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告訴我們,不管有罪沒罪被約束自由了,稱念菩薩聖號就得解脫!可能很多人就會說:為什麼菩薩不分好人壞人呢?好人幫,情理之中;壞人也幫,這菩薩是不是瞎?因為菩薩不瞎,所以一切眾生都沒有好壞之分,都只是可憐憫的苦難眾生罷了。所以我們學佛也是一樣,我們如何對待其他道的眾生啊?前文提到夜叉羅剎這些是純粹的惡鬼,我們真的就要把他們斬盡殺絕嗎?如果菩薩想著要把惡鬼斬盡殺絕,哪怕是起了一絲殺念,這都不是正牌的菩薩。
同理對債主我們就當起殺心惡意嗎?學佛了就要常常思維:如果這個時候是佛在面臨此事,會如何決斷?如果是菩薩在面臨此事,會如何決斷?可能一想就天地爽朗,沒什麼看不開放不下的了。佛會因為波旬多次的阻撓就對他心懷惡意嗎?會因提婆達多數次的破壞僧團、破壞戒律、破壞教法,就惡心對待他嗎?會因為在自己修菩薩道時,有人帶頭誹謗打罵自己,而對他打擊報復嗎?
佛的胸懷寬廣無際,所以在佛眼裡沒有一個是惡人,也沒有一個是真正的眾生,只是此時迷或覺罷了。此時我們迷在輪回裡,是可憐憫者,被業力牽引生死,是不自由之人;如果此時是覺了,懂得輪回的因,知道輪回的緣,曉得輪回的果,並駕馭心行趨同於解脫,他就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眾生了。因為他是覺悟的眾生,是菩提薩埵,是覺有情了。所以在佛的眼裡一切眾生都是佛子,都堪受佛法的教化滋養,只是由種種業因的不同,而受用不同。亦如《法華經-藥草喻品》,大雨普洽,大樹小樹各種草木,都會得到灌溉和滋養,能吸收多少,並非是由雨水決定的,而是由吸收雨水的根器決定。你是大碗,就能裝一大碗水;你是缸就能裝一缸;如果你是湖呢?你可以裝得更多。所以不要去想怎麼獲得更多的水,而是要想如何擴大自己的容量。
也正是因為菩薩在擴大自己的容量,有更多的眾生納入自己救度的版圖,所以這樣的菩薩才可以成為大菩薩;如果我們總在計較,這個人不行、那個人不對、這個眾生不行、那個眾生不對,這是做什麼呢?分別這些是沒用的,簡而言之就是他機緣成熟,他可聽可勸;他機緣不成熟,去勸慰鼓勵,僅是藥石不湊罷了。所以在此處菩薩不分別是否有罪,因為世間的這些小事情在菩薩眼裡什麼都不是,只是我們會有一個以人本位的思維模式思考問題,從人的角度思維,以人的角度去衡量其他,這是非常狹隘的,這種人本位的思維模式如果不解除,想理解佛菩薩的慈悲方便就甚難了。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