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捨身護戒之旃陀羅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陀開示大眾:修行寧願捨身命終,也要勤修“四不壞淨”,即所謂的深信佛、法、僧三寶,持戒而無所毀犯。

  佛陀於是進一步宣說此故事:從前有一位罪犯即將被處決行刑,當時輪到執刑的旃[zhān]陀羅種姓的人民,是一名受過五戒之優婆塞男子,由於修學及持戒清淨,已得見谛、初入道果,故堅持不肯造殺生之業。聞此,掌管刑戮[lù]之官員瞋忿惱怒而問:“你寧願冒著違犯王法之罪,賠上自己的性命嗎?”

  優婆塞回答:“您真是沒有智慧!國王以王法治國,為何苦苦逼我殺人呢?雖然我此身生在屠戶、賤民階級,屬國王所有,但是以佛法的觀點,人人本具聖種名為‘法身’,沒有貴賤之分,亦不屬於國王所有,更不受世間王法之所約制。”隨即以偈子闡述此理:“釋迦牟尼尊,具一切種智,因時能教化,滅除一切過。閻羅王之法,果時始教化,臨苦為說苦,易壞亦可違。”

  聞畢,典掌刑戮者遂以違犯王法之罪,將其押解至王宮問審。國王聽到掌刑戮者投訴旃陀羅不遵從王法之事,便問:“這是旃陀羅的工作啊!你為什麼不肯奉命行事呢?”優婆塞禀白:“大王,今生得值佛陀住世,應該生敬信心、發歡喜心!”又以偈頌贊歎:“除我三毒垢,獲得寂滅因,無上之大悲,十力世尊所,受持於禁戒,乃至蚊蟻子,猶不起害心,何況於人耶?”

  國王卻告訴他:“你如果不肯動手執刑,自己的性命也難保!”優婆塞既已見谛,信心堅定,正氣凜然地答道:“此身只能聽由國王處置,但是我心中自有定見,即使是帝釋天亦不能教我順從!”

  國王聞言勃然大怒,敕[chì]令隨扈[hù]將其帶出處死。繼而召來此旃陀羅的父親及兄弟七人,逼他們代替死者行刑。沒想到,父子們同樣因為學佛不肯殺人,前六位一一捨身護戒了。最後剩下年紀最小的弟弟時,一位老妪站出啟禀國王:“求您可憐我孤苦無依,放過這最小的孩子吧!”國王問道:“你跟這些人是什麼關系呢?”老妪回答:“他們都是我的孩子!”王又問:“前六個也是你的孩子?那為什麼你只袒護最小的呢?”

  老妪繼而說明:“大王!您應當要知道,前六個孩子皆已入見道位,證初果,不會再造作惡業,所以我並不擔心。但第七個小孩還是凡夫,仍會造作諸惡業,所以才特別請求大王留下他的性命,否則他臨命終時必定驚慌恐怖,起諸惡念。當知凡夫在臨命終時,執著於現世身體的衰敗,難以放下而生諸煩惱。”

  言下,國王感慨:“你所說的因果之理,猶如明燈照破長冥,我從外道聞所未聞!”此旃陀羅家族真可稱為“賢聖村”,其心清淨自尊自貴,雖然身處旃陀羅屠戶,卻是實修忍辱苦行之人,為護生持戒、守護法財,不顧身命,乃至一切親眷尚不足惜,一心唯持禁戒。隨即以偈語表達忏悔:

  “世人觀種族,不觀內禁戒,護戒為種族,設不護戒者,

  種族當滅壞。我是旃陀羅,彼是淨戒者,彼生旃陀羅,

  作業實清淨,我雖生王種,實是旃陀羅。我無悲愍心,

  極惡殺賢人,我實旃陀羅。”

  滿心慚愧的國王,帶著旃陀羅所有眷屬,親自來到塳(péng)間,以香花供養亡者,並以偈誦宣揚其德行;“此覆善功德,如灰而覆火,口雖不自說,作業已顯現。帝釋常供養,如是堅行者,不惜己身命,而護於戒行。”又帶領群臣及無數婆羅門祭師等,行步而至以祭祀之。國王告訴大眾:“這位大菩薩,雖是旃陀羅種姓,實是有修有證之大仙人慈悲示現。”君臣們向群靈致敬,不禁潸然落淚。

  國王首先以此偈誦贊揚持戒捨身之功德:“勇健持戒者,以刀分解身,屍骸委在地,血泥以塗身,以持禁戒故,今日捨此身。堅心不犯惡,守戒而至死,得佛法味者,智者皆應爾。”接著宣說此偈:“愚癡之所盲,貪欲之垢污,著我所諸根,掉動而不定。不計於惡業,但取現在樂,結使垢塗污,智者常觀察。身財危脆想,亦如河岸樹,終不造惡業,智水洗心垢。”

  接著,國王走近亡者身旁,如恭敬法寶般繞旋三匝[zā],長跪合掌,再以偈誦贊歎嚴持佛戒者:

  “南無歸命法,善能觀察者,捨於短促命,而不捨於法。

  假設入火林,見谛毀禁戒,終無有是處,此即是明證。

  此人持佛語,終無有二志,臥於泥血中,以護佛戒故。

  此屍以火焚,即變為灰土,持戒善法名,同於世界盡。”

  世尊以何因緣,為大眾說此故事?是為了闡釋證道之真理,無有變異。修行人既得見谛,終無有毀戒犯法之事,所謂“四大可破,四不壞淨終不可壞”,這就是最佳的例證!

  典故摘自:《大莊嚴論經·卷第八(四六)》

  省思:

  印度的種姓制度中,旃陀羅為當時最低賤的種姓,世世代代以屠殺為業;佛法提到“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出家同一釋種”,雖為旃陀羅一樣可以成道證果。世間雖有階級的不平等,然而本具佛性卻是人人皆有,不分男女老幼、士農工商學兵、貧窮富貴,只要落實修行、斷惡修善,漏盡煩惱,都能成道,沒有階級種族之別,這是真正的平等的精神。

  這念心從來就不增不減,沒有高下的差別,這是每個人最珍最貴的自性珍寶,善用此心,在生活中落實覺察、覺照,回歸清淨自心,就是人生最大的光明。

 

上一篇:方海權:《楞嚴經》佛祖說出楞嚴咒二十四點功德利益
下一篇:大安法師:人往生後燒出捨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極樂世界了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