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徹悟大師語錄新白話版3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有修禅的人問:“一切諸法,全都如夢。娑婆世界固然如夢啊,極樂世界也如夢啊。既然同是一夢,修行有什麼意義?”我說:“不對。七地菩薩之前,是夢中修道。無明大夢,雖然到了等覺菩薩還是在睡眠中。唯有佛一人,才稱得上大覺。當夢眼還沒有睜開時,苦樂是分明的。與其在夢中受娑婆世界的極苦,不如在夢中受極樂世界的妙樂。何況娑婆世界的夢,是從夢進入夢,夢裡有夢,展轉沉迷啊。極樂世界的夢,是從夢進入覺,覺了又覺,漸漸達到大覺啊。雖然都是做夢,所做的夢未必相同啊,可以一概而論嗎?”

  佛法大海,信才能進入;淨土一門,信尤為重要。因為持名念佛,是諸佛的甚深行處,除了等覺菩薩,可以知道很少一點,其余一切賢聖,只應當遵信而已,不是他們的智力能夠知道的,何況更下劣的凡夫呢?然而十一善法(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以信為第一,在信心之前,更沒有善法;五十五聖位(共四十一心、四加行位、十地),以信為初始,在信位之前,沒有別的聖位。所以馬鳴菩薩著作《起信論》,祖師僧璨著作《信心銘》,以信心一法,作為入道的要門啊。昔日王仲回曾問楊無為(宋朝大臣)說:“念佛如何能夠不間斷?”楊說:“一信之後,更不再有疑了。”王很高興地走了。不久,楊夢到王來致謝,他對楊說:“因為您的指點,得到大利益。現今已往生淨土了。”楊後來見到王的兒子,問到王往生時的光景,以及往生的時日,正是楊夢到王的時候。噫!信的時代意義太大了啊。

  法藏比丘,對世自在王佛,稱性(契合自性)發起四十八種大願,然後依願久經無量長劫,修習大行,直到因圓果滿,使自己成佛,法藏轉名叫彌陀,世界轉名叫極樂。彌陀之所以叫彌陀,就是深證他的唯心自性啊。然而這個彌陀極樂,不是自性彌陀、唯心極樂嗎?但這一心性,是眾生與佛平等共有,不是偏屬於佛,也不是偏屬於眾生。如果說心屬於彌陀,那麼眾生就是彌陀心中的眾生;如果說心屬於眾生,那麼彌陀就是眾生心中的彌陀。以彌陀心中的眾生,念眾生心中的彌陀,難道眾生心中的彌陀不感應彌陀心中的眾生嗎?但佛覺悟這個心,如醒時的人;眾生迷失這個心,如夢中的人。拋開醒時的人,沒有另外夢中的人;那麼拋開夢中的人,難道另外有醒時的人嗎?但是夢中的人,不會自認為真,也不會拋開夢中的人,另外去尋求醒時的人。只應常常憶念醒時的人,憶了又憶,那麼大夢就將漸漸醒來。而夢眼大開,就是夢中能憶的人,也就是夢中所憶的醒時的人。而醒時的人,不是夢中的人啊。夢中的人眾多,醒時的人只有一個,“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十力四無畏也一樣)。”(《華嚴經》語)這就是一和多的關系,常同常不同,法的妙用啊。念佛的意義,大概是這樣。

  “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兩句話,上句是說事,下句是說理。事是就理來論事,認為生就是不生,不是真以為生有個生啊。理是就事來論理,認為不去而去,不是真以為不去就是不去啊。兩句當作一句看,就是事理圓融,所謂合起來就是雙美啊;若是兩句當作兩句看,就是事理分離,所謂分開去就是兩傷啊。如果不把這兩句合為一句,便應當把這兩句演繹四句,就是“生則決定生,生而無生;去則實不去,不去而去。”雖然是分為四句,意義也沒有增加;合為一句,意義也沒有減少,總之事理圓融罷了。與其執著“去則實不去”的理,不如執著“生則決定生”的事為好,為什麼?因為執著事項而不明白道理,還不會虛費入九品蓮位的功夫;如果執著理而忘掉事,便不免有落入空相的譏诮。因為事有附帶理的功能,理沒有獨自存在的意義啊。以為有個生真的生了,就落入常見;以為說不去真的不去了,就落入斷見。斷見常見雖然都是邪見,而斷見的過患更深重。所以不如執著事為好,但總不如圓融領會二句為最好罷了。

