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明如居士:學不可以已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學不可以已”是荀子在《勸學》這篇文章中勸誡人們的話語,意思是說“學習這件事是不可以停止的”。我在這裡也想用這句話來勸谏學佛人,要將學習佛法作為今生的一件大事來看待,而且不要停止。當今時代,不少人認為學佛就是通過燒香拜佛來求佛菩薩保佑自己,幫助自己消災免難,這實際上是對佛法的極大誤解。自己不通過學習來完善自己的人格,佛菩薩即便再慈悲,也無法將幸福和安樂降臨在我們身上。佛陀已經慈悲地為我們宣說了離苦得樂的正法,如果我們不去學習,也無法從佛法那裡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作為一個學佛人,應當在內心深處看重學習,看重通過學習佛法來完善自己的身口意。如果一個學佛人真正認識到這一點,並將通過學習佛法來完善自我作為一件重要的事情來做,則絕對功不唐捐,絕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例如,通過學習佛法,培養起一分仁慈心,則內心絕對會多一分美好和安祥;通過學習佛法,去除了內心的一分自私,則內心絕對會少一分痛苦和煩惱;通過學習佛法,學會了包容別人、少抱怨別人、多多關心別人,則家庭絕對會多一分和睦。

  對於一個學佛人來說,應當看重學習佛法。只要不斷學習,就會漸漸改變自己。凡夫是容易受環境影響的,如果不努力通過學習將自己向善的方向引導,就會不知不覺地向惡的方向發展。《付法藏經》中有則公案說:很久以前,華氏國王有頭白象,極其凶猛,能誅怨敵。若人犯罪,即讓白象踩殺。後來,象棚失火被毀,白象被移至寺院邊。寺內有比丘念《法句經》,念至“為善生天,為惡入淵”時,白象聞此法句,心生慈悲,柔和起來。此後交付犯人時,此象僅略以鼻嗅、舌舔即轉身離去,根本不願踩踏犯人。國王知後,心生恐慌,遂召集大臣商議此事。有大臣向國王建議說:“此象定是於寺院旁聽聞佛法,故心行有此轉變。現應將其置於屠宰場邊。”國王采納此法,果然奏效。白象終日目睹宰殺,惡心猛起,較前更為殘暴。是故,眾生性情極其不定,易受環境影響,就像這頭白象一樣,由聞佛法,即起慈意;目睹殺生,遂增害心。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旁生尚且如此,何況我等人類?是故若能常常聽聞學習佛法,定能改善自心的心靈。

  荀子在《勸學》這篇文章中說:“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通“智”)明而行無過矣。”在這段話中,荀子用了五個比喻來闡述為什麼君子之人“學不可以已”。

  第一個比喻是“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意思是,靛青是從藍草中提煉出來的,卻比藍草的青色更深。在這個比喻中,“藍草”比喻“學習前”,“靛青”比喻“學習後”。這個比喻是說,學習後的“我”雖然是從學習前的“我”演化而來的,但是由於學習的緣故,內在的智慧、德行和才能就會發生本質性的提升。

  第二個比喻是“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意思是,冰是由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更加寒冷。在這個比喻中,“水”比喻“學習前”,“冰”比喻“學習後”。這個比喻和第一個比喻一樣,說明人通過學習就可以不斷取得進步——也即今天比昨天有進步,下個月比這個月有進步,明年比今年有進步。

  第三個比喻是“木直中繩,輮(róu)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意思是,如果一根木材是直的,木匠就可以用墨繩彈出筆直的墨線,用鋸子沿著墨線鋸成方方正正的木條,然後用“持續不斷彎曲的方法(也即‘輮’)”使之成為車輪,此時這根木條就成了一個標准的圓形,即使再將它曬干,也不會還原成原來的直木條了,這是因為“輮”的力量使之變成了車輪的形狀。在這個比喻中,“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比喻君子之人通過學習去除了自己的缺點、培養起了一個個優點,“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比喻君子之人在去除缺點、培養起優點之後行為上就再也不會犯錯誤了。

