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饒彌沃佛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學佛不是給別人看,而是給自己看;修佛不是調整別人,而是調整自己的心;修行不是從別人做起,而是從自我做起;證悟不是讓別人外在的認識,而是認識自己內在的心性。
幸饒彌沃等諸佛降臨人間傳教佛法的目的,是教導我們,讓我們改變自己、認識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從自己做起。因此諸佛會拜師學習,離家出家,禅修入定,消業苦行,以身示法。他們所講的每一句話,都是經過累劫的苦修實證獲得的親身經驗。諸佛自己沒有親身經歷的事情,從來不會讓眾生冒險去做,更不會強迫眾生去做。佛是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告訴我們如何做人做事和修行。
比如,幸饒彌沃佛做出“富貴不喜,貧賤不悲”的楷模,來告訴大家樂和苦不在外界而在內心。幸饒彌沃佛當年登上皇帝之位後,生活榮華富貴,文武百官滿朝,他的一舉一動都在無數人的眼皮底下。讓他感到悲哀的是,宮裡的人整天明爭暗斗,他自己在明妃等人監督下生活,連吃飯都得講究。他下決心去尋找自由、安樂的新生活,於是放下了萬人之上的寶座,錦衣玉食的生活和相愛的情人。
此外,幸饒彌沃佛還給我們示現了什麼是貧賤不苦。貧是沒有財富,賤是沒有地位。幸饒彌沃佛三十一歲時捨棄王位,捨棄了榮華富貴,離家出家。他什麼都不要,通通捨棄,過乞丐一般的生活。比丘被稱為乞士,丐是乞丐,士是什麼?士是讀書人。乞士就是有學問、有道德的乞丐。他日中一食,托缽沿門化緣,在山洞和樹林住宿,九年苦行,但內心快樂無比。他有德行,有學問,神通廣大,受到很多國家的國王、大臣、將軍、大富長者的尊敬。天界、人界、龍界等人有什麼疑難雜症,去向他請教,都能得到圓滿解決。盡管如此,他卻名聞利養邊都不沾,這多麼值得人尊敬!當國家之間或民族之間產生矛盾時,無論什麼樣的坎坷都無法阻擋其勇心,他都要用善巧方法來使之和解。不但人間尊敬他,連天神和龍王都尊敬他,所以稱為“天人師”。
幸饒彌沃如來佛與其他佛不一樣,他傳教的佛法裡有顯宗、密宗、大圓滿,還有五大明學;此外,他還給天人傳《天寶般若》,給人間傳《靈魂般若》,給龍界傳《十萬龍經》等。幸饒彌沃佛游化在世間,沒有一個固定的住所,哪裡有緣就到哪裡去,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不執著,天上人間什麼樣的境界都不能動搖他的心。
幸饒彌沃如來佛是怎麼教我們學習的呢?他是用身體教我們怎麼穿衣,怎麼走路、吃飯、行走、睡覺、坐下。他苦修九年,吃點野果,喝點山裡的泉水,·用實際行動來給我們做示范。他用語言來向我們傳播理念,六十多年不間斷地傳了八萬四千法門,讓我們聽到、接觸到佛法,有所感悟。他用心去愛一切眾生。比如,魔王恰爾巴處處針對幸饒彌沃佛,燒掉他的經書,欺騙他的弟子,偷走他的駿馬,發動千萬魔軍前來攻擊。但幸饒彌沃佛從內心中發出慈悲,同情他們,可憐他們。他坐在石巖上如如不動,任魔軍朝他射擊兵器。幸饒彌沃佛神通廣大,那些攻擊他的兵器全部變為蓮花和八大瑞祥。他使用高超的智慧來度化魔眾,用慈悲和菩提心讓他們感動,用智慧和精神法門引導他們證悟真理。
幸饒彌沃佛的所作所為值得我們學習效仿。我們雖不能像他那樣徹底放下,但至少可以嘗試著去放下。如果你能夠放下一分,就得一分自在,得一分智慧;放下二分,就得二分自在,二分智慧;放下三分,就得三分自在,三分智慧。如果你能跟幸饒彌沃如來佛一樣徹底放下,你也會和他一樣得到徹底的圓滿和智慧。但是我們凡夫目前做不到,因此我們得不到他那樣的功德。我們起碼能夠做到以佛陀為榜樣,對於這個世間的緣淡一分,智慧就開一分,就得到一分真正的受用。所以,學習、修行、做事等任何一方面,我們都要從自己做起。萬事都從學開始,自己要學好,才能教好別人,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人破迷開悟,那麼首先我們自己就要破謎開悟。學習也是要從自己先做起。
我們教別人斷惡修善,首先自己要能做到斷惡修善。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又如何去教別人呢?自己都不會走,你怎麼帶他人走路呢?我們幫助他人轉凡成聖,首先自己要變為聖賢之人。這些都是幸饒彌沃佛一生教人的准則。我們要發心幫助不同根性的眾生,讓他們不斷向上提升,這個心就是菩提心。幸饒彌沃佛活在世間,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一切眾生。
我們學佛要從依教修行做起,就像幸饒彌沃佛一般,首先修正自己的習氣,修正好了之後,再用行動來把自己的經歷教給別人,這就是修行。幸饒彌沃佛所謂的修行不是每天念多少經,念多少聲佛,磕多少個大頭,而是修煉自己,改變自己的習氣,放棄十惡,提起十善,黑白善惡分清楚,這叫作智慧。幸饒彌沃佛就是這樣做起來,最後開發智慧,覺悟自性,達到涅槃。他把邪思.、惡念、習氣和煩惱等負面能量統統放下,把正念、善念等正面能量密切提起,讓自己增長智慧。心饒彌沃對於善惡有一個標准,標准是什麼?自私自利都是惡,利益眾生都是善。幸饒彌沃佛放棄了自私自利,拿起利他和度他的思想。我們要跟他學習,從自己開始,放棄十惡,拿起十善,為眾生發心。我們首先自己要能度脫輪回,然後才能救度別人,讓別人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