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戒邪YIN、積陰德與子孫後代的關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邪YIN不僅僅對自身人生的命運有極大的破壞,而且會禍及子孫後代。如果一個人自己邪YIN,不積累善行、陰德,那麼子孫後代往往會遭殃。如果一個人自己戒邪YIN並力行善事,那麼子孫後代會比較平順,而且人材輩出。

  子孫的學問事業,也受到父母積德修福的影響;若祖上是刻薄成家,則子孫學業即使是僥幸有成,終究也不會發達長遠的。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孫發達,人人同此心理,然而結果卻是多數適得其反。為什麼呢?因為都是不明白“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

  【案例】:窦燕山與五子登科

  凡讀過《三字經》的人都知道書中這四句話:“窦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雖然寥寥四語,卻道出了窦燕山積陰德改命運的事跡,證明善有善報確實不虛。

  窦燕山,本名窦禹鈞,五代時期幽州人,因為幽州屬燕,故名燕山。他從小喪父,母親將他撫養成人,到了三十多歲還沒有子嗣。正當他愁眉不展之時,有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已故的祖父對他說:“你今生的命運不好,不僅沒有兒子,而且壽命也很短促。希望你多做救人濟世的善事,或許可以改變你的命運。” 他一覺醒來,把夢中祖父的話一一銘記於心,從此立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窦家有一僕人,盜用了禹鈞兩萬銀錢,因擔心事發,寫了一張債券將12歲的女兒賣給窦宅以償負錢,從此遠逃他鄉。禹鈞見小女甚憐,收為養女,成年後為其擇配良婿。有一年正月初一晚,禹鈞游延慶寺禮佛,拾到遺銀200兩、金30兩,等候多時,不見失主。次日,持遺金、銀復去延慶寺歸還失主。

  窦燕山為了救苦濟人,自己生活很儉樸絲毫不浪費,每年衡量一歲的收入,除了供給家庭的必要生活費用外,都作救苦濟急之用。他建立書院40間,聚書數千卷,禮聘品學兼優的老師,教育青年,對於無錢而有志求學的貧苦子弟,不管認不認識,只要來書院學習,他都代繳學費和生活費。就這樣,窦燕山建的書院先後造就了很多品學兼優的人才。

  窦燕山一生做好事無數。例如,有喪事無錢買棺者,他出錢買棺葬殓;有家貧子女無法婚嫁者,他出資助其婚嫁。對於貧困的人,他借錢給他們,使他們有做生意的資本。由他幫助而得以維持生活的各地窮人,不可勝數。他先後資助棺椁埋葬者27戶,資助陪嫁者28戶,資助做買賣維持生活者數十家,經濟柴米而得活者不可數計。

  有一天晚上,窦燕山又夢見祖父對他說:“你多年以來做了不少善事,上天因為你陰德很大,給你延壽36年,並且賜給你個貴子,將來都很顯達,能夠光宗耀祖。你壽終之後,可以升天作真人。”

  從此以後,窦燕山更加努力修身積德,後來果然生了五個兒子,都考中進士,被稱為“五子登科”。長子窦儀,授翰林學士,任禮部尚書;次子窦俨,授翰林學士,任禮部侍郎;三子窦侃,任左補阙;四子窦偁,任左谏議大夫,官至參知政事;五子窦僖,任起居郎。從此以後,“五子登科”成為天下父母對兒女的殷殷期望。

  後來,窦燕山官至谏議大夫,享壽82歲,臨終前預知時至,他沐浴更衣,向親友告別,談笑而卒,令人羨慕。

  窦燕山通過努力行善,不僅改變自己無子短壽的命運為“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而且使後代子孫昌盛顯達。由此可見,“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善惡禍福在一念之間,每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宋朝的范文正公,曾將窦燕山的事跡記錄下來,訓示子孫,范公自己也身體力行,倡辦義學,購置義田,因而後代非常昌盛發達。范公為了使窦公的事跡流傳天下,好善好德之人都能看到,特意詳細記錄,並囑咐子孫廣為傳播,其拳拳愛人之心,躍然可見。

