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如何在佛門中求得健康長壽?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阿彌陀經》告訴我們,“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無量光是諸佛的本體,而無量壽就是用了,是能展現出來的,我們能感受到的用處。對於甚深的部分體相和用都是無形的,我們只能從用的角度去窺探那麼一點點相是什麼,然後再以窺探到的相去追尋這個相的本體是什麼。

  所以無量光是本體、是相,那麼無量壽就是用,這二個是一副架,這一副架是如何開展工作的?對我們業重凡夫來說,有幾個不關心自己的生死問題?就算不關心自己的生死,也要為親人眷屬的生死而動心的。於是在無量壽的用中,如果能得到壽命無量,哪怕是壽命得以增長,這對世間人來說就是非常非常好的了。

  1.長壽要戒殺放生,要心存慈悲,要惜福培福

  中國有五福臨門一說,其中長壽不折不扣是五福之一,這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如老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雖然很多人不能明白活著到底要做什麼,活著的意義,生命的價值在何處,但是就算這些全都不知道,人們也不願意放棄生命。生命到底意味著什麼?生命的存在對我們而言是“感知”的繼續,感知的目的其實就是幫助我們覺悟,於是對於地獄道眾生感知種種痛苦十大寒冰地獄、八大烈火地獄,他們在其中感知痛苦、畏懼痛苦、尋求出離的心念是猛烈和純粹的,這個時候給他解脫的方法,不會出現輕法慢教。

  越是在水深火熱中,此時的幫助就越會讓人刻骨銘心。幫助是佛菩薩在做的事情,而我們只是需要調整自己到水深火熱模式中,就會非常渴望得到佛菩薩的救度,非常渴望得到出離的方法,哪怕是輕輕的指導一下,也是非常珍貴和感恩的。

  古人講“凝情”,這個問題我弄不明白,我就茶不思飯不想地去合計,我連睡覺都睡不安穩,做夢都是這個問題,這個就是凝情了。我們有這個凝情在,就會忽然間福至心靈,在砂石土木、鳥浮魚動中,在飛花落葉間找到答案。《楞嚴經-二十五聖圓通》裡面好多案例都是由這個凝情觸發的覺悟,繼續深入覺悟到了圓通的地步,這就有保障了。於是我們想得到救贖,想得到加持,對此的期盼渴望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觸發回饋,西方靈修學他們宣揚“吸引力法則”,其實就是變個樣子,本質沒什麼區別。

  我們在生死輪回裡第一位是渴望長壽,然後才是活得有質量,就像一個植物人就算躺在床上,家屬也不願意讓他離開。長壽要戒殺放生,活得有質量,活得健康就要心存慈悲能處處為人、扶危濟困、遇到苦難的人他能伸手幫助。

  無量壽是阿彌陀佛在享用的福德,那麼我們如何去做?一是我們也學習阿彌陀佛,在累生累世裡捨他人不能捨,行他人不能行,忍他人不能忍,廣泛地幫助各種層面的眾生,這是菩薩道,確實需要累生累劫勤苦修持。二是往生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加持,從而享用阿彌陀佛的福德受用,自然就會得到無量壽了。

  福德如何去做?之前提到消業,想培福,手段和消業手段就不一樣了,我們知道十善業道最低的標准是不去做這十條惡事,就是在行十善了,可是這個說法是方便說。就像“你不去殺人就是在做善了”,這話各位思維一下對嗎?這不對的,你不去做這十惡,是你本來就應該這樣做的。你能不做這十條惡,然後繼續行做十條善,這才是真正的行善,行善和斷惡完全是兩個檔位的事情。為了方便說,當然會把這二個混為一談,但是這個說法不嚴謹,權且當成方便說還是可以的,但是這樣的說法在世間確實大量存在,你不去做壞事就是在做好事,這是二分法、二元對立法,這個事情不是壞的就是好的,事情不是這樣就是那樣,世間的事情沒那麼簡單粗暴。

  《楞嚴經》裡記錄業力分三大類:善業、惡業、無記業。業是我們心念行為對內對外的影響,可是這個影響不一定都會發展成善或惡,還有的是不會導致善惡的業力。世間的事情也是這樣,很多事情不能完全規類到善惡這二分裡,起碼還有一個第三態。

  2.如何培福?如何獲得阿彌陀佛無量壽受用?

  想培福要首先把惡斷掉。用水杯倒水,水杯如果底漏,就算怎麼努力倒水杯子也不會滿。惡就是漏洞,行善就是倒水,如果不能以止惡為基礎,行善的水是不會圓滿的。這二者是不調和的,但是如果我們去做善,此時沒有做惡,這道是可以說“行善就不做惡了”,可是我們的惡習還在那裡,不是因為我做了幾件好事,這些惡習就煙消雲散了,所以這個斷惡是我們學佛的第一大考驗,也是第一大課程。

  比如持戒的問題,在家居士持五戒,對很多人來說很難很辛苦,可是這五戒是我們做一個人必須要遵守的基本底線,這些做不好,然後打坐念佛,佛不棄任何眾生,問題是我們能不能和佛菩薩接軌?如果差得千山萬水的,靠什麼才能和佛菩薩拉近距離,乃至達成接軌的目的?

