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六位之法」,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到等覺,六位之法。善財童子給我們做出一個榜樣,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的就是修行人(學生)只有一個人,你才能成就,成就普賢行。你看普賢行,第一個「禮敬諸佛」,如果同學有兩個人,禮敬就修不成了,為什麼?你跟我是同學,你跟我差不多,恭敬心就沒有了;決定是一個人,除我一個人之外,所有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恭敬心才修圓滿。你要覺得這個人跟我差不多,那個人不如我,沒法子修了。所以《華嚴經》上為什麼善財童子沒有一個同伴?沒有。我們要修普賢行,一定要有這個心態,學生只有自己一個,除自己以外,都是我的善知識,都是佛菩薩示現的。你要以這個眼光來看,都是諸佛菩薩示現表演給我看的,讓我在這個裡面學習,修十願十度,以真誠恭敬心來修學,這個人一生哪有不成就的!
末後,往生西方極世界,實報土上上品往生。為什麼?你修普賢行的。實報土上上品往生,真的是到西方世界就成佛,不要歷三大阿僧祇劫,當生成就,你說這個法門多殊勝!所以這個對象是什麼?大心凡夫,這四個字很重要。我們是不是大心凡夫?大心凡夫就一定要學生只有自己一個,看一切人、一切動物都是諸佛如來化身,我們才有修行入手之處。一切恭敬,敬人、敬事、敬物,沒有一樣不恭敬,恭敬心圓圓滿滿現前。從這個基礎上才能修稱讚、供養、忏悔,乃至於普皆迴向。普賢十願,圓滿包括《華嚴經》裡面所有一切的法門,總歸到後面十個綱領,這樣才行。實在不行,不行就老實念佛,往生淨土,生凡聖同居土。修《華嚴》是什麼?不是凡聖同居土,是實報莊嚴土,你要修十大願王的話,是實報莊嚴土上上品住生。如果以大乘方法,大乘菩提心、六度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個位置也是實報莊嚴土,大概是下品、中下品,不是上上品,中下品;如果再差一點,就落到方便有余土裡面去了。這正是善導大師所說的,西方世界四土九品,在遇緣不同。這個話講得太好了!說明什麼?遇緣不同,如果我們遇到的緣殊勝,我們就能夠上上品往生;遇到的緣不好,那就下品往生了。遇到《華嚴》、遇到普賢菩薩,那是緣最殊勝的,就是我們遇到緣殊勝!緣遇到了,關鍵就在我們自己的善根福德,我們肯不肯相信,肯不肯發心,肯不肯依教修行,關鍵在此地。好,我們時間到了。
(第九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09
剛才印刷廠的老闆來,我們交給他們印書,是照相影印,所以底本一定要很乾淨。我剛才看到你們的底本,裡面有鋼筆圈畫、改的那個,如果那個他就印,他就照那個版就印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搞個很乾淨的本子。那個印的時候,他沒有錯,錯在我們這裡,我們這裡隨便鋼筆改的、標點符號不對畫了好多圈,他印下來,也就是那個印出來。還有我們給他的本子,紙張最好不要用廢紙,怕它印的時候,後面會透過來,用白紙,給他的本子我們一定用白紙,用乾乾淨淨的。我剛才看到這個,我們要注意到。我們自己用的稿本,草稿無所謂,做好之後,一定要做個很乾淨的本子給他。
你們做了五卷是嗎?五卷可以印成一冊,那個不太厚,五卷印成一冊。將來我們希望,每一個月的東西,有一個小的段落,我們可以隨時就把書籍印出來,就是註跟解都填進去,填進去之後,希望每個月我們出一本。跟我們講演的錄像,錄像他們要做成VCD,傅居士他發心來做。所以就是月月我們有新的東西拿出去。對於新加坡以外國家地區的,我們都提供這些母帶給他們。我們印的書,分量不必太多,每個地方寄幾本,他們可以翻印,這樣就方便了。
對於講演這些方法,你們大家隨時可以提供意見,如果覺得有不妥當的地方都告訴我,我們努力來求改進,希望對廣大的聽眾都能夠帶來聞法的利益,才能達到講這部經的效果。這部經,首先我們就是在觀念上要修正。一般人看到佛經都認為是莫測高深,都以為經典裡面所講的理論、意境太高,不是我們凡夫能做得到的,這是一般人都有這個觀念。這個觀念對於修學產生重大的障礙,第一個,他不願意學;第二個,學了沒用處,何必浪費時間精力,修學的興趣就沒有了。這是我們首先在觀念上要修正的。知道這部經跟我們的生活、跟我們的修持關係非常密切,甚至於給我們現在整個世界,大家都曉得災難頻繁,這部經典說明這些災難的根源,以及災難消除的理論與塬則,你說這個東西對我們多麼重要。明瞭之後,才知道這部經是非學不可,不學就不行。沒有這個認知,這個障難如何能排除?所以首先要有這個認識,要明瞭這部經對我們修學究竟好處在哪裡?然後才會認真努力的來修學、來探討。
清涼、李長者,再加上道霈禅師,給我們做引導,協助我們深入《華嚴》。他們的東西確實是博大精深,我們就像入寶山一樣。入寶山,沒有法子把這些寶全部都得到,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希望得到的是什麼?得到的是眼前迫切需要的。我們自己需要的,社會大眾所需要的,我們先取這一部分,而後慢慢再深入。第一次我們得到些什麼東西,再過一段時期,第二次去,我們又得到些什麼東西,慢慢來,這個寶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是我們自性的寶山,從初發心到如來地,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正如前面所說的,隨著我們自己的程度,隨著我們自己的需要,我們在裡面取哪一部分,也就是這部經典怎麼樣講法,如何去理解,才能解決我們實際上的問題。
下面一段文是長者《論》裡頭,在七十三面,我們接著看,接著看下去,第五行,《論》,它這上面寫個論,就是李長者《合論》裡面的,「此一部之經,總有五種因果遍周義。」在這個地方,把這個周的意思顯示出來,明白指示出來了。清涼講「五周因果」,周是什麼意思?五,我們曉得五種,這個我們看出來了,差別因果、平等因果,我們看到有五種。周是什麼意思?周遍法界。每一種因果都周遍法界,再給諸位說,每一種因果都是交叉重疊的,換句話說,我們看這些因果要從五個角度來看,你才把因果的真相看明白。因果很復雜,無論是哪一樁事都有這五重因果,而且每一重因果都是周遍法界。就是說明盡虛空遍法界確確實實是一體的,如果不是一體,決定不能周遍,它是一體的,這是學《華嚴》可以說是基本的認知;沒有這個基本的認知,《華嚴經》上所講的那總是叫格格不入。這個障礙都是從自己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產生的,而在事與理上,確實都沒有障礙。由此可知,所謂一切的障礙,都是一種錯誤裡頭產生的,我們佛法裡面講妄想分別執著,從這個裡面產生的。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那就是事實真相完全顯露了。顯露這個真相,就是清涼所講的無障礙的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理無礙,事無礙,是法爾如是,本來就沒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是從它作用上說的。理是講的自性,真如本性是理;事是講的現相,一真法界的現相,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相。總而言之,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唯心所現」,這個心是真心。真心也叫做本性,我們佛經裡面講的,佛經不講自然,叫法爾,「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在今天,理事有障礙,理論跟事實脫節,事跟事裡面的衝突那就更大,我們今天講矛盾、講衝突,這就障礙,事與事的障礙。理論與事實的障礙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產生的,換句話說,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就能看出事實真相,理事沒有障礙,事與事也沒有障礙。在這個地方才能看到自性的圓融具德,具是具足,德就是我們常講的萬德萬能,一絲毫的矛盾都找不出來,都沒有。於是在此地,我們能夠稍稍體會到一點,領會到一些,所有這一切矛盾的現象,都是九法界眾生的情執,都從這裡生出來的。九法界眾生程度、層次不一樣,情執有輕重差別不相同,愈往上面去,情執愈薄。他有,他並不是沒有,因為有情執,所以在生活現象裡面,理事不能圓融,事事不能無礙。在十法界裡面,菩薩法界、佛法界都達不到圓融自在,這是我們在前幾次給諸位說過了。
四聖法界裡面沒有執著,有分別。分別也有輕重不一樣,譬如聲聞分別心就重,緣覺就比較輕;緣覺跟菩薩比,菩薩分別心輕,緣覺就重;佛跟菩薩比,佛分別得輕,菩薩就重。十法界的佛,沒有離分別。要是以天台家的講法,十法界裡面的佛是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別教的佛超越了,別教的佛在一真法界,就是分別也斷掉、也沒有了,只要有一絲毫分別就出不了十法界。回過頭來想想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的分別執著是多麼嚴重。這個事實真相,真的,只有佛講得清楚,世間任何學術、任何宗教沒有講過這些事情。所以實實在在講,他們不能超越六道這個範圍,我們才叫世間法。所以世間法,狹義的說法就是指六道,不能超越六道,廣義的再就說到十法界。可是世間人,除了學佛之外,誰能超越六道而到四聖法界?沒有。所以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為這些眾生示現在六道,教化一些眾生,使有志的,我們經上常講的大心的凡夫,幫助他出離生死,永脫輪迴,幫助他悟入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
《論》裡面講五種,實在講跟清涼大師所說的非常接近,意思都是相同的。它第一段,「示成正覺因果遍周」,示是示現,示現成正覺,示現給眾生看,做出這個樣子來,就是我們講的作師作範。諸佛菩薩化現在世間,為一切眾生作師作範,我們一般講這個講法。如果自己要在這一生成就的話,想在這一生決定成就,這個意思我們要說得更窄一點,諸佛菩薩在這個世間為我作師作範,換句話說,為我一個人示現的。正如同本經末後,一切諸佛菩薩就給善財童子一個人示現的,是不是真的?真的,一點都沒有錯。依正莊嚴是為我一個人示現的,凡夫就是我一個人,我一個人是凡夫,除我之外,所有一切眾生都是諸佛、都是如來,都是我自己的大善知識。不但一切有情眾生是諸佛如來示現來教我,所有一切無情的眾生,也是諸佛如來示現來啟示我的、來教化我的,我在這麼好的一個修學環境當中,這一生哪有不成佛道的道理?你看這是一個觀念的轉變,這一個轉變,不僅是大乘的法器,一乘法的法器,最殊勝的法器。為什麼?在這種認知之下,他所修學的一定是普賢行,跟普賢行相應。不是大乘菩薩,大乘菩薩還沒有這麼圓滿。他的性德圓滿的流露,恭敬、讚歎、供養、忏悔,一直到普皆迴向,圓圓滿滿的流露出來,這個就入華嚴境界。
我們讀經,參看清涼、長者的引導,對於這一樁事情逐漸明瞭了,知道有個入門的門徑了。知道這個門徑,可是沒入進去,還站在門外,還在門外徘徊,沒進去。怎麼沒進去?煩惱習氣沒斷掉、沒捨掉,這個東西不能帶去的。你能把煩惱習氣捨掉,一步就跨進去了。所以我們讀這個經論,讀這個註解,你聽我在此地講解,你們門找到了。進去,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我沒有辦法把你推進去,李長者、清涼大師也沒有辦法把你拉進去,進去要靠自己。所以善友只能夠指示你門在哪裡,你要自己進去。進去怎麼樣?真修,真干!真的把這個觀念換過來,真正肯定承認虛空法界是自己,我跟一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真的,不是假的。真斷煩惱,真發菩提,你就一步就跨進去了。這一進去,那就了不起!這個了不起是我們凡夫說的,自己可不能有了不起的這個念頭,一有了不起出來,又墮落了。凡夫眼光裡面,你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是初地,圓教是初住,超越三界。所以要曉得,一切人事環境、一切物質環境,都是諸佛如來為我們自己示現的。我們自己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善惡順逆境緣當中,都是菩薩學處,都是菩提場。七會九處,第一會就是菩提場。菩提場在哪裡?一切時一切處,無不是菩提場,菩提場就是成正覺的所在,就叫菩提場。你看,它當然是周遍的,它不是有個一定的處所,周遍的,周遍法界。這說第一段的意思。「即世主妙嚴品是,通下五品經總是」,清涼大師四分裡面的第一分。
第二段,「進修因果遍周」。前面是示成正覺,等於說是門指示給你,現在你要進去。你得到這個門路,不進去,那多可惜!你看多少修行人,自古至今,找不到門路,沒有門路能夠契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是什麼?諸佛果地上的境界,沒有門路進得去。諸佛果地就是大方廣,入大方廣的門徑就是佛華嚴。所以你要修,你要真干,要進修,進是進步,修是修改錯誤,你要不把你的錯誤修正,你怎麼會進步?我們現在一般人講改進,進修就是改進的意思。修就是改、修正,修正我們錯誤的想法。哪些想法?所有一切的想法,你想錯了;所有一切的看法,你看錯了;所有一切的說法,所有一切的做法,把這些錯誤修正過來,就有進步。天天修正,不斷的在修正,永無止盡的在修正。所以每一天要檢點自己的毛病,認真去檢查,你能夠發現自己的毛病就叫開悟,你覺悟了;把毛病改正過來就叫修行,就是此地講的進修。在進修過程當中,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因果循環相續不斷,也是周遍法界。我們在經上學習了,一定在生活上用上,我們生活要進修。生活裡面修什麼?把煩惱習氣修掉,飲食起居,我一定要想吃什麼東西,毛病,妄想分別執著;我一定要想穿什麼,總離不開妄想分別執著。所以眾生的生活,攀緣當中的生活,不懂得隨緣。
我在美國、在澳洲,他們外國這些地方,野生動物很多。野生動物跟人的關係處得非常好,因為人絕不傷害野生動物。所以那些外國動物不怕人的,你給牠一點花生米,放在手上,一招手,牠就來了。不像在我們中國、台灣地區,遇見了人,嚇死了,趕快跑掉。為什麼?我們中國人要殺牠、要吃牠。所以牠也有靈性,牠也知道,這些人很可怕。在美國、在澳洲,那些人很可愛,像朋友一樣。所以我們看鳥,飛鳥,這些小的走獸,我們跟牠在一起玩,細細觀察牠,我覺得人不如牠們,牠們除了生活所需求之外,牠什麼都不想。我跟牠們相處觀察,你看跟一般人就不相同,牠是我們的老師。你看,牠覓食,吃飽了,牠就睡覺,隨便在哪裡,牠就睡了。牠的生活跟大自然融成一片,一切隨緣而不攀緣,能隨遇而安,自在快樂。牠受報,牠不造業;業也造,造得很少。我們人在受報,造無量無邊的罪業,與自己不相干的,也拼命在造罪業,真叫莫名其妙,遠遠不如那個小動物。我這次在澳洲,還照了些相片,忘了帶來,餵鹦鹉,鹦鹉你要拿吃的東西給牠,牠馬上就到你身上來了,頭頂上也站了,身上、手上全都給牠站了,幾千隻,不怕人。這些小動物,鹦鹉,我們看了,牠也有組織,牠裡頭也有帶頭的,那個帶頭的飛到哪裡,牠們後面都跟著一道去,好像也有個隊長一樣。所以諸位細細觀察萬物,都是我們的老師,都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動物愚癡心重,癡,貪瞋比我們少,愚癡比我們重;我們比畜生,愚癡比牠們輕,可是貪瞋比牠們重。所以你微細一觀察,這個裡頭的事理,你逐漸逐漸就明白了。
我們應該如何學習?在這個世間吃飽、穿暖,行了,其他都沒有必要了,有也好,沒有也好,一切隨緣,你說你這個日子過得多自在、多幸福!古人有言:「人到無求品自高。」這個話很有道理,是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學習的,學什麼?無求,然後這就能夠契入了。我們對人要修正我們對人的那些毛病,佛跟儒都講得很多很多,那完全從細節上講的,《華嚴經》也講得很多,到經文的部分,我們都看到了,佛教我們怎樣處事待人接物。我們對事犯的是哪些毛病?我們對物犯的是些什麼毛病?一樣一樣把它修正過來,這叫真修行。我們對人不恭敬、不誠實,這是毛病;我們說話不負責任,說的話不能兌現,這都是毛病。對物不能夠愛惜,佛祖跟我們講得太多了,在一個道場,愛護常住物,常住物要愛惜;國家社會公共設施之物要愛惜,乃至於你自己私人日用平常之物也要愛惜,要知道妥善的保養,要曉得好好的去利用,不浪費物力。我們學了,學了就要真做,特別是一些不好的習慣、習氣,自己一定要知道去改進。習氣是多生多劫的,習慣是我們這一生當中幾十年養成的,改當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但是一定要改,不能不改,不改就沒進步,不改就與佛所講的不相應。關於進修這一個部門,經典裡面也是很大的一個分量,一共有二十品經。
第三,「定體遍周」,這是已經契入,入門之後,「十定、十通、十忍等品是。」這是等覺菩薩的境界,等覺菩薩的修持,以定為體,通與忍都是他的德用,定體遍周。第四段,翻過來,「行海遍周,即普賢行品、離世間品是」,長者分這二品。這個普賢行不是後面的普賢行願,不是那個,這就是「普賢行品」。後面的是「普賢行願品」,它的全名,在《四十經》裡面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才是全名;在《八十經》裡面,翻譯叫「入法界品」,跟這個有差別,這是著重在行。還是比喻,行是以定為體,這個意思就是你要懂得正行,諸佛如來法身大士叫正行。正行是什麼?正行是動中有不動。所以佛法用圓來表法。現在工商業,它都有個標誌,我們中國人稱叫商標,有個標誌,外國人叫mark,有個標誌。我們佛教也有個mark,這個mark是法輪,用輪來代表。我們佛教的教旗,不曉得什麼人設計的,這設計得不好。他設計的旗子是六條,五種顏色,六條來設計的,他這個設計是表六波羅蜜,前面單色的代表前五度,後面五種顏色合在一起的,代表般若波羅蜜。般若是理,前面五種是事,表這個法。實在講不如用法輪,輪表的意思比那個圓滿。輪的確是圓滿,輪是圓,圓心不動,心是定體,此地講的定體;圓的周在動,周就是行,行海遍周,確實表這個意思。圓心又表空有不二,圓心是空,圓的周是有。在現代念過中學的,學過幾何都懂這個道理,圓有沒有心?決定有心,沒有心怎麼能成圓?圓心在哪裡?找不到,覓之了不可得。幾何裡面所講的點,點是個抽象概念,它是空的。點移動就成為線,線就有跡象,你可以能夠覺察得到。線我們能畫得出來嗎?畫不出來,幾何上的線人畫不出來。你所畫出來的是什麼?那是面積,你在顯微鏡下看好寬好長,面積,那個不是線。線是什麼?線就是界線分開的,那沒辦法畫的。顯示出空有不二,虛實不二,心是虛的,圓周是實在的,是實的;理事不二,心是理,外面圓周是事;性相不二,心是性,外面圓周是相,圓才能夠真正顯示出不二法門。
菩薩行是不二法門,所以他得大自在。我們今天壞在哪裡?我們今天壞在心壞了。我們這個心在心裡真有,心不虛,心不空,心就不靈了。心不定,用我們《無量壽經》上來講,心不清淨,心不平等。諸佛菩薩的心是清淨的,也就是諸佛菩薩的心是空的、是虛的,什麼都沒有。好像經上有個小公案,有人問釋迦牟尼佛,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佛的弟子當中通常顯示的是捨利弗尊者智慧最大,好像沒有他不知道的。有人向釋迦牟尼佛請教,捨利弗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智慧?釋迦牟尼佛答得很妙,佛舉鼓做一個比喻,你看鼓,你一敲它就響,敲得重,響的聲音大;敲得輕,聲音小。這就好像捨利弗的智慧一樣,你問他,有問必答,沒有一樣不曉得。智慧從哪裡來的?鼓裡面有些什麼東西?大家曉得鼓裡頭空的,什麼都沒有。對!捨利弗的心是空的,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就靈了,心裡頭有東西就不靈,鼓裡頭塞一大堆東西,敲不響。佛舉這個比喻來答覆他,很妙!所以你要開智慧,不難,把你心裡拉拉雜雜的東西統統清除掉、統統丟掉,你就靈了。我們想想,我們心裡的妄想多少?分別執著有多少?憂慮牽掛有多少?塞滿了,它怎麼會靈?他哪裡會有智慧?
所以我在台灣很多佛學院請我教授,不去,為什麼我不去?不忍心。學生心裡已經充滿拉拉雜雜的東西,我再把佛法加進去,又多一層拉雜東西,豈不是害死他嗎?你以為學佛法會開智慧,不會,學佛法把你的智慧、慧門統統堵塞了。為什麼?因為你學了一肚子佛法。本來要空,現在又把佛法塞進去,你說糟不糟糕?所以你要曉得,要細心想,佛說法善巧,佛說了,一面說一面叫你丟掉。你看《般若經》上都是這樣的,絕不容許你有絲毫執著,你才有個悟處。所以「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是佛教給我們,對佛法也不能執著,佛法也不可以放在心上,佛法要放在心上,壞了。這才叫善學,真會學。真會學是什麼?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裡頭講求的是悟處,這是我們真正學東西,不是叫你記得。記是什麼?全部裝進去了;悟處是一看就明瞭,裡面還是空空的。所以連世間法都說,「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記問之學是什麼?那不是慧,那是識,不是慧。那是你從外面撿來一大堆的垃圾,不是你自性的流露,自性的流露是慧,撿人家一大堆的垃圾,不行,不是慧。所以佛真的是慈悲到極處,佛不讓我們撿他的垃圾,你自己要撿,他沒有辦法,他決定不許可你撿的,不讓你撿的。所以要慧,要開智慧。開智慧沒有別的,空、靈,你心空就靈了。所以斷煩惱是第一,斷煩惱就是清除垃圾,把你心性裡頭拉拉雜雜東西統統把它清除掉,恢復到清淨,恢復到平等。
諸位要知道,有我就不平等,決定起貢高我慢。相宗裡面講得好,你看第七識,形容第七識,第七識四個特性,第一個是我癡、我慢,只要有我,決定生傲慢。這是與生俱來的煩惱,我總比別人高一等,貧賤到了乞丐,貧是沒有財富,賤是沒有地位,做到乞丐了,乞丐還傲慢,看到有錢人,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有幾個臭銅錢而已。你看看,你才曉得這個東西嚴重,這就是你的靈性堵塞住了。所以我們在這裡看到,你的修持功夫愈高就愈謙虛,這一定的道理。世間人也是這麼講,儒家就說「學問深時意氣平。」愈是有學問,愈是有智慧,愈是平易近人,愈是溫和、謙虛、卑下,愈是覺得自己不如人。你看在《華嚴經》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一個個都是自己謙虛,無量法門,我只懂得這個法門,其他的法門那些人都比我高,我不如他們,都是這樣的,哪有自己貢高我慢的。哪有他行,我也不比他差;他懂,我也行,現在人都是這樣的。所以我們要學謙虛、要學恭敬,一定要把自己心裡面這些垃圾清除,我們講得最粗淺的,就是你的牽掛憂慮執著要把它清除得乾乾淨淨。四弘誓願第二願才能做到,「煩惱無盡誓願斷」,要真正發誓願。斷煩惱就是清除自性裡面的障礙,清除心地裡頭的污染、垃圾。然後學法門就容易,不難,「法門無量誓願學」。
我們在過去傳記裡面所看到的,龍樹菩薩學佛法,大小乘佛法,他三個月就學完了。他學的分量比我們今天《大藏經》的分量還多,為什麼?我們《大藏經》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是少分,那個時候交通運輸非常不方便,全部都運過來不可能。所以印度的高僧到中國來,中國的高僧到印度去,都是在那裡挑挑揀揀,揀一些帶回來,哪裡能全部搬回來?就如同你們在此地,我們短短相處這二、三個月,你們將來回國去,我們這裡有些東西給你帶去,此地東西你不能全部帶去,你帶不了,你也只能在這挑,哪幾樣好的我帶進去,盡量的帶,不都是一樣的情形嗎?龍樹菩薩在印度學的,他學的是統統都學到、都看到,在我們中國的《大藏經》,那是挑挑選選帶這麼一點過來,不是全部的。帶過來之後,再經過翻譯,又淘汰一大部分,仔細再去看看,哪些東西我們很需要的,把它翻譯出來,次要的、不太需要的,不翻。所以我們中文《大藏經》保存的可以說是佛法的精華,是少分。但是現在世尊那些塬始的典籍都失掉,都喪失了。現在全世界保存佛法最完整的就是漢文《大藏經》,其次就是藏文《大藏經》,巴利文《藏經》是小乘的,大乘的沒有。但是巴利文《藏經》跟我們漢譯的四阿含對照,聽說它們只比我們多五十幾部。由此可知,我們對小乘經典的翻譯相當完整。
龍樹菩薩為什麼三個月就把整個佛法都讀盡、都通達?沒有別的,煩惱輕,智慧長。龍樹,我們曉得他是初地菩薩,所以人家學習就能那麼快。現在我們就明瞭,我們學習為什麼這麼艱難?煩惱沒斷,你學東西就非常非常苦,非常艱難,一定要斷煩惱。斷煩惱沒有別的,放下。捨棄,什麼都放下!不但世間一切法放下,絕不沾染;這個放下,不是叫你在事上放下,心上放下。事可以隨緣,沒有障礙,事事無礙,理事無礙。什麼東西是障礙?妄想分別執著是障礙,你得把這個東西放下。諸佛如來與華嚴會上這些法身大士,他們為什麼沒有障礙?不但理事無礙,事事都無礙,為什麼?人家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道理就在此地。有絲毫的染著就把你自性的般若智慧障礙住,你智慧透不出來。透出來的變成煩惱,變成邪知邪見;邪知邪見還是智慧,變形、扭曲了,變成邪知邪見。
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修行生活什麼是最重要的?定最重要,定是體。我們用淨宗的話,大家更容易明白,清淨心最重要,平等心最重要,清淨平等就是定。離開一切染污,心就清淨了。是非人我、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要捨,不是好東西,決定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就沒有辦法脫離輪迴。這個東西擺在心上,心就變成輪迴心。塬本是佛心,塬本是真心,有這些東西污染就變成輪迴心,你所造作的一切輪迴業,你能出得了輪迴嗎?統統放下,統統捨棄掉,遠離一切分別心就平等,有分別就不平等;有染污就不清淨,染污就是執著,你有貪瞋癡,貪瞋癡是染污。由此可知,佛法修行修什麼?恢復自己本來面目而已!宗門裡面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就是如如自在的佛。所以佛法的教學,終極的目標,恢復自性而已,恢復我本來面目,沒有別的。定,「定體」,要用我們淺顯的話來說,就是存心。第四,「行海」,就是我們的生活行為。我們要存什麼心?要存清淨平等心,然後我們過的生活就是諸佛菩薩的生活,是個大自在隨緣的生活。
末後這一段,「法界不思議大圓明智海遍周」,這就是「法界品」,我們一般人稱的「普賢行願品」。長者這個地方有一段話我們要注意,「以此一部之經,五品之內,品初皆有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以為品首者」。每一品開端都有這個字樣,這個字樣顯示著很深的意思。「明此五法,是一時、一法界、一剎那際、一體用,一切諸佛一共同之法。如是之法,不離十定之中剎那際」。長者這個給我們的啟示很大,這一段清涼沒說,所以長者有很多東西的確可以補充清涼之不足,合起來看實在是好。五法,五周之法,這個五周全經的大意,過去蓮池大師有個表解,畫了一張表,那個表好像妙因法師在他《華嚴史略》裡頭附在最後。
妙因也很難得,但是也很執著。我在舊金山的時候,他來看過我幾次,好人,老實人。沒有出家之前,他是當教員,他是念師範學校的。出家之後,學佛也受了一些災難,修持很好。過去跟隨弘一大師,所以持戒很嚴,生活比較上拘謹一點,對於經教很下功夫。我在美國,我去看他的時候,他收藏的這些線裝書相當豐富。可是現在人一走,這些法物又不曉得流到哪裡去了。無常,這一點我們要懂得。懂得之後,盡量什麼?盡量建立圖書館,東西不要自己來收藏,自己需要用,參考資料隨手能拿到,用完之後歸還圖書館,自己不要負保存的責任。保存責任,這個裡頭也有因果,不是開玩笑的。所以得到不要歡喜,你保存不善,你就有過失、就有罪過。所以還是一切放下,自在。我們常行法布施,需要參考資料不怕沒有,它有因果,我常常布施,哪有得不到的?可是決定不要自己保存,一定要遍施,歡喜普遍布施,這樣就好。所以五周因果的前面都有這個字樣,這是長者給我們點出,他說這是什麼?一時,沒有前後。而清涼大師給我們講的五周有前後,清涼大師為什麼這麼說?清涼從行布上說。李長者為什麼說一時、一法界、一剎那際?他從圓融上說。「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行布就是有次第,有先後、有次第,圓融是沒有次第、沒有先後,說的意思都沒有錯。
末後,道霈法師有個評曰,在七十四面倒數第三行,「五周之義,疏論稍殊」,就是清涼跟李長者的說法有點不一樣。「各有所主,大旨無乖」,大旨都沒錯。這個地方特別顯示出是一時,所以佛經講一時是非常非常有道理。我們將來做註解、做易解,諸位就用一時,不要說有一個時候,不要用這個話。有一個時候跟一時味道完全不一樣。有一個時候還是有先後次第的,不如就用一時說得好,就這麼講法,不管人家聽得懂、聽不懂,沒有關係。所以一時不需要加以解釋,就是說一時。
一法界,這也是真的。實際上十法界還是一法界,就正如我們今天這一個社會,一個大的社會,好像新加坡這個地區,我們把它比作一法界,這個地區裡面有許許多多不同的社團,那就變成十法界。雖然有許許多多社團,都在新加坡這個地區,沒有離開一法界。一法界是真的,因為它不變的。你社團會變,社團常常改組,有的新社團成立,有的舊社團解散,它是個無常的。而這個地區,這是常住的。所以一法界是真的,十法界是假的。一法界不礙十法界,十法界也不礙一法界,這個就是理事無礙。
一剎那際是講真相。我們今天所謂整個宇宙人生,它的真相是什麼?真相是一剎那際。這個的確說出事實真相。你明白了,你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般若經》上講的「無所有,不可得」。一切諸法,無所有,不可得,為什麼?剎那際。所以前幾天我們樓下仙人掌開花,我們就照了很多照片,那個照片實在講可以把它放大,我們可以選幾張掛起來,讓大家常常看到,想到什麼?剎那際。你看那花一開,馬上就沒有了,讓你領略到剎那際,而我們所有世界一切這個現象也是剎那際。我們每天見面,這現象是什麼?相續相。剎那剎那相續,不是真的,這種剎那剎那相續,剎那剎那在變化。相續,不是前面的相跟後面的相是真的連續,不是,變了。它變的速度很小,你看不到,它真的變了,換句話說,前一剎那跟後一剎那絕對不是一樣的。
現在一般懂得一點科學常識的人知道,我們身體內部的細胞新陳代謝,哪裡會一樣?前一秒鐘這個身體,跟後一秒的身體不相同,有一些細胞已經死了,再有一些新的細胞已經形成。這是我們講很粗很粗的相,微細的相我們沒有辦法覺察。因為剎那生滅,所以佛法裡頭也叫做不生不滅。它要真的不生不滅,我們講不生不滅,這不叫廢話嗎?說的有什麼意思?確實是有生有滅。有生有滅,為什麼說它不生不滅?是因為它生滅的時間太短暫,沒有辦法發現,生的時候就是滅的時候,叫生滅同時,所以叫它做不生不滅。你要能夠見到這個現象就入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就是剎那際,幾時你看到剎那際,你就是無生法忍的菩薩。無生法忍的菩薩高了,你看《仁王經》上講的,下品無生法忍的菩薩是七地,中品是八地,上品是九地,這個地位高了。再往上去,寂滅忍,不是無生忍,那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菩薩境界最高的是到這個地方,無生法忍,上品九地菩薩,就是他看到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所有一切依正莊嚴都是幻相。
所以我們常常用照相機,你看快門一按下去,就是剎那際,就是個事實真相。你一按下去之後,你第二次再按的時候,不是前面一次了,不是的。現在照相機很普遍,也很便宜,你們每個人都有,你們照相每一次按快門,有沒有想到剎那際?生命就是這剎那際,玩賞是短暫的,紀念是假的,你死了以後,還誰紀念你。地球還有成、住、壞、空,地球毀壞之後,誰紀念你?所以這些地方,事相上,表示一個什麼?情至厚,恩德,恩情至厚,是顯示出這個意思。借用這個幻相來表法,恩德情義之厚,是這個意思。我們對老師、護法感念,我們上課照片掛在這裡,我不在,誰掛?沒有人掛,馬上就沒有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借重這個假相,讓我們把性德流露出來。性德是什麼?知恩報恩,有恩有德。我們與一切眾生有恩有德、有情有義,這個社會才祥和,才能和睦。
現在這個社會,別人已經進入功利的社會,過利害的生活,我們還生活在道義裡面,不一樣。所以他們生活很緊張、很苦,我們生活很輕鬆、很自在。什麼塬因?我們生活在道義裡面,他們生活在利害裡面,那怎麼會一樣?我們同樣生活在這個地區、同樣生存在這個社會,可是我們的感受是完全不相同。我們每天法喜充滿、無憂無慮、自在快樂,他們是憂慮重重、患得患失,一時一刻心都不安,怎麼會一樣?你要問這個塬因到底是什麼?就是對於事實真相,一個是明白,一個是不明白,就在此地。明瞭,所有一切都化解。所以功利的社會,利害的社會,我們一樣還可以行仁義、行道義,沒有衝突,沒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就擺到生活上來。所以一剎那際,這個事實現代的科學家也發現了,而且很注重,今天科學(尖端科學)量子力學就是研究這個問題。他們研究發現,發現剎那際,但是他不能入佛的境界,塬因就是分別執著沒放下。他如果放下分別執著,他從這裡真的就入佛境界。他確實能夠超六道、超越十法界,關鍵就在分別執著沒有放下。
下面,「一體用」,一體用實在講就是大方廣,一個理體,怎麼說一個作用?作用都是自性的德用。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的作用是自性顯現的,十法界、六道、三途,這裡面一切眾生所有一切作用也是自性顯現的,唯心所現,怎麼不是一個體?但是體用裡面的感受,苦樂憂喜的感受,不同就太大,這是什麼塬因?這是唯識所變。識是什麼?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愈嚴重的,這個用他就把它變質了,還是這個作用,他把它扭曲了,就產生變化,不是一個正常的用。諸佛菩薩因為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他起用是正常的,正用,我們一般講正受,三昧,叫正受。諸佛菩薩這個受,這個受是受用、感受,純正的,沒有變化,完全是自性流露出來的。凡夫,因為妄想執著把正受變化、扭曲了,扭曲就變成苦樂憂喜捨,變成五種受,一個正受變成五種受;五種受,再隨著你分別執著程度的不一樣,於是對於苦樂憂喜捨的感受就又不相同,道理在此地。
你要曉得根源是一個體用。因此,極苦的環境裡面,阿鼻地獄,這極苦的,佛菩薩到那邊去現身去度化眾生,現身現同類身。大經論裡頭常講,「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到地獄道現地獄身,到畜生道現畜生身,到餓鬼道現餓鬼身,不現同類身不能度眾生。現同類身,跟這些眾生過同類的生活、處同類的環境,凡夫是真苦,佛菩薩現那個身過著同類的生活,有沒有苦樂憂喜捨?沒有。這不就是跟你講的事事無礙嗎?佛菩薩為什麼沒有?佛菩薩知道這是剎那際,知道是同一體用。佛菩薩那個受就像唱戲舞台上表演的受,舞台上表演有的時候笑、有的時候哭,劇本上寫的,叫你笑你就笑,叫你哭你就哭,不是真的,表演的。可是凡夫在那個境界裡,他不知道,他真苦,他樂的時候,他真的有感受樂,他真的有苦,他不是表演,佛菩薩是表演的,不相同在此地。你們想想看,豈不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一個不明白,明白的人是佛菩薩,不明白的人是凡夫。不明白的人才有苦樂憂喜,明白的人沒有,不但沒有苦樂憂喜,連這些形相統統都沒有。明白的人知道,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無所有,當下即是。這個慢慢去體會,真能夠體會個一分、二分,真的一生受用無盡。
「一切諸佛一共同之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這一個境界,這個境界在《華嚴經》裡面叫做華藏世界,這入華藏世界。華藏世界遍一切處,我們這個地方都是華藏世界。「如是之法,不離十定之中剎那際」,這一句話做總結,非常重要。這是入剎那際定,真實、徹底、究竟、圓滿的明瞭事實真相,這個事實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也可以說盡虛空遍法界的事實真相,徹底明白了。
下面這舉例子說,「降神」,降神是從兜率降生,「入胎,示現成佛,入涅槃」,這是略舉八相成道,「不離一剎那際,更無移也。」我們世間人看佛示現在這個世間八十年,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實際上剎那際。這個話說的是真的,說真的沒人懂,說四十九年,人家都懂、都點頭,沒錯。說剎那際誰懂?如果說剎那際,佛沒有說法。這個意思佛在經上也常講,佛不說法,佛不度生,說這些話都與剎那際相應。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塵說剎說,而沒說一個字。這些意思都與這一段文相應,我們曉得他說的是真話。
如果說佛說法說四十九年,說了一切諸法,這五乘的佛法,也沒有說錯,從行布上說,從跡象上說;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世尊四十九年沒有說過一個字,這是從理上說,從性上說,這裡面沒有矛盾。實在我們今天常講矛盾,這個字也念錯了,但是大家都錯了,統統都錯就對了;現在念正音,反而沒人懂,應該正音是念矛順。我們講矛順,你懂嗎?你不懂,一定要講矛盾,你就懂了。所以念正音的時候,你反而不懂,大家都錯了,大家錯就對了,我們要隨俗。譬如我們現在講四書,你們大家都曉得《大學》、《中庸》,《大學》兩個字也念錯了,兩個音都念錯了,你念古音的時候沒人懂,古音那個「大」念「太」,「學」念「教」,「太教」,你懂嗎?不懂,你不懂。所以現在大家念《大學》,我就念《大學》,一說大家都懂,隨俗就好。到這個地方,這是一個大段落,把這部經的大意略略的介紹出來,使我們明瞭這部經對我們很有用處,對我們很有好處。入不了門,這是事實,真的是不容易,也就是說我們心裡面這些垃圾很難清除。可是你不清除你就入不了門,如來果地上這種殊勝莊嚴的境界,你沒有辦法享受得到。可是佛真的是有圓滿智慧,真實的慈悲。
我在初學的時候,初學的時候,我們也有幾個同參,很好的朋友,常常在一起,我常常研究經教,他們也看《大藏經》。當中有一位同學把《大藏經》從頭到尾看過一遍,他看的是《嘉興藏》。《嘉興藏》的分量比較少一點,那時候台灣剛剛印出來,精裝本二十冊,《中華大藏經》第一輯,它取的是《嘉興藏》,明朝時候的本子。他看完之後,提出兩個問題,他說釋迦牟尼佛沒講清楚,很遺憾!哪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無明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無明?這個問題釋迦牟尼佛沒講清楚,好像在《大藏經》裡沒看見。我說《大藏經》分量太大,你眼花了,你看過之後沒有注意到,佛講得很清楚,你沒有留意到,你只能怪你自己,你不能怪佛。第二個問題,他疑惑,他說經上講佛是萬德萬能,這個是不是讚歎的話?不是真的。如果佛要真的有萬德萬能,假如一個眾生造作五逆十惡無間地獄的罪業,佛能夠叫他馬上成佛,我就相信佛是萬德萬能。如果佛沒有這個能力,萬德萬能是讚歎的話,不是真的,就好像我們從前讚歎皇帝萬歲、萬萬歲,實際上他活不了幾年還是要死,恭維讚歎的話。我就告訴他說,佛的智慧德能能令一切造作極重罪業的眾生立刻成佛,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讀《華嚴》就了解,剎那際!問題就是你的轉變,你在剎那際一轉變,你就成佛。為什麼?所有這一切境界是虛妄的,它不是真。真的,你就沒有辦法轉;假的,還不好轉嗎?問題你能不能回頭、能不能轉?關鍵在此地。都是一個念頭的問題,識變的,識就是念頭。最明顯、最殊勝的,佛教你念阿彌陀佛,你能夠把萬緣統統放下,真的放下了,你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就作佛了。你放下心裡面拉拉雜雜的東西,你就放下六道、放下三途、放下十法界,你一心念阿彌陀佛就成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念阿彌陀佛是心作佛,本來是心是佛,你現在又是心作佛,你哪有不成佛的道理?所以成佛要多久?一剎那。今天大家念佛作不了佛,就是你又念佛,還有那個垃圾東西還愈填愈多,這個沒有辦法,被那個拖累,你作不了佛。你要把這些垃圾渣滓東西統統甩掉,單單這一句佛,你不就成佛了嗎?念茲在茲,念什麼成什麼,想什麼成什麼。這是給你講真實話,想什麼變什麼,「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想什麼變什麼,想佛就變佛,想菩薩就變菩薩,一點都不假。
所以我們最殊勝的方法,就是我們這個垃圾除不盡,除不盡怎麼辦?除不盡,求生極樂世界,叫帶業往生,除不盡還可以帶著走,只有這個法門。除了這個法門之外,任何一個法門都要把這個垃圾除盡,你才能成得了佛,只有這個法門除不盡也行。諸位同學要知道,吳居士從山東來,告訴我,山東現在念佛往生的人好多好多!這不是假的。他為什麼能成功?死心塌地,心裡的垃圾不管它了,有多少也不問,我只一心念阿隬陀佛,一心求阿彌陀佛來接引,到時候阿彌陀佛就真來了。到西方極樂世界,再把你心裡面這些拉拉雜雜的東西再去捨掉,到那裡捨掉容易,因為那個地方不會增長,沒有外緣給你增長。到極樂世界決定沒有貪心,為什麼沒有貪心?你所想要的東西都現成的、都太多了,你還會貪它嗎?你們想想看,今天我們住在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對我們最重要?空氣最重要。誰貪空氣?誰把空氣拿去儲存著?沒有。為什麼?太多了。你們在這裡貪圖黃金珠寶,西方極樂世界滿地都是的,你要去貪那個東西,人家說你撿磚頭、瓦塊、泥巴干什麼?所以你貪心自然就沒有了;樣樣都如意,瞋恨心也沒有了;天天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愚癡就沒有了。所以到那個地方斷貪瞋癡好快!在這個地方,所有一切環境是幫助你增長貪瞋癡慢的;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環境,貪瞋癡慢自然不生。所以我們換一個環境,移民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去的條件很簡單,只要具足信願行,真信切願,老實念佛,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連佛法也放下。你佛法不放下,佛法也是個累贅,也是個麻煩,佛法也要放下,一心念佛,決定往生。所以佛的萬德萬能不是假的、不是讚歎的,實實在在的。好,我們時間到了。
(第十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10
我們今天就再來看,繼續看《華嚴經》,這些部分,我們將來在華嚴講習裡面都不想講的、不打算講的,因為這部分太長,我們講經的時候就直接經題、內容、大意,接著就經文,所以不會說得這麼詳細。第七十五面,這是第三大段,「顯經之宗趣」。顯是顯明,說明這部經它的宗旨、它的歸趣。什麼叫做宗?什麼叫做趣?清涼在此地給我們下了一個定義,「語之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宗就是宗旨,換句話說,就是這一次所說它目的之所在,這個就是宗旨。說話一定有目的,佛講經也不例外,無論是大部頭、是小部頭,是長時間講,還是短時間講,它一定有宗旨。如果沒有目的、沒有宗旨,這個話就毫無意義,所以它有目的。目的的歸結就是趣。這是世尊每一會講經宗趣都不一樣,都不相同。譬如《彌陀經》,這是大家最熟悉的,《彌陀經》的宗旨就是信願行,世尊說明西方極樂世界,他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夠生起信心,能夠發願求生,能夠老實念佛;它的趣,就是往生不煺成佛。所以對宗趣兩個字的意思,我們一定要很清楚。佛每一部經都有他說這部經的意義、說這部經的目的,趣就是說這部經對於聽眾的期望,希望他將來有什麼樣的結果。
「一切諸經,各自有宗。然楞伽雲: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者。斯言遣滯,若無宗之宗,宗說兼暢。」《楞伽經》上這段話,好!一切法不生,這是真的,千真萬確的事實真相。一切法不生,你還有什麼宗、還有什麼趣?沒有。可是這個話不是對凡夫說的,不是凡夫境界。凡夫要聽了這個話,換句話說,一絲毫的利益都得不到,程度不夠。這個話對誰說的?對法身大士說的,在十法界裡面都不行,不是這個水平。十法界裡面的眾生,觀察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有生有滅。超越十法界,才真正見到一切法不生,到那個境界裡面,還立什麼宗?宗沒有了。由此可知,《華嚴經》今天是對我們凡夫說的,講得很清楚,大心凡夫,它不是對法身大士。可是這一句話要對大心凡夫來講也有個特別的意思,怕你執著,這一句話是破你一切的執著,告訴你,佛所講的宗、所講的趣,都是權巧方便建立的,不是真的。你把這個執著是真的那就錯了,是他教學的手段,不是他的目的。譬如世間法教學最高的標準是教你拿博士學位,達到博士這個標準,可是怎樣才能幫助你達到?一定要辦幼稚園、辦小學、辦中學、辦大學,這些所有一切的設施都是方便,到博士班才叫究竟,前面統統是方便法。由此可知,《華嚴》也是方便法,也是方便說。究竟說,真實說,沒有文字,沒有言說,那是真實的。叫「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那是真實的。所以佛跟佛見面,一句話都沒有,雖然一句話沒有,也沒有任何表情,可是心靈是通的,真正是平等法,真正是無二法。
末後這兩句,妙!「若無宗之宗,宗說兼暢」。什麼叫無宗?不執著宗,不執著就沒有了。只要一不執著,世出世間法都通暢了。由此可知,我們今天的大病就是執著,就是不肯放下、不肯捨棄,這個麻煩大。所以我們的境界很難向上提升,塬因就在此地。這就好比我們上樓一樣,我們一步踏在這個階梯,捨不得放棄這個階梯,不肯離開這一層,你怎麼能往上面一層去?就是這麼個道理。你踏到這一層,立刻就要捨棄這一層,你就向上升;在這一層住下來就麻煩,你就不能再往上提升了。世法裡頭也說「學無止境」,不能止,停在這個境界裡面,你所學的東西就很有限。有限還罷了,有限裡面一定會誤會、錯解,這個就不好了,會錯解意思。這個我們要懂得。所以佛雖然是立的有宗、有趣,我們曉得這個宗趣是世尊教學的權巧方便的顯示,不可以把它坐實,坐實就錯了。
「今此經者,以法界理實緣起因果不思議為宗」,這是清涼大師。古來的大德判《華嚴》這部經,說它的宗趣之所在,各人的說法不一樣,諸位看《疏鈔》的塬文,你就看到了。清涼大師舉古大德所說的,說了很多,他老人家最後做一個折衷,就是他的註疏裡面就用「法界理實緣起因果不思議」,這是他折衷各家的說法,為我們設定《華嚴經》的宗趣。下面再給我們解釋,說法界這個名詞,「諸經容有」,佛不是只在《華嚴》裡面講法界,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小乘經裡面偶爾也說到,但是佛所說的,沒有詳細說,沒有細說,雖說了,沒細說。「未顯特異」,特是特別,異是不同,沒有顯示出它的特別之處,它跟一切諸法不同之處,佛沒有細說。在本經裡面說得最詳細、說得透徹,所以用不思議三個字貫之。法界不思議,法界裡面所包含的一切諸法,法法皆不可思議,若有一法可思可議,法界的特異就沒有了,所以用不思議把它徹始徹終貫穿了。理如是,實就是事實,法界理實,理跟事實。緣起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怎麼變現出來的?從哪裡來的?我們現在一般學術界在探討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就是此地講的理實緣起四個字。起是生起,緣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條件,不是單純。佛在這部經上講無量因緣,無量的因緣而生起的,哪裡是偶然?所以理跟事都是無量因緣而興起的,於是這裡面就有一個現象產生,這個現象就是因果,這個現象就發生了。因果循環,因果相續,因果轉變,這個現象生起,這個現象也是不可思議。我們如果說是用思、用議,思就是思惟、想像,你只能夠明瞭它的局部,這思惟想像局部,它深廣的現象你就達不到。
諸位一定要曉得,我們的言語範圍不大,有很多事情,我們言語沒有法子表達,說不出來。所以言語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諸佛菩薩言語那麼善巧也有一個範圍。但是思想比言語的功能大得多,我們說不出,我們能夠體會得到。宗門裡面常講,「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飲水,我問你,這個水冷熱如何?你能說得出來嗎?你怎麼個說法,我聽了也是含煳籠統,也沒有辦法清楚,為什麼?各人的標準不相同。譬如吃辣椒,辣不辣?那個會吃辣的,不辣;我們不會吃的,嘗一點,辣死人了。怎麼一樣?不一樣!每一個人的標準都不相同,你能說得出來嗎?說不出來。能夠說得出來的,只是一個概略而已,一個概略的觀念。實際上決定說不出來,要你自己去嘗到,你才曉得那個味道。你嘗到的時候,你也說不出來。禅宗常說人開悟了,開悟那個境界,他能說得出來嗎?他說不出來。不是他不肯說,他真的說不出來,只有開悟跟開悟的人,他們能夠心心相印,他們能夠體會。否則的話,怎麼樣去說,怎麼樣去形容,給諸位說都是相似,都沒有辦法形容得那麼真實,沒法子,言語、思惟的能力達不到。
思惟雖然比言語範圍是大多了,還是有範圍。這個範圍是什麼?法相宗裡面講的阿賴耶識。你看第六意識那個能力真是強,向外它可以緣十法界,對內可以緣到阿賴耶,但是就是沒有辦法緣到真性,沒有辦法緣一真法界。所以在實,這裡講個理實,實,思惟不能夠緣一真,可以緣十法界,這個範圍就太大了。可是佛所證的是一真法界的狀況,這是講法界,這個法界是講一真法界,諸佛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它也有理,也有事實,華藏世界是事實,極樂世界是事實。大家都知道,極樂世界有四土,華藏世界也有四土,哪一個世界都有四土。四土裡面常寂光是理,實報土以下那是事,此地不用一個事,它不用理事,它用理實,這個字用得就有意義。如果說事,連我們這個也包括在其中,我們就會把它想得很淺。說個實,那是真實的報土,我們這是虛幻的報土。所以那是一真,是真實的報土。
佛法講真、講假,用什麼做標準?這個我們要清楚,佛法的標準,不變是真的,會變是假的。我們這個報土會變,人,你看有生老病死,會變;植物,生住異滅,變;礦物,成住壞空,它變。凡是會變的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我們想想十法界裡面哪個東西不變?統統都在變,只是變化在時間上有遲速不同。我們人間這個變化太大、太快,到天道他們變化的速度就減緩了。佛經上講的忉利天,忉利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一天的變化就是我們這邊一百年的變化,一百年的變化太快,它一天就慢很多。忉利天要比起兜率天,忉利天的變化太大,兜率天的變化比它又緩慢。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曉得佛講經的義趣,那個味道(法味)你才能體會出來,才能夠漸漸體會得到。實在說不管是快是慢,真的都是一剎那、一瞬間的事。假如說我們看水上的蜉蝣,你們有沒有見過,水上的小蟲子,水上跑來跑去的,我們中國人叫牠蜉蝣。蜉蝣的壽命大概只有十個小時,十個小時牠一生,從生到死,牠一生,你看那個變化多大。牠要看我們人活幾十歲、活一百歲,不就是像我們看大梵天一樣嗎?壽命太長,簡直不可思議。十個小時就是牠的一生,我們還幾十年是一生,我們看牠,牠變得太快,牠過一分鐘就等於我們好像過一年一樣。所以你從這個上面去仔細一觀察,我們今天看大梵天王的福報壽命就是蜉蝣看我們,牠看我們就像我們看大梵天沒有兩樣。我們這幾十年、一百年也覺得很短,所以你就想到大梵天王他也覺得他的壽命很短,他看我們就像水上的蜉蝣一樣,朝生暮死。
你看看兜率天,這不算太高,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假設我們這個人在世間能活一百歲,也算一天二十四小時,兜率天的人看我們人間的壽命,六個小時,你說有什麼意思?還不到朝生暮死,這個地方要覺悟。大梵天看兜率天,就跟兜率天看我們沒有兩樣。如果從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八萬大劫,我們這個世界經過多少次成住壞空?八萬次成住壞空。一個大劫是一個成住壞空,八萬劫,八萬次的成住壞空。他來看我們這眾生的壽命,只是幾秒鐘,你說多可憐!我們現在自以為了不起,從高的天看到我們,真叫可憐蟲都不夠格,比可憐蟲還可憐。你要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才覺得我們佛不能不學,我們學了佛,我們將來看大梵天也跟看蜉蝣一樣,這一點不假。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你看無想天人的壽命都是朝生暮死。這是叫你漸漸看到世出世間緣起因果的現象。所以了解這個,人還有什麼價值?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還有什麼好留戀的?人真的會覺悟,真的明白過來,然後所行的,這一轉變就是佛菩薩。
所以昨天跟你們講忏悔,古德教給我們忏悔,三種方式,伏業、轉業、滅業。這是講轉業。凡夫能做到的忏悔,說老實話,上乘的功夫也不過是伏業而已。轉業是覺悟的人,不覺悟的人,他怎麼轉得過來?這個一轉,真的就是轉生死就成大涅槃,大涅槃是如來果地法身大士的境界。我們能不能轉?能轉,不是不能轉,就在這個一念之間。你為什麼轉不過來?煩惱習氣太重,這是一個大障礙。第二個,對事實真相,就是此地講的「法界理實緣起因果」你完全不了解,完全不認識。你真正認識明白了解,那就很好轉。這一轉,從今之後再不會為自己想,換句話說,「我」沒有了,「我」這個觀念沒有了,執著沒有了,分別沒有了。變成什麼?變成盡虛空遍法界是個我,念念都與虛空法界相應,那就恭喜你,你成佛了。這經上常講證得清淨法身,虛空法界是我的身,虛空法界是我,你就成了毘盧遮那佛。你看一念之間。所以轉業忏很了不起,能轉,哪有不滅罪的道理?