  【案例】:范仲淹、耶律楚材、林則徐的後代

  宋朝的范文正公(范仲淹),他還是窮秀才的時候就存有救世濟人之心。後來他做了宰相,便把俸祿全部拿出來購置義田,贍養了三百多貧寒人的生活。他念念在利益天下大眾,不願自己一家獨得好處。他買了蘇州的南園做為自己的住宅,後來聽見風水家說“此屋風水極好,後代會出公卿”。他想,既然此屋風水能使後代顯貴不如改為學堂,使蘇州人的子弟在此中受教育,那麼多數人都會興發顯貴,豈不是更為有益?於是立刻將房子捐出來做為學堂。范公出將入相幾十年,家用極為節儉,所得的俸錢都做了布施救濟之用。上天的回報是深厚的,不但他的四個兒子都做了宰相公卿侍郎,個個道德崇高,而且范家的曾孫輩也極為發達,賢達顯貴綿延不絕傳了數十代的子孫,直到現在已經傳了八百年了。現在蘇州一帶范氏後人依然十分興旺,還時常出優秀的人才。

  耶律楚材,金庸先生將他寫入武俠小說《神雕俠侶》而為眾人所知。耶律楚材(耶律文正公)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字晉卿,號湛然居士,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九世孫,蒙古成吉思汗、窩闊台汗時重臣,為蒙古帝國時期傑出的宰相、政治家。耶律楚材自幼喜佛,並學習漢文化,深受儒家、佛家文化影響,主張“以儒治國,以佛治心”以天下生民為己任。他身為宰相,卻是布衣蔬食,自己生活非常簡樸。

  他也是個大佛學家,修持准提法,曾在萬松行秀禅師門下參禅三年而證悟得道,利欲心極為淡泊。在蒙古軍隊攻破燕京的時候,諸位將領都到府庫裡收取財寶,而他卻只吩咐將庫存的大黃數十擔,送到他的營中。不久就發生了瘟疫,他用大黃為軍民治療疫病,救活了很多人的性命。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元世祖的軍師,軍事多數是由他來決策,他借此而救活了無數的人民。他雖位至大臣卻並不以做官為目的,時時處處以救國救民為急務。

  因為元太祖好殺,他勸谏太祖不要屠殺。1232年,蒙古軍隊攻打汴梁,城破之後准備屠城(將城中一百多萬軍民全部殺掉),耶律楚材向太宗勸谏止殺,保全了城中一百四十七萬人的性命。後來,蒙古軍攻打南宋,也以此為例,不再屠城,無數生靈得以保全。蒙古慣例,對拼死抵抗的城池,城破之時以屠城做為報復。

  耶律楚材力勸太宗改變這種野蠻做法,太宗采納了他的建議,中原千百萬人的性命被保全了下來,沒有出現千裡無人煙的慘境。蒙古人初入中原,有一些大臣提出“漢人無補於國,可悉空其人以為牧地。”(把中原變為蒙古人的牧場),耶律楚材堅決反對,他推行了一系列保全中原漢文化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仁政,一場毀滅中原農業文明的浩劫被阻止了。他死後傾國悲哀,許多蒙古人、漢族士大夫流淚憑吊他,蒙古國數日內不聞樂聲。朝廷將他的遺骸葬在甕山,即北京頤和園的萬壽山,並為他建立祠堂以紀念他,並追封廣寧王,谥號文正。因其心地仁厚、清正廉潔,他的子孫數代做宰相的,有十三人之多。

  清朝的林文忠公(林則徐),他是反對英國輸入鴉片的偉人。他如果要發財,當時發個幾百萬,是很容易的。他認為鴉片贻害人民,非常的嚴重,所以不怕用激烈的手段,燒毀了鴉片兩萬箱。後來,英國人發動鴉片戰爭攻廣東,一年攻不進,以後攻陷了寧波、鎮江。清朝不得已,就將林文忠公革職充軍,向英國人謝罪談和。在伊犁充軍路上,他寫出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千古名句,這也是他一生的寫照。林公一生清廉正直,以國家民族大義為重,他的子孫數代都是書香不斷,孫曾輩中尚有進士、舉人,至今日仍然存在。數年前故世的最高法院院長林翔,也是其中的一人,而且道德亦非常的崇高。