  我們現前一念,是因緣生無自性,是無自性因緣生,不生到佛界,便生到九界。若說因緣生無自性,那麼眾生與佛平等一樣是空;若說無自性因緣生,那麼十法界的優劣就相差懸殊。阿祈達王臨終時,被趕蒼蠅人的拂子拂到臉,一念瞋心生起,於是墮為毒蛇;一婦人渡河失手,懷抱的孩子落入水中,因為撈孩子,婦人一起淹沒了,因為慈心,得以生到天上。而一念的慈心與瞋心,天道畜道就分出不同,那麼這臨終的緣生一念,能不慎重嗎?如果用這樣的心緣念彌陀,求生淨土,能不見佛往生嗎?但這一念,不可以僥幸而有,必須存有誠心,操練有素。所以我們對於這一句彌陀,千念萬念,甚至一整天一整年的念,無非是為了純熟這一念而已。果真是一念純熟,那麼臨命終時,只有這一念,更沒有別的念。智者大師說:“臨終在於安定的心,就是淨土受生的心。”那麼惟有這一念,更沒有別的念,不是在於安定的心嗎?念力果然如此,不見彌陀,更見什麼人呢?不往生到淨土,更往生到哪裡呢?只是怕我們的自信不夠罷了。

  《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兩句話既然這樣說,那麼言外之意是“心不作佛,心不是佛”。心作九界,心就是九界;心不作九界,心就不是九界。正反等同的意思都很明顯了。噫!果然明了這個理,卻還不念佛,我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句,不只是《觀經》一經的綱宗法要,實際是釋迦如來一代時教的大法綱宗;不只是釋迦一佛的法藏綱宗,實際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法藏綱宗。這個淨土宗透徹了,什麼宗不透徹?這個淨土法明白了,什麼法不明白?所謂“學的雖然不多,可以和上賢看齊”啊。

  真法沒有自性,污染與清淨都是隨緣。一真提起全體就成十界,那麼十界全體就是一真。所以善談心性的人,必定不會離棄因果;而深信因果的人,最終必定會徹底明了心性。這是理的趨勢所必然的啊。

  我們現前這一念的能念的心,全真就成妄,全妄就是真,整天隨緣,整天不變。一句所念的佛,全德就是名,德以外沒有名;用名去稱呼德,名以外也沒有德。能念的這個心以外,沒有別的所念的佛;所念的佛以外,沒有別的能念的心,“能”與“所”不是兩個分別的東西。眾生與佛清楚分明,本來離四句(四種否定如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本來絕百非(百種否定是四句的擴展),本來遍滿一切,本來包含一切,絕對的圓融,不可思議。修行蓮宗的人,應當從這裡信入。

  殺生這件事,過患特別深重,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眾生可以殺嗎?造下重業,放縱殺心,結下深怨,感招苦果,都是由一殺引起。於是殺心漸漸凶猛,殺業漸漸加深,漸漸開始殺人,以及殺那六親眷屬,甚至累積成刀兵大劫(戰爭),可悲得很了!這都是由於不知戒殺所導致的。如果知道戒殺,畜牲尚且不忍心殺,何況殺人呢?何況殺六親眷屬呢?畜牲不忍心殺,刀兵大劫,從哪裡來?殺別人的父親,別人也殺他的父親;殺別人的兄長,別人也殺他的兄長。知道別人的父兄不可殺,也就漸漸戒殺了。但不知殺父兄的事,是從不戒殺開始的啊。

