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菩提達磨四論和蓮師大師無染覺性直觀解脫之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菩提達磨大師 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

  達磨祖師著

  弟子昙琳序

  法師者,西域南天竺國人,是婆羅門國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朗,聞皆曉悟;志存摩诃衍道,故捨素隨缁,紹隆聖種;冥心虛寂,通鑒世事,內外俱明,德超世表。悲悔邊隅正教陵替,遂能遠涉山海,游化漢魏。亡心之士,莫不歸信;存見之流,乃生譏謗。於時唯有道育惠可,此二沙門年雖後生,俊志高遠。幸逢法師,事之數載,虔恭咨啟,善蒙師意。法師感其精誠,誨以真道,令如是安心,如是發行,如是順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無錯謬。如是安心者:壁觀。如是發行者:四行。如是順物者:防護譏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此略序所由雲爾。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行入謂四行,其余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雲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經雲: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苦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悭,身命財行檀捨施,心無吝惜,脫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於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達磨大師四行觀終

  附達磨大師碑頌

  梁武帝蕭衍

  楞伽山頂坐寶日。中有金人披縷褐。形同大地體如空。心有琉璃色如雪。

  匪磨匪瑩恆淨明。披雲卷霧心且徹。芬陀利花用嚴身。隨緣觸物常怡悅。

  不有不無非去來。多聞辨才無法說。實哉空哉離生有。大之小之眾緣絕。

  剎那而登妙覺心。躍鱗慧海起先哲。理應法水永長流。何期暫通還蹔渴。

  骊龍珠內落心燈。白毫慧刃當鋒□。生途忽焉慧眼閉。禅河駐流法梁折。

  無去無來無是非。彼此形體心碎裂。住焉去焉皆歸寂。寂內何曾存哽咽。

  用之執手以傳燈。生死去來如電掣。有能至誠心不疑。劫火燃燈斯不滅。

  一真之法盡可有。未悟迷途茲是竭。

  達摩大師血脈論

  信息來源: 發布時間:2007-12-13 [達磨祖師]

  達摩大師血脈論

  達摩祖師著

  達摩大師血脈論序

  右朝奉郎通判建昌軍事賜绯魚袋任哲作

  原人之心,皆具佛性。泛觀諸家禅說一切經文,原其至當之理,未有不言自己性中本來真佛。達磨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蓋謂自己真佛,不出一性之中。人人不自委信,所以向外馳求。將謂自性真佛外更有別佛,故諸佛諸祖師說法要人省悟自己本來真佛,不假外求。又緣種種法語泛濫不一,轉使學人惑亂本性,無悟入處。惟有達磨血脈論,並黃檗傳心法要二說,最為至論。可以即證自己佛性,使人易曉。比之求師訪道,鑽尋故紙,坐禅行腳,狂費工夫,相去萬倍,此非小補。紹興癸酉見獨老人任哲序。

  達摩血脈論

  渝州華嚴寺沙門釋宗鏡 校刻

  三界混起,同歸一心,前佛後佛,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問曰:‘若不立文字,以何為心?’答曰:‘汝問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吾若無心因何解答汝?汝若無心因何解問吾?問吾即是汝心,從無始曠大劫以來,乃至施為運動一切時中,一切處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復如是。除此心外終無別佛可得;離此心外覓菩提涅槃無有是處。自性真實非因果。法即是心義,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無有是處。佛及菩提皆在何處?譬如有人以手提虛空得否?虛空但有名,亦無相貌;取不得、捨不得,是捉空不得。除此心外,見佛終不得也。佛是自心作得,因何離此心外覓佛?前佛後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處?心外既無佛,何起佛見?遞相诳惑,不能了本心,被它無情物攝,無自由。若也不信,自诳無益。佛無過患,眾生顛倒,不覺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應心外覓佛。佛不度佛,將心覓佛不識佛。但是外覓佛者,盡是不識自心是佛。亦不得將佛禮佛,不得將心念佛。佛不誦經,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無持犯,亦不造善惡。若欲覓佛,須是見性,見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念佛得因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報,覓佛終不得也。若自己不明了,須參善知識,了卻生死根本。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回,三界受苦,無出期時。昔有善星比丘,誦得十二部經,猶自不免輪回,緣為不見性。善星既如此,今時人講得三五本經論以為佛法者,愚人也。若不識得自心,誦得閒文書,都無用處。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須參善知識,切須苦求,令心會解。生死事大,不得空過,自诳無益。縱有珍馐如山,眷屬如恆河沙開眼即見,合眼還見麼?故知有為之法,如夢幻等。若不急尋師,空過一生。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師,終不明了。不因師悟者,萬中希有。若自己以緣會合,得聖人意,即不用參善知識。此即是生而知之,勝學也。若未悟解,須勤苦參學,因教方得悟。若未悟了,不學亦得。不同迷人,不能分別皂白,妄言宣佛敕,謗佛忌法。如斯等類,說法如雨,盡是魔說,即非佛說。師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它指揮,不覺墮生死海。但是不見性人,妄稱是佛。此等眾生,是大罪人,诳它一切眾生,令入魔界。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盡是魔說。魔家眷屬,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憑何免生死。若見性即是佛,不見性即是眾生。若離眾生性,別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處?即眾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無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無佛可得,佛外無性可得。’問曰:‘若不見性,念佛誦經布施持戒精進,廣興福利,得成佛否?’答曰:‘不得。’又問:‘因何不得?’答曰:‘有少法可得,是有為法,是因果、是受報、是輪回法,不免生死,何時得成佛道。成佛須是見性。若不見性,因果等語,是外道法。若是佛不習外道法。佛是無業人,無因果,但有少法可得,盡是謗佛,憑何得成。但有住著一心一能一解一見,佛都不許。佛無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淨。諸法無修無證,無因無果。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惡,佛不精進,佛不懈怠,佛是無作人。但有住著心,見佛即不許也。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見此義,一切時中,一切處處,皆是不了本心。若不見性,一切時中擬作無作想,是大罪人,是癡人,落無記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惡。若擬修無作法,先須見性,然後息緣慮。若不見性得成佛道,無有是處。有人撥無因果,熾然作惡業,妄言本空,作惡無過;如此之,墮無間黑暗地獄,永無出期。若是智人,不應作如是解。’

  問曰:‘既若施為運動,一切時中皆是本心;色身無常之時,雲何不見本心?’答曰:‘本心常現前,汝自不見?’