  以上是范仲淹、耶律楚材、林則徐積陰德而福澤後代子孫的案例。孟子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由於范仲淹陰德積累的深厚,范家的子孫後代長達八百年長盛不衰,早就超越了五代人了。

  【案例】:樂山公行醫濟世,福澤七代子孫

  聶雲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國藩的外孫,舊上海首任商會會長。他總結了自己一生的經歷,融合歷史的經驗教訓,編成《保富法》一書來談持久發達與發財之道。以下內容是聶雲台先生先祖的積善事跡:

  我家祖籍江西,七世祖樂山公出生於清朝康熙十一年。他的學問很深文章做得很好,但未參加考試,而是跟從祖父學醫,並開了一家小藥店。因為他的醫術精良而且又樂善好施,所以醫名大著。康熙四十二年,也就是西元一七零三年,衡山發生了大瘟疫,求醫的人晝夜不斷,因而救活了很多人。樂山公對於窮人和受刑犯救濟尤其的多。樂山公在衡山的時候,常到監獄裡為犯人義診,直到八十多歲時,仍然常到監獄為病患義診。樂山公八十四歲的時候,在某一天的深夜裡大雪紛飛,有一個病患家屬敲門求醫外出赴診,兒子拒絕來人,樂山公說:“這應該是生產急診,怎麼可以延遲醫治呢?”穿上木屐隨同來人前往赴診。這種捨己救人的情操令人欽佩。

  老天有眼,明察秋毫,報施給樂山公的果報也特別的豐厚。樂山公九十三歲的時候,孫子肇奎,獲得乾隆壬子年鄉試的第二名。曾孫有七人,鎬敏、鐵敏兩人都是翰林,並膺任主考學政的官職;鏸敏、钰敏兩人都是舉人,做過縣官;鏡敏在拔貢考試通過後,派在軍機處任職;而鎮敏擔任京官,钑敏則選上孝廉方正,當時人們尊稱他們為“衡山七子”。樂山公的子、孫、曾、玄四代都發了科第做官,到了第五代我的祖父亦峰公,考中鹹豐癸丑年的翰林後,歷任廣東石城新會的知縣,高州府的知府及奏獎道員,居官廉潔,造福地方。到了第六代我的父親中丞公,更為貴顯。本人忝為第七代,仍然承受著樂山公的余蔭遺澤。

  孟子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樂山公的厚德澤被子孫,已經超過孟子所說的五代了。究其原因,樂山公醫術高明能救活病人,已經不容易了,又能輕財仗義,誠心濟人,更是難上加難了。我們所見到各地的許多名醫,靠行醫積了不少財,甚至千萬、億萬財富的也大有人在,但是財富能夠傳到第三代的卻是很少,就算偶然有例外,也必然是醫術精湛又好行善布施的醫生。

  以上是清代名臣曾國藩外孫聶雲台先生的家族史。《保富法》一書曾在上海《申報》連載,轟動上海,激蕩時人之心,一時引起各界紛紛捐贈助學金四十七萬余元(當時的四十七萬元很值錢),各界名流紛紛響應,一時傳為佳話。古人講,富不過三代。現在的人甭說三代了,兩代、一代都過不了。所以想要發財致富的朋友,認真照著《保富法》所說的方法去做,必有驚人的效驗。

  【案例】:朱R基、何H铧之祖上厚德

  《易經》的《坤卦·文言》有“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的名句。自古以來,為人父母的,都自然要為子孫著想,但是到底如何為後代著想,到底該給子孫後代留下些什麼?古人有句話叫做:“積金遺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遺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此萬世傳家之寶訓也。”

