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祖先創字,都在啟發我們的智慧。“義”(義)是會意字,從羊,從我,我指自己,羊是善、祥。意思就是人愈行善,他會愈完美。為什麼?德行會提升,心量會擴寬,施比受更有福。不只德行會提升,還會吉祥。“積善之家,必有余慶”,不只庇佑子孫,那個善絕對會回到他的身上。所以這個“義”字很有味道,人生有義,就是道義人生,不斷提升自己的德行、福分,不斷地盡力去幫助他人,盡道義。人這一生最有意義的就是成就自己的智慧、德行,又成就他人的人生,自利利他,多有意義!結果我們現在不是,有了錢變守財奴,自己的靈性下降、德行下降,又不幫別人,又利益不了別人,甚至於走的時候,人家說,“死得好,蒼天有眼!”那這樣的人生有啥意思?
歷史中記載著很多,就一念善心,最後感得很好的福報。魏晉南北朝有個人叫陰铿,有一次跟朋友吃飯,服務人員過來幫他們斟酒,他的存心很仁厚,感受到在外面工作很辛苦,很可能他干了那麼久,那個酒他連一杯都沒喝過,因為窮困嘛。其實很多人從鄉下到都市打工,都省吃儉用,不敢花,因為要給家裡的老人、妻兒留。像我父親去讀大學,家裡很窮,吃面都是吃湯面,都是湯一堆、面一點點而已,很節省。所以陰铿就很歡喜恭敬地給這個服務的人盛了一杯酒,還拿了一些美食給他吃。旁邊的朋友都用異樣的眼光看他,“你為什麼這樣?”他說:“人家干那麼久,可能連酒都沒有喝過,這在人情上,他一定很難受,我也很難受。”後來發生“侯景之亂”,陰铿被賊寇抓起來,眼看就要喪命,突然有一個人沖過來,幫他解圍,把賊寇打煺了。他向他感謝,對方說,我就是你曾經盛酒給我喝的那個人。施恩惠給人家,就這麼一點恭敬心施的恩惠,最後救了自己一命。
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中舉不勝舉。春秋時代晉國有個大臣叫趙盾,他非常忠誠,剛好遇到昏庸之君晉靈公,晉靈公很奢侈,把人民的錢亂花,人民很苦。趙盾就一直勸,勸不聽,晉靈公反而懷恨在心,雇殺手鉏(chú)麂要去殺趙盾。結果趙盾每天要上朝以前都穿得恭恭敬敬的,靜一靜心等著上朝。這個殺手一來,看到他要上朝前如此恭敬對待他的職責,那種德容流露出來,感動這個殺手。他想:這樣的人鐵定是國家的棟梁,人民不能少了他,我不能殺他。可是我已經接受了君王的命令,我又不得不做。最後他自己撞槐樹自殺了。
晉靈公不死心,又設了一個酒宴請趙盾來,要謀害他。而趙盾曾經有一次在首陽山下,看到一個人昏過去了,因為餓了好幾天,餓昏了,他趕緊把食物給他。後來才了解這個人出去打拼好幾年了,沒有什麼成就,回來了,就快到家了,餓昏過去。結果給他食物,發現這個人把一半以上的食物都撥到旁邊。趙盾問他:“你怎麼不吃完?”他說:“我好久沒看到我母親了,我雖然很餓,我也怕我母親沒得吃,這一半要帶回去給我母親。”趙盾一聽很感動,“你趕緊吃,你放心,我再給你母親准備。”就施給他一飯之恩。
後來晉靈公設酒宴要殺趙盾,就在酒宴的過程,突然有個人站出來說:“酒過三巡就好了。”因為他已經發現國君埋伏重兵要殺趙盾,但是這些兵都還沒有站好崗位,他趕緊站出來,拉著趙盾就跑。晉靈公馬上放他身邊的獵犭去咬,結果這個人就撲上去,把犭給打死了,又帶著趙盾繼續跑。結果那些殺手圍過來,都被他給打煺了,就救了趙盾一命。趙盾很感激,這個人就說:“我就是當初在首陽山下,你賜給我一頓飯的那個人,我一直記著這個恩德要回報。”這個人叫示瞇明,後來進宮廷當官,所以才有機會救了趙盾一命。
天道好還。其實幫人就是幫自己,為什麼?首先在幫人的時候,自己的德行、智慧都在提升。人的自私自利淡了,智慧就慢慢彰顯。自私自利是煩惱,煩惱會障礙智慧。都是為人想,煩惱愈來愈少,智慧、德行都會增長,福報會增長。其實愛人就是愛自己,幫人就是幫自己,自己的智慧、德能、福分,都在這布施、利人、施恩惠當中提升起來。
所以為什麼老祖宗都教我們“吃虧是福”,不要計較,一計較了智慧、德行、福分都下降。坦白講,幾個人懂得自愛?不隨順五常——仁、義、禮、智、信,就是在糟蹋自己的德行了,哪是自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