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而少欲的人,就很容易感受到快樂,佛教中有“知足少欲,聖者種”的教言。知足少欲,是一種內心修持的結果,需要警惕的是,它很容易變成我們懶惰的避風港和消極的擋箭牌。
當時運不佳或是因為自己的懶惰而失去機會時,我們很容易給自己的這種挫敗感找一個心靈安慰:我對這一切不在乎,我是修行人,我有知足少欲的境界。漸漸地,學佛甚至成為逃避現實的一個途徑。當窮困潦倒的時候給自己找借口,明日待到有機會貪求時,那種無止盡的貪婪與欲望又比任何人更強烈。
還有一些人,看到知足少欲聖者種的教言,認為佛教徒不應該有一點兒的享受,衣可避寒、食可果腹最好,不敢越雷池一步。如果真是修行到一定的境界,安住於無偽的知足少欲之中,那當然最好。但是如果僅僅是為了標榜自己的節儉,而對自身和家人很苛刻,那未免有點兒偏激,落入另一個極端之中。
現在社會中不少人認為,佛教徒就應該過苦哈哈的日子。如果一個佛教徒的衣食住行很講究,或是在工作領域中力爭拔頭,那一定是不合格的。很多不了解佛教的人都對信佛有一種畏懼感,怕什麼呢?怕信了佛就要過苦日子了。
我經常告訴弟子們,要做一個合格的在家居士,不要將經典中看到的出家人應該做的事情,與居士的修行相混淆。看到出家眾要行苦行,在家居士無論自己的修行境界如何,一味地模仿。最終修行不知道是否有進步,卻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讓人對信佛學佛產生誤解或畏懼之心,這樣反而不利於佛法的傳播。
在家居士首先要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努力成為工作中的精英與榜樣。用佛法給予你的智慧去利益社會,回饋社會。
在家居士更要將家庭照顧好,用佛法的智慧營造和諧家庭,讓家庭成員能夠感受到佛法給生活帶來的真實利益。
在工作和生活領域樹立起積極的佛教徒形象,自然吸引大家向往佛法,從而快樂的走入佛門,精進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