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有雲:“捨利弗,我因為看到如上種種的利益,所以才這樣說,如果有眾生聽聞到如上種種,應該發願,願生彼極樂國土。”這是世尊第二次勸請發願,依然溫和平實。各位若發願就對了,對釋迦佛而言,我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就是隨順了佛陀的教誨;就是遵循了佛陀的懿旨;就是領會了釋迦佛的本心孤意,如此小小的問題佛陀多次強調,足見我們根性之愚鈍,智慧淺薄。
1.要今生就往生極樂,了脫生死,需信願堅固,把往生極樂的願放第一位
各位同修繼續扪心自問,自己是否發願了,此願是否堅固,是否放在第一位了?人的心本就是無常的;六、七、八識閃過的意識流是無常的;遇到事情後,因緣匯聚的結果還是無常的;而這願念如果也是無常的,也是變來變去,飄來飄去的,往生的事情就會擱淺,很難成就。這是血淚的教訓,一千多年來的淨土修學者的血淚教訓。
這一生學佛的很多同修,在累生累世前有很多都曾經出家為僧,可謂名噪一時,有的在某一個時代也曾是佛教領軍級的人物。到現在還在輪回,我們願意相信這是因為慈悲心,再入輪回,眾生不盡不取涅槃;可是這種種苦受,是否真的毫無感受?
若真隨順佛教,便應該如佛所言,發願往生極樂,哪怕再從極樂返回重入娑婆,也要比在娑婆一直混下去好。我那日出門遇到一位女士,說了很多她的遭遇,可以說被種種病痛折磨得死不起活不起的,但是最後皈依到佛門,病痛開始慢慢緩解,他說他的師父就發願來生還做人,在人世間行菩薩道救度眾生。此願可以說很好,但我不贊同,我真的不贊歎,也不隨喜,更不支持。
每個眾生都有發展自己生命走向的權利,這個權利的開關就在願念上。如果願念和行動配合好,這個開關就會起效,至於起到多大作用,就要看願力和行做的深厚與否了,這些需要就事論事了。我們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死?認識生死的真相最為重要,我們現在缺少這種學習和認識。
為什麼要讀《地藏經》?《地藏經》裡有生死的秘密,有生死輪回的真相,這是我們大眾缺少的教育內容,這些內容我不希望各位開機關槍一樣地掃射《地藏經》,你這樣把《地藏經》讀爛了能讀出輪回的真相,明白生死的秘密,知道生死依靠如何獲得?那也可以;如果這些都不知道,就知道端起《地藏經》開啟機關槍模式,這部經就白讀了。
2.知道地獄的可怕,有了畏懼才有了脫生死的出離心,有了出離心,就會生起真正往生極樂的願
釋迦佛的弟弟叫做難陀,因為古印度叫難陀的很多,而他的弟弟叫做孫陀羅難陀,孫陀羅是他的妻子,說難陀沒人認識,一說孫陀羅都認識,所以他就以妻子的名冠名加以區別。
孫陀羅非常美,國人都認識的,難陀也非常愛她,兩個人一天天的都膩膩歪歪的很親熱。一天佛陀來到弟弟家的門口托缽,弟弟一看親哥啊,要飯來了,怎麼可以不給呢,就回屋裡去盛飯,可是沒等他出來,佛陀前腳離開了。難陀就急了,不能讓哥餓著啊,於是就對他妻子說,我給我哥送飯去,你等我。他妻子吐一口口水在他的手上對他說:“在口水干掉前,你必須回來,如果不回來,就不要回來了。”
難陀也不生氣,就跑去給佛陀送飯,這一跑就跟隨佛陀到了經捨。佛陀接受了他的供養後,難陀就要回去,說孫陀羅在家等著呢,自己得回去了。佛陀說:“回去前你幫我把院子掃一下吧。”難陀一聽哥哥這樣的要求,一看院子也不大,就開始干起來,可是因為用心太燥這邊掃完,那邊又落,活干得很不好,又急又累,不一會就困倦難當,靠著樹就歇了一下。