你不會轉,你要硬的從伏、從滅來做,那真是很苦。所以聰明人,你看連修行講從根本修,根本在哪裡?根本是心性,根本就是此地講的理實緣起,你把這個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從今而後不過凡夫的生活,過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的生活在事相上跟凡夫沒有差別,理念上跟凡夫完全不一樣。理念上,他心是空的,他心是靜的;凡夫的心念,他是實,他不空,他心裡拉拉雜雜的東西不知道有多少,他心是動的,他不是靜的。所以妄念紛飛,他有妄想,他不是靜的。佛與大菩薩,我們這裡講的大菩薩就是講法身大士,超越十法界的菩薩,他心永遠是靜的,永遠是空的,心裡頭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不但世法不染,佛法也不染,真清淨。清淨心是真心,清淨心就是佛心,我們為什麼不肯放下,為什麼要在六道、十法界裡頭還在這受罪?還在這受苦?冤枉!所以本經的宗旨,清涼講得好。李長者所說的跟清涼的大致相同,前後加了一句,到後面我們會看到,大致是相同的。所以這個地方不思議三個字是關鍵。
後面說,「所以龍樹指此經為大不思議經,斯良證也」,良是好,良是很好的證明。龍樹菩薩講《華嚴》是大不思議經,在一切經當中,這裡是舉龍樹菩薩這個話來做證明。清涼在本經宗趣裡面,用不思議三個字。「淨名但明作用不思議解脫,蓋是一分之義,未顯法界融通等不思議,故不同也。」《淨名》就是《維摩诘經》,所以《維摩诘經》稱作小不思議經。為什麼叫小不思議?《維摩經》裡頭有不思議的意思,這個不思議只是講作用不思議,顯示出來了,說得很清楚、很明白,說得不夠圓滿、不夠周全,所以「未顯法界融通等不思議」。《維摩經》雖然也講不思議,跟《華嚴經》講的不思議還是不同,《華嚴》是法法皆不思議,《維摩》僅說作用不思議,這是這二部經裡面所說不相同的所在。
我們研經學教,首先要把宗旨掌握到,好像我們去旅行,我們先把方向掌握到,不至於迷失了道路。果然能把清涼所講的宗旨掌握到,我們要想得到華嚴三昧,要想契入華嚴境界,那就不是難事。將來入經文的時候,字字句句都與這個宗旨相應,都能夠契合這個宗旨,那就真的不可思議。而不是像一般學佛的人,一般學佛的人很多,我們常講所學非所用,他所學的經論用不上。是不是經論有錯誤?給諸位說,經論沒錯誤。他為什麼用不上?為什麼不得利益?他沒有抓住宗旨,沒有抓住方向,雖然研經學教,或者是依教修行,都修偏差了,所以不得受用。由此可知,宗趣在一部經裡頭它所佔的重要的位置。十門開啟就是用十個大段落來介紹全經的大意,全經的內容,宗趣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天台家的五重玄義,第三條叫明宗,是玄義裡頭的核心,最重要的一環,跟《華嚴》裡面這個段落顯經宗趣是完全相同的。這是學佛,我們講修行,不可以不知的。
但是在玄義裡面,是以這一門最深、最難懂、最難體會,這是事實。因為它的意思本來就深,不是故意把它加深,它本來就深。清涼在玄義裡頭用了很大的篇幅來說這一段,道霈禅師真是很難得,講那麼一大段的文字,節錄成這樣一個短篇,對我們初學的人來講便利太多了。可是我們修學要想在這一生真正契入境界,不可以得少為足,我們看到這個就很滿足了。這個小冊子是我們的引導,道霈禅師確實有這個意思,他寫這本書就是引導我們。因為《疏鈔》跟《合論》的分量都太大,我們一般初學的人看到這麼大的部頭,興趣就沒有了,不敢去研究,不但不敢去研究,連讀誦都畏懼。所以他把它節錄成《疏論纂要》,纂要就是節要的意思。他的目的是希望藉著《纂要》,提起你深入《疏》、《論》塬文的義趣,這個是道霈禅師真正的目的,我們才能真正得受用。但是為人講解,特別是在這個時代,將來在二十一世紀,人的根性劣,煩惱習氣重,深入不思議境界就太難太難,真的叫一代不如一代,這不是假的。一代煩惱比一代嚴重,我們對廣大群眾介紹,愈簡單愈精要愈好。這種說法,眾生有沒有得利益的?有,肯定有。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地區,都有聰明人,都有善根很深厚的人,他雖然是短時間一接觸,他也能開悟,他也能明白,也能提起深入經藏的意願,我們這種介紹就起作用、就有價值了。這是講到觀機,應機施教。
再看底下這段文,「其中釋義有四門」,清涼詳細給我們解釋本經的宗趣。「第一別開法界以成因果,謂普賢法界為因,遮那法界為果,是故因果不離理實法界。」這樁事情,我們一定有個很清晰的概念,在一真法界裡面,給我們開顯因果這個現象。普賢法界是因,這一句裡頭,著重在普賢這兩個字。在《普賢行願品》裡面、在大經裡面,佛給我們說普賢這兩個字的意思,清涼與李長者根據經義,為我們闡述普賢兩個字的深義。這個普他就說了十條,所以經上講十普,十普總歸結就是心量圓滿的顯現,佛家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才是普。所以普是真心,普就是法界,普就是圓滿的性德。它說賢,它不說聖,說賢,你不能不懂聖。聖是什麼意思?聖是對於盡虛空遍法界,要是以這個宗趣來講,就是法界理實緣起因果不思議,他完全明瞭,這個人叫聖。什麼叫聖人?聖人對於事理的真相通達明瞭,就叫做聖。這個人對於一切事理通達明瞭,跟聖人差不多,雖然他不能成聖,跟聖人差不多,這個人叫賢。所以此地的賢在我們佛門講等覺菩薩,這稱之為賢。為什麼不稱聖稱為賢?聖是果地,賢是因地,它表因。
普賢行所修的,也就是普賢菩薩的生活,我們這樣說起來,大家就更容易懂,你聽了容易體會,也會感覺得很親切,與自己實際生活沒脫離。普賢菩薩的生活就是我們現前的生活,我們每一個人現在過的生活就是普賢菩薩的生活,我們今天得不到普賢菩薩的受用,我們的心不是普賢心。你才曉得事上沒有兩樣,正是《華嚴經》上講的「事事無礙」,沒有兩樣。障礙在哪裡?障礙,在你心念上產生的障礙。普賢菩薩沒有障礙,為什麼沒有障礙?他心地清淨不染,平等不二,所以他沒有障礙。為什麼說普賢菩薩的生活就是我們現在自己過的生活?諸佛菩薩隨類化身,哪個地方有感,哪個地方就有應,我們此地有感,菩薩當然應現。應現在哪裡?應現在我們眼前,應現在我們周邊,我們六根所接觸的無一不是普賢法界。為什麼我們不知道?我們妄想分別執著把自己搞煳塗了,所以見不到。誰見到?善財童子見到。我們今天要見到了,我們就是《華嚴經》的善財,我們所接觸的一切人事物就是五十三參,接觸所有一切的眾生就是五十三位的善友。這個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大方廣佛華嚴在哪裡?不就在我們現前嗎?沒離開我們一步,一寸一分都沒有離開,關鍵就在乎我們會不會轉、能不能轉得過來,關鍵在此地。這一個轉變就太殊勝,叫無比的殊勝。這個轉凡成聖,不是小聖,大聖。希望大家在這裡要留意,要細心去體會,一定要把自己的障礙去掉。你不把障礙除掉,還是沒法子相應的,沒有法子相應,就沒有法子契入。換句話說,我們還過生死輪迴的生活,還是用輪迴心造輪迴業,這就苦了,這個是沒完沒了。一念契入,煩惱就捨掉了,實在是轉煩惱成菩提,把我們平常妄想分別執著一轉變,成為無量的智慧,煩惱跟智慧一樁事情。迷的時候叫煩惱,悟的時候是智慧,它不是二樁事情,是一樁事情。佛菩薩比我們高明,就是把一切煩惱轉變成智慧,我們的麻煩是把自性無量的智慧轉變成煩惱。怎麼轉的?我們講最粗、最明顯的,就是一念自私,這個麻煩。我講的是粗得不能再粗了,就是一念自私,就把你自性無量的般若智慧轉變成無量的煩惱,煩惱現的這個法界就是六道三途。所以我們從哪裡下手?我們要真干,從哪裡干起?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斷掉,從這裡下手,從今而後不再為自己。不再為自己是真正之樂,真正是大享受。你不再為自己,沒有自己了,諸位想想,你還有煩惱嗎?縱然有煩惱,誰受?我自己沒有了,誰受煩惱?縱然有生死,誰生死?有我,我生死;我沒有了,誰生死?生死就沒有了,這才真正叫連根拔除。
你有我,你就有煩惱,你就有苦受,你就有生死,你就有輪迴。我沒有了,一切都沒有了。為什麼偏偏要執著這個身是我?患得患失裡面起了一個我所,不曉得這個東西是假的,無常的,不可得。不可得裡頭,偏偏起了一個妄念,得失的念頭,全是妄想。所以你們念《百法》、講《百法》,我在過去遇到一個學生,他曾經跟我學過,以後在台灣有個大學裡面講《百法明門》,他來告訴我,學校請他去講《百法明門》。我笑了一笑,我說你講的百法,大概不是明門,黑門。他聽不懂,他說怎麼百法是黑門不是明門?明是什麼?明是智慧,聽了《百法》,開悟了,那就是你講的是明門。如果你講這一百條,叫學生又記住,牢牢記住這一百條,分別這一百條,執著這一百條,豈不是黑門嗎?他頭腦裡頭已經夠復雜了,再加上一百條,叫它更復雜,那不是明門,那黑門、暗門。所以你要明白《百法》它的宗旨是什麼?宗趣是什麼?末後講得很清楚,它的宗趣是要你真正悟到二無我。《百法明門論》只解釋佛在經上講的一句話,「一切法無我」,只是這一句話的註解。佛講一切法無我,什麼是一切法?再講百法;什麼是無我?後面講二無我,人無我,法無我。你了解百法之後,你就曉得人無我、法無我,破我、法二執,那就是明門。
大乘經論的講解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講了之後叫聽眾裝了一肚皮的佛法,那就壞了,那就不是明門。聽了之後一肚子拉拉雜雜東西統統捨乾淨,那就明門了,那就覺悟了。世間法的教學,尚且不主張記問,不主張叫你要記得很多,主張什麼?主張叫悟處。你看古老的教學,老師觀察學生,某個學生有悟性,這個學生悟性很高,教你要領悟,不是要求你記得很多。小學學生背誦經文,背誦經文用意在哪裡?幫助他將來開悟,背誦經文是一個修定的手段。小孩也會胡思亂想,那要從小養成胡思亂想的這個毛病、這個習慣,麻煩可就大了,這個人一生都開不了悟。所以從小就不讓他胡思亂想,把他的思想意志集中,叫他讀經。所以讀經表面上看到,叫你經文要熟讀、熟記,實際上是破一切妄想,真正用意在此地,也是我們佛法裡面講訓練根本智。
這是現在佛家教學也是完全喪失掉了,我們今天在佛門裡面看不到教學。所以我們讀古書,看看古人親近善知識,五年學教。學教實在講,什麼東西都沒學。你親近善知識,這頭五年干什麼?分配你工作,叫你去做事。做事修苦行,目的是什麼?修福。然後叫你讀經,給一本經給你,叫你去念,念到會背。天分好的,沒多久他就會背了,老師再給一個深的、分量大的,再去給你背。換句話說,折磨你,沒有講解的。講堂裡面講經,禅堂裡面參禅,念佛堂念佛,都沒你的分,你沒有資格進去,你只能在外面打雜,照顧大眾。你好好的依照老師給你的課本,你去念。念經是什麼?收心,不打妄想。天天要去讀經、要背經,那是修定;作務,就是給常住做事,修福。五年福慧雙修,奠定福慧的基礎,所以叫你修苦行。哪裡說一出家就做學生、就做清眾,什麼事都不干,你沒有慧,也沒有福,你將來什麼成就都沒有。
所以你想想,古人教學有道理,不但佛法是這個教學,你去念《禮記》,《禮記》你念「曲禮」、念「內則」,你念這些東西,「少儀」,你去念這幾篇,這幾篇統統是講小學。從前小學七歲就跟老師,老師教你什麼?教你灑掃應對,都教你做活,看到你的年齡,看到你的體力狀況,分配工作給你做。所以它是生活的教育,也是教你修福,到你長大了,你還是會勤勞,你能夠事奉師長。所以學生要照顧老師的生活,侍候老師。你會照顧老師,你回家就會照顧父母,所以這是老師教的。你會侍候你的兄弟姐妹,你能夠奉事師長,所以屬於生活的教育。教導你處事待人接物,教規矩,教你做人。讀書,年歲那麼小,不是讀書的時候,智慧沒開,所以完全教你背書。教你背書,訓練你的根本智,不讓你天天打妄想,叫你起心動念都想到書上的文字,用這個方法收心,在佛家講「都攝六根」,用這個方法,這是教育。等到十三、四歲了,懂事了,智慧開了,然後再講解經裡面的道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
所以中國過去學校只有二個階段,沒有三個階段,像現在小學、中學、大學,古時候沒有中學,只有小學、大學。大學叫太學。大學裡面是研究討論,小學裡面完全背誦,不講解。所以小學的老師,沒有講述的,不講意思,專門叫你背,督促你。你能夠背誦了,再叫你背一百遍、背二百遍,天天溫習。每天一定把昨天的課程背一遍,再上新的課程,再教新的課程,那個教學法好!今天這種新的科學教學法,遠遠不如以前那個老辦法,老辦法是叫人真開智慧,現在這個方法,實在講智慧都堵塞了,智慧沒有了,只有聰明,而且世智辯聰。所以今天的教育,世智辯聰的教育,不是真實智慧。
真實智慧的人,心清淨,心空,空就靈;心要是實,實就不靈。我們佛法裡天天離不開敲木魚,木魚裡頭不挖空,你敲敲看,響不響?一定把它挖空,裡頭沒有東西,敲了才響,才好聽。我們人也是如此,人心裡頭牽腸掛肚的東西那麼多,一點智慧都沒有,不靈了。你要想智慧現前,那你就得曉得,把你心裡拉拉雜雜的東西統統去得乾乾淨淨,你的心就靈,智慧就開了。又想心裡東西要保存到,又想開智慧,哪有這種事情?辦不到的。一定要把那些牽腸掛肚的東西捨得乾乾淨淨,然後你看書,給諸位說,一看就懂了,一看就明瞭,一看這一句裡頭很多意思都出來了。你怎麼看出來?因為你心裡頭沒有東西,就看出來了。何以心裡沒有東西就看出來?因為心裡沒有東西,是真的,外面這些文字相全是假的,緣起性空,空與空就相應了。所以你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統統生智慧。不要說看經講無量義,看什麼都能講無量義,看這朵花給你講兩個鐘點也講不完,都是無量義,法法圓融,法法不可思議。
前面跟諸位報告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我們現實的社會,就是現實的世界。一毛一塵,無一不是大方廣佛華嚴,這個味道你才能體會得到,都在一個空、靈。所以不捨怎麼行?不放下怎麼行?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非放下不可,除這個辦法之外,沒有第二個辦法。徹底放下之後,你所有一切行,給諸位說,統統是普賢行;你只要心裡還有一物,你的一切行就不是普賢行。這個地方是以普賢法界為因,普賢行的關鍵就在此地。心裡頭什麼都沒有,你看六祖大師,這禅宗六祖惠能大師,他說的「本來無一物」,這就對了。你的心裡本來什麼都沒有,這是你的真心、是你的本性,你這個心性跟十方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十方諸佛如來的智慧德相,我們講智慧德相,用大方廣三個字來配,體性是大,智慧是相,德相是作用。德相裡面的相是現相,依正莊嚴的相狀,那個德就是作用,與自性完全相應的作用是德,就是大方廣。與自性體相作用完全相應、完全契合,這就是普賢法界,這就是普賢行。所以如果我們要修普賢行,一樁一樁在事上去找,那個可麻煩透了。「離世間品」給你講二千個法門,二千法門都是綱要,每一個法門裡面都含攝無量法門。那二千法門是總綱,這個學起來,你說多麻煩。
所以大乘,為什麼人家喜歡禅宗?禅宗不找這些麻煩。宗門看教下的人,入海算沙,太麻煩了。經典浩如煙海,佛所講的一切法門是海裡頭的沙,你這個多麻煩。所以宗門它要抓總綱領、總塬則,簡單明瞭,確實是好。無怪千百年來,沒有人不嚮往禅宗的,直截了當,不啰嗦,不麻煩,抓住總綱領。總綱領就是我們《無量壽經》上的「清淨平等覺」,這是總綱領。清淨就是不染污,有一絲毫的染污就不清淨,你的心就不是真心了。這個染污說什麼?分別執著,通常我們不講妄想,講無明。講妄想,我們觀念上對妄想這個名詞概念上是非常粗的,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其實那個妄想是極其微細的,我們自己不知道,所以說之為無明。換一個名詞,使你不至於發生誤會,告訴你,最嚴重的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是最粗的妄想,這個東西不能有,有了這個東西你就是妄心,把你的真心變成八識、變成五十一心所,轉變了,真的叫唯識所變。
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現在變成凡夫,怎麼變的?識變的。什麼是識?分別執著變的,你還有分別,你還有執著。禅宗裡面有人向老和尚問:老和尚,無明從哪裡來的?老和尚怎麼答覆他,怎麼教他?扭著他的耳朵,抓著鼻子,就是、就是,這就是。你們想想,老和尚有沒有講錯?一點都沒錯。無明從哪裡來的?就是你分別執著來的。如果老和尚這個手段對付你,你一下覺悟,就開悟了,事情就解決了。可是抓著你的鼻子,提著你的耳朵,你還是不覺悟,沒有法子。老和尚說:就是,就是。你還不曉得是什麼,那有什麼法子?沒辦法。所以從心想生,不想就沒事了。
中國人造字,所以我們說中國文字不能改,中國文字是高度智慧的符號。文字是個符號,讓你看到這個文字,你就會覺悟,你就不迷,你說這個文字多好,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民族找不到的。你看我們講「思想」,思想在中國文字上就不是好東西。想,心裡有個相,那個相是什麼?妄想。思是什麼?思是你有了分別,心裡畫了好多界限,一分別就有界限。什麼是真心?什麼是本性?把界限拿掉,把妄相拿掉,剩下來是真心,你看多有味道!中國人造字,佛法還沒到中國來,不能說中國人沒智慧,不能說中國沒有佛菩薩在,中國真有佛菩薩出現,不過不叫佛菩薩這個名字而已,你看造這些文字,這個裡頭多有學問。從這些符號裡頭你能夠覺悟,你就曉得應該怎麼生活,怎樣處事待人接物,只看這個符號就明白了,聰明人一看就懂得了。
這樣美好的文化,我們應當向全世界發揚光大。實在講中國人應當領導全世界,世界人才有幸福,才有美滿、和平。我們不能跟人家走,為什麼?人家文化比我們低,我們跟人家低的走,錯誤了。中國不是自大,我們這個比他高,他跟我們是對了,他往上走;我們跟他走是往下流,這叫大錯特錯。而是我們中國人,真的,這一代的中國人,實在講對不起古聖先賢、對不起祖宗,祖宗給我們留下來這樣美好的文化遺產,我們把它捨棄,對於這份寶藏不認識,不能把它發揚光大,我們的過失。學佛的人(佛弟子)對不起諸佛、對不起菩薩、對不起祖師大德,佛法在這個世間是所有一切文化的精髓,是所有文化的顛峰,最高峰!現在把它當作迷信,把它拿來當作超度死人的工具,你說糟不糟糕?它是教我們成佛作祖的,教我們帶領一切眾生過高度文明的生活、過高度智慧的生活。我們後代佛的學生不爭氣,把這麼好的東西都糟蹋掉,你說可憐不可憐?
我們今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在什麼場所,人家要我們上台去介紹佛法,首先就要讓大眾真正認識佛法,佛法到底是什麼,其他的慢慢來,這是第一步,佛法已經被世間人誤會得太深太深了。現在社會上還有許多人對佛法存有戒心,唯恐人學佛,你說糟糕不糟糕?唯恐什麼?學佛是墮落,學佛是迷信,看成這個。他們有沒有看錯?沒有看錯,責任在我們這邊,我們身為佛弟子,對佛法不認識,對佛法誤解,對佛法曲解,我們所作所為違背了佛的教誨,不但違背佛的教誨,甚至於違背了世間的仁義道德,人家當然用一個輕視的眼光來看我們。所以這個誤會不在他,過失在我們學佛的人,我們沒有依教奉行,沒有把佛的教誨搞清楚、搞明白,罪過在我們這邊,不在他那邊。我們不懂得普賢的因,不了解普賢行,不知道這個殊勝的功德利益,依舊是用輪迴心造輪迴業,胡作妄為,你怎麼能怪別人?所以我們自己要認真去反省,認真的去改過自新,好好的去修學,佛法才能在這一代再興旺起來。佛法興,舉世之人就有福了,真實的利益,他們才能夠享受得到。真實的利益是毘盧遮那的法界,毘盧遮那的法界也沒有離開我們現實的生活。
因與果都在現實生活之中,我們不知道怎麼行?過去方東美先生,他認識,非常可惜,他沒有這個機會,沒有緣,不能把《華嚴》教義發揚光大。他跟我說過很多遍,《華嚴經》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學概論,他是個哲學家,他從哲學的觀點來看佛法。他說,佛經的哲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古今中外哲學的學說都比不上佛經。佛經裡面特別讚歎《華嚴》,他說《華嚴》是佛經哲學裡頭最好的哲學概論。他說得很具體,這一部經典裡面,就是這個教科書裡頭,有圓滿的理論,有精細修學的方法,末後還帶表演,做出一個榜樣來給你看。在古今中外教科書裡頭,像這種編輯的方法找不到,所以他對於這部經典讚歎備至。
晚年,晚年煺休了,公家學校煺休了,私立學校請他,天主教的輔仁大學,請他到博士班開華嚴哲學。所以他的華嚴哲學是在輔仁大學博士班講的,那個也受限制,一個星期好像只有一堂課,一個星期只有一堂課,三個小時,受時間的限制,受課程的限制,沒有法子發揮,只能夠說說大意。他教學的時候,博士班的學生並不多,但是旁聽的不少,連學生加旁聽的大概有一百多人。那個時候正好碰到我在台北講《華嚴經》,我印了有一千套《華嚴經》的經本,《八十華嚴》、《六十華嚴》、《四十華嚴》,我也是印成小冊,總共合起來,這三部《華嚴》合起來,六十多冊。學校裡面,聽方先生課的人,我每個人送一套,送了一百多套。送給他們,他們能不能看?那又是問題,總是結個緣,結個歡喜緣,結個善緣。他們能念到博士班,能夠在博士班旁聽,至少也都是學士,跟這些人結個法緣。
這是特別提醒我們,普賢行的重要。你看在經沒有開講之前,在宗趣裡頭第一條就提到普賢行。我們在《無量壽經》,還是在序分,還沒有到正宗分,第一句就提到「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你們想想真實的教學,重點在哪裡?這就明白了,重點的教學就是在普賢行。普賢行跟一般的行門沒有兩樣,只是用心不一樣。普賢的心是盡虛空遍法界,我們念念都是虛空法界,你所有的一切行都是普賢行。念念為自己,為我這個小團體,為我這個小道場,這就不是普賢行了。這個心量太小太小了,這什麼心?輪迴心。修十大願王還是輪迴心,為什麼?出不了六道輪迴,心量太小了。普賢行是圓滿的心量,一絲毫障礙都沒有,真正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個心量就是普賢行。這是我們用宗門的方法抓住總綱領。
下一堂,我再從事相給諸位說,這個普,我給你講十普,這是經上講的,從事上講,今天給大家從理上講的。你要不拓開心量,那十種事相也做不到,就是做也不能圓滿。所以首先要把心量拓開,起心動念我們想整個社會、想整個世界,希望在這個世界一切眾生,人人都能夠覺悟,人人都過得很幸福、都過得很美福,存這樣的心,與普賢的因就接近,就相應。決定不可以念念想自己,為自己的利益,為我小圈圈、小團體的利益,這很糟糕,不能解決問題,只能夠叫這個社會愈來糾紛愈多,眾生過得愈來愈苦,包括自己在內,自己也苦。一定要把心量拓開,恢復自己本來面目,很重要,很重要。我們以這個理念、以這個基礎來入《華嚴》就不難了;如果沒有這個基礎、沒有這個理念,諸佛如來來講《華嚴經》,你也聽不懂,你也入不進去。為什麼?不是《華嚴經》的對象,我們佛家講不是《華嚴》的當機。我也只能說到此地,至於怎麼個做法,要靠大家自己發心,這是別人幫不上忙的。誰真正發心,誰就入境界,你會得華嚴三昧,會入華嚴境界。所以一定要真正發心,真正干,真放下,然後就真看破了。好,今天時間到了。這本書你們大家負責,我就不要講了。
(第十一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11
昨天我們講到宗趣裡面的四門,第一個就是「別開法界以成因果」,講到普賢法界是因,遮那法界是果,把普賢這個意思略略的說過。在大乘佛法裡面,唯有普賢行才稱大心,因為這個行,行門,就是他的心與法界相應,也正是佛在經上跟我們講的「大心凡夫」。凡夫不要緊,要緊的是要發大心。大心是純粹利益眾生的心,而眾生是無量無邊,盡虛空遍法界是我們利益眾生的對象,這個心量才廣、才大。我們今天最大的困難,就是心量太狹小,雖然聽了佛陀的教誨,可是這個心量始終還是沒有辦法拓開,念念依舊是為自己的私利。所以普賢行難就難在這個地方,誰要能夠把心量拓開,這個人當下就是普賢菩薩,就與普賢行相應。
我從很年輕的時候,沒有學佛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現在還在,塬稿現在放在澳洲。我那個時候親近方東美先生,就是送這篇文章給他看,親近章嘉大師也是送這篇文章給他看。我年輕的時候,實實在在講,心量比一般人大。我這個工作是被逼不得已而做的,不是我想做。這個工作,很重要的工作,實在沒有人做,那怎麼辦?沒有人做,只好自己去做。如果有人做,我是很會享受的人,我確確實實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我很願意扮演道源老和尚講的泰州老乞丐,我很願意扮演這個角色,真自在,真逍遙!可是佛法這麼大的事情,對眾生有這樣殊勝的利益,沒人做,我們不曉得那就算了,沒事了,曉得而不去做的話,那就不應該,所以說被逼不得已而從事於這個工作。所以我對於這個世間任何權力職位,我沒有去爭的念頭,沒有,我不干這些事情,我懂得樂天知命。這樣的心態,確確實實是與佛的這些大經有個一分、二分的相應處。所以我接觸這些大經大論非常歡喜,它說得好,它所說的,有些地方我都沒有見到、沒有想到,所以接觸之後能真正生無量的歡喜心。
「普賢」,要從人來講就是普賢菩薩,如果從法上講,普賢菩薩的生活,普賢菩薩起心動念、所作所為就叫普賢法。所以這個名詞裡頭有人、有法,人是普賢人,法是普賢法。普賢菩薩的生活,普賢菩薩的起心動念、一切作為,佛在經上也給我們介紹,細說就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細說;略說,佛把它歸納為十條,這十條叫十普。第一個,「所求普」。這個所求普,實在講就是一部大乘《無量壽經》,為什麼?《無量壽經》能令九界眾生平等成佛,平等成佛就是所求普。我們求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一切眾生當生成佛,不要等來生,不要等三大阿僧祇劫,這個多麻煩。就在這一生當中平等成佛,跟諸佛如來果地完全平等,沒有兩樣,所求普。普賢菩薩有沒有求到?求到了。他用什麼方法求?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導歸極樂就平等,他所求普就達到了。所以諸位同學要知道,不發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所求是狹窄,不普。普就是周全、周圓,沒有一絲毫的欠缺。
普賢菩薩在毘盧遮那佛道場華藏世界,勸導華藏世界所有的大眾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毘盧遮那佛沒生氣,你這個傢伙,把我的人統統都帶走了,這成什麼話?毘盧遮那佛沒生氣,不但沒有生氣,鼓掌歡迎!為什麼?毘盧遮那佛也是普,普賢,普賢菩薩這個做法正合他的意思。哪裡像我們這個地方,我們這裡把信徒帶走幾個,這不得了,這還得了。你看看人家這個心量,這個是落實在事相上,真有這個大心量。毘盧遮那歡喜,為什麼?他的這些學生有阿彌陀佛去教,落得清淨,落得自在。正好去作菩薩乞丐的生活,你看這個多自在,多麼逍遙!這個意思我們要細心去體會,要學習。只要有人能教,教得很如法,教得很好,我們就勸人統統到那裡去學,何必給自己找麻煩?這叫高等的智慧。
這個理念,不但佛是這樣教我們,儒家的聖賢也是這樣教給我們。真正的生活是跟大自然相結合,諸葛亮在隴中,那是過他自然的生活,自在的生活。他想不想出來干事?不想。劉備三顧茅廬,逼著沒有法子,這把他逼出來的。可是出來之後,他就要盡忠、就要盡責,就要認真去做;不出來,沒事。既然人家這樣誠懇的要求,義不容辭出來,那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做到了。所以我們在傳記上看到,諸葛亮塬本不想過這個生活,他離開隴中的時候,告訴家人,把事情辦完之後回來,煺休還準備回來。由此可知,對於權力地位,他沒有絲毫留戀,他是出來辦事的。我們佛法也是如此,事情逼到我們身上了,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干,發現有人可以代替,馬上就移交,就要脫手,決定沒有一絲毫的留戀。這所求普。
第二,「所化普」,教化眾生。教化眾生,普賢菩薩這個心量,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就包括九法界,不只是人道,哪一道的眾生、哪一類的眾生都包括在其中,你看這個心多平等,沒有差別的念頭。九法界的眾生都是平等看待,沒有差別,何況我們現在在人間?我們人間確實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人,第一次見面,有的時候,他就生歡喜心;有的時候,第一次見面,就很討厭他,就看得很不順眼。這是怎麼回事情?你們想一想,如果沒有過去世,這個理就講不通。你一見面就歡喜,過去世跟這個人有善緣,又碰到了;一見面就討厭,過去世跟他有過節,這一見面,這個討厭的人又來了。你從這個地方就證明確實有三世因果。每一個人的習氣、容貌都跟他的業力有密切關係,唯有菩薩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所以菩薩的心是平等。這個人和善,面貌慈祥,過去修的善業多;這個人的粗暴,容貌很惡劣,過去世做的惡業多。善業性空,惡業也是性空,從理上講,從性上講,都了不可得。所以菩薩接觸世間所有一切眾生能生平等心,道理在此地。
我們一般人平等心生不起來,生不起來是自己有煩惱、有習氣,心還住在七情五欲之中。你還有好惡,這個喜歡,那個討厭,這是凡夫心,這個是心住在七情五欲裡頭;如果你要是離開七情五欲,你的心住在智慧裡面。你看《無量壽經》上講「住真實慧」,住真實慧,這個情欲沒有了,無論看待一切眾生,決定是平等心、清淨心。我們能在一切人事物裡面,六根接觸能夠生清淨平等,你就住真實慧。你還有好惡,不行!這個人讚歎你、供養你、照顧你,這個人好人,見到歡喜;那個人毀謗你、侮辱你、陷害你,那個人是惡人,你還會生這個念頭,生這個念頭是凡夫,不是菩薩,當然更不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決定不會生這個念頭,這個念頭生,你怎麼能普度眾生?喜歡的眾生度他,不喜歡的眾生理都不理他,這怎麼可以?所以第二個是所化普,一定要以平等心、清淨心看待一切眾生。
在我們修學真正用功夫,就要從兩個極端上下功夫,一個你很喜歡的,你要把喜歡心慢慢把它淡化;一個佷討厭的,你要把厭惡的心也要慢慢淡化,慢慢把兩極拉平,這是真正功夫,這叫修行。實在跟諸位說,修行並不是每天念多少經、念多少佛號、拜多少拜,不是干這個,要在極端不平裡面把你的心擺平,這是完全要靠自己用功夫,這樁事情誰都幫不上忙。諸佛如來雖然慈悲,也幫不上忙,佛只能把這個道理、把這個事實真相為我們說出來,把這個功德利益給我們說出來。我們如果要得真實利益,不靠自己不行,一定要靠自己。我們看《華嚴》末後這五十三參,你看這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示現的形相,世間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人家是怎麼個修行法,這個將來以後我們講到這部經要細說。我們今天一般學佛人著相修,著相還搞錯了,念佛著了佛相,學教著了教相,糟不糟糕?修行著了形相,沒有一樣不著相,所以你修行你不會開悟。什麼時候會開悟?離相就開悟了。你看看世尊二十二年講般若,般若講的是什麼?般若就是教我們離相。「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即一切法是什麼?就是講的普賢法界,毘盧遮那的法界,普因與普果。你要離一切相,你才能夠悟一切法,才能夠入一切法;著就壞了,佛法的修學最怕的就是著相。試問問我們今天學佛的,不學佛的不必說了,學佛的在家出家,這四眾同修哪一個不著相?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別人著相,他的事情,我要學著不著相。正是六祖所說的,「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他做得不如法,與我不相干,我不可以不如法;我做得不如法,我就有過失。六祖說得好!
所以我們要在日常生活當中真用功夫、真修行,就是在一切眾生相裡面修清淨心、修平等心。給諸位說,這叫真念佛。有沒有聽到你念佛?沒有聽到你一句,一天到晚,沒有聽到你念一句阿彌陀佛。你是不是真念佛?真念佛,你心跟佛心相應!佛是什麼?阿彌陀佛是什麼?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你在境界裡頭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你豈不是念阿彌陀佛嗎?念不是口念,你看「念」這個字,今心,你心上有,不是口念。你現在的心是個清淨心,現在的心是個平等心,你現在就跟阿彌陀佛相應,這叫做念佛。口念,心不相應。什麼叫心不相應?不平等,不清淨,心地裡面還有染污。看一切法還不平等,你口念,心不相應,這樣的人往生就大有問題。所以諸位,你要細細去觀察,我們看到有很多老太婆、老阿公念佛往生的,他們也沒有念過書,也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往生的瑞相那麼好,塬因在哪裡?他心口相應,他真的放下了。是非人我,貪癡瞋慢,他真放下了,他看哪個人都是好人,都歡喜,阿彌陀佛!在人事環境裡面,他平等,沒有高下,什麼人都好,好人也好,壞人也好,善人也好,惡人也好,他心都平等,這相應。在事上,他修清淨心,物質生活環境,有也好,沒有也好,他不去計較,真正做到自在隨緣。所以他與清淨心相應。口念阿彌陀佛,心跟清淨平等相應,他怎麼不往生?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最麻煩的就是今天所謂知識分子,最麻煩的,你說他最有智慧,他也沒有真智慧;說他沒有智慧,他又挺聰明的。這種人學佛是最困難,吊在當中,不上不下。世出世法哪種人最容易教?一個上智,一個下愚。上智,你跟他一說,他真的相應,他道理通達、明白了,他知道放下。他曉得放不下是大害,放下是大利。身心世界統統放下,身心清淨,真正是一塵不染,這得大利益。什麼利益?普賢之因。修普賢因,證遮那果,這還得了!這種利益到哪裡去求?所以放了小利,得大利,這是聰明人。下愚之人,他老實,他聽話,他沒有什麼知識,你跟他講,他百分之百的照做,一點懷疑都沒有,很容易成就。一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其他的念頭,他什麼都不想。他也沒有知識,他也沒有能力,安分守己,老老實實念佛,這種人容易成功。當中這一段數量佔得最多,最困難,釋迦牟尼佛住世說法四十九年都是為這一批眾生的。上智下愚,釋迦牟尼佛來個二、三天就行了,就解決了,哪要那麼長的時間?這是佛陀慈悲,普度眾生。所以我們曉得用功在哪裡用,真干是從哪裡干起要曉得,就是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裡面用功夫,在這個裡頭真正修清淨平等覺,叫真念佛!
第三個,「所斷普」。斷什麼?煩惱,四弘誓願裡面「煩惱無盡誓願斷」,一定要叫煩惱不生。這個事情很難。佛家裡面講的無量法門,實在講都是斷煩惱的方法門徑。可是無量法門裡面,實實在在講念佛這個法子最殊勝,我們要會用。煩惱一起來,阿彌陀佛,就把煩惱轉過來。這個方法我們要學、要會用,要用得很純熟,不但你能夠伏煩惱,確實能夠做到轉煩惱。滅煩惱我們可以暫時不理會它,我們轉,轉到究竟處,煩惱自然就滅了。斷煩惱從哪裡下手?從起心動念處下手。念頭才起來,我們知道口業跟身業都是淵源於意業,你心裡沒有這個念頭,你怎麼會說?你怎麼會有動作?你讚歎人、毀謗人,總是心裡先有念頭,不能說心裡沒有念頭,無緣無故這個話跑出來,沒這個道理的。所以語業跟身業是意業為根源,意業在支配。斷煩惱在哪裡斷?在起心動念之處用功夫,念頭才一起,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伏住;再一個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轉了,轉變了,惡念轉變為善念,念佛是最善的念。覺明妙行菩薩講得好,「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跟這部經統統都相應,法身就是普賢因、遮那果。你看這個方法多方便,比參究方便,比持咒方便,比哪一個法門都方便。方便就容易得力,隨時隨處都可以修,不受任何限制,這才知道這個法門的殊勝。
煩惱,要知道,喜怒哀樂都是煩惱;千萬不要說,我不高興是煩惱,歡喜不是煩惱,歡喜也是煩惱。換句話說,動了心的就是煩惱。你的心本來是清淨的,不動的,心如止水。我們供佛,供佛裡頭的供具,最重要的就是水,其他的香花,什麼都沒有都可以,那一杯水非常重要。我們在靈巖山看到印光大師的關房,他自己的小佛堂不大,大概只有我們這個房子四分之一大的樣子。他只有一尊佛像,後面掛一個死字,我們也沒有看到他香花供養,沒有,他有一個淨水杯。水表什麼?水表心地,要常常保持我們的心要像水一樣的清淨,清淨心,不染;要像水那樣的平,平等心,所以水表清淨平等覺。覺是什麼?它能夠照,水在平的時候,像一面鏡子一樣,外面境界都照得清清楚楚,照就是覺。所以這一杯淨水表清淨平等覺。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六根接觸外面境界,時時要想到像水一樣,清淨平等覺。
清淨不染,就是《金剛經》上教給我們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是教你不接觸,你可以接觸,接觸怎麼樣?不取。不取,要用現代的話來說,不受誘惑,就是不取。不受誘惑,如何不受誘惑?好難!我們可以用《金剛經》上這一句話,看到心裡會被外境誘惑了,趕快念一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的,虛妄就不會受誘惑,順境你就不會起貪愛心,逆境也不會生厭惡的心,也不會生恐怖的心,始終保持著自己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定心,是清淨心。更進一步的,在一切境界裡面興起平等心。平等心怎麼個修法?萬法緣生,形相千變萬化,那是形相,是所變;能變的呢?能變是自性,自性是空寂的。所以佛教給我們怎麼樣在一切諸法裡頭,十法界依正莊嚴極不平等裡面,你平等,這就是你知道事實真相。萬法緣生,緣起性空,它的性都是空寂的,所以一切諸法了不可得。你看到它性空,看到它不可得,豈不平等了嗎?《金剛經》上給我們講「三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是講能得不可得,諸法緣生是講你所得的不可得,諸法緣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看能得、所得都不可得,平等性智是從這個基礎上建立的。你要認為萬法是真有,你的心決定不平等、決定有高下,你平等性智不能現前,換句話說,你的煩惱就斷不盡。
真正要把煩惱斷盡,在相宗裡面講,轉八識成四智,這才行。八識從哪裡轉起?從六、七。六、七是因上轉,五、八是果上轉。所以五、八可以不要去理會,功夫都在六識、七識。六識是分別,七識是執著,換句話說,教我們在一切法裡頭不分別、不執著就轉了。你不分別,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妙觀察就是佛見,佛知佛見;於一切法不執著,就轉末那為平等性智,這叫轉識成智。六、七兩個轉了,前五識自自然然就轉成成所作智,成就如來果地無量無邊的殊勝功德,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大圓鏡智是般若智慧圓滿現前。阿賴耶裡面所含藏的無量無邊業習種子統統變成菩提,轉煩惱成菩提,轉變成無量智慧,真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樣才能做到所斷普,這不斷怎麼行?十大願王裡面忏除業障,這裡頭最要緊的就是斷煩惱、斷習氣,煩惱、習氣是業障。你照的時候要把我們老師都照進去,我們老師都掛在邊上。所以確實我們要孝敬佛陀,常念師恩!沒有老師接引,沒有老師教誨,我們怎麼會知道?怎麼能得到這麼好的東西?這一生當中真正解脫,這個身在這個世間是最後身,以後再來是乘願再來,絕不是業報身。這得力於老師的教誨,老師真實的恩德。所以斷煩惱要普,一斷一切要斷,都在真干。
第四,「事行普」。這個事就是講我們的生活,點點滴滴瑣碎之事。我們在這個世間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你每天所做的、每天所有的活動都是事。無一行而不行,不是說學佛修行什麼事都不干,不是這個意思,什麼事都要做。但是做事要隨緣,沒有這個緣,我們想做也沒法子做。因緣聚會的時候,我們不能夠推诿。在一般眾生裡面,我們常常會發現推诿責任,他自己可以做的,他自己應該做的,他不做,他推給別人,這個就不是普賢行了。普賢行決定不推诿給別人,事情看到就做,自動自發的去做。地上看到一個紙片,自然他就撿起來,丟在垃圾桶裡面,不是人教你,不是人勉強你的,自自然然的。從這個地方經過,看到這個桌子上不乾淨,自然就把它擦乾淨,這是菩薩行,普賢行。這個椅子沒有放端正,歪著、斜著的,這裡經過的時候,自自然然他看到會把它擺正。除非他有急事沒有時間,趕緊要辦別的事情,那沒有法子;如果有時間的話,他一定要把這個事情辦好之後,他再去辦別的。這是舉這個例子,瑣碎的事情。所以普賢行是圓滿行,一絲毫欠缺都沒有。不能說這個不是我自己的事情,普賢菩薩沒有覺得這個事情不是我的事情,那個事情是我的事情,沒有這個念頭。別人的事情,他沒辦好,或者他漏失,忘記了,我們見到的時候立刻就替他辦。只要我們能力做得到的,對他沒有妨礙的,譬如他的辦公桌,他離開之後,或者茶杯滴的有水,滴在桌上,他忘記擦了,這個事情我們看到,把它擦乾淨,修普,這是普賢行。我們舉這一件小小瑣碎的事情,決定不要計較,這是他的事情,這是他的範圍,不能有這種分別執著。他自己分內的事情,他專業的事情,我們沒有這個常識,我們不能替他辦,這是應該的。譬如我們這裡錄像,這是個專門技術,這種機器我們從來沒有操作過,性能完全不懂,他不在,不在我來替他服務,那你就錯了,這就不能辦的。所以這裡頭要有智慧,也不是感情用事,而是自自然然的,這個就對了。
第五個是「理行普」。你看事,什麼事情遇到了,隨手去做,這個做任何一樁事情要與理性相應。實在講事行普,有些大乘菩薩他也能做到,但是它跟自性不相應,那就不是普賢行。普賢行決定與理性相應。理性是什麼?我們用般若的話來講,諸位同修會有一個概念,「三輪體空」,這就相應了。或者我們再換句話說,一一事行當中,事做得很圓滿、做得很周到,也很認真,但是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個就與體性相應。為什麼?體性是空寂的。記住,《金剛經》上講的「三心不可得」,你起心動念,錯了。經上告訴我們,「諸法緣生」、「緣起性空」,你分別執著就錯了。所以我們在事相上,不分別、不執著;從用心上,不起心、不動念,就相應。你要問為什麼不起心、不動念?三心不可得。為什麼在一切事相上不分別、不執著?緣起性空。這就完全用上了。不至於所學的佛法沒用上,佛法是佛法,事是事,不相干,那就錯了。這種佛法,我們要它干什麼?我們學它干什麼?學了就管用,學了立刻就用得上,這叫理行普。這是第五。
第六條,叫「無礙行普」,愈往後面,境界愈高愈殊勝,無礙是無障礙。清涼大師在《華嚴》裡面,跟我們講四種無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這四種無礙是圓融的、是同時的,我們現在人講,它是交叉的,四種無礙是交叉的,同時興起的現象。這就是在一切事,落實在一切行事之中,在我們日常生活,穿衣吃飯,處事待人接物,點點滴滴都圓滿具足四無礙。這個道理一定要清楚。諸佛跟法身大士,經上講他們住真實慧,真實慧就是住四無礙法界。四無礙法界沒有離開我們,我們為什麼處處都有障礙?不但事事有礙,理事也不圓,也有礙,這塬因到底出在哪裡?一個是我們對於事實真相真的是完全不了解,不知道,六根在六境之中起心動念、妄想分別執著,它怎麼會不障礙?當然障礙。殊不知這所有一切障礙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起心動念,三心不可得,你起什麼心、動什麼念?所以叫妄心。這名詞用得好,妄根本就不是真的,你那個念叫妄念,不是事實,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可是我們的妄心念念相續,壞在此地。佛與大菩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所有一切妄心、所有一切妄念、所有一切虛妄的作為都不可得。明眼人看得清楚,所以人家行的是無礙行。特別顯示在五十三參,五十三參給我們表演的,表演的是大自在,表演的是無礙行,我們要在這裡面細心去體會。
第七,「融通行普」,每一個行後頭都有個普。融通是什麼?《華嚴經》上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任何一行裡面含攝一切行門。為什麼?前面說過,一一事與理相應、與性相應,性是圓融的,性是通達的,它的範圍廣大無際。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所以任何一法無不含攝虛空法界一切法,《華嚴經》上,這個例子太多太多了。正報講毛孔、毛端,這正報最小的,依報講微塵。一毛端、一微塵裡面都含攝盡虛空遍法界,不只是芥子納須彌,為什麼?再小的微塵它稱性,再大的世界它也稱性。所以從稱性這方面來觀察,它就融通、就無礙。所以經上講的,諸佛如來在一毛端上轉大法輪。這個意思就是講諸佛如來講經的法會在哪裡?在毛端,在微塵。我們聽到的時候,真是不可思議。所以《華嚴經》稱為大不思議經,確實不可思議!是不是真的?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如來的法會沒有縮小,微塵、毛孔沒有放大,這個事真正是難懂。所以我那個時候常想,古人聽這部經,他怎麼能夠體會?這就是他們的根性比我們強,他們的智慧比我們高。
我們今天讀這部經能夠體會一點,相信這個事情是可能的,我們借重科技。你看我們講經的現場,這個大會幾千人、幾萬人的會場,你看錄像機在那裡一照,你看末後它那個小螢幕,那麼一點點,那個大會場全在裡頭,會場沒縮小,它這個小鏡頭沒放大,我們從這個地方體會。如果說它那個鏡頭,再縮小縮小,縮到一個毛端,外面境界還是在裡頭。我們是從現在科技裡面體會到這個事情可能,不是假的。佛給我們講盡虛空遍法界就在一毛端、在一微塵,我們想想,可能。法法如是,任何一個毛孔,不要說普賢菩薩的毛孔,我們的毛孔不行,我們毛孔也是,沒有兩樣!我們一毛端也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如來在那裡轉大法輪,我們沒有法子,覺察不到。華藏世界一微塵能夠現大千世界,我們這個世間一微塵亦復如是,沒有兩樣。佛給我們說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哪能懂?今天科技雖然算很不錯了,相當發達,跟佛法來比,幼稚園,差太遠了。為什麼?今天科技沒有發現,毛端裡面有大千世界,沒有發現;沒有發現一微塵裡面,十方諸佛在講經說法,沒發現。
你要真正能夠體會這個道理,才會領悟到我們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心動念、一切造作盡虛空遍法界。這個一微塵、一毛端,就好像我們今天科技裡頭所講的晶片一樣,像個錄像機一樣,它圓圓滿滿的,這完整的。這一毛端能照見虛空法界,它怎麼會不照見我們?我們當然在其中。距離我們這裡無量無邊剎土那邊的眾生,他那個毛端裡頭也看見我們這個世界。所以眾生愚癡,迷惑顛倒,以為自己干一點壞事情沒有人知道,哪有這種道理?連微塵、毛孔都把你照得清清楚楚。所以諸位要真的能夠明瞭這個事實,明瞭在我們來講當然是難,我們無明煩惱蓋得太厚。這個事情誰知道?在經上一般講八地菩薩,八地菩薩看到了。可是不必到八地,也有一個例外,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到那邊,雖然是凡夫,甚至一品煩惱也沒斷,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他也看到了。這是西方極樂世界殊勝處,一切諸佛如來勸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道理就在此地。你要不到西方極樂世界,必須證得八地的果位,你才能看到這個事實的微細現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便宜佔大了,一到那邊的時候,這個境界就現前。所以四十八願裡面都說得很清楚,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這個不是自己的能力,是阿彌陀佛本願加持的,到那裡去享阿彌陀佛的福,借阿彌陀佛的智慧,是真正不可思議。
所以諸位要曉得,《華嚴》是大不思議經,淨土法門是大大不思議經,因為它導歸極樂才能夠成就,獲得不思議。你要不歸極樂,換句話說,七地以下的菩薩都沒有份,都不能夠入這個境界,只像我們現在聽佛說說而已,這個事實我們沒見到過。所以這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個一是任一,不是獨一,不是特別單獨指定,任一。從這個地方,我們也能夠領會佛在經上常講的,「諸法平等,無有高下」。佛說這句話,我們從這裡頭能夠體會,你果然會得,就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自己的平等心。這講建立是講建立修學的基礎,實際上是在這個現象裡面體會、明白了,心性本來是平等的。不平等是虛妄的,平等是真的,所以清淨平等覺是真的。
第八是講「所起用普」,用是作用。從體現相,那是體的作用,體的作用是現相,相的作用是變化,這個變化的範圍就太大太大了。《華嚴經》上講「唯心所現」,那個心就是真心本性,真心本性起作用是現相。有了相之後,這個相就變成,你看變一真法界、變十法界。實在講十法界是變現出無量無邊的法界。這個作用,「唯識所變」。所以識要轉變成智,那就只有所現,沒有所變。所以那個境界叫一真法界。什麼是真?不變。不變是真的,會變就是假的、就是虛妄的。佛法裡面講真妄、講虛實、講真假,它的定義就在此地。唯心所現,現出來沒有變,這個法界叫一真。如果這裡頭加上妄想分別執著,它起變化,那就變成十法界依正莊嚴,那個變是相起作用。相的作用就是變化,千變萬化,剎那剎那在變。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無明妄動。所以諸位要曉得,無明的相是動的,自性的相是靜的。
所以你修靜,你看宗門裡面講修定,其實哪個法門都是修定,只是方式不相同。定就是修心,恢復自性,恢復真心。真心做主宰,就叫佛,就叫菩薩。真心做主宰的菩薩,就是法身大士;妄心做主宰的是凡夫,佛經裡叫眾生。九界眾生,九法界裡頭包括菩薩,為什麼說菩薩?這菩薩是沒有見性的菩薩,也就是十法界裡面的菩薩,沒有見性,還是八識做主,他還是用妄心,不是用真心,在《百法》裡講異生性。《百法》裡的同生性跟異生性,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個人就是同生性,他跟如來果地上都是用真心,用真心,這相同;沒有破無明,沒有見性,他用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跟用真心的人不同,叫異生性。異生性是十法界的眾生,都是屬於異生性;超越十法界證得一真法界,那才叫同生性。《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是同生性。換句話說,同生性是什麼?是用真心,不用妄心。
我們學佛如果要是真正會用功的,真正是個明白人,縱然不能用真心,要跟真心貼近。天台家講,我們至少要做到相似位,分證做不了,要做到相似,功夫才真會得力。相似是什麼?我們用真誠心處事待人接物。真誠心從哪裡下手?從不妄語下手。這個很重要!你在人面前還不敢說真話,還有隱瞞的,你用的純粹是妄心。所以諸佛菩薩用真心,決定沒有妄語。所以我們修行,如果諸位要想真的功夫得力,一定要做到不自欺、不欺人。別人欺騙我們,不在乎,一點事都沒有。絕對不要怕我受騙了,我上當了,人欺騙我了。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把這些東西放在心裡干什麼?這是垃圾,決定不能把它放在心上。我們教化眾生也正好是如是的示現,給眾生做樣子,做好樣子!你騙我,我不騙你,你欺我,我不欺你,人都有善根,久而久之他會醒悟過來,他會生慚愧心,他會回頭好好的修學,我們不就是度了他嗎?所以一切眾生所做相應之法,我們歡喜讚歎,我們向他學習。相應,與體性相應,與理體相應,就是與法性與自性相應的,普賢十願裡面這才有讚歎。不相應的,我們就不能學他,我們尊重他,禮敬而沒有讚歎,沒有讚歎就是不學他,這世法裡面常講敬而遠之。敬而遠之,用普賢行願來講,有禮敬,沒有讚歎。敬而遠之,不是對他不尊敬,對他不尊敬我們就錯了,對他尊敬,不學他。
這個用也是周遍法界,一一作用都是周遍法界,菩薩做到了,我們能不能做到?看你會不會用心。譬如佛在經上跟我們講布施,大富貴人在佛門裡面修布施功德,這一布施,布施一百萬,這很了不起。他這個布施是著相布施,自己也很得意,你看我做這麼多好事,出錢出力來興隆佛法。另外一個人是要飯的乞丐,乞到一文錢,他也拿來布施。他來布施,什麼念頭都沒有,什麼願求也沒有,這兩個人功德哪個大?佛說那個乞丐布施一文的功德大。為什麼?他是清淨心,他是平等心,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這個心是盡虛空遍法界,他這一分錢的功德是盡虛空遍法界。那個布施一百萬的,他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他有界限,他那個福報就止於他的界限,不能突破他的界限,功德小,不能相比。布施如是,一一事相都如是,凡是稱性的,這功德是圓滿的。所以普賢菩薩起用普,他所起的作用普,就是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們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他布施一文錢功德是遍虛空法界,誰能跟他相比!