  間曰:‘心既見在,何故不見?’師曰:‘汝曾作夢否?’答:‘曾作夢。’問曰:‘汝作夢之時,是汝本身否?’答:‘是本身。’ 又問:‘汝言語施為運動與汝別不別?’答曰:‘不別。’ 師曰:‘既若不別,即此身是汝本法身;即此法身是汝本心。’此心從無始曠大劫來,與如今不別;未曾有生死,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好不惡,不來不去;亦無是非、亦無男女相、亦無僧俗老少、無聖無凡;亦無佛、亦無眾生、亦無修證、亦無因果、亦無筋力、亦無相貌;猶如虛空,取不得、捨不得,山河石壁不能為礙;出沒往來,自在神通;透五蘊山,渡生死河;一切業拘此法身不得。此心微妙難見,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見。於此光明中運手動足者,如恆河沙,及乎問著,總道不得,猶如木人相似,總是自己受用,因何不識?佛言一切眾生,盡是迷人,因此作業,墮生死河,欲出還沒,只為不見性。眾生若不迷,因何問著其中事,無有一人得會者,自家運手動足因何不識。故知聖人語不錯,迷人自不會曉。故知此難明,惟佛一人能會此法;余人天及眾生等,盡不明了。若智慧明了,此心號名法性,亦名解脫。生死不拘,一切法拘它不得,是名大自在王如來;亦名不思議,亦名聖體,亦名長生不死,亦名大仙。名雖不同,體即是一。聖人種種分別,皆不離自心。心量廣大,應用無窮,應眼見色,應耳聞聲,應鼻嗅香,應舌知味,乃至施為運動,皆是自心。一切時中但有語言道斷,即是自心。故雲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色無盡是自心,心識善能分別一切,乃至施為運用,皆是智慧。心無形相,智慧亦無盡。故雲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四大色身,即是煩惱,色身即有生滅,法身常住無所住,如來法身常不變異故。經雲:眾生應知,佛性本自有之。迦葉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此同諸佛心。前佛後佛只傳心,除此心外,無佛可得。顛倒眾生不知自心是佛,向外馳求,終日忙忙;念佛禮佛,佛在何處?不應作如是等見,但知自心,心外更無別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雲: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自心是佛,不應將佛禮佛;但是有佛及菩薩相貌,忽爾見前,切不用禮敬。我心空寂,本無如是相貌,若取相即是魔,盡落邪道。若是幻從心起,即不用禮。禮者不知,知者不禮,禮被魔攝。恐學人不知,故作是辨。諸佛如來本性體上,都無如是相貌,切須在意。但有異境界切不用采括,亦莫生怕怖,不要疑惑,我心本來清淨,何處有如許相貌。乃至天龍夜叉鬼神帝釋梵王等相,亦不用心生敬重,亦莫怕懼;我心本來空寂,一切相貌皆是妄見,但莫取相。若起佛見法見,及佛菩薩等相貌,而生敬重,自墮眾生位中。若欲直會,但莫取一切相即得,更無別語。故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無定實,幻無定相。是無常法,但不取相,合它聖意。故經雲: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問曰:因何不得禮佛菩薩等?答曰:天魔波旬阿修羅示見神通,皆作得菩薩相貌。種種變化,是外道,總不是佛。佛是自心,莫錯禮拜。佛是西國語,此土雲覺性。覺者靈覺,應機接物,揚眉瞬目,運手動足,皆是自己靈覺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聖所測。又雲:見本性為禅。若不見本性,即非禅也。假使說得千經萬論,若不見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至道幽深,不可話會,典教憑何所及。但見本性,一字不識亦得。見性即是佛,聖體本來清淨,無有雜穢。所有言說,皆是聖人從心起用。用體本來空,名言猶不及,十二部經憑何得及。道本圓成,不用修證。道非聲色,微妙難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說也。唯有如來能知,余人天等類,都不覺知。凡夫智不及,所以有執相。不了自心本來空寂,妄執相及一切法即墮外道。若知諸法從心生,不應有執,執即不知。若見本性,十二部經總是閒文字。千經萬論只是明心,言下契會,教將何用?至理絕言;教是語詞,實不是道。道本無言,言說是妄。若夜夢見樓閣宮殿象馬之屬,及樹木叢林池亭如是等相;不得起一念樂著,盡是托生之處,切須在意。臨終之時,不得取相,即得除障。疑心瞥起,即魔攝。法身本來清淨無受,只緣迷故,不覺不知,因茲故妄受報。所以有樂著,不得自在。只今若悟得本來身心,即不染習。若從聖入凡,示見種種雜類,自為眾生,故聖人逆順皆得自在,一切業拘它不得。聖成久有大威德,一切品類業,被它聖人轉,天堂地獄無奈何它。凡夫神識昏昧,不同聖人,內外明徹。若有疑即不作,作即流浪生死,後悔無相救處。貧窮困苦皆從妄想生,若了是心,遞相勸勉,但無作而作,即入如來知見。初發心人,神識總不定;若夢中頻見異境,辄不用疑,皆是自心起故,不從外來。夢若見光明出現,過於日輪,即余習頓盡,法界性見。若有此事,即是成道之因。唯自知,不可向人說。或靜園林中行住坐臥,眼見光明,或大或小,莫與人說,亦不得取,亦是自性光明。或夜靜暗中行住坐臥,眼睹光明,與晝無異,不得怪,並是自心欲明顯。或夜夢中見星月分明,亦自心諸緣欲息,亦不得向人說。夢若昏昏,猶如陰暗中行,亦是自心煩惱障重,亦自知。若見本性不用讀經念佛,廣學多知無益,神識轉昏。設教只為標心;若識心,何用看教?若從凡入聖,即須息業養神,隨分過日。若多嗔恚,令性轉與道相違,自賺無益。聖人於生死中,自在出沒,隱顯不定,一切業拘它不得。聖人破邪魔,一切眾生但見本性,余習頓滅。神識不昧,須是直下便會,只在如今。欲真會道,莫執一切法;息業養神,余習亦盡。自然明白,不假用功。外道不會佛意,用功最多;違背聖意,終日驅驅念佛轉經,昏於神性,不免輪回,佛是閒人,何用驅驅廣求名利,後時何用?但不見性人,讀經念佛,長學精進;六時行道,長坐不臥;廣學多聞,以為佛法。此等眾生,盡是謗佛法人。前佛後佛,只言見性。諸行無常,若不見性,妄言我得阿耨菩提,此是大罪人。十大弟子阿難多聞中得第一,於佛無識只學多聞,二乘外道皆無識佛,識數修證,墮在因果中。是眾生業報,不免生死,遠背佛意,即是謗佛眾生,殺欲無罪過。經雲:闡提人不生信心,殺欲無罪過。若有信心,此人是佛位人。若不見性,即不用取次謗它良善,自賺無益。善惡歷然,因果分明。天堂地獄只在眼前,愚人不信,現墮黑暗地獄中;亦不覺不知,只緣業重故,所以不信。譬如無目人,不信道有光明,縱向伊說亦不信,只緣盲故,憑何辨得日光;愚人亦復如是。現今墮畜生雜類,誕在貧窮下賤,求生不得,求死不得。雖受是苦,直問著亦言我今快樂,不異天堂。故知一切眾生,生處為樂,亦不覺不知。如斯惡人,只緣業障重故,所以不能發信心者,不自由它也。若見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須發,白衣亦是佛。若不見性,剃除須發,亦是外道。

  問曰:白衣有妻子,YIN欲不除,憑何得成佛?答曰:只言見性不言YIN欲。只為不見性;但得見性,YIN欲本來空寂,自爾斷除,亦不樂著,縱有余習,不能為害。何以故?性本清淨故。雖處在五蘊色身中,其性本來清淨,染污不得。法身本來無受,無饑渴,無寒熱,無病,無恩愛,無眷屬,無苦樂,無好惡,無短長,無強弱,本來無有一物可得,只緣執有此色身,因即有饑渴寒熱瘴病等相,若不執,即一任作。若於生死中得自在,轉一切法,與聖人神通自在無礙,無處不安。若心有疑,決定透一切境界不過。不作最好,作了不免輪回生死。若見性,旃陀羅亦得成佛。

  問曰:旃陀羅殺生作業,如何得成佛?答曰:只言見性不言作業。縱作業不同,一切業拘不得。從無始曠大劫來,只為不見性,墮地獄中,所以作業輪回生死。從悟得本性,終不作業。若不見性,念佛免報不得,非論殺生命。若見性疑心頓除,殺生命亦不奈它何。自西天二十七祖,只是遞傳心印。吾今來此土,唯傳頓教大乘,即心是佛,不言持戒精進苦行。乃至入水火,登於劍輪,一食長坐不臥,盡是外有為法。若識得施為運動靈覺之性,汝即諸佛心。前佛後佛只言傳心,更無別法。若識此法,凡夫一字不識亦是佛。若不識自己靈覺之性,假使身破如微塵,覓佛終不得也。佛者亦名法身,亦名本心,此心無形相,無因果,無筋骨,猶如虛空,取不得。不同質礙,不同外道。此心除如來一人能會,其余眾生迷人不明了。此心不離四大色身中,若離是心,即無能運動。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身是無性,因何運動。若自心動,乃至語言施為運動,見聞覺知,皆是動心動用。動是心動,動即其用。動用外無心,心外無動。動不是心,心不是動。動本無心,心本無動。動不離心,心不離動。動無心離,心無動離,動是心用,用是心動。動即心用,用即心動。不動不用,用體本空。空本無動,動用同心,心本無動。故經雲:動而無所動,終日去來而未曾去,終日見而未曾見,終日哮而未曾哮,終日聞而未曾聞,終日知而未曾知,終日喜而未曾喜,終日行而未曾行,終日住而未曾住。故經雲: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見聞覺知,本自圓寂。乃至嗔喜痛癢何異木人,只緣推尋痛癢不可得。故經雲:惡業即得苦報,善業即有善報,不但嗔墮地獄,喜即生天。若知嗔喜性空,但不執即業脫。若不見性,講經決無憑,說亦無盡。略標邪正如是,不及一二也。

  頌曰

  心心心難可尋,寬時遍法界,窄也不容針。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這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

  偈曰

  吾本來此土。 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達摩大師血脈論終

  達磨大師悟性論

  信息來源: 發布時間:2007-12-13 [達磨祖師]