  第四個比喻是“木受繩則直”,意思是木材經過木工用墨繩彈線、鋸子加工之後就能成為筆直的木料了,這裡“木”比喻君子人,“受繩”比喻“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直”比喻“知明而行無過矣”。

  第五個比喻是“金就砺則利”,意思是金屬做成的刀劍在磨刀石上磨砺過之後就會變得更加鋒利。這裡“金”比喻君子人,“就砺”比喻“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利”比喻“知明而行無過矣”。

  第四和第五這兩個比喻說明,君子人通過學習,不斷反省自己、改正自己,智慧會越來越多,行為上的過失也會越來越少。

  《勸學》這篇文章接著說:“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xī),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mò)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意思是說,不登上高山,就不會知道天空有多高;不親臨深險的山澗,就不會知道地有多厚;沒有學習古聖先賢的教言,就不會知道學問有多廣博。吳國、越國、夷族和貉族的人所生的孩子,最初降生時的啼哭聲都是相同的,而長大以後習俗卻各不相同,這是受教育的不同而使他們這樣的。《詩經》上說:“君子之人啊!不要停止學習,誠心誠意地處在你的位置上,熱愛和追求真理,並不斷改正自己吧!對學習這件事要用心啊!因為學習這件事可以給你帶來幸福和安樂。”最大的快樂就是探索真理獲得智慧了,最大的幸福就是沒有災禍了。

  從荀子《勸學》中的這些話語可以看出,一個人要想獲得幸福的人生,必須通過學習獲得智慧,糾正自己的身口意;身口意正確了,就不會有什麼過失;過失消除了,痛苦也就無由而生了。《二規教言論》中說:“或多自己能了知,若不了知問智者,當閱智者諸論典,思維愚智之差別。如此行持則智慧,自然而然愈增長,若其智慧愈增長,高尚行為亦隨增,高尚行為愈增上,一切福德如泉湧,其後年月日時中,自己獲得大進益。”意思是說,一個人一定要通過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智慧,有些道理自己通過觀察、分析和思考就可以了知,如果自己不能了知則可以向有智慧的人請教,或者閱讀智者所造的論典,觀察和思維智者和愚者在取捨上差別。通過不斷學習,智慧就會自然而然地增長;如果智慧增長了,高尚的行為就會隨之增多;高尚行為增多,則福德就會像泉水一樣湧現。通過學習,自己的智慧和福德就會日有所增、月有所長。

  熱愛學習的人前途充滿光明,不愛學習的人則前途一篇暗淡。《涅槃經》中說:“世有三人,一者無目,二者一目,三者二目。言無目者,常不聞法;一目之人,雖暫聞法,其心不佳;二目之人,專心聽受,如聞而行。以聽法故,得知世間如是三人。”意思是說,世上有三種人:一為盲者,二為獨眼,三為雙目俱全者。什麼是盲者呢?即常不聽聞學習佛法之人,這樣的人對於“是非、善惡、染淨、迷悟”等渾然不知,故為盲者;什麼是獨眼者?即雖然暫時聽聞學習佛法,但未生起殷重之心,故未能真正受持法義;什麼是雙目俱全者?即至心聽聞學習法義,且聽聞學習之後如教而行,唯有此類人可從佛法中得益。

  熱愛佛法,學習佛法吧!不學佛的人,連自己是怎麼回事都不知道。痛苦了,不知道痛苦是從哪兒來的,也不知道誰在痛苦;快樂了,不知道快樂是從哪兒來的,不知道誰在快樂。不學習,內心就充滿困惑和迷茫;學習之後,內心就會越來越亮堂。

  要想離苦得樂,一定要學習!尤其是要學習佛法!

  摘自《放生心語》(明如居士 著)

 

上一篇:仁清法師:經上講的多少大劫到底是什麼意思?
下一篇:人間天:臨終的時如何獲得解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