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三百七十一
密宗實為不可思議的法門,確實有現身成佛的事,現在那些宏揚密宗的,皆不是那種人,有幾個是真上根的?都是自命為上根罷了,妄想借這個事,來誘惑那好高務勝、貢高我慢之流,就成了自誤誤人,害處哪裡有邊呢?其它不須提了。大某及顯蔭的氣焰很盛,自命已經超過其他上根之上了,他們罵孔、孟,更超過市井小兒罵人。不知罵孔子,就是罵堯、舜、禹、湯、文、武,就是滅世間倫常正理。我不知他們所學的密宗,有什麼用,為了完全傳給廢經、廢倫、廢孝、免恥、殺父、殺母的人嗎?為了再傳給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的人嗎?如果為了傳給廢經、殺父的人,他們的說法還能勉強成立;如果傳給孝、弟、忠、信的人,他們已經要打倒廢滅、鏟除孔子所禀承的二帝三王(堯舜禹湯周)之道,再拿來作為善而教的密法,那他們也無法自解這個矛盾。如大某及顯蔭們,真可以說是敗壞佛法的罪魁禍首啊,這種人現身也好成佛,不妨到阿鼻地獄,受毗盧遮那(佛性)的自受用三昧在刀山、劍樹、镬湯、爐炭中吧(這句是反諷的話)。
再說顯蔭的根性,按當時人來論,也可以說是上根啊。自己發心出家,沒有幾年天台教要旨,也差不多都知道。去東洋學密宗,東洋人極佩服崇重,死後還為他修塔在高野山,認為得了密宗的正傳。也不能說他不能現身成佛,到臨死時,佛也不能念,咒也不能念,比愚夫婦的念佛安坐而逝的,差的很多了啊。這又是上根人得密宗正傳的結果啊!其它又有什麼可說的。現身成佛,與宗門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話大概相同,但仍然必須斷惑,才能證真,才可了生脫死。如果說現生就已經三惑(見思、塵沙、無明)淨盡,二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永亡,安住在常寂光淨土,沒什麼事了,那是邪說、是魔話。他嫌淨土偏小遲鈍,就讓他修圓大直捷的法,現身成佛去吧。我們只要依淨土言教而修,彼此各不妨礙。何必要引《往生咒》、阿彌陀佛,用在他們密宗裡呢?
須知佛隨眾生的根機,說各種教,在語言上雖有不同,而精神都是融通的。譬如大地分給一切人民,雖然有這疆那界,但不能彼此截然斬斷,絕不許別人到我界上來,因為如果斬斷,那他也無生路可走了。他們要把《往生咒》等用在密宗裡,為什麼又說念佛不如修密呢?如今就直說吧:文殊、普賢、馬鳴、龍樹等大菩薩,就是上根,就可以現身真實成佛。如果不如他們,就不要以上根自誤誤人,重復大某的邪見、及顯蔭的糊塗而死的結果,讓愚夫愚婦見笑啊。(文鈔三編卷三·復溫光熹居士書一)
書摘三百七十二
學密宗的,病在要得神通,要現身成佛。問他們,他們都說沒有這個念想,實際上沒有一個不是這樣想的。因為那倡導的人,先以神通吸引人,怎麼能使學的人沒有這個想法呢?昨天有那麼五、六位,不是黃君一人,他們見信與否先不管了,他們學密而回向淨土,所以是正理。但恐怕不屑生淨土,要現身成佛,可能會導致生病。假使他們沒有這種知見,絕不會稱贊大愚,既然稱贊大愚,就是以為大愚所說的是正當的理論。然而大愚的成佛的弟子,並沒有成佛的表現,所以可以知道他是胡妄稱許別人,這樣可以期望世人恭敬供養,尊自己為已經成佛的高僧。他犯大妄語,以凡夫濫充聖人的罪,實在是不小。我們只要守淨土修持,讓一切人都得成佛,然後度我等,那是多麼有幸?(文鈔三編卷三·復慧海居士書四)
書摘三百七十三
