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清淨,無明去,智慧現;一念執著,無明起,煩惱生。實際上在修學佛法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問題,都跳不出《降伏其心》。在座的有幾位把《降伏其心》讀過三遍?讀書本身就是在修行。可是很多學佛的人寧可整天閉著眼睛,盤著腿,胡思亂想,渾渾噩噩,不看書,不學習。
實際上這種所謂的“修行”是用來掩飾自己的惰性。修行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固定的作息時間,到了打坐時間就打坐,到了學習時間就學習。知識累積不夠是開不了智慧的,只有量變才能達到質變。我們之所以開不了智慧,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知識。當你的知識和經歷累積到一定程度,由量變達到質變,轉識成智,你就開智慧了。
我們頭腦的活動是與生俱來的,你不讓它記憶佛經,思考佛經,不給它信息,它就會胡思亂想,妄念紛飛。你白天看了哪一部經,晚上打坐就參裡面的某一句話。比如什麼叫“應無所住”?什麼叫“妙明真心”?什麼叫“本自具足,本自圓滿”……你的頭腦有事做,就不會胡思亂想了。
就大家目前的水平,盡管放心大膽地去用功,絕對不會走火入魔,不會進入枯木禅,不會走錯路。你都沒有上路,怎麼會走錯路呢?要達到三禅以上,才會進入枯木禅。枯木禅是一心不亂,身心兩忘,在身心兩忘的同時覺照也丟失了,只處在止上,忘掉了觀。止為定,觀為慧。只止不觀,是處在死定當中,身心像一潭死水。
過去禅宗有一句話叫“枯木倚寒巖”——本來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之軀,坐在這裡卻如同枯木一般,喜怒哀樂、七情六欲都沒有了。一個修行人不僅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而且他的情緒、情感、覺受比世俗人要敏銳、強烈、精確數萬倍。
一個修行人的六根是同時起用的,你只要起個心,動個念,說句話,或流露出一個眼神,他就知道你處在什麼境界,是什麼狀況,該用什麼方法對治,根本不需要你多說。六根處於散亂之中的普通人才接收不到他人的信息,感受不到他人的起心動念。
菩薩的悲心、佛祖的智慧,是因為他們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樂達到了頂峰,由量變達到了質變而產生的。如果佛菩薩沒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怎麼能感受到眾生的痛苦和渴望,又怎麼能解除眾生的疑惑呢?
如果修行人像木頭石頭一樣沒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跟死人有什麼區別?眾生來到我們面前述說他們的痛苦、願望,我們又怎麼能感同身受,怎麼能生起悲心,為他們拔除痛苦呢?
我們之所以沒有悲心,就是因為我們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欲不夠強烈,不夠精確到位,不夠圓滿。我們所謂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欲都是處在散亂當中,當無明的眾生帶著煩惱、痛苦來到我們面前,我們無動於衷,沒有感覺。
因為我們不是一個完整的人,所以感受不到別人的喜怒哀樂。你千萬不要說修行人沒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你這麼說,就兩個答案:一,你是個白癡傻瓜。二,你是個沒有靈魂的人。
我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來,痛苦不堪,你為什麼感受不到呢?我貧窮困頓,無法贍養父母,你為什麼感受不到呢?我終於找到了明師,戰勝了自我的貪婪,修成了正果,我的喜悅為什麼你也感受不到呢?……你感受不到,怎麼能對症下藥,為眾生拔除痛苦呢?佛菩薩的悲心是因為看到感受到眾生的痛苦才生起的。佛菩薩的智慧是因為看到了眾生的無明才打開的。
想成佛,必須有佛的心量和承受力。你的承受力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你能包容多少,就能和佛菩薩感應多少,就能獲得多少佛菩薩的加持力。你們可以問問自己有沒有佛的心量,有沒有佛的承受力。如果沒有,你這輩子注定不可能成佛!
很多人所想所說和所做的相差太遠了,想出家,沒有犧牲和奉獻精神,怎麼能出家呢?為什麼古人那麼尊重出家人?因為出家人把自己的一生全都奉獻給了三寶,沒有個人的私心。現在很多人說自己要“發心出家”,什麼叫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