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觀潮隨筆》的開示
《金剛經》之殊勝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之殊勝,在於其圓具性、相全分,而又善能顯示“金剛不壞性”,令受持者疾證“真常無念心”,以其絕對待,不可壞,故稱“至大至剛”。
因此歷來諸宗高僧碩德,無不兼弘此經,以是诠釋、注疏、衍論此經者獨多。尤其禅宗五祖以下,每藉此經印心;六祖且聞誦《金剛經》而開悟;淨宗諸祖勸上根人受持此經,趣生“上品”者,更多有所聞。至若感應道交、持驗顯跡,如驅邪、解怨、往生淨土、消災脫難……,直是代不勝數。
有志上乘者,苟信心懇到,志專精誠,於名利世榮,無所貪染,雖顛沛流離,亦不退失,決可一生成辦大事,中間且無迂曲。若是上上根人,宿曾熏修佛法,由於“信心清淨,即生實相”,持誦未終,已證“無生法忍”。縱是罪惡障重,但辦誠心,受持不辍,亦得陰霾徐消,漸近黎明,會當有“雲破月來”時也。
《金剛經》何以如此特優、特勝?此蓋本經全昭“現量”,並無枝節——理事不存,我法齊泯,無你起心動念處,無你攀緣附會處,亦無你望文生義處,故能“受無所受,持無所持,證無所得”,當下觸破娘生面,還得自在身。故知必是夙具大福德、大智慧者,乃堪信受此經。若是劣根下愚,聞說必生疑謗,何故如此?福薄、慧淺、不堪承當故。
總之,《金剛經》殊勝功德,具如世尊金口親宣。普願我同見同行者,發願受持,行見展卷便澈根源,語默鹹契本真,於無可思議處,疾證“無念、無相、無住”金剛心體,共相慶快生平也。
妙寶心
佛子始發生,如是妙寶心,則超凡夫位,入佛所行處;
生在如來家,種族無瑕玷,與佛共平等,決成無上覺。
——《華嚴經》偈
什麼是妙寶心?很簡單,它就是臨濟的“佛法無多子”,六祖指出之“正與麼時”,《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楞嚴經》的“如幻三摩地”,牛頭融禅師的“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也就是道家的真丹、真種子,又名“平常心”。
人們心地不平,強作高下,放捨家珍,出外乞討,溷風塵,迷歸途,愚何可及?豈知下學上達,必從此始,出苦飛航,別無他途。若謂更有,試問汝向何處安放?
方便
“我之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金剛經》
佛法,通俗地說,就是成佛的方法,亦即轉迷為悟的解脫工具。既已解脫,工具可以放下;若仍執持不捨,便是“法執”。猶同登彼岸已,負筏而行,才獲法益,轉成“法縛”;恰同“春池拾礫”,執石為寶,不識方便,辜負深心。
若解“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便知佛法只是從釋尊大悲深心中流注之善巧方便,只是特別有效的解脫方法,只是對症下藥,病瘥藥當止,無病莫再服藥也。
學者不能速得法益、疾證菩提者,病在“法執”與“理障”。前者咎在藥翻成病,只因過河戀橋;後者過在“所知成障”,難令“分別心”息。遂乃勞他宗匠不曰“這瞎漢,又只與麼去!”便呵“汝又作道理會耶?”總嫌漆桶不快。
若是伶俐漢,識得佛法捨方便無究竟,不疑醫王,如法服藥,狂心何難頓歇,無明當下冰消,豈不慶快生平?
金剛心
半漚居士見筆者屢斥“愚昧、殘忍、怯懦乃無明之主要內涵,是學法的最大障礙”,意余必有對治之法。
周日專程來訪,謂此三者,正觸著伊痛處,請示對治法門,尤以畏懼、恐怖感為最。因囑伊常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必能拔除怯懦之根。伊卻堅欲得一密法,如降魔咒等。余告以無論余不具阿阇黎地位,縱使請得密法,如法修持,倘觀想成就,本尊現前,汝能有恭敬歡喜之親切感,絕無恐怖、不安之畏怯念乎?
伊曰:“不能。”乃問持《金剛經》可獲何等法益?
余告以:“持《金剛經》,但能以直心持誦,勿強求會解,不起分別心,時至成功,可獲常住金剛心。”
“何為金剛心?”曰:“離生滅、不動搖,無始以來,未有少磨;劫火起時,亦不能壞;諸天尚不能窺,魔類如何能撓?住此心者,與諸聖同一境界,共諸佛居不動地,至尊至勝,體逾金剛,常有百萬天龍善神擁護,乃無上安心法門。”
“如何得入?”
“你但離四相、絕憶想,心無執著,諸見全泯,當下是個無所住而生的金剛心。既無起心動念處,盡法界只是你的金剛心,怖畏何由生?魔鬼何處容?”
伊垂首不語者良久,意其已入理境,方為之隨喜也。伊忽驟起嗔聲曰:“誠心求法,竟遭戲弄!”
正擬解釋,伊拂袖徑去,略不回顧。唉!
肺腑之言
參禅無入處,勸君且發心誦《金剛經》三千遍以除障。迷霧若除,心月自現。苟得明師中間提撕,蓦覺有望。縱然無人點破,大悟亦胥在其中矣。
二、在《耕雲書箋》的開示
(1) 誦《金剛經》,覃研《壇經》不可廢。“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故。能深契無念、無相、無住,名“真精進”。切須識取真妄,妄若盡,真全彰。
(2) 就法門言,《壇經》、《金剛經》極簡明扼要,的是成佛不二捷徑,只是眾生自障心目,往往只作道理會,可歎!
