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明如居士:賢聖的善惡標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什麼樣的人才能稱為聖賢呢?只有那些自心徹證了宇宙真理,並且身口意的所作所為和真理相應的人才能稱為聖賢。宇宙間最究竟的真理就是“性空緣起”。從顯宗的層次來說,“性空”是指世間一切萬法的本性是空寂的,如《心經》所言:“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從密宗的層次來說,“性空”是指一切萬法的本性是空寂光明的覺性或心性。所謂“緣起”,就是指存在於心性之上的無欺的因果規律。所以,當一個人證悟了緣起性空的真理之後,身口意與這個真理相應,這樣的人就是聖賢之人。吾等大師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徹證了緣起性空的真理後,身口意完全相應於緣起性空的真理,所以是至聖至賢,是圓滿正等覺。菩薩、辟支佛、阿羅漢等三乘行者,雖未像佛陀那樣徹證了緣起性空的真理,但是已經不同程度地證得了這個真理,而且身口意也已基本與之相應,所以也稱為聖賢。

  因此,聖賢的善惡標准實際上就是真理的另外一種說法。凡愚是“以自我為中心,以眼前是否得利”來評判善惡的,而聖賢的善惡標准完全不同於凡愚,聖賢是“以眾生為中心,以能否究竟離苦得樂”來判斷善惡的。例如,如果一件事情只能利益自己,不能利益他人,甚而會損害他人的安樂,聖賢就會將其斷定為惡;如果一件事情只能利益眼前,不能利益未來,甚而會毀壞未來,聖賢也會將其斷定為惡。所以,在聖賢眼裡,如果一件事情既能“利他”又是“初善、中善、後善”,才能被斷定為善。這裡的“初善、中善、後善”是指一件事不僅能夠利益現前(初善),還能利益未來(中善),最終還能使人究竟離苦得樂(後善)。

  為什麼聖賢只談“利他”,而不談“自利”呢?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如果執著於“自利”,也即做任何事情,“我”字當頭,則即便是行持善業,也會串習“我執”,使得“我執”更加熾盛。一個人的“我執”得以強化之後,自然就會造作種種惡業,最終會墮落下去。所以,以“自利”為動機的善,從究竟的角度來看,仍然是惡。二是“利他”中已經圓滿地包含了“自利”,所以無需再強調“自利”。猶如麥子的麥穗長成之後,麥稈就一定長成一樣,一個看重得到麥穗的人,雖然沒有著眼於得到麥稈,但在得到麥穗的同時,必定能夠得到麥稈;同樣,一個人只要利他,就一定已經圓滿了自利,一個利他的人,雖然沒有著眼於自利,但卻能最圓滿地自利。

  為什麼自利是惡,利他是善呢?因為在法界裡本來並無自他的分別,一切眾生實際上都是心性的平等幻現,所有眾生都是同一體性,同源而生,自他只是我們的分別心制造出來的錯覺而已。分別心的這種制造遠離了真理,和實相並不吻合,所以是一種本性惡!

  法王如意寶在《勝利道歌》中說:“若欲長久利己者,暫時利他乃竅訣。”《二規教言論》中說:“若於他眾勤饒益,此即自臻圓滿因,廣大財富勝妙德,皆從利他而出生。恆常希求自利者,初時雖能居高位,其後逐漸趨衰落,猶如陡山水下瀉。恆時精進利他者,初時雖為賤奴僕,此後逐漸至高位,猶如蒼龍騰空中。愚夫貪圖自利益,唯有精勤謀自利,然難成就自利益,即或成就亦微小。智者雖亦貪自利,然其著重利他眾,設若精進利他眾,間接自利亦圓滿。若欲今生或來世,成辦廣大自利者,精勤利他勝方便,此乃諸佛菩薩道。”《三十七佛子行》中說:“諸苦由求自樂生,圓滿正覺利他成。”《菩提道次第攝頌》中說:“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生佛差別從此出。”

