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聽到什麼、能見到什麼、能遭遇到什麼,這是因為本人的宿業使然,若沒有前因,便無這些後果。對凡夫大眾而言是分段生死,頭出頭沒,這邊死了那邊生,大不了中間有個中陰身,中陰身就是連接生死的,從人道死了經過中陰身,或者沒有中陰身就投生到另一道,成為另一種生命形態,遭受另外一種待遇。
凡夫的生死是分段生死,雖然從因果角度看是連貫的,但是從色身和神識來說是被分割了。人投生的時候有一個隔陰之迷,就是一經過中陰身,上下二世的事情就被割開了,他自己不知道了從新開始了。
隔陰之迷成了大眾凡夫無法認識世界的一個主要障礙,沒有隔陰之迷的人在人類社會狀態略好的時候比例較高,隨人類社會地整體下滑,沒有隔陰之迷的人越來越少。隔陰之迷對大眾來說如雙刃劍,不好的方面是對累生宿世的事情不記得了,但是好的一方面,也是因為對過去世的事情不記得,可以從新開始,從新按自己的意願活著。
1.隔陰之迷對大眾有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
隔陰之迷對凡夫大眾來說是有保護作用的,而且非常重要,舉例來說:一個人如果看到一個陌生人,就知道是累生前的什麼人,那麼他的情緒就會亂掉,你當他是現在的陌生人,還是當他為那一生的親人呢?
如果這個人有修行,而且修行的定力還不錯,他能抵抗這種干擾,雖然知道這個剛剛見的人是累生前的誰,但是那個過去的事情,不妨礙當下,也不會決定未來,這個人不被過去、現在、未來所捆綁,他是超然自在的。如果這個人沒有修行,知道了這些累生的事情,麻煩就來了,如何面對,如何對待,如何處置啊?當下會被攪亂,心也會亂掉,這人會被捆綁在過去生中,活不好當下,也不能發展好未來,這是非常麻煩的事情。於是本應該這個人是他的債主,你這一生債還他就完畢了,可是你提前知道他是債主了,不肯接近,這個債務就不會償還,這一生本應該把這個債務清算完畢,可就因為這一個小小的舉動,你逃避了責任,就要從新再來一生,再遇到,再來償還。
二個人在茫茫生死中能遇到,這個幾率非常低,個人憑借業力在生死中是獨來獨往,沒有伴侶的,遇到一次不容易,錯過了再遇到第二次需要非常非常久的時間鋪墊才能獲得。所以對凡夫來說:提前知道這些事情,絕對是對他們的傷害,代價是非常非常慘痛和沉重的。
有人喜歡算命,這個毛病很大,佛教不支持算命,不支持占卜數術這類,更不支持風水堪輿之學,但是就有人喜歡窺探天機,通過某種手段方式獲得他不應該知道的事情,若對方能准確地告訴你還算好,如果對方技術水平不夠好,准確度不高,就很麻煩了;再有,如果告訴你了,一聽是好事,心裡貪著歡喜,一聽是壞事,就想著趕緊破掉解決,可是人生酬業,這是人生一路每走一步都要去落實的,業力的償還就是在點點滴滴中,或許行做心念顛倒不堪,但是不影響眾生和眾生間的業力追討。
2.因為有隔陰之迷,眾生的關系在流轉中轉惡,互相追討業債
眾生和眾生間本來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因為有無明愚癡,隔陰之迷一來,投生到一個新的色身,接受到新的教育,形成了新的見解,對待眾生的態度就開始出現了轉變,夾雜個人的貪嗔,眾生和眾生間的關系一流轉就開始轉惡。
這一生是好朋友,來世你做人,他做豬、做羊了,因為這一生朋友的關系,多少世後你們還能遇到,但你吃了他,本來是好朋友的,這一轉身成了殺人凶手,他也由無明遮蔽,輪回來輪回去,償還業債,被人吃了,生氣、憤怒、不高興,決心找你報仇,於是眾生和眾生間,就因為那麼一點點的想不開,纏斗不休,互在上下,互相殺啖,於是互相追討,互相懲罰,互相牽引,互相陷害。
因為這樣的緣故,眾生間本應該和平相處的,但是卻形成了巨大的人為災難,追討業力的浪潮一浪一浪,推著社會不斷向下,乃至急轉直下,你的孩子成了你最大的債主,你一生下來就要追討傷害你的父母,這樣的世界不是在未來,現在就是了。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佛說阿彌陀經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