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星雲大師點撥竅門:人與人如何相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人在世間生活,不可能不和人接觸,接觸就要講究相處之道;懂得相處之道,人和人在一起,就會歡喜,就會贊美,就會交誼,就會成為朋友。相處之道很多,略舉如下:

  一.多吃虧

  做人,學習吃虧是很大的修養,也會獲得很大的利益。懂得吃虧就是討便宜,懂得吃虧就是增長自己的福德因緣。如憨山大師說:“吃些虧處本無害,讓他三分又何妨。”

  二.多發心

  所謂多發心,就是多勤勞,多為人服務,多做一點別人不願做的好事。像現在的“愛心媽媽”,乃至道場的義工,不就是主動發心奉獻嗎?“發心”就是開發自己的“心地”,山坡地開墾了,可以種植水果;荒廢的土地開發了,可以建大樓。當然,發心也有發增上心、出離心、菩提心之別,其意義就更多、更廣了。

  三.多請教

  和人相處,資訊要分享,好事要告知他人;凡事多報告,多請教,必有利益。但是不能老是出些難題,否則就不是請教,而是找人麻煩,會適得其反,讓人討厭。

  四.多主動

  和人相處,不要凡事都要人家來找我,才肯跟人講話;凡事要人再三拜托,才肯幫忙。所謂菩薩發心,要做“不請之友”,多主動跟人問好、問安,多主動跟人微笑、行禮,多主動跟人表示友誼、善意。主動的人生,表示你的動力很充足;凡是被動的人生,就是能量不足,還需要靠外力來幫忙,才有動能。

  五.多贊美

  每一個人都喜歡別人贊美、奉承;適當的贊美,可以給人歡喜,應該不要吝於布施。贊美別人,比宣揚自己更有好處。

  六.多隨喜

  現在民主時代,常常開會,會中有提案人,也都有附議人,所以只要是好事,吾人應該給予隨喜、贊助。隨喜多了,表示結緣廣,有朝一日需要別人的幫忙,別人也會念在往日之情,給予回報。

  七.多給予

  做人之道,要學習“給人”。在歐美的社會,給小費是很普遍的事,佛教也提倡小小布施。給的人生表示富有,表示尊嚴,今日一個不經意的給予,他日別人可能給你意想不到的回報。不過,給人不要著相,所謂“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無求反而得到更多。

  八.多知趣

  和人約會,一定要遵守時間;和人相談,切忌啰嗦,讓人討厭,要在適當時間,應時而退。《普門品》中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要識趣,知道對方喜歡什麼愛好,興趣什麼談話;你能知趣,則從人我相處之道當中,就能討到很多的便宜。

  人我相處之道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也是一種藝術,當中有很多的轉彎抹角,有很多的巧妙之處,聰明的人都能心領神會,自然在人我相處之間就不至於吃了暗虧,卻還不知道問題出在那裡,那就劃不來了。

 

上一篇:蔡禮旭:做夢都做一些奇奇怪怪的,還被嚇醒,這個都是罪業之相
下一篇:鐘茂森:念佛一晚毒瘤消失,拜佛十五天癌症恢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