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大乘小乘融合互助,淨土法門三根普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現在大乘和小乘有很多不同,為什麼呢?因為在佛陀教化大眾的時候,大批的弟子成就阿羅漢,常隨眾是1250人的僧團,但是其他的阿羅漢都去哪了?都被佛陀分派到各個地區去教化大眾去了,如何去教化?就以這乞食時候的講法回饋開始,如《地藏經》第四品中光目女遇到的羅漢那樣,去她家吃飯,吃飯完畢就開始了他的教化事業。

  雖然這位羅漢並沒有發心度眾生,但是因為這樣的事情卻真實的在度化眾生,這是佛陀的慈悲,更是佛陀無量智慧的深刻體現。不止是四大弟子替佛轉輪,而是無數的阿羅漢們都奔赴各地,去教化和自己有緣的眾生去了,所以很嚴格的說,這些聽從佛陀教誨,主動也好被動也好,能這樣去教化眾生,都是已經走在大乘的路上了。

  但是早期離開佛陀的羅漢們,沒有聽到佛陀宣講的後續內容,導致了他們所能分享的都是佛陀早期講訴的內容,對佛陀後期講述的大乘他們沒聽過,自然不會認可,如《地藏經》的開篇文殊菩薩說的:我是久修善根了,聽到佛陀說,我就信了,可是那些小果小乘的阿羅漢們,沒有這樣的善根啊,就算聽到了也會懷疑,乃至會诋毀的,這要如何呢?

  於是時間推移到了現在,形成了小乘區域不承認大乘的事情,乃至對隨後的種種大乘境界不理解不認同,對佛陀宣講的淨土的部分更是頗有微詞;這個情況佛陀是否不知道呢?對佛陀而言一定是了然於心的,但是為什麼還要堅持這樣做?就是借這個方式去度小乘的阿羅漢們,讓他們不管如何,都去行做教化眾生的事業;同時也是在度大乘的修行者們,進入後期,小乘的內容被保存得非常好,而大乘的內容卻渾濁起來,出現了種種是非混淆,於是後期的大乘是需要小乘穩定的基礎教誨為基礎導向的。

  這灘混水是需要回歸到基礎教義中才能清澈起來,從而實現了在正法時期度阿羅漢步入大乘;在像法時期小乘做為鋪墊,大乘中興;在末法時期,重新又依靠小乘來消滅大乘者虛妄的高傲氣焰,可以說這是一盤很大很大的棋。

  在這個布局裡小乘和大乘間的融合互助是非常重要的,互相吸取教訓取長補短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是我們後期的學佛人,沒能體會佛陀的慈悲用心,本應該瞬間清澈的水,又不斷地渾濁起來,不是佛陀沒給我們把路鋪好,而是我們壓根沒跟著走。

  這個基本套路也是很多佛陀都會選擇的一個成熟方案,就算是有的佛陀示現在人壽二萬歲以上,世界沒有三惡道了,佛陀依然會選擇三乘教法,來幫助自己正法住世和像法來臨的種種眾生,並在隨後的融合裡,早已經預言在前,如《法華經-火宅三車喻》中,就徹底地告訴我們:哪裡有三乘的區別?說有三乘是因為大家的心念不同,但是最後佛陀都是要給大家的是一佛乘,就是都能一路趣入菩提一門,這才是符合佛陀心意的。

  於是在三車喻中不管是孩子討要羊車還是鹿車,這位老父親都是不存差別地給大家大白牛車,其牛大有筋力,其疾如風,而車上安置丹枕,所以這才是《法華經》中: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所以我們在費盡唇舌的討論三乘的問題,在佛的心裡實在是沒有這些分別,就像一個孩子,在嬰兒時期不能吃面條米飯,在嬰兒期就是喝奶,長牙了吃點米糊,牙長全了就不能總吃米糊了,不是心存差別地給孩子奶或米糊或者是饅頭,而是由孩子的狀態決定吃什麼,於是這三乘教法依然是這樣,由我們個人的狀態決定。

  前面我們分享到為什麼在末法時期要修淨土,這是因為末法時期的眾生狀態太差了,若是沒有淨土法門帶業往生,只憑信願具足就可以得生淨土,我們末法時期的眾生,要如何哀救呢?我不敢奢望你們都能發心趣入大乘,也不敢奢望你們都會在大乘的菩提路上一路順利,因為個人的業力、因緣、善根、福德種種都有差別,不可能要求大家一致的,但是在淨土法門裡,小乘也好,人天也好,大乘也好,都可以兼顧,都可以融合,我們為什麼不在這裡一拖二,或者一拖三呢?

  這個道理若各位看得清楚,那麼就會自然地轉入對淨土法門的信受和躬行上來,成為真正的一拖二,或一拖三,這樣簡單的一個方法,就能收獲無量巨大的利益,這是祖師大德都感慨不已的事情,今天我們還能有精力去努力一下,還能有時間來學習,還能有一個清晰地思維去分辨這些,趁我們有這樣多的便利條件,不要游離在外,不要遲疑不前。

  今天的部分就到這了,阿彌陀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

 

上一篇:夢參長老:你把財色關過了,學佛才算真入門!
下一篇:善雖小,也可點亮一盞燈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