宗下或密宗,理論多是很妙,不是根基淺薄的人能夠領悟的。宗下用功,要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佛成佛,但也還是宗門的初步。已悟之後,還再要必須修道,廣行六度,在一切境界上,斷除煩惱習氣。教下用功,先要“大開圓解”,與宗門徹悟是相同的。已開悟後,也再要必須廣行方便,斷除習氣,太難太難了。念佛法門,是帶業往生,往生之後,就不退轉,壽命無量,一生成就。那修禅宗已經徹悟的,念佛往生,固然是上品上生。證菩薩地位,便能化身去他方,普作佛事。如果不念佛往生,還沒有斷煩惱習氣,仍然不能了生脫死,不如念佛法門,無論悟與不悟,煩惱習氣,縱然還沒有斷,只要能往生,便是了生脫死,超凡入聖啊。修密宗的,身口意三密相應,即身成佛,但是不善用心,就容易著魔。即使善用心,修這個法門,便與其他法門相隔了。不如修淨土法門,與其他法門沒有多少妨礙。所以修密宗的,如果能得益,固然是好。如果一著魔,便成廢物。我佛法門無量,總要衡量自己的身分,擇法而修,不要造成求益反損的結果啊。(文鈔三編卷四·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
書摘三百七十四
佛在世的時候,十個人修行,就有九個可以成道,因為那時的人,天性淳厚,根機是很猛利的。到了後來,眾生的業障逐漸增加,根機也就漸漸的陋劣下來,再要和從前一樣,是不可得了。然而在晉唐的時候,還有這種仗自力可以了脫生死的人,但已是逐漸減少,越往後越少,到了現在,已沒有這樣的人了。這樣看來,就曉得仗自己的力量去斷煩惱了生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時如果仍然不自量力,要說大話,輕視這個念佛的橫超法門,而去修別的其他法門,那恐怕要了生死,就比登天還要更難了。
我並不是說其他的法門不好,實在是因為法門有契合理不契合根機的,有契合根機不契合理的。只有這個念佛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理機都契合,不可思議。尤其是在末法時期,更為適合眾生的根性,所以《大集經》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還有密宗即身成佛的話,縱然聽起來,是如此動人,但是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快捷。即身成佛的意義,是說密宗工夫,修到成功的時候,現身就可成道。然而這樣成道,不過是了生死而已,勉強說做成佛,也算可以,如果是真的當成了五住煩惱(見愛苦、欲愛苦,、色愛苦、無色愛苦、塵沙無明苦)究竟滅除,二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永遠消亡的佛,那就大錯特錯了。譬如一個小孩子,剃下頭發,人人就叫他為和尚;或是受了三壇大戒的比丘,也叫他為和尚;或是在叢林寺院裡頭做方丈的,也是叫做和尚。但如上所說的和尚,勉強也可說得,如果是當做真的和尚,也是不對的。就實際來講,是要有道德學問,能夠有使人增長法身慧命的力量,才算是名符其實的和尚。
要知道我們這個世界,在釋迦牟尼佛的佛法當中,只有釋迦牟尼佛一人是即身成佛。再到了彌勒佛下生的時候,才可算是又一尊即身成佛的佛。在這個釋迦滅後、彌勒還沒來的中間,要再尋一個即身成佛的,無論如何,也是不可得的。即使釋尊重來應世,也沒有示現即身成佛的道理。
在前清康熙、乾隆年間,西藏的活佛到臨終的時候,能曉得死後要去哪家投胎,叫弟子們到時候去接他。而且在出胎的時候,也能說出他是某某地方的活佛。然而雖有這樣的本事,也還不是即身成佛,怎麼知道呢?因為如果真是即身成佛的,自然就能像釋迦佛那樣的,能說各種方言,一種聲音說法,也能讓一切眾生都能領會。為什麼西藏的活佛,漢地的語言,他就不懂呢?這一件小事,就可證明他不是即身成佛了。何況後來的活佛,死時也沒有遺言,生時也沒有表示,都是由他人安排,抓阄而定的,那更是不必說了。
