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眾:對於現在的這樣一個社會條件下,作為一個在家修學佛法的人,對於戒這方面應該怎樣做?
師父:首先知道這個五濁惡世如果沒有戒會很危險,戒主要是保護我們的體,聖體,三皈體,所以三皈體就是戒體,戒體就靠戒來保護的。你看,現在連我們寺廟裡都裝防盜窗了,防盜窗就是戒,現在這個社會上很多都裝防盜門、防盜窗,因為裝了這個就有安全感。
聽師父話的,按照戒去做的人,師父都會放心,哦,這弟子已經不吃肉了,這個弟子已經開始戒殺了。這個弟子已經嚴謹地在齋戒的狀態裡了,那好,那豬流感跟他不相干,師父都放心。作為這個弟子來說呢,他也越來越能夠得到清淨。
這個清淨來自兩方面,一個自己做了之後,還有一個來自外在的干擾,所以這個清淨就會引伸到“定”。實際操作上面,你感受到它的好處的時候就會生歡喜。往往一開始不太知道,就需要善知識誘導。我們一開始受戒時,並不知道戒有多殊勝,也很少人持戒有大悲心生起來。
一個出家人對這個社會責任感很強的,像弘一大師,他自己嚴持戒律,來實踐給大家看,做典范。這是整個民族國家的出路,這個悲心是很殊勝的,已經不是個人持戒的問題了,他這已經是救國的一種示范了。他這個時候可以說是大悲心在持這個戒,很多人達不到這個境界的。
信眾:就是說對戒生起定解,打心裡會說持戒真好,這是很難很難的。
師父:持戒了之後回過頭來,你會覺得持戒真好,一開始往往不太知道,需要善知識的加被鞭策,因為善知識一句話的引導,會讓有緣的弟子產生一種向法的意樂。
有時候還是善知識誘導出來的,因為師徒是有緣人嘛,在茫茫人海當中沒有誰規定你一定要做我徒弟嘛。有的人一見到我很感動會哭,這個就是緣分。那他做弟子了,師父講一句話他會很在意,說戒好,他就會有一種向戒的心,他就覺得聽師父話是應該的,對戒本身好在哪裡他並不知道。
就像我們對小朋友的教化一樣,引導他順著就會去,講背唐詩真棒啊,他也不知道背唐詩什麼意思,但是聽到家裡大人贊歎,他就背,搖頭晃腦,哦,我會背唐詩了,然後你再獎勵,他就會背第二首、第三首。
我們學修佛法的時候很多也是這樣子,師父常常的這樣會引導我們,所以阿彌陀佛叫接引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