  中國近代的長沙安沙鎮有一個叫棠坡的地方,有一位義商叫朱雨田。根據《長沙市志》記載,他為人樂善好施,在長沙設保節堂、育嬰堂、施藥局、麻痘局,置義山、辦義學,並疏浚新河,赈濟災民。方志中評價,說他是“長沙近代慈善事業的開創者”。在棠坡,朱家因為扶危濟困,到今天仍贏得鄉親的贊譽。67歲的村民王玉龍告訴前來采訪的記者,那時每月逢三逢八,朱家就開倉濟貧,而村裡如果有孤寡老人死了,都由朱家提供棺材以及兩擔石灰,用於埋葬。這位朱雨田,就是後來創造過中國的經濟奇跡、清正廉明的朱R基的曾伯祖父。

  在當代,人們都知道澳門特首何H铧及其事業上的成就,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曾祖父到父親三代人行善積德的事跡。何厚铧生於名門望族,由於自小家教甚嚴,在他的身上,沒有嬌生慣養的富家子弟習氣。何H铧的父親何賢,號稱“澳門王”,在澳門非常有影響力。何賢的祖父就是一位大善人,他年輕時就外出經商,經營得法,家境漸漸好了起來。這位老先生樂善好施,誰家沒飯吃,他送糧;誰家無衣穿,他送錢。由於有顆樂善之心,在應塘一帶,口碑極佳。因名聲在外,聞訊與他做生意的人更多,他因此而生意興隆。到他年老時,在生意上已很有成就。何家雖不能算富商巨賈,但在經濟不甚發達的番禺,卻堪稱為殷實的小康人家。他去世後,樂善好施的做法仍然影響著子孫。何賢長大後,年輕時來到澳門創業,開拓了包括大豐銀行在內的大批產業。何賢家族在澳門叱咤風雲幾十年,堪稱澳門“第一家族”,而何賢做人處事的風格依然保持了祖輩的傳統,就是一向保持“做人就是行善”的准則。何賢熱心慈善事業,不僅出錢,而且出力,除維持鏡湖醫院的慈善活動外,還多次向同善堂捐助,以供施粥贈藥之需。

  1955年1月10日,青州木屋區大火,兩千多人無家可歸,澳門各界成立了“救濟青州火災災民籌募委員會”,何賢成了會長。他帶頭捐了55間鐵皮屋,又領著人們沿門勸募,不到一個月,就使災民們有吃有住了。1962年夏,澳門政府決定將一批租給貧民的房屋拍賣,而房屋一旦賣掉,原來的居民就要流離失所。又是何賢,自己出錢把這些房子買了下來,讓原來的居民繼續居住。故鄉番禺仍是最讓他魂牽夢萦的地方,他經常回鄉祭祖,也經常請家鄉的干部到廣州晤談,了解鄉親們有什麼困難,需要哪些幫助。他給岳溪的鄉親們捐三千元辦信用社,捐五艘機帆船、三台卡車、兩台拖拉機、一個水電站,發展農業生產;又捐一台電影放映機、一個醫療站、一個體育場,滿足鄉親門娛樂健身的需要。他捐給番禺縣的錢物就更多了,1962年1月19日,何賢捐贈汽車75輛,以及汽油、柴油、汽車零件等價值40萬元物資,幫助發展縣交通運輸事業。

  1964年,岳溪鄉遇到了天災,何賢向家鄉捐贈了一批化肥。洛溪大橋邊的《大橋碑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港澳知名人士霍英東、何添和已故的何賢先生為建設該橋捐資一千七百萬元。”據了解,霍英東當時出資一千萬港元,何賢、何添各出一百萬港元,且均以物質兌換的形式來實現。今天的何厚铧家族在澳門富豪排行榜上不是第一位,但就其對澳門的影響而言,是認了第二沒人敢認第一的。1999年5月15日,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進行的行政長官選舉中,何厚铧以高票當選。同年5月24日,獲國務院頒發任命令,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2004年9月被任命為澳門特區第二任行政長官。可見,上天給予那些真心實意行善積德者的子孫後代的愛護是多麼地深厚。