  達磨大師悟性論

  達磨祖師著

  渝州華嚴寺沙門釋宗鏡校刻

  夫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故經雲: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佛者覺也;人有覺心,得菩提道,故名為佛。經雲: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知有相,是無相之相。不可以眼見,唯可以智知。若聞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發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貪嗔癡是。返貪嗔癡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貪嗔癡亦無實性,但據眾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見貪嗔癡性即是佛性,貪嗔癡外更無別有佛性。經雲:諸佛從本來,常處於三毒,長養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貪嗔癡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薩所行之處,無所不乘,亦無所乘,終日乘未嘗乘,此為佛乘。經雲:無乘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實,五蘊假名,遍體求之,必無定處,當此人解佛語。經雲:五蘊窟宅名禅院。內照開解即大乘門,可不明哉。不憶一切法,乃名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臥皆禅定。知心是空,名為見佛。何以故?十方諸佛皆以無心,不見於心,名為見佛。捨身不吝,名大布施。離諸動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動,小乘一向定,謂出過凡夫小乘之坐禅。若作此會者,一切諸相不求自解,一切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凡將心求法者為迷,不將心求法者為悟。不著文字名解脫;不染六塵名護法;出離生死名出家;不受後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處無明為大智慧;無煩惱處名般涅槃;無心相處名為彼岸。迷時有此岸,若悟時無此岸。何以故?為凡夫一向住此。若覺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離於此彼岸也。若見彼岸異於此岸,此人之心,已得無禅定。煩惱名眾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異,只隔具迷悟耳。迷時有世間可出,悟時無世間可出。平等法者中,不見凡夫異於聖人。’經雲: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聖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薩與諸佛如來行也。若見生異於死,動異於靜,皆名不平等。不見煩惱異於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煩惱與涅槃,同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斷煩惱,妄入涅槃為涅槃所滯。菩薩知煩惱性空,即不離空,故常在涅槃。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離生死,出般涅槃。心無去來,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諸佛入涅槃者,為在無妄想處。菩薩入道場者,即是無煩惱處。空閒處者,即是無貪嗔癡也。貪為欲界、嗔為色界、癡為無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滅,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滅,萬法有無,皆由一心。凡言一法者:似破瓦石竹木無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無有實體,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無。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小乘一向滅心,名為無;菩薩與佛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非有非無心,此名為中道。是知持心學法,則心法俱迷;不持心學法,則心法俱悟。凡迷者:迷於悟,悟者:悟於迷。正見之人,知心空無,即超迷悟。無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見。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兩相俱生滅。有者有於無,無者無於有,是名真見。夫真見者,無所不見,亦無所不見,見滿十方,未曾有見。何以故?無所見故,見無見故,見非見故。凡夫所見,皆名妄想。若寂滅無見,始名真見。心境相對,見生於中,若內不起心,則外不生境,境心俱淨,乃名為真見。作此解時,乃名正見。不見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見與不見,俱不見故;解與不解,俱不解故。無見之見,乃名真見;無解之解,乃名大解。夫正見者:非直見於見,亦乃見於不見。真解者:非直解於解,亦乃解於無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無所解者,始名正解;解與不解,俱非解也。經雲:不捨智慧名愚癡。以心為空,解與不解俱是真;以心為有,解與不解俱是妄。若解時法逐人,若不解時人逐法。若法逐於人,則非法成法;若人逐於法,則法成非法。若人逐於法,則法皆妄;若法逐於人,則法皆真。是以聖人亦不將心求法,亦不將法求心,亦不將心求心,亦不將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兩寂,故常為在定。眾生心生,則佛法滅;眾生心滅,則佛法生。心生則真法滅,心滅則真法生。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屬,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屬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場。迷時有罪,解時無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時無罪見罪,若解時即罪非罪。何以故?罪無罪處所故。經雲:諸法無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業即為消滅。迷時六識五陰皆是煩惱生死法,悟時六識五陰皆是涅槃無生死法。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時,無心可得;若得道時,無道可得。若言將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見。迷時有佛有法,悟無佛無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夫修道者:身滅道成。亦如甲折樹。生此業報身,念念無常,無一定法,但隨念修之;亦不得厭生死,亦不得愛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則生證有余涅槃,死入無生法忍。眼見色時,不染於色;耳聞聲時,不染於聲;皆解脫也。眼不著色,眼為禅門;耳不著聲,耳為禅門。總而言,見色有見色性,不著常解脫;見色相者常系縛。不為煩惱所系縛者,即名解脫,更無別解脫。善觀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與心俱清淨。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一地獄。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國。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歷一地獄。若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有天堂地獄;若一念心不起,即無善惡二業,亦無天堂地獄。為體非有非無,在凡即有,在聖即無。聖人無其心,故胸臆空洞,與天同量。此已下並是大道中證,非小乘及凡夫境界也。心得涅槃時,即不見有涅槃。何以故?心是涅槃。若心外更見涅槃,此名著邪見也。一切煩惱為如來種心,為因煩惱而得智慧。只可道煩惱生如來,不可得道煩惱是如來。故身心為田躊,煩惱為種子,智慧為萌芽,如來喻於谷也。佛在心中,如香在樹中;煩惱若盡,佛從心出;朽腐若盡,香從樹出,即知樹外無香,心外無佛。若樹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國土穢惡;心中無三毒者,是名國土清淨。經雲:若使國土不淨,穢惡充滿,諸佛世尊於中出者,無有此事。不淨穢惡者,即無明三毒是;諸佛世尊者,即清淨覺悟心是。一切言語無非佛法;若能無其所言,而盡日言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終日默而非道。是故如來言不乘默,默不乘言,言不離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若知時而言,言亦解脫;若不知時而默,默亦系縛。是故言若離相,言亦名解脫;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縛。夫文字者:本性解脫。文字不能就系縛,系縛自本來未就文字。法無高下,若見高下非法也。非法為筏,是法為人筏者。人乘其筏者,即得渡於非法,則是法也。若世俗言,即有男女貴賤;以道言之,即無男女貴賤。以是天女悟道,不變女形;車匿解真,寧移賤稱乎。此蓋非男女貴賤,皆由一相也。天女於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於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離心無佛,離佛無心;亦如離水無冰,亦如離冰無水。凡言離心者,非是遠離於心,但使不著心相。經雲:不見相,名為見佛。即是離心相也。離佛無心者;言佛從心出,心能生佛。然佛從心生,而心未嘗生於佛。亦如魚生於水,水不生於魚。欲觀於魚,未見魚,而先見水。欲觀佛者,未見佛,而先見心。即知已見魚者,忘於水;已見佛者,忘於心。若不忘於心,尚為心所惑;若不忘於水,尚被水所迷。眾生與菩提,亦如冰之與水;為三毒所燒,即名為眾生;為三解脫所淨,即名菩提。為三冬所凍,即名為冰;為三夏所消,即名為水。若捨卻冰,即無別水;若棄卻眾生,則無別菩提。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眾生性者,即菩提性也。眾生與菩提同一性,亦如烏頭與附子共根耳;但時節不同,迷異境故,有眾生菩提二名矣。是以蛇化為龍,不改其鱗;凡變為聖,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內,照身者戒外。真眾生度佛,佛度眾生,是名平等。眾生度佛者,煩惱生悟解;佛度眾生者,悟解滅煩惱。是知非無煩惱,非無悟解;是知非煩惱無以生悟解,非悟解無以滅煩惱。若迷時佛度眾生,若悟時眾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眾生度故。諸佛以無明為父,貪愛為母,無明貪愛皆是眾生別名也。眾生與無明,亦如左掌與右掌,更無別也。迷時在此岸,悟時在彼岸。若知心空不見相,則離迷悟;既離迷悟,亦無彼岸。如來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菩提也。佛有三身者;化身報身法身;化身亦雲應身。若眾生常作善時即化身,現修智慧時即報身,現覺無為即法身。常現飛騰十方隨宜救濟者,化身佛也。若斷惑即是雪山成道,報身佛也。無言無說,無作無得,湛然常住,法身佛也。若論至理一佛尚無,何得有三?此謂三身者,但據人智也。人有上中下說,下智之人妄興福力也,妄見化身佛;中智之人妄斷煩惱,妄見報身佛;上智之人妄證菩提,妄見法身佛;上上智之人內照圓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智,知三身與萬法皆不可取不可說,此即解脫心,成於大道。經雲:佛不說法,不度眾生,不證菩提。此之謂矣!眾生造業,業不造眾生。今世造業,後世受報,無有脫時。唯有至人,於此身中,不造諸業,故不受報。經雲:諸業不造,自然得道。豈虛言哉!人能造業,業不能造人;人若造業,業與人俱生;人若不造業,業與人俱滅。是知業由人造,人由業生。人若不造業,即業無由生人也。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今之凡夫,往往造業,妄說無報,豈至少不苦哉。若以至少而理想前心,造後心報,何有脫時?若前心不造,即後心無報,復安妄見業報?經雲:雖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見。雖信有佛,言佛有金锵馬麥之報,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闡提。解聖法名為聖人,解凡法者名為凡夫。但能捨凡法就聖法,即凡夫成聖人矣。世間愚人,但欲遠求聖人,不信慧解之心為聖人也。經雲:無智人中,莫說此經。經雲:心也法也,無智之人,不信此心。解法成於聖人,但欲遠外求學,愛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墮邪見,失心狂亂。經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八萬四千法門,盡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內淨,猶如虛空,即出離身心內,八萬四千煩惱為病本也。凡夫當生憂死,飽臨愁肌,皆名大惑。所以聖人不謀其前,不慮其後,無戀當今,念念歸道。若未悟此大理者,即須早求人天之善,無令兩失。

  夜坐偈雲

  一更端坐結跏趺。怡神寂照泯同虛。曠劫由來不生滅。何須生滅滅無余。

  一切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識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動自真如。

  二更凝神轉明淨。不起憶想同真性。森羅萬像並歸空。更執有空還是病。

  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論邪正。若能不二其居懷。誰道即凡非是聖。

  三更心淨等虛空。遍滿十方無不通。山河石壁無能障。恆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亦無無性即含融。非但諸佛能如此。有情之類並皆同。

  四更無滅亦無生。量與虛空法界平。無去無來無起滅。非有非無非暗明。

  不起諸見如來見。無名可名真佛名。唯有悟者應能識。未會眾生由若盲。

  五更般若照無邊。不起一念歷三千。欲見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奧非心測。不用尋逐令疲極。若能無念即真求。更若有求還不識。

  達摩大師悟性論終

  達磨大師破相論

  達磨大師破相論 達磨祖師著

  渝州華巖寺沙門釋宗鏡校刻

  問曰:若復有人志求佛道者,當修何法最為省要?答曰: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問曰:何一法能攝諸法?答曰: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猶如大樹,所有枝條及諸花果,皆悉依根。栽樹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樹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則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費功而無益。故知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問曰:雲何觀心稱之為了?答曰: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了四大五陰本空無我;了見自心起用,有二種差別。雲何為二?一者淨心,二者染心。此二種心法,亦自然本來俱有;雖假緣合,互相因待。淨心恆樂善因,染體常思惡業。若不受所染,則稱之為聖。遂能遠離諸苦,證涅槃樂。若墮染心,造業受其纏覆,則名之為凡,沉淪三界,受種種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體故。十地經雲:‘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陰重雲所覆,如瓶內燈光,不能顯現。又涅槃經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明覆故,不得解脫。佛性者,即覺性也。但自覺覺他,覺知明了,則名解脫。故知一切諸善,以覺為根;因其覺根,遂能顯現諸功德樹。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如是觀心,可名為了。問:上說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覺為根,未審無明之心,以何為根?答:無明之心,雖有八萬四千煩惱情欲,及恆河沙眾惡,皆因三毒以為根本。其三毒者,貪嗔癡是也。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諸惡。猶如大樹,根雖是一,所生枝葉其數無邊。彼三毒根,一一根中,生諸惡業百千萬億,倍過於前,不可為喻。如是三毒心,於本體中,應現六根,亦名六賊,即六識也。由此六識,出入諸根,貪著萬境,能成惡業,障真如體,故名六賊。一切眾生,由此三毒六賊,惑亂身心,沉沒生死,輪回六趣,受諸苦惱;猶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絕,乃能彌漫,波濤萬裡。若復有人斷其本源,即眾流皆息。求解脫者,能轉三毒為三聚淨戒,轉六賊為六波羅蜜,自然永離一切諸苦。

  問:六趣三界廣大無邊,若唯觀心,何由免無窮之苦?