(3) 既學禅,當依《金剛經》及《壇經》;《壇經》力斥“塵勞邪見”,《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有所見,切勿妄言,亦無可喜,平常心視之為佳;若妄言眩惑於人,非僅漏盡功德,亦為佛法大忌,切宜戒之。
(4) 凡事貴恆心、毅力。若每日晨起誦《金剛經》二遍,依要領行之,百日內必然障消慧生、定力漸增矣。
(5) 世人持誦《金剛經》,多傾向於神秘主義,或求小小福報,殊不知此乃成佛之基。但能於無事萦懷時,閉戶朗誦三遍,然後合經,反觀自心,便知《金剛經》之大利,在成就吾人八風不動之金剛心,堪稱殊勝至極,吾弟不妨試行之。
(6) 所謂“一切種智”,乃一切智慧的根源。“入水不沾泥”乃指“離執禅定”,這點很切要,一定要明白。你只要保持安祥心——內不起妄想,外不起認同,中間不被消極性的情感所蒙蔽,自然“入水不沾泥”,亦即《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7) “緣生可貴”者,無中生有之謂也。我與諸弟授盡肝膽,奈弟等興趣過於分散,不能置心之“焦點”於正法之上,我亦徒呼奈何也矣。盼能熟背《壇經》並如法持誦《金剛經》,或能有悟入之時。
(8) 此事唯求“心安”,故貴“理得”;能灼見一切事、一切理之本源,敦倫盡分外,更有何事?盼弟以責任、義務落實人生,此外別無玄妙可言。放下“沖”的念頭,宜當從容中道,不聞“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乎?《金剛經》雲:“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既是無為法,因何有差別?差別在哪裡?只在“執著”輕重、多寡而已。弟於此大應著眼。
(9) 弟只消切實活在責任義務裡,事事求無愧,時時持安祥,有暇如法持誦《金剛經》,實踐“獨行道”——不與人談佛法,不怕枯寂、無聊;莫執形式,莫求道理,只求安祥,便是上上根器真實修行的路徑。若果不甘寂寞,喜湊熱鬧,好談佛法,妄想度人,時間過去,你將萎縮。惕之,思之。
(10) 如今你當以包容、忘懷,只活在現在這一秒鐘,努力管帶安祥,不容許自己起心動念,一如《金剛經》所雲“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唯有安祥的自覺。在安祥的自覺中,隨緣盡分而不失安祥就對了。若自怨自艾,抱怨委屈,則會損害真心,破壞安祥,就太不智了。須知學正法要贏取的是生命的永恆,何況凡結果必有原因,該來的終歸要來。忘掉這樁不愉快的事,唯守安祥,才是有心力的人,才能獲得佛天歡喜。更不可求開悟,求速效,否則便“執之失度,必入邪路”了。
(11) 此種心態極為可貴,宜當保任,但每日讀經後保任兩三小時即可,以其甚難秒秒保任故。
若是出家人,則應全時保任不失;你是在家修行,故於誦經後保任三兩個小時即可,日久自見功德。此即“無眼耳……”之實證,方知六祖所雲持《金剛經》即能見性,乃真實語。你既得“無住心”,應勿執著,亦莫興奮,須知此乃人人本分事,惜者大多數人自甘埋沒,殊可悲耳。
(12) 請我加持的事,您會在三月七日上午十時三十分有所感——心態改變。古人說“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是可以實證的。以後只要以我說的方法持誦《金剛經》,就會獲得同樣的覺受,那就是“正受”。若能保持這種心態,讓它穩定地存有,而讓以往慣於“著相”而易於被外在牽制的慣性逐漸陌生,好消息就近了。此事的確是“但辦肯心,絕不相賺”的,我相信您並不缺乏毅力、恆心,因此也深信您必能成就而達成弘法濟世之大願的。
三、在耕雲導師講詞的開示
(1)讀誦《金剛經》的方法
摘錄自《摩诃般若的要義與入門》
我覺得我們修行最基本的就是要讀《金剛經》,讀《金剛經》要離分別去讀。如果身旁沒有人的話,障重的人就大聲讀:“如是我聞……”,不分別什麼意思,連續讀下去就好了。障輕的人就小聲點,讀完了,把經一合,“金剛心”或多或少就會出來。《金剛經》讀了以後,保持、保任就夠了。
《金剛經》不需要講,為什麼不需要講?因為佛陀說法的時候,五百人證得阿羅漢果,佛有這種偉大的力量,祂說《金剛經》的時候,就可以把別人的摩诃般若喚醒。《金剛經》所講的話,只有佛能講,別人不能講。
我們修行必須讀《金剛經》,不管它是什麼意思,不要分別它,從頭到尾把它讀完,經一合,反觀自己的心是什麼樣的感受?這是修行的一種訣竅、一個方法。因為佛說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完全等於正覺的心,也就是正確的覺受。而且經典上常常講到“正受”,就是真正的受用、正確的感受。讀誦《金剛經》,一口氣從開始讀到最後,持之以恆,心態就會一天一天的進步。
(2)《金剛經》和《六祖壇經》是學禅的寶典
摘錄自《禅、禅學與學禅》
學禅有兩本最寶貴的典籍,要學禅,你一定要把這兩本典籍,讀得滾瓜爛熟而且消化融通,一本是《金剛經》。《金剛經》的可貴是“無住”兩字,佛法的三藏十二部歸納起來,就是“以無住本,立一切法”。什麼叫“無住”呢?就是不讓心停留在任何地方,不讓任何事物纏住了自己的心。若能把“無住”徹底了解、體會以後,對禅就不感覺陌生了。
