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金剛經》要會讀,要知道重點在哪裡,金剛經的金剛眼,即正法眼藏在哪裡呢?有學者提出,在“善護念,善付囑”,法在哪裡?在心中,就是“善護念”三個字,“善護念”是一切修行的起步,也是一切佛的成功和圓滿。
不過,在師父看來,金剛經的宗眼不在“善護念,善付囑”上面,為什麼?
“善護念,善付囑”是有為法,不了義法,善護念要時時看著念頭,善付囑要經常叮囑自己。我們從經中看,“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
“善護念和善付囑”後面有一問句,“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通過經文前後順序,可以看出,“善護念善付囑”菩薩是不能降服其心的,心達不到應無所住,這點是確定的。
那宗眼在哪裡呢?在“應無所住 降服其心”,心降服後不用去護念和付囑了,就會自在了,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悟後起修,不修的時候也是修,真正入心了就能體會到這種境界。
所以後來須菩提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須菩提為什麼哭?因為他體會到了降服其心,他很感恩這個法,法喜充滿。
在佛法中修行中,有些法門是不能降服其心的,如果把八萬四千法門比喻是大樹,那些法門都是樹杈樹葉,降心才是樹根,是根本,永嘉證道歌雲“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就是說學習佛法要入到核心裡來,把躁動的心降服後,再去念佛念咒,加持力會不可思議。甚至不用念經,只念經題就可以,所以六祖讓大家念“摩诃般若波羅密”,沒有教大家念很多的經。
有些人念佛,想念到風吹不透,雨澆不進的境界,其實很難。當無明妄想執著還沒切斷的時候,念佛妄念會越念越多。而學習《金剛經》幾個月後即可以降服自心,這是《金剛經》的殊勝之處,認識了金剛眼,我們就有修證的方向,降服其心不讓它生起念頭,是覺照,就像鏡子照徹萬物,大海不起波瀾,如如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