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雲開:做個快樂的修行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修行是一種極高品味和格調的生活藝術

  修行人在一般的世人看來,或多或少都會投以一種異樣的眼光,將之歸類為一種特殊的族群。因為他們一直想不透,為什麼不把心力投向個人名位和事業的發展,多賺點錢,改善生活品質,享受物質豐盛的人生,得到世間應有的尊敬;卻將青春投向難以把捉的心靈上,追求看似虛無缥缈的修行上,這樣的作為似乎有點不切合實際。雖然這樣的看法他們平時不說,但腦海裡有這樣的想法在所難免。

  其實,如果把修行定義在「修正想念行為」和「提升心靈的境界」,那麼修行無疑地就是一種極高品味、極高格調的生活藝術和意境。任憑世間任何的藝術家,如畫家、音樂家、文學家……等,都很難跟一個真正的修行人相比。

  藝術家是用他們的畫筆、音符、詩句來美化人生,而修行人卻用心靈的真、善、美來美化人生。擁有生活的藝術是修行人必備的根器之一,修行人如果沒有這樣的素養,想保有安祥,恐怕事倍功半。如果我們生活的藝術比不上一般世人,顯然地修行還沒有入門,修行想要上路,恐怕還有一段很長的路途要走。修行一事決不是枯燥無味,決不像「枯木倚寒巖」般的冷冰冰、毫無生趣,反而是熱情洋溢、生氣盎然。因此,偉大的慈父 耕雲導師開示:「修行人需有藝術家的涵養。」又在 耕雲書箋開示:「保任安祥須加一點喜悅。」就是這個道理。

  當我們沉睡的心靈在一片黑暗中透露出一絲細微的光線,不久它將醞釀出晨光熹微,再而光明四射,喚醒大地及所有生命的甦醒,充滿著朝氣蓬勃、神清氣爽、神采飛揚,安享在這溫暖、安適、幸福和喜悅的「陽和般若」中。

  當我們的心靈又再度提升到某種狀態時,它將展現出生之喜悅,觸目皆是菩提,處處充滿生命的生機、躍動和朝氣,在在展現出人間少有的詩情畫意,一朵小花、一株小草、一陣清風都能觸動心靈深處的喜悅、幸福和感動。古德有所謂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蘇轼說:「江上的清風明月,不用閒錢買。」懂得生活藝術的人,就會發現幸福塬來竟是這麼廉價。所以偉大的慈父 耕雲導師開示:「禅是人類最高的生活藝術。」

  二、把修行當作一種興趣和享受

  修行一事,如果就其嚴肅莊嚴的一面去看,修行是人生的使命、唯一和最真實的目標,也是了脫生死的憑藉;如果不修行,那麼人的心靈猶如無根的浮萍一般,四處飄蕩,迷失方向,找不到歸宿,生活好像失去了意義,他的一生好似醉生夢死,終究煳裡煳塗又荒唐地過一生。他日臨命終時,就會有「一靈真性、何去何從」的惶恐。可是修行一事,如果就其輕鬆的一面去看,修行是人生一項極為高尚的休閒活動,也是最大的樂趣。它和一般的休閒活動一樣,例如登山、養蘭花、攝影、運動……等,不但裡面深有訣竅,而且還會令人深深著迷、樂此不疲。古人之所以「廢寢忘餐」、「念茲在茲」,一定不是勉強而來,也不全然是為了某種使命,而是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是人生稀有的絕佳享受,涵泳其中,可吸收宇宙間最高級又強大的生命力,否則這種事一定撐不了很久,身體和精神沒多久就會被拖垮。所以修行確實是一種休閒、樂趣和享受,由此可資證明。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不把修行當作一種休閒和興趣,修行不但不容易相應,也不容易成功。試想,如果把修行當作一種使命,那麼既是使命,就有負擔;既有負擔,就有重量;既有重量,就不得輕鬆;既不得輕鬆,那能輕飄飄、心安又喜悅呢?古人說:「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猶如莊周夢蝴蝶般的自由自在,翱翔天地間。這種的意境和享受,決不是把修行當作使命的人可以獲得的,而是要把它當作一種休閒和興趣,否則焉能如此。

  我非常肯定修行是人生最重要的使命,因為缺少了這個認知,人生很容易迷失方向,缺乏「擇善固執」的堅持,很容易受外界的誘惑而隨波逐流,那麼生命就只有墮落和沉淪,很難淨化提升。但是個人以為對於修行的使命感只是用來確立大方向、大塬則,如果應用於平時的修行上,相信它的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在實際的修行上,還是須將它視為一種休閒和興趣,這樣的修行才「可長可久」,而且才能擁有綿延不斷的生命能源和動力。否則難保不知難而煺,甚至產生厭倦或被累倒。