讀《金剛經》,不是每個字都要求解,依文解義不是受持《金剛經》的方法。真正受持《金剛經》,從頭到尾要讀誦出聲,聲音或大或小,但不能默念,要沐浴、更衣、漱口,最好是清晨,精神好時可以一口氣念三遍,念完了把經卷一合,看看自己的心態有什麼覺受,不要向外看,向外找是“外道”,認為心外還有道理,這不是“外道”嗎?“外道”並不是個壞名詞,所謂“外道”,只能說他認為心外還有道理可求。佛法講覺、講正受,都是注重心的覺受。你把念完經的覺受,感受得清清楚楚,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然後把它保持住;保持到什麼時候?保持到趕都趕不走,然後把它忘掉,就成功了。
各位不要忽略了最後一個“忘”字,保任成功就忘——不覺得有這回事。你若不忘掉,就是微細法執,就永遠只能停留在這個地方了。所以菩薩分十地,“地”就是境界。初地菩薩感覺到這個境界不錯,很高興,執著這個境界,他就很難到二地了,也就是到此為止。若一念回心,不執著,不把玩光景,然後他就登二地到三地,向上增進。所以受持《金剛經》不能執著正受,而是要使“金剛心”抬頭作主。
“金剛心”是刀槍不入、八風不動的,人若真正以“金剛心”抬頭做主的話,一切得失、毀譽、稱譏、利衰來了,根本不動搖,既不影響情緒、心理,也不影響生理,才是真正的自由人。……
另一本是《六祖壇經》。我們看《指月錄》、《五燈會元》、禅語錄,一句也看不懂。“什麼是佛?”“麻三斤。”“什麼是佛法?”“庭前柏樹子。”什麼意思啊?不懂!它從什麼地方來的呢?從《六祖壇經》來的。《六祖壇經》那麼好懂,你都不去看,偏要去鑽那些不懂的。其實這些你看不懂的東西很淺,極淺!只要你入禅,你就會看得會心微笑。有的時候,你看得哈哈大笑,你看得很滑稽、很好笑、很親切,不會有什麼枯燥、格格不入的感受。所以《六祖壇經》是五家七宗的根源。
很多人看《六祖壇經》,說我會了,其實只是會講故事而已。六祖如何出家,神秀說什麼,六祖又說什麼,講得好像都沒有遺漏嘛!但是你若問他一句“什麼是煩惱即菩提?”他卻答不出來!這在經上明明講“前念著相即煩惱,後念離相即菩提”啊!六祖說“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只要用這個心,就直截了當地成佛了,豈不太好!請問“這是個什麼心呀?”他也答不出來。你要他背,他也的確會背,但為什麼答不出來?經上明明寫的有“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你只要將你那個原本清淨的心找出來,恢復你那個原本清淨的心,就直截了當地成佛了。
讀《六祖壇經》,不但要會背,而且要一句一句地把它消化,有一句不明白的,就要問,一定要徹底明白。等到你把《六祖壇經》都明白的時候,你就發現所有的《五燈會元》、《碧巖集》、《祖堂錄》……,都是幼兒園的教材,都沒什麼難懂。
(3)如法持經
摘錄自《禅的認知與修學》
如何修學安祥禅?
安祥禅的特色是重入世,是為大眾設計的;但我們也要了解,它是現代的祖師禅,也是典型的如來禅。它的修學方法——
第一是如法持經:什麼叫如法持經?記得幾年前台南市禅學研究會成立的時候,我給佛法下了個定義:“佛法者,成佛的方法也。”這顯示什麼?佛法不是講理論,不是講道理,不是執著什麼真理,它也不是哲學,是什麼?只是一種成佛的方法,太簡單了,照著這個方法去修正想念和行為,就是真實修行,就可以成佛。譬如過河須用筏,你不用它,就過不了河。由此可知,佛法並不重視什麼高深的理論,只重視方法的對機。
如法持經,最好是念《金剛經》。有些人念《金剛經》不相應,病在念一句、想一句,邊看邊自己講給自己聽,這樣是不會相應的。念的時候,一定要離分別,把《金剛經》打開,從開始到最後,你不必管它是什麼意思,只管從頭念到尾,不要起任何雜念;雜念起來了,把它揚棄、丟掉;念完了,把經一合,反觀自己的心態,是個什麼感受?一定不同了。《金剛經》的可貴,在能給予人一顆八風不動的金剛心;金剛心的可貴,在能使煩惱不侵入,妄想不萌生,如如不動,安祥自在。這部經真是太好了!太殊勝了!可說是禅者的無價之寶。但是,如果你拿經文去講道理,那就是自誤誤人,罪過不淺了;經沒有過,是你自己錯了。你若不講道理,離分別地去讀經,就是轉經;看看是個什麼道理,那就被經轉了。《六祖壇經•機緣品》裡,六祖講得很清楚。
(4)念《金剛經》得安祥心態
摘錄自《保任此心 絕不相賺》
從“行入”就是保任安祥心態,初學保任不住時就念《金剛經》。六祖曾贊歎《金剛經》說:“受持此經,一定見性”。台南有個小女孩,僅小學畢業,念《金剛經》久了,隨便講出幾句話,意境非常高超。所以我們對比之下,要有信心。古人說:“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將心外求,捨父逃走”。所有的佛法,自己心裡都有,而且還是完全沒有錯誤的原版本。
(5)最大的立功是心靈的救濟
摘錄自《禅者的立德、立功、立言》
所謂“立功”,就是為眾生謀幸福。最大的立功就是拯救眾生陷溺的心靈,使眾生離惡獲福、離苦得樂。
《金剛經》說“度一切眾生,入無余涅槃”,又說“度盡一切眾生已,不見有眾生如來度者”,真正的禅者是“為而不有、善而不居”的,本著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情懷,度人即度己,自他不二,有何功勞可言?又有什麼真實的功德可以執著炫耀的呢?