  其實,自利和利他的差別,只要將佛陀與凡夫人稍加比較,就會一目了然。凡夫從無始以來就始終只為自己考慮,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自己的幸福和安樂,可是至今為止,仍在輪回中受苦;而佛陀,雖然沒有希求自己的解脫,也沒有希求自己的幸福和安樂,而只是一心一意地將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了度化眾生的事業之中去,可是佛陀卻早已成就,圓滿了一切功德。當初佛陀在凡夫地的時候,有很多凡夫與佛陀為伍,為什麼至今那些凡夫仍然是凡夫,而佛陀卻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佛陀徹底捨棄了自利,而發起了利他之心,所以獲得了究竟的安樂;而那些一直從事自利的凡夫卻至今仍然在輪回中飽受痛苦,自己的安樂都得不到,更不用說利他了,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就是他們一直不肯捨棄自利之心,不願發起利他之心。所以,利他中確實圓滿地包含了自利。

  以前有幾個書生拜見中峰禅師時,提出一個問題:“佛家說的‘善惡報應,如影隨形’的說法,和事實不符合。比如,某某行善,子孫卻不興旺;某某作惡,家門反而隆盛,所以佛的說法沒有根據。”中峰禅師回答說:“凡情未滌,正眼未開,認善為惡,指惡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顛倒,而反怨天之報應有差乎?”意思是說,凡夫的煩惱情慮沒有淨除,智慧眼沒有開啟時,往往顛倒地認善為惡、贊惡為善,這種事屢見不鮮。你們為什麼不怪自己是非顛倒,反而埋怨因果報應有差錯呢?這些書生不服氣地說:“我們怎麼會將善和惡弄反呢?”中峰禅師讓他們各自描述善惡的體相。其中一個人說:“打人罵人是惡,恭敬人、禮拜人是善。”中峰禅師說:“不一定!”另一個人又說:“貪財非義妄取是惡,廉潔有操守是善。”中峰禅師也說:“不一定!”大家依次談了自己的見解,中峰禅師都說不對。於是大家請問禅師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中峰禅師告訴他們說:“能給人利益的是善,只利益自己的是惡。有益於人的,就算打人、罵人,都是善;只利益自己的,縱是敬人、禮人,也是惡。”

  從中峰禅師對善惡的定義可以看出,以自利為目的行為,即便表面上看起來是善,實際上也是惡;以利他為目的行為,即便表面上看起來是惡,其實也是善。所以,聖賢的善惡標准很簡單:自私自利就是惡,無我利他就是善。

  聖賢之善,除了具有“利他”的特征之外,還要具有“初善、中善、後善”的特征。只利益眼前,但有害於今後,是“初善、中不善、後不善”。例如,世間人的吃喝玩樂就是這樣的,吃喝玩樂時能獲得少許安樂,所以是“初善”,但以此吃喝玩樂為緣,卻造下了感受未來痛苦的殺盜YIN等十惡業,這使得自己將來會墮入痛苦的深淵之中,並長久輪回生死,所以是“初善、中不善、後不善”。利益眼前,利益未來,但是善業消盡之後,仍要受苦,是“初善、中善、後不善”。例如,世間有些人以獲得人天安樂為發心,行持十善業,但是卻不能去除“我執”、以三輪體空的菩提心來行持善業,這些善業在感召未來的安樂之後,就會消耗殆盡,所以是“初善、中善、後不善”。

  什麼是最圓滿的善呢?是大乘菩提心!因為菩提心具備兩個特征:一是發心要利益盡虛空遍法界的所有眾生,所以利益眾生的范圍極其廣大;二是發心不僅要使得這些眾生獲得暫時的安樂,還要讓他們獲得究竟的安樂——也即成就無上佛果,所以是“初善、中善、後善”。因此,當我們用菩提心來攝持自己的身口意時,此時身口意就會趨向最圓滿的善!

  摘自《放生心語》(明如居士 著)

 

上一篇:信願法師:預知時至無疾而終的清朝鄭氏善女人
下一篇:淨空法師:七不出八不葬?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