  答:三界業報,唯心所生;本若無心,於三界中,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貪為欲界,嗔為色界,癡為無色界,故名三界。由此三毒,造業輕重,受報不同,分歸六處,故名六趣。

  問:雲何輕重分之為六?答曰:眾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輕趣。雲何三輕趣?所謂迷修十善,妄求快樂,未免貪界,生於天趣。迷持五戒,妄起愛憎,未免嗔界,生於人趣。迷執有為,信邪求福,未免癡界,生阿修羅趣。如是三類,名三輕趣。雲何三重?所謂縱三毒心,唯造惡業,墮三重趣。若貪業重者,墮惡鬼趣;嗔業重者,墮地獄趣;癡業重者,墮畜生趣。如是三重,通前三輕,遂成六趣。故知一切苦業由自心生,但能攝心,離諸邪惡,三界六趣輪回之苦,自然消滅離苦,即得解脫。

  問曰:如佛所說,我於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勤苦,方成佛道。雲何今說,唯只觀心,制三毒,即名解脫?答:佛所說言,無虛妄也。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漢名不可數。此三毒心,於中有恆沙惡念,於一一念中,皆為一劫;如是恆沙不可數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蓋,若不超彼三大恆沙毒惡之心,雲何名為解脫?今若能轉貪嗔癡等三毒心,為三解脫,是則名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眾生愚癡鈍根,不解如來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說,遂言成佛塵劫未期,豈不疑誤行人退菩提道。

  問:菩薩摩诃薩由持三聚淨戒,行六波羅蜜,方成佛道;今令學者唯只觀心,不修戒行,雲何成佛?答:三聚淨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制三毒成無量善聚。聚者會也,無量善法普會於心,故名三聚淨戒。六波羅蜜者,即淨六根也。胡名波羅蜜,漢名達彼岸,以六根清淨,不染六塵,即是度煩惱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羅蜜。

  問:如經所說;三聚淨戒者,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今者唯言制三毒心,豈不文義有乖也?答:佛所說是真實語。菩薩摩诃薩,於過去因中修行時,為對三毒,發三誓願,持一切淨戒。對於貪毒,誓斷一切惡常修一切善;對於嗔毒,誓度一切眾生;故常修慧;對於癡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種淨法,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諸惡消滅,名為斷。以能持三聚淨戒,則諸善具足,名之為修。以能斷惡修善,則萬行成就,自它俱利,普濟群生,故名解脫。則知所修戒行不離於心,若自心清淨,則一切佛土皆悉清淨。故經雲:心垢則眾生垢,心淨則眾生淨;欲得佛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也。三聚淨戒自然成就。

  問曰:如經所說,六波羅蜜者,亦名六度;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今言六根清淨,名波羅蜜者,若為通會。又六度者,其義如何?答:欲修六度,當淨六根,先降六賊。能捨眼賊,離諸色境,名為布施;能禁耳賊,於彼聲塵,不令縱逸,名為持戒;能伏鼻賊,等諸香臭,自在調柔,名為忍辱;能制口賊,不貪諸味,贊詠講說,名為精進;能降身賊,於諸觸欲,湛然不動,名為禅定;能調意賊,不順無明,常修覺慧,名為智慧。六度者運也,六波羅蜜喻若船筏,能運眾生,達於彼岸,故名六度。

  問:經雲:釋迦如來,為菩薩時,曾飲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先因飲乳,後證佛果,豈唯觀心得解脫也?答:成佛如此,言無虛妄也;必因食乳,然使成佛。言食乳者,有二種,佛所食者,非是世間不淨之乳,乃是清淨法乳;三斗者,三聚淨戒,六升者,六波羅蜜;成佛道時,由食如是清淨法乳,方證佛果。若言如來食於世間和合不淨牛膻腥乳,豈不謗誤之甚。真如者,自是金剛不壞,無漏法身,永離世間一切諸苦;豈須如是不淨之乳,以充饑渴。經其說,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濕,不食谷麥糠麸,不與挬牛同群;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牛者,毗盧捨那佛也。以大慈悲,憐愍一切,故於清淨法體中,出如是三聚淨戒六波羅蜜微妙法乳,養育一切求解脫者。如是真淨之牛,清淨之乳,非但如來飲之成道,一切眾生若能飲者,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經中所說,佛令眾生修造伽藍,鑄寫形像,燒香散花燃燈,晝夜六時繞塔行道,持齋禮拜,種種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觀心,總攝諸行,說如是事,應虛空也。答:佛所說經,有無量方便,以一切眾生鈍根狹劣,不悟甚深之義,所以假有為,喻無為;若復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言伽藍者:西國梵語,此土翻為清淨地也;若永除三毒,常淨六根,身心湛然,內外清淨,是名修伽藍。鑄寫形像者:即是一切眾生求佛道也;所為修諸覺行,彷像如來真容妙相,豈遣鑄寫金銅之所作也?是故求解脫者,以身為爐,以法為火,以智慧為巧匠,三聚淨戒、六波羅蜜以為模樣;镕煉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無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所謂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為敗壞之法。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鑄寫真容,憑何辄言功德?燒香者:亦非世間有相之香,乃是無為正法之香也;薰諸臭穢無明惡業,悉令消滅。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種:一者戒香,所謂能斷諸惡,能修諸善。二者定香,所謂深信大乘,心無退轉。三者慧香,所謂常於身心,內自觀察。四者解脫香,所謂能斷一切無明結縛。五者解脫知見香,所謂觀照常明,通達無礙。如是五種香,名為最上之香,世間無比。佛在世日,令諸弟子以智慧火,燒如是無價珍香,供養十方諸佛。今時眾生不解如來真實之義,唯將外火燒世間沉檀薰陸質礙之香,希望福報,雲何得?散花者,義亦如是;所謂常說正法,諸功德花,饒益有情,散沾一切;於真如性,普施莊嚴。此功德花,佛所贊歎,究竟常住,無雕落期。若復有人散如是花,獲福無量。若言如來令眾生,剪截缯彩,傷損草木,以為散花,無有是處。所以者何?持淨戒者,於諸天地森羅萬像,不令觸犯;誤犯者,猶獲大罪,況復今者故毀淨戒,傷萬物求於福報,欲益返損,豈有是乎?又長明燈者:即正覺心也,以覺明了,喻之為燈;是故一切求解脫者,以身為燈台,心為燈炷,增諸戒行,以為添油;智慧明達,喻如燈火。當燃如是真正覺燈,照破一切無明癡暗,能以此法,轉相開示,即是一燈燃百千燈,以燈續然,然燈無盡,故號長明。過去有佛,名曰然燈,義亦如是。愚癡眾生,不會如來方便之說,專行虛妄,執著有為,遂燃世間蘇油之燈,以照空室,乃稱依教,豈不謬乎!所以者何?佛放眉間一毫相光,上能照萬八千世界,豈假如是蘇油之燈,以為利益。審察斯理,應不然乎!又六時行道者:所謂六根之中,於一切時,常行佛道,修諸覺行,調伏六根,長時不捨,名為六時。繞塔行道者:塔是身心也,當令覺慧巡繞身心,念念不停,名為繞塔。過去諸聖,皆行此道,得至涅槃。今時世人,不會此理,曾不內行,唯執外求;將質礙身,繞世間塔,日夜走驟,徒自疲勞,而於真性,一無利益。又持齋者:當須會意,不達斯理,徒爾虛切。齋者齊也,所謂齋正身心,不令散亂。持者護也,所謂於諸戒行,如法護持。必須外禁六情,內制三毒,勤覺察、淨身心。了如是義,名為持齋。又持齋者,食有五種:一者法喜食,所謂依持正法,歡喜奉行。二者禅悅食,所謂內外澄寂,身心悅樂。三者念食,所謂常念諸佛,心口相應。四者願食,所謂行住坐臥,常求善願。五者解脫食,所謂心常清淨,不染俗塵。此五種食,名為齋食。若復有人,不食如是五種淨食,自言持齋,無有是處。唯斷於無明之食。若辄觸者,名為破齋。若有破,雲何獲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諸惡皆為;貪欲恣情,不生慚愧,唯斷外食,自為持齋,必無是事。又禮拜者:當如是法也,必須理體內明,事隨權變,理有行藏,會如是義,乃名依法。夫禮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謂恭敬真性,屈伏無明,名為禮拜。若能惡情永滅,善念恆存,雖不現相,名為禮拜。其相即法相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謙下心,亦為禮拜;故須屈伏外身,示內恭敬。舉外明內,性相相應。若復不行理法,唯執外求,內則放縱嗔癡,常為惡業,外即空勞身相,詐現威儀,無慚於聖,徒诳於凡,不免輪回,豈成功德。

  問:如溫室經說,洗浴眾僧,獲福無量。此則憑於事法,功德始成,若為觀心可相應否?