(6)發無上心
摘錄自《牛的禮贊》
《牛的禮贊》一開始就說:“學法要發無上心”,無上心包括知、情、意三大部分:
知——要徹證宇宙實相及一切理、一切事的根源,找出真理的始祖來。
情——升華自我情懷為大慈大悲,而不捨眾生;修行是為了眾生而修,不專是為自己。
意——發長遠心,不悟不休,海枯石爛,生生不退。所有偉大的事業,都不會是馬拉松的成績,而是接力賽的成果。
如果一個修行人大事了畢而不入廛垂手,那就是自了漢。若是不昧初因,當初修行曾發無上心,是為了眾生而修,那麼,修行圓滿以後,當然應該回到人間普度眾生才對。再次回到人間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呢?古德說:“依然還是舊時人,卻不是過去行履處”——人還是那個人,但是他的人格內涵、生活感受、風度行履……卻完全不一樣了。再次入廛干什麼呢?垂手度生啊!如何度法?《金剛經》說:“度盡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如來度者”,度而不度,不度而度;觸機遇緣,接引有情。這就是興慈運悲、不捨眾生。
(7)要立志成佛
摘錄自《禅、禅學與學禅》
所謂參禅,“參”就是“參詳”,自己跟自己研究,自己和自己商量,這是修行的方法之一。
有很多人說“禅,有頓悟、漸悟之分”,那是外行話,表示他沒有入禅。以上所講禅修行的方法,你去看書、研究、請教;你去參一個話頭,或者你去觀心,行住坐臥不停地看自己在想什麼,久而久之,你的本心就會出現,那就距離見性成佛不遠了。我這樣講,各位也許不敢承當,認為成佛的事情這麼簡單,不可能吧!《金剛經》說“有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諸佛”,恆河沙數,已經數不完了,還有那麼多世界,每個世界有很多佛,可見佛並不少,大家應該當仁不讓。
(8)要效法佛陀的淑世風范
摘錄自《邁向生命的圓滿》
禅是很莊嚴的。從達摩西來,到以後的歷代祖師,所住的寺廟都是律宗的道場。律宗講究“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規規矩矩,一舉手、一投足都有規則。所以禅不是吊兒郎當、玩世不恭、嬉笑怒罵,而是心超世而行為卻是淑世的,也就是敦倫盡分。
各位可以看看菩薩的形相,都是非常莊嚴,服飾、配件樣樣都很好,為什麼呢?“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人能莊敬,別人當然也會恭敬你。菩薩並不是虛榮心作祟才穿得那麼漂亮,而是為了人際關系的調和。我們讀《金剛經》“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到了吃飯的時候穿衣服,平常都不穿衣服嗎?不是這個意思,平常都穿便服,不過要持缽外出,就要加一件外出服了。
所以我們參禅一定要效法佛陀的淑世風范,不要跟某些邪禅一樣,頭發不理,胡子不整,香煙熏得鼻子發黃,那絕不是一個真正禅者的形象。一定要一方面言行淑世,做一個規規矩矩、能夠調和眾生且受人尊重的人;一方面心靈超世,把我們的智慧、情感,擴大到與法界合一。一個徹悟了的心,一個親自證得了宇宙真相的覺者,他的心是現量的存在,而不是一個時段,或一個空間的局限;所以他的心是超越的,他的行為是循規蹈矩的,這樣才能夠隨順世俗。
(9)禅不應該脫離日常生活
摘錄自《佛法在世間》
提到禅,一般人總認為這是深山古剎裡高僧大德的特權,這是文人雅士茶余酒後的調味料,與我們大眾無關,總感覺到禅是壁立萬仞、高不可攀,像銅牆鐵壁般毫無門路可入。為什麼呢?因為禅的語言、文字,我們不懂;禅的公案,我們窮一生之力也解不開;何以會如此?只因為我們沒有用平常心去看禅。大家若明了“真理是原本如此、普遍如此的”,那麼禅就不應該脫離日常生活。正如六祖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也如《金剛經》所講的“一切法皆是佛法”,假如我們離開血肉現實的人生去找佛法,不但毫無意義,也找不到佛法。
(10)學禅不必吃素
摘錄自《禅的特質》
我們了解:禅是一種生活的宗教,它也不打坐,你昨天怎麼過,今天還是怎麼過;以濟公活佛作典型來看,就禅來講,你能吃的,我也能吃;你敢吃,我就敢吃。出家人為什麼還是吃素呢?那是“北傳宗教”留下來的。雖然我不是專攻佛教史考據的,但是我也略懂一二。因為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他說法三十年以後才開始說戒,原來沒有戒律。而佛陀本身也是百無禁忌,化緣化到什麼,就吃什麼。《金剛經》上不是講嗎?“爾時”——這個時候,“世尊食時”——到了吃飯的時候了;世尊是很講禮貌的,“著衣持缽”——在房內他也穿衣服,出去再穿外出服,拿著缽;“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一家、一家地要飯,一家都不漏;“乞已”——要飯要完了;“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由《金剛經》的這一段可知,佛不問你家有沒有葷的,你有沒有專程給我做素菜?或缽有沒有洗干淨?佛陀不計較這些,修心不修口,所以吃什麼不頂重要。“吃什麼”,對於禅宗來說一向不頂重要。
(11)降伏其心
摘錄自《牛的禮贊》
從經論到禅宗公案,有許多以“牧牛”來借喻調心的法要。我們參照這些事例修正自己的想念行為,秒秒盯牢自己的心態,不起妄想,不生“見取”,不出百日,就能達到《金剛經》所講“降伏其心”的功夫。
(12)三心不可得
摘錄自《安分守己》
每說到心,總會想到一個小故事——禅宗出名的“德山棒”。
德山宣鑒禅師是四川人,他出家剃度、修學都在四川,年輕時就器宇不凡,夙具慧根。平素博通經論,對《金剛經》尤其積有功力,別有會心,著有一部《青龍疏鈔》。如果用現在的五號字排印,也不過只是現在的一本書而已,但那時是用毛筆寫的,體積就很大。他聞聽南方的禅宗說:“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他認為絕不可能,氣憤地說:“修行人千劫學佛威儀,萬劫學佛細行,尚且不能成佛,為什麼南方那些魔子居然說‘以心傳心,見性成佛’?哪有那麼便宜的事啊!我要去搗毀他們的巢穴,掃除他們那些敗類,以報佛恩。”
於是,德山便挑著一擔注疏《金剛經》的《青龍疏鈔》,離開了四川,當他走到湖南沣陽,正當肚子餓時,看到一個賣餅的老太太,於是就放下擔子向老太太買餅作點心。老太太看了他一眼問:“你這個擔子挑的是什麼東西啊?”德山答:“《金剛經青龍疏鈔》。”老太太一聽是《金剛經》,便對德山道:“我有一問,你若答得,我施與點心;若答不得,我這餅也不賣給你了。”德山說:“老人家,你請問吧!”老太太說:“《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要點的是哪個心呢?”
這麼一問,把德山給問愣住了,弄得啞口無言,灰頭土臉地走了。就這一問,德山的銳氣就挫掉了一大半。到了龍潭崇信禅師那裡,在法堂上轉來轉去地說:“久向龍潭,到了龍潭,潭亦不見,龍亦不現。”崇信禅師說:“你真正到了龍潭了!”這麼一問一答之下,德山就在龍潭安頓下來,跟隨崇信禅師參學。
有一天夜晚,德山站在崇信禅師身側,久久不去。崇信禅師說:“夜深了,你該下去休息了!”德山向外走了幾步,又回來說:“外面太黑。”崇信禅師拿個紙捻子點燃了交給德山,德山剛要去接,崇信禅師卻又把紙捻子吹熄了,德山因而大悟。
崇信問他:“悟個什麼道理?”德山說:“從今以後,不再懷疑天下老和尚的舌頭了!”
