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淨土法要新白話版(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書摘三十二

  念佛應該念六字(即念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先念六字,念到快結束時再念四字。始終念四字,不太合適。因為“南無”二字,就是皈依,恭敬、頂禮、度我等意思,人們都是圖快圖多,所以多有念四字的。常聽到有人主張專修的好處,只讓人家念四字,至於發願禮佛,認為都不必要,這完全是一個門外漢,只知道自己做功夫,不知道求佛的慈悲力加持。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個方面為原則,他只是在行上講究,而行又去掉了禮佛拜佛,那個行就很難做到十分的懇切,時間久了就難免成了忽悠和浮躁空泛。希望你依照《文鈔》,不要依照那個說法,他是自己發明的,不是依淨土宗旨的。

  眾生的心,須要用種種佛法調治,譬如吃飯,須要用蔬菜輔助。只有限期打佛七的時候,可以專持一句佛號,一切經咒,都不持誦,但也不可以連禮拜發願全都廢了。除了打七以外,平時照常持誦經咒,都沒有什麼妨礙。修行人最怕的是自以為很高明,經常聽到有資質比較好的人,見識卻有偏頗。專念一句佛號還可以,廢棄了禮拜發願等,就大錯大錯。(文鈔三編·復陳飛青居士書四)

  書摘三十三

  大力開啟阿彌陀佛大願輪,深入說明淨土法門的緣起,就是《無量壽經》。專門闡述觀想法,並開示能往生淨土的因,就是十六種觀法的《觀無量壽佛經》。這二部經,法門廣大,佛理精微。末法時期的眾生都是鈍根,確實很難得到利益。要想得到文字簡約義理豐富,上中下三根全都含蓋到,九法界眾生能共同遵循,下手容易而成功率很高,用力少而得到效果快,老實專修一門,圓滿成就萬德,讓凡夫眾生的因心,頓時契合佛的果覺,不就是《佛說阿彌陀經》嗎?(增廣文鈔·重刻佛說阿彌陀經序)

  書摘三十四

  《阿彌陀經》,文字簡略義理豐富,普遍適應眾生的根機。它的利益,無論多少劫都難講完。所以自從佛宣說這個法門以來,過去的聖賢,人人都趨向西方淨土。千經萬論,處處都指歸極樂世界。有緣遇到的人,希望不要錯過,那就很幸運了。(文鈔三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題辭)

  書摘三十五

  《阿彌陀經》,言語簡約義理周全,最容易受持,於是古人列為日常功課,無論是禅、教、律各宗,都在晚課時讀誦,是全天下的僧人俗人,沒有不以淨土法門為歸向的。(增廣文鈔·阿彌陀經白話解釋序)

  書摘三十六

  《阿彌陀經》,言語簡約義理周全,容易受持。所以古人列為日常課誦,是希望家喻戶曉,都沐浴佛法的恩澤啊。於是所有善知識,都各自注釋,就像日月在天空正中顯露,沒有什麼意義不顯示出來,沒有什麼根機不攝取了。(增廣文鈔·阿彌陀經直解序)

  書摘三十七

  古人希望全世間都修淨土法門,所以把《阿彌陀經》列為日課。因為它言語簡約而義理豐富,實行起來簡單而效果快速。宏揚佛法的大菩薩,注解贊揚這部經,從古到今,多的數不過來。要從其中選擇最廣大精微的,沒有超過淨土八祖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極其直捷要妙的,沒有超過淨土九祖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增廣文鈔·重刻彌陀略解圓中鈔勸持序)

  書摘三十八

  如果真能受持《阿彌陀經》,那就知道知極樂世界,沒有什麼苦,只有眾多的樂,依報正報都很莊嚴,還有種種功德。阿彌陀佛,現正在說法,光和壽都是無量,誓願洪大深廣。所有的上等善根人,俱會在一起,都是因為修這個信願念佛的、多善根福德因緣妙行而生到極樂淨土的。難道有不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不是因為深切信願、持佛名號,近的結果就能登上不退的菩薩地,遠的結果就能圓成佛道的嗎?更何況東西南北上下六方諸佛,利益所有眾生,釋迦牟尼佛本師,證得無上的佛道,沒有不是從這裡開始,而又歸極到這裡的。因為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因為以佛的果地覺,作為凡夫的因地心,所以是因含概果海,果貫徹因源。淨土法門的奧妙,妙到沒有比這個法門更妙的,是《華嚴經》末後萬法歸宗的一著,實際是如來大暢本懷的圓滿诠釋啊。有緣遇到的,就是多善根因緣。(增廣文鈔·《西方公據》重刻序)

  書摘三十九

  《阿彌陀經》,是淨土法門的根本法門。《普賢行願品》,雖然廣大深妙,但畢竟不是淨土法門的根本法源。所以應該二經同念,決不可以只念《普賢行願品》,不念《阿彌陀經》。只念《阿彌陀經》,不念《普賢行願品》是可以的。只念《普賢行願品》,不念《阿彌陀經》就不可以。《阿彌陀經》作為早晚功課持誦,或者多念也可以。決不可以不念《阿彌陀經》,而專念《普賢行願品》,這就成了忘本的修持了。二經固然是沒有高下,但對於淨土行人來說,卻是有主次的。是不能按平常那些大乘經典一概而論的啊。十大願王普賢菩薩所說的利益,就是你列舉的殊勝處,你認為《阿彌陀經》所得的利益,就不能和《普賢行願品》一樣的嗎?(文鈔三編·復胡宅梵居士書二)

