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一提的是佛教對中國茶文化的影響。早在我國的周代,即已出現了茶,不過在晉代以前多用作藥品或煮茶粥。魏晉以後,一些佛教禅師發現茶有提神益思解乏的作用,正好解決因午後不食及夜晚參禅出現的精力不夠、又乏又困的問題,因而多方搜求或四處種植、大量飲用,推動了社會上飲茶風氣的形成。尤其在唐代禅宗創立之後,許多禅寺奉行農禅並重,種植、培育、制作了一些茶葉精品,久而久之成為了名茶。創造出豐富多彩的茶文化,使茶成為了老百姓家中的必備飲料。並且通過 “茶馬互市”和各國間的交往,茶流傳到了各少數民族地區及世界各國,成為了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尤其在日本,僧人們將飲茶與修心養性、人際交往等結合起來,創造了舉世聞名的“茶道”,體現了茶與佛教特有的“血緣”關系。
佛教對社會和諧發展和人類心靈的影響更是無法言盡,在這裡就此問題先不敘述,有機會另文詳談。
但是在佛教傳入中國時,真正的佛教的精神和教義又僅僅是一些由高僧或具有相當文化層次和某些具有深厚善根的人才能領悟的。一般老百姓確實把中國本身所有的迷信思想文化和佛教思想糅合一起,上面提到的釋道儒三教不分也是這一點的體現,最為突出地是把佛教的思想與神祗的思想相混淆。如把皇天、後土、雷公、電母、山神、土地、等作為供奉的對象,認為人的生老病死、富貴繁華、吉凶禍福都是由這些神祗控制。所以一般家裡都敬奉有土地、門神、灶君等等,谷場中有谷神,水旁有水神,河裡有河神,尤其在農村,還供奉什麼天仙、大仙、真人、仙姑、娘娘等等。
佛教承認這些神祗的存在,但是這些也只是六道中的一道,這些鬼神確實也具有些能力,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曾經修福修善的結果或是因為鬼神本來就有些神通罷了,佛教不承認他們是主宰力量,佛教認為人由自己主宰,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善惡因果是佛教一個重要的理論,自己修善,積累功德,必然就得到善報;反之,作惡多端,必然要自嘗惡果。同時佛教的教義也憐憫、慈悲這些鬼神,他們也是眾生的一種形態。
大學者梁啟超說:“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是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一位佛教大德也說:“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說佛教是迷信的人,大都是對佛教一知半解,或是道聽途說(你是一個喜歡道聽途說的人嗎?),或是受了不明事理人的影響。佛法博大精深,這些人不懂得佛法的教義和佛教所揭示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