德山怎麼悟的?悟了個什麼?在此不討論。那個老太婆的三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問得德山灰頭土臉,有苦說不出,有冤難傾吐。在座的各位有人肯替德山答一句嗎?答錯了也沒關系,誰能幫德山出一口氣?(稍停)我告訴各位:“德山是研究《金剛經》的,他為何答不出來?理障。”如果是一個真正解脫、我法二執、理事二障已斷的人,這個話很好答。“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點哪個心?”德山只要說:“謝謝老人家的供養!”挑起經擔,頭也不回,揚長而去,他就不必吃癟了,吃癟的應該是那位老太太了。
剛才我叫你們答一轉語替德山出出氣,你們都不肯,我替德山出氣了。大家可知道“這話落在什麼地方?”誰能答得出來,雖然不必發文憑,我敢承認:“你已經畢業了。”如果答不出來,那就還要繼續努力用功啦!如果你問我“這一轉語落在哪裡?”我只能告訴你:
落霞與孤鹜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13)無住
摘錄自《悟後起修》
《金剛經》講“無住”——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若有所住,則為非住;菩薩無住相布施,功德不可思量。住,就是拖泥帶水,觸途成滯,不管到哪裡都是障礙。如果心不停留在任何事物上面,心也沒有被任何事物所牽掛,你這個人就是“心似浮雲無所寄,事如春夢了無痕”,無牽無掛,潇灑自在。如果你的心停留在某一地方,住境生心,慢慢就又會迷失,所以要無住。
(14)無住生心
摘錄自《幸福之道》
《金剛經》講的“無住生心”。我們眼睛可以看任何東西,但是不讓任何東西停留,一停留,眼睛就報廢了,就像照相底片一感光就固定了。我看你一眼,眼睛就只有你,不能再有別人了,那就是僵化。我們要保持永久的生命,就要使生命升華,覺性圓明。覺性圓明,並非可望而不可及的,你能保持現在的心態,就是生命升華的開始。現在我不講話,你看你心裡有什麼?這就是“純生命”——只有知,而沒有所知。
(15)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摘錄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疑》
問:最後一個問題,請 老師開示:《金剛經》上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桶底脫落”,就是有心,但是沒有停留在任何地方,這個心沒有被任何東西所鉤住、掛住,我們的心也沒有牽掛任何事物,所以這是一個解脫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就是解脫心;“應無所住而不生其心”,那是死的,死了就不是生命。佛法是個生命的現象,佛法指的生命,是永恆的生命,佛法的永恆生命是凡聖不二、自他不二的生命。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無牽無掛、無掛無礙、無有恐怖的心。
(16)外不著相是無住生心
摘錄自《如來禅、祖師禅與安祥禅》
由如來禅到祖師禅有什麼差別呢?第一個是定義改變了,不再是“思維修”,不再是“靜慮”,而是“外不著相”。心像鏡子一樣,外面的東西來了,“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用現在的話來講,中國人來了現中國人,洋人來了現洋人,就是這麼做;但是人走了以後,它不會留影,它不是照相的底片,絕不留影為念,這就是《金剛經》講的“無住生心”。
(17)安祥就是無住生心
摘錄自《安祥禅的知與行》
安祥是什麼東西?它不是個理論。我們現在做個實驗:“我現在一句話不說,你們也聽不到,你們剛才聽我的話,是左耳進、右耳出”。你們若是不信,再試試:“我剛才講了些什麼,你們能具體地提出來嗎?”“提不出來”。這不是各位看不起我、心不在焉,不是。各位若一定要我說“真實”的話,它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生心,它不污染你,它不會停留在你心的表層。
(18)安祥是必須的,也是足夠的,更是究竟的
摘錄自《臨濟禅與安祥禅》
昨天有位居士問我:“安祥禅可以念佛嗎?可以禅淨雙修嗎?”可以的。但是,既然修學安祥禅,就應體會到“安祥是究竟的,安祥不但是必須的,也是足夠的。”在五祖以前,禅宗所依據的經典是《楞伽經》,《楞伽經》講“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俱遣”,是破相的,達摩祖師曾著有《破相論》。六祖以後禅宗所依據的主要經典是《金剛經》,修學安祥禅不要違背《金剛經》。《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即是說,一切的現象都是虛假的,沒有它永恆不變的實質;假如你看一切現象只是現象、不是真實,你就看到真理的本來面目——如其本來了,“如來”是“如其本來”,就看到一切現象未發生以前的狀態了。
我們了解了這一點,就知道安祥是必須的,也是足夠的。我們修行,修如來禅、修安祥禅、修通俗禅……都可以。修安祥禅可不可以念佛?可以,因為禅是佛法,念佛也是佛法。但是你要學禅又要念佛,就要讀讀《金剛經》,念佛就不必用觀想或觀相,用實相念佛法。實相念佛,只念佛號,念到“念而不念”——念,好像沒念,自己也沒有刻意的要念,自己在干什麼?一留意,原來是在念佛,這就叫“念而不念,不念而念”,進而打成一片,“心境一如,體用不二”。什麼叫“不二”?“體空,用空”;“用而不住”名之為“空”,到此就是大成就。
(19)五祖以《金剛經》為六祖印證心態
摘錄自《參學正眼》
再說六祖從五祖開悟後,五祖以《金剛經》為六祖印證心態,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遂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若不觀心,怎麼知道本自清淨?怎麼知道本自具足?