他就想起自己美麗的妻子,還在家等著自己,可是哥哥卻說孫陀羅並不好看,就像猴子一樣,這怎麼可能呢?他一邊合計一邊休息,沒一會就打盹,這一睡自己跑到了天上,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宮殿,有五百位極其美麗的天女在前後左右地忙碌。他跑去問:“你們在忙什麼呢?需要幫忙嗎?”天女對他說:“我們得快一點,因為釋迦佛的弟弟叫做難陀,他會跟隨佛陀修行,死後就會來到這裡,做宮殿的主人,我們五百個天女都要伺候他的。”
這難陀美得鼻涕泡都出來了,從夢裡出來了,醒來一看手裡還握著掃帚。就跑去要求和佛陀出家,這時佛陀說,你妻子那麼美麗,你能捨得嗎?這個時候難陀一心想著五百個美麗的天女,這一對比孫陀羅確實如猴子一般不好看的。難陀說:“她就像一只猴子,沒什麼好看的。”佛陀知道他夢裡的事情,這也是佛陀加持他,度弟弟學佛,難陀無波無瀾地出家了,把孫陀羅丟一邊不管了。
可是他修行的心根本定不下來,一天胡思亂想的,想著念著五百個美麗的天女。有一天佛陀看到他在那發呆,知道如果只是這樣,他出家也無法出輪回,就又用老手段讓難陀又做了一個夢,這次就不是上天做天人了,而是下了地獄。幾個小鬼在那有一搭無一搭地在油鍋底下燒火,油燒得也不熱,就對他們說:“你們怎麼能這樣懈怠呢?”
小鬼說:“你知道什麼啊,這口油鍋是為佛陀的弟弟難陀准備的。”難陀一聽,冷汗就冒出來了,怎麼可能是這樣的?不是上天做天人,美麗的天女圍繞左右嗎?怎麼能跑到地獄下油鍋呢?小鬼接著說:“這個難陀啊,一天天的就想著美色YIN欲,死了自然到地獄來下油鍋的,但是因為他是佛陀的弟弟,佛陀慈悲他,度他學佛出家了,可是出家了這個家伙也是YIN欲心不斷,以這樣的修持最多就是得點福報,上天享福去,但是上天享福完畢,就會下到地獄來,這口油鍋是他的,那個時候火就最旺,油也是最熱了。
難陀聽到這裡,嚇得醒來了,一頭是汗。思前想後還是出輪回要緊,不然就算上天享福,總會有福報盡的那一天,這些自己造作的業力,不出輪回早晚都會報應來的,就一定會下地獄,油鍋只是輕的,肯定還會有其他的地獄懲罰,我必須得出輪回,才能免離這個危險。於是他努力地修行,果然很快證得了阿羅漢,出了輪回。這一個例子說的是世尊用兩個夢度了難陀的事情,這兩個夢只是兩個關鍵的轉折點,平時的教誨、耳提面命,也是不可少的。
在難陀尊者這個例子裡,我們能看到佛陀的慈悲,但是更應該看到難陀就如我們每一個平凡人一樣、每一個普羅大眾一般、每一個有情眾生的凡夫,就是這樣的,一天天心裡想的都是牽引染污的事物,只是難陀喜歡美色、有人喜歡美食、有人喜歡漂亮的衣服,貪的內容不同,執著的事物不同罷了,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不同。
這兩個夢就是三乘教法的轉折,給人天乘,告訴他會得多少多少人天利益,真去做了,也會真獲得這些利益,可是這些利益終是有漏的,漏盡後依然還要窮苦度日;隨後的小乘教法直指出輪回,能出輪回便不用擔心業力的問題,也不用擔心苦報地獄懲罰的事情;隨後的大乘教法,在這個故事裡並沒提起。
是什麼促使難陀捨棄了嬌妻美眷?是巨大的人天利益;是什麼促使難陀放棄了追求美色而勇出輪回?是地獄的可怕,有了畏懼才有出離心。你害怕了,才願早早地離開;你厭惡的不行不行的,才肯徹底地放下,所以這厭離心很重要。我們現在來看世間人,包括學佛的很多很多同修,這一品厭離心不夠足,厭離心不足,出離心起不來;出離心都起不來,求生極樂的心就更不容易起來了,以這個水平的“願”生極樂蓮花邦,幾乎很難實現。
