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獨特的戒色辦法:不給YIN念留一個機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曾經有這樣一個小故事:馬戲團打算在村子舉辦一個馬戲晚會,晚會舉行前一天的中午,馬戲團的負責人小明趕去村裡問正在鋤地的張大爺懂不懂什麼叫做馬戲,張大爺一邊鋤地一邊擦汗回答說不知道並趕走了小明,但小明不肯罷休,因為不管怎樣他都要做張大爺這筆生意。那當天晚上他又走到張大爺家中低聲下氣地問張大爺要不要去看一次晚會並且承諾會給他一個很優惠的價格。張大爺當時正在看報紙,他聽後便說自己正忙著關注國家大事並又把小明趕走了,小明憤憤離去。第二天早上小明又來到張大爺的家中懇求張大爺去看一次,正在一旁喂雞喂豬的張大爺無奈地對小明說:“小明呀,不是我不想去看,只不過我太忙了,我沒有一點心思放在馬戲上呀,即然我沒有一點心思想去看,那麼即使你免費請我去我也會覺得索然無味的!所以你還是回去吧!”識趣的小明聽後便不再打擾張大爺了。

  這則小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當你把心思放在一件事情的時候,那麼一些不入眼的小事就會被忽略。今天,我要介紹的戒色方法說白了就是讓自己有計劃地“忙”起來,從而斷絕與YIN念的來往。讓YIN欲無從生起甚至沒有一個時間與機會讓它重見天日就是這次我討論的宗旨。

  一些戒友之所以會屢戒屢破這說白了就是因為太閒了,他們一般會宅在家裡或者宿捨,看完電影或者刷完朋友圈百無聊賴之下內心就開始變得空虛,說得好聽是空虛寂寞,說得不好聽就是閒得蛋疼,這個時候其實是YIN魔最強盛的時候,當一個人內心越空虛無聊,這個人就越容易失去理智與迷失自我。一些戒友在以往邪YIN種子與吸精鬼的慫恿下會打開黃色網址並開始手YIN邪YIN,由此可見,邪YIN多發於內心松懈之時。我們可以把YIN欲比作為海水,而我們松懈的心就像干的一堆泥沙,海水來襲那麼這堆泥沙就變得泥漿了,而堅定的內心就如一塊由很多細沙組成的砂巖,海水來襲只會讓這塊砂巖變得更加有彈性和堅韌。

  我們該如何做到讓內心變得堅定和井然有序呢?有些戒友可能會覺得讓自己不停忙起來實在太累了,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打個比方,如你是一個學生,這個忙對你來說就是把精力放在學習和自己的良好的興趣愛好上,假期時可以多做一些義工活動或者孝敬父母,而不是像以往一樣躲在房間邪YIN。如你是一個上班族,這個忙對你來說就是把精力放在工作與家庭上,或者在無聊之時念一下佛號看一下戒色文章。對一個學佛修行的人來說忙就是多懷一顆慈悲的心,今天上午修完了佛號那麼下午就去做義工,晚上也可以多花時間陪下家人或者去聽法師講座。在細無常的觀點上,我們斷絕了YIN欲的相續,取而代之的是我們念佛學習工作的相續。

  當然,我們能讓YIN欲連第一剎那都無從生起那是更好的,如果日常不小心起了一個YIN念的念頭,那麼我們就要想辦法打斷這個YIN念的相續,如觀察YIN欲從何而來,返觀一下自己是如何產生這個念頭的。或者我們可以這樣去想:這個念頭不屬於我的,如果是和我一體的那麼我為何還能覺察到這個YIN念,有此可見YIN念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只要我們冷眼觀看這個不知名的YIN念這個家伙,那麼它就不好意思再生起了,當我們覺察到這個壞念頭的時候,我們要當機立斷斷掉這個念頭而不是跟著它走。很多戒友雖然知道自己生起了YIN念是很不好,但是他就是覺得自己有個瘾頭在那裡,只有跟著這個YIN念走他們才心滿意足,這其實就是典型的心瘾,說白了就是以往的邪YIN種子與業障在作怪,對於這種情況我建議大家勤念佛。

  回到我們的童年,小時候我們總會大喊著:“小李我不和你玩了,我要和小明玩!”我們可能就是耍著這樣的小孩子氣走了過來。長大後,常聽到別人說想要知道一個人的為人可以去認識下他的朋友。的確,人與類聚物以群分,這多多少少是有一定道理的。戒邪YIN上,我們也曾有很多朋友,如果你經常破戒,那麼你的朋友就是YIN魔與吸精鬼,慢慢地,你會發現你和YIN魔越來越像,你迷失了自我並如行屍走肉般活著。如果你出淤泥而不染,那麼你的朋友就是聖人與佛菩薩,你也會漸漸向著這些聖人和佛菩薩看齊,因為如此,你的行為思想也會變得高尚與受人尊敬。

  戒邪YIN,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取決於你的心態。心若堅定,何懼困難重重,心若墮落,不愁災難臨門。

 

上一篇:曾於十千佛所深種善根的人,會得此經入手中!
下一篇:自私霸道的她在墮胎後嘗到丈夫出軌的苦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