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知恩才真正懂得報恩
我們每天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當中練什麼?練放下執著、放下分別,這叫真功夫。放不下怎麼辦?放不下,馬上轉歸阿彌陀佛。古大德所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無論是善念是惡念,都不必去理會,為什麼?善念、惡念都不是真的,都是妄念,立刻轉變成阿彌陀佛是正念。念念普利群生就是念念阿彌陀佛,我把念阿彌陀佛的功德回向給一切苦難眾生,祝福他們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業順利,社會安和、天下太平。這個願好!我們要知道每個念頭都會遍法界虛空界,賢首國師在《還源觀》上講的,每個念頭都是「出生無盡」,每個念頭都會「含容空有」,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種心念才叫大乘菩薩。「隨緣妙用」那是最高的原則,「威儀有則」是現前要做的榜樣,不是為我,而是為整個社會做好榜樣,凡是不好的樣子絕對不能做。起心動念的時候想想我這個念頭行不行,如果整個社會都像我這個念頭,這世界是什麼樣的世界。如果是自私自利,如果是貪瞋癡慢,那還得了嗎?這世界會毀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念頭?因為迷惑!覺悟了就不會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做最好的樣子,給社會大眾做榜樣。那就一定要把《弟子規》做到,《感應篇》做到,《十善業》做到,把《沙彌律儀》做到,這是學佛最基本的。把這些東西都能做到,才是好樣子。 我們對一切苦難眾生的祝福,那不是口號,而是真正能夠實現。處事待人接物,佛教我們的態度是「柔和質直」。無論對什麼人,言語要柔和,態度要誠敬,「質直」是真誠恭敬,自己要學謙卑有禮,要肯定世間沒有壞人,這個心非常重要,這個心就是同體大悲心。有人造五逆十惡是一時迷惑,不是真心,是他那個妄心、不善的習氣所造成。他的真心本善,他有菩提心,菩提心是他的真心,沒有發出來,被煩惱習氣蓋覆住了;只要把障礙去掉,他本善的真心就現前,他是佛心,他是佛性,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不能不知道。你真正明白了,你就沒有冤親債主,冤親債主全變成佛菩薩,雖然他還沒能變得出來,可是在我心裡已經變了。你說我們的心多舒暢,我們的心多美好。經上一再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那我們所受用的環境是否美好,與別人有沒有關系?沒關系。 「代眾生苦」在現在這個時代,眾生迷得太重、迷的時間太長,我們和一切眾生在一起和光同塵。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從十九歲出家,到八十歲圓寂,六十年的時間,用什麼方式代眾生苦?做苦行僧,示現那個樣子,苦行僧,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三衣一缽,十二年求學,四十九年教學,這是代眾生苦,做出這個樣子給大家看,他是真放下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全放下,邊都不沾,他真做出來了。所以他老人家這樣教我們,我們自己衡量以後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