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是解決學佛矛盾的根本
老師,有同修自己修行20多年,這兩年自己悟出該修淨土,想進來了解,發現我們的修行內容和節奏不同,沒接受我們的方法;原本以為這種情況更容易接受,發現並不是這樣,這種情況老師講講吧?
學佛是拼福報的,而修行得遇法門是更需要憑借善根的。
當一個新接觸這些內容的同修進到群裡,自己不肯問,或者不知道要如何問。你知道我們的整體內容體量是很大的,從頭到尾大略說一次,可能也要幾個月才算勉強能提得到。如果自己不問,又不肯自己學習,一下接觸這些內容肯定是有障礙的。再有很多修行的細節,我們摳的很深很細,而很多學佛久的人一聽一看,這些東西我都了解、我都知道,就沒有仔細跟著,就會出現浮在水面的現象,雖然也是來了,但是參與不進去,深入不了,踏實不了。所以說這是善根在影響,我們在標准版裡說因緣、福德、善根,怎麼說的?聽到了,你不能信,這就是善根有問題。
我們說的內容是否是佛教經典以外的內容?還真沒有,既然沒有佛教經典以外的內容,為什麼學佛人不能接受這些內容?可能性就幾個了:
一、是對經典就不了解,所以對這些換了衣服的內容更不能認同。
二、是堅固的認為,就應該是那樣的,就應該是這樣的,但不應該是你這樣的。亦如菩薩還不許換身衣服了?地藏菩薩還有戴帽子和光頭的時候,光頭就不是他了?還是戴帽子就不是他了?
三、是只能接受經文的說法,不接受直白的表述,有很強烈的陳舊固執。佛教的根本核心沒變,但是很多東西都在變啊,淨土到現在有13位祖師,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念佛方法,都一樣嗎?哪個不是祖師?哪個方法你敢說是錯的?
學佛人如果不能扎實的領會這個“契”字,都很可能會墮落到陳舊固執的習慣裡。過去的成功經驗解決過去的問題有效果,但是新事情、新問題,新煩惱矛盾,用過去的經驗不一定有效果的。佛教如果不發展,內容不豐富創新,都在吃老本,新問題怎麼辦啊?我們現在面對的很多問題形式上都很新的,怎麼弄?如果佛教不發展,這些新問題找不到歸宿,佛教也就滅了。雖然我們知道上契諸佛妙理肯定沒毛病,而下契大眾根基,就要我們自己去調整了,你是唯一的,是獨特的,所以適用方法也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的調整。我們自己不調整,等誰為我們調整呢?當別人說你要調整!他說的就一定對嗎(他的見解正確否)?我們就一定能相信他嗎(二人間的善惡緣)?他說的方法就一定可以解決問題嗎(法門對治與否)?他推薦的方法我們能輕松上手嗎(接受的基礎和方便契合否)?就算這些全都對路,我們能堅持下去嗎(自我根性如何)?
為什麼佛教在中國就能繼續發展?一個契字就是全部的答案。所以如果學不明白這個字,行走下去都很艱難,這樣的內容、那樣的方法可以很多很多,但也會令人迷惑,不知道如何抉擇了。
在一個方法上就有如此眾多可能出現的障礙,一個細節(每個方法可以有很多細節組成),一個配合(由多個方法組成),一套方案(由多個配合完成),可能會出現更多類似的障礙。所以在這個系統裡,反而是原先並沒什麼接觸的人進步很快,收獲頗豐。希望各位放下過去所有的對佛教的認識,從心開始,從新開始,要扎實的把學習落到實處,以解決問題為根本。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