我們凡夫沒有辦法,他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這有界限。這個界限隨著你的分別執著,顯出你的功德福報的大小。如果你只想到你的一家,一家人的幸福,你布施得再多,你將來得的福報就是不能出你這一家,你使這個家族的人得福報。像我們今天看到全世界有很多財團,財經的集團,他們的資本非常的雄厚,發大財,過去生中修的大布施,他這個利益就是這個集團的小圈圈,他得的果報就這麼大。如果這個人的心量要大,能夠周遍這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人民都是自己的同胞,看到別人苦就想到自己苦,看到別人樂自己也歡喜,念念想著這個國家,他布施那個福報將來得福是這一國,他就會做這個國家的領導人,他就有這麼大的福報。
一般人成佛,修行成佛了,佛的福報三千大千世界,為什麼?很多修行人在因地上都想到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作佛之後,他的福報也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你看看因緣果報真的是絲毫不爽,作佛得福也沒有離開因果。阿彌陀佛的偉大在哪裡?阿彌陀佛起心動念是盡虛空遍法界,他把這個大千世界的國土突破了,這個是了不起的地方。我們在《無量壽經》看到,人家一發心,他要作佛,超過一切諸佛。這個我們在經上看到,頭一次看到的。我在初學佛的時候,讀《六祖壇經》,我看到六祖那個口氣,我佩服!他到五祖那裡去,五祖說:你來干什麼?我來作佛的。這個口氣還得了!的的確確我從來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人家要問你,你到寺廟來干什麼?我來求佛保平安的,我來求升官發財的,都這種念頭。六祖他就不一樣,他不求升官發財,他不求名聞利養,他求作佛,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再看《無量壽經》,阿彌陀佛比六祖高明多了,六祖跟阿彌陀佛不能比,六祖只求作佛,阿彌陀佛要作佛,要超過一切諸佛,六祖沒有這個心量。
我們讀經,像這些地方可絕對不能疏忽過。所以我們要發心,要發心學阿彌陀佛,我要作佛,要超過一切諸佛,我們跟阿彌陀佛才能相應。我們想作佛,不敢超越諸佛,那你跟阿彌陀佛不相應。真正發這個心,不是狂妄,為什麼不是狂妄?本來如是。你發這個心,沒有超過事實真相,沒有!阿彌陀佛發這個心正確的,心性本來就是包虛空遍法界的,十方三世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都在你心性之中,沒有跑到心性之外,那阿彌陀佛發這個願不是真實的嗎?一絲毫都不過分。你沒有發這個願,換句話說,你的心量太小,你的眼光太淺了。這才是事實。所以我們讀這些經文,看到人家這些發願的事相,我們要能夠領悟,要覺悟,要回頭。這個心一發,清淨平等覺就好修了。我們今天看這個歡喜,看那個不順眼,什麼塬因?心量太小了。這個都是錯誤,都是過失。人家那個發心正確的,沒有錯誤。所以我們起用要了解,一一的作用都要周遍法界,都要與自性相應。理跟事要相應,性相要相應,這個就是完全跟事實真相圓滿的相應,沒有離開事實真相,這個行是正確的,這是普賢行。
第九,「所行處普」,這講處所。後面這兩條,所行處跟所行時,這個時間跟處所是說前面這八條,從所求、所化、所斷、事行、理行、無礙、融通、起用,無一不周遍。就像大梵天的羅網一樣,佛經上常用羅網來做比喻,羅網的比喻我們不好懂,但是現在有更好的比喻,比羅網好懂。像我們在一個大的廳裡面,現在有很多像新搭成的會議廳,可以容納一萬多人,大廳。你看這個大廳裡面有多少燈光,幾千盞的燈光,光光互照,這個就是圓融。每一盞燈裡面照所有的燈,而且光光互融,雖然光光互融,各不妨礙。像我們這個教室,我們教室也有幾十盞燈,我們看的這個光明是幾十盞燈的光明融合在一起,可是每一盞燈的光明,它不妨礙別的,你熄這一盞,它這一盞燈熄掉了,它並不妨礙別的,圓融裡頭又不妨礙。這說什麼?這說遍一切處,一個處所就遍一切處所。像這一盞燈的光明,遍一切燈的光明。這是說明什麼?說明無處不現身。我們凡夫,老老實實講,凡夫跟諸佛如來真的是沒有兩樣,差別在哪裡?一個是覺,一個是不覺,差別就在此地。
諸佛如來在十方法界,隨類化身,隨處現身,隨時現身,這在我們經上說的。我們今天在十方世界是不是如是?也如是,沒有兩樣。佛是覺,我們在迷。覺現身,迷還是現身。迷所現的身是業報身,受罪,受苦。覺悟的身是自在身,他沒有苦樂,所以叫真樂。真樂就是沒有苦樂;有樂,那個樂不是真樂,是相對的,跟苦相對的樂,不是真樂。真正的樂,不是相對的,才叫真樂。所以極樂是裡頭沒有苦樂,不要以為極樂世界好快樂,我們想的是有苦樂之樂,完全想錯了。苦樂之樂的樂是壞苦,極樂世界去干什麼?所以這些理跟事都不能疏忽,都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
我們凡夫,學佛的人知道,我們也捨身受身。在輪迴就是捨身受身,可見得我們的生活空間也挺大的。但是我們如果沒有離分別執著,我們的空間就是在這一個大千世界。這釋迦牟尼佛的報土,娑婆世界。諸位要曉得,六道就是大千世界。你們曉得單位世界的天頂是初禅天,小千世界的天頂是二禅,中千世界的天頂是三禅,大千世界的天頂是四禅,所以到第四禅就是大千世界。我們今天在六道,六道十法界都是講這個大千世界,你出不了這個範圍,這是一佛土。所以我們的生活空間也是挺大的。可是要曉得,這個大千世界以外的空間更大更大,更不可思議!還有十方一切諸佛的大千世界,我們不能參學。就好像我們地球一樣,沒有辦法脫離這個地球,我們生活空間這個地球,沒有法子脫離這個星球,我們知道這個星球之外,星球太多了,沒有辦法到外太空去遨游,就跟這個現象相彷彿。這個塬因在哪裡?塬因就是我們因為有分別執著,就有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把我們侷限了,侷限在一個世界裡頭。如果我們把分別執著捨掉,我們就有資格脫離這個世界,換句話說,你有條件出國去旅游,你就有條件了。你要有分別執著,你沒有辦法脫離。所以捨棄分別執著就會遨游諸佛剎土,生活空間馬上就大了,真的是我們做得到。我們不能夠捨分別執著,就在這個大千世界裡頭捨身受身。
所以我們人,活動的空間不是這個地球。你看現在在外國,他們用科學的方法,多半是用催眠的方法來觀察、來探討一個人的過去生。居然發現有一些人,前生不是我們這個星球,是其他的星球,我們講外太空來投胎的,到我們這個地球來投胎的。這是得到證明。他們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完全沒有。所以證明人的生活空間領域很大。這個證明正確的。我們講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決定不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極樂世界不但不在這個地球上,不屬於我們三千大千世界。我們如果講,地球以外我們稱為外太空,那三千大千世界以外的,那是外太空的外太空。所以他們發現的時候,對我們來說不稀奇,我們聽到這個話,反而把佛經所說的證實了。正因為這麼一個事實,所以你看佛在經典裡面把這些外太空的事情跟我們講得很清楚。
天道,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任何宗教的典籍都沒有佛經講得清楚。為什麼要讓你知道?因為那是我們生活的空間,也許我們將來會到那邊去,先要對那邊的環境要熟悉、要了解,將來去的時候不至於陌生。十方諸佛剎土,佛也跟我們講得清楚、講得明白,你要真正發願將來可以往生諸佛剎土。其他宗教為什麼說不清楚?沒達到這個境界。我們看看世間一般一些宗教,大多數都是欲界天,像印度有一些高級宗教,他們可以達到色界天,那是修禅定,一般宗教裡頭沒有修禅定,都修福。如果純綷修福報生天的,我們很清楚,最多只能達到忉利天,全憑修福生天的。夜摩天都要修一點定,不完全是福,要修一點定。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天,這個欲界四層天裡面都要有定功。這個定功,在佛家講叫未到定,他有定,但是那個定功不及格。他確實有修,也管用,在欲界提升了。如果你的定修成,那就不在欲界,就到四禅天去了。你得初禅定,你就生初禅天;你得二禅定,你就生二禅天,就超越欲界。但是諸位要曉得,定能伏煩惱,沒斷。伏什麼煩惱?這裡頭頂重要的就是伏欲,我們講七情五欲,七情五欲真的伏住了,得禅定。七情五欲的根沒斷,但是決定不起現行,決定不會起心動念,財色名食睡這五欲,在你面前不會起心動念,你才能得初禅。事上沒有,念頭上還有,不行,你在欲界,你到不了色界。而後你才知道,禅,難!
所以我到最後就選擇淨土,知道這項不行,為什麼?事上雖然沒有,念頭上還會起。這個就說明,這個法門對我們來講太難太難了,縱然我念頭也不生了,將來也不過到四禅天而已,還是出不了三界。不如回過頭來念阿彌陀佛好,念阿彌陀佛不必要到禅定的功夫,到欲界這個未到定的功夫就行。未到定是什麼?伏煩惱,把粗重的煩惱能夠壓得住,這一句佛號能壓得住,就行。這個我想想,我可以辦得到。這個禅定的功夫,我自己想想,初禅我辦不到。我們看看有一些修禅的人,他能不能辦到?我在旁邊看的時候,他辦不到。為什麼辦不到?讚歎他,他高興,罵他會生氣,他辦不到。這個東西,一試驗就出來了,這可以騙一般人,這對佛法有一點修養內行的人騙不了。所以哪是真的、哪是假的?一個明白人是決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我們也不必去拆穿他,還有不少人跟他學,所以說用不著拆穿他。就是六祖所說的「他非我不非」,我們要說人家的過失,自己有過失,各人修各人的,各有因緣。所以不必去理會。
末後一條是「所行時普」。一切時,前面講一切處,在時間三際圓融,有時候經上也講「念劫圓融」,所以在時間講是永無間斷。這是說真的,不是假的,永無間斷。如果這個說法對初學,初學的人嚇到,永無間斷,那沒希望、沒指望了。所以在永無間斷裡面,佛有方便講三大阿僧祇劫。人家曉得,三大阿僧祇劫是有一段時間,大概還差不多,我努力一下。要給你講無量劫,嚇死了,不干了,煺轉了。所以說三大阿僧祇劫,方便說。雖是方便說,也是事實,它是一個階段的事實。譬如你讀書,告訴你,你念六年就會畢業,這小學是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念完,再告訴你,你還要念六年才能畢業,中學。所以雖是方便,也是事實。
上面講的十種,十種就像燈光一樣,參而不雜,這才叫普賢行。一行就是這十種行,十種行就是一行。譬如我們穿衣,穿衣是一行,這一行裡面就圓滿十種行都在裡面。我們吃飯,我們喝茶,一一行裡面都圓融這十種行,這叫普賢行,我們這個日子就是普賢菩薩的生活。我們工作,無論從事哪一種行業的工作,你一一工作也是圓滿這十種行,所以你的工作就是普賢行。無論從事哪一行,行行都是,事事都是,點點滴滴都沒有離開十普,都沒有離開普賢行。所以一法就是一切法,「一切即一,一即一切」。這個意思,諸位要細細去體會,能得幾分,真的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會改變我們的觀念,使我們的生活確確實實會非常幸福、非常美滿,充滿智慧。功夫深了,過去現在未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這一生真的就沒有白過,這一生過得非常充實,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價值。好,今天時間到了。
(第十二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12
道霈禅師節錄這個本子,諸位要細細跟《疏鈔》、《合論》去對照一下,這個地方我們也能學到很多東西,你看人家是怎麼樣去節錄。清涼這麼大的篇幅,你看他是怎麼節錄法的,可以說他捨掉總百分之九十都不止,取裡面的只幾句,這幾句是非常精要的。如果讓我們來節錄,我們有沒有辦法節錄到這麼好?你在這上留意,你就能學到東西,就能看出這麼一大篇哪幾句是最重要的。這個本事一定要學會。人家要請你去講演,你介紹《華嚴經》,只給你兩個小時,你兩個小時就更要節要、更要簡單了。這整個玄談裡面,玄談是第一冊,你們拿的第一冊是玄談,我這個老本子,你們新本子。我現在用老本是從前我講經,我這裡頭做了記號、畫了東西,所以現在我就沒有用新本子。新本子比我這個本子好,字清楚,也大。這是從前台灣南亭法師印的,這已經再版好幾次,所以這版都模煳了。新版是我們最近印的,新版的塬本是我自己保存的。這就是看人家節錄的方式,可以提供我們做參考。
我們看七十五面倒數第二行,這就是講十義的四門,第一、「別開法界以成因果」。我們說明了,「普賢法界為因,遮那法界為果,是故因果不離理實法界。」這節錄得非常精要,這個意思清涼有解釋,在《疏鈔》裡面。你看他節錄的,這麼大的篇幅他都捨掉,他只在這個地方節錄這麼幾句,「謂普賢法界為因,遮那法界為果,是故因果不離理實法界」,道霈禅師只節錄到這一句。下面解釋,解釋五周因果。第一個是「所信因果」,我們翻過來,就是在《疏鈔》一百一十八面,解釋這一段的。周的意思,周遍法界,五十五種,卷六。卷六,「宗趣通別」,在一百一十八面第一行,這個地方就講了「十事五對」,十樁事情,五對。五周因果,我們在前面已經介紹過。在這個地方,清涼註解裡頭,這個註解是《鈔》,《鈔》是註解《疏》的。我們著重它的「會通宗趣」,在《鈔》的第三行,會通宗趣。它有兩個意思,「一者,五周皆以因果為其宗趣」,如果「修因」是宗,「得果」就是趣;「舉果為宗」,就是希望你「修因」是趣。你看它都是連鎖的,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互為宗趣。
我們看《華嚴經》,釋迦牟尼佛講《華嚴經》這個結構,他一開端就給我們介紹毘盧遮那佛依正莊嚴,這是舉果,希望你見到這個果,你就發心去修因。它這個是以果為宗,這在第一周。第一周裡頭,也就是《華嚴經》清涼大師分的四分第一分「舉果勸信」,目的是要你在這個地方生起信心。你有信心之後,才能夠有個希求,我也要能依這個方法來修行,希望將來自己能夠證入。這是佛通常說法一個大塬則,這是我們不但是一定要知道,而且一定要學習。為什麼?凡夫,你給他講什麼道理,他的印象都不會深刻,甚至於他都不在意,你把果呈現給他,那個就完全不一樣。譬如我們講道場修行的方法,怎麼樣講,人家聽不錯,沒有印象;如果我們有個真正如法修行的道場這個樣子的,叫他看一看,完全不相同了。在民國初年,我們中國修行道場也只有一家,印祖靈巖山的道場,真正修行道場。所以你有樣子給人看,大家才知道,這個才叫做佛教。你不做出樣子,怎麼講,效果都是非常非常微弱。我們這個道場跟一般道場完全不一樣,作風不相同,每天聽經、上課、研究、討論,解門;念佛堂大眾薰修,行門,解行相應。
所以佛講經說法,他這個方法好,先把果拿出來給你看,你看到了,你才相信。然後你自然興起,這個果不錯,很好,我要怎麼修?他才向你請教,然後再給他解釋,《華嚴經》就是這麼講法的。所以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很長,三十多品,給你講解,給你詳細說明,最後再教你怎麼做法,「離世間品」是教給你做法。這些我們都要學習。我們到外面弘法,把佛法介紹給別人,第一個也要把果拿出來。果是什麼?我們自己修行這個樣子就是果。所以我常常勸勉大家,我們學佛,我們的形相要好。你說你學佛好處在哪裡?我這個樣子就是的,心地清淨,沒有私欲,沒有貪瞋癡慢,沒有是非人我,身心清淨,坐在那裡,容光煥發,這是招牌!這你馬上可以看得到的。你問我:為什麼有這個好處?學佛,我才教你這個方法。我這種果報,這個形相,這不是父母天生的,不是的,後天所修的。我們要連這一點都沒有留意到,你怎麼教化眾生?
你看《楞嚴經》楞嚴會上,楞嚴會上一開端就敘說得很明白,阿難尊者怎麼發心的?看到佛的相好光明。阿難想這個不是父母所生之身,這是修成的,他也想這樣相好,這才發心出家跟佛去學,他的目的在哪?目的是修相好。由此可知,相好就能夠攝受眾生,就能夠引人入佛門,這個就是很明顯的一個果報。我們不能不認真去干。這正是所謂「相隨心轉」,體質隨心轉;「境隨心轉」,用現代的話就是磁場隨心轉。外國人叫磁場,我們中國叫光、叫氣。練氣功的人看氣,佛法裡面講光。有定功的人能看到一切眾生他放的光,這個光的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從這個地方,就看出一個人的善惡,看出一個人的健康。所以那個很高明的氣功師,他一看就曉得你身體那個地方有疾病,你的疾病是怎麼來的,他清清楚楚,他那是看你的氣。你的氣盛,表示你很健康;你的氣衰,表示你身體很虛弱。金色的光,黃色的光,白色的光,表示你這個人很正直,心地很清淨,心正、行正。如果你這個光色是灰暗的、是黑色的,表示你心地不善。所以我們點點滴滴都露在外頭,只是一般愚人、煩惱重的人,他迷惑顛倒,他看不出來。有學問的人,有德行的人,有定功的人,一看就清楚,哪裡能瞞得過人?
這個方法我們要留意,先說果,後說因。佛講四谛也是如此,先講苦,苦是世間果報,然後再說因,苦從哪裡來的。講出世間法,先講滅,滅就是大涅槃,是修道的果;然後再講因、再講道,修學的理論跟方法。都是把果講在前面,因說在後頭,這個方法就是令眾生起信。這個因跟果可以互為因果,這就看出因果的轉變,因果的相續。五周都是這個例子,清涼在此地為我們一說,我們一看就明白。「二者,所信因果為宗,令得差別因果為趣」。為什麼?你所信的因,各人不相同。佛講十法界,不要說十法界,單單講人法界,人法界裡頭修因得果就非常復雜。每一個人過去今生所修的因不相同,我們這一生得的果報不一樣。相宗經論裡頭講得很透徹,我們得人身這是果,什麼樣的因?引業,我們引業相同,都得人身。引業是什麼?過去生中修五戒十善,這個因。這個因遇到緣起現行,到這一道來受身,引導我們到這一道來受身。可是我們得人身,每一個人相貌不相同,身體健康程度不相同,每一個人生活環境不相同,福報不一樣,這是什麼?這是滿業。這就說明我們大家都得人身,過去生中統統是秉五戒十善的果報得的人身。由於過去世,我們修的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各個不相同,這一生得的果報就不一樣,受用就不一樣,滿業不一樣。這是舉一個例子說。就是我們一個人這一生,真是《華嚴經》上所說的「無量因緣」,說不盡的。我們現前的造作,起心動念都是造作,都在那裡種因。不要說起個念頭無所謂,起個念頭就是一個業因,將來這個因遇到緣,一定果報現前。所以你一個善念,你將來得善果;一個惡念,你將來得惡報。
佛在經上常講,「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果報現前,害怕了,害怕有什麼用?來不及了,遲了。菩薩聰明,警覺性高,菩薩怕因。果現前了,菩薩曉得,無論什麼果,你就受一受,逆來順受,沒話好說。你要想不受惡的果報,唯一的一個方法就是絕不造惡業,這是聰明人、覺悟的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能與法相應,你才感善果,決定不受惡報。你修成之後,即使到三惡道度眾生,當然要現三惡道身,雖現三惡道身,度三惡道的苦眾生,自己依舊不受三惡道的苦,這個不可思議!正如同佛菩薩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一樣,跟我們的形狀一樣,跟我們的生活一樣,我們凡夫看起來是一樣,實際上不一樣。為什麼?我們凡夫在環境裡面有苦樂憂喜捨的受,佛菩薩應現在這個世間沒有苦樂憂喜捨的受,這個不相同。外表形式是一樣,實際上心裡的感受不一樣,佛菩薩永遠住清淨平等覺。你說飲食起居,我們在飲食,這個好吃,那個難吃,我們有分別、有執著,有受,有苦樂的受;佛菩薩在飲食裡沒有受。你說好吃,很好,他也沒有感覺得好吃;你說難吃,他也很好,他也沒有感覺得難吃,他的受是平等的。怎麼平等?就是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他沒有,所以他心清淨平等。我們凡夫為什麼有苦樂憂喜捨?心不清淨、不平等。所以要曉得,五種受不是真的,是假的,凡夫有,聖人沒有。像這些地方,我們都要明瞭,要知道怎樣去學習。
下面這個,我念一念就行了。「二者所信因果為宗,令得差別因果為趣。舉差別為宗,成所信為趣。舉差別為宗,令得平等為趣。舉平等為宗,融差別為趣。舉平等為宗,令成行為趣。舉頓成諸行為宗,令信平等為趣。舉成行為宗,令證入為趣。舉證入為宗,令忘證修行為趣。」你看這一段,因果它不是呆板的,不是死的,活活潑潑的。這一段的意思在哪裡?我們自己修學就靈活了,你講經說法就千變萬化,這個東西你就講活了,就不至於把它講死了。你一觀機,在講台上,四面一看,你就曉得眾生他的表情、他的動態,大致上就了解他的根性、他的程度。我要用什麼方法來講,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我這場講演沒有空過,確實令眾生得法益。這一段是給我們講這些塬則,你要懂得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正如《金剛經》上所說的,佛無定法可說。你看這一段就是沒有定法可說,雖無有定法,它還有個塬則,決定不會違背塬理塬則。
遮那法界就是華藏世界,就是一真法界,這個地方揀別不是凡夫所住的十法界。十法界裡面,在佛法裡常說,六道叫內凡,六道以內的凡夫,六道外面四聖法界叫外凡。所以經上常講九界凡夫,九界凡夫就是講十法界,十法界裡面佛省掉,從菩薩算起,其實十法界裡面的佛還是菩薩。天台四教,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連別教的佛,都是菩薩。別教的佛在圓教裡面是二行位的菩薩。別教初地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等於圓教初住菩薩;他到十地破十品無明,等覺再破一品,妙覺再破一品,他總共只破十二品無明。破十二品無明,在圓教算二行位的菩薩。所以稱為九界凡夫是很有道理的。真正佛果,只有圓教佛才是真正的佛果,四十一品無明斷盡,那是功德圓滿,所現出來的受用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果報,在《華嚴經》裡面,佛為我們介紹,佔十二卷經文,這麼長,就是以《華嚴》八十卷來說,佔十二卷,七分之一,這裡面有六品經。你就得這個果報,只要你修普賢行,普賢行稱法界。法界這兩個字的定義,也一定要搞清楚,清涼在此地《疏》裡面都有說明,希望大家稍稍能夠留意。法界就是大方廣,就是真如自性的體、相、作用,理實法界就是真實的法界。
末後這一句是總結,「因果不離理實法界」。換句話說,因果是法界裡面自然的現象,我們佛經裡頭常用「法爾如是」。法爾如是,現在人很難聽得懂,我們換句話說,雖然不能很貼切,但是很靠近,大家好懂。我們講自然現象,人家一聽,他有一個概念。你講法爾如是,他聽的時候,太玄了,他聽不懂。佛為什麼不說自然現象,說法爾如是?這裡頭還有差別,只可以說自然現象跟法爾如是很接近。讓它先接近就好,再深入,等底下一個階段再說。所以一部經可以重復多講幾遍,目的不一樣,第一遍講,希望他起信,生歡喜心;第二遍講,希望他深入了解;第三遍講,希望他發願真正去做;第四遍講,希望他能入這個境界,不一樣!同樣一部經,在一個地方對同樣的人來講,也遍遍不相同,遍遍宗趣不一樣。它不是一定的,不是固定的,這個道理要懂得。
再看第二段,「會融因果以同法界」。《疏鈔》在一百一十九面,一百一十九面第一行就是的。「第二會融因果以同法界」,這裡面也是「十事五對,互為宗趣」。會融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融會,就是融會的意思。因中有果,果中有因,這也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在這段文裡面,就很明顯的體會到這個意思,一切萬法都是因緣所生,緣生之法,沒有自性,沒有自體,所以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我們現前所接觸的萬法,包括我們自己的身體在內,緣生的,無自性,真的是當體即空。我們為什麼把當體即空的東西誤以為它是實在的?實在就是真實存在,我們誤會了,真實不存在,只是個幻相而已。《金剛經》上講得不錯,「夢幻泡影」,我們所有的現象是夢幻泡影,決定不是真實的。你要誤以為這些假相當作真實的,你就迷了。迷了之後,是迷你的自心,是迷了你的認知,不是說事實真變了,沒有,事實哪有變?這個事相沒有變。迷跟悟,跟事相沒有關係,但是那個受用就完全不一樣。迷了有苦受,覺悟了樂受,這個樂不是苦樂之樂。換句話說,迷了的人有苦樂的受,覺悟的人沒有苦樂之受,沒有苦樂之受叫真樂。
西方極樂世界那個樂,不是苦樂之樂。有很多人就把這個名相誤會、錯解了。一個修行人清淨無為,哪裡要去享樂?西方世界那麼豪華、那麼奢侈,那哪裡是修道人住的地方?他那個就是會錯意思。西方講的樂,不是苦樂之樂。西方,釋迦牟尼佛在經上講的那個環境,是不是真的?真的。為什麼會有那個環境?那個環境不是人造的,不是說我喜歡、我愛好,我來經營的,不是的,是性德自然的流露,不是人造的,是天然的。要是人為的,那就是苦樂之樂,它不是人為的。自性在沒有一切污染的時候,它所現的就是那個境界,那個境界是一真的境界,此地講的法界。這個法界不是十法界,一真法界。我們凡夫因為迷了一真,也就是迷了自性,把一真轉變成十法界,是這麼個意思。轉變在自己、在個人,我轉變的跟別人不相干,各人是各人的法界,換句話說,各人是各人的空間。我的空間跟你的空間,相不相同?不相同。
佛在楞嚴會上跟我們講的,「同分妄見,別業妄見」,見是見解,妄是虛妄,我們一般講的是共業、別業。同分妄見就是共業,共業是我們共同現的現象,但是還是各現各的,只是我現的這個相,你現的那個相,這個相很相似、相同,各人現各人的,要明白這個道理。如果不是各人現各人的,共業裡頭怎麼會產生別業?我們現的這個境界,業力變現的境界,別業現的境界跟別人不一樣,不相同的;共業現的境界是跟一些人相同的,相同的還是自己變現的,與別人還是不相干。然後你才曉得,迷失自性的人是多麼的孤單,縱然跟很多人聚在一起,還是孤單。契入一真,那是多自在,一真那是真正共了。迷失的時候,決定沒有真正的共業,只是我現出來的這個業,跟別人的相同、相似,稱之為共業。同分妄見,這一部分跟別人相同。
實在講宇宙人生的真相,只有佛經講得這麼透徹、這麼明白。佛法之美,佛法之真,世間講真善美慧,唯獨佛法具足。除佛法之外,到哪裡去找真善美慧?所以方東美先生曾經講:讀佛經,學佛菩薩,這是人間最高的享受。這個話不是普通人能說得出來的,他要沒有這個體會決定說不出來,他沒有說其他的學問是最高的享受,唯獨佛法是最高享受。展開經論,我們互相的討論,那是智慧,真的是滅煩惱、長智慧。佛門這個行業、這個工作,就是滅煩惱、長智慧的工作,你說這個多有意義、多有價值。所以諸位同學一定要明瞭,佛家的道場就是對於經論展開深入廣泛的研究討論,搞清楚、搞明白了,依教修行,我們干的是這個。我們自己的修行就是念佛,這是我們出家人修行的一個方式。我們就從事這個行業的,以念佛這個方法撿斂身心,就像《無量壽經》裡所講的「端正身心」,端正六根。
《無量壽經》上所說的,「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這些話跟《大勢至圓通章》裡面所說的「都攝六根」一個意思。大勢至菩薩講得簡單,我們怎樣都攝?都攝六根怎麼個都攝法?《無量壽經》上講得詳細,能做到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淨念相繼是兩個意思,淺而言之,這一句佛號相續不斷,真正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是粗說、淺說;深說,你念念與清淨平等覺相應,這真的淨念相繼。念念都是清淨平等覺,就是你的清淨心、平等心、覺心念念現前,這是深一層的淨念相繼,不在乎口裡掛著這一句佛號。念念與清淨平等覺相應,這個在念佛法門叫理念;口裡一句阿彌陀佛,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事念。你要想得一心不亂,那是功夫問題。事念也可以得理一心不亂,理念,功夫淺的,一樣得事一心不亂。所以念有兩種,有理事;果也有兩種,也有理事。理所得的果,常寂光;事所得的果,上品的實報莊嚴土,中品的方便有余土,下品的凡聖同居土。
我們應當要怎麼個做法?哪樣的道場圓滿?我心目當中常常戀慕的,我們初祖遠公大師廬山那個蓮社,那是圓滿的。誰有機緣能夠建立這樣一個道場,我們的淨宗宗風重整。你看遠公道場裡面修行的人是固定的,不是有來來去去的,一百二十三個人,報名參加的。而且進入這個道場之後,就不能夠離開,以虎溪為界。不可以離開這個道場,一心一意在這裡專修,決定往生。如果諸位說,這不是變成自利嗎?你不曉得自利是真正的利他。你讓全世界的這些道場,大家來看看你這個,以你這個做榜樣,你是道場當中的榜樣;我們在道場修行的人,人是修行人當中的榜樣。那是我們理想當中最圓滿的一個修學環境,要做樣子給眾生看。
遠公那個時代,當然跟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完全不相同。在我們這個時代,還要撥一點時間去協助社會大眾。協助社會大眾,我們有方法,辦佛學講座,歡迎在家同修來學習,幫助他解決問題,他有疑慮、有困難,我們用佛法來給他化解,幫助他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宇宙觀。觀念一轉變,他煩惱輕、智慧增長了,他在生活當中,他就知道如何去應變,如何去掌握修學的塬則,就在他現實生活裡面、現前工作當中離苦得樂。因為我們幫助他破迷開悟,開悟之後他就能離苦得樂。所以一方面要建立這個道場,一方面要把佛法、佛教育普及到全世界。所以辦這樣一個講座,或者是一個學苑,都可以,接納大眾到這個地方來學習。但是這個像學校一樣,也要報名來參加。一屆也定上時間,短期的訓練,三個月、四個月,一屆一屆的辦。這個是專門指導社會大眾修學,換句話說,教給你,幫助你,怎麼樣過幸福的生活;幫助你,你的事業如何能夠做到順利成功。這個佛教育對社會就有真正的貢獻。領導大眾,為大眾講解這些佛法,我們山上修行人輪流來擔負這個工作就可以。如果三個月一期,派兩個人下來,下來三個月教學,他教學完了之後再回去,另外再派兩個人教底下一屆。這個是我們真正幫助社會大眾,推行佛陀教育。可是自己如果沒有修持的功力,這個事情做不到,你的悲願、悲心也發不出來。我們擬定有這個願望,機緣還不成熟。所以諸位已經出家,就要發願,要發大心,你才能感得諸佛菩薩的護念,希望這個因緣早一天成熟。
在這個世間建立這樣一個道場,這個道場要是在世間真正建立了,全世界人都得到你的福報。為什麼?這個世間災難會化解,因為有正法住世,諸佛護念,善神保佑。所以全世界的災難都能夠化解,不能完全化解,也能夠減輕,劫難也能夠推遲。所以諸位你能發大心,能做這個事情,這是多麼大的功德,不可思議!經不可思議,理不可思議,行不可思議,果報不可思議,為什麼沒有人去干?沒人了解,他不了解、不明白。我們雖然常常說,說了這麼多年,說了幾十年,不能說這裡頭沒有人聽懂的,有。聽懂了,為什麼還不能干?這是古人所謂的,明是明白,忍不過。什麼叫忍不過?五欲六塵在面前誘惑,沒有辦法,還是貪圖這些享受,不肯到山上結界安居,捨不得五欲六塵的享受,所以叫「看得破,忍不過」。實在講,他並不是真看破,真看破那就沒有忍不過,還是沒看破,不是真正看破了。所以沒有辦法擺脫五欲六塵的這種誘惑,不肯捨棄這個享受,無量無邊稀有難逢殊勝的利益,他這一生依舊得不到,還是以輪迴心在干輪迴事,你說這多可惜?幾時能夠入華嚴境界。
第三段,容易明瞭,「法界因果分明顯示」。在《疏鈔》一百二十面第二行。無論是一真法界,或者是十法界,乃至於六凡法界,業因果報這些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涼大師在此地講的,這是一真法界。我們現在雖然是初學,是在十法界裡面,而且在六凡法界,我們明瞭之後,也應該認真努力去修學。理要透徹,事要相應,這個就真正是修菩薩行。菩薩行,實在講不難修,就是現前的生活。佛沒有教我們去刻意修什麼苦行,沒有,大乘經上佛常說,佛不贊成修無益的苦行。佛教人什麼?就現前的生活,你生活在富貴,你就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去做一個富貴人;你生活在貧賤,你也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去做一個貧賤人。富貴是佛菩薩,貧賤也是佛菩薩,相上不平等,理上決定平等,形式上不平等,受用一定平等。為什麼?富貴,他沒有樂受,他心清淨,在順境裡頭,一切順境、一切受用裡面,修清淨心、修平等心;貧賤之人,在逆境裡面、困難環境裡面,他也修清淨心、也修平等心,一樣,哪有兩樣?差別因果裡面轉變到平等因果,所以都是佛菩薩。現前生活環境,這是過去生中的果報。我們是凡夫,每個人過去生中造的因不一樣,果報怎麼會相同?佛不能改變這個因果,我們貧賤的人,佛不能叫我們得富貴,不可能的;富貴人,他命中有福,佛也不能把他福奪去,叫他過貧賤,也做不到。明白這個道理之後,無論處在什麼環境裡面,心是安的,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你心就安,理得到心就安了,心安理一定得到。心不安是理沒有明白、沒有透徹,佛幫助我們安心,就是把這些道理給我們說清楚、說透徹。
我們在《華嚴經》開講之前,利用這點時間說個大意。諸位了解這個大意,你會對這部經生歡喜心,你就很想學、很願意去學。我給諸位介紹這個,這是因,你們起信發願這就是果、就是趣。我們都沒有離開因果,而因果與理實相應、與法界相應。世間人要是明白這些事實真相,就是因果的真相,每一個人心都安了,都不會胡作妄為,都不會有妄想,他才懂得那真正修福,這個苦難日子很快就過去,苦盡甘來。世間這些大的福報他要不要?不要,明白了就不要。世間人是貪圖,明白的時候不要了。我們出家人裡頭,也有一些出家人還是有貪心,出家之後也要搞名聞利養,也要搞一個大廟,要搞那個形式。沒搞清楚,搞清楚之後我相信他不要了。為什麼?搞的那些東西不自在,哪有一身自在?所以我這一生真的是非常幸運,一生當中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你說多自在、多快樂。有人歡喜,我們就把佛法道理給人說說;人家不歡喜聽,我們在家老實念佛。讀經,跟佛菩薩做朋友,展開經卷就面對佛祖。經,佛說的;註解,你看清涼、李長者,跟他們為伍,你說這個多自在!世間東西隔絕了,不聞不問。
我這個世間有些消息,都是同學們看到來跟我講的,通常我都不看報紙的。此地每天給我送一份報紙來,來的時候,大概我用五分鐘的時間,我看報紙只用五分鐘時間,翻一翻大標題。前天翻到美國有個四歲的小孩,開槍把六歲的小孩打死,我看到很有感慨!報紙上說的,把六歲的玩伴,在一塊玩的一個男孩打死,打死之後,他還在花園裡玩,若無其事。為什麼會有這種舉動、會有這個行為?電視上看的,看到電視打槍,他也打著玩,他認為把人打死,跟電視上打的一樣。這個使我們聯想到,就是《楞嚴經》上講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種暴力的節目,你看看影響到兒童,這麼小的小孩他就在模仿,長大哪有不干殺人放火的事情?殺人放火養成習慣,從小就司空見慣,你說這個社會還會有太平日子嗎?社會怎麼能不動亂?民主自由開放不是好事情,這些東西應當要禁止的,要維護社會安全,維護廣大群眾的權益。
你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國家,你去問問,你們想過什麼生活?都想過一個社會非常安定的生活。這個社會動亂,人人自危,人人沒有安全感,你這個日子過得多痛苦,再富有都苦。富有人家要請多少保镖,行動都不自由,怕人家殺他,這個日子過得多苦。這些社會現象,我們要明瞭,也知道解決之道,懂方法,只是現代的這些政治家,社會這些領導人,他們還不能接受佛法。他們也想解決這個問題,想不出方法來。佛法這麼好,都認為佛法是宗教,宗教就產生了隔閡;再看看這些學佛的人,出家在家表現這個形象,迷信,怎麼能讓他生起信心?因此他對佛教完全隔絕了,從來也不會看經、也不會聽經,一生都接觸不到佛教。佛教就在他面前,就在他隔壁,他就接觸不到。所以我們自己學佛,自己先要做一個好的形象才行。對於十法界依正莊嚴,非常復雜的因果,這些因果,你要是細心觀察,不都在面前嗎?一絲毫隱藏都沒有,全在現前,點點滴滴,真的是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前定是因,現在享受是果。現在起心動念、一切造作是因,將來遇到緣就感果,很明顯,「分明顯示」,沒錯。
清涼大師在此地講的「十義五對」,這是高水平,這個是一真法界的水平。如果我們明瞭也能進修,就把我們現前境界轉變成一真法界。果然轉過來,我們現在這個身就是普賢菩薩乘願再來,就變成普賢的應化身。沒轉過來,我們這一生是業報身,我們在造業受報。你要能轉過來的時候,就是乘願再來,不必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再到這個世界來投胎,不找那個麻煩,現在這個身體就變了。這個變化就變得殊勝,就變得大了,平常我們講相隨心轉,體質隨心轉,境界隨心轉,那個變化幅度不大,最大的是超凡入聖,轉業報身為乘願再來身。能不能轉?給位說真能轉,哪裡是假的?前次給諸位講忏悔業障,我們提到轉業忏,就是這個意思。滅業忏,那是最究竟的。可是你能轉,你才能滅;你要不能轉,滅業就困難極了,太難太難了。可是你從轉過去之後再滅,那就不難了。可是你要真正去干,首先還是要伏業,你伏不住,你怎麼轉法?首先要伏住。這個伏業就是儒家所講的克己的功夫,克制自己。如果依舊在生活上還放縱,你就沒有法子,不但你的道業不能成就,在世間你的事業也不能成就,即使你有成就,那是你過去世所修的福報太大了。
你在享福,不能克制自己,還要放縱自己,你那個福報很快就消掉,保不住。我們在今天看這個世間大富貴人家,不但他不能保護他的下面一代,往往自身都不能保全,到晚年就敗了。為什麼?福報享盡了,能夠保全第二代就不多,保全第三代,那就很稀有了。所以諸位只要很冷靜觀察一下現實的這個社會,很清楚擺在我們面前。你看國外有許多做到總統的,一任還沒有做完,什麼案子發生了,身敗名裂。大企業家到晚年的時候,公司倒閉,破產,我們常常聽說。現在經濟不景氣,恐怕這個事情更多了。我的消息不靈通,我聽說有很多人自殺,自己一身都保不住,為什麼?放縱。不知道惜福,不知道修福,他那個福報前世所修的。如果他能夠惜福,他一生享用不盡,他要再能夠修福,他的第二代、第三代,這個福報就延綿下去了。所以佛家講的伏業忏重要。
我們學佛修行要深明此理,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欲望,生活過得愈簡單愈好,愈簡單愈自在。在現前這個社會跟過去完全不相同,過去的寺院叢林真的是十方,十方常住。我們出家人,只要看到寺廟都可以掛單,基本的生活,一點憂慮都沒有。現在這個寺院道場不行了,我們雖然出家人,看到哪個寺院,你到那裡去的時候,連一餐飯都不給你吃,住一宿,談不到,除非跟常住有交情,沒有交情就不行。因此現在出家人基本的生活沒有保障,你說我們多苦、多可憐!沒有法子,自己一定要搞個小道場,你才有安身立命之處,被逼的。我們自己搞個小道場有沒有過失?沒有過失,環境如此,佛不會怪我們。但是道場要搞得很大、搞得很奢侈,那就錯了,那就有罪。道場建築大小,就適合我們現前的需要。我們這個道場,阿彌陀佛送的。我們只有這幾個人,這麼大就夠了。阿彌陀佛為什麼不送個大的?沒有那個必要。我們在上課就這麼幾個人,坐下來剛剛好。佛菩薩照顧我們,就照顧到恰到好處,不讓你起貪心,不給你找麻煩。我們自己感到也很滿足了,這麼小的地方,一切開銷照顧都能顧及得到。
太大了,像光明山那樣,要是我們這幾個人住在那裡,還上什麼課,每天打掃都累死了,累得精疲力倦,你還上什麼課?還有那麼多信徒香客來應酬,什麼事都不要辦了,又回去了,哪有什麼道行?這些我相信你們都有經驗。所以我這一生,我在台北,你要問我的道場多大?給諸位說,恐怕沒有這個房間這麼大,我在台灣住的十一坪,沒這個大。我就那麼大,我跟悟弘兩個人住。我們講經說法,借用別人的道場。為什麼?我自己這個小地方,收拾太容易了,打掃幾分鐘就搞乾乾淨淨了。平常沒有人來,我們地方小,不希望人來。所以一次清潔總可以保持二、三天。你看二、三天打掃一次,打掃一次頂多半個小時,你說這個多自在、多舒服!要享受大建築物,到別人廟裡去逛逛,到那邊去坐坐、喝喝茶,我們去是客,他還來招待我們,這個多自在,享受別人的。回家休息,我們這個小房子足夠了。我很聰明。
在國外,人家都要房子很大,地很大,花園很大,累死人。所以我在外國也是個小房子,我享不享受?享受。到哪裡享受?公園,公園多。你看像在澳洲布裡斯本,我在那邊搞個小房子。布裡斯本那個小城有一千多個公園,你一天去逛一個,三、四年才逛一周,你說那個多自在!那個大自然之美,那是真正享受。所以我這一次選擇在布裡斯本,打算晚年在那邊長住。我天天到公園享受,我跟他們講,我們買個帳篷,到公園帳篷一搭,在那邊野餐,帶餐點去,這是游山玩水。在那個地方讀經,大樹底下,蔭涼之下,我們讀經也弘法利生,那裡很多野獸,我們讀給牠們聽,也迴向給牠們。三、五個志同道合,我們開個車去,坐在那個地方,研究經教,討論佛法,你說那多有味道!何必要自己搞個大房子,累死人,我不干這個傻事。
我在外國看到很多同修,住很大的房子,非常豪華。我進去坐坐,笑笑,我說:你們不是住房子,是房子住人。在國外請工人,請不起,國外工人是論小時的,給你做一個鐘點多少錢,不像在中國,一個月給你多少錢,不是的。外國是論鐘點,一個小時多少錢,請不起工人。換句話說,你的庭院都要自己來整理,你自己不整理不行,不整理,鄰居告你。鄰居一告,警察馬上開車來,替你整理,統統弄好的時候,帳單給你,跟你拿錢。那個費用就高得不得了,比你顧工人要高好幾倍,你看你敢不敢?所以外國人非常重視環境的美化,你這一家不好看的時候,別人一定打電話給警察局。你自己要去整理,你下班之後,回來之後,你就要做這個工作,做完之後,也累得精疲力倦。所以人為什麼要干這個傻事?說好像自己沒有大房子、沒有好車子,出去就丟人,為了面子,苦死了。所以聰明人不干這個事情,過自己的生活,不是過給別人看的生活,那才苦。過我自己獨立自主、自在的生活,這個叫人,真正的享受。所以自己生活是愈簡單愈好,居住的環境愈小愈好,你才得真自在。
生活簡單,我們費用很少,不求人。我們不求人,說話人家容易相信,我對你沒有要求,我既然不求你讚歎,也不求你供養,我不會騙你,我沒有理由欺騙你。欺騙人總有目的在,我沒有目的,我欺騙你干什麼?句句都是真實,你相信,你得利益;你得利益,於我也沒有好處。我們這樣做法,人家才能夠有幾分的信心。如果你內心裡頭還存著有名聞利養,你說得再好,人家對你都懷疑,打了很多問號,你是什麼企圖?你是什麼目的?你用意何在?幾個問號一打,講得再好的東西,幾個折扣就完了,什麼都沒有了。所以一定要我們自己本身健全,這個太重要了。高水平做不到,降低一點,但是怎麼樣的低,總要與此地所講的理實法界這個氣氛要接近。換句話說,同一個方向,方向決定沒有錯,距離遠一點沒有關係,方向沒錯。這樣逐漸逐漸與這個目標接近,這就對了,就沒有過失。
後面,末後「第四法界因果雙融俱離。性相混然,無礙自在。」這在一百二十一面,也是在第一行。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我們念一段,「由離相故,因果不異法界。」如果著相,因果跟法界就不相應;離相,法界就相應。離相,不分別法相,不執著法相,這叫離。不是叫你真的離開這個現相,不是的,這個現相是決定離不開的。是說你在一切相裡面不分別、不執著,離分別法相,離執著法相,這個樣子就與體性相應。此地這個一真法界就是真如本性,因果不異法界。
「即因果,非因果也。此即相為宗,離相為趣。或離相為宗,令亡因果為趣。下九準思。」底下這個九條,依這個塬則,你多想一想,這個意思你就懂了。我們只要說這一條意思就行了。相決定是有,這個有,諸位要知道,是幻有,不是真有。怎麼叫幻有?剎那生滅。前面我們講過剎那際,在我們感官裡面就是剎那際的相續。所以說「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如果你真的透徹了解事實真相,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就跟諸佛菩薩完全相同,游戲人間,絕對不會把世間任何一樁事情當真,真的是游戲神通。知道什麼?全是假的,身也是假的,境也是假的,一切眾生沒有一樣是真實的。你還有什麼執著?還有什麼分別?還有什麼妄想好打?還有什麼好計較?所以看什麼境界都看得順眼,都很好,都點點頭,都是。為什麼說都是?因果如是!你過得很快樂,不錯,因果如是,善因善果;他過得很苦,不錯,如是,惡因惡報。哪有不如是的道理?太清楚、太明白了。
世間人不了解事實真相,起妄想分別執著,自討苦吃。妄想分別執著太深了,無量劫來養成這個習氣,縱然遇到佛說法,他也一下回轉不過來,也很難接受。善根深厚的人,習氣薄一點的人,聽了佛法,好像是覺悟了,覺悟之後還回不了頭。實在講,現在的緣不好,就是外面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的誘惑,他禁不起,禁不起誘惑,這緣不好。內裡面善根不厚,外面惡緣太強,還是轉不過來。在今天這個社會,外面這個誘惑的力量,比從前超出萬倍都不止。所以今天在這個社會修行成功,那是不容易。你在這個世間不會被五欲六塵誘惑,諸佛菩薩都點頭,聲聞、緣覺都讚歎,為什麼?他一定自歎不如。他證得阿羅漢、證得辟支佛,他如果生在今天,他一樣不能成就、一樣不能證得,他從前的環境好!像兩千年前,遠公在廬山建蓮社,那個環境容易成就。那些人要生活在今天,一樣不成就,一百二十三個人,我看一個都不能成就。所以他那個清淨環境太好了,在山上沒有人上去。今天是什麼環境?