五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試問:“不觀心如何‘識心達本源’?難道是向外覓佛法嗎?”《證道歌》說:“但得本,莫愁末”——只要你認識本心,那些枝枝節節、神通妙用都會次第發露出來的。
(20)消業去障的殊勝法門
摘錄自《無漏行》
《金剛經》上說:“世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等於重罪輕受,打了不罰,罰了不打,免於被惡業牽入地獄,這應該是最揀便宜的事了。“發露”就像是“見光死”,是“消業去障”的殊勝法門。拿“別人看不起,當眾沒面子”和“疾與菩提心相應,享有正受,提升正見”相比,孰輕孰重?真修行人一定會知所取捨。因為你若不做去執禅定的工夫,離執禅定是不容易守得住,而易出現斷層的;“斷層”便是“有漏”。
(21)當眾發露忏悔消業障
摘錄自《安祥是佛出世的本懷》
當眾發露忏悔有這麼多後遺症,但是不要緊,《金剛經》說:“是人若為人輕賤,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你受了大家的侮辱,你做的事情一筆勾銷;你受了多余的侮辱,你可以成佛,所以這個劃得來,這個還是很劃算的事,所以要發露忏悔。
(22)真平等
摘錄自《信願行證》
證果的第三個感覺是真平等。《金剛經》上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因為是“一”,不得不獨立,不得不平等。世俗人的喜悅、快樂是建立在許多條件上,如果缺乏了客觀條件,便快樂不起來,但是佛的快樂就是快樂,是絕對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條件的。
(23)無為法就是唯求心安
摘錄自《安祥是佛出世的本懷》
我為什麼要講安祥禅?就是要大家追求至高的真理,因為佛法的本質是無為法,《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要追求無為法。無為法是什麼呢?就是說人生基本的取向是“唯求心安”。換句話說,我們人生唯一的取向就是要求自己做事、想念、所做所為都是心安無愧,其次就是努力“自求多福”、“自我主宰”。
(24)一切賢聖的差別就在“行深般若”的深度
摘錄自《真我與禅定》
《金剛經》上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既然是無為法,為什麼還有差別?差別就在“行深般若”的深度。
(25)摩诃般若有深有淺,所以一切賢聖有差別
摘錄自《摩诃般若的要義與入門》
所以《金剛經》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既是無為法,哪裡還會有什麼差別呢?那就是有深有淺、有純有雜。等我們摩诃般若完全發露,而且到達“巴拉咪達(波羅蜜多的梵音)”的時候,即完全發露,那就是“尼爾巴拿”。“尼爾巴拿”就是涅槃,涅槃並不是說人死了才叫涅槃,而是說我們人應該活在涅槃中。
涅槃可不可以描述?可以的,就是說,你心裡空空的,沒有任何事情。但是別人問你話,你不會答錯,你走路也不會走到水溝裡去,吃飯也不會吃到鼻孔裡,而心裡的確是空空朗朗,這就是涅槃的初階。人到了這一步就會發光。
(26)““如來”是“如其本來”
摘錄自《臨濟禅與安祥禅》
《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為什麼不能“以色見如來”?因為“如來”的意思是“如其本來”。“本來”是什麼?所有的哲學家都說:“真理是原本如此的,是只能發現、不能創造的。”自然科學及天文學家說:“宇宙是星雲,星雲由向心力凝聚成一個整體,溫度降低,就變成了固體。”也有人說:“世界是神創造的”,不管是星雲說或創造說,我都同意,但是有一件事實,你也應該同意:“世界原本不有”——沒有星球、沒有眾生,有什麼?如果說是“如來”——“如其本來”,“本來”就是“什麼都沒有”;那麼“所謂佛法,即非佛法”,“佛法”原本是“什麼都沒有”。
(27)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摘錄自《人身難得 正法難遇》
如果你要學禅,首先你要確定你學的是無為法,《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差別在哪裡?是說你“無為”得是不是很徹底?是不是“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是不是還要去觀想自己是幻是真,去現出佛的影像來?《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解釋,說一切的現象都是虛假不實的,都不是真理。真理是原本如此的,原本沒有發現四萬個銀河系,沒有星球,沒有人類,哪裡有什麼相?“原本不有,究竟歸無”。“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若看見一切相根本就沒有,那就“如其本來”,本來就沒有嘛!
(28)有為法不契合如來法門
摘錄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疑》
問:《心經》為摩诃般若的素描,它的修行方法如何?是否為觀自在?
答:古人翻譯佛經有三個同義的字,一個是“觀”,一個是“覺”,一個是“照”。這三個字看起來迥然不同,它們在其他地方的用法也不同,但在佛經上來講,卻有相同的涵義。就修行或修行的方法而言,往高處講,一落入方法就是有為法,就不是真修行。《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圓覺經》講:“作、止、任、滅”,這都是有為法,不契合如來法門。
(29)一切法皆是佛法
摘錄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疑》
問:道家修練純陽,到達身軟如棉的境界,而《心經》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是否必須要先達到這個境界(也就是“身暖樂”),才可以再修下去?
