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從印度傳來的,制度方面跟中國的儒家文化觀念有一些不合。例如出家與素食,許多人不理解,產生誤會。
(一)“出家”為印度佛教的制度,傳入我國,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儒家觀念形成對立。有人對一位法師說:若大家都信佛去出家,人類社會不就滅亡了嗎?
這位法師反問他:你願不願出家?他答:不願。法師又問:你妻子願意出家嗎?他答:不願。法師幽默地說:這就對了,人類就不會絕種了。
這是個荒唐的問題,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世間的年輕人,絕大部分都要結婚生子,很少有人要去出家的,即使在隋唐中國佛教鼎盛時期都是如此,何況現在末法時代,人們根本不知道信仰為何物。從生理學方面看,儒家說“食色性也。”性欲是動物的基本生理要求,這是人與生俱來的“情執”。要對佛法有深刻的理解,有堅定的信仰,深信因果,有大決心,為了弘法利生,有不惜犧牲一切的奉獻精神,才會逐漸淡化、消解欲火。當修到三果阿那含果時,禅悅之樂大大超過YIN欲之樂,才會視YIN樂如敝履。何況出家要有宿世因緣,要有現世條件,善根、慧根深厚,真正為信仰而出家乃大丈夫之所為。
佛教徒分兩大類:出家住寺的僧尼與在家修持的居士,前者是專業學佛,後者是業余學佛。出家可以修行了生死,在家也同樣可以修行了生死,並不是學佛的人一定都要出家,絕大部分都是在家學佛,出家人在整個學佛群體中占的比例極少。如漢傳佛教出家僧尼不到10萬,而在家學佛的居士卻有數千萬之多。
出家與在家,既然都可以修行了生死,為什麼還要出家呢?因為要將佛教傳下去,要弘揚佛教,必須有少數人主持佛教。出家人,既沒有家庭負擔,又不做其它種種工作,可以一心一意修行,一心一意弘揚佛法。佛教要存在這個世界,一定要有這種人來推動他,出家人是佛教中的核心份子,是推動佛教的主體,有出家人存在,表示佛教存在,佛法存在。所以從來就有此出家的制度。
漢傳佛教出家人示現三大特點:僧裝、素食、獨身。有許多科學家、哲學家,為了事業,守獨身主義,不為家庭瑣事所累,而去為科學、哲學努力。佛教出家制,也就是擺脫家庭欲累,而專心一意地修學佛法,弘揚佛法。所以出家是大丈夫的事,要能真切發心,要正信特別堅定,對佛法要有深刻的理解,能夠持守出家戒,能勤苦修行,努力弘揚佛法,才不愧為出家。如隨便出家,出家而不作出家事,甚至犯戒,那非但沒有利益,反而害了自己,又給佛教帶來惡劣影響。
有的人,一學佛便想出家,似乎學佛非出家不可。有的居士一見年輕人學佛,就勸別人出家,使人不敢來學佛。這兩種作法都是錯誤的,對佛教的正常發展極其不利。
出家不易,應先做在家居士,搞清楚佛教基本道理,依法修學,自利利他。如真能發大心,各方面條件具備,願意獻身佛教,再來出家,這樣自己既穩當,對社會也不會發生不良影響。
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多,獨生子女出家了,怎樣孝敬父母?
出家,並非六親不認,父母依然是父母,出家人對父母之孝心是更超越的。一位出家的孩子如何報父母恩呢?佛陀曾說:即使親手扶養父母百歲,或令父母過著君王般、有權有利養的生活,也不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於萬分之一。真正能報父母恩的,乃是精進修習佛法,再度化有緣眾生,緣最深的當然是父母。報恩的最佳方式是使父母增長善法善行:不懂布施的,令懂得布施 ;不持戒的,令能持戒;生命沒有歸依的,令找到真正的歸依。如此徹底的令父母生命品質提升,才是真正的報父母恩。在這一方面,出家的形象,加上出家所累積的善法功德,最容易影響父母,感化父母。
父母,永遠是愛孩子的;因孩子的出家,平日再吝啬的父母,在孩子出家的儀式上,總會獻上一點供品。布施的種子就從此播下。出家,是一種更超然的報恩方式,讓父母親獲得生命歸依處。無論此生或來生,生命都會更有價值。佛陀成道後歸國度化父母眷友,便是最好的例子。著名歌手李娜出家後,苦口婆心度化母親,讓母親學佛信佛,這是現實中的例子。
依佛陀的教導,出家修道,是以德行的提升來感化度化父母,共同修善向上。這是比一般世間的孝道觀更為超越的。
可見,出家並非是一般人所誤解的“離家出走”,不是消極厭世,而是出離自私煩惱,解放狹隘的“心”家,他們探索、求證人生的根本問題,是不同於世俗的積極奮進,是更崇高、更美好的人生追求,這要有高尚的情懷和堅韌的毅力。通過生活形態的轉變,為修行帶來突破與助緣,最終自度度人,度父母。這比起離鄉背井,遠赴異國他鄉追逐世間名利的游子而言,給父母的利益更大。
有人說:出家人拋妻別子,太不人道,太不懂感情。
未婚就出家的僧尼少牽掛,有利於專心辦道。正常情況下應該是這樣。由於各種原因,一些人半路出家,實不得已,為了追求人生的終極真理,為了明白宇宙人生的實相,為了救眾生脫離生死苦海,只有辭親割愛,捨小家為大家。這是一種崇高的犧牲精神,不是小仁而是大仁。
至於感情,佛教認為:男女之情以性愛為基礎,與性欲緊密相聯,表現出強烈的占有欲、排他性,屬於有染污的貪愛。男女互相好奇,互相迷惑,互相吸引,互相利用,互相占有,又互相給對方制造煩惱和痛苦,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貪愛,被作為佛陀四聖谛中“集谛”的主要內容,過患甚多。貪愛令人熱惱不安,欲火焚身,十分難受。由貪愛造業,糾纏不清,因業受報,跳不出六道輪回。貪愛、YIN欲障礙禅定、神通,使人難以開發出潛在的功能。《四十二章經》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這種情執是生死輪回的根本,不能執著。出家人要想徹底、快速了生死,必須斷男女欲,必須斬斷情執。
有人說:現在有些大學生、研究生出家,自己不是白學了?社會和家庭不是白培養了嗎?