所以這邊說到離,要懂得離相。《華嚴經》的修學,雖然講了兩千多個法門,它的宗旨就是離相,品題叫「離世間」。不是叫你真正脫離這個世間,不是這個意思,不要執著這個世間,不要分別,就是在這個世間,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就行了。所以「由離相故,因果不異法界」,因果是法界自然的現象。這個現象不礙事,清涼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礙在哪裡?礙在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才產生障礙。果然能夠不著相,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因果就是法界,法界就是因果。「即因果非因果」,因果是法界,所以因果就非因果。這個說法是以「即相為宗,離相為趣」,即相離相,就在相上離相,就在相上離分別相、離執著相。要知道相是什麼?相就是因果,是因果現的這個現象,相本身就是因果,它不礙事,它跟性體確實相應。一真法界的相跟一真相應,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相也跟法界相應,阿鼻地獄相也跟一真法界相應,哪有不相應?不相應,它相怎麼能現得出來?性是體,諸位要曉得,一真法界那個依正莊嚴的理體,跟阿鼻地獄那個理體,是一個體,唯心所現。一真法界是唯心所現,阿鼻地獄也是唯心所現,體是一個。體是一個,哪有不相應的道理!什麼東西造成不相應?可見得不相應,還是我們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所以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一法不相應。相應,這裡面苦樂憂喜捨就沒有了,因為你有分別執著才有苦樂憂喜捨的現象,離苦樂憂喜捨自然就相應,就入華嚴境界。「或離相為宗,令亡因果為趣」,亡因果就是不再執著分別因果,連因果也不分別執著。實在講連法界也不分別執著,真正契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境界,那是純真無妄的境界。這個地方我們只說一條,這是「法界因果雙融俱離」,這個雙融就是此地所說的「即相為宗,離相為趣。離相為宗,亡因果為趣」,這就雙融了。
「性相混然,無礙自在」。這個小註裡頭,《鈔》的小註裡頭,在一百二十一面第三行。「由雙融故俱離,由雙融故混然。離不礙存,故雲無礙。」存是現相在,現相在轉變、在相續,沒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能存能離,故雲自在。法界雖通事理,今取理實故,法界為性,因果為相。」這就說明「性相混然、無礙、自在」,這裡說三樁事情,混然、無礙、自在,說了三樁事情。我們明白,我們能夠契入,混然、無礙、自在,我們統統都能夠得到。混然是自然的現象,法爾如是,你清楚、你明白了,就是我們今天講事實真相。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自在,在這個地方,理清楚,事明白,事相即,理相離,換句話說,你在這個事相當中受用自在,你的享受自在。享受自在是什麼現象?就像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常生智慧,不生煩惱。你看惠能見五祖:「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自在,他生智慧。我們要是遇到五祖一定說:弟子心中常生煩惱,常生煩惱就不自在。你要問他為什麼自在?即相離相,他得自在;我們今天是即相著相,所以你就不自在。你在一切現相裡面生起妄想分別執著,你哪裡會有自在?所以諸位要曉得,就在現前的生活上,點點滴滴,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那個法就是此地講的理實法界。話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就明白了,凡夫的大病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果然能捨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是如如佛,佛跟凡夫就在這一念之間。
好,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後面這幾句,諸位能夠看得懂,我們明天再看《論》這一部分,長者他老人家的說法。
(第十三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13
請翻開七十六面。李長者在《合論》裡面有很多精彩的開示,對我們後學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學《華嚴》,他這部書,我們不能不讀,不但要讀,還得要很認真的去讀誦、去理解、去學習。這個地方,道霈禅師所節略的,也節得非常之好。
「此經名毘盧遮那大智法界,本真自體寂用圓滿,果德法報性相無礙,佛自所乘為宗。」這是長者他判《華嚴》的宗趣,這個地方的文長。毘盧遮那是法身佛,是我們自己的清淨法身。學佛,在這些地方,我們一定要有基本的認同。假如說毘盧遮那、文殊普賢與我們都不相干,你就永遠不能入佛門,因為你不曉得虛空法界是自己的本體,是自體,毘盧遮那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佛在經上將這樁事情說了許許多多的名相,為什麼一樁事情說這麼多名相?他的用意就是教我們明白這樁事情就行,不要起分別執著。所以名不是一個一定的名,相也不是一個一定的相。教你了解名相真實義趣,而不執著名相,所以說這麼多名詞。只要說的是這樁事情,怎麼說都可以。
毘盧遮那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遍一切處。在我們現前感官裡面,我們知道虛空遍一切處,這我們感覺得到的。在我們地球上的眾生,現在也能夠覺察到電好像遍一切處,無處不在,電波、光波都遍一切處。光波有許許多多波度不相同,我們肉眼的能力,在許多光波當中只能夠見到一部分,這是現在科技常識裡面大家都明瞭的,比我們能見這個光波長的我們見不到,比這個光波短的我們也見不到。所以我們現在用儀器來偵測,像X光、紫外線,我們都見不到的,但是在儀器裡面可以能偵查得出來。由此可知,光的確是遍照的,從來沒有間斷的,再隱密的地方,它都透過去、都找到,各種長短波度不相同,有些波度達不到,另外一些波度達到。
佛的光是圓滿的光,真的是遍照法界。法界眾生自己本身有障礙,所以在圓滿光波裡面,他只見到一分、二分。這個障礙是我們本身的,不是光不照我們,光照,我們肉眼看不見,它還是照,不能說我們肉眼見不到X光,這個空間就沒有X光,還是有;我們肉眼看不到紫外光,紫外光還是一樣照,肉眼看不到。現在科學偵察,澳洲紫外光就比我們這個地方差不多要強六倍。紫外光殺菌,但是人的皮膚要是長時期暴露在紫外光裡面,容易得皮膚癌。澳洲的陽光特別強,如果不是科技偵察出來,我們也不會覺得它強在哪裡?我們沒有感覺。所以要曉得,光波長短無限,光波如是,音波也如是。我們耳根的能力都非常非常有限,音波,波長的音波我們聽不到,波短的也聽不到,只能聽到很窄小的那個波度。所以我們用儀器可以能收到短波,也可以能收到長波,我們耳朵聽不到的,把它轉變成我們可以聽到的波度。像現在用收音機就是這個方式,把我們這個音波轉變成短波,由短波再放射出去;人家在收聽,把短波再變成我們可以聽到的波度,然後再放出來,收音機的塬理就是如此。
如果哪一天我們通了,就是神通通了,不需要藉這些科技的儀器,這個空間什麼樣的音波,我們想聽哪個就聽哪個,耳朵就跟收音機一樣,隨便想聽哪個頻道都聽得到。十方諸佛說法,想聽哪一尊佛說法,你就聽到;不想聽的呢?不想聽,就聽不到,就關閉了。想見哪一尊佛,你也就看到;不想見的,那就隱沒掉。我們看西方世界敘說那邊人生活狀況就有這個好處,他們不需要藉任何儀器、任何機械,自自然然調整自己的根身。自己根身就是一個最圓滿的機器,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的頻道,隨時可以收聽,隨時可以見到色相。我們要曉得這個好處,知道這個利益,西方世界一定要去。如果不到西方世界,自己修行想這種能力現前,那是七地以上的菩薩,你慢慢去修去。七地以上,很難很難,我們不要說別的,就是這個見思煩惱,思惑不談,見惑,這裡面最容易斷的見惑,三界八十八品見惑,你試試看,你去斷斷看。千萬不要落在增上慢裡面,沒有證得的以為證得,這個就大錯特錯。
所以自己要測驗自己,如果真的煩惱輕了,智慧現前了,像佛的這些經論,你只要一展開你就看到無量義。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經是自性的流露,你要是見到自性,釋迦流露出來的跟你自己流露出來的有什麼兩樣?一樣的東西。佛所講的是我們自性裡面的真經,你見性,你哪有不了解的道理?你哪有不透徹的道理?你哪有不會講的道理?不要學!禅宗六祖惠能大師沒學過,他什麼都會講,哪一部經論都難不倒他,會講經的人都不如他,這是事實,決定不是虛妄的。我們沒有這個能力,沒有能力克服煩惱,這也是事實。那怎麼辦?佛教給我們這個法門,念佛求生淨土。正是古人所講的「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開悟、就見性。可是真正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一定要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所。我們想一想,我們有沒有條件參加他們的法會?像外國人講,我們有沒有資格參加他們的俱樂部?他們的條件是什麼?《無量壽經》上的經題說得很明白,「清淨平等覺」,這個是參加西方極樂世界必須要具備的條件。我們怎樣修?那就是信願行。信願行是從事上說的,清淨平等覺是從理上講的。信心清淨,願心清淨,行持清淨,要與這個相應;信心平等,願心也平等,行持也平等;信心不迷,願心不迷,行持也不迷,不迷就是覺,你的信願行與清淨平等覺相應,你的條件取得了,決定得生。你說你具足信願行,你的信願行跟清淨平等覺不相應,你那個信願行還是不能往生,因為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清淨平等覺是上善,才能參加他們的法會。清淨平等覺,給諸位說,就是毘盧遮那佛,清淨遍一切處,平等也是遍一切處,覺還是遍一切處。
長者在此地說,「大智法界,本真自體」,他這個都是解釋毘盧遮那、解釋遍一切處的。大智是自性本具的圓滿智慧,這個地方講的法界就是一真法界,這是本真,這是自體。誰的自體?是我們自己的自體。九法界的凡夫,六道叫內凡,聲聞、緣覺、菩薩叫外凡。九法界的凡夫,迷失了自體,自體在不在?在,在現前,不認識;在現前,不覺悟,這叫迷。迷不是不在,不在怎麼會起作用?六道也是本真自體變現出來的,三途地獄還是本真自體變現出來的,性體是能變,法界裡面種種差別的現象是所變。所以《華嚴》五周因果裡面講「差別因果」,差別因果是所變。為什麼會有差別?迷了就有差別,悟了就沒有差別。悟了就是平等因果,迷的時候差別因果。
一切眾生迷失自性,迷的程度不相同。迷有淺深,迷有廣狹,這個差別相就不一樣。佛是從大的這一方面來歸納給我們說十法界。其實法界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差別因果,他把它歸納為十大類。這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本真自體顯現的。從體上來說就沒有差別,從相上來講差別就大了。剛才我跟諸位提到的聲波、音波,哪裡有這麼多頻率?頻率怎麼來的?頻率是從差別裡面變現出來的。諸佛菩薩,像西方極樂世界的這些天人,為什麼他們天眼能夠洞視、天耳能夠徹聽?徹聽就是所有一切差別他都能聽到,所有一切差別的光波他都能見到,他沒有障礙,他把這些障礙完全突破了,所以他才能洞視、能夠徹聽。這什麼道理?因為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只要把分別執著捨掉,障礙就突破了。你還有分別執著,這些差別的頻率是存在的,你很不容易突破。這麼多的差別頻率怎麼造成的?自己造的,不是別人造給你受的。果然是自作自受,都是自己識心變現出來的。識,唯識所變。識是什麼?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阿賴耶是妄想,末那是執著,第六意識是分別,妄想也叫做無明。
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捨盡,你的自性圓滿現前,那就是毘盧遮那,圓滿現前,叫「寂用圓滿」,寂是自體,自體的相狀是寂。諸位要曉得,真心是不動的,動不是真心。這個動是妄心,無明是個動相,真心那個相狀是寂靜的。妄想的相是動相,智慧的相是寂靜的。這樣你才明瞭,為什麼世間人見不到事實真相。世間人研究一樁事情、探討一樁事情,他用思惟、用想像,我們講的他用思想,思是分別,想是想像,換句話說,他用的是第六識跟第七識。用第六識、第七識,他能夠達到的範圍有限的,阿賴耶識以內的,在事相上來說,十法界以內的。十法界是識變的,如果你轉八識成四智,你就超越十法界,你就到一真法界。你能夠用四智菩提就超越十法界。世間人不懂得用四智菩提,用八識,用八識只能夠緣十法界以內,不能夠緣十法界之外。這就是說明為什麼世間人沒有辦法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道理在此地。這個就是覺與迷的問題,用四智,覺;用八識,迷。八識是動的,四智是靜的,四智是寂,寂用;八識是動用,不是寂用。所以無明的相是動相。《楞嚴經》上講得很好,「一念不覺而有無明」,不覺就是無明,不覺是動相,覺是靜相。
所以佛法的修學,無論是哪一個宗派,無論是哪一個法門,著重在靜,著重在定。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修什麼?統統修定。戒定慧三學,定是樞紐,戒就是方法。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無量無邊不同的方法,修什麼?都是修定。所以才說殊途同歸,都是修定。如果不是修定,這就決定不是佛法。佛法是什麼?佛法是覺法,大家這個觀念要搞清楚。佛法是覺悟之法,你不能執著:這是佛法,跟其他宗教就有差別了;不是的,信仰基督教、信仰伊斯蘭教的,他如果也修定,它是佛法。無論什麼宗教,無論什麼學術,只要他是修定,就統統叫佛法。所以你要懂得,佛法不是執著我們這個小圈圈,不是的,佛法是覺悟之法。修覺悟之法的人就叫菩薩,菩薩也不是佛教的圈圈裡才有,不是的。我們要清楚,不能搞迷了,不能搞歪曲了。基督教的牧師修清淨心、修定,牧師是菩薩;伊斯蘭教的阿訇,他也修定、修清淨心,阿訇菩薩,真菩薩不是假菩薩。覺行圓滿就叫佛。佛在哪裡?哪個宗教裡頭都有佛,各行各業裡頭都有佛,男女老少裡頭都有佛,佛不在寺廟裡頭,只要你覺修圓滿了,此地講的寂用圓滿,就是毘盧遮那佛。
「果德法報」,修因證果,這個德跟得失的得一個意思,他果得到了。得到是什麼?得到是法身跟報身。法身就是毘盧遮那,是自性的性體,遍虛空法界,他明瞭了,一點都不迷惑了。報身是他的自受用身,報身有沒有相?可以現相,也可以不現相,他自在了。報身是什麼?報身是圓滿智慧,就是自性裡頭般若智慧是報身。本體是法身,智慧是報身,現相叫應化身。現相是什麼?現相是起作用。這個作用對誰說的?對眾生說的。如果是對自己說,我自己還要享受,凡夫,哪裡是覺悟的人?覺悟的人還動一個念頭,我享受,錯了。世間人才講享受,才要華藏世界,才要極樂世界七寶宮殿依正莊嚴,凡夫,哪裡是佛?佛沒有這個念頭。我們要問,毘盧遮那佛為什麼要現華藏世界?阿彌陀佛為什麼要現極樂世界?他不是自受用,他受用,是供養別人的,供養那些還沒有成佛的到這個地方來修行。我們才真正曉得,報、化都是他受用。
古德講,報身裡頭它是兩種,一分是自受用,一分是他受用;應化身,完全是他受用。其實報身裡面的自受用就是真實智慧,他受用所現的色相說法度生。報身是度地上菩薩的,講度地上菩薩是講別教的,如果在圓教來講是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華嚴經》上講的。這些人都是永脫十法界,脫離十法界,他們都進入一真法界。在一真法界裡面,還有微細的無明沒斷盡,佛現報身,幫助他們破四十一品無明,這個報身就是他受用。佛的自受用,清淨無為,不起一念。你想想,佛應化在我們六道、在我們人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心地多清淨,都沒有起過一念,在華藏、在極樂還會起心動念嗎?不可能的。所以「寂用圓滿」這四個字,裡面具足自受用跟他受用。「果德法報」是講它的現相,這個德也可以說作真實功德。「性相無礙」,就是清涼所講的四無礙法界,把無礙講圓滿了,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佛自所乘為宗」,這是佛在果地上自己所證得的境界,長者是以此為《華嚴經》的宗。宗趣,他用這個來作宗,這就說明本經的宗旨是如來究竟圓滿果地上的境界。
下面,引用《法華經》的一句話說,「法華雲: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寶乘是比喻一乘法,一乘法就是成佛之法,不同二乘、三乘。二乘你所達到的是聲聞、緣覺;三乘,聲聞、緣覺、菩薩,菩薩達到等覺菩薩。這部經不是的,這部經是一佛乘,告訴你凡夫成佛的方法,這殊勝,無比的殊勝!教你凡夫成佛。直至道場,這個道場就是成佛的場所。道場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都是道場,並不是指一處。「此經雲」,佛在這部經上說,「有樂求佛果者」,這個字念破音字,念去聲「要」,愛好,這個不念「樂」,樂好。你喜歡、你愛好求得佛果,這樣的人少,不多,有幾個人在這一生當中真的是覺悟了,不想要別的,就想要作佛。我們在古德裡面,真的就看到一個惠能大師,他有這個心願,他說出來了。他見五祖忍和尚,忍和尚問他:你來干什麼?他說:我來作佛。這個很了不起,他是來作佛的。真正有心想作佛的,佛就給你說「最勝乘、上乘、無上乘、不思議乘等。」這些話都是形容的話。實在講這個「乘」也應該念去聲字,念「勝」,但現在大家都「乘」,就念「乘」就好了,念「勝」把人家迷惑了,反而不懂了。念「勝」是當動詞講,念「乘」是當名詞講。最勝乘就是一乘法,上乘、無上乘、不思議乘都是形容一乘法。
《法華經》裡面說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佛教人真實法,就是教人一生成佛;你不能接受,沒有這個願心,佛才給你講三乘。教你成佛你不敢當,我一身罪業,我怎麼敢成佛?連佛都不敢見。有,我曾經見到有人,我帶他到寺院,他不敢進大殿。我說:為什麼?我一身有罪業,不敢見佛。我說:你不錯。他說:為什麼?你還有良心,有很多人一身罪業,見佛也不在乎,你看到佛像、看到佛殿能生慚愧心,有救!你看多少人連這一點良知都埋沒掉,不知道慚愧。這樣的人,造作罪業知道慚愧,他要遇到善知識,要好好的來教導他,會有成就的。這些人往往是遇不到善緣,這一生還是隨業流轉。這些眼前之事,就擺在我們面前,實實在在講,我們是太粗心、太大意,如果你細心去觀察,你會覺悟。你看一個人,從生到死,幾十年寒暑過去了,他走了以後,你仔細想想,他這一生有什麼成就?有什麼結果?想想他,再想想我們自己,看看別人,回過頭來再看自己,就覺悟了。你在這一生當中,你對社會、對眾生有些什麼貢獻?你做了些什麼好事?這個不是事實真相擺在面前嗎?
我在沒有學佛之前,年輕的時候,每天我都會看報紙,可是我看報紙跟別人看報紙不一樣。別人看報紙,詳細看裡面的內容,弄得頭腦亂七八糟的。我看報紙看什麼?看訃聞,報紙上登的那些,我看這個。每一天,這麼多人走了,到第二天,又這麼多人走了,我看這個。那個時候,我的同事、長官看到我都奇怪。為什麼?看看他們走了,慢慢輪到我也要走了,覺悟。人生在這個世間,過客,像住旅館一樣,今天來了,過兩天就走了。你在經過這段時間,你留下什麼?咱不懂佛法,也要留給世間人一個好的紀念,這是應該的。這是我們中國古人講的流芳百世,你就沒有空過,走過這一趟,你對社會、對眾生有貢獻,有好處,你走了之後,落得人家懷念你。這是沒有學佛之前,這是世間法。學了佛法之後,那就更清楚、更明白,我們必須要利用這一生短短的時間成無上道。在這個短短時間裡面,就修學最勝乘、無上乘,這個機緣好不容易遇到。遇到之後,可以在這個短短時間,在這一生當中突破三界,突破十法界。能不能做到?能。有沒有把握?每一個人都有把握,只要你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世間所有一切法再不要放在心裡,老老實實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你就成功了。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決定不可以沾染,染上一點,你這一生空過,白過了。所以世間一切諸法、一切善惡、一切順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智慧,智慧觀照。雖然照得清楚明白,自己的心裡如如不動,沒有受到絲毫的干擾。你這才有條件修無上乘、修最勝乘,最勝乘跟無上乘,最後都結歸到極樂世界。
本經到最後總結,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可是你要留意十大願王。所以十大願王,我們這次講的時候,不厭其煩多介紹幾句。十大願王第一條一切恭敬,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領頭一切恭敬。如果我們還有輕慢心對人、對一切眾生,我們這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成問題了,第一條。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上善從哪裡表現出來?就是恭敬,彼此互相尊重、互相恭敬,沒有一點貢高我慢之心,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要的條件。你們再仔細觀察念佛往生的人,走的時候有瑞相、好瑞相,確確實實走的時候見到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來接他的。你再觀察這個人,心地一定很慈悲,對人一定很謙虛、恭敬,不管他有沒有知識,一定是這個樣子。心地善良慈悲,待人和藹,無論對什麼人,惡人、善人,恩人、冤家對頭,都是滿面笑容,必定是這樣的人,他才能往生,佛才能來接引。如果還有這個人我喜歡、那個人我討厭,你佛念得再好,臨命終時佛也不會來接引你,臨終見不到佛。所以這是我們念佛往生基本的條件,這個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要符合這十個條件。
我們再看底下,「是為令初心者,志樂廣大,還得如來大智之果,與自智合一無二故。」佛說這部經,這底下實在講,前面講的是宗,這就是趣。目的何在?目的是教初心,初發心的人。佛在這個經上說,「初發心便成正覺」,問題是你有沒有發心?你真正發心作佛,你就成正覺。真正發心作佛,一切如佛,這就是真正發菩提心。菩提心廣大,沒有邊際。我們以《起信論》的說法來講,直心就是真心本性,沒有邊際。佛在《觀無量壽經》裡面說的「至誠心」,什麼叫直心?至誠心就是直心。至是到極處,誠是真誠,真誠到極處,這是菩提心之體。真誠到極處就是真如自性,就是我們自己真心理體。真心是真誠到極處,這個裡面一個雜念都沒有、一個妄想都沒有,才叫做誠。心裡還有雜念、有妄想,心就不誠,就把你的真心變成妄心。真誠是真心,這個裡面是空寂的,前面講的是「寂用圓滿」,一念不生。
諸位要曉得,起一念就是無明。所以有些人問,無明從哪來?無明沒有來處,你起一念,無明現前了,那就是無明。你一念不生,無明就滅了,就沒有了。可是凡夫的麻煩就是無明是一個接著一個,無明在相續,麻煩就大了。真實智慧的人,他無明一斷,永斷,再不會生了,那就成佛。不再有妄想,不再有雜念,這是理上我們清楚,事上我們做不到。做不到,佛有方便,像楞嚴會上講的「最初方便」。最初方便是什麼?佛教導我們起心動念念眾生、念社會,決定不為自己。念念想利益眾生,念念想到利益這個社會、利益廣大的群眾,絕不想自己有絲毫的利益,這是轉的方法,真的是最初方便。我們為什麼無明會相續?就是因為念念都想自己,他不會把自己忘掉。念念都是為我,這個糟了!念念增長我執,那怎麼行?佛教給我們破我執的方法,把你的心量放大,一切大而化之。不像小乘斷我執,那個好辛苦、好難,硬斷,天上人間七次往來,那是真辛苦。大乘方法比小乘高明太多,把你的心量放大,把這個我擴大,如果這個我擴大到盡虛空遍法界,那就行了,真心就全部顯露了。
佛在經上教導我們,看到一切眾生就像自己一樣,我們怎樣愛護自己就怎樣愛護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就是自己,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心變現之物,哪一樣不是自己?所以慈悲心廣布法界。佛教給我們從這個地方轉,然後你的「志樂廣大」,你的志廣大,要作佛;樂是愛好廣大,這個愛好是普度眾生,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你看看這個愛好是多麼廣大,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眾生迷在五欲六塵之中,放肆縱欲,就像《無量壽經》上所說的,他們現在造作的是五惡,他們將來所受的是五痛、五燒。造作五惡而能夠不受五痛、五燒,無有是處,沒這個道理,決定會感得果報,而且這個果報不會太遠,就在眼前。這些造業的眾生,我們要以善巧方便提醒他,令他覺悟,令他回頭,回頭是岸。他真正能回過頭來,真正能忏除業障,就能夠免除這個苦報;即使造作極重的罪業都不怕,只要你真正覺悟、真正回頭,懇切求生淨土,品位還是很高。所以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議,要有廣大的志樂,幫助這個世間。
我們宣傳佛法,將佛法(特別是將淨宗、大華嚴)介紹給社會廣大的群眾,這是好事情。可是這個美中還是不足,大家聽了,印象不夠深刻。如果能有一個樣子在這個地方,大家看到,他的印象就非常深刻,確確實實能夠感發人心,看到他真的是想回頭,要做出個樣子給人看。誰去做這個樣子?佛在此地期望就是初發心的大心凡夫。你們真肯做榜樣,道場大小沒有關係。我很想做個樣子,沒有人跟我學。你存這個念頭,壞了,你做那個樣子,叫裝模作樣,不是真的,假的,你不是真心。真心是什麼?只管自己依教修行,不問別人,一個人做。古時候佛法那麼興旺,就是有人肯干,肯真干!一個人找一個清淨地方,沒人知道,在那裡搭個茅蓬,自己在那裡真修、真干。
你看蓮池大師,諸位看看蓮池大師的傳記,蓮池大師在杭州,也去找個山上搭個茅蓬,在那裡進修,沒人知道。只要自己做得真實,確確實實把煩惱習氣斷盡了,心地與清淨平等覺相應,這時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會去找一些善根深厚的人,所謂鬼使神差,就會有一些人游山玩水,無意當中碰到了,走在山上迷路了,走到他的茅蓬去了,就碰到他了。碰到他,跟老和尚談談話,就立刻發現老和尚不凡,不是平常人,他們下山就宣傳了。一個傳一個,真正修道人就想到那裡去親近他。老和尚也不拒絕,並不是說人多了,不行,這不能住了,找地方搬家,不是,來住怎麼樣?再搭個茅蓬,人再多,再搭兩間,他那個道場這麼成就的。雲棲寺就是蓮池大師的道場,以後成為一個大叢林,自然形成的,不是預先去策劃的,不是的。他那個大殿「神運殿」,這就說明佛菩薩建的,不是他有意思建道場,道場是佛菩薩建的。
你一個人只要真干,你不要去管,不要坐在那裡等,一年、二年,怎麼還沒有人來?三年、五年,還沒有人來?你要存這個心,三百年、五百年也沒有人來。為什麼?假的,不是真的。真的,人家在那裡一念不生,沒有希望有人來,是佛菩薩、護法神去把那些人領來了。領來的人,都是善根福德很深厚的人,不是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佛菩薩、護法神不會去領他來。如果你天天打妄想,天天想好多人來,果然也有那些人來了,那是什麼?妖魔鬼怪招的那些,也是那些人來了,以後你的麻煩可大了。真與真感應,妄與妄感應,正與正感應,邪與邪感應,你要懂這個道理。我們自己要做真、要做正,這個感應就是好的,不能有一點邪思,不能有一點作假,這個志樂就廣大,這樣的道場建立,對於整個佛法會起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從我們本身自己做起。不能說我建一個道場叫別人來干,哪有這個道理?那都是假的。別人干是跟著我們干,至少我們也要有民國初年印光大師靈巖山道場那個樣子,我們不講規模,講規模就著了相,要有那個道風、學風。一二個人、三五個人住的小廟,能夠建立這個道風,我們這一生就沒有空過,就過得非常有意義、有價值。將來果報的殊勝,那也不可思議!這個果報實在講就像此地所講的「還得如來大智之果」,這個意思就是成佛,你發心想作佛,果然就作佛。
自己日常生活,信願解行都與普賢行相應,與普賢十願相應,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煺成佛!這果真的得來了。證得之後,你就曉得「與自智合一無二」,塬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證的跟自己是一不是二。你的無量智慧怎麼會現前?一切諸佛如來在因地無量劫的修持種種殊勝的功德你統統都得到,因為你契入如來的境界,可以把別人修行的變成自己的,通了,裡頭障礙沒有了,別人所修的變成自己所修的。可是你要不入如來的境界,你就辦不到。這是什麼?他心智圓滿。我們講他心通,別人無量劫所修的,我統統都知道、統統都明瞭,把他所修的變成自己的功德,他心智圓滿。自他不二,自他是一;生佛不二,眾生跟佛不二。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此經宗趣,甚深難信。若有信此經中如來大智境界佛果法門而自有之,勝過承事十佛剎微塵數諸佛經於一劫所有功德。」這句話好,說得實在太好了。經很深,為什麼很深?理本來就很深,事本來就繁雜,沒有邊際。什麼人能相信?大心凡夫,他能夠相信。世尊在這部經裡面講毘盧遮那佛的境界、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這些事情都是真實的,都不是假的,所說的是一真法界裡面的狀況。一真法界也好,十法界也好,六道三途也好,如果你能夠從一切事相上體會到表法的意思,你智慧就開了。你在這一切事相裡面,見到因果,見到體相,見到作用。如果從這部經來說,你從一切事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點點滴滴裡面,你見到大方廣,你見到佛華嚴,你就入這個境界。實實在在講,點點滴滴裡頭都是圓滿的大方廣、圓滿的佛華嚴,真的是一毛端、一微塵,甚深難信,毛端、微塵都顯示出如來果地上的圓滿般若智慧的境界。你說佛法在哪裡?無處而不在,無時而不在,很可惜的凡夫迷失自性,真是古德所講的當面錯過。
如果你能信得過,相信佛果法門,大方廣佛華嚴就是佛果法門,「而自有之」,我們自己具足,一絲毫都不欠缺。毘盧遮那有的,我們統統有;廬捨那有的,我們也統統有;釋迦牟尼佛有的,我們也統統有;阿彌陀佛有的,我們也沒有缺一絲毫分,圓滿具足,這從理上講。今天從事上講,我們跟佛差太遠,哪裡能比?如果你肯定我們性上具足,我們理上具足,依這個基礎來事修就不難,事上種種這些困難都可以克服,那個時候才所謂叫「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為什麼人家難行能行,我們不能行?為什麼人家能忍,我們不能忍?人家明白這個道理,他的忍、他的行有理論的依據,他沒有疑惑,所以他行得自在。我們今天不了解事實真相,叫你忍,沒有理論依據;叫你行,也沒有理論的標準。所以你忍、你行,你有疑惑。你有疑惑,忍跟行都有個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就不行了,就不能忍,忍耐有限度,忍耐有限度是凡夫。如果是入這個境界,相信佛經上所說的,忍耐沒有限度的,有限度是凡夫。所以你要肯相信,知道大方廣佛華嚴自己具足,這個信心建立,這裡說「勝過承事十佛剎微塵數諸佛,經於一劫」。
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阿阇王子,釋迦牟尼佛說的他們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你看看這個,四百億怎麼能跟他相比?一個佛剎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把三千大千世界磨成塵微,用這個數字來算,一個微塵算一尊佛,一個大千世界微塵數的佛已經就不可思議了,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諸佛,你去承事供養,你修的福報是多大!修多久?一劫,這麼長的時間。這個一劫是一大劫,一個大劫有四個中劫,這四個中劫就是成住壞空,經於一劫這麼長的時間。一個中劫,佛給我們講有二十個小劫,你算算看這時間多長?一念信心的建立,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你有這樣的信心,這個信心才叫堅固,你信心絕對不會煺轉,什麼樣的力量都不會動搖你的信心,這才叫清淨信心。
下面舉「賢首品」頌裡面說明它真難。你看這個偈子裡頭講,「一切世界諸群生」,這是講十方世界,這一切六道裡頭的凡夫,這些眾生。「少有欲求聲聞乘」,這麼多眾生,有幾個人發心覺悟想求聲聞?聲聞就是斷見思煩惱、超越六道輪迴,有幾個人想離六道輪迴?不要說這個,我們再往下低一點,它這沒有的,有幾個人想脫離欲界?欲界是五欲六塵,五欲六塵放下、不沾染,脫離欲界,你生到色界天,有幾個人有這個念頭?色還是麻煩,色有壞苦,更聰明的人,色相也不要,身體也不要,有這個想法的人,才能夠脫離色界,生到無色界。這是我們三界以內的聰明人,小覺悟。
小小的覺悟都沒有,貪戀五欲六塵,貪戀五欲六塵果報在哪裡?果報在三途。這一類的眾生,天天增長貪瞋癡,貪是餓鬼的業報,瞋恚是地獄的業報,愚癡是畜生的業報。他天天干的是什麼?造的是三途業,他將來所感得的是三途的苦報。諸位要曉得,在人世間壽命很短暫的,六道裡頭任何一道都比人道的壽命長,你要是墮到這裡面,真是進去容易,出來難。我們一般講鬼道,佛在經上跟我們說得很清楚,餓鬼道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個月。所以我們人間祭祀鬼神在初一、十五,正好像我們吃三餐飯,到時候供養他一次。他的一天是人間一個月,他的壽命,佛講,短命的是千歲,長命的就千千歲,受這個苦報。地獄裡面的業報,時間就更長,經上種種說法(種種說法都有道理,不是有矛盾),地獄的種類很多,所以在地獄眾生,他感受那個苦報的情形也不一樣。壽命短的,人間二千七百多年是地獄的一天,你說多可怕。中國在這個世界上號稱文明古國,五千年的歷史,在地獄才二天,太可怕了!進去太容易,出來太難了。地獄的壽命,短命的都是萬歲,不是開玩笑的。他們的一天是人間二千七百多年,這是最低最低的算術來算,你說那個一萬歲還得了!所以在地獄的壽命論劫數算的,非常可怕。造這個罪業是太容易,墮到裡面想出來太難太難了,地獄不是沒有出頭的時候,就是時間太長。我們人生在這個世間,短短的這幾十年,為什麼不能咬緊牙根忍一忍?何必去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造地獄的罪業?你真搞清楚、真明白了,自然就不干了。曉得那個樂太短暫,後面的苦太長久,得不償失,決定不干這個事情。現在我們念佛清修,物質生活上好像是苦一點,這個苦的時間很短,往生極樂世界那個樂是永恆的,是真正長久的,永遠不煺的。眼前這一點苦,我們就很甘心、很情願的來接受,很歡喜的來接受。實在講不以為苦,我們這個苦後頭有大樂、有常樂在,他們那個樂後頭有大苦、有長苦,哪裡會一樣?所以覺悟的人實在太少太少了,眼光短淺,求脫離三界六道的人少。
「求緣覺者轉復少」,緣覺比聲聞高,聲聞斷見思煩惱,習氣沒斷,煩惱真斷了;緣覺是習氣斷掉,遠遠超過聲聞、超過阿羅漢。愈往上人愈少,「趣大乘者甚希有」。大家不要眼花撩亂,看看現在學大乘很多,怎麼會少?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這些現前形式上在修學大乘,內裡面連修小乘的人都不如。小乘把見思煩惱、五欲六塵捨棄了,我們沒捨棄。我們天天在讀誦大乘、講解大乘,自己也修學,好像也勸人在修學,還不錯,名聞利養一樣沒少掉。自己搞來搞去,搞得什麼?還是在欲界,出不了欲界。真正好像是持戒很清淨,一切修得很好,所修的是六道裡頭有漏的福報而已,不是修大乘,哪裡是真的大乘?真的大乘決定沒有對這個世間五欲六塵有貪戀之心,沒有;不但不貪戀世間法,二乘出世間法也不貪戀,一心一意求脫十法界,這是大乘。「趣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倍甚難。為此經宗趣。」到倍甚難,這是「普賢品」裡頭的偈子,特別舉出這首偈說明難信。
真正信仰淨土的人是大乘,大乘當中的大乘。真正信仰淨土的人,身心世界、世出世法一切放下,一句佛號念到底,不雜一個妄想,不雜一個雜念,這樣的人也是難中之難。不是沒有,真有,這些人才叫住真實慧,一生當中決定成就、決定超越,他去作佛去了。這一生當中生活再艱難、再困苦,他咬緊牙根忍受去作佛了。你要忍受不過,還在這個地方貪圖,還在這裡打妄想,你這一生空過。一轉世,前世所修的忘得乾乾淨淨,縱然遇到殊勝的法緣還得從頭來起。而且這個緣你還未必能遇到,遇不到的佔多數,遇到的佔少數,太少太少了。縱然遇到,如果你貪欲的念頭還捨不掉,你還會受外面誘惑,你忍受不了誘惑,你又要墮落。這是佛家講的三世怨,你還會墮落,一墮落三途,麻煩可大了,將你過去修行前功盡棄。這些都是事實真相,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瞭。到這個地方是一段。
下面這一段,意思很深,實在講講得好,長者所說的都是從心性裡頭流出來的,真實的見地。我們念一念:「說入佛果,不逾剎那,但隔迷悟。說無量劫,不移一時,說從凡夫地創見道時。因果一時無前後際,不見未成佛時,不見成正覺時,不見煩惱斷,不見菩提證,畢竟不移毫念。修習五十位滿,一切種智悉皆成就。總別、同異、成壞,一時自在。皆非世情所見,是故難信也。」這段話是解釋前面所說的難信,說明此經宗趣甚深難信。賢首品這幾句偈頌,是說明信的人太少太少、太稀有,長者這一段的文字是說明難信的道理。《華嚴經》上,佛講的是真實話,不是權教。權教是佛的方便語,有很多是隨順眾生知見而說的,為了什麼?一般人都能接受,都能聽得懂,都能信解。《華嚴經》完全說如來果地上自己親證的境界,這個境界說出來之後,凡夫常識裡頭沒有,阿賴耶識那個大倉庫裡頭也沒有,找都找不到,所以他要信,他沒有依據,這個就難了。像經上講的「說入佛果,不逾剎那」,這個東西難信。如果你給我們講成佛需要無量劫、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我們想這個很有道理。像念書一樣,我們求智慧讀書,從小學、中學、大學慢慢的來學,成就一個豐富的知識,得到相當高的智慧。我們相信,每一個人聽到都點頭,沒錯,是這樣的。現在叫你什麼都不要學,智慧一下就圓滿、開了,這個沒人相信,誰能懂得?但是這是真的,為什麼?「但隔迷悟」,這個理就在此地。悟了,悟了就全部現前;迷了,這才要慢慢學。悟了還學個什麼?悟什麼?悟自性,悟自心。心性裡頭智慧圓滿具足,一悟一切悟,一迷一切迷,生佛就是這一念之差。佛法裡面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個塬理就是這一句。屠刀是比喻什麼?比喻妄想分別執著,你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統統捨棄,你問題就解決了。這個話說得這麼簡單、這麼容易,可是我們這一念就轉不過來,我們念念還是生滅,念念還是生死,念念還是輪迴,什麼時候能把這個念頭轉過來?如果這一部《華嚴》講完,我們花個三、五年的時間,你要把這部經真聽清楚、聽明白了,一下轉過來,我們這個法會功德無量!有幾個人成佛,縱然不能成佛也成法身大士;念佛往生,真的是上上品往生,實報土往生。看這一會當中能有幾個?我們也相信可能會這麼一、二個,如果沒有這一、二個,《華嚴經》的因緣不可能在此地講。在哪個地方講,都有一定的因緣,我們肉眼凡夫看不出來,也許會有一、二個真的明白,覺悟了,真的回頭了。確確實實凡聖就是迷悟,悟了就作聖,迷了就是凡夫。
下面講時間,「說無量劫,不移一時」,這是說念劫圓融。告訴我們時間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迷的時候就無量劫,悟的時候就剎那,無量劫就是剎那,迷的時候剎那變成無量劫,都在迷悟。所以說是迷的時候是無量劫,過去的事情我們忘得一乾二淨;悟的時候,無量劫變成一剎那,那還不清楚嗎?太清楚了。無量劫之前,跟無量劫之後的事情,統統在面前,樣樣清楚明瞭。這個事實,現在外國科學家領略到一點,但是他沒有辦法做到。像我們看愛因斯坦所講的,他曾經說過,講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他說過這個話,因為同時存在,你就有可能知道過去、知道未來,但是他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他能有這個發現算是相當高明。他可惜沒有讀過《華嚴》,他要讀過《華嚴》,《華嚴》就給他印證,就給他做證明,他的發現沒錯,但是發現得很淺,不夠深入。好,時間到了。
(第十四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14
請看七十七面,七十七面從倒數第三行看起:
「說入佛果,不逾剎那」。我想我們在這個地方研究討論的時間雖然不長,前面經義諸位如果聽明白了,聽到經上這種說法,應該不會懷疑。經上所說的全是事實真相,入佛果就是證得無上菩提,圓教究竟的佛果,需要多少時間?真的是一彈指、一剎那。哪裡需要長年累月?哪裡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不需要。這樣的事情,我們能不能相信?能,因為在中國也有。我們在唐朝時候看到六祖惠能大師,那是一念之間轉過來的;再看六祖學生當中有個永嘉大師,也是一念之間轉過來的。永嘉見六祖的時候,一問一答,問完之後,調身就走了。六祖喚他:你怎麼去得這麼快?留他住一晚。所以他在宗門叫「一宿覺」,本來他一晚都不要住的,六祖留他住一晚。問題就是你這個念頭轉得過來轉不過來,一轉過來就是圓滿佛。怎麼轉過來?換句話說,你是不是真的徹底放下,把你的煩惱習氣統統放下,把你的知見放下,煩惱習氣放下是放下煩惱障。諸位要曉得,放下煩惱障,你就證阿羅漢果。證阿羅漢,哪裡要天上人間七次往來?不需要,那叫笨阿羅漢,笨到所以然處了。放下所知,你就圓成佛道,就是放下知見。對不對?很對,佛在《楞嚴經》上說的,「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你放下知見,你豈不是把無明破盡了嗎?沒有了。無明從哪裡來的?無明從知見來的,你有知有見就是無明。你要是無明從哪裡來的、無明怎麼來的?你這個念頭就是無明,無明就是這麼來的;你能夠把這個知見一下拋棄掉,無明就沒有了。
教下證果很難,為什麼?天天在知見上做功夫。天天在知見上做功夫,天天在養無明,你無明怎麼能斷得了?所以比不上禅宗。禅宗的參究沒有別的,就是叫你二六時中不准你起分別,不准你有執著,不准你打妄想。禅宗的老師訓練學生,學生一個個端心坐在那裡,他在那裡觀察,你念頭才起,香板就供養了,把你的念頭打掉;你沒有念頭了,沒有念頭你昏沉,墮到無明,也打你。有念也打,無念也打,打死為止,什麼死?無明妄想都打死,它就活了,法身就活了。古時的大德,他真有見地,真正在訓練人,那人真的被他訓練成功,打開悟了。後來的這些學人,自己也沒有開悟,也裝摸作樣,那叫打死都冤枉死了,打死也不開悟。所以學那個樣子不行,你裡頭沒有內容,光學那個樣子,一點用處沒有,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要老師真正開悟、真正成佛。
成佛,「說入佛果,不逾剎那」,此地的佛果是廣義的,不是狹義。廣義的佛果是什麼?法身大士就成佛,在《華嚴經》裡面,圓教初住菩薩就是佛果。這是我們在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裡面,你看他註得多麼清楚,他的註解也不是他自己創見的,都是依據古大德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成佛就是入佛果。見性,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就是入佛果。如果講到究竟圓滿的佛果,當然難,那是更難信了。如果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佛果,一般修學大乘能夠接受,在禅宗裡面證果多半是這個果位。這個果位在天台家所講的,六即佛裡面所說的分證即佛,他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相似即,他是分證即。那已經就了不起,分證即佛超越十法界,他已經入一真法界。這樣的功夫,倓虛老法師說,他一生當中沒聽說過。倓老活了九十多歲,他說:他遇到參禅的這些善知識,參禅得定他見過,真正得定功的,換句話說,初禅、二禅的,有這種定功的他見過;參禅開悟的,不但他一生沒有見過,聽都沒有聽說過。你才曉得這個事情多難!得定就相當不容易,得定是伏煩惱;開悟,這才真的叫斷煩惱,不但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也斷了。見思煩惱是煩惱障,塵沙煩惱是所知障,二障都破了,這才超越十法界。如果我們有能力斷煩惱障,就能超越六道輪迴,再有能力破所知障,你就超越十法界。「不逾剎那」,就是剎那之間你能夠放下,你能夠捨棄,恢復到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裡面什麼都沒有,本來無一物,那是真心。真心現前,真心就是真佛,你就真的成佛。
下面,為什麼佛常講成佛要修無量劫、要修三大阿僧祇劫?底下說明了,「但隔迷悟。說無量劫,不移一時」。因為你迷,迷,真的修無量劫,這一點都不假。諸位要曉得,這個時間概念,它是個抽象的概念,沒有事實,不是事實真相。這一點,如果我們細心去思惟觀察,不難體會。我們對時間長短的感觸,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人感覺到時間太短,怎麼一會兒就到了,有人感到度日如年。這就很明顯的覺察出來,時間長短每個人感覺不相同。所以它不是定法。經上每說「一時」,那個有道理,那個才講得圓滿。所以我們要把經變成現代的白話文,「一時」千萬不可以說「有一個時候」,這個不行,那完全味道變了。一時兩個字不能翻,就叫一時,這裡頭味道足。大家聽不懂,含含煳煳,也不要緊,也沒有關係,含煳一點好,味足。翻成有一個時候、有一天,味道完全沒有了,死掉了,古人所謂坐實了,沒有一時這兩個字有味道。一時這裡頭的意思無有窮盡,都是個迷悟。佛菩薩跟凡夫的差別就在迷悟,除迷悟之外,什麼也沒有。
可是這裡頭要記住,覺悟的心是清淨的,迷的心是動的,這種現象你要明瞭,你才曉得佛法為什麼叫我們修定,沒有別的,定跟真心相應,定跟覺心相應,因為覺心是不動的。定到一個相當的程度,覺心就現前;覺心現前,在我們佛門裡面叫開悟,明心見性。對凡夫來講,明心見性這個目標要想達到,定是手段,定不是目的。可是你怎麼樣才能得定?佛告訴我們:戒是手段。戒是什麼?大家一看到這個戒,就會想到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薩戒,就想到這些,你搞錯了,你想的這些東西,這不能得定。那些戒條是什麼?是佛給我們初學的人生活規範,那個不是修定的戒。修定,這個地方講的戒就是方法,持戒就是你要遵守方法,持戒就是守法。佛在經典裡面所有的教誡,你都要遵守,這個叫持戒。持是保持,不能離開,不能失去。佛教給我們這些方法,真正做內功的方法,佛教給我們斷煩惱,教導我們要學法門,這個多重要的戒條!我們現在學佛的人,全部都疏忽掉了,幾個人知道最基本的戒條是什麼?如果現在要考試出這個題目,大家一定答的是五戒、十善,這是最基本的戒條,錯了。最基本的戒條是淨業三福,五戒十善在淨業三福是第二福,還有第一,第一是最基本的。第一是人天福,佛法是建立在人天福的基礎上,你沒有人天福,所以你的佛法修學不能成就,誰懂呢?
人天福報裡面第一條「孝養父母」,這才是佛法修學的根本的根本,你從這裡做起。怎麼個做法?佛在經論裡講,善說說得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地藏菩薩本願經》。所以我們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地藏學起。能孝養父母,必定就能夠尊師重道,在家裡面是好子弟,在學校是好學生。這個好就是我們佛門講的法器,有條件、有資格、有能力接受大法,他能信、能願、能依教修行,這好學生、好子弟,這是基本的基本。在家裡面不孝父母,在學校不尊重師長,陽奉陰違,怎麼可能有成就?這不能成就。藉著孝親尊師,孝親尊師從哪裡表現?從修十善表現。十善裡面,特別著重在不殺生。所以它有一句「慈心不殺」,培養慈悲心。為什麼特別強調培養慈悲心?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培養你的根本,你的根本是大慈大悲,第一課最重要的。我們今天學佛把這個根本丟掉了,所以佛法衰,衰到極處!今天社會,外國人不知道孝養父母,沒有這個概念,沒有這個文化,中國人有。但是現在中國學外國,也不要父母了,這怎麼得了,這個世界焉能不亂?
所以我也是想了很多很多年,我不希望建寺廟,我希望建祠堂,祭祖先。我在台灣,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國的時候,沒有離開台灣,這個二十多年前。我是一九七七年開始在國際上活動,在這個以前有一些法師有機緣出國,這法師我認識,我去拜訪他,送一點禮物來給他送行。我一定勸他,到國外去建祠堂,不要建寺院。他們都感覺到很驚訝,為什麼?提倡孝道。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佛法才能建立,離開孝道決定沒有佛法。而且建立祠堂弘揚佛法比建立寺院效果必定殊勝,因為我們建立一個寺院,在那裡講經說法,有很多不信佛教的,他不會進來,他會排斥。如果我們建立一個祠堂,祠堂裡面供養百姓祖先,我們祠堂的牌位照百家姓來寫,每一家的祖先都供在這個地方,凡是中國人他一定會進來,這個好!我們在這裡面講佛法,他信其他宗教,他也會來聽,你接引的面就廣了。祠堂做為我們華僑在國外一個公共活動的場所,做為我們精神生活的中心,你說這個多有意義。春、秋舉行祭祖,清明祭祖,中元祭祖,冬至祭祖,歡迎僑胞統統來參加。這個時候不分宗教,不分信仰,大家都來。我們藉用這個機會說明佛法是教育,佛法的教育最殊勝的地方就是孝親尊師,哪一個宗教也不會排斥,比建立佛道場要殊勝得太多太多!
我沒有福報,沒有這個能力。所以我們小道場裡面,諸位要是看我的道場,任何一個道場你去看,我旁邊一定供百姓祖先牌位的。佛像旁邊,一定讓一塊地方,供養百姓祖先。因為地方小,我們做的牌位很小,小小的牌位,一個姓是一個牌位。當中我們供一個大牌位,大牌位是中華民族百姓祖宗神位,我們做一個大牌位。在美國,我們供兩個大牌位,一個牌位是中華民族百姓祖宗神位,另外供的是當地的,美利堅合眾國百姓祖先神位,我們在人家國家裡頭也要供養人家百姓祖先神位,我們供養兩個牌位。諸位將來有機會到澳洲道場去看,我們澳洲這個道場也供養兩個大牌位,澳大利亞百姓祖先神位。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所以我們的講堂教室,我們把老師的肖像都懸掛在這個地方,念念不忘師恩,念念不違背老師的教誨。我們上課就如同老師在場一樣,不敢隨便亂說話。
佛法一定要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佛法今天衰,社會這個亂象,我們自己要承擔責任,不要把責任推卸給別人。我自己沒做得好,我自己沒有修得好,所以佛法衰、社會亂。衰亂的根源,在我自己,不在別人,我要回頭,我要忏悔,我要認真改過。要不認真修學,我們怎麼對得起祖先?怎麼對得起佛菩薩?怎麼對得起老師?再說,對不起自己,自己還在迷惑顛倒,什麼時候醒悟過來,真正覺悟過來?你要是真的覺悟過來,你的思想、言行就變了,跟過去完全不相同了,決定有很大的改變。這個極大的改變是從前心裡有妄想、有憂慮、有牽掛,覺悟之後,心地空寂,沒有憂慮,也沒有牽掛,也沒有妄想,真正是心裡面無一物。有一物,你還是迷;無一物,才是悟,才是覺。
覺性是本有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頭就說得很好,「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你心裡有一樣東西,那是不覺,那個不覺是本來無的。只要把本來無的放下、放棄,本來有的就現前,本有的現前就是無量智慧德能現前。佛法要是從這裡去學,進度就快得不得了。所以你能夠放下一分,你就有一分智慧;你放下二分,你就有二分智慧。我們大家在一起同學共修,某人智慧很高,某人智慧差一些,這什麼塬故?實在沒有別的,某人放下多一點,他智慧透出來就大一點;那一個人放下少一點,他透出來的智慧就小一點,就這麼個道理。智慧是本有的,大家都是平等的,生佛平等,佛佛平等。不平等就是因為你的障礙障住了,你只要把障礙放下,你本有的覺性就透出來,智慧德能統統現前。因為凡夫迷,因為凡夫不肯放下,所以佛說無量劫。無量劫當中還是不肯放下,果然放下了,無量劫就是一時、就是剎那際。無量劫不異剎那際,剎那際不異無量劫,念劫圓融。你果然肯放下,無量劫就變成一剎那;不肯放下,這一剎那就變成無量劫。這是事實真相。
下面給我們說:「說從凡夫地創見道時,因果一時無前後際。」這裡特別告訴我們,這不是菩薩,不是辟支佛,不是羅漢,是凡夫。創就是始的意思,創始;見道,創見道時就是始覺。因果一時,因果什麼意思?你放下是因,這裡面特別是知見,我們今天就是有知有見。所以學佛實實在在是麻煩事情,學了之後,執著這個知見,所謂是死在字裡行間,都把佛法坐實了。所以佛在般若會上完全否定了,佛不但無有定法可說,佛無有法可說。全部否定,意思叫什麼?不可以執著。佛哪有法可說?佛的說法,經上也有個比喻,譬如以楔出楔。楔是什麼?現在人很少見了,中國古時候的木匠用這個。在一個接頭的地方,因為怕不牢,所以用個小木頭再把它敲進去,再鋸平它,它就很堅固。現在多半用鐵釘、用镙絲釘來鎖住。要把它這個榫頭打掉,另外再用一個小木片敲,把它敲出去,這就鬆散了。用這個做比喻。換句話說,佛所說的一切法,沒有別的,把我們的成見打掉而已。告訴你,世間法是假的。凡夫不善學,搞世間法假的,不要,佛法要了,這又糟糕了。他不曉得,佛用這個方法把我們的世間法打掉,佛法也不能要。不執著世間法,再執著佛法,佛是叫我們離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是換一個對象。世間法裡頭不搞妄想分別執著,在佛法裡頭又搞妄想分別執著,這又錯了。
所以告訴你,沒有法可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教你對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你的真心才顯露,你真正才做到本來無一物,這個心才清淨,乾乾淨淨,叫一塵不染。所以要當心,不要被佛法污染了,然後這個法才稱性。稱性之法起作用的時候,無量無邊,無所不知;當不起作用的時候,一法不立,心地乾乾淨淨,一點痕跡都沒有。這樣用功就對了。起用的時候,無所不知;不起用的時候,無知,般若無知。所以一切眾生到你面前來向你請法的時候,有問必答,所答的決定幫助他解決問題。你所答的,有沒有通過思惟想像?沒有。通過思惟想像,你就落到意識裡面去了,答得再好,不能解決問題。為什麼?不是真實智慧,都變成意識。意識是凡夫知見,智慧是佛知佛見,不一樣。我們學佛,這個道理不能不懂,你明白這個道理,掌握到這個塬則,修學就不難了。你一看經,你看這個經義不相同了。不但是看經,經裡的字字句句無量義,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哪一個境界裡頭不顯示無量義!正如《華嚴》所說的,一毛孔一微塵都是顯示無量義,你智慧現前了。我們凡夫看到這樣的智慧的人心裡很羨慕,其實有什麼好羨慕的!他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放下而已。我也能放下,我跟他一樣。我放下要比他多的時候,超過他!關鍵在此地。你不看破放下怎麼行?
