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清涼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對立的圓滿,是脫離生死的大自在,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究竟自由。
棉花是磨不出刀子來的。人的一生,經歷了種種的磨難、種種的痛苦,才會知道人生真正的滋味是什麼。
修行首先要戰勝自己心胸狹窄的關卡、畏首畏尾的關卡。戰勝自我,把自我的下劣心、分別心、貪圖安逸享受的心能夠戰勝得了,修行就一定會一往直前。
所謂禅在當下的功夫,就在於把握生命的當下,轉化生命的迷惑、淨化生命的染污、提升生命的素質、圓滿生命的品格,挖掘清淨生命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無限潛能。
能夠遠離殺生,就有了慈悲心,平等心。
信心是學習佛法的根本,也是世間成就一切善法的根本。
在行、住、坐、臥當中能夠時時觀照當下,使自己的心與佛相應、與法相應、與戒相應,我們當下便是身居樂土。
做一個好人意味著要有一個正確的生活目標和人生理想,要有宏大的願力。人生的動力和價值就是由此而生的。
萬事都是緣,萬事總是緣。把握機遇,隨緣而住,隨遇而安。
學佛要以修為主,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要口說心行,心口如一。
參禅的基本要求:見地要透,功夫要穩,悟境要高。
修道要具足三種心:信心、精進心、長遠心。這三者缺一不可。
解脫,就是煩惱的止息。
隨緣做事,隨緣放下,不留戀。就是在大限到來的時候也能夠隨順因緣而去,不留戀這個世間、不留戀任何東西,那才會沒有遺憾地結束此生。
我執越重的人,煩惱就越重;煩惱越重的人,痛苦也就越多。
五蘊是生活,照見五蘊皆空就是禅。
使自己的心從種種分別、執著中解脫出來,使覺照能夠獨脫於一切攀緣之外,我們的精神面貌就是另外一種境界。
修行要消除內心的障礙,克服內心的對立面。
人需要鍛煉,需要有意識地找一點苦吃,才有利於自身的生存,有利於克服那些想象不到的來自自然和社會的各種困難。
在因地中福慧雙修,在果位上才能福慧莊嚴。
一切從大悲心出發,從菩提心出發,世間法就是出世間法。
禅是一種方法,是一條道路,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受用。
修行,是一個長期訓練管理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
菩薩的精神是大地的精神,是橋梁的精神!
信仰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息滅貪、嗔、癡三毒,淨化身、口、意三業,這四件事是佛法的總綱,也是我們修行的起點和終點。
在修行中,唯有放下,自性才能顯現;唯有奉獻,心量才能廣大如虛空。
要把盡家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當作是信仰生活的一部分。
只有真正從心靈深處將對事物的種種界定、分別、妄想掃除干淨,才能夠真正見到諸法實相。
戒律是什麼?戒律是堤防。持戒精嚴,你的六根便可防守得嚴嚴實實,不會有漏洞。有戒律,我們的修行才有保證。
既然每個人都有改善生存條件的權利和需求,那就必須相互尊重。為了自己的生命需求,就不顧他人的生命需求,而將其物質財富據為已有,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只有在造作、是非、取捨、斷常、凡聖等一切對立面完全統一了之後所顯示的無分別智,才是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