答:這個問題,簡單的話,只有一句話——“打破邪見”,旁的話呢,就很多。先從簡單的來答復喔!“此事不與他家共,一切有為法不同”,佛法跟一切的法不能比較,無法比較,完全不同。廣義的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佛在《金剛經》是那麼講的。
(30)《金剛經》是屬於般若系的經
摘錄自《般若心經與佛法》
為什麼叫《般若心經》?“般若”是佛教的一個核心,而“心”就是核心、精華,換句話說,《般若心經》就是《大般若經》(佛說般若的法)的核心、精華。屬於般若類的法很多,像《金剛經》、《大般若經》都是屬於般若系的,般若系的經很多。那麼這部經以二百六十個字作為《大般若經》的精華,所以叫“般若心經”。
四、在《耕雲解惑錄》的開示
(1)念金剛經消除業障
“人身難得正法難遇”會後解惑
問:我常做惡夢,聽說讀《金剛經》可以消業障,但是《金剛經》又很難看得懂,請 老師開示。
答:你若一懂的話,就不能去業障了,關鍵就在這裡。因為你不懂,它確實可以去業障;你若一懂,它就不能去業障了。
《金剛經》有一個極為殊勝的結構:“眾生、眾生者,即非眾生,是名眾生”、“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個是一切宗教所沒有的,它的殊勝,我只舉這兩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要經常作這樣的觀想、觀察。你若念了三千遍以後,你的惡夢就沒有了,這是前塵緣影,過去多生累積的。
我這麼講,也許有人不理解,因為現在我們大家講的心理學,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學,也就是平面心理學,就像 sin三角平面幾何一樣;但是我們的心不是平面的,它是立體的,它是有深度的。此地若詳細講,很浪費時間,唯識法相宗講人的心,分析得很清楚。
佛法有個要領,你不必問它為什麼,你只管去做;你若知道為什麼,那就不靈了,關鍵就在這裡。你要的是“現證”,不是要“廢知識”。我跟你講了一大篇“《金剛經》何以能去業障”,對你一點幫助也沒有;你果然是業障減輕了,這個對你真的有幫助。所以禅,有的地方是會講原因的,有的地方是不講原因的,因為禅不同於其他的法門,裝了很多廢知識,將來就業考試也不考這些廢知識,煩惱來了,用它抵擋不住,人生不會更通暢。你不如把它統統丟掉,不要管為什麼,只保持一個安祥的心。你若能保持現在的心,你永斷惡夢;你若保持不住,那惡夢說不定還會來。
念《金剛經》,絕對能消業障,天下所有的經都沒有《金剛經》這麼殊勝、這麼究竟、這麼徹底。拿《金剛經》去面對所有的邪魔外道,一打就倒;《金剛經》好像是太陽,邪法、邪教好似是霜,一見太陽就消掉了。
(2)持誦金剛經消業障的現象
“唱禅歌就是修行”會後解惑
問:持誦《金剛經》時會打呵欠、流眼淚,有時在手臂、大腿或者是腰部的肌肉會跳動,這是什麼原因?
答:你這個問題寫得太扼要、太簡單了,我給你補充:第一個、你平常睡覺喜歡做夢;第二個、你記憶力還減退;第三個、你還有頭昏、頭痛的毛病。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呢?你若不讀《金剛經》,過去的那些問題壓在那個地方,沒有浮現出來;你讀《金剛經》,就會攪動你那些陳年的心垢。
因為你過去太貪玩了,不大注意自己的健康,作息不按時,晚上不睡覺,白天想睡覺,你過去有個階段犯這個毛病。該休息的時候,你認為精神還好,就貪玩,所以你現在肌肉會跳動。這是什麼原因?你到醫院檢查一下,就會發現膽固醇過高,自身的循環不好,還有神經衰弱的現象。
打瞌睡,就是你的陰氣太重,跟陽氣對照之下,陰氣就會顯現。這對你來講,是個好現象,你打瞌睡一陣子以後就不會打了。你若認為你讀《金剛經》會打瞌睡,就不看《金剛經》,你將來再看《金剛經》,還是會打瞌睡、打呵欠,這就是發露你的陰氣,把你內在的陰氣趕出來,這對你有幫助。因為你的陰氣太重,所以容易做夢,容易頭昏、頭痛,這都是陰氣在作怪。
(3)如法持誦金剛經就是觀心
“信願行證”會後解惑
問:觀心的時候,可否同時持誦《金剛經》?
答:如法持誦《金剛經》就是觀心,不是說觀心就不能念《金剛經》;你若照我所說的方法念《金剛經》,就是如法持誦《金剛經》。因為《金剛經》是法身佛說的法身法,你若是不用分別心,用轉經而不被經轉的方法去念《金剛經》的話,那就是觀心。觀心跟念經是不二的,我們禅本來是不二法門,所以當你如法受持《金剛經》的時候,就是在觀心。
(4)持誦金剛經的殊勝與方法
“安祥禅曲的美好與力量”會後解惑
問:師父曾說“念《金剛經》三千遍可以消業障”,請問 師父,《金剛經》是不是一定要念三千遍?
答:這個很有彈性,不一定要念三千遍。“捨方便無究竟”,一切都是方法、方便。釋迦牟尼佛沒有念過《金剛經》,但並不影響他老人家成佛。六祖因為聽到別人念《金剛經》而跑去黃梅求法,五祖給他講解《金剛經》而悟道,所以他說“世人受持讀誦《金剛經》能夠見性”。說念《金剛經》可以消業障,那是事實,但見性成佛更重要、更美好。
有人說“《金剛經》讀不懂”,經的主要旨趣不是叫你懂的,“懂”只是知識的累積,沒有多大用處,你要能改變自己的心態,這才是最重要的。
持誦《金剛經》,從頭到尾只管念,不起分別,不管它是什麼意思,一口氣念三遍,把經本一合,看看自己的心態,不只是變了一點,變得很明顯啊!《金剛經》的功德力就在這裡。
《金剛經》是不著相的,說一句,掃一句,後一句否定前一句,這不是說了等於沒說嗎?《金剛經》的經義,古時候用“不可思議”來說它,現在用邏輯也無法去解釋。在兩千五百年前,佛就說“世界有恆河沙數那麼多”,這誰相信?因為過去古人說“天圓而地方”,認為世界只有一個。若說世界有恆河沙數那麼多,以前的人不相信,現代的人也不相信,但是天文學家說:我們地球所歸屬的銀河星系,已經發現了的星球至少有兩千億個,這是不是“不可思議”呢?大宇宙無有邊際,也說明了時間和空間的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佛的智慧從《金剛經》中可以看出來,的確是“不可思議”!
我們持誦《金剛經》,念完三遍以後,如果念得很誠敬,經本一合,心空無念了。平常想念不停,這時空空朗朗,豈非業障全消?心空有什麼好處呢?古德有句“心空及第歸”的話,像十年寒窗的窮書生一下子中了狀元一樣,修行人歷劫修行,目的是為了成佛,而你現在只要肯切信受,讀誦《金剛經》,不但能夠消業障,而且可以“心空及第”地成佛,何樂而不為?
佛最慈悲,說了許許多多的方便法門,受持讀誦《金剛經》,的確是方便中的方便,讀誦時只要“不添加作料”,是可以“見性成佛”的。
(5)開悟的類別
“不二法門”會後解惑
問:《壇經》裡面提到:惠能大師初聞一客誦《金剛經》,心即開悟,此悟和以後五祖為六祖說《金剛經》時的開悟,兩者有何不同?