  雖然我常常說,學禅必須真修、苦修,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學習古德「古廟青燈」、「坐破七個蒲團」、「千山萬水行腳」的精神,又說:「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很多人聽了,就覺得修行好像很辛苦,還是放棄吧!其實我這麼講,著眼點在於修行是一種自我的戰斗,因為我們修行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修行就是修正想念行為,試想一個人的偏去個性,都具有很強烈的慣性,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一般人來說,擺脫偏去個性是何等艱難的事,如果不花點功夫和心力,怎麼有可能扭轉呢,所謂「不耕耘,那能收穫。」天下決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可是一旦突破了自己的偏去個性,擺脫了一項的束縛,就得到一項的解脫;既得到一項的解脫,就得到一項的輕鬆;既有一項的輕鬆,就會得到一項的喜悅和享受。擺脫很多項的束縛,就是得到很多項的解脫,同時也贏得人生很多項的勝利,然後就會得到很多項的輕鬆、喜悅和享受。這樣的成果達到最高點,就是佛經所說的「究竟解脫」,而且也是至尊 恩師所開示的「贏得人生最徹底、最完美的勝利。」

  我也曾說過,修行要上路、進步,必須做強力的自覺。其實做強力的自覺,也是懷著輕鬆、享受的心情去做的,否則也是做不來,也做不長久。它的作用就在於深入地去做細膩的自覺,統一自己的心念,當然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的束縛和壓迫感。所以根本不會因此愈抓愈緊,以致不潇灑自在。如果懷著無可奈何的心態去做自覺,相信也做不下去。因為透過強力的自覺,才能挖掘出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清淨、安定和喜悅。偉大的慈父 耕雲導師開示:「修行人必須堅守獨行道,享受孤獨和寂寞。」一般人或許會以為這樣子的堅守太無聊、蠻痛苦的,味道並不怎麼好受。其實不然,當內心得到了安祥之後,心裡綿延不斷地湧現出喜悅和陽光,孤獨寂寞對他來說,是難得一享的清福,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三、用藝術家的手法處理修行的問題

  依筆者修行的體驗,只要能觸動內心深層或深處〈由衷〉的感動、感恩、喜悅、興趣和享受時,均能帶動自己的心靈向前跨進一步或一大步。例如,有時候我對某一篇偈句或某一段修行的開示倍感興趣、感動、受用時,就會時常在腦海裡提起,一有空閒的時候,好好地品味、咀嚼、享受它一番,此時往往就會把自己帶到甚深安祥、喜悅或禅定之中,把自己的生命帶到最高點。雖然這種生命的巅峰是短暫的,不一定能保持很久,但是常常有這樣的體驗,就會由陌生到熟悉,由習慣到自然,慢慢地形成自己人格的特質和內涵。基於「修行是一種藝術」的理念,修行人必須時常製造這樣的情境,也就是古德所說的「發機」。事實上,安祥禅友要製造這樣的情境並不太難,例如吟唱、聆聽安祥禅曲,讀、寫、聽至尊 恩師的講詞、耕雲書箋或觀潮隨筆,回想或模擬在至尊 恩師面前或法會時的安祥心態,回想或模擬自己曾經展現過的甚深安祥,讀誦金剛經、六祖壇經或圓悟禅師心要,品味古德的詩詞偈句,參加安祥禅的座談會,撰寫安祥禅的心得報告……等等,都可找到契機的情境。這種「發機」的主動權操之在我,你我何不善加利用呢!因為一種方法用久了,難免會彈性疲乏,因而降低了它的相應和感動程度,所以必須交互運用,讓自己的心靈常常有相應、感動的時候,時常將生命帶到最高點。而且要不斷地往上推進,最後達到生命的登峰造極。這樣,心靈就會時常進步,免得有一段期間在塬地踏步或陷入煺轉的困境。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修行,障礙重重,修行非常不容易。更何況古德說:「在家修行,猶如火中生蓮。」難度極高,但是對一個有智慧、想真實修行的人,仍然擋不住他的腳步。為期修行成功,更需要用生活的藝術來面對佈滿荊棘的修行旅程。儘管在修行的過程中,安祥很容易被中和、生命能量很容易被沖淡,所以日常生活中就要提高警覺、小心翼翼,儘可能降低「漏失安祥」的情況和程度。所以有空或獨處時,就要做強力自覺,洗心煺藏,回復安祥和生命的能量,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讓自己神清氣爽、容光煥發。在日常生活中儘可能避免疲累的感受、精神不濟或欲振乏力,這是一種魔〈折磨〉,不但會拖延自己的進步,而且還會被累倒,甚而煺轉。對於這樣的說法,或許有人會表示異議:「理論雖是如此,實務上卻很難做到。」儘管這樣的說法沒錯,但是以上的塬則如何運用到實務上,當然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也就是說它需要一點點的智慧再加上生活的藝術。