  答:洗浴眾僧者,非洗世間有為事也。世尊當爾為諸弟子說溫室經,欲令受持洗浴之法;故假世事,比喻真宗。隱說七事供養功德,其七事雲何?一者淨水、二者燒火、三者澡豆、四者楊柳、五者淨灰、六者蘇髇、七者內衣。以此七法喻於七事,一切眾生由此七法沐浴莊嚴,能除毒心無明垢穢。’其七法者:一者謂淨戒洗蕩僭非,猶如淨水濯諸塵垢。二者智慧觀察內外,猶如然火能溫淨水。三者分別簡棄諸惡,猶如澡豆能淨垢膩。四者真實斷諸妄想,如嚼楊枝能淨口氣。五者正信決定無疑,猶如淨灰摩身能辟諸風。六者謂柔和忍辱,猶如蘇髇通潤皮膚。七者謂慚愧悔諸惡業,猶如內衣遮丑行體。如上七法,是經中秘密之義。如來當爾為諸大乘利根者說,非為小智下劣凡夫,所以今人無能解悟。其溫室者,即身是也。所以燃智慧火,溫淨戒湯,沐浴身中。真如佛性,受持七法,以自莊嚴。當爾比丘,聰明上智,皆悟聖意,如說修行,功德成就,俱登聖果。今時眾生,莫測其事,將世間水洗質礙身,自謂依經,豈非誤也。且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煩惱塵垢,本來無相,豈可將質礙水,洗無為身?事不相應,雲何悟道?若欲身得淨者;當觀此身,本因貪欲,不淨所生,臭穢骈阗,內外充滿。若也洗此身求於淨者,猶如漸漸盡方淨,以此驗之,明知洗外非佛說也。

  問:經說言至念佛,必得往生西方淨土。以此一門即應成佛,何假觀心?求於解脫。答:夫念佛者,當須正念,了義為正,不了義為邪。正念必得往生,邪念雲何達彼?佛者覺也,所謂覺察身心,勿令起惡;念者憶也,所謂憶持戒行不忘,精進勤了。如是義,名為念。故知念在於心,不在於言。因筌求魚,得魚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既稱念佛之名,須知念佛之道。若心無實,口誦空名,三毒內臻,人我填臆,將無明心不見佛,徒爾費功。且如誦之與念,義理懸殊,在口曰誦,在心曰念。故知念從心起,名為覺行之門;誦在口中,即是音聲之相。執相求理,終無是處。故知過去諸聖所修,皆非外說,唯只推心。即心是眾善之源,即心為萬德之王。涅槃常樂,由息心生。三界輪回,亦從心起。心是一世之門戶,心是解脫之關津。知門戶者,豈慮難成?知關津者,何憂不達?竊見今時淺識,唯知事相為功,廣費財寶,多傷水陸,妄營像塔,虛促人夫,積木疊泥,圖青畫綠,傾心盡力,損己迷它;未解慚愧,何曾覺知。見有為則勤勤愛著,說無相則兀兀如迷。且貪現世之小慈,豈覺當來之大苦。此之修學,徒自疲勞,背正歸邪,诳言獲福。但能攝心內照,覺觀外明;絕三毒永使銷亡,閉六賊不令侵擾;自然恆沙功德,種種莊嚴,無數法門,一一成就。超凡證聖,目擊非遙。悟在須臾,何煩皓首?真門幽秘,寧可具陳?略述觀心,詳其少分,而說偈言: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知待心知。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

  達磨大師破相論終

  無染覺性直觀解脫之道(兩種翻譯版本分別發布)

  媒體:心地家園 作者:蓮花生大師

  發布:修樂

  2007/1/13 0:29:56

  (本站發此文僅供參考,密宗行者請按傳承上師教授行持)

  注:發布順序:(1)色字為劉立千譯本,(2)色字為劉巧玲譯本,

  蓮花生大師:直指覺性赤見自解

  蓮花生大師著

  劉立千 譯漢

  布楚活佛倡印

  一、書名《深法寂靜忿怒尊密意自解》中之《直指覺性赤見

  自解》。

  二、敬禮

  頂禮覺性自明三身尊。

  三、述意

  我將開示《深法寂靜忿怒尊密意自解》中之《直指覺性赤裸現見自行解脫》如是直指自己覺性之法,有緣善男子,應善自領悟!

  三昧耶,甲,甲,甲。

  四、直指心性(覺、明、現)

  唉瑪火(奇哉)!一心之內圓滿包容了輪回與涅槃,它的本性無始即然,而你卻不知道;明和覺從未有間斷,而你卻不認識;它處處皆無礙顯現,而你卻不了解。

  因此,為使你能了解心性的本面而作開示。三世諸佛講說了八萬四千無量法門,除了覺悟此性外過此說者佛未曾說。經典遍滿虛空不可計量,究竟教誨只有直指覺性三句話。此現量直指諸佛之密意,既無前行,也無後修,導入之法,即此而已。

  五、一心

  吉哈!有緣弟子且谛聽!所謂心者頗為廣泛傳播而聲響亮,但對此性不了解或邪解和了解片面,由於未能正確如實了解之故,遂產生了無量的宗派之學說。而一般平庸士夫未悟此性,對自己的本面自己不知道,故不斷流轉於三界六道而受苦。他們皆因不悟自心本性而成過。煩惱的聲聞獨覺,只了悟無我的一面,雖欲求證悟而不能如實得悟。其他因受各自宗派和理論束縛不能見到心的光明,煩惱聲聞獨覺執著能所而成障礙,中觀執著二谛邊見成為障,下三瑜伽執著觀想念誦成為障,摩诃阿魯執著界覺成為障。於無二義分之為二而致誤,若二不能融合為一不能成佛,因為皆是一心,輪涅本來無分別,若去斷離取捨仍流轉於輪回。因此現將所作法事一齊放下,指示你一切精華即此赤見覺性自行解脫之法。當你悟到一切法本自大解脫,則知大圓滿是圓具一切。

  三昧耶,甲,甲,甲。

  六、名相

  稱之為心者,就是那明明了了。說存在,它卻沒有一法存在,說根源,它卻是輪回苦與涅槃樂種種生起之根源。由於對他的見解不同,始有十一乘門。從名相講它有無窮的名稱:有人稱它為心性或本心,外道則稱它為梵我,聲聞獨覺則稱無我教義,唯識家稱之為識,有人稱它為般若到彼岸,有人稱它為如來藏,有人稱它為大手印,有人稱它為唯一明點,有人稱它為法界,有人稱它為一切種,亦有人稱它為平常心。

  七、明空覺性

  現在為你直指進入覺性之法有三要:過去之念不留痕跡而明淨,未來之念未曾生起而鮮潔,現在之念住於當下心境不修整造作。即此平常的覺了之心,若自已對自己作赤露觀照,觀之並無所見,惟有明明亮亮覺性現量赤裸裸地顯露出來,並非任何實成,惟有空空洞洞,這明亮和空洞不二,閃閃發光。它既不是常,非任何所成,亦非是斷,然又光明燦然。其存在非單一存在,而是多種均能覺了和顯明。也並非多種所合成,而是不可分割的獨具一味。總之,這唯一的自覺性絕非是從他而有,如此方是直指事物的實際情況。

  八、三身

  在一覺性之中三身無別而完具。因它什麼也不生,是空性法身,它的空性本光明亮,是報身,因它能無礙顯現一切,是化身,三身是圓具於一心中之體性。

  九、本來心性

  今當用強制直指之法引入此性。你的當下覺性原本就是如此,它是那不造作而自明,怎麼能說你不了解心性?對此覺性本來無可修持,你怎麼能說修持沒有成就?既然你的本覺現量就是這一念,你怎麼能說你找不到自己的心?就是那個覺明本無間斷,你怎麼能說未見心之本面?心之思維者原本就是它,你怎麼能說找不到那個動念者?對它沒有任何可以作的,你怎麼能說作而無得?本來不須修整,聽之任之就可以,你怎麼能說無法進入安靜?你只要無為無作完全放下就可以,你怎麼能說對它無能為力?覺、明、空(現)三者本是無別圓成,你怎麼能說修之反而無成?本覺是無有因緣自生圓成,你怎麼能說不能努力精進?念頭是當下生起當下即消,你怎麼能說無法對治?當下的本性就是如此,你怎麼能說對它不能認識?

  十、心性喻

  心性真的是空寂無根,自心無實猶如太虛空洞,似與不似不妨觀察你自心。不是空性斷離之見,那自然智慧真的從本即是光明,自然智慧本身如同太陽的核心,似與不似不妨觀察一下自心。覺性智慧真的相續不斷,相續不斷好像江河流水不停,似與不似不妨觀察一下自心。各種念動真的不可認知,妄念無實好像空中微風難以捉摸,似與不似不妨觀察一下自心。外境所現真的就是自現,外境自現好像鏡中反映影像,似與不似不妨觀察一下自心。一切有相真的都是自行解脫,自起自消,好像空中雲彩,似與不似不妨觀察一下自心。

  十一、心外無法

  不屬於心之法非別有,除心而外哪有能修和所修。不屬於心之法非別有,除能行持和所修持外哪有其他存在。不屬於心之法非別有,除所守三昧戒而外哪有其他存在。不屬於心之法非別有,除所證果而外哪有其他存在。再三觀察!仔細觀察自己的心。

  十二、性光

  當你外觀虛空時,而心這時已無妄念起動之殘余,你又再觀自心時,亦無妄念起動之起動者,那麼,無染的心性清淨而光明,這就是你的本覺光明空寂之法身,好似無雲晴空升起的太陽,雖無形相卻能明確的知道,對於此義悟與不悟差別極大。

  十三、自生

  從本未生而是自生之光明,這是覺性的嬰兒,可是卻無父母,真希奇!這覺性誰也未造而是自生智慧,真希奇!它既無生也無由而滅,真希奇!它既現量而明在,卻無人能見,真希奇!縱然流於輪回也不變壞,真希奇!縱然成佛也不增加,真希奇!它是大家都有,卻無人知道,真希奇!你還翼望在他處得果,真希奇!它就是你自己,卻別處尋找,真希奇!