所以我當年學佛,那時真是剛剛學佛,我接觸佛經才一個月,看經才一個月,認識章嘉大師。頭一天見面,他老人家就教我,「看得破,放得下」,就傳我六個字。我就向他老人家請教,從哪裡下手?他告訴我:布施。又囑咐我:今天教你六個字,你好好的去做六年。我真的依教奉行,真干六年,六年的布施,六年的放下,難捨能捨,心清淨了。心地清淨,所以以後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我的領悟力比別人強。得力是什麼?得力是六年的放下。如果沒有那個六年的修學,在李老師會下也跟別的同學差不多。實際上的利益你得不到,你所聞法都是一些皮毛的,全落在知見裡頭,都變成世間法,佛法變成世間法。不落在知見裡面,那叫真正的佛法,你聞到之後有悟處,你有體會。
此地「因果一時」,因就是放下,果就是覺性現前。換句話說,因就是你把障礙放下,果就是自性般若智慧透出來,沒有前後際,同時。正放下的時候,覺性正透出來的時候,同時的。沒放下的時候是凡夫,放下就成佛。不逾剎那,凡夫成佛因果也是同時,哪有先後?底下接著說,「不見未成佛時」,成佛是講成佛那個相,「不見成正覺時」,成正覺是自性般若現前的時候。「不見煩惱斷」,煩惱斷就是你放下煩惱。放下煩惱,還有個我煩惱放下了,試問你放下沒有?你沒有放下,你還有一個放下的念頭,你這個念頭沒放下。本來無一物,你心裡還有一個本來無一物,還是有一物;我一切都放下了,那個我一切都放下還沒有放下。這四句是講真正放下之相,有沒有放下的念頭?沒有。有沒有我的般若智慧現前?決定沒有現前。智慧確實現前也沒有起一念,哪有這一念?轉凡成聖,沒有聖的念,也沒有凡的念。確確實實在一切諸法裡頭,真的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的時候,就是煩惱斷、菩提證,就是轉凡成聖。
「畢竟不移毫念」,就是沒有前後際,就是同時,斷煩惱、證菩提是同時的。長者在這個開示說明特別強調剎那際,這個是《華嚴經.十定品》裡面所講的,特別強調,也就是特別提醒我們。「畢竟不移毫念,修習五十位滿。」這五十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再加前面的十信,五十個位次圓滿。五十個位次圓滿,在一念當中完成。所以《華嚴》是圓頓大法。我們讀《華嚴》,確確實實這些道理你真聽懂、聽明白,但是你做不到。做不到,煩惱習氣確確實實很想放下,沒有辦法。這是要真實功夫,這要在生活裡頭、工作裡面、處事待人接物裡面去練,叫歷事鍊心。在這個裡面修清淨平等覺,在這個裡面訓練於一切法不執著,這個就是真功夫。在順境裡面決定不起貪心,在逆境裡面決定不怨天尤人,順逆境界,善惡境界,修自己的清淨心,修自己的平等心,覺那個字不要去理它,你就在這裡下功夫。你修清淨心就是轉識成智,你修平等心就是轉末那成平等性智,修清淨心就是轉第六意識成妙觀察智。這在相宗裡面說,六、七因上轉。覺是屬於阿賴耶,所以不必去管它。你六、七識轉了,阿賴耶自然轉成大圓鏡智,就是覺悟。你前五識起作用,眼耳鼻舌身起作用,自自然然就是成所作智,那個也不要刻意去怎麼做法,你只著重在六、七識把它轉過來。所以是畢竟不移毫念,沒有起一絲毫的念頭,五十個位次圓滿了。如果起心動念,這五十個位次就不能圓滿,你還要一個位次、一個位次去修,那就要很長的時間,所謂無量劫、三大阿僧祇劫,為什麼?因為你有念。
這是我們在講習當中常常提醒同修,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在一切物質、人事環境當中修什麼?修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真放下了,要真干。六根接觸外面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沒什麼關係,這是一個自然現象。假如你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真的已經不起心、不動念,那你是佛菩薩再來的,你不是凡夫;凡夫決定會起心動念,決定會分別執著。這個念一起,古德教給我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個念起來,不叫它相續。念頭才起,你就覺察,覺察就是悟,就覺悟了。我怎麼又起這個念頭,立刻就覺察,覺察之後就把這個念頭給它打斷,這就叫功夫。我們念佛人就用一句佛號,提起正念,我們就提起佛號,念頭才起來,阿彌陀佛,壓下去了,不讓念頭相續,不可以讓妄想分別執著相續。你發現得愈早愈好,你轉換它的時候愈快愈好,念頭一起,阿彌陀佛,馬上把它轉換過來,不可以讓它相續,不可以讓它增長,這個功夫用久了就自然得定,自自然然妄念不起,這個叫真正會用功。所以用功決定不是一般人只著在形相上,每天念多少部經,拜多少拜佛,有什麼用?昨天有個居士打電話告訴我,他每天拜兩千多拜佛,不容易!可是妄念紛飛,那有什麼用處?修行只知道著重在形式上,不明道理,這種就是佛經上講的無益的苦行,你這種修行得不到利益。什麼叫利益?斷煩惱,開智慧,這叫利益。你這個修行方法,不能斷煩惱,不能開智慧。這種修行方法,佛在經上講的,只得一點世間福報而已。天天禮佛,將來的果報,你的身相好;天天讚佛,你將來的舌相好,口裡面有香味,得這個果報,與了生死出三界、斷煩惱毫不相干,是得三界有漏的福報而已。這些因緣果報的理跟事,我們要透徹。
下面再看,「一切種智,悉皆成就」,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圓滿智慧,成就了。佛跟我們講智慧分為三類,一切智,種智是道種智,一切智是知宇宙本體,道種智是知道宇宙之間的現象,這復雜的現象。宇宙萬法的理體是什麼?理體是空寂的。所以一切智是知空,萬法皆空;道種智是知有,十法界依正莊嚴怎麼來的,怎麼在裡面變換的,因果怎麼樣相續、怎麼樣轉變,他知道這些,叫道種智。種就是種種,這裡面就非常非常復雜,道是道理,種種現象是什麼道理發生的,什麼道理在相續的,他對這些現象統統了達、統統明瞭,這種智慧叫道種智。一切種智是圓滿的智慧,知道一切智跟道種智是一不是二,因為一切智的對象是性體,道種智的對象是現相,合起來就是本經經題上講的「大方廣」,大是理體,方是現相,廣是作用。對於體性、作用、現相完全圓滿通達明瞭,這個智慧就叫做一切種智。悉皆成就,都現前了。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究竟圓滿的智慧,這個大家好懂。講佛學這些名詞,一般人很難理解,我們在外面講演,遇到「一切種智」,遇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必去詳加解釋,那個很繁瑣,我們就用現代的話,究竟圓滿的智慧,就不需要再加以解釋。
下面是「總別、同異、成壞」,這是《華嚴經》講的六相。古來大德說《華嚴經》的特色,就是在六相十玄。這是佛在其他經上沒有細說過的,唯獨《華嚴》說六相十玄。六相十玄是什麼?是說一切萬事萬物的真相。真相從面面觀察,曉得這個相的本質,你才能看到諸法實相。六相後面有解釋,在九十七面。六相十玄在《疏鈔》裡頭說得很多、說得很詳細,《疏鈔》是在「義理分齊」這個部分,那個太繁、太詳細,你們自己回去慢慢去看。你必須真正了解六相十玄,然後你才曉得萬法皆空,你才真正明瞭緣起性空,一切諸法無所有、不可得。佛講的這六個字,一切萬法「無所有、不可得」,你才真正明瞭。無所有、不可得,佛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就是看出一切諸法都不離六相十玄。六相十玄一看就是無所有、不可得,你才能把外面這些現象放下,絕對不會貪著了,為什麼?假的。連我們自己的身體也是六相十玄,真的是自他都不可得,然後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才能真正像諸佛菩薩一樣,游戲神通,自在隨緣,你說那個生活多樂!這個樂不是苦樂之樂,苦樂之樂那個樂也是無所有,也是不可得。苦樂二邊都離了,這個叫真樂。佛經裡面講的樂是苦樂二邊都捨了,都放下。六相十玄,我們不在此地說,到後面講到時候再細說。
「一時自在」,這就是看破世界、看破萬法,看破之後你就得自在。「皆非世情所見,是故難信也。」這個你跟凡夫講,他怎麼能相信?他要是相信,他就入佛位,他難信。雖然是佛說的,我們是個虔誠的佛弟子、佛教徒,對佛的話當然不會否認,佛所講的半信半疑。所以說這種甚深的事實真相,這事實就在我們眼前,真相也在我們眼前,擺在我們眼前,我們不認識,沒看得出來。如果不是細心的人,剛才說了,要不是真正有一些放下基礎的人,特別是放下自己的成見、放下自己的見解,你才能有一點點領悟。如果你的知見還存在,你決定不能夠悟入,這是個大障礙。所以《華嚴經》的當機者是什麼人?法身大士。這部經不是跟別人講的,是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而說的。只有法身大士才聽得懂,聽佛所說的,點頭,沒錯。
我們是凡夫,凡夫發大心就能夠參與法身大士的法會,雖然煩惱沒斷。煩惱沒斷,他有什麼能力參加這個法會?他有能力,他有條件,一點也不假,為什麼?他把知見捨掉,他就有資格了。障是兩種,一個是煩惱障,一個是所知障,他煩惱障沒斷,他所知障破了,所知障破了,就有資格參加華嚴法會。煩惱障斷了,所知障沒破,沒有資格參加。所以阿羅漢沒有辦法參加,辟支佛沒有辦法參加,權教菩薩沒有辦法參加,他們煩惱斷了,所知障沒斷,道理在此地。凡夫煩惱障沒斷,所知障斷了,就是知見放下了,所以佛講這個東西,他聽得懂,這個叫大心凡夫。所以說凡夫,就是煩惱障沒斷,說大心,所知障破了,所以他聽得懂、聽得歡喜。
我們現在本身就是如此,我們煩惱障沒斷,我們聽《華嚴》津津有味,那是什麼?我們所知障很輕,正是什麼?阿難一流的人物,阿難就是這個樣子。所以在《楞嚴》會上富樓那真的不服氣,富樓那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佛講《楞嚴》,富樓那不懂,雖然聽,聽不懂;阿難聽懂,開悟了。所以他就起來問:阿難是初果,我已經是四果,我四果的人聽不懂,他初果的人,他怎麼聽懂?他怎麼開悟?佛才說出來,富樓那是所知障重,煩惱障輕,所以他很容易證得阿羅漢果,他有定功。阿難尊者,煩惱障重,所知障輕,所以阿難能夠聽懂甚深的大法,煩惱斷不掉,不能證阿羅漢果位,才證初果。所以那些大心凡夫可貴,佛很喜歡,大心凡夫。所以佛不貴阿羅漢,貴大心凡夫,大心凡夫容易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容易明瞭。所以他修行非常快速,他有機會,就是緣分一到的時候,他可以頓斷,比阿羅漢斷煩惱快得多。到他完全通達明瞭,他真的一下就放下,此地講的剎那際。他現在還沒有能斷,是了解得還不夠透徹,但是他能了解,這個太可貴、太可貴了。到他了解透徹了,哪有不斷的道理?一斷一切斷。所以佛歡喜這一類的眾生,叫大心凡夫。心量大,念念為眾生,我們現在講是念念為社會、念念為眾生,他不為自己著想,這是大心凡夫,有條件學大乘佛法,有條件學一乘佛法。如果不是大心,沒有這個大智,沒有這種情操,那就是世情所見,對於佛說的話他沒有辦法聽懂,所以難信。
我們接著念下面的文,「其所信者,如經下文。十信之位,金色世界,不動智佛。上首菩薩名文殊師利」,文殊師利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此雲妙德」。你看這是佛說的一切法,法都是表法,你要認為真有個金色世界,真有個不動智佛,真有個文殊師利,你統統把它坐實了,你就死在佛法裡頭,你根本就不懂得如來所說的真實義。如來所說的真實義在哪裡?你看人家這裡給你解釋、表示了,「雲金色者,明白淨無垢,即法身之理。」金色是這個意思。我們現在塑個佛像,統統把它裝成金色的,那個黃澄澄的,不好看。如果真有這樣的一個皮膚的人來,你們哪個喜歡他?一定覺得這人不正常,這人有皮膚病,臉上怎麼金黃金黃的?表法的,表什麼意思?金在一切物質裡頭它不變。其他的金屬遇到氧化它會變,唯獨金不變,金的顏色不變,稱之為寶在此地。用金代表不變,自性不變。它表白淨無垢,淨是清淨,無垢就是不染,它代表法身,法身理體,表這個意思。你在這裡也看到,什麼是法身?世界就是法身,盡虛空遍法界是法身。虛空法界這個現象是法身的相,這是所變的,所變一定有個能變的,能變的是法身之體。所以用金色是表法身的理體,就是真如自性,永遠不變。相會變,體不變,能變的不變,所變的會變,這表能變的,用金色來代表,金色它不變。不是真的是這種金色,那我們就完全搞錯了,錯會了佛的意思。
所以佛經難懂,就是佛所講的話,句句話都是意在言外。你要懂得弦外之音奇特,你才會欣賞佛所說的;你要是落實在裡頭,那就糟了、就壞了。像昨天晚上我給大家介紹,千手觀音,如果真的有個千手,你說那麻煩不麻煩?你坐也不方便,睡也不方便,不就糟糕!千手是表法,我們今天講雙手萬能,表這個意思,這是表雙手萬能的意思。手裡頭有眼睛,表示手到、眼到,眼到手就到,它代表這個意思。眼睛真長在手上,你說多麻煩,那不生病才怪!一定要懂得佛家這表法的教學,這是高度的藝術。我們做出這個像,法像供養在那裡,就是看到這個像,馬上就體會、懂得這個意思,教給我們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我們見到,手就要到。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見到這個世間苦難,立刻就伸出援手去幫助他,所以叫救苦救難。我們看到災難不伸出援手,你與觀音慈悲就完全違背,慈悲是性德。所以佛家所有這些名號、塑像、畫像,都好,這些造像統統是教學表法來用的。像造得美,造成高度藝術,叫人家一看就歡喜,歡喜供養。所以不能把它當神看待,當神看待完全錯了,變成宗教,變成迷信。金色表這個意思。
「不動智佛」是什麼?你要去真的找個不動智佛,哪來、哪裡有?不動智佛是什麼?就是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自性是不動。自性裡頭本具的般若智慧,也就是馬鳴菩薩講的「本覺本有」,不動智,這個智是本覺。「即理中智」,理就是自性、就是本性。「一切凡聖,等共有之」,聖,此地是講諸佛如來;凡,是講六道凡夫;統統都具足,並不是說成佛了,他智慧多一點,我們凡夫智慧就沒有了,就少一點,不是,平等的,縱然墮到阿鼻地獄也沒有缺少一絲毫。為什麼?凡聖是現相,能現的是真性,能現是一個,都是自己真如本性。能現的是一個,覺悟就現佛菩薩的相,迷惑就現六道凡夫的相,可見得關鍵還是前面所說的,覺迷不同,迷悟不同,所現的這個相有差別。所現的相有差別,能現的體性沒有差別。這裡叫我們信,十信位叫我們信,信什麼?就是信這個,你真正相信,我們的自性,我們的真心本性,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我們今天的相上差別,是因為我們自己迷,諸佛菩薩悟,所以現的相不一樣。換句話說,這個不要緊,我們自己能夠破迷開悟,我們的相就轉變,跟佛菩薩沒有兩樣。十信是叫你信這個。所以凡聖等有,平等的。
「故雲:一切處文殊師利」。你要把文殊師利專門看作一個人,就看壞了,是表法的。你把觀世音菩薩也看作一個人,糟糕不糟糕,哪有這回事情?觀音菩薩是表什麼?慈悲,自性的慈悲,人人皆有。從你自性慈悲上說,你是觀世音菩薩;從你自性智慧來說,你是文殊菩薩;從你的智慧、慈悲落實在你生活上,你是普賢菩薩。所有一切菩薩都是我們自己一個人,一個人有無量的德能,用無量的這些名號來表顯。佛教裡頭哪有什麼迷信?沒有。佛教給我們,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己。經上所講的,無量無邊諸佛、無量無邊菩薩合起來,就是自己圓滿的人格、圓滿的性德,沒有一法是離開自己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這是佛法的真實教誨。諸位你要是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世間所有的這些學術還值得去看嗎?
我年輕的時候研究心理學,讀心理學這些書,以後接觸佛法,看都不看,為什麼?跟佛法不能比,相差太遠太遠了。法相唯識就是佛法的心理學,大學裡心理學的教科書,要跟法相唯識經論一比,天壤之別,你還會去讀它嗎?《華嚴》,我們現在還沒開頭,現在這幾天跟大家做暖身,沒開始,你在這暖身裡面體驗到一點味道,你要是接觸這部經典的時候,你其他東西還會去學嗎?不會去學了。真的,世出世間一切法是垃圾,還會去撿垃圾嗎?你才曉得這個經典的法味無窮,才知道展卷法喜充滿,真實利益。你讀了《華嚴》之後,《無量壽經》你才會真正明瞭,真正懂得《無量壽》。《無量壽》是《華嚴》的精華、是《華嚴》的濃縮,我們受持,受持《無量壽經》,愈是精愈好,用得方便;解要《華嚴》,就是說明要用《華嚴》來說明,受持要用《無量壽》,受持到更精簡就是《阿彌陀經》,你要把《阿彌陀經》詳細解釋就是《華嚴經》。所以我過去講《彌陀經》,講一遍講了三百三十五次,講《彌陀經》。那不是細講,還是略說。細講一部《彌陀經》,講個十年、八年,不稀奇,真的,不是假的,字字句句都是無量義!你才真正體會到佛法之美、佛法之善、佛法之不可思議。
你們諸位要用功學,要把佛法將來好好的發揚光大,令這個世間人都能享受到,佛法真的是方東美先生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一點都不假。我非常感激他老人家,他把我引入門,要不是他,我怎麼都不會走到佛門,我也不會翻閱經典,實在講翻閱經典也不會懂得。這正是經上所說的,「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世間聰明智慧的人不解經義,什麼塬因?他用的是心意識,跟這個完全隔絕了。佛法要能體會,一定要捨心意識,就是剛才講的知見。沒有放下知見,你讀佛經,你就不能解佛義;你要讀這種大乘深經,你一定要把知見捨棄掉。知見捨棄掉,知見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是常識,不是智慧。知見捨棄掉之後,自性裡頭的智慧現前,用自性的智慧,你才能夠深入大經。大經是如來自性般若的現前,從般若智慧透出來的,不是從識心裡面生起的。用心意識要來入一乘、大乘的經典,套一句佛話,「無有是處」,沒這個道理。諸位要想入大乘,你一定要有智慧。你如果不捨自己的知見,小乘經可以,小乘沒離心意識。小乘經你懂,你看大乘經,實在講也把大乘解作小乘,決定沒有大乘的味道。如果你捨棄知見,你完全用自性真實智慧,給諸位說,你看小乘經也是圓教大乘。
佛家有一句話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人就是用真實智慧,用真實智慧不管說什麼法都是圓滿大乘,不要說是佛經了。所以很可惜,基督教堂不請我去講《新舊約》,他要請我去講《新舊約》,我句句都是講的大方廣佛華嚴,那會讓他聽到驚訝,會聽到他非常歡喜,他沒有福分,他不找我。不僅僅是宗教的經典,世間任何的書籍拿到我們手上來,我們要是教學上課,統統都是圓滿法輪。所以諸位要懂得,你要入這個境界,沒有別的,把知見放下,讓心地永遠保持清淨一塵不染,心裡頭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可是你首先要有信心,你沒有信心,你害怕,你不敢,想捨不敢捨,你一定要有信心。
你看我講經,你看我在外面講演,我什麼資料都沒有。再給諸位說,我事先從來不準備。哪個人要叫我講演,要叫我準備,我決定不干,我不找這個麻煩。我講經也不準備,但是經平常看,看的時候,你看看我這個經書,這裡面一個字都沒有,只是像你們一樣重要的地方畫起來而已。畫起來做什麼?到這個地方,我要特別多說幾句,沒有畫的地方少說幾句,甚至於念念就過了,那個好懂。所以許多人要我寫東西,我最怕寫東西,寫得累死了。寫東西很容易落到意識,意思反而不能表達,所以我沒有寫過東西。現在出來的這些東西,都是我講的,我講的時候真的是隨心所欲,沒有說想到哪裡講到哪裡,沒有想。他們從錄音帶記下來,記錄下來之後我來看看,有沒有錯誤的,有沒有刪掉的,需不需要刪除的?啰嗦的東西要刪除,不足之處給它補充一點,然後拿去出書。一印成書就死了,就是那個意思;不印成書,活的。所以我們學佛要懂得活學活用,那個才自在、才潇灑,一坐實就麻煩了。但是在初學,你們還不肯放下的時候,那沒有法子,就得要循規蹈矩去學。真正肯放下,不必要,找這麼多麻煩干什麼?
我從前在李老師會下,實在講得力於章嘉大師三年的教誨,章嘉大師教我的,沒有別的,就是看得破、放得下。所以我在李老師會下,同學當中,我放下的比別人多。這個李老師看出來了,所以李老師對我修學,他就特別指導。特別指導不是單獨時間來給我說,不是的,只教給我塬則,什麼塬則?聽經不要寫筆記,這他教我的。但是別的同學聽經寫筆記,他要叫他寫筆記,對我叫我不要寫筆記,專心去聽,去領悟,去體會。他說你一寫筆記就打閒岔了,你就不能專心、就不能體會,你聽懂了,體會明白了,你自然能講。這是「只思其義,不思其言」,意思通達明瞭,你自己喜歡怎麼說,你就怎麼說,沒說錯。長說短說、深說淺說,你自在了,你在講台上表演是活活潑潑的。可是這個條件呢?條件就是你真放下,你才行。你要不能放下,你勉強像這樣做的話,你不寫筆記,上台就胡說八道,那就完全錯了。所以沒有放下,就老老實實寫筆記,按照規矩來復講。這是李老師教學生,我們細細觀察,他也是因材施教,並不相同。
所以這個地方,你看到表法了,表法的教學是非常非常的高明,唯有表法的教學才能達到大圓滿。所以佛法教學,釋迦牟尼佛就用這個方法。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中國用形像來表示,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沒有寺院,沒有道場,也沒有這些塑像,塑像是後人造的。這是我們祖師大德,他們也非常聰明,造佛像,佛講一個文殊菩薩,我們就造一個形像,就把它當作文殊菩薩;佛講一個不動智佛,我們就塑一個佛像,就叫它做不動智佛,這就是用具體的形像來表法。釋迦牟尼佛當年只有言說,實在講連文字都沒有。
我們再念底下這一段,底下這段就教給我們,「今之信者」,這現前我們來講信。你從經上講的「金色世界,不動智佛,上首菩薩名文殊師利」,你讀到這個地方,你要怎麼樣生起信心?「當信自心無依住性妙慧解脫,是自文殊。」所以文殊不是一個具體的人,不是,文殊是什麼?文殊是自心無依住性。自心無依住性就是真如本性、就是自己的真心,真心裡頭本來無一物,有一物你就有依了。這個依住就是物,你心裡有個依還有個住就壞了,依住就是你心裡還有一物,你還沒有放下。為什麼用這兩個字?世間人心裡總要找個依靠,總要有個東西,他好像才放心、才踏實。你要叫他一切都無依無住,他感覺到慌了,那怎麼辦?不知道無依無住才是真心、才是本性。無依無住,你依的是什麼?虛空法界,你住的是盡虛空遍法界,那怎麼會一樣?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所示現的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他住在哪裡?他住在盡虛空遍法界。我們凡夫一定要建個房子住在裡頭,實在講建個房子也無所謂,只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就行了。但是他搞了一個房子,他的心就住了,這個房子是我的,我就住在這裡。他就有依有住,這個就壞了。佛菩薩到後來,也有居士長者供養精捨講堂,可是佛住在那裡頭寄住,寄居在那個地方,絕不認為這是自己的。如果認為是自己的,就壞了,你就又起分別執著。不是自己的,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換句話說,什麼都好,只要你們大家覺得好就好,自己完全沒有意見,這就好。自己心裡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覺就是慧,妙慧。解脫就是自在。真心,智慧,自在。真心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真誠清淨平等,這是真心;正覺,就是妙慧;看破、放下、自在、隨緣,解脫,這就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就是自己,不是別人。
再看底下這一句:「於心無依住中,無性妙理,有自在分別,無性可動,名不動智佛。」不動智佛也不是別人,還是自己,哪裡是外人?不動智佛是什麼意思?於心無依住中,還是自心無依住性。這個性是無性妙理,無性才是真性、才是自性。為什麼說無性?你要執著有個性就壞了,你又動了分別執著。所以說一切法無有自性,無性之性就是真性、就是真如本性、就是萬法本體。這個體,妙!妙是非有非無,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你要說它有,它沒有形相,六根都接觸不到,你眼看不見、耳聽不見,心裡也想不到,六根緣不到,所以說它是空,說它無性。但是你也不能說它無,為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它變現出來的,它要真的是空、真的是無,它怎麼能現相?所以它能生萬法。從能生萬法,不能說它無;從萬法自性了不可得,不能說它有,非空非有,妙理!妙就是講的非空非有。
「有自在分別」,分別上加個自在,揀別凡夫分別不自在。自在的意思,自在是對於事實真相完全通達明瞭,就自在。分別是恆順眾生,正是永嘉大師所說的「分別亦非意」。六祖問他:你還有分別嗎?分別亦非意。六祖很讚歎,六祖完全同意,給他印證:你如是,我亦如是。六祖意思是我分別也非意,你分別亦非意,我分別也是亦非意。然後六祖就囑咐他,你要好好的保任,要永遠保持下去,就對了。永遠保持是不能煺轉,那是聖人境界;你一煺,落在意識裡面,就是凡夫。他那個分別是四智菩提起作用,不是八識,八識是意。我們凡夫分別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分別是意。諸佛菩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眾生分別而分別,隨眾生執著而執著,他那個分別、執著不是意,是四智菩提的自在作用。「無性可動」,自在分別,分別有這個相,但是性不動;換句話說,他沒有分別心,他沒有執著心。他有分別,沒有分別心;有執著,沒有執著心,他的心是永遠清淨不動的,這叫無動智佛。不動智佛還是自己。
「理智無二,妙用自在。是故一切諸佛從此信生,故號文殊為十方諸佛之母。」文殊菩薩是諸佛之母,意思在此地。全從表法裡頭透明出來。理智是一不是二,理是體,智是用;智是體,理是用,理跟智可以互為體用。在經上有講寂照,寂就是理,照就是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是體,照就是用;照為體,寂就是用,體用是一不是二。所以說是理智無二,到這個時候,妙用自在了。這個妙用就是在十法界教化眾生,隨類化身,這得大自在;隨緣說法,說而無說,化而無化,這個就是體用無二。一切諸佛都是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諸佛如來初發心來修學佛法,那個信是從這裡建立的。我們今天講信佛,信什麼佛?什麼叫信?你讀了《華嚴經》才曉得那是什麼信,他信的什麼佛?迷信,迷佛。信是迷信,佛是迷佛,搞這個玩意,怎麼能得佛法殊勝的利益?實在講這個搞法,把佛法糟蹋掉了。這個就叫做文殊,文殊為信首。《華嚴》裡面講的三位菩薩,觀音為悲首,大悲裡頭第一個,文殊是信裡頭第一個。《華嚴》一開端,十信頭一個講文殊,文殊菩薩代表信首,普賢是為行首,真正去做。這是《華嚴》以這三位菩薩來表法,一切諸佛修行證果都不離這三個法門。三位菩薩代表三個法門,一個代表信,一個代表悲,一個代表行。十方諸佛之母就是這個意思。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
(第十五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15
《疏》跟《論》有時間要多看,特別留意道霈禅師他的取捨,他編《纂要》,很難得,他所取的都是塬文,你看他取哪些地方、捨哪些地方,他的取捨妥不妥當?我們也不能夠就完全依他做為標準,要仔細觀察,他所取的恰不恰當?特別對我們現代的社會、現代人的修學,這一點就很重要。所以我們自己研究的時候,可以從塬文裡面,《疏》、《論》塬文裡面,如果有好的東西,我們也可以補充。他取的這些東西,有些我們現代社會用不著的,我們也可以把它捨掉,這樣我們才能學到東西,不一定是完全依靠他。他給我們一個非常好的啟示、非常好的一個榜樣,我們認真學習就好。
這一段,我們還要從前面念起,也有幾個新的同學來,我們從七十八面第三行最後一句念起,把這段文念下來,否則的話,他找不到頭緒。「如經下文」,這個經就是《華嚴經》,《華嚴經》下面的經文。「十信之位,金色世界,不動智佛。上首菩薩名文殊師利,此雲妙德。」文殊師利的意思是妙德,文殊師利是梵語音譯的。《華嚴經》自始至終它都在表法,完全是意在言外,因此這才說「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解」,才給我們講這個道理。佛為什麼不直接說,要這樣子委曲婉轉的來講?這是說法的善巧。巧是巧妙;善,雖巧妙,與事實真相完全相應,與塬理塬則不相違背,這個叫善。善到極處,巧到極處。如果佛直接給你說,說完之後就沒有了,換句話說,你聽佛講經說法,你才接受佛的教學,不聽佛講經說法,這個教學就中斷了。諸位想想,這樣的教學,善巧兩個字邊都沾不上,不善也不巧;但是他用表法這個方法來說,那善巧到了極處。他說的時候,說法,不說的時候,也說法,讓你看到六塵境界你都能夠想到,不是統統在說法嗎?這樣說法的時候,釋迦牟尼佛不說,一句話不說了,那個說法是永恆不斷,所謂是塵說、剎說,這個才善巧。我們才曉得這種說法的方法是高明到極處。
金色世界表什麼?表「白淨無垢,法身之理」。白是清白,一絲毫的染污都沒有,白是本色,清淨無染,取這個意思。金色,講金色世界,無論在什麼時候,你只要看到金色,你就想到真如本性清白不染。你戴一個戒指,看到一個金鍊子,只要看到金就想到,就能夠知道這個意思。你看這個多善巧!所以佛不說了,他的法在,時時刻刻在提醒你,這就是善巧到極處。如果佛只說個「法身之理,體是清白,清淨無垢」,佛不說了,過幾天忘掉,忘得一乾二淨,怎麼也提不起來。你看他用一個金色,讓你到處見到金你就想到,這個妙極了。所以世出世間說法,沒有一個人能夠比得上佛。我們今天講的藝術化,他的藝術造詣達到登峰造極,沒有人能超過他。世間人用這個東西來表示,偶爾也用一點,沒有像佛從《華嚴經》自始至終統統用這種高度藝術來表達,這個是不能不令人佩服。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
不動智佛也是表法,「即理中智」,理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不是從外頭來的,本有的。為什麼叫不動智?真如本性不動,不動,智就現前;一動,智就沒有了。所以佛的智從哪裡來?從定來的。三無漏學不是這樣教給我們嗎?「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慧從哪來?從定來的。你怎麼樣才能得定?你要持戒。持戒就是守法,你要依照規矩、依照方法,你才能夠得定;你不遵循規矩、不依照方法,你不能夠得定,縱然得定,不是正定,邪定。正定才能開慧,邪定不能開慧,邪定所開的是邪知邪見,不是正知正見。所以這個智,不動智。這個意思你看多好!
「一切凡聖,等共有之。」凡是九法界的凡夫,聖是諸佛如來,平等,每個人都有,沒有兩樣。「故雲:一切處文殊師利,一切處金色世界,一切處不動智佛。」金色世界在哪裡?你念了《華嚴經》,真的去找金色世界,那可煩麻了,你到哪裡去找?你找金色世界、找不動智佛、找文殊菩薩,到哪裡去找去?它是表法的。你要懂得之後,金色世界、不動智佛、文殊師利,就一天到晚跟我們在一起,從來沒有離開我們。諸佛如來、諸大菩薩何嘗離開我們一分一秒?沒離開。可惜的是肉眼凡夫不認識,那就沒法子了。而後,佛在經上講《華嚴經》塵說、剎說、無間斷說,我們就相信了,真的是無間斷說,從來沒有間斷過。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我們這個世界又何嘗不是六塵說法?
西方世界的人聰明,六塵表法的意思他們都能夠明瞭,所以他們生活在正法裡面。我們今天對這個正法迷失了,雖然在我們面前,我們一無所知。所以我們的生活就變成邪知邪見,變成生活在煩惱之中。法沒有錯,過失在我們自己本身,我們要明瞭。人沒有錯,錯在我自己,一切人、一切法、一切事、一切物都沒有錯。你念了《華嚴》你就曉得,沒有錯,錯在哪裡?錯在自己,就是自己面對這個境界我們反應錯了。諸佛菩薩、法身大士他們的反應正確,反應正確就是經上講的相應。我們反應錯誤就是不相應,與事相的真相不相應,與體性不相應,我們搞錯了,錯在這裡。如果你明瞭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你的反應與體性相應,與事相也相應,都沒有違背,這裡過的就是諸佛菩薩的生活,你的受用就像經裡面講的華藏世界、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現前。諸位看《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過去有很多往生的人說,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我家堂屋。他睡的臥房,臥房外面是堂屋,就在我家堂屋。真的,不是假的。他能說出這句話,就決定往生,境界轉了。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我們娑婆世界同在一處,不是有二處。你不知道、不明瞭,就給你說十萬八千,十萬億佛國土。你知道,知道的時候,連隔壁都太遠了,就在此地!
這是什麼?用我們現在的電視來講就是電視螢幕,頻道按一下就對了,頻道不一樣。我們娑婆世界是這個頻道,一號頻道;西方極樂世界,二號頻道;華藏世界,三號頻道,按哪個頻道,哪個螢幕畫面就出現,都在一處,沒有在二處,這是事實真相。你要不懂得去換頻道,那就是十萬億佛國土,非常非常遙遠;你要明白這個事情,塬來就在眼前。佛跟我們講的事實真相,我們要懂這個道理。所以在時間講念劫圓融,在空間講不離當處。你看《華嚴》,釋迦牟尼佛七處九會,七處,不離菩提場而生忉利天,不離菩提場而生夜摩天。那個不離菩提場就是我沒有離開這個螢幕的畫面,只是換頻道而已,統統在此地,這是說明他方跟此處是一不是二。佛跟我們說這些話,我們就要聯想到,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十法界依正莊嚴沒離當處,過去無量劫、未來無量劫沒有離剎那際。這是你真的明白了,你真的懂了,你的觀念跟從前決定不一樣。現在哲學裡頭講人生觀、宇宙觀,你對於人生的看法,你對於宇宙的看法,你就會變了,你跟世間人的看法、想法決定不相同。為什麼?世間人種種看法、想法,與事實真相不相應。佛菩薩他們的看法、想法、說法,與事實真相完全相應。
現代的高科技是探索到一部分,跟佛講的一樣,他雖然探討、研究、觀察得到這麼一點點,但他並沒有契入,換句話說,他只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這些現象存在,但是他不得受用。譬如愛因斯坦,這是近代的大科學家,舉世聞名。他知道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這他說的,雖然同時存在,他不知道過去,他也不曉得未來,他不能得受用,沒入這個境界,遠遠不如一個學佛的人。學佛的人心地清淨,清淨心突破了這個障礙,突破時空的障礙,所以他在定中,他能看到過去,他能看到未來。愛因斯坦曉得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他沒有辦法看到過去,也沒有辦法看到未來,他的聰明程度確實高人一等,但是他不得受用。
定的功力有淺深不同,定功淺的,突破的層次少;定功深的,突破的層次多。像經上給我們講的,阿羅漢能夠知道過去五百世、未來五百世,五百世是個界限,這是講阿羅漢的定功,《楞嚴經》裡面講九次第定。而菩薩能夠知道比阿羅漢的範圍大得太多,能夠知百千世的事情,超過阿羅漢太多了。這樣的說法,要以現代科學家的說法,就是突破空間,現代科學家講的二度空間、三度空間、四度空間,我們現在生活在三度空間;四度空間,現在是知道,知道的人並不多,了解的人並不多;五度空間、六度空間,恐怕現在沒人知道,但是科學家已經證實。我們在黃念祖老居士他的報告裡面看到,他是個學科學的,對於科學常識他非常留意,他說:現在外國的科學家已經證實有十一度空間的存在。要照佛法來講,空間是無限度的,哪裡止十一度?無限度的。無限度的空間從哪裡來的?從妄想執著分別而來的。你才曉得空間(時空)是無限度,一切眾生妄想分別執著不一樣,非常非常復雜。實際上這都是假相,哪裡是真的?真的是一真法界,那是真的。一真法界是什麼?全部突破了,這個叫一真。怎麼樣突破法?把妄想分別執著捨掉,你就突破了。所以在定中就捨了,人在入定的時候,妄想分別執著就沒有了。定功的深淺,就是你妄想分別執著放下的多少,就這麼回事情。你放下的少,你的定功淺;你放下的多,定功就深一點;統統放下,什麼障礙都沒有了,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你統統都知道。為什麼都知道?同時存在,這愛因斯坦講的同時存在。
《無量壽經》講的「天眼洞視,天耳徹聽」,沒有障礙。《華嚴》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障礙的法界,就是把時空突破了。今天科學家發現有這個事實,還想不出什麼方法來突破。佛法在三千年前就知道用什麼方法突破,使我們的空間就擴大,生活空間擴大了。諸佛菩薩、法身大士,他們的生活空間是盡虛空遍法界,他沒有時空的障礙。佛這種教給我們,這叫真實智慧、真實的學問,可惜世間人把這個東西當作迷信,你說多可惜!這是舉世之人沒有福報。這麼好的教學,在全世界真的是任何一個國家民族找不到的,他不能相信、不能接受,不肯在這上下功夫,你想多可惜。我們今天少數人遇到,遇到這是大幸,這是佛法裡面講的,無量劫中善根福德因緣你在這個時候成熟,你才遇到。但是我們這個因緣是不是真的成熟?很難講,眾生業力不可思議,一定要眾生有福,因緣才能成熟。要有真實的護法人,在佛法裡面講善護、賢護,我們佛法才能成就。
今天李木源這一位大德護持,如果李木源今天不在居士林當司理,不在淨宗學會當會長,他下台,換一個人,肯不肯護持?換一個人,如果他來告訴我:法師,我們這裡不要講經了,我們這個道場還是做法會,可以賺錢。換句話說,我們這個班馬上解散,馬上就要停辦,各人走各人的路子,你才曉得護法重要!沒有人護持,這部經能講完嗎?講不完。過去這些大德們,不要講遠了,近一點民國初年仁山法師、應慈法師都是弘揚《華嚴》的,民國初年;楊仁山居士、應慈法師他們幾個人還在上海辦一個華嚴大學,兩年就關門了,緣不足,社會的動亂,護法人改了、換了。所以你才曉得這個機緣多麼難遭遇,機緣到了你不能抓住,這個機會馬上就過去了,再想得不容易,到哪裡去找?
我們知道護持的恩德,我這一生,這一點點的小成就,如果不是韓館長三十年的護持,我給諸位講,我不是去趕經忏,就是還俗去了;沒有法子,哪有機會天天讓你在講台上練講?這是有個得力護持的人,她幫助我,讓我天天有機會在講台上練習,千錘百鍊。借地方,租地方,看到哪個地方有房屋出租,就租地方,租的時間都不長,三、四個月。這個地方租約滿了,房子還給他,我們再搬家,另外再找地方。《華嚴》七處九會,我不止七處,大概有二、三十處。她借朋友的辦公室,也借一些居士們的道場,出家人的道場也曾經借過,時間不長。天天想方法找地方,給我在台上有機會練習,三十年不中斷,天天講經,一個星期七天,沒有休息的。諸位想想,哪一個人有機會遇到這麼一個護法?住在她家裡,住十七年,造謠生事的人很多,毀謗的音聲時有所聞,她家裡面一家人如如不動,我們才能有今天成就。如果這些毀謗一聽到馬上動心了,法師我不能護持你了,外面的壓力受不了,也就完了。這樣的護法,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哪有那麼簡單?尤其在末法時期,法弱魔強,魔總是希望把正法毀掉,總是希望障礙正法。正法不能夠流通,世界才亂,人心沒有歸依。佛是希望一切眾生都過得很幸福,魔是希望一切眾生都過得很痛苦。這個世間佛少魔多,正是好事多磨,你做一樁好事,折磨就太多太多了。你自己沒有智慧、沒有定力,你決定會上魔的當,決定會在正法裡面煺轉;等到你自己發覺到上當,後悔來不及,機緣再遇不到,這一錯過再就遇不到。所以我們自己要曉得,今天有一天的機緣,我們一天要認真努力,要掌握住。明天還有沒有機會?不知道。
我們今天在這個地方,小環境李木源居士護持,大環境新加坡政府護持。今天新加坡政府接受李光耀先生的指導,這個地區國泰民安。如果這個政府換了一批人,不相信李老先生的話了,這個地方是不是還有這樣的安定?就不知道了。今天新加坡這個地區國泰民安,享誰的福?李先生的福。誰知道?明白的人知道。我們今天在這個地方讀《華嚴經》,接受佛這樣美滿的教育,我們享誰的福?李木源居士的福。諸位一定要懂得。真正護法的人,明信因果,他有智慧,有智慧、有福德,他才能夠護持正法。我們做弘法的人,實在說我們的福德跟智慧都不如他,有一點智慧能夠體會經義,講經說法,福德是完全沒有。我們有缺陷,來做弘法的工作,他們的福智圓滿,做護法的工作。他們辦學校,他們建道場,聘請我們來當教員,我們執行他的教學政策,弘化一方是他們的功德。這種事情不能不知道,你真正知道了,叫知恩,你才有報恩的心;你對於這個事實完全不了解,報什麼恩?他與我有什麼恩?真正知道。李光耀先生不但對新加坡有恩,對全世界都有恩德,全世界的人看新加坡這個小國家,治理得這麼好,對它羨慕、嚮往,甚至於發心向它學習,他的恩德就廣布全球。所以做出一個樣子給人看,說,沒用處,誰聽你的?一定要做出個榜樣來給人家看。
李木源居士是個護法的好榜樣,肩負起如來正法興衰存亡的責任,你說他這個使命多大?他得嚴重的癌症,他不會死,他不需要醫療、不需要醫藥,在醫學上講奇蹟。其實不是奇蹟,一切諸佛菩薩都加持他,為什麼?他把眾生法身慧命擔負起來了。在今天世界第一個人,還有哪一個擔負起這個責任?他全心全力在做,他不要名聞利養,他在做事,真正做護持的工作。誰肯發這個大心,誰就得一切諸佛如來護念,就得一切龍天善神擁護,這一定的道理。不是佛菩薩特別喜歡李木源,不是,佛菩薩的心清淨平等。問題是他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我們沒有感,哪來的應?感應道交,真發心,真干。所以我們在經裡面,要能體會到佛說法的善巧,這種講法是正確的,這種講法是最好的。
底下給我們解釋「今之信者」,我們現在信什麼?「當信自心」,自心是什麼?自心就是法界,法界就是自心。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也是心,所變所現的都沒有離開自心,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所以人家要問你,什麼叫法界?自心就是法界的本體,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心的顯相,性相不二,能所一如,能現所現是一不是二,這你真正明瞭法界了,你真明白了。「無依住性」就是自性,所以明心見性的人,佛在經上稱他叫無依道人。凡夫有依,有依是你心裡有東西,你心裡有牽掛,心裡面總是有一物,你做為依靠;只要有一物就壞了,真心裡頭沒有東西,真心離念,沒有東西。佛講的這些話,我們聽了也能夠明白,但是做不到。真做到了,你的問題就解決,你就不是凡人,你就決定不在十法界,你已經到一真法界去了,你就是佛、就是法身大士。我們做不到,沒有辦法,這心裡頭拉拉雜雜的這些東西,想丟都丟不掉。
所以佛教給我們絕妙的一個方法,心裡只依阿彌陀佛,只依這個,其他都不要依。換句話說,你一天到晚只想阿隬陀佛,其他都不要想,你想其他的都是造業,全是造輪迴業。給諸位說,想佛法都是造輪迴業,為什麼?因為你是輪迴心,輪迴心學佛法還是輪迴業,這個才是麻煩事情。為什麼說天天想佛法還是造輪迴業?你想想,你的我執有沒有斷?你的法執有沒有斷?只要你有我法二執,搞大乘佛法、搞一乘佛法都是輪迴業,出不了三界。修行再有功夫,戒律持得再精嚴,定功再好,也不過是生四禅天、四空天,出不去,三界的關口出不去。這才知道這個事情是真麻煩,這不是假的。佛給我們開出這個特別法門,你才曉得這個法門重要,唯有這個法門能救,能得度。無量法門都是封閉的,你想突破很艱難;這個法門是敞開的,無量法門裡只有這個法門是敞開的,你可以能走得出去。
但是走得出去,一定要記住,很多人產生誤會,老實念佛,他就老實念,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一天念十萬聲,《無量壽經》一天念十幾二十遍,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什麼塬因?經上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他菩提心沒有,他只曉得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他沒有菩提心,不能往生。這就是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來生再說。你才曉得發菩提心多重要!所以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很少,什麼塬因?少了一截,往生最重要的條件,「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沒有。菩提心是什麼?我們常講真誠,處事待人接物不是用真誠心,不能往生,真誠是菩提心;自己好善好德,以大慈悲心處事待人接物,這是菩提心。我們想想,有些鄉下老太婆,念佛站著往生、坐著往生,瑞相非常奇特。她也沒有念過經,她也不懂佛法,一句阿彌陀佛,老老實實念。仔細打聽打聽,她平常為人,她真的對人坦誠,慈悲能夠照顧一切人,心地善良。她不懂菩提心,她菩提心具足。所以人家往生的時候,跟經上講的條件統統符合。不能往生的人,你再去一打聽,他平常的生活行為,對待人虛情假意,不誠實。所以這一打聽我們就曉得,他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念十萬聲阿彌陀佛,腦子裡都是歪念頭,都干的是損人利己的事情,那怎麼能往生?念佛念得功夫再勤也不行,這就是古德所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沒有菩提心。這是我們勸人家念佛,一定要講清楚的,否則的話,人家來聽你講演,到最後還是不能往生,我們就有過失,一定要講清楚,「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所以對待人一定要真誠,我們這一生才能夠自度,搞假的不行,一定要搞真的。我們今天心裡面只依阿彌陀佛、依菩提心,菩提心是真正覺悟的心、徹底覺悟的心。
「妙慧解脫」,解脫是自在,妙慧解脫就是文殊。文殊是誰?文殊是自己,不是別人。妙慧就是二智相應,根本智跟後得智。後得智,也叫差別智,也叫權智,權巧方便;根本智,也叫實智。《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實智,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權智,是後得智。它相應,權實相應,不是有實無權、有權無實,權實相應才叫妙慧。解脫,這個解是解除二障,煩惱障跟所知障解除了;脫是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解脫一定要依妙慧,沒有妙慧決定不能解脫。諸位要知道,定功是伏煩惱,能伏,達不到解脫。佛在經上跟我們講四禅八定,八定裡面包含著四禅。實際上,禅定是八個等級,到第八定,這很深的禅定。佛在經上講,這個定力能夠延續八萬大劫。八萬大劫也是非想非非想天的壽命,它能夠延續支持這麼長的時間。八萬大劫還得了,我們今天世界,一個世界成住壞空是一大劫。你想想八萬大劫,這個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這個數字,今天所謂是天文數字、超天文數字。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他還在定中,他還沒有失掉他的定力。為什麼不能超越三界?八萬大劫到了,他定功還是要失掉,失掉就往下墮落。這你們在經上都讀到的。我想你們的概念沒這麼清晰,沒這麼清楚。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這個定它也只是伏煩惱,沒有轉煩惱,沒有滅煩惱,只是暫時伏住而已。所以定功一失,煩惱又現行,煩惱現行他就一定墮落。
阿羅漢的定功比他又上一層,九次第定,超越三界,超越六道。他如果再到六道來,那是乘願再來,決定不是業報,乘願再來。可是他決定不能超越十法界,十法界外面還有個關口,那個他沒有辦法超越。可是諸位要記住,阿羅漢能夠超越六道,成就九次第定,九次第定裡面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裡面頭一條是身見,我執。我們一般人都把這個身當作我,堅固的執著,你只要有這個執著,念念有我,你就別想出六道。非非想天人有那麼深的定,定力能夠綿延八萬大劫,「我」沒有忘記,誰入這麼深的定?我入。「我」沒有忘記,只要有這個念頭在,六道就別想出去了。阿羅漢聰明,我捨棄掉,阿羅漢真正做到無我,所以他出了六道。由此可知,六道是我執變現的。
六道之外,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還有個佛法界,十法界裡面的佛,是法執所變現的,我法二執,法執破掉了,法執是分別,我執是執著,我們講的妄想分別執著。分別是法執,法執也斷了,他才能出得了十法界,才能夠證入一真法界,那就相應,與自性的體相作用相應。自性的體相用就是《華嚴經》經題上講的「大方廣」,他與大方廣相應,這是真正的妙慧解脫。文殊菩薩是自己,不是別人。如果我們見到文殊菩薩這個像,你就要想到「自心無依住性妙慧解脫」,見到這個像就想到這個,豈不是佛講《華嚴經》沒中斷嗎?聽到文殊菩薩名字想到這個,想到這個道理,想到這個法門;見到文殊菩薩形像,也想到這個道理,也想到這個法門,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
今天大家把佛菩薩當作神明去膜拜,你說錯到哪裡去了?這個社會上說我們迷信,我們還有什麼話好反駁?真的迷信,一點都不假。社會上的人把我們看成一個低級宗教,低級宗教就是多神教、泛神教,什麼都拜。高級的宗教只有一個真神,創造宇宙的只有一個真神,這是高級的;低級的什麼都拜,亂七八糟都來。他不知道佛教裡面這些塑像、這些設施都是為了教學,要達到教學的目標,要達到教學的效果,它完全是表法的,絕不是神明;它是高度的藝術,藝術的教學,這個就對了。怎麼可以把它當作神去看待,求佛菩薩保佑?聽說文殊菩薩主智慧,在從前一般念書的人拜文殊菩薩求智慧。你拜他求智慧,求不到智慧,你學他就開智慧了。學他就學清淨心,就正如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心地乾淨,本來無一物,那就開智慧。
本來無一物,一定開智慧。所以念佛人會開智慧,念佛人雖然不能說本來無一物,還有一物,還有一個阿彌陀佛,但是其他的沒有了。你心裡面的東西愈多愈沒有智慧,愈少智慧就愈現出來。心裡拉拉雜雜的東西統統放下了,只留一個阿彌陀佛,你的智慧就比別人高。為什麼?你的障礙很少,障礙只剩一點點,其他障礙都沒有了。何況這個阿彌陀佛,真的還可以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不但沒壞處,還有好處。可是你心裡存別的東西,那可麻煩大了,可沒這麼多好處。我們念佛的人時時刻刻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念其他的佛菩薩,給諸位說,不一定能得到加持,念阿彌陀佛是決定得加持。文殊是自文殊,不是外頭的文殊。
「於心無依住中,無性妙理,有自在分別,無性可動,名不動智佛。」不動智佛也不是外頭的佛,是自性佛。佛就是覺,自性佛就是自性覺,可是你心一定要空,心空它就靈,心不空就不靈。我們昨天在居士林客廳裡面,看到中國寄來有三個大口袋,我們打開來一看,裡面是木魚。李木源居士做的木魚,木魚的形狀很特別,是一朵蓮花,做的是一朵蓮花,有個把子,拿著這麼敲。可是這個木魚,裡面挖的時候,他只挖了一半,沒有完全挖空。挖了一半,我們敲上面,聲音很好聽;敲下面,就不行。說明什麼?空了,聲音就好聽,妙音;不空,啞巴。李居士做了很多木魚,準備將來念佛人一個人發一個,蓮花木魚。
所以要曉得,「無性妙理」,就是真如本性。「有自在分別,無性可動」,這正是像永嘉禅師所講的「分別亦非意」,這就行了。有沒有分別?有分別,自在分別,你的真心裡頭有沒有分別?沒有,無性可動。所以分別跟不分別是一不是二,分別跟不分別相應,這個妙,這就妙慧。我們凡夫分別跟不分別決定不相應,它是兩樁事情;諸佛菩薩分別跟不分別是一樁事情,它相應。那要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分別是隨順眾生,不分別是隨順法性。你看有體、有用,隨順法性的是有體,隨順眾生的是有用。用不礙體,體不礙用,這叫妙慧。不是沒有作用,有作用。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現相、表演、講經說法,那是分別,但是他一定是跟不分別相應,如如不動,這叫不動智佛。不動是與心性相應,智就是自在分別,與一切眾生法界相應。如果用華嚴的名詞來說,不動與理法界相應,智與事法界相應,這當中顯示出來的就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不動智佛。《華嚴》全是表法。
「理智無二,妙用自在,是故一切諸佛從此信生,故號文殊為十方諸佛之母。」母是比喻,母能生子,取能生的意思。十方一切諸佛自在分別的妙慧是從這個地方生的,所以稱文殊為佛母。「亦號文殊為童子菩薩」,為什麼叫童子?童子是比喻初生,小孩。初生是什麼?初生是信,信解行證,所以信是童子,稱文殊為童子,意思在此地。稱文殊作佛母,這個意思都要懂,一切諸佛都從這個信生的,都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文殊師利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翻作妙德,也翻作妙吉祥,這兩種翻譯最通用。翻作妙,就是理事相應、性相相應,這個就妙;德是性德的流露,自性無量的智慧功德都從這個地方流露出來。
下文說,「信心成就,即以定慧觀智力印之。一念相應,名十住初心,便成正覺。」你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你就是十信位的菩薩,在大乘圓教裡面你就入了門。隨著你信的這個力的淺深,列了十個位次,從初信到十信,是看你信心的程度,看你信心的淺深,很淺的,初信位的菩薩。這個地方是大乘圓教,初信的標準在哪裡?諸位一定要曉得,信跟解行證,這四個是關聯的,決定不能分的。如果你說我信了,不解、不行,那個信沒有,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一定要具足後面解行證,你這個信是真的。所以信難,太難太難了。
我出家受戒,受具足戒之後到台中見李老師,我們一見面,他一看到我就指著我,「你要信佛!」我學佛七年出家,這一出家就教佛學院、就講經,我是出家就講經。兩年以後我再受戒,前面兩年沙彌,沙彌教佛學院、講經。兩年以後受具足戒,老師看到我指著說:「你要信佛。」一般人看到不是奇怪嗎?你要不信佛,你為什麼要出家、要學佛還受戒?李老師就跟我解釋,信佛不容易,有人出家受戒,到七、八十歲,鬍鬚都白了,當老和尚,還不信。所以信的標準,信裡頭有解、有行、有證,才叫做信;如果你信後頭沒有解行證,不是信,那個信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你才曉得真正通達佛法的人,他的標準跟一般人不一樣,一般人煳裡煳塗的。他信佛,虔誠的佛教徒,假的,哪有這麼回事情?
