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間最根本、最重要的規律是什麼?是大覺世尊釋迦牟尼佛向我們揭示的業果規律!
為什麼說宇宙間最根本的規律是業果規律呢?因為業果規律向人們深刻揭示了宇宙萬有——包括我們每個人的內在身心以及外在物質世界形成的根本原因。佛陀所宣說的業果規律告訴我們,宇宙萬有是“業”之“果”。所謂“業”,實際上就是指我們身口意的造作。例如,如果我們心裡生起了一個念頭,此時心就造作了一個“意業”;如果口裡說了一句話,口就造作了一個“口業”;如果身體做了一個動作,身體就造作了一個“身業”。為什麼將身口意的造作稱為“業”呢?因為身口意的每一個造作都會在心田裡留下痕跡,這個痕跡也被稱為“種子”,這個“種子”在將來某個時候成熟(簡稱為“異熟”),就會“長成”內在的身心和外在的物質世界。所以,我們內在的身心加上外在的物質世界是過去某個“業”的“異熟果”。在“異熟果”中,內在的身心部分也被稱為“等流果”,外在的物質世界部分也被稱為“增上果”。
有人問:“我們內在的身心和外在的物質世界怎麼會是身口意造作的結果呢?”這是對“萬法唯心而造”的道理尚處於愚昧狀態而產生的疑問。打個比方來說,假如我們做了一個夢,夢境之中我們自己成了一個居住在宮殿中的國王,那麼這個國王的身心以及宮殿是什麼造作的呢?顯然是我們自己的心。同樣,現前我們的身心以及外在的物質世界實際上都是我們的覺性所做的一個“夢”而已。對於萬法唯心而造的道理,在唯識宗的諸多論典以及大乘經典中都有廣泛而詳細的闡述,如《華嚴經》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能知能覺的覺性亘古長存,現前使得我們能看、能聽、能嗅、能嘗、能觸、能思、能憶的就是這個覺性。覺性不僅具有能知能覺的功能,還具有執持“業種”的能力。例如,當我們的心裡生起一個念頭時,覺性在了知這個念頭的同時,也在其上留下了“印跡”,猶如印章印在紙上時,紙張上必定會留下印章的印跡一般。就像世間的田地具有執持種子、長養種子,使得種子發芽、長大、成熟的能力一般,覺性也具有執持“業種”、並長養“業種”,使其發芽、長大、成熟的能力,因此覺性也常被人們稱為“心田”。比如,春天我們在田地裡播下油菜籽,很快田裡就會長出一片綠油油的油菜,並且會開出一片黃黃的油菜花。顯然,這一片黃黃的油菜花就是當初撒在田裡的油菜籽的異熟果。我們的覺性就好比是田地,身口意的造作就好比撒在田裡的油菜籽,將來的身心世界就好比在田裡長成熟的油菜花。
如果有陣陣微風吹過水面,水面上就會出現波浪。水面上的波浪是從何而來的呢?是風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從水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說波浪是水的變現;從風的角度的來說,我們可以說波浪是風的作用。同樣,我們現前的身心世界也猶如波浪一樣,從心性或覺性的角度來說,可以說是覺性的變現;從“業”的角度來說,可以說是“業風”的演變。每當我們的身口意有所造作時,必定會在自己的覺性之上留下印跡,這就是所謂的“業”,這個“業”成熟之後就是身心世界,這就是所謂的“果”。
所以,業果規律是宇宙間最根本的規律,這個規律遠比世界上其它任何一個規律都深奧,因為它深刻無誤地揭示了宇宙萬有的本原——是心性之變現、是業之演化,是業和心性的共同游舞。在此世間,根本找不到有比這條規律更加深刻的規律了。這個深奧的規律只有遍智的佛陀才能向我們准確無誤地加以宣說,非一般凡夫所能洞悉。作為具有認知能力的人類,從亘古以來就一直在頑強地探索著存在於宇宙萬法之上的種種真理和客觀規律。時至今日,以探索宇宙真理和客觀規律為使命的科學研究已經發展到了非常發達的程度,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認識了一個又一個存在於外部物質世界之上的規律。