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底下這段。是以『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YIN妷』。「邪者橫邪不正。惡者惡毒不善。《會疏》曰:邪謂邪曲,惡謂罪惡。YIN妷者」,上面這個字念逸,跟底下這個劮音相同。「婸也」,放蕩,「YIN也,放也」。這裡他們查了,「(見《中華大字典》),YIN,蕩也,貪色不以禮交也。又YIN者,乃十惡之一。YIN為枷鎖,縛眾生故;YIN為罪源,生諸厄故。一切眾生皆因YIN欲而入生死,故雲,生死根本,欲為第一」。
YIN欲,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然後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個世界所以成就,是夫婦造成的,沒有夫婦這個關系,就不存在這個世界,所以它的根源要找到。張子所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這個人覺悟了。不覺悟,他不明白這個道理,他會做錯事情,做錯事情,自己造的罪業就重了,來生墮三惡道,一墮五千劫,你說多可怕!我們人生在世間,有幾個人能活到一百歲的?很少,可是一個嚴重的罪惡,讓你生生世世在地獄裡頭不能出頭,太多太多!有人告訴我,我相信,他說現在天堂人很少,地獄人很多,擠都擠不動。我聽了是很有道理,什麼原因?造惡的人多,行善的人少,行善到天堂,所以天堂的人沒有人間多,造惡的墮地獄,地獄人爆滿。就用佛法十善業來看,做標准來看,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十善業,善,第一個不殺生,第二個不偷盜,第三個不邪YIN,身三,三善;口有四善,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意有三善,不貪、不瞋、不癡。我們這一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只要緊緊抓住這十條,這十個標准。翻過來就是十惡,身,殺盜YIN,口,妄語、兩舌、惡口、绮語,意,貪瞋癡,那就是十惡,十惡必墮三途。嚴重的十惡,就是上品十惡,無間地獄,很可怕!
經上這個比喻,YIN者,十惡之一。YIN為枷鎖,刑具,縛諸眾生;YIN是罪源,生一切罪惡。一切眾生皆因YIN欲而入生死,所以佛法對這個看得很重,為什麼?沒有YIN欲的念頭,把YIN欲的念頭都換成阿彌陀佛,生死輪回他超越了,他來生到極樂世界,再也不在六道裡頭去輪回了。我們真的不想長住這個地球,不想受這些苦難,把這個念頭轉成阿彌陀佛,求生淨土,真的就往生了,你的目的達到了。
下面是念老,「引諸經論,皆備言YIN欲之患」。我們感謝黃念祖老居士,用心良苦。第一個引的《沙彌律》:「在家五戒,惟制邪YIN;出家十戒,全斷YIN欲。但干犯世間一切男女,悉名破戒」。不管是在家出家,犯了就是破戒。我們接著看下面。「乃至世人因欲」,因YIN欲,「殺身亡家」。家破人亡,這是在家。「出俗為僧,豈得更犯。生死根本,欲為第一。故經雲YIN泆而生,不如貞潔而死」。為什麼?YIN泆而生,來生墮三惡道,貞潔而死的人,來生都是人天兩道,不墮三途,這兩個是非常明顯的例子。
「又《無量壽經鈔》曰:夫YIN欲者,流轉生死之根源矣。遠離解脫之因緣也」。這個如果不能放下,生死輪回誰在那裡推動?第一個因素就是YIN欲,換句話說,YIN欲的念頭不斷,輪回就不會終止,就永遠存在。YIN欲的念頭斷了,恭喜你,你的輪回離開了,你不會再搞六道輪回。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如大賢雲」,這是一位古大德:「生死牢獄,YIN為枷鎖。深縛有情,難出離故。」這個枷鎖,披枷戴鎖,這是刑具,在生死牢獄裡頭,就是六道輪回裡頭,沒有出頭的日子,所以說難出離故。
「如《智度論》」裡頭說:「YIN欲者,雖不惱眾生,系縛心故,立為大罪。」它不像偷盜殺生惱害眾生,但是YIN欲在心裡面放不下,它能引發種種罪惡,所以它綁住你的善心善意,它只要一起作用都是有害的。如果是邪YIN,這個罪就更重了,來生果報肯定是三途,他決定去的地方。誰願意去?餓鬼、地獄、畜生,你願意去嗎?時時刻刻警惕自己,有這個念頭就是有三途的因,有因必有果。把這個念頭放下,這個因就沒有,換句話說,來生決定不墮三惡道。我們今天曉得,三善道也不行,出不了輪回,一定要下定決心,我在這一生當中,要了生死,要出輪回。三界就是輪回,欲界、色界、無色界都在輪回裡頭。
真正想超越輪回,了生死,我勸同學要認真修淨土,為什麼?八萬四千法門,難行道,成就不容易!淨土法門叫易行道,很容易成就,但是很難相信,難信易行。我們學經教干什麼?就是幫助我們認識淨土,幫助我們對淨土的疑問斷掉,斷疑生信。我們有這個法門,有這部經典,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決定不能改變,保證你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
《瑜伽師地論》裡頭也有:「諸愛之中,欲愛為最」。愛,這個意思非常廣泛,愛的東西多了。我們學佛要愛佛,要愛菩薩,菩薩大慈大悲,所以佛家不講愛,講慈悲,慈悲是什麼?理智的愛,裡頭沒有情,沒有欲,這個愛就叫慈悲。慈是幫助人得樂,悲是幫助人離苦,離苦得樂這就是愛,愛的行為。佛菩薩大慈大悲,普度眾生,教給我們,諸愛之中,欲愛為最。情欲,這是最麻煩的事情。
「若能治彼,余自然伏」。你能夠把欲愛伏住,其他的統統都伏住了。「如制強力,弱者自伏。然此欲法有三種過:苦而似樂」,這講過失,情欲苦,苦多樂少。這個愛字很明顯,自古以來,我們看文人才子他們留下來的著作,你就能看出來,愛帶給他多少精神上的痛苦,帶給他多少災難!他不覺悟,到死都沒有醒悟過來,真苦!那怎麼辦?帶到來世去了,帶到來生去了。所以一定要覺悟。世間什麼事最樂?念佛最樂,念觀世音菩薩最樂。所以學佛的人好,只要把它換一換,把惡就變成善了。佛法是樂,好像是苦,在修學的時候很苦,其實他樂,世間這個法好像是樂,實際上真苦,而且「少味多災」,要看到那是災,不是好事情。底下還有一句,「不淨似淨」。「又雲:何耽剎那之微樂,應受永劫之大苦」。這也是《瑜伽師地論》裡頭所說的,句句都是真話。
「又《诃欲經》雲:女色者,世間之枷鎖,凡夫戀著,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間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間之衰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這幾句話說得非常好,句句都是真言,句句都值得我們一生念念記住,念念不犯。怎樣做到念念不犯?念佛的人知道,學海賢老和尚,讓這句佛號,二六時中總不間斷就好,淨業成就,一了百了,學佛圓滿成就,這就對了。
淨土大經科注(第四回) (第四一五集) 2017/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