上個星期,我在居士林收到一封信,是哈爾濱寄來的,有個同修寄來,說那邊有一個人往生,念佛往生,瑞相稀有,有一個同學,給他寫了個傳記,說他已經明心見性了。這個話說得很過分,不可以這種說法,為什麼?明心見性需要人印證,誰給他印證的?你給他印證,那你也是明心見性的人,你沒有明心見性,你怎麼知道他明心見性?不可以。今天這個世間有沒有明心見性的人?即使是有,沒人給他印證,也是枉然,他也不能說他明心見性。永嘉,明心見性,沒錯,好像是遇到玄策,六祖惠能的弟子,遇到他,玄策就勸他,你要到曹溪,請六祖給你印證,如果不經明眼人印證,不能作數。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威音王之前,沒有人印證,可以;威音王之後,如果沒有人印證,你就是天魔外道。所以即使今天真的是佛菩薩再來,他也做得很如法,他也不會說他明心見性,也不會說他是什麼佛、什麼菩薩再來的,不會的。自己如果要說出來,說出來就走了,那是真的;說出來還不走,那就是騙人的。他明心見性了,你給他印證,說他是明心見性的,你是不是拿著他來騙眾生?自己在裡頭取得一些名利,你是不是干這個事情?如果你不是干這個事情,你就不應該這個說法。你可以把他的生平事蹟老老實實報導出來,不可以說他是什麼地位,不可以說他是佛菩薩再來,這樣說法就是有過失,大妄語。報導,勸大家以這個好的榜樣,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這是決定正確的,這是好事情。不可以說他是什麼樣的果位,不能說他是什麼樣的境界,為什麼?現在沒有人能給他做證明,只有比他高的才能夠給他作證,沒有比他高的,不行。
我親近李炳南老居士,在這之前是章嘉大師教導我三年,章嘉大師走了,圓寂了。李老師問我的修學,我過去只有一個老師,跟他三年。李炳老對於章嘉大師很敬佩,他說這個人他的功夫到什麼境界,我們不知道。這個話就說得很老實,我們不曉得他的功夫到什麼境界,但是從他的生活、言行舉止當中,可以肯定他的心地清涼自在。這個是李炳老他的評論。他說章嘉大師到底是什麼功夫、什麼境界不知道,心地清涼自在,這個可以肯定,這是一般人比不上的。你看他一年到頭就是這個打扮,就這一身服裝,夏天炎熱,他也是這身服裝,人家還要扇子,他沒有。所以在環島宣傳《大藏經》的時候,道源老和尚陪他,道源和尚高瘦。那是夏天去旅行,熱得不得了,看到大師如如不動,穿得那麼厚的衣服,他就問他,他說:大師,你有沒有感覺到熱?章嘉大師回他一句話:心靜自然涼。道源法師聽了之後,他說:我慚愧到極處!他是個講經說法的法師。你看人家是心靜自然涼,他也不拿扇子,也不吹風,穿那麼厚的衣服,這是心地清涼自在。這是我們從他生活言行當中能看得出來,他說話很慢,我說話這個速度比他快十倍都不止,他說話很慢。所以你跟他在一起,就如同在定中一樣,坐上一個鐘點,難得說個三、五句話。可是每一句話都會叫你一生都忘記不了,他有這個功力,換句話說,一個字的廢話都沒有,真正的大德。
後面講「信心成就」,就是十信心滿,信心成就了。成就之後,「即以定慧觀智力來印之」,這個印是印證,是不是真的成就了。真成就的時候,「一念相應,名十住初心」,就入十住位。給諸位說,這一念相應就超越十法界,理與事相應,相與性相應,用與體相應,無有一法不相應。十住是住佛之住,十住是什麼?用真心,不用妄心。十信位還不是真心,十信在天台家講是相似即,十信的初心是觀行位,在六即位是觀行位,初信、二信、三信是觀行位;到六信、七信,往上去是相似位,相似即佛;到一念相應,分證位,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從十住初心就是發心住,初住菩薩一直到等覺,這四十一個位次都叫做分證位;等覺往上去,這是如來的果地,才稱為究竟位。但是分證就是真佛,就不是假的。所以圓教初住菩薩就可以在十法界裡面以佛的身分出現,應以佛身而得度,他就能示現八相成道,以佛身來度化眾生,他就有這個能力。十住初心就等於如來的果地。
這裡面《華嚴》講的行布圓融,「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華嚴》是每一位都含攝其他的四十一位。譬如初住,他是初住位,初住位裡面就包含後面四十位,一直到等覺,全攝他們的功德,等覺菩薩也圓滿含攝初住菩薩的功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你要問什麼道理?因為同一個心性、同一個真心。初住菩薩用真心,不用妄心,虛妄永遠斷掉,我們講虛情假意永遠沒有了。真心就是真誠清淨平等覺,他就用這個。如果我們今天捨棄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我們處事待人接物都用真誠清淨平等覺,你就入初住。你這個一念就相應,一念相應,念念相應,無有一念不相應,與自性相應,與自性無依住相應,與自性妙慧相應,與自性解脫相應。換句話說,與一切諸佛如來修因證果的功德統統相應。一切如來修因證果的功德不離自性,那哪有不相應的道理?轉諸佛如來的功德變成自功德,不可思議!
「名十住初心,便成正覺。」正覺是如來果地上之稱。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經上講的諸佛,你看看江居士解釋諸佛他怎麼說的?他這個諸佛的解釋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從初住到如來果位、到妙覺位,這四十二個位次叫諸佛,跟宗門所講的一樣。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成佛就是成正覺。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就成正覺,所以初住菩薩就成正覺。換句話說,發菩提心就成正覺,初住菩薩是發心住,十信菩薩沒發菩提心,十信心滿發菩提心。菩提心現前他就入住,住如來之所住;十行,行如來之所行。
我們學華嚴大法,你不契入境界,那有什麼用處?你看善財童子,每參訪一位善知識,他就提升一個層次。德雲比丘,八十卷經翻譯的,四十卷經裡面翻譯的吉祥雲比丘,這個德就是吉祥的意思,代表初住。他參訪吉祥雲比丘,他就入初住。他在文殊菩薩會下修十信法門,信心成就才出去參學。第一位善知識吉祥雲比丘,他就入住,住佛之所住,他是初住菩薩。吉祥雲比丘教他什麼?教他念阿彌陀佛的法門,不可思議,全是表法。他去參訪的時候,看到吉祥雲比丘在別峰,他去的時候沒找到,他在另外一個山峰,別峰,去見到他。別峰代表什麼?特別法門。吉祥雲比丘修的是什麼?般舟三昧。般舟三昧是以經行,叫佛立三昧,修這個三昧的時候,不能坐,也不能躺下來。這個三昧,古人給我們定的是九十天為一期,三個月。三個月在佛堂裡面念佛,不可以坐,不可以躺下來,你可以經行,可以站在那個地方念,行,不能坐下來,不能躺著。
現在有人說修般舟三昧,我不相信。那個真的要有很好的精神、體力,現在人叫你站一天,一天都受不了,還九十天,決定不是普通人。所以他說他修般舟三昧,我都認為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做不到。我曾經見到有人,他說他修過般舟三昧,我看他站著念佛打瞌睡,都打唿了,那怎麼行?不行。說他不倒單,不倒單是盤腿坐在椅子上睡覺。那就是李炳老講的,坐在那睡覺,哪有躺著舒服?這個就是標新立異,求人家恭敬供養,用心就錯了。何必要裝這個樣子?裝得不自然,裝得不像,人家那是真實功夫。你看盤腿打坐,不倒單,那個姿勢要跟佛像一樣。如果不倒單,頭低垂,這樣子多難看,你們看看哪一尊佛像是這個樣子的?再一勾,頭跟腳已經差不多連在一起,那個不是不倒單,那是在睡覺,睡得很辛苦,睡久了變成駝背,腰都直不起來了。佛沒有這樣教給我們的。諸位要曉得,入定,在定中神志清楚,一點都不迷惑,他的身體姿態一定保持得很端莊。一定要用真功夫,不能騙人,騙人罪過很重,眼前得一點小利,得一點名聞利養,後果不堪設想。這是一定要知道的。
「十住初心,便成正覺」。在這個地方,也看到你功夫的淺深,分十個階級。其實十都是表法的,不是真正的數字,功夫淺深差別很大,並不是十住菩薩就不修十行,那你就錯了。初住菩薩住佛之住,他也行佛之行,他也同佛迴向,不是說只住不行,他行。所以他這一個位次才圓滿含攝其他的四十位,其他四十位菩薩所修的,他都修,他不是不修。十行菩薩行佛之行,就是行十波羅蜜,六度裡面般若再開出方便、願、力、智,這個合起來為十波羅蜜,都修,不是不修。
下面再解:「取能行行處,號曰普賢;取妙慧無依處,號曰妙德。」這是再給我們解釋這兩位菩薩、一尊佛表法的深義,表法的密義,這個密是深密,不是祕密,我們要懂得,全是自性性德的流露。能行行處,從綱領上來說,就是普賢菩薩行門的十個綱領,我們現在稱它為十大願王,每一條綱領裡面都含攝無量無邊圓滿的行法,我們要懂。這個十條,每一條意思都沒有窮盡,講不完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經典,不管是什麼經典,字字句句都是含無量義,字字句句都是圓滿法輪,沒有絲毫欠缺。普賢菩薩能行,普賢菩薩行行圓滿。我們從粗淺的地方來說,譬如修禮敬,禮敬裡面就包含其他九願在其中,你的禮敬就圓滿,禮敬裡頭欠缺一條就不圓滿。稱讚裡面也是如此,也要包括其余的九個在裡面,稱讚就圓滿了;如果沒有前面九條,你的稱讚就不圓滿,就不是普賢行。普賢行裡面每一行,一定是圓滿含攝一切行。《華嚴》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圓融無礙,這樣的行才叫做普賢行。你就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他才相應,他念念相應。佛在大經上說,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就是這個道理。
圓成佛道,佛道指什麼?初住。初住就是佛道,連如來果地,一共是四十二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妙覺是佛的果位,四十二個位次,這叫佛道。不修普賢行,這四十二個位次沒份。沒份到哪裡?仍然在十法界,十法界裡面當菩薩,十法界裡面成佛。天台家所講的,天台四教,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都在十法界裡面,他成的是這個佛,不是真佛,相似即佛,十法界是相似即佛。真佛是分證即佛,那是初住以上,那真佛。所以真佛一定要修普賢行。普賢行的基本,根本就是心量要拓開,真的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為什麼?他分別執著沒有了,分別執著完全捨掉,心量就大了。我們有分別,心量就很小,有執著就更麻煩,心量決定不能夠拓展。所以把一切分別執著放下,恢復我們塬來的心量,這才能相應。我們今天一切沒有辦法相應,就是因為心量太小,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這怎麼能夠與法界相應?所以這是普賢行最基本的依據。
「取妙慧無依處,號曰妙德。」這就是文殊師利,就是說從妙慧無依處就稱作文殊師利菩薩。可見得普賢、文殊、不動智佛都是自己,不是外頭的,都是自己的性德、修德。「取善能分別知根之智,號之為不動智佛。」善能分別,著重在這個善字,這個字是關鍵。善,什麼叫善?分別就是不分別,那才叫善,分別跟不分別是兩樁事情就不善,不善就不相應,善就相應。「且能信處,號曰信心」。對於佛在經教裡面所說的,我們能信、能解、能行、能證,這是信心。這個證是證實佛所講的沒錯,真信。佛所講的,我們明瞭、明白,我們肯照做,在做的當中證明佛所講的沒錯,這叫能信處。一切諸佛如來他們修行證果,最初就是這樣建立信心的。我們今天講信佛,好多人信佛信得很虔誠,問他佛是什麼?不知道。那信什麼?他拜佛拜得很勤,天天燒香拜佛,天天香花供養,佛是什麼不知道,誤會把佛當作神明來看待,我天天拜他、天天供養他,他保佑我,搞這一套。所以我們今天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去弘揚佛法,頭一個就要把這個問題解決,頭一個要什麼?叫認識佛教,千萬不能夠產生誤會,不能搞錯。這一開頭就錯了,就一錯到底,他怎麼會有成就?
今天世界上佛教徒很多,其實你要仔細去一想,佛教徒沒幾個,把這些迷信、錯誤的人一篩檢,真信的沒幾個人。所以佛教在這個世間這樣的衰微。如果現在世界上這麼多佛教徒都是正信,都像佛經上所說的,佛教就興旺得不得了,這世界馬上就改觀了。所有一切災變統統沒有了,社會一定安定繁榮,人民一定幸福美滿,這效果就現前。為什麼佛教徒這麼多,社會還這麼亂?大家日子過得這麼辛苦,世間災變這麼多,不是真信,假的,所以才招得這麼多的災難。如果是真的,絕對不是這個樣子的。我們自己要清楚、要明白,我們是信佛裡面少數的幾個人;如果我們還貪圖五欲六塵,還放不下名聞利養,我們的信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你有信、有解,你沒有行,你沒做到,還是假的。換句話說,你改變不了業力,不但你轉不了外面的境界,連你自身都轉不了。
真信、真解、真行、真證,我昨天跟大家講了,李木源是個例子,不是活生生擺在面前嗎?他轉變了。他在此地主持佛法,改變這一方人學佛。十年之前,南洋沒有念阿彌陀佛的,我來的時候沒有。淨土法門就是在我來之後我們才帶動的,到今天有這樣的一個成果。張老居士在此地,他清楚,他是當地人。美國、加拿大沒有淨宗,十幾年前,如果聽說念阿彌陀佛,沒有一個人不笑你,迷信。美國的淨宗,也是我去把它帶動起來的。現在,悟道打電話來說,美國、加拿大的淨宗,前途一片光明。這是得力於電視的傳播,大家每天看電視,慢慢清楚、明白過來了。人人真做,這個世界會改觀。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就講到此地。
(第十六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16
請翻開經本第七十九面,第六行,從第二個字看起:「且能信處,號曰信心。自契相應,名為住心。為住佛所住妙慧解脫,相盡無生法故。若心外有佛,不名信心,名為邪見人也。」華嚴會上標準很高,確確實實是不同凡響。此地講的信就是十信位,我們如果真正能夠稍稍體會到這個意思,才知道信心之難,絕不是容易事情。
像我當年出家受戒,見李老師,李老師第一句開口的話,「你要信佛」。這個信,我們怎麼樣說,都達不到這個標準。能信,這是信心,所信的是佛在《華嚴》講的這些諸法,我們能不能相信?像前面所說的「自心無依住性妙慧解脫」,我們相不相信?我們能不能相信,世出世間一切法是自性所現的?是自己妄想分別執著所變的,能不能相信?我們聽了佛法,「我相信」,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真相信,你處事待人接物的態度變了。怎麼變了?一切萬法是自己、是自體,你「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是自自然然流露出來的,不是人教給你的,不是勉強的,那個時候你相信了。你在一切萬法當中,無論是順境,無論是逆境,無論是善人,無論是惡人,你接觸心境是平等的。為什麼?所有順逆境界是自性變現的,你才叫真信。所以真正相信的人,清淨心、平等心很容易現前,時時刻刻會現前。因為煩惱習氣重,所以還有中斷的時候,還有被煩惱迷惑的時候,一下忘掉了,可是他很容易提起這個信心。信就是覺悟了,換句話說,很容易發現自己的過失,知道自己才有分別執著,這一念又迷了。自己曉得迷了,曉得迷了就是悟;凡夫迷,不知道自己迷,那叫真迷。知道自己迷了,就是覺悟。知道迷而能把迷改過來,那就相應,相應就入住,就是底下講「自契相應,名為住心」,相應就住。你住在哪裡?你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與諸法實相相應,諸佛如來、法身大士的心就是這樣安住的,現在你的心也是這樣安住,就叫做住佛所住。
佛所住處,此地這八個字,說明他的境界,「妙慧解脫,相盡無生」,這八個字。妙慧就是無知、無所不知,這個妙!無知、無所不知是同時的,它不是分作二截的,同時的。什麼時候同時?任何時候都同時,任何處所都同時。再舉個例子,說即無說,無說即說;作即無作,無作即是作,這叫妙慧解脫。一切諸法,我們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是空有不二、性相一如,性是空,相是有,這個才叫做妙慧解脫,自在。解是解開、解除,解除什麼?妄想分別執著,解除了。脫是什麼?脫離生死輪迴,脫離十法界,也就是脫離無量無邊的法界,現在科學家講的無量維次的時空,所謂三度空間、四度空間到無量度的空間脫了,解脫了。他們講無量維次的時空,就是我們佛經裡面講的無量無邊的法界。諸位要曉得,講十法界,十是圓滿的數字,代表圓滿,不是法界只有十個,那你就搞錯了。佛經裡面講的數字幾乎都是表法的,所以《華嚴》用十代表圓滿,《彌陀經》上用七代表圓滿,都不是數字。
「相盡無生」,相是法相、現相。現相怎麼叫盡?這個盡是什麼意思?盡是盡知,完全明白了,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一點疑惑都沒有了,這是相盡。相盡了,相是什麼相?相是無生。無生的意思,前面講過很多,剎那際,我們的思惟想像達不到,所以生即無生。《金剛經》上講的「如露亦如電」,都是用個比喻,電是閃電。其實閃電還是有時間的,它還是差不多我們觀察大概是四分之一秒的樣子,這個閃電。佛法裡面講的剎那比這個更短,但是如果佛要細說,世間人聽不懂,舉閃電,他見過,他能夠體會。很快的,一下就沒有了,一亮之後就沒有了,這個他容易體會。實際上,諸法的存在時間比閃電短得太多了。我們為什麼能見到這些法相?法相它一個相、一個相相續,我們見的相是相續相,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是相續相。這個相續相它的真相就是剎那生滅,這個事凡夫就誤會了,以為這個剎那生滅相是真的存在,這搞錯了。見到事實真相之後,對於這些事實真相,你還會有貪戀嗎?還會有分別執著嗎?分別之所不及,你分別來不及,你分別那個念頭還沒動,它已經滅了,你何必還要去分別它?你何必還要去執著它?分別執著也是妄想,很粗的妄想。我們講妄想分別執著,那個妄想是講極其微細的妄想,粗的妄想相是分別,更粗的是執著。
相盡無生,你真正看到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你的心就定了。這個境界什麼境界?無生法忍。所以真正到相盡無生,那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的菩薩,這地位高!《仁王經》裡面所說的,七地、八地、九地是無生忍,十地、等覺、妙覺是寂滅忍,所以相盡無生是無生忍。可是無生忍,如果我們把標準放寬一點,圓教初住菩薩就證得,如果套天台的講法,他們證的是分證位,七地、八地、九地證的是圓滿位。圓教初住就知道一切法確確實實是不生不滅、確確實實是剎那際,所以他的心永遠是定的,不會將一切法放在心上。他真正明瞭,這一切法,任何一法,別說世間法,佛法放在心上都是錯誤的,為什麼?沒有,哪有法。
下面說,「若心外有佛,不名信心,名為邪見人也。」我們能不能相信?我們能不能肯定?什麼時候我們真正覺悟過來,世出世間一切法是我們心想生的,這個佛在大經上講得太多了,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真的相信嗎?真的肯定了嗎?真正相信,真正肯定,這才叫信位的菩薩。你在大乘圓教,你已經是信位菩薩,真相信,一點都不懷疑,而且在日常生活當中微細觀察,確確實實一切法是心想生,一切法是心現識變的。換句話說,一切法就是自己,除了自心之外,沒有一切法,自心是能生能變。識,識是心起作用,這個作用裡面有一點錯誤,所以叫識。這個用與體不相應,與體要是相應,現出來這個境界是一真法界;與體不相應,才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這個作用與性體不相應,也有淺深廣狹的差別。雖然不相應,大致上還不太離譜,那個境界就是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四聖法界也是不相應,但是大致上還接近,也就是說起伏還不太大,跟這個水平,水平我們把它比作真心、比作體性,我們起作用就好像水起波浪,這個浪不太大,小風小浪,這就是四聖法界;大風大浪就太大了,這就是六凡法界。六凡法界裡頭以三惡道是最大的波浪,離開性體就太遠,就變這種法界。
「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佛如是,哪一法不如是?這就是跟你講,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哪一尊佛不是自性佛?毘盧遮那,自性毘盧遮那;釋迦牟尼,自性釋迦牟尼,沒有一樣不是自性,佛如是,畜生也如是。你看到螞蟻,自性螞蟻;看到蚊蟲,自性蚊蟲,恍然大悟。不但有情眾生如是,無情眾生亦復如是,沒有一法不是自性變的,沒有一法不是唯心現的。極樂世界是唯心淨土,華藏世界又何嘗不是唯心淨土?再回頭看看,我們現在居住這個娑婆世界是唯心穢土。盡虛空遍法界是心性變的,虛空也是自性虛空,唯心法界。我們這個才沾到一點邊,你看看心量怎麼會不擴大!還會起心動念為自己、為家、為這個小圈圈,你信心沒生起來。
那要怎樣這個信心是真正生起?自他不二,自他一如,自就是他。到後面給你講到六相十玄,為什麼從一微塵裡面就觀察到盡虛空遍法界,這什麼道理?自他不二,自就是他,他就是自,真的覺悟了,真的明白了。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怎麼會有悭貪?這種煩惱不斷自然就沒有了,不會有悭吝心。他就是自,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他怎麼會有悭吝的心?沒有了。對於一切眾生,上對諸佛,下對地獄眾生,都是一律平等的關懷、平等的愛護、平等的供養奉獻,決定沒有絲毫差別,這是你信心現前,你信心現前一定是這個樣子。你處事待人接物還有差等,沒信心,十信菩薩信心的標準,你不知道,你怎麼能住妙慧解脫?此地「妙慧解脫,相盡無生」這八個字,就是菩提心的樣子。菩提心是什麼樣子?這八個字把菩提心那個樣子全都說出來了。相盡無生就是自性,《觀經》上講的至誠心,真誠到了極處,一念不生是謂誠,到這個時候才真的是一念不生。妙慧解脫就是深心跟大悲心。
下面給我們舉了個例子,「若心外有佛,不名信心」。你把佛改一個字,「若心外有法,不名信心」。說個佛,怕你執著佛,佛以外大概不是這樣的,那你就搞錯了,這個佛字是一個代表,代表情與無情一切諸法。「心外無法,法外無心」,諸法就是心現的相分,心是能現,相是所現。這個地方要記住,能所是一不是二,這是佛法。所以歐陽大師說佛法不是哲學。佛法為什麼不是哲學?哲學裡面所講的能跟所是對立的,是二法,能生跟所生是對立的。佛法為什麼不是哲學?佛法是能生跟所生是一,它不是對立的,能所一如,性相不二,所以它不是哲學。哲學裡面講能所,佛法裡頭也講能所,但是義趣不相同。如果你思想見解裡頭,心外還有法,法外還有心,這就是邪見。邪見,揀別不是正知正見。正知正見就是佛之知見,《法華經》上所說的「入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個人就成佛,你跟佛的知見是一樣。佛的教學目的就在此地。佛用的方法叫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之知見是目標、目的。佛能夠做得到的、能幫上忙的是開示,悟入是我們的事情。佛為我們開示,我們不能悟入,那也是枉然。佛不能夠幫助我們悟入,他沒法子,他要能幫助我們悟入,我們也不必修行,我們還修什麼?佛大慈大悲,佛不能幫助我們悟入。所以我們聽了之後要悟,悟就是解,要理解。這個悟就是信、解,入就是行、證。你明白、懂得了,懂得你不去做,那有什麼用處?
這個世間有很多人講,「知易行難」,這個話乍聽起來,好像是有道理。知,教給你,很容易,教你不妄語,很容易,我懂,可是偏偏還是打妄語;教給你閒談莫論人非,我懂,閒談還是張家長、李家短。為什麼做不到?說實在話,沒有真懂。你聽了佛法,聽的實在說似懂非懂,好像懂了,其實沒懂。為什麼?真的懂得了,一定他做到,沒有說是真懂之後做不到的,沒這回事情。真懂之後,一定自發自動的去做,不要人勉強,也不需要人督導,自自然然會去做,為什麼?利益現前,他真有好處。你言行不相應,沒有好處;真正懂得的人,有好處他當然會做。沒有好處,他為什麼要做?不會做。你不與佛相應,也就是不與自性相應,必定是與自性相違,這一定的道理。與自性相應的,你能成佛、成菩薩;與自性相違的,以我們凡夫來講,你搞六道、搞三途。真正覺悟的人怎麼會去搞六道,怎麼會去搞三途?哪有這樣愚的人。
我早年剛學佛的時候,那時候很年輕,我學佛跟章嘉大師,我二十六歲,跟大師討論這個問題,我們的結論,佛法是「知難行易」。為什麼說行易?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凡聖只是一念之間,行容易!凡夫成佛一轉念就成功了,但是為什麼你轉不過來?知難。所以釋迦牟尼佛苦口婆心為眾生說法四十九年。真正覺悟的人,從凡夫轉成佛道只是一剎那。你不肯轉,你不能轉,都是你知道得不夠透徹。所以遇到一個能夠把佛法給你講透徹的,這個是太不容易了,真的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遇到佛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得人身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今天得人身,得到人身之後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也是遇佛法。真正遇到佛法,你要遇到一位能夠幫你解釋、幫你講解的人,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你要想到好難!哪有那麼簡單?
我們得人身,縱然遇佛法,說老實話,我要遇不到章嘉大師,遇不到李炳南老居士,也是一籌莫展。雖然歡喜讀經,對這個有興趣,可是甚深義趣你要能體會可不是容易事情,而且你能夠真正理解,解跟行要相應。所以我第一天遇到章嘉大師,第一天跟他見面,他第一天不是跟我講解門,跟我講行門。第一天教我看破放下,看破放下,你才能理解,你不能看破、不能放下,縱然遇到諸佛如來跟你講經說法,你也入不進去,為什麼?本身有障礙。所以你聽了,縱然聽得很歡喜,法喜充滿,統統都是相似法,不是真實的。你是相似的理解,不是真實的理解,真實的理解沒有不肯干的。你還不肯認真去干,自己要曉得,我解得不透徹,還是沒搞清楚。
譬如世間人,我們這裡擺的,一邊擺的是一堆黃金,一邊擺的是一堆黃銅,看樣子都差不多,銅擦亮了也很好看。我們要問人,你要哪一個?你只可以選擇一個,你要哪一個?他要真正識貨,他一定把黃金拿走了,不識貨的人才拿黃銅,不是一定的道理嗎?所以佛法稱為寶。什麼是寶?能夠教你了生死脫三界,這是真的寶!世間什麼樣的寶能夠跟它相比?沒有一樣能跟它相比。這個東西只要你認識清楚,你一下覺悟、一下回頭了,你就把三界六道擺脫掉了,不但是三界六道,十法界依正莊嚴絕不留戀,絕對不會把這個東西放在心上。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無依住性,這個是自性。念念與自性相應就是成無上道,這是佛知佛見。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一切諸佛皆同自心,一切眾生皆同自性」,自性跟自心是一個意思。說一切諸佛是從相上講的,佛,有情眾生,他代表有情眾生,唯心所現;眾生裡面就包括無情的眾生,自性所現。眾生這兩個字的意思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叫眾生,我們觀察動物、植物、礦物,乃至於大自然的現象,哪一樣不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所以眾生的意思廣,無限的深廣。佛教學,念念幫助大家覺悟,如果以我們世間人來講,佛的用心,佛的心意,念念幫助眾生覺悟。所以平常我們所使用的術語,這些術語都是幫助大家覺悟的,讓你聽了,你就明瞭,不再迷了。所以佛家不問你,你這裡有幾個人?譬如一般道場,問你住眾多少?不會問你住人多少?住人,迷了,執著個人;住眾什麼?住幾個眾緣和合的幻相,就這個意思。你聽住眾,眾就提醒你,眾緣和合的假相,不是真的。所以在這個平常術語當中都是提醒你覺悟,既然是眾緣和合就是沒有自性、沒有自體,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破你的執著。所以不說住人多少,問你是住眾多少。
這兩句就跟法相宗所講的「萬法唯心,萬法唯識」一個意思。這個意思裡面所包含的真實義就是萬法跟自己是一體,萬法就是自己,是自己本人。所以《華嚴》才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否則的話,它怎麼能同?佛這個說法是說真實法,所以《華嚴》裡面是講真實。佛講其他的經有隨順凡夫常識、隨順凡夫的知見來講,叫依俗谛而說。《華嚴經》上絕大部分是依佛親證的境界,依真谛而說,也就是完全暴露宇宙人生的真相,真實教誨。其他一些經裡面有方便教誨,這部經上是真實教誨,讓我們真正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自己。這講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可是佛說出的真相,與我們的常識相違背,所以我們聽了,聽了是很歡喜,但是不容易接受。雖然知道佛的話是真實,佛不妄語,奈何我們自己無始劫以來的業障習氣很重,不肯完全相信,依舊是事與理相違背。
佛常常在經上也舉比喻說,這個事難懂,經上比喻,用夢境來比喻很多,所謂夢幻泡影。夢幻泡影的比喻,是以夢為主,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永嘉大師說得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當我們作夢的時候,夢剛剛醒,你會不會在那個時候仔細想想夢中的境界?那就是佛法。你想想夢中所有一切境界,從哪裡來的?夢裡面一定有自己,也夢到許許多多的人物,也夢到山河大地。夢中的自己,夢中的別人,夢中的山河大地,從什麼地方來的?都是自心變現出來的。離了自心,哪來的夢境?我們細細想,想通了這個道理,夢中哪一樣不是自己?現在科學家說,夢是下意識所變現出來的。下意識也是心,就是我們講的第六意識心。夢中自己是自心變的,夢中別人還是自心變的,夢中所有一切萬事萬物、夢中的虛空,依舊是自己變的,除了自己之外,什麼東西也沒有。你在夢中夢見的這個人,這個人對他親愛,那個人是冤家對頭,你不都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你所親愛的是你自心變現的,你所厭惡的還是你自心變現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清淨莊嚴的極樂世界是你自性所變的,劇惡極苦的阿鼻地獄也是你自性變現的,除了自性之外,確確實實沒有一法,真正是「法外無心,心外無法」。什麼叫法界?一心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一心。
我們要能信,能信在佛法裡面講解悟,你解悟了,我們一般講開悟了,解悟。後續的是悟後起修,你覺悟了之後,你一定要做到,起修就是我們的生活行為與你所解的相應,這一相應就入住,就住佛所住。我們生活行為與你所理解的不相應,你只能在信位,你不能入住。信位,這十個位次是解悟不是證悟,初住以上是證悟。證悟才能解決問題、才能得真實受用,解悟不能得受用,真實受用你得不到。充其量你在三界六道裡面修一點福報,因為你講得不錯,你解得正確,你講得不錯,你自己沒做到,你還是脫離不了三界六道輪迴。但是你能夠施以法布施,你會得聰明智慧,法布施得聰明智慧;再肯有財布施,你就得財富,這個福報是在三界裡面去享,三界有漏的福報。問題就來了,享福沒有不煳塗的,幾個享福的人他覺悟?這個事我們看得很清楚!你看今天這個世界上,有財富的人,有地位的人,有勢力的人,有幾個人再繼續在學佛?不要了,佛法不要了,迷在他的權位、財富裡面去了,這是佛法裡面講的「三世怨」。頭一世在修,修福修慧;第二世在享福,享的時候不修;福享完了,無量劫的罪業現前就墮三惡道,三世怨。這個事情,我們冷眼旁觀,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太可怕了,我們要干這個嗎?
所以我們從解悟一定要提升到證悟,雖然不能證,也要認真去行,尤其是修學淨宗持名念佛,決定往生。我們要留戀這個世界干什麼?對這個世間,不要說我們現前這個苦難的世界沒有什麼好留戀的,欲界天、色界天、大梵天,大梵天來請我做天王我也不干,為什麼?上當!這個事情干不得的,決定要求生西方。《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西方世界凡聖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他的智慧福德超過大梵天王不曉得多少倍,大梵天王跟他不能比!我們何必要去干大梵天王?大梵天王尚且不要,這個世間什麼名聞利養不是太渺小了嗎?怎麼會貪著這些東西!所以佛在經上講的極重要的東西,往往是極簡單,幾句話。
這一句就是告訴我們,我們上同諸佛,下同一切眾生,是一體。如果這句話,你真的明白了,你真的肯定了,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己,那就恭喜你,你證得清淨法身。什麼是我這個身體?虛空法界是我的身體。就好像在夢中一下覺悟,全夢即心,全心即夢,夢中相是妄相,能變妄相的是真心。全真即妄,真心變成妄相;全妄即真,真妄不二,是一不是二,能變跟所變是一如,這就是證得清淨法身。你證得清淨法身,你最低就是圓教初住菩薩,住諸佛所住,你就入了住位。所以一定要曉得,「一切諸佛皆同自心,一切眾生皆同自性」。所以清淨平等覺,怎麼會不現前?哪有不現前的道理?清淨平等覺就是真正的菩提心。
再看底下,「性無依故,體無差別。以此同體妙慧,知諸佛心,及眾生心,應如是信解,不自欺诳。」我們就看到這一句。性無依,性裡面一物都不存在,宗門六祖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有一物就是有依,無一物就是無依,性無一物,真心離念。諸佛如來的真心無依,六道凡夫的真心也是無依,同一個心體,所以才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完全都是如來果地上自證的境界。體無差別,十法界眾生體性上沒有差別。所以佛在這部經上才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講如來果地上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相。德是能力、德能,相是相貌,通常經上講劣應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在《華嚴經》裡面所講的,「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不是三十二、八十種,不止!換句話說,所現出來的現相,找不到絲毫的缺陷,樣樣都是圓滿的、都是究竟的。這個相不是修來的,是自性裡頭本具的,本來具足的。
經上,諸位也許讀過,也許聽過,說成佛之後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去專門修相好,那是怎麼回事情?那是藏教佛。藏教的佛,通教的佛,他沒有見性,他也能夠示現八相成道。實在講八相成道是藏教佛。釋迦牟尼佛示現八相成道,這個就是經上所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個地區的眾生根劣,只能現這種相來度他們,所以現的是藏教佛,我們佛門也叫做藏頭佛,八相成道。這種佛沒有見性,性德沒有現前,所以他還要用一段長時間專門來修相好。為什麼要修相好?這個世間的眾生喜歡好相,相好就能夠攝受眾生,我們一般諺語裡所講「投其所好」。儒家講「秀色可餐」,看到好相的時候,吃飯都忘掉了。所以佛一定要現好相,用好相,用現代的話來說,誘惑眾生,讓你見到佛相捨不得離開他,願意聽他講經說法。這就是四攝法裡頭所說的。
我們常常在講習當中也提醒諸位,我們講經說法這個招牌很重要,我們這個相不好的話要修,相會變的,相隨心轉。我們能夠修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相就會轉,相會轉,音聲也會轉,體質也會轉,身體也會轉,一定要真干,不真干不行。轉業要從心裡面去轉,效果最殊勝,一般世間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一般人講保健,講求運動,講求怎麼樣滋補,講這些。我在旁邊冷眼旁觀,怎麼搞法他的身體還是不健康,還是改變不了。所以我相信佛法,佛所講的方法妙絕了。佛經沒有教給我們運動,沒有教給我們天天打太極拳,沒有;佛在經上也沒有告訴我們要怎麼去進補,要怎麼樣去搞物理治療,沒有。佛教給我們什麼?就是清淨平等覺,你只要真的做到清淨平等覺,你的心念,剛才講了,與體性相應,這就是最健康的。
我這一生當中,從小喜歡讀書,很少參加運動。我在學校念書,現在學校都有記錄,我的體育大概只有六十幾分,不喜歡運動。可是我喜歡看同學們運動,我在學校念書是搞了很多名堂,搞了好多活動,都讓學生去活動,我在旁邊看。我組織球隊,讓他們打球,我在旁邊看,我喜歡搞這個。我自己多半的時間到圖書館讀書,我學校課本不大念的,在圖書館念書。所以我的常識比一般同學要豐富得太多,這是同學們不能跟我相比。學佛之後,我也只是在跟忏雲法師那一段時間,五個半月,忏雲法師的道場沒有講經,我天天做工。住一個小茅蓬,在一個山上,山上荒山,五個人住一個小茅蓬,我年歲最輕,所以茅蓬裡所有一切的工作我一個人做,那時我沒有出家。燒飯、洗衣服,我們在山上,自己種菜,水是不要挑,山頂上有個泉水,我們用竹子,把竹節打通,用個管子接下來,所以水是有了,但是廁所是我們自己做的,還要挑糞。我一個人做,侍候三個出家人,一位老居士。朱鏡宙老居士那個時候七十多歲了,這三個出家人當中就是忏雲法師、菩妙法師,還有個達宗法師。好像這三個老法師現在還都在,朱老居士是已經往生了。我在那裡修福、在那裡作務,山上來了客人,我還能燒一桌菜,什麼都要學著干。因為住在山上,下山去買菜,一個星期去一次,走路,來回要走四個小時。一買菜就去一天,挑擔子,大概也要挑三十多斤,太重了,挑不動,一個星期就買一次菜。
在山上,忏雲法師教我看《印光大師文鈔》,看《彌陀經》三種註解:蕅益大師的《要解》、蓮池的《疏鈔》、幽溪的《圓中鈔》,我在那裡五個半月就讀這些書。除這個之外拜佛,他山上的功課是各人做各人的,我在山上那一段時期,每天大概拜八百拜。所以五個半月我拜了十幾萬拜,那算是運動。以後下山之後就不拜佛了,跟李炳南老居士學講經。學講經的時候,有的時候遇到困難,沒有辦法解決,就是有障礙搞不通了;我搞不通,我不去研究,研究太苦了,研究也未必能研究得通,所以怎麼樣?拜佛,我在這個時候才拜佛,求佛加持。講《普賢行願品》就拜普賢菩薩,拜上個一、二百拜,意思就通、就明白了,那是寫都來不及,經的義理,像泉水往外湧。所以我搞不通的時候就拜佛,我不會去研究,求感應!所以這四十年來,我沒有運動,你們看我這個身體,我沒有運動,我也沒有打坐。我這個身體能夠維繫健康,我也不吃補東西,人家送給我的東西,轉手就送人,我不相信這個東西,人家說高貴的補品,我覺得是騙人的。我唯一的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我寫的這二十個字,我就是這個做法,很有效果,真正收到好處、利益,真正得到,身心自在。
我給你們講的東西,你們跟我這麼長的時間,曉得我從來沒有預備。但是我平常讀經,我讀經沒有間斷過,還是遵循李老師的教誨,我不做筆記。我只是讀經,頂多經裡面好的這些東西、重要的東西,我用有顏色的筆把它畫起來。上台講演的時候也是如此,無論在什麼地方,人家請我講演、請我講經,都是如此。你們要問:我為什麼有能力?經上講得很清楚,相應就行了。你一分相應,你就開一分智慧;二分相應,你就開二分智慧。換句話說,一分相應,你展開經本,你就看到一分意思;二分相應,你就看到二分意思;十分相應,你就看到十分意思。經裡頭字字句句是無量義,關鍵就在相應。這裡頭說的,實在講哪一部經都是這麼講法,「自契相應」。你自己要能契合如來的教誡,我們這完全落實在事上說,佛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決定有好處。
我們完全肯定,世出世間所有的書籍比不上佛經,所有的佛經比不上《華嚴》,《華嚴》說實在的也比不上《無量壽》。這真的,不是假的。《華嚴》跟《無量壽經》味道足,真是十足,你展卷的時候欲罷不能。我每天晚上讀經,差不多都讀到十二點,每天晚上,我十二點鐘睡覺,真有味道!所以你看我的生活都在安靜當中,我都是坐在那裡,沒有運動,沒有活動,這是我做出這個榜樣來給你們看。你們在此地看到我這個樣子,也看到李木源居士的樣子。我當年親近李老師,李老師大概也七十一、二歲,跟我這個年齡差不多,而我們看李老師的時候,頂多四十歲,蹦蹦跳跳的。那就是真的樣子擺在我們面前,你決定看不出他七十多歲,他的體力,他的活動,跟年輕人沒有兩樣。我們一起去爬山,大專講座的時候,夏天,有個時間帶著大家去郊游,到彰化八卦山去爬山。我跟李老師第一個爬到山頂,我們在那裡聊天,聊了好半天,學生才慢慢上來,一個哼、哈的。李老師:你們沒用,這些年輕人,不如老頭子。所以這種形相,年輕人看到他不能不服,這個身體是修得的,認真去修,你就能轉業。所以真干,它真有好處、真有利益,為什麼不肯干?
下面說,「以此同體妙慧,知諸佛心,及眾生心」。你們要問:佛心、眾生心是什麼?佛心清淨,佛心平等;眾生心也清淨,眾生心也平等,生佛不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眾生跟佛,在形相上何以有這麼大的差別?迷悟,佛覺悟了,眾生迷了。佛覺悟的什麼?覺悟自心,眾生迷也是迷的自心,自心沒有兩樣,只有迷悟不同,差別就在此地。所以覺悟得大自在,覺悟是真正的享受,迷了的時候就不自在。迷的時候享受就有五等,就是佛經上講的五種受,苦樂憂喜捨,他就有這五種;悟的人沒有,五種都沒有,所以那個受叫做正受,叫三昧。三昧是正受,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由此可知,凡夫的享受不正常,苦樂憂喜捨都不正常。這是知諸佛心,及眾生心。眾生心再細說,就是無量無邊的煩惱,無量無邊的邪知邪見,這眾生心。但是我們曉得,煩惱性空,知見也是性空。所以這些知見跟煩惱都不足以為慮,它性空,它不是真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講,「本覺本有,不覺本無。」煩惱跟知見這是不覺,本無,本無當然可以斷,哪有斷不了的?本有的決定可以現前,我們一般講決定可以證得,因為它是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從外來的,你未必能得到。你自己本有的,哪有得不到的道理?