答:悟有很多,有醒悟、有體悟(證悟)、有頓悟……。古人說“我平生大悟三十次,小悟不計其數”,這個悟是很多的。
六祖剛剛聽《金剛經》的悟是醒悟,醒悟了什麼?說人應該活在使命裡,而人的基本使命就是淨化自己;也就是說修正自己的想念行為,以淨化自己,去發覺自己,使真正的自己能夠抬頭,使自己的生命能夠淨化,使自己的這一生打一次徹底的勝仗,贏得永恆,這個應該是六祖的醒悟。如果六祖不是醒悟,他就不會聽了《金剛經》就要到東山學法。他聽人念《金剛經》,他有了生命的責任的自覺,也就是一種醒悟。五祖以後給他印心,那叫證悟,也叫印可。
我認為六祖這個人是大智慧,他在五祖的道場,就感受到法的味道,他只要八個月就完成了正受的穩定性,然後就產生了正見,五祖給他一印心,他完全肯定、徹底斷惑、徹底證真,這是非常可貴的。因此我認為他聽《金剛經》的悟是一種醒悟,發現到人生有了真使命,人生有了真實法門,人生的意義在哪裡,他自己的使命在哪裡,應該是如此。
(6)一切賢聖的差距就在於無為法的深度
“不二法門”會後解惑
問:《金剛經》裡面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應如何體會?
答:一切聖賢,又是無為法,差別在哪裡?差別在無為法。為什麼肯定聖賢差別在無為法呢?因為菩薩有十地,十地就是十種差距,佛經講的“地”就是境界,菩薩有十種境界。
他為什麼不一直到如來境界?要通過十種境界呢?因為他到了這個境界,覺得這個境界很好,非常美好,非常欣賞,他就會停留一個階段。等到自己猛然驚醒“途中非家捨”,貪圖路上的風景,延遲到家的時間,而掉“地”不顧,毅然前進,他就又上升到另一地,所以有十地菩薩。小乘,有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這些都是他們境界的差距。
佛法是無為法,從菩薩的十地到等覺、妙覺,都是無為法;小乘聖人的四果(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也是因為“無為法”而有差距,這是執著的厚薄、輕重。執著越多,品位越低;執著越少,品位越高,他們的差距就顯示在十地、四果上面。
(7)修行的異境、妙境都是從妄想出來的
“作者座談會”解惑
問:修行中出現的異境、妙境,是否與心態有關?
答:修行當中出現所謂的異境、妙境,那都是從妄想出來的。《金剛經》講的話,我們要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就見到如其本來)”,所以見到一切的相都要掃;不掃的話,就比較危險。最安全的辦法——任何境界出來都掃掉,不執不住,也不高興,也不憂慮,也不恐懼,順其自然。假如你能掃得掉的話,那是你大大的福氣。假如一個人老是停留在一個境界上,這個人慢慢地會反常。因此,不要執著任何境界,沒有境界。
《六祖壇經》是從《金剛經》來的,何以見得?《六祖壇經》講的“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都是叫你“不要著相,不要停留任何境界”,這個最安全。因此,從這個“三無”(無念、無相、無住)就知道,《六祖壇經》是從《金剛經》來的,是《金剛經》的延伸和注釋,六祖就是從《金剛經》得法的。所以我們提倡念《金剛經》,就是不忘本源。六祖可以藉《金剛經》大徹大悟,我們也可以。
(8)修行不一定要念金剛經
“信願行證”會後解惑
問:修行,是否一定要念《金剛經》?還是因人而異呢?
答:念經,有的時候是足夠的,但不是必須的。若說是足夠的,像六祖聽人念《金剛經》,他就發心,因此就成了一代祖師,那是足夠的呀!而且以後他說法,都沒有超越《金剛經》,他就是诠釋而且弘揚《金剛經》,《六祖壇經》都是《金剛經》的注腳。若說念經既不是必須的,也不是足夠的,那我請問各位:“釋迦牟尼佛念過什麼經呀?”我敢打賭,釋迦牟尼佛沒有念過《金剛經》,他為什麼成佛呢?所以念經因人而異,對症下藥。
如果你是退休的、年紀大的老年人沒事做,如果你想革除你那個三缺一(打麻將)的習慣,用那個想法來念念經,是很健康的。如果你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你每天要抽出兩小時來念經,我想大可不必!以前我到一個朋友家裡去,他太太念經,木魚越敲越快,念完了,我問她說:“你為什麼越念越快呀?”她說:“張太太打電話來,要我兩點鐘去,時間快到了!”像那樣子念經,會急出心髒病來,也沒效果,不如不念。所以念經是否必要呢?不一定!
不過,我曾經講過念《金剛經》的方法,《金剛經》跟別的經不同,《金剛經》是佛教的本體經——是本體佛、法身佛的經。我坦白說:法身佛念這個經,念這個經,就成法身佛,它是法身佛的修持法門,那是最高級的。中國從唐代以後(六祖以後),大家非常尊崇《金剛經》。《金剛經》又能避邪、又能解冤、又能滅罪,功德很大,因為它是法身,而法身無邊,所以功德無量。但是念法身經就不要用分別心,不要說“如是我聞”——“我聽說事情是這樣子”,不要這麼去解釋它,不要念一句、想一句:“這是什麼意思”,不要這樣想。你從“如是我聞”念到尾,然後把經一合,看看心態改變了多少?這是念《金剛經》的方法。
如果你念《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像這樣子念,就完全錯誤。你說:“同樣是佛法,為什麼它們硬是兩個極端呢?”那是因為對症下藥;有些人病了,吃這個藥,有些人卻要吃砒霜(砒霜是大毒藥)。總而言之,佛是大醫王、是大法王,他是對症下藥,你有什麼心態,他給你什麼經、說什麼法門。《四十二章經》也說過“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都是好的。所以你念什麼經好呢?你若是學禅,你就念《金剛經》。
你若是閒得無聊,就念《金剛經》;你若是忙得很厲害,就不要念經。人要活在責任義務裡,這是第一基本前提;你若說“我今天沒有時間,我請個假去念經”,(眾人大笑)那不必,我勸你不必!念經是時間太多了,沒有辦法消遣,可以念;假如沒有時間,就不必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