  【案例】:戒友祖上邪YIN,禍及子孫三代

  祖上邪YIN是會禍及子孫的!我這裡講講我的家族史。聽家族裡的叔伯、姑姑們講起曾祖父的歷史,曾祖父是家中獨子,為人極其豪爽,當時可謂是黑白通吃,在家鄉方圓百裡也是很出名的,吃喝嫖賭樣樣精通。每年秋後我的祖父祖母(也就是曾祖父的兒子兒媳)辛苦一年收獲的幾百袋糧食被曾祖父一個人抽大煙揮霍一空,還欠下大量債務。就這樣寅吃卯糧,經常被債主上門催債。最要命的是曾祖父還唆使姑奶去賣YIN供他抽大煙,他自己也是妓院裡的常客。結果在1947年共產黨開展土地改革肅反的時候被拉出去槍斃了,從此之後我們家族就一蹶不振。我們家族也因為曾祖父那段極不光彩的歷史在村子裡抬不起頭來,經常被人戳脊梁骨。在文革中更是倍受迫害,被全村人穿小鞋,告黑狀。

  改革開放後整個家族才略有好轉。祖父生有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大伯一生娶了好幾個媳婦,結果離婚的離婚,死的死,後來沒剩下一個,大伯終其一生都是孤家寡人,膝下沒有子女。二伯母患有癫痫,我的兩個堂哥(也就是二伯母的兒子)現在都快50歲了,至今未婚。大堂哥還得過7年的神經病,二堂哥吃喝嫖賭。我爸在家排行老三,人品很好,也很有才,好不容易奮斗的有模有樣了,在54歲的大好歲月突然得胃癌走了。要知道他平時身體好的很,從來沒見過老爸生病。我姐離婚了,至今未嫁,我和我弟都染上邪YIN的惡習。幸好今生我們都學佛了,都明白了只有學佛才能改變命運,否則悲劇還會繼續延續下去。通過我的家族史可以看出邪YIN的果報是多麼慘烈,一人造惡,禍延後世好幾代人!

  解析:這是一位戒友親口告訴我的關於他家族的故事,由於其祖上邪YIN、敗德,連累子孫三代不幸福,果報慘烈,很具有參考性。

  從哲學的角度講,家庭裡的每個成員都是互相聯系的,一個人的惡行是因,必然招致相應的果。那麼果報優先找上誰呢?就是家庭裡福報最薄的那一員。所以經常有這種現象,我們邪YIN之後,家裡的某個親戚突然倒了霉。所以我們在邪YIN之前一定要先想一想,我們的邪YIN行為招致的後果不光發生在我們身上,還會發生在一些無辜的親人身上,這樣一想,我們還敢邪YIN嗎?

  【案例】:祖上積德,福澤後人——我的家族故事

  我的祖父年輕時就念佛修行,經常給鄉下人義務看病,積極行善注重積累陰德。有一年祖父做了一件惠及四鄰鄉親們的大陰德事,鄉裡的人們十分感激,湊錢送了一件禮物給我祖父以表感謝。

  那麼現在我祖父的後代如何呢?我大伯和我父親年輕時到城市闖蕩,後來進入大型國家企業工作,在城市安家落戶,雖談不上富貴,但在他們那個年代也算不錯了。大伯三個女兒的工作都很好。我的大堂姐及大堂姐夫是國家機關的干部,大堂姐的兒子、女兒也在市級政府部門工作。二堂姐在老家生活工作都很順利。三堂姐在省級文化事業單位工作,其子工作也很好。我二伯在家鄉務農,大兒子在司法系統工作,其他幾個兒子也生活平順。我本人在高考中考出了優異成績進入本省的重點大學,也算給我們家族光宗耀祖了,大學畢業後順利進入事業單位工作。我哥的兒子也考上了重點大學。從我祖父到大伯、二伯、父親這三系家族分支看,沒有出現不肖子孫,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果真如此。

  解析:這是另一位戒友的真實家族歷史,足以證明祖上積德,子孫往往會比較平順、富貴。

  看了這兩則正反面的家族史,也希望大家能夠問一下自己的長輩,挖掘一下自己的家族歷史,看看是否是“祖上缺德禍及子孫,祖上積德福澤子孫”?

 

上一篇:淨空法師:大富大貴從哪裡來的?
下一篇:斷除手YIN的五個重要方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