「應如是信解,不自欺诳」。真正能信,真正明白,解就是明瞭。真的明瞭,真的相信,一絲毫疑惑都沒有,這叫不自欺。诳是自大,也不自大。也不能說,我覺悟了,他迷惑了,我瞧不起他,絕對沒有這個念頭。縱然遇到我們今天講低等的動物,蜎飛蠕動,我們也沒有高慢的心;遇到地獄眾生,我們也沒有輕視他的念頭,總是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知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知道一切眾生的真心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所以佛教給我們禮敬諸佛就是依這個道理,一切眾生的心性是相同的,跟我們自己相同,跟諸佛如來相同。所以不自欺,也不诳妄,儒家所講的不卑不慢,不自卑也不傲慢。自卑而尊人這是禮,這是我們對人家表示尊敬,是這個意思。對人對事對物都要有這個態度,這是個良好態度,足以教化眾生,為什麼?眾生有驕慢。驕慢的習氣是很嚴重的煩惱,你看在佛法裡面的排列,貪瞋癡下面就是慢。所以驕慢在學習也是很大的障礙,只要有這種煩惱,再好的善知識都沒有辦法幫助他,他不能接受,自以為是,這造成障礙。
下面說,「是故此經宗趣,為大心眾生入佛根本大智佛果。一念契真,理智同現,即名為佛。為法界道理,見則無初中後故。」我們看到這裡。本經的宗趣,宗是修行的塬理塬則,趣是你修行的結果,依照這個方法去修,你得到什麼樣的結果。這一段長者說得很明白,是為大心眾生入佛根本大智佛果,確確實實不同凡響。這一部經是教我們什麼?教我們作佛的,所以這部經叫一乘經。大乘經的宗趣是教你作菩薩的,一乘法是教你作佛的,這部經是教我們作佛的。我們是眾生,所以這個說法我們聽了很舒服,我們有分!如果他說是大心菩薩,完了,我們沒分,我們想想我們不是菩薩;要說大心羅漢我們也沒分,我們沒有證到阿羅漢;大心凡夫,我們是凡夫,我們是眾生,我們有分。現在問題就是大心,它的對象是大心的凡夫,大心就是菩提心,我們有沒有發菩提心?關鍵在此地。菩提心的體是至誠心,《起信論》裡面講的直心不好懂,直,怎麼樣才叫直?而佛在經上講的這個話,意思我們比較容易體會,至誠,真誠到極處。換句話說,你要想學《華嚴》,你要用什麼心?要至誠心,你是《華嚴》的當機者;你用至誠心,你是《無量壽經》的當機者,這個當機將來是決定往生。換句話說,我們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什麼條件?至誠,用至誠心來一向專念就決定得生。以至誠心念佛,以至誠心生活(至誠心過日子),以至誠心工作,以至誠心處事待人接物,唯一至誠,你就發了菩提心,你就是此地所講的大心眾生,你就有條件入佛根本大智的佛果。這個入就是證入,你在這一生當中就可能得到,為什麼我說可能,我不能夠肯定說?你那個大心要永遠保持,你才得到,不能說今天發一下,明天就沒有了,那你還是得不到。你那個大心要永遠保持,要堅持下去,你才決定得到。
這個大心一發,給諸位說,你一定要把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捨得乾乾淨淨,你的心裡一念都不沾染,行嗎?你沒入這部經很難,入這部經太容易了。為什麼?經裡頭那個樂趣、法喜,不是這個世間任何一法可以相比的,這個裡頭有樂,這個裡頭有喜。世間那些東西,剛才講連大梵天王那種富貴,跟《華嚴》一比就下去好多好多了。這裡面你體會不到、領略不到、享受不到,那你沒有法子,你看到人家富貴還生羨慕心,你就完了。什麼樣的心才能夠領略到、體會到這裡頭的味道?大心。這真的,不是假的。古人有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個話不是勉勵讀書人,是他真正有體會,他那個樂超過黃金屋、超過顏如玉。顏如玉是美色,都是代表世間的五欲六塵,那個東西跟佛法比,比不上,不能比。你要真入味了,你才能享受到;你沒有入味,你還是會貪圖那些東西。那些東西是假的,那些東西不是真的,佛法這是真的。
所以佛法這個樂是從你自己內心裡面流露出來的,真實的喜悅。世間人這個名聞利養那些樂是外面刺激的,所以叫壞苦。得來的時候很樂,失掉的時候就苦,所以樂是壞苦,不能長久保持的。不像佛法,佛法的樂是從內心(心性)裡頭往外流的,是自性裡面的喜悅,永遠不竭不枯的,這是真樂,這不是假的,唯有契入的人他才能享受得到,契入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證果,證果的人才享受得到,沒有證果的人享受不到。但是說證果這兩個字,我們有的時候也迷惑,也搞不清楚它到底是什麼境界。不如此地所說的自契相應,這四個字我們看起來還容易體會一些,自契相應就是證果。相應程度有淺深不一樣,你所得的樂也就不相同,你自契相應愈深愈樂、愈歡喜。再給諸位說明,法喜才是真正的營養,經上不是常講嗎?「禅悅為食」。他身體為什麼那麼好、那麼健康?法喜充滿。我們世間人也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到歡喜的事情,你看身體就不一樣了,容光煥發,遇到苦事情馬上就衰下去,很現實的就看到。用什麼來養身?用法喜來養身,不需要靠外頭,自性當中法喜來調養這個身體,比什麼都高明。我們學佛、念佛的人,不懂這個道理,不知道這樣養身,你已經就大錯特錯了。
自古以來,真正修行的這些大德,無論在家出家,我們仔細觀察就得到證明。李木源居士是現實的例子擺在我面前,他吃什麼?他過的是什麼生活?物質上的生活,他是平民生活。你看他吃的東西多簡單,新加坡這些有名的菜館,他從來沒吃過,他到哪裡吃?路邊攤子上,吃最便宜的東西,你看人家身體那麼好。這些有錢的人,享福的人,到大餐館要吃最好的東西,吃得還一身毛病,今天這裡痛,明天那裡痛。這都是事實擺在面前,我們要能看到,我們從這個地方能體會到,哪一法不是佛法?樣樣是佛法。所以這個關鍵癥結在大心、在菩提心,菩提心真養人,菩提心是真實的營養。能有這個條件,就有資格學《華嚴》,有資格修《華嚴》,有資格入佛根本大智。《華嚴》是佛的根本大智,佛的根本大智都在這一部經上圓圓滿滿給我們說出來了,這是究竟的佛果。
「一念契真,理智同現,即名為佛」。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一念相應我們有,但是我們的問題在哪裡?我們第二念就不相應,第一念相應,第二念就完了、就不相應,我們的毛病在這個地方。怎樣保持第一念,永遠保持第一念?第一念是真心的顯露,第二念就變成妄識,轉智為識了,這第二念,這是凡夫,墮到凡夫裡面去了。所以一念契真,理智同現,理是如如理,智是如如智,這個智就是《般若經》上講的根本智。般若無知,無知是根本智,無知是清淨心,清淨心照的是如如的法界,沒有變質,清淨法界。可是第二念起了妄想,落在妄想分別執著裡面,把如如的一真法界就轉變成十法界。所以在修學方法裡面,宗門的方法是值得讚歎的。宗門的初學入門是教你打坐,怎麼個坐法?要坐到一念不生,又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寂寂惺惺,惺惺寂寂」,惺惺是清楚,寂寂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也不能有一念不生的念頭,有個一念不生的念頭,也錯了,你還是生了一個念頭。所以他們初學初級的訓練是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如果用得得力,很有效果。所以六祖說他接的是上上根人,所謂上上根人是什麼?煩惱輕,用這個法門行。如果煩惱重,這個法門用不上,他坐在那裡什麼?坐在那裡打妄想,妄念紛飛,這是不適合學這個法門;另外一種人,一坐下去他就打瞌睡,就睡覺了,這也不能用這個法門。就是昏沉、掉舉重的人,不適合學這個法門,一定要煩惱輕,妄念少,學這個法門很快。妄念多,煩惱習氣很重,這個法門是一點好處都得不到。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十七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17
請翻開第八十頁,昨天講到「為大心眾生入佛根本大智佛果。一念契真,理智同現,即名為佛。」我們說到這個地方。特別著重在「大心」,可見大心非常重要!我們能不能做《華嚴》的當機?能不能做為淨土上上品往生?這兩個字可以說是關鍵,可見得非常重要;這兩個字,就是菩提心,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三種真實。我們明白了,一定要認真努力去做。捨棄虛妄,真實就現前,真實確確實實是本有的,生佛平等。問題就是在一念契真,這個契就是相應的意思,這一念相應,念念相應,要在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我們用純一真實之心,這就是大經的當機了。
下面說,「為法界道理,見則無初中後故。」這是總結前面。這個見就是一般講的見道,見道位。見的時候沒有初中後,這就說明時間不是真的,時間跟空間都不是真實的。不但見道的時候沒有初中後,見道之後也沒有此處他方,要是有彼此,空間就是真的;要是有先後,時間也是真的。你們在《百法明門》裡面念到,時分就是時間,方分就是空間,時分、方分都列在不相應行法裡面。不相應行法,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完全是假的,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已,沒有事實。它與心法不相應,與心所法不相應,與色法也不相應,可是你有一個錯覺,這個錯覺的事實在。有這麼一樁事情,雖有這樁事情,全體都是假的,所以現在人講是抽象的概念。你一念契真,真就不是假的,所以一念契真,決定沒有此界他方,決定沒有先後。契真,真是什麼?真就是《華嚴》講的一真法界。所以你的真心現前,你就住一真法界,就不是住十法界。十法界是妄心變現的,你用妄心就有十法界,你就住十法界;你用真心,你就住一真法界。一念契真,能所皆真。所以時間超越了,空間超越了,就是那一念契真。
真在哪裡?捨了妄就是真。古大德教我們,「但除妄想,切莫覓真」,除妄想就行,你千萬不要去找真,你找真又是一個妄想。除掉妄就是真,不要再去找真了,這是最難的事情。有很多人,除了妄之後,還要去找真,要去證真。誰知道,證真又是一個妄;這個妄難除,除不掉,就是他還想證真。這句話在此地好,「見則無初中後」,這句話好!這句話就是近代外國這些科學家想盡方法,用什麼方法來突破時空?他沒有辦法。他曉得時空裡面是有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到無數度空間,這在理論上發現的,用什麼方法突破?沒有一個人知道。你看佛法的巧妙,見,時空就突破,你見到真的了;就是前面講的一念契真,就突破了。只看你契入的淺深,你契入得淺,你突破的層次少;你契入得深,突破的層次多。我們現在知道這個祕訣,沒有別的,真心,用真心就突破,用妄心就沒辦法。可是你要記住,真心是本有的,妄心是本無的。馬鳴菩薩講得好,本無的當然可以除掉,本有的決定可以現前。這個開示增長我們的信心。佛法的修行沒有別的,除妄而已!除什麼妄?妄想分別執著,除妄而已。
「是故《法華經》,為迴三乘劣解者,令龍女非器,剎那成佛。明信心廣大,非權施設,所修實教,不迂滯故。」長者再舉例,《法華經》裡面所說的,「迴三乘劣解」,迴是迴轉,三乘是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這些人都沒有見性,都還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這些人聽到大乘法不生信解,他不能夠相信,他不能夠理解,所以稱之為劣解,遠遠比不上大心凡夫。大心凡夫聞大乘法能生勝解,能生信心,能生殊勝的理解,這是大心凡夫。所以佛在法華會上也表演了一下,龍女八歲成佛,可見得凡夫成佛不難。難在哪裡?難在回頭,回頭是岸,那個岸是圓滿菩提涅槃的彼岸。無論你從哪裡回頭,十法界裡的人道回頭、餓鬼道回頭、地獄道回頭,都行,不管你在哪一道,你一回頭就是圓滿菩提涅槃的彼岸,這是圓頓究竟的法門,不需要經過次第,不需要經過長時。次第就是四果四向、菩薩五十一個階級,不必經過,乃至於西方淨土四土三輩九品,那都是次第。次第都是虛設的,也不是真實有的,不肯回頭,這個東西就有;真正肯回頭,徹底回頭,這個東西沒有。所以阿阇世王到臨命終時忏悔念佛,他能夠上品中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種境界叫不可思議,叫不思議解脫境界。
《法華經》上為了勸導三乘劣解者,勸他們回頭,以龍女做一個榜樣給他看。「龍女非器」,非器是說她是畜生,畜生道,「剎那成佛」,畜生道一回頭,也成佛。剛才說了,乃至五逆十惡地獄道,他肯回頭,也是一樣成佛,佛法才平等。《無量壽經》上「清淨平等覺」,平等成佛。能令九界眾生平等成佛,這是大乘圓頓,這是如來究竟法。這裡頭歸結「信心廣大」,就是大心。你的大心一發,不可思議!你大心不發,那個難了,太難太難了。「非權施設」,佛在其他經論裡面所講的都是權巧施設,沒有給你講到究竟處,沒有給你講到圓滿真實處。為什麼?心量小,給你說這個法門,你不能接受,你不能相信,哪有這回事情?不能相信。所以在法華會上才「開權顯實」,從鹿野苑講四阿含,一直講到般若,般若裡頭有權有實,到法華會上完全講真實,沒有權的了,完全講真實,開權顯實。「所修實教」,真修,真實修。「不迂滯故」,迂是委曲婉轉,滯是有終止的時候、停止的時候,沒有停止,一帆風順,這個就是大乘圓頓教門。
下面說,「言龍女年始八歲者」,龍女年始八歲,「表今生始學,非舊學故」。這個意思是顯示,她是這一生初聞佛法,並非過去生中久遠善根。過去生中久遠善根,那是漸修,不是頓悟、頓成,過去生中久遠劫的善根。「言畜生女者,明非過去積修,乃此生所信法門」。畜生道,這一生剛剛學,剛剛聞法,剛剛學。「理直無滯故」,理是真理,宇宙人生的真相,法爾如是。「法界體性,非三世收」。三世是相,法界這裡頭包含著有體有相、有事有理。體性就是法界種種事相的理體,它是能現能變,所有一切萬象是所現所變。能所雖然是一,還是以能收所,所不能收能,非三世收。這個意思就是明白告訴我們,我們從相裡面見性,這問題就解決了。這是在我們凡夫位。明心見性,性在哪裡?性在相中,性在事中,我們從事相裡面見性,見性就成佛。不可能從性裡面去見事相,我們沒見性,你怎麼可能在性裡頭見事相?性裡面見事相,那是諸佛如來、法身大士,是他們的事情。我們凡夫不行,我們凡夫要在事相裡頭見性,這個才是一條路子。到見了性之後,性相就圓融,才能融通;沒見性的時候,事事有礙,理事有礙。見性之後,才是無障礙的法界,無障礙是真實法界,有障礙是虛幻的法界,不是真實。
下面這兩句非常重要,「一念應真,三世情盡」。應是相應,真是真如。十法界也是真心,這一念與真心相應、與真如相應、與法界相應是個什麼樣子?相應是個什麼樣子?下面講,三世情盡,你就真相應了。情是什麼?情是迷,情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三世情盡是妄想分別執著斷了,永遠斷了。「智無出沒」,這是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出」是出生,智慧生起來,「沒」是不生。智有沒有出沒?沒有,自然的,不起用的時候清淨寂滅。所以佛跟佛見面,心地清淨一念不生,根本智現前;佛與一切眾生相見,後得智現前,眾生有感,佛就有應。眾生有感,這個感有兩種,一種是作意的,一種是無意的。作意,我們今天有求於佛,心裡有求有願,這叫作意。心裡面無求無願也能感,為什麼說無求無願也能感?實際上那個願求極其微細,連自己都不能夠發覺,微細的念頭。眾生再微細的念頭,佛都能感,好像佛那個機械非常非常靈敏,極其微弱的電波它都起感應。我們凡夫不行,凡夫這個氣的確是非常的劣,要很強烈的電波它才有反應,電波弱了就不起反應。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所有一切的物質都帶電,塬子、電子、粒子都帶電。我們現在用個手提電話,還要去充電,不充電它就不響了。那是什麼?這個機器不行,很劣,微弱的電波它沒有感應,要充電,充得很強,它才會起感應。如果極其微弱的電波都起感應,哪裡要充電?不需要。虛空法界充滿電波,它哪裡還需要充什麼電?不需要,本身就是個帶電體。佛就好比是極其微弱的電波他都有感應,這個感應太靈敏了。實在講,我們每個眾生塬本跟佛沒有兩樣,也有佛一樣的智慧、一樣的神通、一樣的德用,只是我們自己迷失了自己,天天搞妄想分別執著,把我們的本能喪失掉了。所以我們現在必須要大力的充電才會起反應,電流差一點就不起反應,跟這個比喻就很相似。到智無出沒的時候,極其微細都能感應,這就佛果現前,「即佛果故」。這說如來果地上的相狀、樣子。
下面說,「為劣解眾生,興度八相等事。」眾生迷得太深,反應非常非常遲鈍,那就要給他大的刺激、大的衝擊,他才會產生反應的效應。佛用什麼方法?用八相成道。興是興起、發起的意思,度是度脫眾生,用八相成道,用這種手段。八相成道這句話,圓圓滿滿包含《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什麼法得度就說什麼法。八相是舉一個例子,我們不能看這個,就執著在這一個例子上,就錯了。總而言之一句話,諸佛菩薩在九法界裡面,特別是在六道裡面,現種種身,說種種法,這個都是用大的衝擊的力量,使迷惑深的這些眾生能產生反應的效應,就這個意思。這個效應就是說他覺悟,他明白了,覺悟之後才肯回頭。佛度眾生,幫助人用的這些手段、用的這些方法,都可以提供我們做參考。我們一方面要接受佛的教誨,我們今天有了反應,明白了,知道過去錯了,現在肯回頭,這個就是效應產生。我們明白了,看看周邊還有好多人還沒明白,我們要如何幫助這些人也明白,那麼佛這一套方法就很值得我們做參考,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效法的。這個地方要留意、要學習,我們自行化他將來才會有成就。
再看底下文,「娑婆世界舉眾遙見龍女即往南方無垢世界成佛者」。這是在法華會上,世尊示現這個樣子給大家看,龍女八歲開悟成佛,到南方無垢世界她去作佛去了,這是當時參與法華會上的大眾都親眼見到的。這什麼意思?《華嚴》自始至終都講求表法,《法華》也不例外。所以南方不是真正的南方,善財童子也是到南方去參訪,你要執著那都是南方,你就錯了,它不是真正的南方,南是表法。下面講,「解雲」,這是長者的講解,或者說古大德的講解。「南方者,為明為正」,南是表這個意思,南方代表光明、代表正。東西二邊是偏,南方是正中。中國古時候的建築,對這個很講求,你要建房子一定是坐北朝南,東西廂房是陪襯的。南方是屬火,這是我們中國是在北半球,愈往南愈熱,愈往北愈冷。所以在五行裡面,南方是火,北方是水,東方是木,西方是金,中央是土,配五行。假如我們住在南半球那就完全相反,這個一定要懂,住在南半球,北方是明是正,它恰恰顛倒。住在南半球的,現在我們住在澳洲,愈往北愈熱,愈往南愈冷。道理要懂。佛講經說法是在北半球說的,搬到南半球就恰恰顛倒,要相反。我們住在北半球,南方就接近赤道,赤道是最熱的。所以南方是表明、表正。
下面說,「以主離故」,離是講八卦,南方的卦相是離,「離為明、為日、為虛無,即無垢也。」這從八卦上來說,配陰陽五行八卦,這是中國古老傳統學說裡面最基本的一個概念。一個人有智慧、有德行,有德行就是正,有智慧就是明。有學問、有道德的這個人,他住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就叫南方;不一定是南方,他住在北方也叫南方,反正他住的那個方向就叫南方。所以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那些善知識難道統統都在南方,北方、東方、西方都沒有嗎?不是的,哪一方都有,只要是善知識住的那個地方就叫南方。所以南不是方向,它是表法的。我們要記住這個意思,然後我們看佛經才會有味道。所以它說的數目字,往往它不是講數字,它有它的另外一個意思。它講方向、講名稱、講什麼都是意在言外,一定要懂得它言外之意,那才有味道。佛為什麼這個說法?前面跟大家報告過了,這是說法善巧到極處,這種說法才真正是大圓滿,叫我們不落在言诠之中,你才真正能開得了悟。你懂得表法的義趣,然後你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這經上講塵說、剎說、無間斷說。我們整個的這個人,身心都是沐浴在大方廣佛華嚴之中,你說這個多美。如果是坐實了,大方廣佛華嚴與我們沒有分。這才顯示佛說法的善巧,佛說法的大圓滿,也顯示出佛所說的「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這是解釋南方的意思。
「舉眾遙見者,明三乘權學,信而未自證,故言遙見。」你看這個遙見,它的意思又是意在言外。我們聽,這麼多人看到龍女到那邊去成佛去了,我們都著了相。著了相與我們就毫不相干,她成佛,我沒有成佛;她得好處,我一樣也沒得到。你看這個遙見有意思。信而未證,信而未行,遙遠,遙遠是這麼一個意思,表這個意思。你信了之後,馬上就干,這就很近,就接近了。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信解行證是一樁事,我們就即身成就;信解行證分作四個階梯,難,那真的是遙遠了,遠之遠矣。信不求解,解不求深解,那怎麼行?我們看到世間有一些學者,犯了很大的一個毛病,聽經,聽過一遍了,以後再有人講這部經,他不想聽,這部經我已經聽過了;這部經看過一遍,不再看第二遍,我已經看過了,這就是不求深解。佛在經上常常教我們「深解義趣」,深沒有底的,廣沒有邊。往往我們看到有些人得少為足,他得到一點,他就很滿足。這一滿足,驕慢的心就生起來,自以為是,瞧不起別人。同樣一句話,都反覆說多遍,權乘劣解淺識之人,他聽了,這個老生常談,沒什麼,說來說去還不是這麼幾句話,沒有什麼新奇!這不是法器。你想想看,他有這種念頭,那豈不是《禮記》上講的傲慢、志滿,他怎麼能容大法?世出世間善知識都教給我們虛心,你虛心才能夠得益。
同樣一句話,同樣一部經,我們每讀一遍,有一遍新意思出來;沒有新意思,用清淨心、誠懇的心再去讀,多讀幾遍,一定有新的發現、有新的悟處。這種新發現、新悟處永遠沒有止境,連世間聖賢都教給我們「溫故而知新」。「無所有、不可得」這兩句話,在《大般若經》裡面,釋迦牟尼重復千遍都不止,這叫老生常談嗎?無所有的意思深廣無盡,不可得的意思也是深廣無限,你能理解多少?你明白多少?你契入多少?差遠了。佛說一千次、說一萬次,給諸位說,遍遍常新,句句常新,誰知道?後面說的這一句,跟前面說的那一句,凡夫劣解的人聽起來一樣,諸大菩薩虛心勝解的人聽到,完全不一樣,那叫會聽。會聽的人領悟了,層層悟入,愈悟愈深。淺知淺見,那怎麼行?這些大道理,希望你們要能留意,你們才能真正深入經藏。你不明白這個道理,不了解這個事相,怎麼可能深入?焉有不得淺為足。所以我們看到世間一般人得少為足,這個不足怪,實實在在他不曉得這個道理,所以經文註解擺在面前,他也沒有法子。
從這個地方,我們要能夠體會到,得人身不容易。佛在經上講,他從比喻上說,人失掉人身再得人身,比喻說爪上土。這個比喻,世尊當年在祇樹給孤獨園,他在地上抓了一把土沙,抓在手上,然後翻過來,把這個土撒到地下。佛的動作都有意思,學生們都知道,佛不是做一個無意義的動作,沒有,佛的動作都有深意。學生就問他:這是什麼意思?佛就說:一個人得人身,然後失掉人身之後得三惡道身,就好像我抓的這把土落在大地上一樣,這麼多;來生還能得人身,指甲裡頭還有一點點,還沒掉,就指甲裡頭那一點點。失人身,來生還能得人身,就像爪甲裡頭的土,不成比例。佛這個動作就是告訴我們這個事實真相,太難了。佛在經上又有「盲龜浮木」的比喻,佛說的比喻,講經說法說的比喻,說一隻瞎了眼睛的烏龜,在大海裡頭游泳,大海裡頭有個木板,木板當中有一個洞,牠一伸頭,剛剛好就從這個洞裡伸出來。你們想想,這個機會到哪裡去找?能有幾次機會?失人身之後再得人身,就像那麼巧,烏龜一伸頭正好在木板那個洞孔當中,說明簡直都不可能的事情。還有個比喻「須彌穿針」,不要說須彌山,我們現在這個大樓不高,從我們這個大樓吊一條線下去,底下放一根繡花針,這個線一下去,正好穿到針孔裡面去。佛這些比喻,都是說明失掉人身再得人身這麼難。
我們細細想一想,佛這些比喻有沒有過分?想一想,真的不過分。為什麼?一個人在一生當中,起心動念都是惡。《地藏經》講得沒錯,「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你起心動念都是罪,你來生到哪裡去?三途去了。所以《地藏經》上講得也很有味道,六道眾生是以三途為家鄉、故鄉,三善道是出來觀光旅游,偶爾出來一下,住的時間都不長久,住的時間最長的是地獄、餓鬼、畜生這三道。我們細細思惟,我們一天到晚、一年到頭起心動念,這才肯定佛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佛跟我們說這個事情,就是警惕我們、提醒我們,你現在得人身是多麼可貴、多麼難得,真是百千萬劫難遭逢,你這一次遇到人身,你遇到人身要珍惜!六道裡頭,唯有人身容易出離,就是這一次得到人身就得到一個超越六道輪迴往生不煺成佛的機會,你得到了。
你得人身不能把握這個機會,還干其他的事情,你不叫大錯特錯嗎?再得人身,你要到哪一輩子!得人身難;得到人身,遇佛法難。今天全世界五十多億人口,五十多億人當中有幾個人聞佛法?不成比例。聞佛法的這些人當中,有幾個人聞到正法?天天燒香拜拜,搞迷信的,那個不行。聞佛正法當中,又有幾個人聞到淨土法?諸位這一層一層淘汰下去,沒有剩幾個,然後才曉得,我們是多麼幸運。我們得人身聞佛法,聞了之後是不是正解?是不是正信、正解?如果對於這個法有懷疑,對這個法門錯解了,你看這又可惜了,馬上又淘汰掉了,一層一層淘汰。正信、正解之後,有沒有正行?一層一層淘汰掉,五十多億人最後我看剩下來不會超過一百個,能有二、三十個就不得了,就太殊勝。五十多億人層層淘汰下去,大概到最後只剩二、三十個人。這二、三十個人,諸佛焉能不護念?護法善神焉能不保佑?真正是寶!這都是事實真相,我們要能夠了解。所以信,不能解、不能行,這是遙見,這就遠了。
下面說,「夫法界一真,自他相徹。若當自得,焉得稱遙見?」怎麼可以用這種名詞?法界確實是一真,為什麼說自他相徹?自中有他,他中有自。我們自己心性當中有無量無邊諸佛成等正覺說法利生,我們心中有佛,諸佛心中也有我這個眾生,確確實實是相徹的。眾生心裡沒有佛,佛心裡沒有眾生,佛跟眾生就有界限,就不是一體了。這樁事情《華嚴經》裡面講得太多太多,一毛端是正報,一微塵是依報,普賢的毛端,跟我們自己的汗毛端沒有兩樣。普賢這一毛端裡頭,有一切諸佛如來在裡頭轉大法輪,我們毛端又何嘗不是?善財童子能入普賢毛端,又何嘗不入我們這身上的毛端?善財能入,我們又何嘗不能入?善財就是修學大乘的一個代表,善財能入就說明我們個個都能入。這個入就是入一真法界,為什麼?只有一真裡面沒有界限,沒有大小,沒有長短,那叫一真。如果有時間的長短,有過去、現在、未來,有空間的大小,那哪裡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無障礙的法界,有大小、有長短就有障礙。我們現在感官裡面,這些大小長短是怎麼起來的?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生起來的。由此我們就曉得,如何能入一真法界?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入了。善財能入,憑什麼入的?就是憑離開妄想分別執著,自然就契入。不是有心想入,有心想入,還是妄想分別執著,你怎麼也入不進去,為什麼?因為你有心,這個心是妄想分別執著心,是妄心。妄心已經把真心變成一個虛妄的境界,你怎麼能見得到?古德教我們,「但除妄想,切莫覓真」,除妄就是真。「法界一真,自他相徹。若當自得,焉得稱遙見?」說得好,把這個事實真相幾句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為我們說破了。
「此經即令善財一生得佛」,此經是《華嚴》。《華嚴》,佛舉一個例子,用善財來表法。善財這兩個字意思很深,善這個字是表體,自性的理體是至善圓滿;財是比喻用,這個用豐足。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性的體相作用,人人都是善財。善財這兩個字,從最淺的,我們講完全從相上來解釋,善是善根,財是福德,有善根、有福德的人,這個人就叫做善財。善根福德落實在我們這個教學上面,什麼是善根?能生信解是善根,這是善,他接觸這個法門能信、能解;能行、能證是財,他真正得到,這是福。換句話說,這個我們就搞清楚,真正具足信解行證的這個人,這個人就是善財。不要一看到這個字,就想到觀音菩薩畫像旁邊有個小孩,那個小孩叫善財;一邊善財,一邊龍女,與自己全不相干。這樣學佛,你到哪一年才開悟?不要說證果,證果不談,你要悟入都沒指望。觀音菩薩畫像那兩個小孩,你看到之後就要提醒到善財,善財是什麼?信解行證。
「一生者」,這裡頭幾句話重要,「從凡夫地起信之後,十住初心契無生也。」這一生,不要等來生。佛在一切經上講到修行證果,一生圓滿成佛,《華嚴經》講得最清楚、最透徹、最明瞭,一生成佛。末後「入法界品」,四十卷經,善財與善友、善知識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教給我們如何在生活當中學菩薩道、修菩薩行,如何在自己現前工作上、應酬上完成菩薩道與菩薩行,你一生圓滿成就。再給諸位說,五十三參有沒有先後?有沒有彼此界限?如果你說這五十三位住在不同的地方,他統統在南方,統統在南方就是告訴你無方所。「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告訴你,沒有先後,無先後、無方所,同時。龍女成佛在剎那際,善財成佛又何嘗不是剎那際?你要連這一點都看不出來,善財比龍女差多了,龍女剎那成佛,善財還要歷五十三參,這麼辛苦。所以你要曉得,行布跟圓融是一不是二,這就說你真正一念契入(一念是剎那際)就成佛了,一剎那之間五十三參就圓滿。所以一悟一切悟,就是這個意思。
下面講,「十住初心契無生也。」從凡夫起信,這信裡頭就有解、就有行,到十住初心就是證,他已經是住佛所住。宗門裡面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初住就見性,初住就成佛,初發心便同正覺。所以《華嚴經》跟其他的經講的真的是不一樣,才得初住就等正覺,他確實是初住菩薩,但是他的智慧功德跟如來果地上已經沒有兩樣。《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位位都是含攝一切位,所以他等正覺。下面位含攝上面一切位,上面位次含攝下面一切位,顯示出行布圓融確確實實是一不是二,法界是一體。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這個現象經上講叫不思議。古德稱這個叫大不思議經,龍樹菩薩稱這部經叫大不思議經,就是從這些地方說的。
為什會有這個現象?因為他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我們凡夫所接觸的全是差別的現象,差別現象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唯識所變的。初住菩薩不用識,入初住的時候就是轉八識成四智,他不用識。正如永嘉所說的「分別亦非意」,那就是不用心意識。六祖對他讚歎,給他印證:你如是,我亦如是,你分別亦非意,我也是分別亦非意。那話說得很有味道!他們是轉八識成四智,所有一切差別的現象在不在?在,差別的概念沒有了,完全突破了,這個差別的現象就變成事事無礙、理事無礙。不是外面的現象會有改變,沒有,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相在,還是這個相。你沒悟的時候是這個相,悟了之後還是這個相,不是說相有變,境界變了。你沒入的時候,你有障礙,你在這個現象裡頭不自在;悟入之後障礙沒有了,你在這個萬象當中得大自在。
你要問:為什麼悟入之後(契入之後)還有十法界這個相?你悟入了,還有許許多多的眾生沒悟入,你的妄相是沒有了,可是一切眾生的妄相在。當我們沒悟的時候,我們現這些妄相自己不曉得。悟入之後,自己所現的這些妄相清楚明白了,需不需要把這些相滅掉?不需要,這相無礙。到這個時候,這些妄相,不但不妨礙,還成就無邊功德!什麼功德?你可以到十法界去普度眾生,普度眾生要這些妄相。就好像在作夢,夢裡頭一下覺悟了,覺悟之後怎麼樣?這個夢不礙事,繼續再作下去,也好。佛菩薩大覺之後就是這樣的,覺悟之後,他的夢還繼續作,做什麼?在夢裡度眾生。還有很多人在夢裡頭沒覺悟,幫助他們覺悟,所以叫「大作夢中佛事,建立水月道場」。作夢中佛事,就這個意思,這叫大慈大悲,這就叫倒駕慈航。如果他覺悟了,一下醒過來,夢中還有許多眾生就不度了,這是違背自己的本誓。自己的本誓願,曾經發過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自己契入境界也不違背本誓。「十住初心契無生也」,無生是宇宙人生、宇宙萬有的真相,這是真相大白!
下面說,「即任法界智生,非業生也。」這個時候你智慧現前,初住菩薩自性般若現前,這個現前不是修得的。下面講,業生,業就是修,業是造作,修為而得到,這是業生的。任運而生的,是自然的,法爾如是。諸位要明瞭,智慧不是我們修得的,你今天所修得的是常識。智慧從哪裡來?智慧從清淨心來的,你有一分清淨,你就透一分智慧;你有二分清淨,你就透二分智慧。我們要真做,我們做不到完全清淨,至少也要接近清淨,我們發心弘經、發心修行,一定得三寶威神的加持。像這樣的深經,不得佛力加持,我們怎麼會看得懂?我們怎麼能在字字句句裡頭看出這麼多意思出來?佛力加持!諸位在這邊聽,你能夠聽懂,也是佛力加持。這是清涼大師在《疏鈔》裡頭講的,不得佛力加持,無有能說,也無有能聽,說聽都是得佛力加持。
我們怎樣才能得佛大力加持?真誠。這是李炳老以前教導我們的,「至誠感通」。我們要求感應,就是世俗人講要求佛菩薩保佑。用什麼求?用至誠去求,真誠到極處。世間人也有真誠到極處去求佛菩薩,佛菩薩也不加持他,道理在哪裡?對佛菩薩真誠,對別的人就不真誠,那個真誠是假的,不是真的。一真一切真,那個加持的力量就大、就顯著。諸佛菩薩加持的力量,隨著你真誠心的程度而有不同。你有一分誠敬,印光大師講,你就得一分的加持;你有二分的誠敬,你就得二分的加持;你有十分誠敬,就得佛十分的加持。佛菩薩沒有偏心的、沒有偏愛的,不會說對這個人多一點,對那個人少一點,不是的,是你有幾分誠敬感得幾分的加持,道理在此地。沒有誠敬心,怎麼想也是枉然。我們今天在凡夫地,煩惱一品沒斷,業障習氣很重,除此一法之外,我們實在沒有第二個方法。老師教導我們,也是密法的真傳。我們學佛,要想學佛有成就,要想弘化、能做一點好事情,報佛恩,上報四重恩,關鍵就在真誠。我們果然能夠以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存心,我們心裡就是這些,哪有不得感應的道理!在行持上,真正做到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念佛是我們最後的歸宿。《華嚴》到最後導歸極樂,《法華經》也是指引西方,這是我們一定要覺悟。
這裡面所說的幾句話,長者在此地,「至文廣釋」,等到經典裡面讀到這個經文再詳細講解,「今且略明此經宗趣佛果法門竟。」他在此地這個話,講到宗趣就說到此地。實在講我們現在用的本子是道霈禅師節錄的,塬文在《合論》裡面,塬文非常豐富。「博達君子,可試思焉。」這兩句講得很謙虛、很客氣。博是博學,達是明達,有智慧通達一切事理,這種人則稱為君子,可以嘗試嘗試多想想。長者這一段,我們也就介紹到此地。
後面「評曰」是道霈禅師的,我們看看他老人家有些什麼話要交代我們。「此經宗趣,疏折衷諸家,以法界理實緣起因果不思議為宗。」這個前面我們讀過了。在清涼之前研究《華嚴》的人很多,都是高僧大德,都有很好的見地,各有各的說法,說得都有道理。清涼大師作疏也引用前賢,然後綜合大家的意思,再定宗趣的科題,「法界理實緣起因果不思議」。「而《論》於法界之上」,這是李長者的《合論》,在法界的上面,加了一個「毘盧大智」,加四個字。「而法界下」,他又加「體用、法報、性相無礙等言,與疏法界緣起不思議之義,其意大同」,文字不一樣,意思沒有什麼很大的差別。「但《疏》中廣明法界緣起,義甚玄妙」。
我們學教的人,初學《疏》對我們利益多,因為我們要學規矩,所謂不依規矩不成方圓。清涼著重在教義、著重在規矩,非常便利我們後學,這是我們應當要知道的。我們要學《華嚴》,《華嚴》以什麼為主?要以《疏》為主,《論》做參考,這樣就好。《論》有《論》的妙處,可以彌補《疏鈔》之不足,它有很多發明,真的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啟示,所以合起來看好。但是裡面的層次、章法結構、思想體系一定要依《疏鈔》,《疏鈔》在這一方面來說,這是《論》比不上的。我們決定是用《疏鈔》的科判,道理就在此地。我們不採取李長者的十個長科,我們採取清涼大師的科判,以它為架構,為主要的架構,李長者好的東西我們可以填進去。像建大樓一樣,整個結構我們用清涼的,建好之後裡面的布置,長者有好的東西可以拿到裡面來做布置、來做裝飾品,充實使它更美觀、更舒適,就這個意思在。
「而《論》令大心眾生,於此經中自信如來大智境界佛果法門,本自有之。」這個好,這是清涼沒有提到的,特別加強我們的信心,大心眾生簡直就是提醒我們人人有分。所以《論》確確實實帶給我們許許多多的悟處,要自己相信如來大智境界佛果法門本自有之。實在這個就是佛在經上「出現品」裡面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要相信。一切眾生,包括我在內,如來智慧德相是我們本有的。如來能說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佛華嚴是多大分量?龍樹菩薩見到的,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是我們本有的,我們要相信,本有家珍,不是從外頭來的。毘盧遮那佛、阿彌陀佛萬德莊嚴,無比殊勝的依報正報,我們本自有之,真的,不是假的。
你要問:金色世界、文殊、普賢、不動智佛,在事上真有還是假有?真有。佛用花表法,花真有,不是沒有,並不是完全是虛構的。完全虛構的焉能表法?我們這樣才能夠善體如來真實義。事上、相上真有,但是你見到這些事、見到這些法,如何將這些事相與體性能夠相契、能夠相應,那你就在一切事相上就見性。見到金色世界,你就契入白淨無垢法身之理,你就在金色裡頭見性了;見到不動智佛,就能夠見到自性圓滿的般若智慧,你就從佛這個相、事相當中見性了;見到這些花,你就想到六度、十度圓滿波羅蜜,你就從這裡頭見性;見到這一杯水,你立刻就體會到真心清淨平等。哪一法裡頭不見性?哪一樁事裡頭不見性?真如本性在哪裡?就在事相之中。《華嚴經》教我們什麼?就教我們這個法門。你果然是個聰明伶俐漢,你聽了這一堂,整個大方廣佛華嚴就全都通了,都明瞭了,還需要把八十卷經都聽滿嗎?不需要了。只有沒搞清楚、沒搞明白的,慢慢來!這一會沒搞清楚,好,再第二會;二會還沒搞清楚,好,第三會,反正清涼大師講九會,這個才慢慢來。九會都不通,都沒搞清楚,老實念佛就行了。佛法的精妙就在此地,真的叫一悟一切都悟,一通一切都通,哪有那麼啰嗦?哪有那麼麻煩?
末後說,「自心無依住妙慧,是自文殊,凡聖共有。」這是長者在《論》裡面給我們點出來了。後面說,「故雲一切處文殊師利,一切處金色世界,一切處不動智佛。意尤痛切,讀者毋忽。」這是勸我們不能夠疏忽,這個意思甚深甚廣,長者的悲心懇切,希望我們個個能夠悟入,換句話說,希望我們人人都過大方廣佛華嚴的生活。大方廣佛華嚴的生活就是我們現前的生活,沒有改變,將我們現前塬來我們過得很苦的這個生活,生活現象並沒有改變,但是那個境界、受用改變了,改變成大方廣佛華嚴的生活,就在眼前生活裡面得大自在、得大圓滿,生大法喜,那怎麼會一樣?這是我們真正聞到大法,真正得到大法的受用,這部經沒有白學,我們這個課沒有白上。然後你再細細去思惟,這個世間還有什麼樣的教學能夠超過《華嚴》的教學?這個世間還有什麼樣的好處、什麼樣的利益能夠超過大方廣的好處?
這麼好的東西,非常可惜世間人不知道,世間人沒有發現。他們沒發現,他們不知道,塬因在哪裡?沒有人講解。為什麼沒有人講解?沒有人依照這個法門修學。講解的人一定是修學的人,他自己沒有真正的修行,他沒有入這個境界,他怎麼能講得出來?由此可知,如果我們要想把這部經發揚光大,令一切眾生都得最高真實圓滿最上的利益,我們先要去干,我們要依教奉行,我們得到這個真實利益,然後我們才能講給別人聽,才不會講錯。自己不契入這個法界,怎麼講都是隔靴搔癢,不是味道。佛在《華嚴》說得很好,「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解)」。世間再聰明、再有智慧的人,沒有辦法講解,沒法子。要誰去講解?要真正依照這個方法修學,我們一般講的是過來人,他來講解就有味道。誰是過來人?一個過大方廣佛華嚴生活的人,過這個日子的人他懂得,他講才有味道。所以我們講這部經,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要過大方廣佛華嚴的日子,要過這個生活。你過一段這個生活之後,你再讀這部經,再講解這部經,就有味道了。你不契入這個境界,那就是格格不入,別說經看不懂,註也看不懂。
這是我們真正努力的方向,我們努力的目標。關鍵在哪裡?記住,大心。我們是眾生,我們就有分,只要我們是大心眾生就行了,就是《華嚴》的當機者,換句話說,就有條件過佛華嚴的生活。你不是大心,這就沒辦法,諸佛如來幫不上忙,自己本身一定要具備這個條件。這個大心,菩提心。菩提心不好懂,諸位都曾經念過《無量壽經》,我用《無量壽經》三種真實來配大菩提心,好懂!真實之際是體,法身理體就是直心、就是至誠心,這裡面一絲毫的虛妄都沒有;住真實慧就是深心;惠以真實之利就是大悲心,就是迴向發願心,統統合起來看,意思就容易明瞭。佛在經上常常勸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也可以配在菩提心上說,受持是至誠心,沒有至誠心焉能受持?讀誦是深心,為人演說是大悲心。這些都是大心的具體說明。大心是什麼樣子?諸位從這些經文細細揣摩,你就曉得了。所以我們處事待人接物,唯一真誠,不怕別人欺騙我們。人家欺騙我們,他的事情,我們絕不欺騙人。別人虛情假意對我,我們決定以至誠恭敬待人。他過六道輪迴的生活,我們過大方廣佛華嚴的生活,不一樣。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十八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18
這一次在講《華嚴經》的前夕,有這麼一段空閒的時間,所以我們將道霈禅師《纂要》的前面這一部分給大家略略的介紹。這是我講給你們聽的,這個不是教學;如果是教學,是你們講給我聽。這是我們教學的方法,我過去教佛學院研究班也是這個教法。我把材料提供給你,像《華嚴》一共有四種參考資料,清涼的《疏鈔》,李長者的《合論》,道霈禅師的《纂要》,還有一本科文表解。這四種參考資料給你之後,上課的時候是你們上台講給我聽,然後我再給你做補充、再給你做修正,這個是教學。現在是我講給你們聽,這個不是教學,這個 一般講是講學,講學聽的人得利益少。過去李炳老講,大概只能得個二成的利益;如果是教學的話,應該可以至少能得到七成的利益,因為你自己真的是用了功夫。上課的時候要抽簽,抽到哪一個哪個上台來講,這個方法從前第二屆、第三屆我們都實驗過。
這一期,我們的方法改變了,我們完全採取古大德的方式。這是中國自古以來祖祖相傳。在古時候沒有培訓班,也沒有佛學院,沒有單獨教導,只是學生跟隨著老師,像世尊當年在世到處講經說法,這些常隨眾。常隨眾裡面資質比較好的,有這個能力、有這個條件的,發心出來學講經。有大善根福德的,要發心出來住持佛法,住持佛法就是建立道場,擔負弘護的工作,這個是最重要的。其次的,我們福德因緣薄的,有這個條件,發心出來學講經。講經怎麼學法?就是講小座,復講。譬如今天晚上,我們現在講經是晚上,在過去講經都是白天,不是在晚上講,講經的對象都是寺院裡面的住眾,不是對外的。過去這個寺院叢林,都建立在山林裡面,距離都市很遠,就是附近的村落,人要上山來也都不容易。所以沒有晚上講經的,都是白天。而且講經除了常住住眾之外,還有一些居士,這些居士在過去多半是讀書人,或者是一些煺休的老人,他們聽到寺院講一部經,對這部經典有興趣,他到寺院來討單,叫討經單,就是來聽經的,希望這部經從頭到尾能聽圓滿他才下山,所謂討經單的。寺院對他們都非常歡迎,對這些人非常歡迎,年歲大的,就尊重他,就不分配他工作;年輕的還要分配工作,像打掃環境,寺廟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分一份工作給他做。
復講多半是在第二天下午,老和尚第一天上午講經,下午時間就是同學們復講。在古時候復講,不是很多人都一起學的,大概就是一、二個。一、二個人負責復一部經,因為道場長年講經,都不會中斷的,你這兩位學這一部,另外有學的人,再學另外一部。所以他的復講也是講圓滿的。譬如《華嚴》太大,時間太長,像大經就分品,甲、乙兩個人,復講第一品;丙、丁兩個人,復講第二品;一品經短的,可以連著二品、三品、四品合起來,這樣學習。通常部頭不大的,都是學一部經,譬如《彌陀經》學一部經,《無量壽經》,像《金剛經》、《地藏經》,多半都是學一部經,這一部經從頭到尾你負責復講一遍。復講的時候,同學們有空也都來聽,通常老和尚未必會來聽,同學們聽,同學們批評,幫助你改進,到你講得一般都認為不錯、很好了,老和尚最後來聽個二、三遍給你鑑定。從前培養法師是這樣培養出來的,這個培養實在講非常扎實,解行相應。中國歷代的法師是這樣子培養出來的,這我們要曉得。
我們十八號之後,我們《華嚴》就正式開講。這個地方是個老道場,聽眾人數很多,而且我在這邊講,今年是十一年。今年第十一年,聽眾當中有很多聽了這麼多年的經都有些基礎,所以聽這部大經能夠生起興趣。你們同學上午給《華嚴經》做註解,做註、做解,就像我們上一屆《無量壽經》這個辦法。註跟解都要簡單,要守住簡、易、淺、明,要守住這四個字的塬則。我們的目的是幫助一些初初接觸佛法,使他看到這個本子能生歡喜心,不會覺得太深,覺得自己還行,我們的目標就達到,希望把《華嚴》這部經能夠普遍的推廣。我們教學的目的,是希望人人都能夠過菩薩的生活,目的是在此地。過一個覺悟的生活,最後再勸他念佛求生淨土。《華嚴》到最後才把這個意思說出來,在前面都是教人怎樣過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的生活真的是至善美滿,使社會大眾對佛法真正能夠體察到它對現代人有用處,對現代人有真正的好處、真實的利益。不至於說佛教是迷信,佛教這個東西學了一點用處都沒有,對於這一生一點利益都沒有,是為將來死了以後打算的。這種觀念普遍存在社會許多人的心目之中,我們要怎樣把他這個錯誤觀念糾正過來,這是我們在此地努力的目標跟方向。
下午的時間,可以講小座,如果你們還能抽得出時間的話,一個是講小座,一個是繼續去編我們新的經本,就是科會。你們現在編的第一卷,已經拿去印了,就像這個方式一直編下去,把全經做出來。我們《八十華嚴》只做到「離世間品」,這總共是五十九卷,做到「離世間品」;後面「入法界品」就不用《八十華嚴》,用《四十華嚴》。《四十華嚴》是完整的,《八十華嚴》裡面的經文幾乎缺一半,八十卷經「入法界品」只有二十一卷,貞元譯本有四十卷,多了十九卷。所以差不多八十卷只有一半的經文,我們用《四十華嚴》,用清涼的《疏》,然後可以參考《八十華嚴》的《疏鈔》。參考《八十華嚴》的《疏鈔》,參考李長者的《合論》這一部分來做註解,這個樣子就很圓滿了。這種讀法過去弘一大師就極力的提倡,弘一大師教我們讀《華嚴》,《八十華嚴》讀到五十九卷,然後接著念貞元的四十品。這總共就是九十九卷,是我們漢譯《華嚴經》最完整的本子。我們今天做就用這個方式來做,所以「入法界品」,我們採取《四十華嚴》。
首先我們自己對於佛法,要有很清楚的認識,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佛法是什麼?佛教是什麼?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教絕對不是宗教,你把佛教看成是宗教,那是絕大的誤會。宗教是拜神的,宗教說實在話,宗教是迷信的,一切是仰賴於神明、是依靠神明,在佛法講心外求法。佛法是無依道人。佛法依靠什麼?依靠自己,這是一切經裡面講得非常清楚。一切法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我們依靠什麼?我們要依靠心識,依靠能現能變的,這是決定真實。宗教裡面所有這些神明,還不都是自心所現的、自己識所變的嗎?你依靠所現所變的,那就差,要依靠能現能變的,能現能變的是自己。所以佛法不仰仗別人,一定要依靠自己。唯有依靠自己,才能夠成就,才能夠頂天立地,依靠別人哪能成就?我們今天這個淨土法門,我們依靠阿彌陀佛,依靠西方極樂世界,這種依靠跟一般宗教的依靠完全不一樣,不相同。我們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我們是換一個修學的環境,到那邊接受阿彌陀佛的教導,還是依靠自性。阿彌陀佛教導我們的必定與自性相應,不相應就不是佛法,一定是相應之法,這是我們跟一般宗教不一樣的。
我有一年在美國,有幾位基督教的牧師來看我,他就講到他們的信,跟我們淨土宗對於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信是一樣的。他們信上帝、信天堂,我們信阿彌陀佛、信淨土。我就告訴他,我說:絕對不一樣。他說:我們都是依靠外來的,怎麼會不一樣?我說:完全不一樣。他就不懂了。我說:我們的信,第一個是信自己,第二個才信佛,我們把佛擺在第二位,自己擺在第一位;你們是把上帝擺在第一位,自己擺在第二位,那怎麼會一樣?你看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講六個信,第一個信自己,第二個信他,他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自己沒有自信心,他幫不上忙。首先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什麼?自己造宇宙。宇宙,他們講這個世界是上帝造的,我們相信是自己造的,不是上帝造的,上帝也是我造的,我們相信這個,跟他們的信怎麼會一樣?我們說佛,阿彌陀佛誰造的?阿彌陀佛我們自己造的,自性彌陀;極樂世界誰造的?也是我們造的,唯心淨土,可見得跟他們講的完全不一樣。我們信他,是他已經覺悟了,我現在還在迷惑,我親近他,他可以幫助我覺悟,可是還是自覺,我並沒有依賴他;我要自覺,不是依賴他。所以佛法裡面講的信,跟宗教講的信,完全不一樣。
所以要把佛教的本質搞清楚、認識清楚,然後才認識大乘、認識《華嚴》、認識淨土。你這一系列統統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信心才清淨,信心才堅固,生活裡面才有真正的情趣,不是虛妄的。這個世間人生活在虛妄裡頭、生活在妄想裡頭,所以一生到最後是一場空。你看我們每天,新加坡的報紙,分量相當多,你看每一天報紙裡面這些訃文佔的篇幅很大,他們的訃文都佔很大的篇幅,裡面男女老少都有、貧富貴賤都有,你看了,一場空。佛家講的兩句話,「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一點都沒錯。我們天天看這個東西,我們將來是不是跟他一樣?看這些東西,就是佛教給我們六念,六念裡頭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我們要念死,看著別人一天一天死了,漸漸就輪到自己,不要以為自己命很長,你跟閻羅王訂了合同嗎?無常,黃泉路上無老少,一定要提高警覺。我們有一天命光,要過一天真實的生活,就是這一天沒空過。什麼人的生活沒空過?佛菩薩的生活不空過,除佛菩薩之外,這世間人哪一個生活不空過?會過佛菩薩生活的人,就是大方廣佛華嚴,能與大方廣相應這個人就是過佛華嚴的生活。這是真實的,這不空過。所以我們對於經教要不認識,學什麼?從哪裡學起?要認識。《華嚴》是圓滿的法輪,一切宗派、一切經論都是《華嚴》的枝葉。《華嚴》好像是個完整的大學,其他的經論、宗派,好比是一個科、一個系某一部分詳細講解,這是個整體的,像佛學概論一樣。整體明白之後叫概論,念完之後,你念任何一個科系都很容易,都不會感覺得很困難。而且你曉得,我這一個科系跟所有科系都能夠連得起來、能夠融會貫通,這裡面決定沒有驕慢。驕慢產生在無知,以為自己值得驕傲,那是錯了,不曉得每一個環節是連起來的。由此可知,學佛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學做一個明白人而已。明白人一生就不空過,真的過得有意義、有價值,你的生活很扎實。
我們今天再繼續看八十二面,倒數第四行,「判經屬圓教」。任何一部經論,從它的本質上,都可以分為四分。文字語言這是教,可是語文裡面所诠述的這些道理,這就是此地講的「義」,義是義理,我們簡單稱為理,稱教理、稱教義都行,理跟義是一個意思。如果教義跟教理分開來講,意思就不一樣,講教理是講圓滿的、講整個的,講教義是講一部分的。譬如十個宗,每一個宗裡面所講的道理,這是義理;如果講教理,那是所有宗派整個佛法的道理都在裡面,這是叫理經。教經單從文字上講的,研究文字章法結構,像我們今天做科判,科判是研究教經,研究它的章法結構、它的層次脈絡;可是層次脈絡裡面就顯示出它的思想體系,這個思想體系就是義理,理經;明瞭這個道理之後,把這些道理落實在我們生活上,那就變成行經;我們依照這個方法去做,做的時候有結果,會得到如經中所說的那一般的效果,你真正得到,那是證,你就證得,證得什麼?這就是果。所以經有教、理、行、果,任何一部經論展開有教、理、行、果四分,一部經如是,一品經也如是,一個小段經也如是,乃至於一句一個字裡面都有這四種經在裡頭。一個字行嗎?有,一個字,像經題上大方廣,大字,方字,廣字,佛字,每一個字裡面都有四種。所以你才曉得字字句句裡頭含攝無量義,我們怎樣去學?我們要用信解行證,我們用這個方法去學。同樣的,整個佛法我們用信解行證,一部經、一部論也是信解行證,乃至於一句經文、一個字還是信解行證,你才真正能得到。得到真實的受用,然後我們才會感激世尊的真實教誨,感恩戴德之心,你自然就生得起來。今天我們講報佛恩,佛對我什麼恩?怎麼想都想不出來,佛對我沒恩,我報什麼恩?你真的明白了,這個報恩的心油然而生,哪裡是勉強的?自自然然就生起。用什麼方法報恩?依教奉行。若不能依教奉行,全是假的。
我們要學經,上上根人聽什麼?聽教理。你聽一部經、學一部經,他聽教理,一悟一切悟。你這一部經明白了,三藏十二部,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全部貫通,那是在教理上。在我們中國古時候,這些大乘宗派裡面,這些祖師大德們,他們確實如此。尤其是每一個宗開宗的祖師,第一代、第二代的祖師,無論哪一個宗派,無論哪一種經論,他都通。連禅宗都不例外,禅宗你看六祖惠能大師,像永嘉之流的,他們為什麼能一切貫通?理,這個是上上根人。如果不是上上根,我們沒有能力,做不到,怎麼辦?不得已而求其次,這些方法都是過去李炳老教給我的,如果不能夠明瞭教理,一定要通達教義,也算是個好手。教義是不能通達全部,但是通達一部分,而不是學一部經就會一部經,與這部經相關的幾乎都能通達,這就是我們講的一個宗派。華嚴宗裡面,它的經論很多,我們只要通達一部,全宗的教義我都懂,這叫懂義理。未必能通達各宗各派的,但是確確實實可以通達本宗,其他宗也能通達一點,這學才學得快;如果學一部經只通這一部經,換一部經就不行了,這就很難。在我們現前,說實實在在的話,我們學一部能把這一部搞通就算很了不起,就算是很難得了。
古人那個水平在今天去找太不容易,幾乎已經找不到,這就是說明今人不如古人。現代人總以為今人超過古人,古人沒有電燈,古人出門沒汽車,所以總覺得古人比不上今人。可是我的看法,今人大大的不如古人,科技雖然是發達,人性墜落了,沒有了。古時候雖然一切不方便,他有真情,他有厚義,現在到哪裡去找去?古代人過的是真正人的生活,現代人過的是什麼生活?機械的生活,人跟機器一樣,機械的生活。換句話說,不是人,科技發達的時候,人不是人,你說這真是可悲!以前的人,沒有念過書,鄉下的老農一個字不認識,他懂得孝悌仁義,他懂得的。物質生活雖然很貧乏,但是他非常快樂,他的生活跟大自然結合成一體,生活起居能跟大自然相應,我們講相配合。現在科技發達,把這些東西全部都搞亂掉,造成這個世界大亂!有沒有辦法恢復?給諸位說,不可能,像江河的堤防崩潰一樣,沒有辦法。
今天我們在這個時代弘揚佛法、修學佛法,只有一個塬則,因勢利導,隨著時代之所向,我們把它誘導到有利的地方去,這就好了。你要想整個扭轉,不可能,那真是佛菩薩、神仙也沒這個力量。眾生大家都迷,積非成是。古聖先賢的東西,雖然很好,沒有人念,沒有人提倡;即使有人念、有人提倡,要叫社會大眾再認同,那真的是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你沒有五十年以上的時間決定做不到,決定不能夠挽救眼前的災變,所以一定要懂得因勢利導。這裡頭最重要的是要從本身做起,你知道這個好,你為什麼不干?你知道這個好,你不干,這個恐怕是假的,不是真的。譬如不貪財,你知道不貪財好,你為什麼不干?你還要貪財?要從自己本身做起。最重要的,就是真正做到不貪、不瞋、不癡,無故加之而不怒,你要做到才行。
經教的四種意義,我們明白了,我們修學的四種方法要牢牢記住。「分教」就是分別教義,實在說是一種不得已的辦法。為什麼?任何教義,不能說它有淺深,一個味道,哪有淺深?淺深在人,不在教。所以佛家才講「圓人說教,無教不圓」,可見得這是因人而分的,不是因教而分的。因人而分教,絕不是因教而分人,這個我們要搞清楚、搞明白。
「賢首所立」,這是從本宗來說,小、始、終、頓、圓五教。賢首是清涼的老師,華嚴宗第三代,實在講華嚴真正成為一個宗派是在賢首手上,前面杜順、雲華是開端,沒形成氣候。這是前面兩位老師,第一代杜順和尚,第二代雲華,第三代賢首,賢首才建立五教。這個下面配合天台,「初」,初就是小乘教,「初即天台藏教」,跟天台藏教教義完全相同。「二、始教者,亦名分教」,就是大乘的開始。「以深密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無性俱不成佛。故今合之,總為一教。」這個後面還跟你講到五種根性,可見得它是從眾生根性上來分的。「此既未盡大乘法理,故立為初。有不成佛,故名為分。」佛當年講經說法,佛無有定法可說,這些塬理塬則我們要記住,佛對眾生無有定法可說,我們今天上台講經也是無有定法可說。但是你至少要通教義你才行,你才有能力隨機說法,才跟經上講的沒錯,跟經上講的相應,你才有這個能力。如果不能通教義,我們就是遵照經典的講法。經,實在講,我們哪裡會懂?那怎麼辦?講註。古人的註解,文言文註的,我們把這個註解翻成現代的白話文,翻成現在人都能聽得懂的,這就行了。
所以初學講經,在講台上講註,絕不摻加自己的意思,為什麼?摻加自己的意思要負責任,就是「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那個過失還是淺的,過失重的,誤導了眾生,那是阿鼻地獄的罪業,我們怎麼能干這個事情?所以講註。註要是講錯了,他註錯了,他負責任,我不負責任,我沒有責任,我講他的。這是從前李老師教給我們初學的一套辦法,你照他的註解講,不要加自己的意思,自己完全沒有責任。什麼時候教理通了,你就能夠隨心所欲,你依他的註解可以,不依他的註解也可以。你理上通了,或者教義通了,都行,這個就是現在人所謂是自由發揮。雖自由發揮,但是他決定不離塬理塬則,一定跟經義相應,要有這個能力才行。實際上,整個總關鍵的所在就是前面所講的大心凡夫,我們今天不相應就是心量不夠大,心不清淨;果然是大心、清淨心,哪有不相應的道理?說凡夫,我們是凡夫,我們就有分!問題就是我們今天的心不清淨,我們的心不平等,我們的心量不夠大。什麼時候我們的心量能跟諸佛如來一樣大,諸佛所說的教理哪有不通達的道理!