這些知識他們沒有白學。佛教要求行菩薩道的大乘行者,必須學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有用的知識,所謂的“五明”。為什麼?世法(世間學問)和出世間法(佛法)是相通的,是一不是二,世法掌握得越好,對佛法領會就越深。這就是現代科學之父愛因斯坦、腦電專家、諾貝爾獎得主艾克理等一大批著名科學家容易理解佛法的原因。另外,學位高,也便於去度化同類的人,佛法叫同事攝。
他們沒有白學,社會和家庭當然也就沒有白培養。現在物質文明相對發達,而精神文明大大滯後,道德淪喪,世風日下,更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宗教家為挽救世風、人心貢獻畢生的精力和智慧。
(二)“吃素”:漢傳佛教,特別重視素食,出家人素食是守戒。學佛的居士,常常誤會學佛就得吃素,不能吃素就不能學佛。其實,學佛與吃素並不是完全一致的,並不同步。一般人看到有些學佛的,沒有學到什麼,只學會吃素,家庭裡的親人感覺討厭,以為素食、葷食,一家兩鍋太麻煩。
學佛的居士,先要了解佛教的道理,在家庭社會,依照佛理做去,使自己的德行好,心裡清淨,使家庭中其它的人,覺得你在學佛後改變了以前的壞習氣,貪心淡,瞋恚薄,對人慈愛,做事更負責,使人覺得學佛在家庭、社會上的好處,那時候要素食,家裡的人不但不反對,反而生起同情心,漸漸跟你學,如一學佛就學吃素,不學別的,一定會發生矛盾,引起譏嫌。
雖然學佛的人,不一定吃素,但吃素確是漢傳佛教良好的德行,值得提倡,佛教說素食可以培養慈悲心,不忍殺害眾生的命,不忍吃動物的血肉。不但減少殺生業障,而且對人類苦痛的同情心會增長。大乘佛法特別提倡素食,說素食對長養慈悲心有很大的功德。吃素而不能長養慈悲心,只是消極的戒殺。
以世間法來說,素食的利益極大,較經濟,營養價值也高,可以減少高血壓、冠心病、腦血栓、高血脂等病痛,可以減肥。現在世界上,有國際素食會的組織,無論何人,凡是喜歡素食都可以參加,可見素食是件好事,學佛的人更應該提倡,但必須注意的,就是不要把學佛的標准提得太高,認為學佛就非吃素不可。遇到學佛的人就會問:你吃素嗎?為什麼學佛這麼久,還不吃素呢?這樣把學佛與素食合一,對於弘揚佛法是有礙的,嚇得許多人不敢來學佛。
(三)持戒。有人說:學佛不自由,戒律太多。他們不敢學佛,怕受戒,怕犯戒。他們以為:不學佛不受戒可保自由,學了佛受了戒就不自由了。那等於是說:學佛受戒後不可以造惡業,不學佛不受戒便可以造惡業了。
其實,不論受戒不受戒,做錯了事,便要負責,便要承擔後果。這是自然規律,造了惡因,必有惡果。若不學佛受戒,對因果律不了解,做壞事的可能性更多,造下了惡因自己還不知道,其後果就可怕了,其下場就可悲了。若學佛受戒,懂得因果律,就會不造惡因。即使犯戒,趕快忏悔,及時回頭,以免越陷越深。所以戒行是不造惡因的保證,是獲得善果的前提,是修習定慧的防護網。
受了戒,雖會偶爾犯戒,總比不受戒而經常作惡好得多。因為受戒,便有持戒的功德,受一戒便有一戒的功德,受一天便有一天的功德,受一分鐘有一分鐘的功德。犯戒僅對某一時段特定的對象有害,持戒則盡形壽對一切眾生有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