  十四、見、修(定)、行、果

  唉瑪火!這個當下的本覺明朗而無實質,僅此,即是無上的知見。它是無緣地包容一切而又離一切,僅此,即是無上的觀修。它無造作,是世間放任無拘,僅此,即是無上的行持。它是不求而從本既是圓成,僅此,既是無上的證果。

  十五、四乘

  指示無誤之四乘:見解不錯之大乘,即此當下的覺性本具光明,因其明而無誤謂之乘;觀修不錯之大乘,即此當下的覺性本具光明,因其明而無誤謂之乘;行持不錯之大乘,即此當下的本智本具光明,因其明而無誤謂之乘;果位不錯之大乘,即此當下之心本具光明,因其明而無誤謂之乘。

  十六、四定

  今開示不變易之四定:所謂見地不變之大定,即此當下的覺心明亮,三世不易故謂之定;所謂見修不變易之大定,即此當下的覺心明亮,三世不易故謂之定;所謂行持不變之大定,即此當下的覺心明亮,三世不易故謂之定;所謂果位不變之大定,即此當下的覺心明亮,三世不易故謂之定。

  十七、無住

  指示三世一如之要門:過去之跡不追,拋棄過去的觀念,未來不迎,斷絕意識的關聯,眼前念起不執不取,心如虛空。既然無法可修,則什麼都不修,既然無可散亂,則堅持不散正念,在此不修不散的狀況中只用赤裸觀照一切,你的覺性便本知本明,光明燦然。當它生起時,則稱為菩提心(覺性),因無所修則超越一切所知境,因無所散它的本體澄澈光明,現空是本自解脫,明空是為法身。一旦悟到佛道之中無可修習,即此時:便現見金剛薩埵。

  十八、無見

  下面開示把六種邊見推到窮處之教授:不論不同的見解既廣且繁,你的本覺心性是自然智。它是沒有能見和所見,不管見與未見而尋覓那能見者,連求見者自己也找不到,此時便是把邊見推到窮盡處,見之底蘊就到這樣的地步。見和所見什麼也沒有,若不落於根本無有之斷空,這當下的覺性明明了了,便是大圓滿見。對此悟與不悟並無分別。

  十九、無修

  不論不同的觀修既廣且繁,你的本覺心性平常一樣的通透赤裸,能修和所修並無分別。不管你修與未修而尋覓那能修者,若是找不到那能修者,這時便把觀修推到窮盡處,修之底蘊就到這樣的地步。修和所修什麼也沒有,若不落於散亂昏沉和掉舉,這當下無造作的覺性明明了了,便是無作平等三摩地。入定不入定並無分別。

  二十、無行

  不論不同的行持既廣且繁,你的本覺心性就是唯一明點,並無能行和所行。不管行與未行而尋覓行者,若是找不到那能行者,這時便把行持推到窮盡處,行之底蘊便到這樣的地步。從本以來就無能行所行,若不落於迷亂的習氣,當下之心無造作明明了了,切勿去作修整和取捨,這樣便是清淨行持。清淨不淨並無分別。

  二十一、無果

  不論不同的果位既廣且繁,你的本覺心性就是圓成三身,並無能證和所證。若是尋覓能證果者,卻找不到那能證果者,這時便把果位推到窮盡處,果之底蘊便到這樣地步。無論什麼果皆證不得,若不落入掛慮和取捨,這當下的覺心自明圓成,了悟現證三身僅是自己所具,即此便是本來成佛之果。

  二十二、中道

  覺性是遠離斷常二邊,不墮任何一邊才謂之中道。覺性就是那覺念恆常不斷,空性乃覺性之核心,是故則稱之為如來藏。若明了此義則超勝一切,因此又稱它叫智慧到彼岸。超越思維從本離邊故,是故其名為大手印。這僅是悟與不悟之差別。它是輪涅苦樂一切之根,故又被稱為一種(阿賴耶)。它在安住無改平常之位時,即此清楚明亮的覺性,故又稱為平常心。不論安它什麼美妙的名稱,實際就是當下的那一點靈知而已。

  二十三、勿外求

  除此以外沒有什麼更好的可以追求。比如像在家中而外出追蹤,即找到三千大千世界之頂亦無可得。除心而外再無別佛可求。若不認識心而向外馳求,如身外去找自己怎能找到自己,好比一個傻子進到一大群人中,為熱鬧的場面所惑,而忘失自己。由於不認識自己而去它處尋找,誤認別人是他自己。同樣,如果不知萬物的本性,不知外境原來是心,而仍誤入輪回,不見自心是佛則障涅槃。所謂輪回與涅槃全憑覺明與無明,就在剎那一念,二者並無分別,若還以為存在於心外是迷誤。迷與不迷之體都是一個,一切有情的相續心並無有二,不須修治,自然放下即可解脫。若不覺悟這迷誤之性出自自心,你便永遠不能了悟法性實際。

  二十四、空喻

  自己應當覺照自己那自起自生者,這些境相起初從何生?中住何處?最後歸何處?若加觀察如井中的鴉影,烏鴉從井飛去,除井外再無其它。同理,境相(表相)皆是由心所生,即從心生起,又由心中而散失,唯此心性是盡知盡覺,空而且明,從本就是明空無別猶如虛空。自然智慧現量的光明中,確定一切這便是它的法性,現有一切是它的表相,然而它又是均在心中覺知,因此,悟到這個心性是覺而靈明猶如虛空。但心性表示如虛空,只是一個比擬,是一個暫時的片面表诠,因為心性有覺性,空而無所不明,虛空卻無覺性,只是空而頑空。因此,心性的實際不能以虛空作譬。總之,要無有散亂地安住本然便是。

  二十五、表象(心境)

  這些世俗境界的各種現象,沒有一個真實存在,皆會消滅。比如現象界中的一切輪涅法,只不過是唯一心性的表象而已。何時心性有所改變,則生起外境改變的表象,所以一切皆心之表象。六道眾生只認取各自的境界。有些外道則見為斷常二分,密法九乘中各各見各自觀點,故所見不同立說也就各異,由於所執各異,分別耽著而迷亂。你若覺了一切境相皆為心,雖見表象不執不取,這便是佛。

  二十六、一切皆心

  境相由於執著而起錯亂。你若是了知執著的念頭就是自心,則當下自然解脫。一切所現只是心的境界,外器世間現為冥頑之物亦是心,內有情世間現為六道眾生亦是心,現為上界天神安樂的境界亦是心,現為三惡道的苦惱亦是心,現為無明煩惱三毒亦是心,現為自然智慧之覺性亦是心,現為善念涅槃亦是心,現為魔鬼作障亦是心,善現為佛神和悉地亦是心,現為各種清淨境界亦是心,現為無分別專一而住亦是心,現為形相顏色之萬物亦是心,現為無相離戲境界亦是心,現為一多不二亦是心,現為非有非無亦是心,所以沒有任何境界不屬於自心。

  二十七、赤見覺性

  心性不滅,任何境界都能現起,雖然現起,亦如海水與波浪並無有二,故在心性內解脫。所立不滅,任何名言皆可安立,而實際呢,心只有一個,即此一個,也是無源無根。從任何一邊看它,什麼也看不到,不見實法,因此也無任何存在;但也不見虛無,而是覺了和光輝燦然。它更不是各別差異,而是明空無別。當下自己的覺性光明朗照,即使如此,而仍無存在的主體,雖無自性而實修則真有覺受,只要能真實證悟此性,則一切都將解脫。因此,在根上並無利鈍之分。如菜籽牛奶雖以油作為內因,若不擠壓,怎麼能出油汁?一切眾生雖真實具有如來性,若不修證,眾生如何能夠成佛?肯修證即牛郎也可悟道,雖不會講理,仍能從現量中得到肯定。如親口嘗過糖的滋味,那裡需要他人解說其中滋味。不了悟真性,即使班哲達亦會生迷亂,不論他博通九乘的道理,缺乏現見而去求遙遠的傳聞,雖剎那亦未接近佛道。一旦覺悟此性,一切善惡當下清淨,若不悟本覺,則所造任何善惡諸事業,皆是積累上升天界和下墮惡道的輪回之業。若是了悟自心空慧。則全無善惡之可得,如同虛空的空中積不了泉水,所以空性之中無功德與罪業積存之境。因此要赤見自己的本覺現量,這赤見自解是何等奧妙!是故必須求悟此自覺之性,秘奧封禁!

  二十八、結語

  奧妙!直指覺性赤見自解,為利益後來濁世有情故,將所有續經、教敕和要門,凡已所知者都簡單的扼要而書寫,現在傳授或作伏藏隱藏,發願使未來有緣者能遭遇此法。

  三昧耶,甲,甲,甲。

  此開示覺性現量之著述,名為赤見自行解脫,是邬堅教主蓮花生之所作,願直到輪回未空之間利生無盡。

  蓮師伏藏 無染覺性直觀解脫之道

  蓮華生大士伏藏

  噶瑪林巴發掘

  劉巧玲 譯

  本文敘述“無染覺性直觀自行解脫之道”,這是開示本來覺性最直接的法要,源自《寧靜忿怒尊無上自性解脫最勝教敕》。

  一

  敬禮法報化三身,敬禮一切圓證空明覺性之諸佛。

  二

  我將開示“無染覺性直觀自行解脫之道”,

  源自《寧靜忿怒尊無上自性解脫最勝教敕》,

  它為你真實解說自己的本來覺性。

  有幸佛子,谛聽覺照!

  三昧耶 嘎嘎嘎

  三

  何其奧妙!