  書摘四十

  《觀無量壽佛經》這部經,是讓一切凡夫聖賢,同在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或快或慢,證到無生法忍,達到圓滿成就佛道的大法啊。因為是聖人所以自力具足,再依仗佛力,因而證入佛法,最為直捷,所以華藏世界的海量眾生,都同樣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啊。凡夫完全依仗佛的慈悲願力,可以帶業往生西方淨土,就已經超凡入聖,證到不退菩薩果位,然後漸漸修下去,必然達到圓滿菩提而後已。這個經的中品的修戒善世福,下品的造作眾多惡業,以及五逆(殺父、殺母、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十惡(殺生、偷盜、YIN欲、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嗔、癡),將要墮入地獄,由於稱佛名號,就能夠往生西方淨土啊。這樣的力量,最為洪大深廣。這是由於阿阇世王,乘大願輪,示現為惡人逆子,囚禁父母,因而有了這部經的發起。他的母親厭離娑婆世界,願生極樂世界,並且為未來的眾生,希求往生淨土的方法。世尊所以為眾生說這個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依報國土,種種的莊嚴,正報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相好威德,以及九品往生,有因有果的十六觀法。

  在《觀無量壽佛經》的第八像觀的開頭,就說明經的宗旨:“諸佛如來,是以整個法界作為身體,是在一切眾生的心想中。所以你們心想佛時,這心就是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這心就作為佛,這心就是佛。所有佛的正遍知如海,是從心想生。所以應當一心系念,仔細觀想阿彌陀佛。”須知把法身作為觀想,道理實在是很深的。心作佛心是佛,事情本來平常,平常就不平常,很深就不深,能夠圓融領悟的人,才是達人。又在第十三觀,特別為低劣根機的眾生,打開方便的大門,讓他們觀想丈六八尺的佛相。第十六觀,又讓惡業重的人,直稱佛的名號。由於稱佛名號的緣故,就得以往生極樂世界了。所以知道佛相有大小,佛身本是一體,觀想不容易修,稱佛名號就能獲益。因此仔細想想,可以知道持名念佛一法,最為第一。末法時期的修行人,想要得到這一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的,可以不珍惜這一持名念佛的法門嗎?!(增廣文鈔·《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書摘四十一

  佛在摩竭提國,靈鹫山中,說阿彌陀佛,最初在因地的時候,放棄國王出家,發起四十八大誓願,又經過長久的劫數,依自己所發願修行,待到福慧圓滿,得成佛道。所感應的世界莊嚴,妙到不能形容,十方諸佛都贊歎。十方菩薩,與回小向大的聲聞緣覺二乘,充滿迷惑罪業的凡夫,都得以往生,受到佛的同等的慈悲護佑。就是《無量壽經》。

  在摩竭提國王宮中,說修淨業的三種福,十六種妙觀,使一切眾生,都知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這個道理。那麼這個心作眾生,這個心是眾生,眾生煩惱業障如海,從心想生的意義,便已明白顯著了。如果能更深的明了這個意義,誰肯枉受輪回的苦。最後說明九品往生的因,希望各自能修上品蓮花。就是《觀無量壽佛經》。

  在捨衛國給孤獨園中,說西方淨土的依報正報美妙佛果讓眾生生起信仰,勸所有聽到的人,應當為求往生西方淨土而發願,又要求修行的人,執持阿彌陀佛名號以樹立行。信、願、行三資糧,為淨土法門的綱宗,具足了這三法,或者是畢生執持佛的名號,已經達到一心不亂。或者是臨終才聽到淨土法門,只稱十念佛號,都能得到佛的接引,往生西方淨土。就是《阿彌陀經》。

  這三經,是專談淨土的經。而《阿彌陀經》,攝取各種根機的眾生尤其普遍,所以禅、教、律各宗,全都奉為日常功課了。那些大乘經典,附帶說極樂淨土的,多得數不過來。而《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實在是對念佛法門最妙的開示。眾生如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念佛,豈有不現前和未來必定見佛,近期證到圓通章,遠期成就佛道的嗎?所以將這篇圓通章,列在三經的後面,而以《普賢行願品》殿在最後,這樣成為淨土法門的一大緣起。讓所有閱讀者,知道這一法,大大舒發了佛的本意,比那些靠自己的力量斷惑證真去了生死的,其中難易程度哪裡只是高天和深淵的差別懸殊呢?所以九法界眾生同歸極樂淨土,十方諸佛共贊極樂淨土,千種經典都闡述極樂淨土,萬種論典都宣說極樂淨土啊。(文鈔續編·《淨土五經》重刊序)

 

上一篇:《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非常贊歎的功德利益!
下一篇:放生是我們生命的最佳保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