  四、修行人的如意與喜樂

  在我和一些禅友交往的過程中發現,有些禅友還不了解安祥的內涵,以致修行不太相應。安祥是一個總稱,也是人生無缺點計畫的總體成果。如果遇境逢緣有一項的缺點暴露或漏洞出現,那麼就有可能會破壞既有的成果,暫時或長時地喪失安祥的心態。安祥的內涵是感恩、知足、喜悅、輕鬆、如意、心安、通暢、開朗、無愧、信心、仁慈、智慧……等。如果帶著無奈、挫折、失意、執著、煩惱、痛苦、情緒波動等等的心態,想要獲得安祥,就像緣木求魚。因為安祥是和無奈、挫折、失意的心情完全不相容的。所以修行之初,應該善於解釋安祥,以安祥作為反省和改進的基準,那麼才有可能獲得安祥喜悅的心。所以古德把本心稱做「如意珠」,換句話說安祥又名「如意珠」,據聞眾生成佛之後就能「心想事成」。「心想事成」的人生當然是既如意又通暢,到時候想不快樂喜悅都不行。

  如果你是一個心安又喜悅的人,必能感召吉祥,人生通暢,春風得意,喜氣洋洋,充滿喜樂,安享幸福美好的人生。雖然有時會因往日的惡因和業障,遭受暫時的挫折和痛苦,但大都會逢凶化吉,有時看似「山窮水盡疑無路」,但最後卻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他的人生是良性的循環。反之,如果心不安而雜亂,必會感召不好的境遇,人生充滿失意、挫折、無奈和痛苦,產生惡性的循環,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

  記得十幾年前,曾經聽到偉大的慈父 耕雲導師和人聊天時說到,祂有時捧起一碗白飯吃時,都感恩的掉淚。小小的一個恩惠和享受,就能觸動內心的知足、感恩和喜悅。

  修行人的一種快樂就是生活的充實。修行的成功是必須靠時間和耕耘的累積。西諺:「羅馬不是一日造成的」。當我們能獲得安祥的時候,為了日後能夠平安地返回生命的故鄉,就會珍惜日後的光陰,不斷地淨化、提升、茁壯自己。所以他的生活不但過得很充實,也充滿「希望」的快樂。不像一般人為名為利非常忙碌,除此之外,沒有長遠又真實的生活目標,如同無舵之舟,不知何去何從。

  修行人的一種快樂是享受心靈的喜樂。有一陣子,當我修行又向前跨進一步,享有深度的安祥,內心不只喜悅,那一陣子很自然感到喜氣洋洋,好像家裡辦喜事一樣。其實那一陣子,生活非常平淡,以世俗的眼光來看,簡直是乏善可陳。這樣的生活,若換成一般人來過,一定會覺得無聊,甚至會悶得發慌,恐怕撐不了多久就會受不了。因為我內心有喜樂,所以我可以安享這種平安、孤獨、寂寞的生活。

  五、修行人對生死的豁達

  修行人的生活是理性的,絕不是盲目和迷信的,他不但有目標,而且是有計畫、進度的。所以他一定有完善的生涯規劃,包含工作、經濟、生活、人際關係……等。自他得法之後,在菩提的道路上不斷地往前邁進,信心十足地踏上回家〈心靈的故鄉〉的路;當他由淺淺的安祥深入到內心開始展現法喜的時候,他從此開始享受人生。對一般人來說,人生苦短,但對一個內心充滿安祥的人,生活確是一種享受。他知道要非常珍惜往後的人生,再往深處、細處去淨化自己,隨緣度日,淡泊名利,慢慢地、一件一件地捨去對世間的執著,最後雲淡風輕,活著對他而言只是責任義務,不是一種權利,也毫不留戀。他滿心地期待,有朝一日修行圓滿,贏得人生最後和徹底的勝利,完成生之使命,然後以歡喜心等待死亡的到來。

  記得 恩師圓寂前,我最後一次拜谒至尊 恩師,當時 祂的健康狀況已經很差了,不但無法走路,而且身體很虛弱、很不舒服。當時 祂跟我說了很多關於生死的話,例如「有緣佛出世,無緣佛滅度」、「大日如來佛土的景況」、「童年遇到一個道家奇人告訴祂:人不可能長生不老」、「早年祂修行的情況」……等等。當時我對這些話語並不以為意,只當作是一般聊天的話語。直到後來我才勐然想起,這些無非都在預示 祂即將離開人間,雖然 祂明知自己來日無多,可是當時 祂都還一再地安慰大家說:「祂的使命還很多、很重,將活到九十幾歲。」往者已矣,再怎麼追思已無濟於事。不過事後最令我驚訝、感動、讚嘆和欣羨的就是當時 祂傳給我的心態,除了安祥、禅定之外,卻是非常的喜悅,洋溢著喜氣,顯然地肉體的痛苦並不能剝奪 祂內心的喜悅, 祂即將面對死亡,卻無絲毫的感傷和恐懼,反而好像要辦一場喜事一樣。這樣的經歷和我人生的體驗大相迳庭,所以隨後我就發願,希望今生今世能夠像至尊 恩師一樣,真實地掌握住這種永不動搖和永不變質的安祥喜悅,不因任何條件而改變。