  人們之所以不戒殺是因為不懂因果的道理。所謂因果,就是感應啊。我用惡心感召,別人也用惡心相應;我用善心感召,別人也用善心相應。人們只知道感應在這一生才有,而不知道感應是通三世的啊;人們只知道感應在人道才有,而不知道感應是通六道的啊。果真知道感應是通三世六道,六道中都是多生多世的父母兄弟,那殺生能不戒嗎?縱然知道感應是通六道的,也不知道感應是通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啊。用“無我”的心感通,就有“聲聞、緣覺”的果相應;用“菩提心六度萬行”感通,就有“菩薩法界”的果相應;用平等大慈、同體大悲感通,就是佛法界的果相應。噫!感應之道,可說得盡嗎?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是以唯心為宗旨。這個惟心的意義,須要用三量論證。所謂三量,就是現量、比量、聖言量啊。所謂現量,就是親證那個理啊,如鸠摩羅什大師,七歲時隨母親到佛寺院,見到佛缽,就歡喜的頂在頭上,轉念一想:“我年紀很幼小,佛缽很重,怎麼能頂起來?”這一念才動,忽然就失聲扔下了缽,於是悟到了萬法唯心。高麗(朝鮮)的元曉法師,來中國參學,夜裡睡在墳墓間,一時口很渴,在明月照耀下,見有清水一汪,用手捧起喝下,特別覺得香美。到了第二天清晨起來,卻發現那水是墳墓中滲出來的,於是惡心大吐,也悟到了萬法唯心,便回本國著述寫書去了。這都是現量親證啊。所謂比量,就是借助各種世間相而觀察到那深刻意義,通過比喻而知道的啊。所有比喻中,夢的比喻最貼切。如夢中見到的山川人物,千差萬別,都不離我“能夢”的心,離開“夢心”以外,更沒有別的一法可得。就因為這一個可以的比喻,而知道現前的一切萬法,只是唯心變現啊。所謂聖言量,就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千經萬論,都是這樣說的。那麼已經說明三量,清楚了唯心,再論事理二門,辨明理具和事造。也就是說因為有理上的具足,才有事上的造作,理上如果沒有具足,事上如何造作呢?所以理具,只是為了事造,離開事造以外,沒有別的理具;因此有事造才顯出理具,事上如果不造作,怎知理上具足?所以事造,只是為了理具,離開理具以外,沒有別的事造。只是這一念心中,本來具足十界萬法,就這一念隨緣,能造作十界萬法。理具,如金中本來具足可以造成瓶、盤、钗、钏的理;事造,如隨工匠工具的緣,造成瓶盤钗钏等器物。再說理具,如面中本來具足可以造成種種食物的理;事造,如水火人工的緣,造成種種食品啊。那麼已辨明事理,再論“名”“體”的同異,分清真妄。佛法中有名同而體不同的;有名不同而體同的。名同體不同的,如心這個名稱,有肉團心、有緣慮心、有集起心、有堅實心。肉團心,同外面四大(身體)一樣,無知無識;緣慮心,與八識相通,因為八種識都能攀緣思慮、識別相應的境界,這就是妄;集起心,只限制在第八識,因為能集中諸法的種子,能生起諸法的現行,這就是真與妄的和合;堅實心,就是堅固真實的性,是離念的靈知,純真的心體啊。現今說的心,就是堅實純真的心啊。名不同體同的,如各個經典中所說的真如、佛性、實相、法界等等,種種極至的名稱,都是這個堅實純真的心啊。那麼已分清真妄,再來論“本有現前”,綜合評點,因為所有經典都是說無始劫以來本來就有真心。那麼既然說本有,難道現今沒有?而現今有,就是本有啊。如果沒有無始,就沒有現前;如果離了現前,哪有無始?所以不必把本有看得很高,把無始看得很遠,只是現前這一念心的自性,就是本有真心啊。因為現前一念,全真就成妄,全妄就是真,整天隨緣,整天不變。除了這現前一念之外,哪裡有別的真心自性呢?古大德說:“威音那畔,不離今世門頭(最早成佛的威音如來,離我們也不遠)。”眾生的現行無明,就是是諸佛不動的智體。不是一個意思嗎?由上面四點,顯明唯心的意義,所以是以唯心為宗旨啊。又一句阿彌陀佛,是以佛作為唯一宗旨。因為一切萬法,都是唯心變現,全體唯心,心就沒有彼此,心就沒有分別。對於十界萬法,或依報或正報,假名有個實法,隨便拈取一法,就都是這個心的全體,都具有心的大用,隨著心橫遍十方,隨著心豎窮三際。因為唯心的意義成立,唯色、唯聲、唯香、唯味、唯觸、唯法,乃至唯微塵、唯芥子,一切唯物都成立,一切唯物都成立才成為真唯心的意義。如果一切唯物不成立,只有唯心的虛名,而沒有唯心的實義。因為一切唯物都成立,所以法沒有一定的相狀,遇到緣就是宗旨。唯微塵、唯芥子,尚且可以為宗旨,八萬相好莊嚴的果地彌陀,反而不可以為宗旨嗎?所以唯佛為宗旨,又以絕對圓融為宗旨。在十界萬法中,隨便拈取一法,無非就是心的全體,具足心的大用。橫著遍滿十方,豎著窮盡三際,離棄四句,斷絕百非,獨自本體就是全真,更沒有內外,完全充滿清淨,沒有其他多余容量,一法如此,萬法都是一樣。各自對應諸法當下的本體,絕對沒多余,這就是絕對。又因為十界萬法,各自互相完全交融,各自互相完全包含,一個一個交織在一起,一個一個貫徹在一起,相互之間沒有障礙,各自無好無壞。如台上的古鏡,影子疊現重重無盡;如帝釋寶網千珠,循環交替照攝,這是比喻諸法重迭交互,這就是圓融。如今把絕對與圓融合為一宗,正當絕對時就是圓融;正當圓融時便是絕對。不是離開絕對另有圓融,所謂絕對,絕對它的圓融;不是離開圓融另有絕對,所謂圓融,圓融它的絕對。絕對與圓融,各自都不可思議,如今共合為一宗,就是不可思議中的不可思議啊。又以超離凡夫的情見為宗旨,因為只對諸法絕對而言,離四句絕百非,已經超脫一切眾生的情妄執著,三乘賢聖所見的差別。如果對諸法圓融而言,圓滿包含“四句”(如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融會貫通“百非”(百句否定),尤其不是凡情聖見能夠達到。所以總體建立超離凡夫情見的宗旨,最初以唯心為宗旨,其次以唯佛為宗旨,再次以絕對圓融為宗旨,最後以超離情見為宗旨。總之這四重宗旨,才是一句阿彌陀佛的正宗宗旨,豈能改變呢?

 

上一篇:淨空法師:念佛篇
下一篇:宏圓法師:以平常之心品味人生四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