再說修密宗的工夫,要成功,也是很不容易。如專求神通速效,不善用心,而且還有遭遇魔事的危險,還不如念佛的來得穩當。民國十七年,上海有一皈依弟子,請我到他家吃齋,便說他有個親眷,是學佛多年的女居士,學問也很好,已有五十多歲了,可否叫她來談談?我說可以的,於是就叫她來。等到見面的時候,我就對她說:“年紀大了,趕快要念佛求生西方淨土。”她答道:“我不求生西方淨土,我要生娑婆世界。”我便回答她道:“你的志向太下劣了。”她又說:“我要即身成佛。”我又回答她道:“你的志向太高尚了。為什麼那個清淨世界,不肯往生,偏要生在此濁惡的世界。要知道,即身成佛的道理是有的,可是現在沒有這樣的人,也不是你我可以做得到的事。”像這樣不明道理的女居士,竟然毫不自量的口出大言,實在是自誤誤人啊。
還有兩個要求生華藏世界的人,有一天,那個生了病,這個就去看望他。後來因見他病勢不對,就趕緊的叫他念“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大家也在旁邊為他助念。過了一刻,就問他看見什麼境界沒有?他答道:“沒有。”這樣的問過兩三次,都說沒有。到了最後一次,他就說:“道娘來了。”唉呀,這個問他的人,才曉得他們這種是靠不住了。因為在他的心裡,以為念這樣的佛號,和這樣的希求,應當要看見華藏世界才對,為什麼反而見“娘來”的陰間境界呢?從此以後,他才回頭來修淨土法門了。要曉得華藏世界,是要分證無明的法身大士,才能見到能往生的。其它就是斷盡塵沙惑的菩薩,也沒有份的,何況是具縛凡夫呢?就是華嚴會上,已證等覺的善財童子,普賢菩薩還教他和華藏海眾,以十大願王,回向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可知淨土法門,是沒有什麼根機不收的。(文鈔三編卷四·由上海回至靈巖開示法語)
書摘三百七十五
現今崇奉法相宗的,其弊端也是這樣。那提倡的人,其實不是為了解脫生死,只是為了弄通理論,能講能說罷了。假使他們知道自力了生死的難度,那就絕對不肯只通理論,不理會淨土法門,或者有誹薄淨土法門的人了。這種人都屬於好高務勝,而不知道為什麼高勝啊。假使真知道,殺了他也不肯棄置淨土法門而不努力去修啊!(增廣文鈔卷二·復周群铮居士書七)
書摘三百七十六
念《法華經》,也須要以此功德回向西方淨土,那與念佛功德沒有區別。如果不回向西方淨土,就是自己分心,念不集中一處,臨終便難一定得到往生。這實在是最要緊的一著啊。(文鈔三編卷二·復周伯遒居士書廿一)
書摘三百七十七
《法華》這一部經,義理宏深,功德廣大,除去方便法直接顯示真實義,給聲聞弟子授記(預言)成佛,而散心隨意的念佛,以及舉手低頭就可以做的小善,也是未來成佛的因。除去表法顯示本來面目,展現如來壽量無邊,而本地眷屬,以及菩薩大士的利益眾生的妙用,也都徹底全部的彰顯,使一切眾生,共同知道永劫輪回是幻苦,本來就具有佛性的真心。從此以後向上仰慕聖人,向下重視自己的靈性,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淨土,因而期望永遠脫離五濁惡世,快速證到無生法忍的境界,就如《藥王本事品》所闡明的。暢言如來出世的本來心意,作九界眾生的良善導師,其中的利益,不是佛是不知道的。所以凡是讀誦、受持、書寫、流通這部經的,其中的功德也不是世間凡夫、二乘(聲聞緣覺)所能夠想像的啊。(文鈔續編卷下·法華經寫本序(民二十二年))
《藥師》這一部經,以及與佛號,包括神咒,就是釋迦佛、藥師佛,所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法。凡是至誠受持這部經的,就是以佛的莊嚴而莊嚴自己啊。所以玉琳琇國師,常持這部經,以及這個佛號,作為禅教律淨的總持法門。所以受持的人,或生到淨琉璃世界,或生到極樂世界,到了破除凡夫情識的時候,圓滿成就聖人的大智慧,就直接契入常寂光,東方西方世界都不存在了。而在東西方世界有分別時,隨自己的願力往生東方或西方世界,就與彌陀佛、藥師佛,同歸不可言說的法身一體,這就是所有佛的甚深行處。(增廣文鈔卷三·《藥師如來本願經》重刻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