3.願生極樂,能發願念佛,這就是信願行具足了,這就是善根福德因緣不缺了,能堅持做下去,臨終可得往生極樂,了脫生死
一千年來的淨土法門,確實度了很多很多人往生極樂,可是數量不多;以這宏大的法門來說,這效果並不理想,就算是數量不多,也比其他宗門度的人多很多很多了,可是這個水平對淨土法門而言不令人滿意。
為什麼這樣?為什麼會這樣?我常常說,學佛的人,佛教徒要有一個科學家的精神,要刨根問底地去探求事實真相,去尋找問題的根結,並去解決。科學家的專研精神值得我們借鑒學習,但是佛教要研究得會更深,不只是停在一個水平就可以的。就像科學家研究最小微粒子,找到迄今為止最小的就算成功了;但是佛教不這樣,佛教要把最小最小的微粒子如何構成,如何運作都要知曉。所以佛教徒,你若學佛學得好,你必然是一個科學家,也必然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學之人。
只是這些都是學佛的副產品,經裡說“般若無知,無所不知”,這個學佛的智慧就是這樣的,在沒有問題的時候,就是一個傻子一樣;但是問題來了,智慧才有施展的空間,就可以什麼都知道了。對我們而言,這些宇宙人生的真相是需要我們證實的,雖然不需要我們再去發掘什麼,可是能證實也確非易事。好在佛教的特色之一就是“可證性”,佛陀的種種聖人言量我們在某個階段是無法企及的,但是到了某個階段就可以親證了,這個親證是所有宗教中,唯佛教獨有,別無分店的。
如何去證得?我們知道學佛的兩條路線:信願行和信解行證。作為普通大眾學佛,信願行三字堅固就可以了,就足夠足夠了;但是若想學明白佛法是什麼,佛教本質核心的秘密必須要走另一條路,就是信解行證。解什麼?你要了解的東西很多,理解的東西很多,解開的東西也很多;證的就簡單了,因為佛陀早早就給我們留言了,我們驗證的所有階段性成果,佛陀都留言在前了。
對現在來說:願生極樂,能發願念佛,這就是信願行具足了,這就是善根福德因緣不缺了,能堅持做下去,臨終得往生極樂,做一個極樂人,到極樂了,出蓮花,你樂意回到娑婆就再回來,沒人攔你,可是那個時候回來就是以菩薩身回來了,攜帶的德能、智慧、善根、慧力、定念之力,都非常人能及,容易清醒,更容易度眾生。
願生極樂便是信;堅持淨土法門,明白淨土的經典要義這是解;持名念佛等手段就是行;真正地做到臨終能往生這就是證的時刻。或許我們若堅持好,證的那一刻不需等到臨終,能自在往生,預知時至,這都是有可能的。
對當下的我們而言,說一千道一萬,願心最主要,能發願往生極樂最主要。願心的基礎是什麼?是出離心,出離心的基礎是厭離心,學佛你得有那個畏懼因果、害怕輪回的心,誠然很多同修會說學佛應該學自在的,應該放下萬緣的,應該不執著的,應該如何如何,這都是說法,也都可以有市場,可是我們如科學家一樣刨根問底的找問題的結點就會知道,根基是否扎實很重要。我們往往只在某個平台上討論東西,卻無視平台的根基,乃至這個根基的根基,這些事物的無視也是我們對生死的不負責。
在這麼難得的一次色身行走中,對生死負責,得出輪回,這也是千萬億劫以來都為之努力的事情,不要錯過,不能錯過,不可錯過,也不能饒恕錯過。
今天就到這,阿彌陀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佛說阿彌陀經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