遺憾的是,由於科學研究的方法是只觀察外境,不觀察認識事物的主體——覺性,以及覺性在人類認知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致使人類難以洞察宇宙的真正奧秘。目前,科學所能告訴人們的只是一些物質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部演化規律,而無法告訴人們宇宙間所存在的林林總總事物的究竟根源是什麼,猶如一個夢中之人,只能了知夢境中的種種存在,卻根本不知道夢境的源頭是自己的心一樣。
為什麼說宇宙間最重要的規律是業果規律呢?因為離苦得樂是一切眾生的根本所求,了知“何業生何果”的業果規律對離苦得樂這件事極為重要。例如,當我們了知以嗔心所造的身口意業會招致未來地獄道的異熟果、以貪心和吝啬心所造的身口意業會招致未來餓鬼道的異熟果、以癡心所造的身口意業會招致未來畜生道的異熟果之後,就會努力斷除以貪嗔癡發動而造的惡業;當我們了知以善心發動所造的身口意業會招致善趣的種種異熟果時,就會努力地去行持種種善業。所以,了知“善業生善果、惡業生惡果”的業果規律是我們實現離苦得樂目標的唯一依靠,離開了這個依靠,我們的離苦得樂根本不能得以實現。除了業果規律之外的離苦得樂之道皆是邪道,都會使得離苦得樂這件事落空。縱觀一切眾生所遭遇的一切痛苦無一不是因為業果愚而導致,如《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說:“所有這些恩重如山的眾生,雖然欲求安樂,卻不知奉行安樂之因——十種善法;雖然不想受苦,卻不知捨棄痛苦之因——十不善法,所想與所作背道而馳,糊裡糊塗地步入了歧途,就像盲人漂泊在荒野中一樣,這些眾生實在可憐!”
智者益西彭措堪布在《業果的奧秘》中說:“為了將一切眾生安置在安樂的果位,大悲的佛陀以深淺廣略不同的方式再三宣說了因果的至理,讓人們在認識苦樂因果的規律之後,能自覺地轉入安樂的軌道,用自己的智慧去打開內在深廣的安樂之源。這樣一種能普遍利益一切生命的因果學說,經過菩薩們的不斷宏揚,千百年來,在善良而有智慧的東方人心中,已經深深地扎下了根,成為牢不可破的理念,一切行為的取捨都圍繞這個核心而展開。可以說,這樣一種真理對人類起著極其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成為開發生命內在的善心與智慧最重要的一把鑰匙。
“但是,近代由於科學的崛起,人們過分崇拜外部物質世界表面的輝煌成就,由唯物至上的偏執,從而障礙了對內心世界奧秘的認知。以往以因果觀念為核心、隨善惡標准取捨行為的方式,被隨心所欲、顛倒善惡的盲目行動所取代,因果的觀念正在逐漸泯滅。人們對於遍及一切時空、一切行為的業果相,茫然不知,反而認為三世因果是禁锢人性的宗教思想,清規戒律是壓抑人性、使人性不能自由伸展的枷鎖,只有把因果報應的學說徹底推翻,才能解除精神上的禁锢,獲得自由和幸福。
“由於對苦樂因果的愚昧不知,現代人的行為隨意放縱,道德淪喪、人心日下,由此導致種種自然災難、家庭危機、身心疾病、社會動蕩等問題頻頻發生。整個世界從有情身心到自然界,從個人到社會,都在走向自我毀滅的絕路,而這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業果愚。
“事實上,安樂的源泉是善,如果能透視安樂和善的必然關系,從而生起勝解,就能打開通往安樂世界的大門。不論是暫時的健康、長壽、財富以及和諧的家庭、社會、生態,還是未來長遠的安樂,都可以通過把握因果而取得。
“由此可知,如果失去因果觀念這個根本,人類就會瘋狂地趣入惡業之中,引發暫時和長久的災難。相反,如果人類內心能建立起因果觀念,就會因此而獲得拯救。”
所以,每一個欲求離苦得樂的人都應當善學佛陀所宣說的業果規律。
摘自《放生心語》(明如居士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