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的心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的心態 

播撒善的種子,就是最大的功德

 

一、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的心態 

 

    相傳在很遠的古代,知了是不會飛的。一天,它看見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十分羨慕。它就請大雁教它學飛。大雁高興地答應了。 

 

    學飛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知了怕吃苦,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跑東竄西,學得很不認真。大雁給它講怎樣飛,它聽了幾句,就不耐煩地說:知了!知了!大雁讓它多試著飛一飛,它只飛了幾次,就自滿地嚷道: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很想跟大雁一起展翅高飛,可是,它撲騰著翅膀,怎麼也飛不高。 

 

    這時候,知了望著大雁在萬裡長空飛翔,十分懊悔自己當初太自滿,沒有努力練習。可是,已經晚了,它只好歎息道:遲了!遲了!  

 

    在我們的身邊,有多少這樣的“知了”,就有多少這樣的“遲了”。自滿使我們目光短淺,安於現狀;懈怠使我們固步自封,坐失良機。  

 

    古時候一個佛學造詣很深的人,聽說某個寺廟裡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師,便去拜訪。老禅師的徒弟接待他時,他態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學造詣很深的人,你算老幾?後來老禅師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並為他沏茶。可在倒水時,明明杯子已經滿了,老禅師還不停地倒。他不解地問:“大師,為什麼杯子已經滿了,還要往裡倒?”大師說:“是啊,既然已滿了,干嘛還倒呢?”禅師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經很有學問了,干嘛還要到我這裡求教?這就是“空杯心態”的起源,象征意義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態。如果想學到更多學問,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空著的杯子”,而不是驕傲自滿。

 

二、播撒善的種子,就是最大的功德 

 

    年輕的時候,尤其是小時侯,總被要求有理想,而且理想非遠大不可,最好是心系天下蒼生,長大後一定要成為個科學家,將軍什麼的,即便是職業,也一定要成為高尚一點的,什麼教師啊,醫生啊,總之要是誰敢成為農民工人清潔工什麼的,老師家長一定會視為異類,反復做你的思想工作.這就是60後和70後的童年. 

 

    如今這個時代出生的人都已經過了不惑之年,有幾個人成就了遠大的理想呢?除了少數成為社會精英發達著外,大多數都做著一般的工作,缺乏價值感的同時,心裡還在抱怨著沒能耐的父母,指望不上的配偶,不公平的領導,沒良心的同事,不僅覺著自己的人生充滿困惑,自己的價值不被社會承認,同時也被自身生存的壓力揉搓著,尴尬著.  

 

    其實,這些錯誤的認識很多都來自童年的精英教育,不能成名成家就是沒出息,這是大多數60後70後的錯誤想法.其實,人只要生於世間就有價值,不一定要心懷天下,能夠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就是一種社會的功德.孝順父母了嗎?幫助有困難的親戚朋友了嗎?跟同事尤其是有利害關系的同事和平共處了嗎?在單位在社會上不撒謊,不花言巧語,不傳是非這樣簡單的事情能做到嗎?把這些做好了,自然離佛的要求就近了,沒有功德,至少也少能造罪業,這樣不就是實現了價值嗎?  

 

    所以建議每一個學佛的朋友,為人父母者,先教會自己的孩子怎樣跟身邊的人相處,怎樣善待身邊的眾生,然後再去心懷天下,這樣長大的孩子,即使不能成名成家,至少不會胡作非為,做家長的,在孩子心中種下善的種子,就是生而為人最大的價值.

 

上一篇:淨空法師:善心其心之具體方法
下一篇:淨空法師:回向給社會大眾,這就是修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