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禅即是參公案、參話頭。公案、話頭有多種多樣,有的參“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來面目”,有的參“本來面目是誰”,有的參“拖死屍的是誰”,有的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近百年來,禅宗道場都以參“念佛是誰”這個話頭最為普遍。
所謂話頭,例如“念佛是誰”四個字是一句話,這句話沒有說出來以前是話頭,說出來之後就是話尾了。虛雲老和尚說:“話頭就是一念未生之際,即是不生;不掉舉、不昏沉、不著靜、不落空,就是不滅。時時刻刻單單的的,一念回光返照,這‘不生不滅’就叫做看話頭或照顧話頭。”我們練習參禅的人,首先要看這一句話頭,不能在這個上面思量卜度,胡思亂想,思維念佛是誰,究竟是誰,這樣的思量卜度就不是工夫,而是打妄想了。
現在我們談談參“念佛是誰”的下手方法。念佛的人當然知道念佛,那麼反問你是誰在念佛呢?你一定說:是我在念啊!那麼又再問你一句:是口念呢,還是心念呢?如果是口念,那麼睡著時,你的口還在,為什麼不念呢?剛死了後口還在,又為什麼不念呢?如果是心念,那你的肉團心能不能念呢?如肉團心能念的話,那麼睡著時,肉團心為什麼不念呢?死了之後那個肉團心又能不能念呢?又有人說是靈性在念。那麼靈性是怎麼樣的呢?是長、是短、是方、是圓、是肥、是痩呢?還是青黃赤白色呢?就是在這個不明白之處,要反問自己。這個反問不是要你以話來反問,而是要你以意反觀,就是反觀你的話頭。集中精神注意力,向自己反問:究竟念佛是誰?
初用功的人,對於這一法沒有用過的,是會感到有一點不很自在。你不要怕,坐下來,把腿子盤好包好,把身體坐得端端正正,你自己默念幾聲佛號,在默念最後一聲時,你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誰”字上面。這個巧妙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在反觀這個“誰”字時,你的妄想就給擋下去瓦解了。
我們初用功的人,一下子想把住這個“誰”字,把時間看長是比較難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辦這個事之前,無量劫以來都是隨妄想轉。你現在要把它扭轉過來,不讓它打妄想,要把妄想轉變到這個“念佛是誰”的“誰”字上去,這個不是一下子就能夠辦得到的。所以古德說:“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這兩句話怎麼說呢,就是我們無量劫以來打妄想打慣了,很熟,而妄想是很熟。要把這個很熟的妄想慢慢的丟掉,轉為生;要把參“念佛是誰”這一念抓得很緊,轉為熟。這樣就叫做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我們參禅,參究話頭亦復如是。要把我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這個“誰”字上,不起二念,只是反觀這一念“誰”字。
初參用功的人,即使你想把注意力集中,它總是集中不長久,又被妄想打失了,但是你一覺察到時,就立刻趕緊把話頭重新再提起來。
古人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妄想來了,你不要怕它,不要和它拼命一樣,你只要不睬它,不隨它轉,只要照顧你所參的一句話頭就好了。
有些人在這個如意妄想當中,覺得很愉快似的。他們融入妄想了,隨著它轉,所以感到很自在快樂。這個千萬不能隨它轉,任它打啊!不論是好妄想,是壞妄想,一概都不要它,讓它跑開,你只要單單的的地,把這個“念佛是誰”的“誰”字觀察好就行了。“生處轉熟。熟處轉生。”當我們把“念佛是誰”一念用熟了,妄想便會慢慢減少,心亦會清淨了,疑情就會自然現前。當真疑現前時,念念不動,了了常知。如果能夠從朝到晚,二六時中功夫都不間斷,日久功深,觸境逢緣,便能開悟了。
初用功的人還要注意兩點:第一,就是你不參“念佛是誰”還好,一參心就煩得很,妄想就翻騰得不得了,這個時候,正是你用功用得得力之處。你如果不是看這個話頭,那打妄想你還不知道呢,所以你不要隨它轉,也不要懼怕它。當妄想打失了以後,感到自在,舉起話頭便要平心靜氣,就是說心要細。因為心不細,你若猛然將話頭一提便容易上火,氣就往上沖。你只要自己覺察到這一念,照顧這一念,“誰”字還在,你就不要再提了。如果再提,便是“頭上安頭”了。
第二,初用功的人參“念佛是誰”這一句話,搞了幾天感到不得力,又來參另一個話頭。其實不論哪一個話頭,意思都是一樣的,好像這個“誰”字是叫我們反觀注意力。
所以不論怎樣,參禅一定要有一個長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