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修持正法的心情來生起喜心,這裡都是講菩薩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是學大乘菩薩必須要培養的心情,也就是我們必須培養的情操。我們讀佛經真應該一邊研究,一邊掉眼淚,自己感到很難過。
為什麼?就拿喜心來說,一天到晚看到人家嫌煩,別人看到你也煩死了,臉孔像討債的冤家,一點喜心都沒有,你還能度眾生?凡夫就是如此,你慢慢修吧!三大阿僧祇劫再來。逢人就笑也不算喜心,喜不是笑,是喜悅之心,真學佛修道的人,你看他那個神情,臉上的細胞都是使人看到就喜歡的,即使他在罵人打人的樣子都是慈愛的。
“心淨歡喜,起近賢聖”,能做到心念清淨,於心念清淨中起歡喜心,親近善知識,就是親近一切有成就的聖人、賢人。在中國的儒家文化裡,孔子是聖人;孔子的弟子三千人,其中了不起的有七十二賢人。佛法的聖賢有三賢十聖,三賢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做到這三位才夠得上佛法所稱的賢人。
十聖是初地到十地菩薩,十住之前有十信,那還是預備班。三賢是修菩薩道的資糧,有了累積資本才可以開始修行。十地是正位。好了,這個裡頭一共分五十幾位,等於是五十幾層樓,我們還在門口沒進來,十信都不夠。不要才學了幾天佛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傲慢起來了,那是釋迦牟尼佛,不是你。
要想親近善知識有一個條件,要心淨。
但你的心不淨,不是上面所說的“質直心”,是說你的心都有所夾帶。好像很多人學佛打坐,目的是為了身體好,那你去吃藥去運動不更好嗎?動機不對,有所夾帶,認識不清,做不到心淨。怎麼樣叫淨心?就是善念不起,惡念也不生,念念清淨,念念在空,修淨與空的三昧,引起自心歡喜。
我常說你們不要成天繃緊著臉,要學中國的彌勒菩薩像,一臉笑容。有一副對子最好的,你不要只把它當文學,它就是佛法,“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你做得到嗎?“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我們就可笑啊!講什麼《維摩诘經》啊!道家也有兩句話值得參考:“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每天都是歡喜的,自然陽氣充滿。
你縱然好像是起了歡喜心,只是凡夫的歡喜心,是親近不了善知識的。在心境中有充滿法喜的歡喜心境界,才可以隨時隨地接觸善知識、親近聖賢。很多同學修法、拜佛修持很久,好像諸佛菩薩都沒有感應。
當然不會有感應,因為你沒有做到心淨的關系,好像電線的插頭沒插進去,接不上電。就是子女向父母親討點錢,也得說幾句好聽的,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嘛!這雖是笑話,但是我們自己反省,一天之中能有幾分鐘幾秒鐘,對佛法起了歡喜恭敬心?沒有吧!
可能在家人反而比專門修的人還恭敬一點,為什麼?在家人是用做生意的心理嘛!他忙了一天然後燒枝香,那一下是很誠心的,要發財、兒女好……三毛本錢一枝香,再加磕一個頭。我要是菩薩就不理他,本錢花得太少了嘛!
用不淨的心理來求感應是行不通的。
——《維摩诘的花雨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