  佛經中常常強調“善男子、善女人”,有的經文強調“善男子、信女人”,這是翻譯經文的時候選擇用字不同,大體意思沒什麼區別。做到什麼程度能稱為善?起碼不能做惡,起碼諸惡不起,在這樣的基礎上努力行善,這算是善男女了,可是我很少提啊,為什麼呢?因為斷惡行善在我們人世間推行和落實確實需要很大的氣力,需要很漫長的堅持,需要很艱難的忍受,這個世道太壞了,當這個世界需要英雄的時候,其實是英雄的悲哀,當這個世界把行善高高推崇的時候,其實是善行非常落寞了,如果大家都不做惡,路不拾遺,這個世界才是好的,而非要強調你撿了錢包要還人家,這其實就已經走下坡路了。

  總體的社會趨勢是向下的,我們不斷地強調善行確實是對的,但是對很多學佛人,初學佛人就會有一個障礙,就像有的人以為“學佛就必須吃素”,於是和他說學佛吧,他說“不行,吃素我忍不了”,你看看,你把人家一槍打死在地上了。要給他一個過渡,一個方便法,引他進門,然後再慢慢地告訴他要如何做,為什麼要這樣做?當他自己明白了自然會趨同,不需要你沒完沒了地說。

  學習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了,自發地跟隨趨同了,這個事情就算是做對了。如果還沒入門就一大堆的條條框框,這個事情多不成立,好像我學佛必須頂著多大的壓力才可以,這就讓人不愉快了。這也是我們很少提及“淨業三福”的原因,如昨天說到的內容,擔心大家走忏悔的形式,把忏悔當飯了,天天沒完沒了地翻舊賬,這種行為是在不斷地為自己平添罪業。

  強調了那麼多基礎內容,必須回歸到如何培植福報上來,我們知道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種種事情是可以求觀音菩薩的,可是我們用什麼求呢?我們要做點什麼去求觀音菩薩呢?如果我們遇到七災八難,生命危在旦夕,求菩薩救命,這個事情是對的;而如果事情不那麼危急,你空口白牙張嘴要這要那就不合適了。所以如《地藏經》裡提到的:但於佛法中,修毛發沙塵等許善事。一毛一滴一微塵許,都功不唐捐分分自得。這是在給我們利鉤,我們樂意不樂意咬鉤啊?在佛法裡的微微善事都是好的,這些事情都是培福的重要手段。

  各位思維,就是這樣點點滴滴的善事,最後匯集成汪洋大海成就了阿彌陀佛無量壽的受用,阿彌陀佛慈悲憐憫我們,誰去極樂就同享這個受用,為什麼我們去極樂就可以壽命無量?粗暴地說是佛陀的加持,其實根本原因是阿彌陀佛用他無量劫勤苦修持匯集的福德,在念念回向給每一個往生極樂的眾生,你去你就在接受阿彌陀佛無私無量無上的回向。

  不只是我們在接受阿彌陀佛的回向,我們去極樂了,也在接受觀音菩薩的回向,接受大勢至菩薩的回向,接受二十五大菩薩的念念回向,接受清淨海眾的一生補處的大菩薩的回向,接受無量無邊極樂眾生的回向,各位思維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所在?

  我們現在靠回向救拔一個親人眷屬,從地獄裡出來都非常艱難,都需要長久的努力,要堅持不懈幾年才能做到,我們這微弱的功德力,如何和極樂諸聖的功德力匹敵呢?所以這個得無量壽的方法,確實是最快速最方便,也是門檻最低最容易達到的,確實比第一種只靠自己修要快上不知道多少萬億倍。

  3.所有的身邊的善,不管大小,都應該量力而行伸手去做

  但是在人世間,我們是否就可以不去行善呢?不可以的,所有的善不管大小,我們若能見到,都應該伸手去做,至於能否解決對方的困境,這個事情可能不是我一個人能做到的,但是對某個事情來說,我盡力,量力而行就可以了。若在過去會告訴大家,捨棄一切幫助對方;但是現在不可以這樣告訴大家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在人世間行走,要盡量避免因為我們學佛行做而帶給大家诟病的機會。

  如果我們做得太離譜、太過分,會讓人诟病我們,會讓人繼續蔓延到诟病佛法,這樣的話我們的罪過很大。彼人誹謗正法,這是落阿鼻地獄的罪,而這個罪是由我而起、因我而生,我怎麼可能在這個罪業裡置身事外呢?所以不要去做這樣的事情。別人辱罵我這是在消我的罪業,可是他的口業也在平添,所以我可以忍受,在心裡不會為此而動搖,但是我也會阻止你去做這樣的事情,因為這樣的事情在添自己的罪業了,我不能因為要消我自己的罪業而添你的罪業,這不慈悲。

  培福的事情,各位在經文裡看得很多,印刷經文善書、建設寺院、塑畫佛像、供養三寶、放生護生、內力布施、外力布施......,我們在這樣的事情裡讓心快樂其中,這就對了。因為你知道,這裡是分分自得功不唐捐的,而且也可以用這大福田裡的收獲回向給親人眷屬來盡孝敦倫,也可以回向給冤親債主還債了業,更可以回向給有緣眾生盡道義之責。

  阿彌陀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

 

上一篇:這三種人即使天天念佛也不得往生
下一篇:聖嚴法師:化解情緒兩個小妙招讓你每天都有好心情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