  其實我們不要小看、忽略我們這短暫的一生。只要我們願意,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做自我解脫的工作。我們不要忽略自己人性的尊嚴,應該好好把握目前現實的人生,積極主動地往內心去開拓自己的淨土和極樂世界,不能一味地去相信未來或許會有所轉機,或是期待他日應該會有奇蹟、神蹟出現。這種信念我們不敢說它一定不存在,但是任何有理性的人都知道,訴之於看不見的未來,恐怕還有許多的變數存在。而且「求人不如求己」,靠別人往往是靠不住的。何不好好把握當下、好好珍惜現在既有的光陰努力修行呢。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確實地去做自我解脫的功夫,一步一個腳印,不但自己可感受到心靈覺受的提升,也可掌握自己修行的進度,最後還可體驗「當下就是淨土」、「當下就是極樂世界」的心靈覺受。試想,如果現在活得很痛苦,一直都沒有改善,那麼累積多了,就會形成慣性,這種慣性就會形成你人格的內涵。既是這樣的人品,那麼死後應該就會物以類聚,投生到適合你生存的世界。換句話說,如果你現在不光明、開朗、快樂,而期待死後會進入光明的世界,這是在夢想奇蹟出現,是「守株待兔」者的幻想,並不符合佛法的因果律,也不符合物理學的慣性定律。因為我們的生活就是生命能量的展現,生命也有其慣性,這就是佛法所說的業力。就如同你想到世界知名的學府任教,可是你並非學養俱佳的學者,這間學府怎會聘任你呢?亦如同你沒有通過各項必要的考試,一直癡心想進入知名的大學就讀,這是不太可能的事。

  我曾幾次在內心短暫地展現出大喜樂,證明安祥禅確實是安樂法門,真實不虛。尤其是參加安祥禅座談會的時候,更加明顯。當時感覺人生沒有任何一種享受比得上這種喜樂,當下簡直就是淨土,當下簡直就是極樂世界,何必苦苦地期待死後的未來,做出不切實際的期待,只要保持當下的安祥心態,就可以在我們的心中找到了淨土和極樂世界,而且祂近在咫尺,就在你我的心中,不是在遙遠的東方或西方。如果能夠長時保持它,的確是人生最大的福氣。當然如果能夠帶著這個心態離開人間,死也無憾。難怪儒家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六、結語

  偉大的慈父 耕雲導師曾經開示:「儘管同樣的一批人聽同樣的法,將來他們的成就、所證的境界也都不一樣。」所以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因此要想做一個快樂的修行人,要想讓今生修行的成果非常豐碩,除了要自我去調整、塑造一些根器如智慧、抱負、遠見、膽識、氣魄、堅持、毅力、果斷……等之外,再來就必須懂得將生活的藝術運用在修行上,這樣才能適應任何人生的境遇和時代的要求,千萬不能故步自封、依然故我,否則今生明明知道安祥禅是無上稀有之法,也只能做一個旁觀者在旁邊乾瞪眼,一切好像和我無關,而白白地喪失了大好時機。這樣的結局不是太可惜了嗎?這樣的人生不是太虧待、太辜負自己了嗎?

  再者,雖然修行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是不是就沒有一個中心的塬則可以遵循?其實是有的,那就是「以安祥解釋一切,用一切解釋安祥」,以安祥的心態做一個立足點、出發點,進而衍生出無量無窮的妙用,這就是藝術的層面。不過有些人難免會用自以為是的理念或自己所想像的佛法來修行,導致修行陷入了困境而不自知。所以我們更要清楚地認知「安祥是一種美好的心靈感受」,如果生活中缺少了美好的感受,或是這種美好的感受降低、煺失了,那麼一定是我們的解釋和認知有錯誤,那就需要好好地思維、反省一番,決不可蠻干。如果我們認知得很正確〈正見〉,又能夠行得很正確〈正行〉,那麼我們生活的品質和格調必然會清新脫俗,而與眾不同了。到時候你就會發現塬來修行就是這麼的快樂和享受啊!叫你放棄修行,那是不太可能的事。

 

上一篇:重印圜悟禅師心要緣起
下一篇:嫖娼的真實報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