  娑婆與涅槃同時圓具於一心之內,

  它的本性亘古即然,你卻無緣得識。

  它空明無染,永世不滅,你卻無緣一睹它的豐釆。

  它處處顯現無礙,你卻視而不睹。

  因此著文,為解說自己的心性。

  若不了解內在自性,

  三世諸佛所開示之八萬四千法門,

  無人得識其中奧義。

  此言不虛,大雄諸佛之密意盡在於此矣!

  佛法經典縱然遍滿虛空,

  究竟教誨終歸於導入自性的三要訣。

  今開顯諸佛自性,

  下文解說修持要訣,此法既無前行,也無續修。

  四

  谛聽!

  有幸佛子,谛聽!

  常人雖也重視心性的問題,且廣加研究,

  對它仍然茫然無知,或落妄見,或入邊見。

  乃因彼等未能正視心性之本身,

  只知發展為各種哲學觀念及學說,

  深奧難解,

  使一般人錯失了認識自性的機緣,

  以致輪回流轉於六道三界,受盡諸苦。

  由此可知,不覺自己的心性,是十分可悲的謬誤。

  縱然聲聞緣覺試由無我的道理深入,

  卻無法了解自性之本來面目。

  其它行者亦各執一論,

  自作纏縛,無緣得見淨光。

  聲聞緣覺受到主客(能所)二元之分別見所障,

  中觀派則蔽於真俗二谛的執著,

  事部、行部與瑜伽部因執著本尊外相而受縛,

  大瑜伽(方便父續)及隨瑜伽(般若母續)則因分別空性與覺性為二而生惑,

  從不二的究竟義觀之,

  他們因分別空覺為二而步入歧途,

  唯有先識破空性與覺性不二,方能證入佛性無礙。

  由自性觀之,不論凡俗,娑婆與涅槃本來不二,

  只因你不斷造作貪瞋諸毒,

  故至今仍然流轉於娑婆世界。

  因此,暫且放下你現行或未行的佛學法事,

  藉今日開示“無染覺性直觀自行解脫之道”的因緣,

  你終將明白,

  所有佛法都在這無上自性解脫中得以圓滿。

  不論你修持何法,均將融入大圓滿的究竟境界。

  三昧耶 嘎嘎嘎

  五

  那光明燦爛的覺性,也就是所謂的心性,

  有人視它為具體存在,實際上它並非實存。

  然而它又是一切之始,涅槃極樂及娑婆苦海的根源。

  它一向被密宗十一學派所推崇。

  從名相來講,它具有各形各式的名稱。

  有人稱它為心,或心性;

  有人稱它為梵,或大我;

  有人視它為無我的教義;

  有人直稱它為心而已;

  有人稱它為般若,或圓滿智能;

  有人稱它為如來藏,或佛種;

  有人稱為大手印;

  有人稱為唯一本體;

  有人稱為法界;

  有人稱為阿賴耶,或一切種;

  有人只稱它為平常心(覺)。

  六

  現在為你開示本覺。要點有三:

  清除過去之念,不留纖毫痕跡;

  向未來之念開放,不受他境所染;

  安住當下心境,不修整造作。

  如此的覺照,實在平凡無奇,

  無思無念地觀照自我,

  若僅僅純粹的觀察,唯見明空之境,並無任何觀者存在,

  當下只是純粹的覺照而已。

  此覺空明無染,非由他生,

  它真實無雜,明空不二。

  它既非永恆,亦非受造,

  然而它絕非虛無,因它光明遍在。

  它也不是單一的實體,因它明顯地遍存萬物。

  然而它亦不似一般物質和合而成,

  因它不可分割,只具一味。

  總之,我們本具的自覺,絕非源自任何外物。

  如此方是真正觀察實相之道。

  七

  在這本覺內,法報化三身圓滿如一。

  因它不生及空性,故是法身;

  因空性圓具光明朗淨,故是報身;

  因它能夠自在顯現,故是化身。

  這圓滿一體的法報化三身,便是覺性的本質。

  八

  谛聽這殊勝的開示,

  你頓見自己當下的本覺原是如此,

  本來空明,纖毫未染,

  你怎能說,你不了解自己的心性?

  你的修持本無所執,亦無所求,

  你怎能說,你修持不佳?

  既然你的本覺就是這個,

  你怎能說,你尋不著自己的心性?

  心性原本就是那一念,

  你百般尋找,為何仍說你找不到那個起心動念的人?

  由是可見,起心動念的主體根本不存在,

  然而此念確有,你怎能說此念未生?

  你只需隨任此念生滅,不修不整,

  你為何還說自己無法進入空境?

  既然你只需順其自然,無為無作,

  你為何還說,你對它們一籌莫展?

  何況明、空、覺性,本是圓滿不可分的一體,

  你怎能說,自己的修持一無所成?

  既然本覺是自然出生、自然圓滿,不受前因或外境所限,

  你怎能說,一切功夫只是徒然?

  既然所有念頭都是當下生起,當下寂滅解脫,

  你為何還說,你不知對治之道?

  既然當下的覺性本來如此,

  你為何還不識自己的本性?

  九

  自性本空,它真的無實無根,

  你的自性也如虛空,

  你不妨仔細觀照一下自心是否確實如此。

  你真的不用先入為主地秉持著空觀,

  那自然生起的本覺,從無始以來一直空明朗淨,

  好似太陽一般,由核心自然發出光熱,

  你不妨仔細觀照一下自心是否確實如此。

  這本覺本智,真的是不滅的,

  好似江河流水一般永無止盡,

  你不妨仔細觀照一下自心是否確實如此。

  心念變化無常,真的不是我們的意念所能盡解,

  它們就像微風一般難以捉摸,

  你不妨仔細觀察一下自心是否確實如此。

  不論任何外境生起,真的就是本體顯現,

  就像明鏡能反映出一切外境似的,

  你不妨仔細觀察一下自心是否確實如此。

  世上紛纭萬象,真的都在它的自身內解脫,

  就像空中的雲彩自行生出又自行寂滅,

  你不妨仔細觀察一下自心是否確實如此。

  十

  一切境相無非是心性所生,

  在修持之外,豈另有修持之人?

  一切境相無非是心性所生,

  在事行之外,豈另有行者之存在?

  一切境相無非是心性所生,

  除了三昧耶戒之外,豈另有守戒之人?

  一切境相無非是心性所生,

  除了證果之外,豈另有悟者之存在?

  你應該仔細觀照自己的心性,審思再三。

  十一

  當你外觀身外虛空,

  若無雜念,亦不受外界所染;

  你再內觀自性,

  亦無念者以念向外造境,

  那麼,那微妙的心性,便空明朗淨,無垢無染。

  你的本覺淨光,即是法界本身,

  好似無雲晴空中的太陽,

  陽光雖無形無相,卻光明遍照。

  不論你了解與否,此乃最勝法義。

  十二

  這本來圓滿的淨光,自始便非源自他物,

  乃由覺性自生,本身卻無父無母,真是不可思議!

  自生之無上覺性,亦非由他物所造,真是不可思議!

  它既無生,故也無由而滅,真是不可思議!

  它雖無所不在,卻無人得見真相,真是不可思議!

  縱然流轉於娑婆世界,卻無損其身,真是不可思議!

  縱使得證佛性,對它亦無所增益,真是不可思議!

  它存在每個人內,卻無人認出它來,真是不可思議!

  然而你還冀望成就其它外在的證果,真是不可思議!

  明知它在自身之內,你卻四出尋覓,真是不可思議!

  十三

  何其奧妙!

  這當下的本覺空明朗淨,無實可執,

  僅此,即是無上的知見。

  它涵括一切,卻不受任何觀念事物所羁,

  僅此,即是無上的修持。

  它不修不整,又是言語道斷,

  僅此,即是無上的道行。

  無需四處追求,它本來圓滿具足,

  僅此,即是無上的證果。

  十四

  殊勝之正道有四:

  殊勝的正見:

  正因當下覺性光明朗淨,

  此光明淨性又無瑕無疵,故可稱之為道。

  殊勝的正修:

  正因當下覺性本具此光明,

  此光明淨性又無瑕無疵,故可稱之為道。

  殊勝的正行:

  正因當下覺性本具此光明,

  此光明淨性又無瑕無疵,故可稱之為道。

  殊勝的正果:

  正因當下覺性就是這光明朗淨,

  此光明淨性又無瑕無疵,故可稱之為道。

  十五

  今開示三世不易的四定法:

  不易之正見,是為一法,

  當下常在的覺性光明朗淨,

  三世不易,故稱為定法。

  不易之正修,是為一法,

  當下常在的覺性光明朗淨,

  三世不易,故稱為定法。

  不易之正行,是為一法,

  當下常在的覺性光明朗淨,

  三世不易,故稱為定法。

  不易之正果,是為一法,

  當下常在的覺性光明朗淨,

  三世不易,故稱為定法。

  十六

  既然你已聆受三世如一的秘密教誨,

  便應盡拋過去的知見及一切,

  斷除未來的冀望及籌劃。

  眼前這一刻,縱有念頭生起,不執不取,心如虛空。

  既然,由究竟觀之,根本無法可修,故無需修持。

  既然,那兒本不散亂,你只需心不散亂地安住此境,

  不修不整也不散亂,只是覺照一切,

  你的覺性便本知本明,光明燦爛。

  當它生起時,稱為菩提心,亦即悟性。

  因無所修整,故超越一切外在知識,

  因無所散亂,它是本體的光明淨性,

  外境外相,既無自性,故自然解脫。

  明空不二,是為法界。

  一旦悟及佛性無道可及,無法可悟,不證自明,

  便得如實而見金剛薩埵。

  十七

  下面的開示,將為你窮究六種邊見,並推翻其說。

  不論當前的知見學說,立論何等分歧,

  所謂的心性,便是你的本覺,

  它是自然生起的無上覺性。

  應知,觀者及觀照本來不二,

  當你觀照,不妨尋找觀者為誰,

  若遍尋不得,

  此一妄見便頓現其窮,而自然瓦解。

  這妄見一了,即是你重生的一刻。

  知見及持此知見之人並無分別,

  若能不落入空見或空境,

  當下的覺性頓顯空明,

  這便是大圓滿見。

  於是,不論識與不識,亦無分別。

  十八

  不論當前的修行方法,立論何等分歧,

  你的日常覺心,具有透視觀照的能力。

  應知,修持與修持者本來不二,

  不論你在修行與否,不妨尋覓一番修持之人,

  若遍尋而不得修持之主體,

  你的修持便頓現其窮,而自然瓦解。

  修持一旦放下,便是你重生的一刻。

  你若能既不落幻境,也不昏沉散亂,

  當下無染的覺性自現光明朗淨,

  這毫不造作的覺照,便是專一定境。

  如此,入定或不入定,本非二境。

  十九

  不論當前的行事標准,是何等的分歧,

  你本具的元覺,卻是唯一本體。

  應知,行為與行者本非二事,

  不論你正在造作或無事,不妨觀察一下,

  是否有一行者存在,

  若遍尋行者而不可得,

  你的行事便頓現其窮,而自然瓦解。

  造作停止的那一刻,便是你的新生。

  無始以來,事行與行事之人本無分別,

  你若能不落入妄見,染著習氣,

  當下的覺性剎那歸於清淨無染。

  既不相應,也不排斥,隨順事物,不加修整,

  唯此道行,方稱清淨無染。

  如此,淨行與不淨行,亦本來不二。

  二十

  不論當前的悟境證果,是何等的分歧,

  心性的本質就是本覺,亦即本來圓滿的法報化三身。

  應知,悟境與悟者本來不二,

  你不妨尋找一下悟境及悟者。

  若遍尋悟者而不可得,

  你的悟境便頓現其窮,而自然瓦解。

  悟境一旦寂滅,便是你新生的一刻。

  悟境與悟者皆覓不可得,

  你又不落於執著或貪瞋懼情,

  當下的覺性便歸於本來的清淨無染。

  只要了悟法報化三身圓具於你內,

  此即無上佛果。

  二十一

  本覺是不受不滅論或空見諸種邊見所染的,

  此即所謂不落兩邊的中道。

  本覺原來就是清淨無礙的常存覺性,

  它又是空性之核心,

  因此被稱為如來性,即佛心或佛種。

  你若明了此究竟奧義,便已超越一切論說,

  因此它又被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即圓滿智能。

  又因它超越了理性及觀念的范疇,

  因此又被稱為大手印,即無上的象征奧義。

  因此,不論你了解與否,它皆自適其所。

  由於它是涅槃極樂與娑婆苦海的根源,

  故被稱為阿賴耶,意即一切種。

  由於它本來面目平凡無奇,

  這空明常在的覺性,

  又被稱為平常心(覺)。

  不論它具有多少個深奧而美妙的名相,

  最終所指,不過是這當下覺性而已。

  二十二

  於此心外,向外馳求,

  就好比外出追尋象跡,其實你的象正安居家中。

  即使你通曉整個宇宙,也無法窮究這奧秘的究竟。

  如果你不了解萬象皆出自一心,便無由證得佛果。

  不知到取本覺之人,自然向外馳求,

  一味向身外尋求自我的人,怎會找到自己?

  好比一個笨人,進到人群中,

  便受到外境所惑,而忘失了自己,

  一旦忘失自我,便四處亂尋,

  不斷誤將他人當作自己。

  同理,如果你不知萬物之本性,

  不知外境原是出自一心,便會再三流轉於娑婆。

  你若看不透自己的本來心性就是如來,

  涅槃便變得遙不可及。

  所謂娑婆與涅槃,全憑你一念無明或一念明覺。

  若由究竟義觀之,兩者本質實在無所分別。

  你還以為它們存在於你的自性之外,

  真是極大的錯誤!

  其實錯誤與無誤,本來也是一味(自性而已)。

  一切有性的心念本來不可分割,

  不修不整的心性,

  只需安住本來自然之境,便是解脫。

  如果你認不出那根本的迷惑及幻相也是出自本心,

  你便無法認識法界的實相。

  二十三

  你應努力覺照那自始自生者,

  由外相觀之,起初似有所生,

  存在期間,似有所住,最後終將歸於某處。

  可是你若加以細究,它卻似烏鴉照井,

  當烏鴉離井而去,它的倒影也一逝不返。

  同理,一切表相皆由心所生,

  既由心生,也由心滅,

  唯此心性了知一切,且知一切本空本淨,

  有如天上穹蒼,它的空虛與澄澈本不可分。

  自生的本覺雖能生出外境,

  變成光明透澈又井然有序的萬象,

  此即法性,也是實相。

  它雖藉外相來顯示自身的存在,

  你心中卻明明白白,那便是你的自性。

  由於它是如此明朗透澈,故被視為虛空。

  但虛空只是心性的一個比擬而已,

  不足以涵蓋其意。

  因為自性雖如虛空,卻具本覺,無所不明,

  天空卻無覺性,它的空虛好似死屍一般地空虛,

  了無生命,

  因此,心性的真相,是無法以天空作譬的。

  總之,能毫不散亂地任心性安住本然便是。

  二十四

  何況紛纭萬象,也具有俗谛(相對性的真理)的價值。

  沒有任何現象真正地存在,它們遲早會消逝。

  涅槃及娑婆中的一切事物現象,

  只不過是表相而已,靠那唯一的自性去覺察。

  每當內在的心境有所改變,

  感受到的外境也隨之變遷,

  因此,你所見的一切,只是心性的流露。

  六道眾生都是依照自己的業報而認取外境的。

  二十五

  有些外道常持二元論,或以不滅論來駁斥空論,

  密法九乘中也各據立場來觀外境。

  人們不僅觀察外境的方式不同,解說立論也互異,

  一旦執著於變化無常的表相,謬誤便由此而生。

  你若能對自心所見的表相,

  不論它們是虛是實,始終不執不取,便是佛境。

  二十六

  外境本身並無過錯,因為執著才成障礙。

  你若了知那執著外相的念頭,就是自性,

  此念當下解脫。

  一切顯現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整個宇宙畢現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六道眾生畢現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天人的福報畢現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下三道的苦境畢現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貪瞋癡等五毒畢現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自生的本覺呈現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涅槃道上的善念呈現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各種魔難障礙出現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天界神祇及其境界出現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各種淨念出現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證入無念的定境,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觀得萬物光影交錯,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證入色無邊處定或識無邊處定,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證入一多不二,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一切色與一切空畢現於前,這也是心性的流露。

  沒有任何境相,不是出自心性。

  二十七

  正因自性無礙的本質,境相才能不斷生起,

  有如大海及波浪本是一體。

  因此凡是生起之現象,必將在心性內自然解脫,

  不論你用多少不同的名相去指稱它,

  由究竟觀之,心性不曾離開過一切而存在。

  這一體性並非建築在任何有形基礎上的,

  它雖是一,你卻無法由任何一邊而得其全貌。

  它也不是存在某處的實體,因為它不由造作。

  它也不是虛無,因它的光明及覺性光輝遍照。

  它更不是各種形色,因為空性與光明是不可分割的。

  當下此刻的自覺是如此空靈及實在,

  雖有此覺照,卻找不到覺照的主體,

  所悟實在只是被悟而已,一無實質。

  只要據此修行,一切自然解脫,

  我們的官能(五根)便能不受理性意識的干擾,

  當下體認一切。

  有如芝麻搾成麻油,牛奶攪成奶油的過程一樣,

  不經搾壓,哪來麻油?不經攪拌,哪來奶油?

  一切眾生雖本具真實佛性,

  不經修持,如何證入佛果?

  若肯修持,即使放牛郎也能悟道解脫。

  他雖不了解其中學理,

  仍能從經驗中一步一步地調練自己。

  譬如有人親口嘗過糖的滋味,

  哪裡需要他人解說其中滋味?

  錯失本覺,即使班智達(博學之士)也墮入歧路,

  不論他們學問何等淵博,通曉密宗九乘的次第,

  缺乏證量經驗,所說難免以訛傳訛,

  離佛地益遠。

  一旦了知本覺,一切功德業報當下滅盡;

  若不識本覺,一切德行或惡業,

  終將累積為業報,在善惡二界中輪回流轉。

  只要你能識破自性中空虛的覺性,

  善、惡、德、業,便不致落實成報。

  就如虛空流不出泉水一般,

  功德與罪業在虛空之境也無法滋生業果。

  那自生的本覺方能觀照透視一切,

  以無染覺性直觀自行解脫之道,是如此深奧!

  你必須熟谙自己的覺性。

  這秘密教敕何等深奧!

  二十八

  何等奧妙!

  『無染覺性直觀自行解脫之道』,

  直接為人開示本覺,

  這是為了未來眾生的利益。

  此論雖精簡非常,

  所有密法、要門、口訣,盡在於此矣!

  我既已傳授此法於當世,仍另將它隱藏某處,

  作為巖藏密法,

  使未來善業成熟之人,有緣聞此妙法。

  三昧耶 嘎嘎嘎

  以上論述是開示人的當下覺性,

  定名為『無染覺性直觀自行解脫之道』。

  此文乃是邬金教主蓮華生大士所作,

  願這殊勝的解脫之道永不失落,

  直到娑婆眾生畢竟解脫。

 

上一篇:寧瑪派十八位大成就者開悟的經驗
下一篇: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化問法經一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