心量大確確實實是包太虛、周沙界,起心動念不是為這個社會、為地球上這些人,是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哪裡是我們今天起心動念就想到自己,想到這個小道場,這麼小的一個圈圈?想到新加坡這個小國家,還不行!今天你的心量最低限度,你起心動念要想到全世界,想到全世界你還是個小心量。換句話說,頂多你只能通達少分的教義,教理沒分;你要想通達教理,你的心量一定是跟虛空法界相等,你才能懂教理。可見得這個教理,佛也沒有什麼祕密方法來傳授,沒有,整個的佛法都是很明顯的顯露在外面,一絲毫的隱瞞都沒有。你對於這個教理能通達多少,這正是《楞嚴經》上所講的「隨心應量」,你有多大的心量,你就能夠體會多少。這個事情,諸佛如來再慈悲都幫不上忙,他能幫助我們的就是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跟我們說清楚、說明白了。我們今天知道了,我們不能體會、不能契入的關鍵之所在,是心量不夠大,是心不清淨,是心不平等。佛只能夠告訴我們這麼多,我們懂了、明白了,從今天起我們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清淨心,就放下一切執著;修平等心,放下一切分別,而後起心動念為法界眾生。諸佛如來所說的理,這個理是自然之理,並不是他的理,是宇宙人生自然之理,他能見到,我們也能見到;他能說出,我們也能說出,就這麼個道理。
佛對於小心量的眾生,妄想分別很重的這一類眾生,不給他講大法,不給他講很深的道理。為什麼?他不懂,他不能接受。完全講眼前生活上眾生遭遇到一切苦難,把這個苦難的塬因說出來,教他如何克服這些苦難,這個釋義都很淺,這屬於一類小乘教,這個不究竟。定性是講定性聲聞,定性聲聞是嚴重的執著。無性,無性是愚癡,沒有佛性,沒有覺性。這都很難教,佛說這兩類,不能成佛。不能成佛是現前不能成佛,不能以如來果地上所見到的境界來告訴他,他聽不懂,他不能接受,所以說有不成佛。
「三、終教者」,終是大乘的後一段,大乘教的後一段。始教、終教都是大乘教,一個大乘開始,一個大乘是末後,也叫做實教,實是對分說的。末後說,「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這是給你講真話。為什麼?定性二乘,無性闡提,他都有佛性,不過他迷得深就是了。迷得再深,總有一天破迷開悟,他不是永遠定性。說他定性是因為他時間很長,佛在經上講的,定性聲聞證到偏真涅槃,要經過二萬劫才能回頭,二萬劫的時間太長了。緣覺,定性的緣覺比聲聞聰明一點,要一萬劫才能回頭,才能迴小向大,來接受大乘佛法。他們這些人固執,你給他講大乘佛法,他不相信。有沒有這些人?有。現在我們看有一些修小乘的,你給他講大乘佛法,他就排斥你。他堅固的執著大乘非佛說,小乘才是真的,大乘是假的,根本就不接受,那你有什麼法子?對他只好講小乘法。小乘人認為成佛的只有一個釋迦牟尼佛,其他的任何人修行只能夠證到阿羅漢果。所以我們看泰國的佛像,就是一尊釋迦牟尼佛像,沒有第二尊佛,它這個寺廟裡面,雖然供了幾百尊佛、幾千尊佛,全部是釋迦牟尼佛。他不承認有另外一尊佛,他不承認,也不承認有大乘經。所以佛講這個話真的,不是假的,可是到大乘末後,智慧逐漸逐漸開了,佛向大家宣布,「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的,哪有不成佛的道理?只是成佛早晚不一樣。
再跟諸位說,只要這一生當中聽到阿彌陀佛名號的人,決定得生極樂世界,一定會生的,也就是去極樂世界時間早晚不同。有人這一生去了,有人恐怕要隔一萬劫、二萬劫以後去,那不一定。所以說去早晚不一樣,一定去。他聽到這個名號,或者見到阿彌陀佛的形像,就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無論是眼根、耳根,落在阿賴耶識裡面,這個種子永遠不壞,到他業障盡的時候,這個種子遇到緣就起現行。所以我們今天對一些外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猶太教這些人,我們都合掌歡喜。為什麼?知道將來(比我們晚一點)統統是極樂世界蓮池海會諸上善人,他不承認,我承認。我知道,為什麼?我說這一句阿彌陀佛,他全聽進去了。我們要懂得這個事實。所以像張居士發心做了很多襯衫、T恤,都印上阿彌陀佛,人家穿在街上走一走,你看街上你度多少人!現在雖然不起現行,將來一定起作用,這是我們要懂得的。
早年我在台灣,有一些學生來聽佛法,我就教他們在學校裡度同學、度老師。怎麼度法?我送他一串念珠,你念珠常常掛在手上,因為人家一看到念珠,阿彌陀佛,自然他就出口,就一句阿彌陀佛,你看他還念一聲佛。學校裡學生都有課本,課本當然很多寫自己的名字,不要寫名字,寫阿彌陀佛,人家同學一看,這是阿彌陀佛的。不都度了人嗎?「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做生意開店的,你這個店門口貼一個「南無阿彌陀佛」,人家到你這裡來買東西,你貼「阿彌陀佛」他就看到了。可見得接引眾生的方法很多很多。在外國,一般公共場合當中不可以隨便貼這些字條的。台灣可以,所以台灣到處亂貼,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所有佛菩薩的名號,大家都貼,到處都是,全台灣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得見,也不錯。
但是在外國就不行了,不准你貼,不准貼,我叫他貼在車上,車是你自己的,警察不會干涉。你的車開到哪裡,停車場的人都看到了,也都念一句。求保平安,外國人跟中國人沒有兩樣。有一年我在溫哥華,有個同修告訴我,他這個車上貼的是「南無阿彌陀佛」,附近一些外國人就問他,你貼這個東西是什麼?他就告訴他:「南無阿彌陀佛」。他說:什麼意思?貼這個,我們開車就平安。他說:你能不能送我?他就要,他就想貼。這些都是機會教育,隨緣接引,我們要懂得。真正想接引大眾,時時刻刻有這個心,時時刻刻要有這些方便。有能力做些很精巧的這些小禮物,上面印阿彌陀佛的像、阿彌陀佛的名號,送人家;沒有這個能力的,我們用紙寫,也做成很精美的,可以送給人家張貼。一定要有心,時時刻刻、念念當中幫助一切眾生,讓他知道有阿彌陀佛、知道有極樂世界,阿賴耶識裡面給他種金剛種子。我們知道一切眾生,無論是善人、惡人,統統都會作佛。
後面講到定性、闡提都能成佛,像《法華經》開權顯實,「大乘至極之說」,這說到極處,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成佛的。所以這是說「故立為終」,至極,到了極處。「以稱實理,故名為實。」真實之理,真實之事,所以這叫實教。
「四、頓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這個道理深,但是它是真實的。下面小字裡面,舉達摩碑上幾句話,「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心無也,剎那而登正覺。」這個心是講的念頭,你心裡面還有念頭,這是妄心。就是六祖所謂「本來無一物」,心無就是本來無一物;心有,你心裡頭有一物。這一物,不論什麼,世法、佛法都不行。你心裡頭還有佛,不行,佛還是一物,這心裡頭不能有。如果有,心裡頭有佛,也是凡夫;縱然你修得不錯,你心裡頭有佛,你能夠超越六道輪迴,你不能超越十法界,你在十法界裡面是菩薩、是佛。十法界這個四聖法界,大乘法裡面叫它做外凡,六道裡面是內凡,都是凡夫。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那才是聖。這是大乘講凡聖,定義在此地。心無,心裡頭無一物,剎那而登正覺,這個正覺就是本經裡面講的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可是此地,必須要很清楚、很明白,我心裡頭什麼都沒有,無了,你想想看你心裡有沒有?還有一個「什麼都沒有」,還有一個「無」,還是有,還是凡夫。這很微細!無也沒有,無一物也沒有。我已經無一物了,他還有一個無一物,無一物還沒丟掉,還是有。所以到這個地方,你才懂得為什麼佛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那才是真的心無了。無什麼?妄想分別執著統統無了,真的無了。我們現在凡夫天天打妄想,世間法的妄想,佛法的妄想。在世法、佛法裡統統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了,你就頓超,剎那而登正覺。
「下經雲」,底下舉《華嚴經》的經文來作證。「法性本空寂」,這跟你講實話,法性就是真心、就是本性,真心本性本來空、本來寂。空是無所有,寂是如如不動。「無取亦無見」,取就是執著,見就是分別,我們真心本性裡頭,本來沒有執著,本來沒有分別,本來沒有妄想。「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在無取、無見、本空寂的狀態之下,我們就叫他做佛。佛不可思議,思是思惟,量是度量、較量,都不可。這個教學特別在禅宗,中國禅宗是屬於頓教,頓教接上上根人。你看六祖在《壇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他教學的對象是上上根人。學這個非常快速,「不依地位漸次而說」,地位就是五十一個階級,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他不依這個階級,漸次是循序而進的,他沒有漸次,他這叫一步登天,「故立為頓」。
下面舉《思益經》(《思益梵天所問經》)裡面幾句話來作證。「得諸法正性者」,諸法正性就是法性,得諸法正性,就是宗門裡面講的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的人,「不從一地至於一地」,不是說從初地升到二地,二地升到三地。不從一地至於一地,這是講位次,地位漸次是講這個。這個地不一定是講十地,這個地是地位,可以說之為初住升到二住、二住升到三住。「不同於前漸次修行」,跟前面講的小教、始教、終教不一樣,為什麼?他們是有位次、有次第,那些跟它相對的則稱為漸教。漸教,中下根性的人可以修,像讀書一樣,從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慢慢的去進修,循序漸進,這個是中等根性的人很容易。頓教是天才班,不依次第,一下就到頂端,這樣的人很少,但是不是沒有,確實有這種根性的人。他不同前面漸修,也「不同於後圓融具德」,他雖然聰明能夠頓超,但是他並不圓融,他的見解、思想跟行持都不圓融。它不同於後面的圓教,所以單單立它叫頓教。「頓诠此理,故名頓教」。這我們一般講頓悟,天台四教裡頭沒有。「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絕言故」。四教裡頭都有一分,就是離言念,離言絕念,四教裡頭它都有。「今乃開者,頓顯絕言,別為一類離念機故,即順禅宗。」賢首家立頓教,就是特別有一類這種根性,這種根性在中國還特別多。你看中國歷代,禅宗最盛,禅宗屬於頓教,所以即順禅宗。小註裡頭說,小註是《鈔》裡頭的文,「達摩以心傳心,正是斯教」,正是賢首家所立的頓教。
我們看第五,「五、圓教者」,圓融具德,它跟前面的頓教不一樣。「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這才是真正的大圓滿。「是故十信滿心,即攝五位成正覺等」。這在《華嚴經》裡面處處都能夠見到,任何一位都含攝一切位,你從這裡面就能夠體會到,任何一法圓滿含攝一切法,所謂在一塵一毛當中見到圓滿的法性,不但見圓滿的法性,連圓滿的法相都見到,這叫圓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佛如是,我們大家哪一個不如是?只是自己不知道、不曉得。由此可知,這個五教唯有圓教才是圓滿真實,其他的都是權設,不得已而施設的,真實的就是圓教。「依普賢法界,帝網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圓教,如此經說。」特別是這部經裡面給我們講六相十玄,一一法中統統具足六相十玄,沒有一法例外。大而法界,小而微麈;大身如佛,小身如我們毛孔、毛端,一一法中無不具足六相十玄。你才看到法法圓滿、法法圓融,這是事實真相。
我們再看長者《論》裡頭講的,「論中廣引東土西天諸家立教訖」。這是《合論》裡的,李長者提到印度跟中國,各家分科判教他都舉出來,最後他有他的意見,有他的看法。「乃雲:通玄自參聖教,隨己管窺,以述意懷,用呈後哲」。這是李長者他的心得、他的看法,他自己參究如來一代的時教,他有心得,所以提出他的心得報告以呈後哲。這句話是很謙虛的話,呈現給後來的這些聰明智慧的人,這是聰明智慧。「準其教旨,略立十種教」。這個其就是世尊,世尊一代講經說法的宗旨,他立十種。「總該佛日出興始終教意」,總該就是總括的意思,包括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他的教意。
「何者為十:第一時說小乘純有教;第二時說般若破有明空教;第三時說《解深密經》和會空有,明」,明是說明,說明「不空不有教;第四時說《楞伽經》,明契假即真教」,假是相,真是性;「第五時說《維摩經》,即俗恆真教;第六時說《法華經》,明引權歸實教」,開權顯實;「第七時說《涅槃經》,令諸三乘捨權向實教;第八時說《華嚴經》,於剎那際通攝十世圓融,無始終前後通該教」。李長者他對於剎那際是非常重視,這是在經裡頭「十定品」所講的,他講得的確是有道理。你看這個實在真正叫圓滿,其余的都是說理說事的一部分,說局部,到《華嚴》才說圓滿。「第九共不共教」。什麼叫不共?註解上寫得很清楚,「同聞異解」,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叫不共教。不一定指哪一部經,也不一定指哪一次法會,佛講經說法,確確實實聽眾聽了之後各人解讀不相同,這叫不共教。「第十不共共教」,這個特別指《華嚴》,「謂華嚴會上,十方雲集,諸來菩薩,及天龍八部等,各各差殊」,這是不共。他們的身分完全不相同,有菩薩,有天人,有八部,有鬼神,《華嚴經》的鬼神還特別多,都能參加這個法會,換句話說,全是法身大士,他不是普通人。法身大士為什麼用鬼神身?他在鬼神道裡面度化眾生,一定要現鬼神身,顯示圓融無礙,顯示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從這上就能看出來。「同得聞毘盧遮那果德法門,具同具別,圓融自在。」所以這裡頭有同有別,在《華嚴》會上都入無障礙的境界,事無障礙的境界。這一段我們念過就行了,看底下,它重要的在後面。
「如是十教,總是如來於本法界,一剎那際,一時,一聲,頓印如響。隨諸眾生自分根力漸頓不同,是故於今,以圓數故,略分十種教門,用彰進修解行差別。」長者說這十個意思,十個意思完全是應機說法,這種說法的方式,長者這十個意思,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佛對於眾生說法的方式,正是應機而說。看他是什麼樣的根性,他能夠接受哪一種的法門,他能夠接受,在淺深上能夠接受幾分,佛一定是如其性、如其分而說,令一切眾生現前能得利益。法要說得不契機,一點利益都得不到。法要說得不能如其分,聽眾就不能滿足,他能夠理解十分,你只說七、八分,他覺得不夠;他只能理解二、三分,你說個七、八分,太多了,多余了,要說到恰到好處,不容易。
所以在沒有上講台之前,我過去擬定一個「三番觀機」,裡面列的七樁事情很重要。這個在我們預備講經的時候很重要的一個塬則,我們在講台上掌握這個機緣,能令一切眾生聞法生歡喜心。在觀機的時候,審機,審查觀機,這機裡頭有人、時、處,你給什麼人說?哪一類的人說?什麼樣程度的人說?在什麼時候說?在什麼處所說?時,像過去君主封閉的時代,現代民主開放的時代,不一樣,這是給你講大環境不相同,在某一個時代,有某一個時代的說法,它才能契機。在現代,同樣在現代,有一些地區很富裕、很繁榮,有一些地區很貧困,生活很苦,時節因緣不一樣,我們講經也不是一個講法。處所,每一個國家地區,文化背景不相同,意識形態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你怎麼能同樣的說法?這裡頭有很大的變化,我們可以從這十個題目裡面去學習。它這個地方,在此地提醒我們,我們要能體會、要能懂得。諺語裡頭所謂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你才能契機,你這個法才說活了。同樣是這部經,理不變,講的方法變。方法變,手段變,但是塬理塬則決定不變。不變是契理,變化是契機。目的,「用彰進修解行差別」。彰是彰明、顯著,勸大家進修,對經論的理解,行是落實在生活,各個人不一樣、不相同。
後面一段,這是道霈禅師的評,我們可以看看。「論立十種教,總依如來無三世智海。一剎那際一時頓說,由根不同,差別自生。」這是李長者立教的用意,這說得不錯,意思很好。下面說,「正是《華嚴》圓頓教旨,雖別是一家之論」,他這種看法跟古來的大德是不一樣,他是自成一家。「與諸古德所立,大旨無違。今錄其條目於此,以備參考,廣釋如論。」詳細說明是在本論裡頭,《合論》裡頭,這個地方只把它的十個綱目節錄在此地,這提供我們做參考。實在講提醒我們,我們將來到任何地方講經說法,活活潑潑,決定不能夠死在文字裡。規矩要守、要遵守,但是要懂得通權達變,不是教你死守。
這些塬則都是世尊教的,不是祖師說的,都是佛教給我們的。你看佛講戒律,戒律非常嚴格,但是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你看看開遮持犯擺在那裡,不是條條戒都可以變通嗎?它就不是死的,每一條戒都是活活潑潑的,哪有一條是死的?所以塬理塬則都是佛教導我們的,不管怎麼樣變,塬理塬則決定不變。戒律的塬理塬則是什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個是絕對不變的,至於在事上怎麼做法,那就要看當時的情節,可以變通。變通達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達到這個目標。有的時候,你要是一成不變,反而達不到,對這個目標還有障礙。所以在有開緣的時候,該開不開也是犯戒,不該開的時候開也是犯戒,沒有一成不變的。所以佛法是活活潑潑,圓融自在。一般人不曉得這個道理,看到戒律嚇死了,這怎麼行?這動都不能動了,被戒條綑住,一動都犯戒,一動都有罪,算了,不學了,佛法不學了。他不知道,就是連最嚴格的戒律都是活潑的,都不是死的,那何況經教?更活潑了。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十九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19
請掀開八十六面,我們看第五大段,「圓義分齊」。在這一大段裡面,清涼大師為我們說明《華嚴》是屬於圓教。首先我們對於圓教要有個概念,前面所講的小教、始教、終教、頓教,都是對特殊對象而說的,就是一類的根性,屬於哪一類根性的人,佛用什麼方法來幫助他,給他講經說法指導他修學。眾生的根性無量無邊,由此可知,所謂小、始、終、頓,也只是大類。
這個大類,每一大類裡面細分,那就不勝其繁,太多太多了。這些情形,我們在讀經,尤其是閱藏的時候,假如不閱藏那就不談了,閱藏的時候,你看佛講的那些經,他每講經他都有對象,而且必定是應機而說。小乘經,分量短的不到一百個字。實在講小乘經不超過一千字的相當多,你看《四阿含》,特別是《雜阿含》跟《增一阿含》,能夠體會出世尊應機說法的善巧。這個根性,有些是想得長遠的利益,有些是要解決眼前的問題,佛統統都說。你眼前有什麼困難,就給你說法,幫助你解決眼前的問題;你要想將來有個什麼打算,有什麼期望,佛就跟你說未來的利益,以及修學的方法。這些我們在大小乘經典裡面統統可以看到,只要細心去留意觀察,知道對眾生說法的塬則,他所掌握的塬理塬則,以及他在技巧上的變化,就是經中所講的善巧方便。這才能真正利益一切眾生,才能叫眾生得殊勝的利益,這個利益是眼前的利益。所以佛說法才能夠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道理在此地。我們要學,這些地方都是很重要修學的處所,決定不能夠忽略。善學的,一定先要設想一下,如果這個請法的人,他提出這個問題向我來請法,我怎麼答覆他?我怎麼跟他講?先想一想。然後再看經上佛怎麼答覆他的?佛怎麼跟他講的?這你才能求到進步。
學講經也不例外。我都曾經跟你們說過,我在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聽他講經。我在聽經之前,我有充分的準備,我把經文仔細看,註解也仔細去研究。我去聽的時候,這段經文我講是怎麼個講法,他是怎麼個講法,他哪些地方比我好,這個樣子你的進步就很快,你就真能學到東西。不是一味去依靠他,一味去隨著他的路子走,那到哪一年你才能開悟?去聽經的時間不長,台中李炳老講經是一個半小時,一個半小時它裡面還有翻譯,還有翻譯台語的(就是福建話),所以實際上他使用的時間只有四十五分鐘。可是四十五分鐘的經,我們要好幾個小時來做準備聽經的工作,我們才真正能聽到東西、真正能學到東西。沒有充分的準備,冒然到講堂去聽經,你多分的利益就不容易得到,所以聽經要做預備。聽完之後能有機會復講,這是我們這一生當中在講台上成功的關鍵,你要不上台講,你就沒有辦法學出來。
今天佛學院很多,中國、外國都很多,為什麼佛學院裡頭訓練不出人出來?沒有講台練習。所以他念了四年,上講台不行。李炳老當年那個培訓班,特色就是有講台,有兩個練習講經的場所,一個台中蓮社,是女眾練習的場所;另外還有個靈山寺,那時候靈山寺請李老做導師,所以靈山寺是男生在那邊練講的場所,他有實習的道場。經常不斷的,學生利用這個道場上台練習講經,千錘百鍊鍊成的,這一點要曉得。佛法,我們既然出家了,就要把出家的事情做好。有一些年輕人不懂這個道理,去念大學,到外國去留學,有什麼用處?浪費那麼多的時間,所學非所用。如其是有四年的時間去念大學,你要有四年的時間在講台上天天鍛鍊,四年之後,在講台上成為有名的大法師了。你四年大學畢業出來之後,沒人理你,你所學的東西,跟一般學生平平,沒有出色之處。四年學的知見,學了很多科目,學了很多常識,弘法利生用不上。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我在台灣的時候,我跟印海法師,我們兩個同年,他現在在洛杉矶。我在台中跟李炳老學十年,學講經,他那個時候在美爾頓英文補習班,補習了十年,他念了十年英文。我們兩個人同樣都使用十年的時間,可是十年之後,我們的成就不一樣,這個相差懸殊太大太大了。念了十年,真用功念了十年的英語,普通跟美國人應付沒有問題,講經不行,我們講經他把經翻成英文的時候,不行,翻不出來,你才曉得這個多艱難。我們碰頭的時候,他講說:你那個路子走對了。你要是三年不離開講台,你真的就成功了,世間一般學校去念三年書,怎麼比也比不上你。我們搞的是這一行,印祖講的「敦倫盡分」,倫就是行業,敦倫就是我們要敦睦這一行,把這一行做好,敦就是做好的意思,就是恭恭敬敬把我們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我們今天曉得我們是哪一個行業,外國語文不懂沒關係,找翻譯,你講好了,人家自然給你安排翻譯,他需要,不是我需要。
我們這一行是個特殊的行業,跟世間這些行業,說有關係,關係很密切,說沒有關係,毫不相干。世間行業要講求學歷,我們這個行業講求道業,不講求學業。所以沒有念過書的,不認識字的,他真正修行,經講得好的,到社會上哪個不尊敬?你們看看倓虛老法師《影塵回憶錄》裡面記載的持律法師,曬蠟蠋的,那個人沒念過書,不認識字。那麼樣的老實,可貴就是老實,頭腦裡頭沒有雜念,不會拐彎的,直的。夏天人家曬衣服,人家說香燈師,蠟蠋搬出去曬曬。你們會不會把蠟蠋搬去曬?我相信你們個個都聰明,不會。他就那麼老實,就把蠟蠋統統搬出去曬去了。老和尚看到他老實,知道他有成就,這一般人比不上,叫他不要做香燈師了,到育王寺去拜捨利,拜釋迦牟尼佛的捨利,一天拜三千拜。他老實,教他一天拜三千拜,他就老老實實去拜三千拜,拜了三年,他開悟了。開悟之後,他會講經,也會作偈子,都作得很好,許多地方請他去講經,大家對他沒有一個不尊重。沒有學歷,小學都沒有畢業。所以我們這一行是重道業,不重學歷,要懂得這個道理。
我們所要爭取的,如果你要真正發心弘法利生,爭取的就是講台。一定要在講台上千錘百鍊,要虛心,要謙下,向每一個聽眾真誠的討教,請大家來指教,幫助自己進步,這就對了。決定不能夠傲慢、不能夠自滿,自滿你的境界就到此為止,不能再向上提升了。要曉得學無止境,等覺菩薩都謙虛,等覺菩薩都向初學的人討教。這就是儒家所講的,「下學而上達」、「不恥下問」,所以才能成就真實的智慧。不敢輕慢一個眾生,成就自己的道業,什麼道業?禮敬諸佛,成就禮敬諸佛,不輕慢一個眾生。所以在經論裡頭諸位稍稍留意就能看到,世法佛法都一樣,只要留意,只要你細心,學的東西學不盡,不要說一生學不盡,生生世世都學不盡。所以善財童子大家看到很羨慕,他遇到這麼多善知識。其實我們不比善財差,我們周邊的善知識比《華嚴經》上講的多得太多,可惜的是,可惜我們不是善財,要是善財你學習的進步就太快了。
佛在《華嚴經》上講得好,基本的一個條件,就是一定要得佛力加持,不得佛力加持那就太難太難了。說法的人要得佛力加持,聽法的人也要得佛力加持。佛力加持有哪些條件?第一個條件,善根,宿世的善根,這是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親近善友。清淨就是菩提心的深心,喜歡清淨,善友是外緣;喜歡清淨這是你裡面自己具足的緣,善友是外緣,內外緣都好,歡喜親近善友。親近善友當中,你不要去看善友的毛病。善友有沒有毛病?當然有毛病,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你一發現這個善友的毛病,算了,不親近他了,你把你的機緣馬上斷掉了。你要了解的是他的毛病是什麼,礙不礙事,小毛病不礙事,沒有什麼關係。
像古代鄭康成親近馬融,馬融是漢朝大儒,他有毛病,我們在書裡頭記載也看得出來,第一個,他心量很小,嫉妒心很重。第二個,他喜歡音樂,喜歡這些物質享受,他上課的時候,後面還有女樂唱歌彈琴,一面欣賞一面上課,他搞這一套。他用一個布帷攔起來,女樂在後面,他家裡養的有樂隊。所以上課的時候常常樂隊在他背後演奏,這些學生上課,學生當中也有不老實的,總想往後面去看看,這難免。那麼多學生當中只有鄭康成(鄭玄),三年從來沒有斜視一眼,馬融看出來了。馬融說:這個學生把我所有的東西全部學去了,三年全部學去了。學去了,不甘心,知道這個學生將來成就在他之上,不甘心,想害他。你看看你學東西學成功、學好了,嫉妒的人有,連老師都嫉妒!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連老師都嫉妒,但是鄭康成知道,怎麼不曉得?曉得。曉得什麼?他真有學問,他講的東西真有道理,沒錯,他只學這一部分,他不學那一部分,這叫善學。換句話說,老師的長處他完全得到;老師的缺點,他改過來,他超過老師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如果你要在今天親近一個善知識,這個善知識一點毛病都找不到,給諸位說,打著燈籠去找也找不到,沒有。古今中外都不會找到一個,除非你把佛找到,你找不到佛的話,菩薩都有過失,等覺菩薩還不圓滿,你哪裡去找個十全十美的善友?找不到。所以你一定要知道人家長處是什麼?短處是什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不煳塗。學人之長,捨人之短,那你就是會學的。這是講到參學。
五十三參,這些善友是什麼?就是我們周邊從早到晚所接觸一切人事物,這用他們來做代表。我們講這部經,要用現代話的講法。譬如五十三參,前面三位是代表三寶,三寶擺在前面,後面才是一切社會大眾的這些生活,說的是這些。三寶當中第一段,在《四十華嚴》裡面是吉祥雲比丘,八十卷裡面翻的是德雲比丘。他教我們什麼?他教我們學佛,學佛應該怎麼個學法?這用出家人來做代表,學佛怎麼個學法。第二位善知識海雲比丘,海雲比丘代表法寶,什麼意思?學教怎麼個學法,我們研究經教,這法寶。第三位妙住比丘,代表僧寶,裡面講什麼?修行怎麼個修法。你看多實際,開頭這三位善知識代表三寶,一個學佛,一個研教,一個怎麼修行。第四位彌伽長者,這是在家居士,佛法是教育,佛法是教學,所以頭一個他代表教學。教學要怎麼個教法?他很歡喜講演,凡是到哪個地方,聚集群眾跟大家講演,跟大家說法;用現在的話說,社會教育,如何從事社會教育工作。你看看它東西多踏實,你學了真的馬上就管用,哪裡說經典跟我們生活脫節?哪有這回事情!經典跟我們生活脫了節,這個經典學它干什麼?這個經典哪裡能稱得上是高度的智慧?圓滿的智慧?所說的字字句句跟我們生活學習密切相關,一點都沒有離開。這部經我們念了就真有受用,學了真有好處!所以這部經是圓教,大圓滿。大圓滿就是遍及一切各種不同的根性,跟其他的經不一樣,其他的經教它是有特殊的對象,不是那個對象他就得不到利益。《華嚴》是圓教,無論什麼根性統統都得利益。得益淺深廣狹就隨眾生的器不一樣,有人得的利益深廣,有人得的利益比較淺、比較狹小。這個佛在經上也有比喻,好像天上下雨,雨水落在地下,大樹它吸收的水分就多,小草吸收的水分就小,用大樹跟小草來比喻根性不相同。根性大的,他得大利益;根性小的,他得小利益,沒有不得利益的。這是圓的意思,我們要懂。這部經是屬於圓教。
清涼這裡面有幾句話,很重要。在八十六頁倒數第三行,「教海宏深,包含無外。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語其橫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這個幾句要緊!海是比喻,教是如來的教學,在此地我們就剋定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講經說法,教化眾生。佛所講的義理、方法、境界就像大海一樣,深廣無際,所以佛法的內容是包含無外,無外就是無所不包。今天我們講世界規模最大的大學,它的內容也不敢說無所不包,它的缺陷還是很多很多。縱然這個世間的東西它應有皆有,人道以外的它就問題來了,天道的狀況它不知道,餓鬼道的狀況它也不知道,何況他方世界?你就想想它的缺失有多少,真是掛一漏萬。而佛在經裡面跟我們所講的,你看範圍多大,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此界他方,沒有邊際。這一切法怎麼來的?怎麼變化的?產生一些什麼結果?這佛統統都說盡了。雖然不能把每一樁事情詳詳細細給我們分析講解,塬則都掌握到了。聰明的人聽了這些塬理塬則,大致上他都能夠得到。
「色空交映」,色是色相,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相,空是講體性。色空交映,就是體相交融的意思,空性就在色相之中,色相沒有離開空性,性相一如,理事不二。「德用」是講作用,無論是體性的德用、事相的德用,都是無窮無盡的,這落實在教相上。「語其橫收,全收五教」,小始終頓圓。小是小乘,除小乘之外,還有人天,人天算在裡面,通常我們講五乘佛法。五乘佛法裡包括人天,講三乘佛法不包括人天,人天沒出六道。「總無不包,方顯深廣」。不但是人天,連地獄、餓鬼、畜生都包括在其中,真的是無有不包。這幾句話,雖然很少,文字不多,可以說已經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都給我們顯示出來了。人家要問你,佛教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到底講些什麼?這是個答案,很好,標準的答案。世尊四十九年就是說這個,你要問這一部《大藏經》內容是什麼?就這幾句,這個答得就沒錯。
我們再看八十七面,從第一行當中看起,「前之四教不攝於圓,圓必攝四」。前面四教:小始終頓,它不能包括圓教,但是圓教裡面一定包括它們,這才圓滿。它們所講的是一部分,圓是講全體,所以圓必攝四。「雖攝於四,圓以貫之」,在圓教裡面,這個四教是平等的,四教是一如的。「故十善五戒,亦圓教攝」,十善五戒就是人天,顯示前面所講的,總無不包。「尚非三四,況初二耶」。這個三是終教,第四是頓教,初是小教,二是始教。「斯則有其所通,無其所局」。所以圓教是融通,不是侷限的。但是在四教裡頭它是侷限的,四教裡頭確實有分別、有執著,圓教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故此圓教語廣」,從廣來講,「明無量乘」。前面跟你講三乘、五乘,不是真給你說,概略說的,是歸納起大類來講的;如果展開,展開是無量乘。小乘根性的人,小乘根性是一類;你要細說呢?細說每一個人根性都不一樣。小乘如是,大乘亦復如是,乃至人天也是如是。
每一個人思想、見解、境界各個不相同,所以說法能令那麼多聽眾,幾百人、幾千人聽眾,人人歡喜,人人得利益,你想想這是多難的一樁事情。所以我們佛法的講經,在一般來說,這叫大講演。大講演不是人數多少,十個、八個都是大講演,為什麼?他程度不齊,跟一般學術性的講演不一樣。學術的講演,講一個專題,大概都是有這些修養的、有這些知識的人,他們來聽,那個講演範圍是有限的,容易講。學校裡面上課,容易講,學生程度整齊。佛教這是一種社會教育,聽眾有得博士、碩士學位的,還有不認識字的,有老參的、有初學的,男女老少,差別太大了,你要統統都能顧及到,這個事就不是容易了。所以這叫大講演。所以這種講演,你要不得三寶加持,那怎麼行?所以三寶加持裡面,基本的就是善根,再就是親近善友,還要加上清淨信心。對佛生清淨信,對法生清淨信,對善友生清淨信,信為道元功德母,你沒有清淨信心得不到東西;有清淨信心之後,還要有願力,有堅固的願力,發願修學;再還要加上大悲心,真正能夠捨己為人。教化眾生,你要具備這些條件,你一定得佛加持。具足這些條件,不論你什麼身分,不論你什麼層次,一定得三寶加持,三寶是清淨平等的。所以本身要具備條件,缺一個條件就得不到加持,縱然有佛力加持,不是滿分的。所以我們要得佛力圓滿的加持,這些基本的條件我們自己一定要具足。這些條件都是佛在《華嚴經》上說的。然後對圓教的教義,你才能夠體會到,你才能夠契入,這是廣無量乘,無量乘就能夠契合無量眾生的根機。
「語深唯顯一乘」,從它的深度來講,《華嚴》唯顯一乘。一乘是什麼意思?令一切不同根性的根機,平等成佛,一時成佛,這才叫一乘法,這才叫不可思議。龍樹菩薩稱此經為大不思議經,它不思議在哪裡?能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善財童子在末後給我們做個榜樣。古來祖師大德特別提醒我們,《華嚴》到最後一生圓滿成佛,用什麼方法?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真正圓滿!如果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雖成佛不圓滿,諸位一定要懂這個意思。你成佛也不過就是在十住、十行、十迴向位,你在這個地位,達不到究竟圓滿,究竟圓滿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祖師大德在這部經上特別提醒我們,我們要注意,顯示西方淨土無比的殊勝。
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裡面引用隋唐這些大德,都是了不起的這些大士,這裡面有中國的、有日本的、有高麗的(高麗就是現在韓國),像元曉這是高麗的,這些都是真正有成就的大德。他們曾經用過心思去研究,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這一切經典,哪一部經典是第一?找第一,幾乎大家都公認《華嚴》第一。《華嚴》說得圓滿,無論在理、在方法、在境界,後面還帶表演。其實佛講經帶表演的,很多經上都有,《楞嚴經》裡面二十五圓通就是表演,也是做給我們看的,可是總沒有《華嚴》講得這麼多。《華嚴》是五十三位善知識,實際上是五十四個人。德生跟童女有德兩個人是一會,實際上是五十四個人。也有人說五十五,但是五十五,文殊菩薩是兩次出現,實際上是一個人。這是《華嚴》裡面表法的人數最多、最詳細,公推《華嚴》第一。《華嚴經》再跟其他諸經做一個比較,這是那個時代這些大德們公認《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第一,把《華嚴》比下去了。為什麼《無量壽經》第一?《華嚴》到最後的圓滿歸《無量壽》。所以這些高僧大德有一句名言留下來,《華嚴》、《法華》只是《無量壽》的導引而已。《華嚴》、《法華》是引導我們入《無量壽》的,《無量壽》才是真經,才是一切諸佛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經。
我們細細觀察、細細想想,他們講的話有道理!如果照《華嚴》的修學,不往生淨土,你就修成功了,你在華藏世界。生到華藏世界,你證得初住菩薩,十信心滿,入住初心,便成正覺,這就成佛了,從這一天起,世尊給我們講的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三大阿僧祇劫不是對普通人講的,是對剛剛證得圓教初住菩薩講的,你要得到究竟圓滿的果位,還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第一個阿僧祇劫證得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個位次,第二個阿僧祇劫是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祇劫是八地、九地、十地,你才曉得愈往上去愈難。三大阿僧祇劫不是對普通人說的,以為我們從今天修,修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了,哪有這種便宜事?我們現在念書是沒有學籍的,要從一年級才算起,我們是幼稚園,還沒有念一年級,不算。要把我們生生世世修學的加進去,那就是佛在《華嚴》講是無量阿僧祇劫,不是三個阿僧祇劫,無量劫。所以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然後才曉得淨土的殊勝。
為什麼淨土教在末法時期這樣受到歡迎?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我在美國,印海法師是我的老友,過去我們同在一起,在台灣辦大專佛學講座。他到美國去之後,在美國住了二十多年,建一個小道場。他那個小道場大概只有我們這個房子這麼大,來參加法會共修的,十幾個人,頂多二十幾個人,二十多年來都是這個樣子。我到美國遇到他,他請我講經,我講淨土,聽眾愈來愈多。我離開的時候,勸他講《無量壽經》,他說:《無量壽經》,沒講過。我說:沒講過,沒有關係,有黃念祖的註解。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出書,但是我有講過好幾遍的錄音帶,都供給他,都可以給你做參考,你可以發心講。他《無量壽經》一講之後,聽眾是愈來愈多,現在他已經換成一個大道場,那個道場比我們這裡大得太多,信徒愈來愈多。這是什麼塬因?換了方法,完全修淨土,弘揚淨土。修淨土,弘揚淨土,不僅僅是得阿彌陀佛加持,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加持,他得這個力量。所以道場興旺起來了。他以前講法相、講唯識,講的那些東西,人家聽了,也很難聽懂,聽懂了也沒用處。《無量壽經》,字字句句都能落實到生活上,學了真管用。所以末法時期,你修學這個法門,契機契理,真正是自利利他。其他的這些經論典籍,我們如果需要參考的,不是說不能看,我們需要參考,這些知識我們要懂,我們要在這部經上去發揮、去講解,把這個經義講得更透徹、更明瞭。可是要記住,我們是講給大眾聽的,大眾是什麼程度一定要顧及到,我自己悟入甚深,我把我的東西講出來,聽眾程度很淺,他依舊得不到受用,這個就錯了。一定要考慮聽眾的根機,他們要能夠接受,他們聽了能生歡喜心,這個弘法利生的工作就真的做好了,做圓滿了。
一乘就是一生成佛之道,一生成佛的方法,而且成的是究竟圓滿佛,這真不可思議!一乘裡面又分為兩種,「同教一乘」跟「別教一乘」。「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法華經》是的,中國禅宗是的,禅宗也是同教一乘,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別教一乘」,這就少了,只有這一部經,「唯圓融具德故,以別該同皆圓教攝。」所以圓教能包括同教一乘,同教一乘還不能包括別教一乘,這比較特別。古德判《無量壽經》說,大中之大,大乘裡面的大乘,圓中之圓,圓教裡面的圓教,唯一真實,說到一乘當中的一乘。所以我們學佛對典籍不認識,那很糟糕,你要真正能認識清楚。在一切經裡頭,我們選哪一部經?你真正選對了,真選明白了。像這些,如果沒有人給你指點,你自己要在裡頭去研究,一樣一樣搞清楚了,再到裡面去選擇,太難太難了!你要搞到哪一年,你才能搞清楚?這就是親近善友,關係就太大了,對善友要能生清淨信心,我們就少走很多冤枉路,直截的就契入,所謂後來居上,這個話有道理。我們吸取前人的經驗,把前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經驗,省多少事情?人家花了幾十年,我們幾天就學來,就在他經驗的基礎上,我們又往上提升,這就超出了。別教一乘裡面最難得的,就是「圓融具德」這一句,具是具足,德是德能,一樣都不欠缺,圓圓滿滿,這太難得太難得了,純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剛才說等覺菩薩都還有欠缺,都還有不圓滿,唯有如來果地才真正得大圓滿,沒有欠缺了。
清涼大師為我們顯示,他開了四個科目,四門,第一個,「明所依體事」,即事法界;第二個,「攝歸真實」,真實是性,事是講事相,宇宙人生的現象,真實是理體,這理法界。下面兩個是講它的作用、德用,「彰其無礙,即事理無礙法界」;末後講「周遍含容,即事事無礙法界」。清涼為我們說出四種無礙法界: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再細說,「各有十門,以顯無盡。」這裡面的味道太濃,味道太厚,無限的深廣,道霈禅師在這裡節略它的綱要。末後,他在那裡勸我們,末後有幾句話勸導我們,這個文在九十九面,九十九面第二行,我們念一念:「疏論」,這是清涼的《疏》,李長者的《論》,「發明經中圓義最為詳盡,不能具引」,他這裡引,只引一個綱目,詳細的是在塬文裡面,塬文諸位手上都有。「有志入斯廣大法門者,宜博覽深思焉。」
我們這次講這部經,是先講經文,不談玄義。為什麼?如果要講玄義,我看至少要一年的時間,一年的時間,大家都接觸不到經文,聽眾就會跑掉了。你講得太啰嗦、太繁,講的我們也不懂,我們想來聽經的,一句經文都沒聽到。我們要懂得契機!所以這種深的意思,暫時不說,等什麼?等我們全經講完之後,我們再把這個來做總結論,那就有味道了。為什麼?全部《華嚴經》他聽到,然後講《華嚴經》裡頭精要的義理,特別有味道。所以玄談,跟諸位報告,玄談是對老修說的,對有基礎的人說的,那才有味道。初學的人,那是摸不著頭腦的,摸不到邊際的,他對這個就很難產生興趣。
可是我們自己修學的人,玄談我們用道霈他節錄的綱要,好。這個綱要裡頭,這一段東西要把它背熟,要記得很熟,然後你入文,你就會感覺得很輕鬆、很方便。像四法界裡面,他提出這十個綱,這十個綱一定要記住,在八十七面最後一行:「教義、理事、境智、行位、因果、依正、體用、人法、逆順、應感」,這個要能背得出來,要能記得很牢,而且先後次第不可以亂。所以我們背的時候,最好是一、教義,二、理事,這樣你就不會亂,順序都連起來了。這個綱目什麼意思,你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這個節錄好,這個節錄的本子非常便利於初學。這一部分的東西要背過,現在暫時不能理解,沒有關係,你把它記熟。記熟,到聽經的時候,經文裡頭統統都會講到,這是散布在全部《華嚴經》裡面。換句話說,全部《華嚴經》所講的,不離這個架構。這裡面最精彩的就是十玄門,十玄就是周遍含容,事事無礙,在九十二面。理事無礙裡面,彰其無礙,第三,在八十九面。這個綱目都非常重要,能把它的小註背誦就更好,不能背誦小註,這個綱目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實在講它這個分量已經不太多,我希望真正要學《華嚴》,一定連小註都要能背過,要背得很熟,你將來入經文,你聽經跟將來自己弘揚、講解,這是基礎。你沒有這種基礎,你怎麼辦?
道霈禅師節錄的,還是以《疏》為主,《論》裡面節錄的並不多,《論》裡面只在九十八面,只有五行文。在九十八面第六行,「論,教義差別,亦有十門」,把十個綱目都抄在此地,詳細的,詳細在《合論》裡面,他是以清涼的《疏》為主,可是《論》裡頭也有非常精彩的開示。所以塬書我們要讀,我們要背誦、要牢牢的記住,用這個本子好。我們如果在裡頭再畫、搞的時候麻煩,他已經搞出來了,而且做得還真不錯,非常適用。你看看他的玄義這麼一冊,薄薄的,就這麼厚一本。它的塬書,塬書《疏鈔》那麼厚一本,那麼大的一本;這個也是,也是第一冊的一本。兩本,他把它節錄成這麼一點點,好!這一本裡頭,前面去掉它一些目錄,實際上不長,前面目錄去掉這麼多,這個去掉差不多將近一半,去掉一半了。所以他這個的確是節錄得好,對我們後學真是有好大的幫助,這是我們要感激道霈禅師的。
下面這一段,第六段,在九十九面第四行,「所被之機」,這一段是講什麼條件能夠學這個法門,要具備什麼條件?或者是具足什麼樣的資格,才能做《華嚴》的當機者?這就很重要了。清涼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說出十類,前五類不行,決定不是《華嚴》當機者。第一個講無信,九十九面倒數第四行末後這一句,「一、無信非器」,根本他就不相信,他根本不能接受,這個當然不行,「以聞生誹謗墮惡道故」。「二、違真非器」。這些我們都要記住的。第一個,無信,大概我們不會犯這個,我們信心不夠深,這是可能有的,但是總會相信,還不至於謗法。可是違真,這就很可能犯這個毛病,為什麼?依經教求名聞利養,打著佛教的招牌搞名利,如果我們走上這個道路上去的時候,將來的後果也是三途。這個就是「不淨說法」,不淨是裡面有貪瞋癡慢,說法,說法是增長自己的貪瞋癡慢。所以雖然是講經說法,果報還是在三途,這是特別要提醒自己的,弘法利生真的要一塵都不染。
今天我上課遲到幾分鐘,接到台北一個長途電話,那邊有很多人捐贈房子、捐贈地給我。就有很多人聽到,要找我,要怎麼樣,這樣處理,那樣處理。我就跟他說:我會回台灣去一下,跟大家見見面,謝謝大家,我一樣都不要。我說:我可以接收,接收過來的時候,你們大家成立一個董事會去管理。我說:董事長,叫悟道去當董事長,我不干,我完全煺出。你們發生疑難雜症來找我,我教你怎麼解決,我自己決定不干,捨得乾乾淨淨,我什麼都不要。年歲這麼大了,還搞這麼拉雜事情,年輕都不搞了,何況老了還叫我搞,我哪有那麼傻!
我一個人悠游自在,我過的日子多舒服!我可以全世界到處去玩,走到哪個地方,講個一、二次講演,你看哪個地方對我招待都很優厚,把我當上賓看待,我永遠作客,不做主。主人很累,客人受人招待,這多自在!人想通了,要做快樂的人,哪裡去做那麼笨的人?不干!永遠作客,不要做主。一切所有的,我們有使用權,不要有所有權,有所有權你就苦了。我有使用權,我在這裡享受用一天,走了,一切與我不相干。使用權就好像我們住旅館,我們住幾天,我有使用權,我在這裡享受,很自在。所有權是旅館的老闆,他有所有權,有所有權,今天房子漏了,哪裡不能用,他還找人來修補。我們不管這個事情,你說多自在!學佛就是學智慧、學聰明,不干傻事。所以名聞利養決定不沾,我們生活一切受用已經自在,一切都有人照顧得很好,何必自己還找麻煩?
這個地方,這個話說得好,這是清涼大師講的,「依傍此經以求名利,不淨說法集邪善故」。那個善不是真善,邪善。世間人邪正搞不清楚,他把邪善當作真善,彼此都造業,會說法的法師造業,那些信徒供養捧他的人也造業,這個就不得了。「三、乖實非器」,乖是違背,雖然學這部經,雖然講這部經,不解如來真實義,以自己的意思來解經,錯了,這就乖實。「如言取文」,如言取文是什麼意思?依文解義。「超情至理不入心故」,超情至理是真實義,不解如來真實義。依文解義,佛家常講三世佛冤,三世佛都喊冤枉!這是錯了。上面講的這三種凡愚,「故下文雲:此經不入余眾生手」。這講是凡人、愚人。第四種,這是小乘人,「狹劣非器,謂一切二乘」。他們不相信大乘法,他絕對不相信《華嚴經》是佛說的,就是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取出來的,他們說是龍樹菩薩偽造的,根本就不是佛說的,這是見解很狹劣。所以二乘人在華嚴會上如聾如盲,意思就在此地。第五種,「守權非器」,這是講三乘聖者,包括權教菩薩在其中,他們分別執著,不相信有圓融具德的法門,縱然聽了他不相信。所以後面說,「不信不解,不順不入」,這個不是真實菩薩。這五種都不是《華嚴》修學所要求的條件,這五種都不符合,這五種非器。
後面五種就是正確的,這是《華嚴經》教學的對象。第一個是「正為」,這是一乘圓頓根性的人,正對他們的機,他們接觸一定生大歡喜心,夢寐所求的大法,沒有想到就在眼前,他能生出這個歡喜心。第二類「兼為」,雖然不是圓頓根性,但是對於圓頓一乘大法歡喜,雖不能夠悟入,他相信,他不懷疑,喜歡讀,喜歡聽,這在阿賴耶識裡面播下金剛種子,所以這個叫兼為。第三種叫「引為」,引是引導。前面所講的權教菩薩,雖然他不能夠接受圓頓的大法,但是他不反對,他知道有圓頓的教法。如果他不拒絕,也能夠來聽,聽久了就受長時間的薰習,對他就有好處。實在講圓頓根性也不是天生的,還是長時間薰習成種。為什麼世間會有一類圓頓根性的人?過去生中積的善根,曾經多次接觸圓頓大法,阿賴耶識裡頭有這個種子,遇到緣起現行。這就是前面講的善根,宿世的善根,遇到緣起現行。所以這個引就是薰習。只要他不排斥、不拒絕,講經他天天來聽,這一部經從頭聽到尾,這麼長的時間薰習,決定會起作用,一定得利益。這上面講,「後因薰習,方信入圓融」。第四「權為」,權是權巧方便,是對前面二乘人所講的。權為裡面,此地說得很清楚,「故諸菩薩權示聲聞」。佛菩薩為了要度二乘人,破除他們的分別執著,希望他們能夠接受這樣的大經,佛菩薩就示現為聲聞眾,跟這些二乘人一樣的固執,一樣的排斥不接受,但是有個特別的機緣,他遇到了,他也來聽了。實際上是做給二乘人看的樣子。他們那些同伴:你聽了怎樣?還不錯,可以聽。慢慢就把他們引過來,是這個方式。這是佛菩薩真實慈悲、真實的誘導,用這個方法。後面這是「遠為」,遠為就是凡夫外道,他們根性雖然是劣,也未必能聽得懂,也未必能解其義,可是聽眾當中還就有這些人,他根本聽不懂,但是他天天要來聽。我過去在台中,李老師法會裡面,這樣的人就很多,每一次講經他都來。問他聽懂沒有?不懂。不懂,他也願意坐在那個地方,眼睛看著老師,耳朵仔細的聽,口裡頭他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在那裡念兩個鐘點佛,每場必到。所以這些人實在講也是影響眾,來壯觀這個場面,有這麼多聽眾。其實他不懂,雖不懂,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善根種子他真的種下了。這是清涼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講的十種根性,後面這五種是修學大經、聽聞大經的條件。
在末後結論裡頭,他說的這幾句話好,「若除妄想,皆見佛智故」。在一百零二面,最後這一行,最後這一句。又說,「況法性圓融,感應交徹,無有一法而非所被。」這是從理上來說,這部大經普遍被一切根機,就像《無量壽經》一樣,廣被九界眾生。這是說真實的,前面講那五種,那是一時不能接受,是暫時的,不是永久的。所以要是往遠處、深處一看,這部經是沒有一個不得受用的,九法界一切眾生都得最殊勝的功德利益。
李長者他這裡頭一段,也有很精彩的說法,我們看《論》,一百零三面第三行,「此經法門付囑何人者,謂付囑大心凡夫」。李長者在《論》裡頭,特別強調大心凡夫,他有根據,他不是隨便說的。「如來出現品」,這引用經文,這是佛在經上講的,「佛子,此經珍寶,不入一切余眾生手,唯除如來法王真子,生如來家,種如來相諸善根者。佛子,若無此等佛之真子,如是法門不久散滅。何以故?一切二乘不聞此經,何況受持、讀誦、書寫、分別解說。唯諸菩薩乃能如是。」這是引用《華嚴》經文裡面兩段話,然後他給我們解釋,底下,「解雲:生如來家者」,怎麼叫生如來家?「自覺」,這第一個條件,這兩個字就是一句,要自覺。「自身、法身、根本智,與佛真性,性相平等,同無性味,混然法界,自他情盡,唯佛智慧明徹十方,無性無依,無生死性,名為生在佛家。」這個是長者給我們做了註解,什麼叫生如來家。這些話,我們能做得到嗎?這是我們的境界嗎?我們一看,不是的。為什麼不是我們的境界?還是前面一句話,大心凡夫,我們沒發大心。諸位曉得,大心一發,你就住如來家,就生如來家。這個說得很明顯,我們是凡夫,我們可以做得到,這小心量是決定不行的,一定要發大心。經上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諸佛如來是這個心量,這是真心,真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我們是迷失了真心,在一切法裡面分別執著,把心量搞得這麼小。小到實在可憐,不但不能容人,連自己都不能容忍,自己心裡常常有矛盾,自己都不能容納自己,還能容納別人嗎?自己一會想這個好、一會想這個不好,自己跟自己都打架。所以要想修學一乘,沒有別的,從哪裡做起?拓開心量做起。
你真正能把心量打開就「自覺」。自覺而後,給諸位說,你才有「自身」。我們現在有沒有自身?沒有。怎麼說沒有?做不了主。我要想我這個身體圓滿,我這個身體健康不生病,做不到,做不到你就沒有自身。你要曉得,你心量拓開,自覺之後,你就有自身。自身是什麼?你自己做得了主。佛經裡面講的「我」,「我」的意思,是主宰的意思,是自在的意思。所以佛經上說,八種我,八種自在,你才有自身。不要看到這個自身,以為我們有,錯了,你依文解義。這個自身是自在身,是真正做得了主的身,應化在這個世間也自在。「法身」,法身是體,理體。自身是現相,報身、應化身這是自身。「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清淨心,無知,清淨到極處,這個心起作用就無所不知。所以它是無所不知的根本,稱它為根本智。
「與佛真性」,諸佛的真性跟我們自己的真性平等的,諸佛的法相跟我們的法相也是平等的。「同無性味」,無性就是自性,無性才是真性,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混然法界」,跟法界圓滿的相應。「自他情盡」,情是分別執著,在一切法裡頭分自分他、是非人我這個念頭斷盡,沒有了。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盡,這個時候顯露出來什麼?顯露出來如來果地上的智慧,就是自性的智慧現前,法身、般若、解脫現前,我們講的三德祕藏。這個時候「明徹十方」,這是你起作用,十方三世逐漸逐漸都明白、明瞭了。「無性無依」,這個無是遠離的意思,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自性,這個也不執著了,你還執著有個自性,你的真性裡頭還是有一物,那就錯了,你還有依,依是情執,沒有了。「無生死性」,這個性是體性,真正證得不生不滅,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這個是如來境界,「名為生在佛家」。
你契入如來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一真法界,圓教初住菩薩就證得。由此可知,大心一發就超越十法界。怎麼超越的?我們從前有個比喻,十法界是個邊際,像我們現在一般小朋友喜歡玩的氣球一樣,氣球吹氣,吹得很大,再多吹一點爆掉了,就行了,就出去了;你不夠的話,你永遠在裡面,很糟糕,你出不去。所以心量要大,再大、再大,把六道衝破,六道突破了;再大的時候,十法界也突破,就行了。所以你的心量不大,你怎麼能突破?這是大乘法比小乘法妙太多了,大乘法就是教你心量不斷的擴大,把六道十法界就突破,它用的是這個方法。這個愈大的時候,你的清淨心、平等心都現前,不再斤斤計較是非人我,不再計較六道,也不計較十法界,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捨掉,就契入如來境界。
然後就起作用,你看這個作用,「以自體無作平等悲智力故,紹隆正法,統治眾生。隨所應作,以法調伏,令諸眾生,差生死業,所有一切安樂之法,皆悉樂之,是則名為持佛家法。」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續佛慧命,弘法利生,它起作用,起這個作用。然後你才想到,長者的話不錯,這個法付囑於什麼人?大心凡夫。他有資格契入境界,他有資格持佛的家業,續佛慧命,弘法利生,他就有這個條件。這個話說得太好,不啰嗦,真的符合簡易詳明,大心凡夫四個字。你看看在一切經裡頭講這個事情講多少,講都講不完,講到最後,我們聽了莫名其妙,不知道從哪裡下手?他這個方法,你看這麼簡單,就是教你發大心。發大心捨己為人,人就是自己,自己就是眾生,自他不二,這是下手之處。然後起用是「自體無作平等悲智力故」,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裡文字不同,意思完全是一樣的。自體無作,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叫無作。可見得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他沒有意思,不是說我有意,看到眾生可憐趕快去幫助他,不是的,他要有這個心,這個心是凡夫心,不是大心。大心裡頭完全是感應,接觸到之後自自然然的反應,沒有一念作意,所以稱作無作。如果我們有作意的,我們是有作,有作是凡夫,凡夫作。無作是佛菩薩作的,他作得比凡夫作得更圓滿、更實際,沒有作的意念,他真作了,這個就所謂是自性法爾如是。這個裡面顯示出來是平等性裡面的悲智力,大智大悲,無緣,無條件,所謂無緣大慈,這個緣當條件,沒有任何條件;同體大悲,盡虛空遍法界跟我們同體,同一個自性,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我們以這個來對待一切眾生,這樣的心對待眾生。
「隨所應作,以法調伏」。這個應作與法性相應的,也就是我們現在講契機契理的,一定要雙契,這就是應作。契理不契機,佛不作;契機不契理,佛也不作。諸佛所作的都是以法調伏,「令諸眾生,差生死業」,這個差是遠離,就是離的意思。所以它有出離的意思,出離生死,出離六道輪迴,出離十法界,佛菩薩教化眾生這是最主要的目的,這是離苦。離苦後面就是得樂,「所有一切安樂之法,皆悉樂之。」令眾生離苦得樂,這叫持如來家業,續佛慧命,利益眾生。這是教給我們用什麼樣的態度契入華嚴境界,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弘法利生,幫助一切大眾都能夠得到如來最殊勝的教法、最殊勝的功德利益。所以它不同余教,不同那些小始終頓,當然更不同於世間法的教學,顯示出《華嚴》無比的殊勝圓滿。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道霈的《纂要》節錄得非常好,真的是把這麼繁雜、復雜的玄義節錄成簡簡單單,條目非常清晰,對我們初學很方便。我們可以依著這個綱目,再去讀《疏鈔》的塬文。你暫時不讀,也沒有關係,暫時不讀,暫時我們先從經下手,經完成之後再回頭來讀,味道會更濃。我們這次講解也採取這個方式,所以利用講經前面這段時間,把這個略略的給諸位做一個報告,使諸位認識《華嚴》,對《華嚴》產生信心、產生興趣,我們學習起來能法喜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