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這裡有醫治煩惱的方法,你有沒有嘗試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表面看來,好像佛學與醫學毫無關系,了不相涉。但如果把醫學的范圍放大了,作廣義的講,佛學也是醫學;就是各種宗教、哲學、政治、法律,都可視作醫學,歸入醫學范疇之內。古語說:“上醫醫國”,能成一位上醫,不但要能治療人類生理上的病患,並且還要能夠治療社會上的病態。還有所謂:“禮施未然之先,法禁已然之後”,施諸未然之先,不就是預防醫學嗎?禁諸已然之後,不就是治療醫學嗎?

  我們知道:一切自然現象,可以歸納為三種:一、物理現象,二、生理現象,三、心理現象。普通的醫學,唯在生理現象,先從基礎醫學上的生理、解剖、組織、病理等部門,進而研究臨床各科,如何保衛身上的健康,使得身體上各種機能充分發達,不受阻礙。如有內在的不良變化,或外來的不良侵襲,能以藥物上、或理療上種種治療方法,使之消除,恢復原有活力,或更增進而充實之。

  現時更著重預防醫學,力求減少疾病因素,防患未然。若再擴大一下,就可普遍到一切物理現象──這裡所講的物理現象,也是廣義的,可說就是物質現象。講到物質現象,也有種種病態,種種的演變進化;我們要大至虛空的天體,小至肉眼所不能見的一切電質,仿佛和研究人體組織一樣,明其相需,辨其相異,調和其沖突,循自然之法則,使宇宙間一切的一切,都能得到相當安定、建全、調和、美麗,便也成為醫學內的事了。

  佛學上對於宇宙一切,稱之為法,而法又莫不了知於識,所謂“萬法唯識”。如果知識不足,於萬法不能透徹明了,不能適應恰當,生活上就不免發生種種的煩惱痛苦,造成了心理上的病態,和行為上的罪行,這都是不能明法所起的錯誤。

  我們要把心理的病態治愈,豈不也是成了廣義的醫學嗎?說到心理現象,最沖動明顯者,莫過人類。現代醫學也研究“心理衛生”,促進心理健康;佛學對心理現象特別注意,特別注重醫療心理病態。雖然佛學五明中原有醫藥明一項,可是更著重內明;佛經上贊歎我佛世尊為“無上醫王”,也可見佛學與醫學的關系密切了。

  什麼是心理病態呢?就是“煩惱”;淺言之,人類固有煩惱,就是一切眾生,都不能煩惱免除。佛學上的所謂煩惱,和普通一般解釋不同,普通以為不適意不愉快叫做煩惱,佛學上的所謂煩惱,包括精神上一切擾害。這種擾害的煩惱,細說起來,有貪、嗔、癡、慢、 疑、 和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等,尤以貪、嗔、癡為煩惱根本;所以貪、嗔、癡又稱三毒。

  對事理不明了曰癡,對事物易起惱怒曰嗔,對名利恭敬等貪求曰貪。其余慢、身疑、見、邊見等等,都緣此而來。總而言之,一切眾生都是有煩惱的,不過或多或少不同罷了。可是種種煩惱病態,平常隱伏不見,要想根本完全沒有,那就要做治療功夫了。這種治療隱微的功夫,也和醫學上用顯微鏡精密檢查病菌一樣;佛是明了遍知的。如果心理病態不能去除,煩惱妄動繼長增高,小之則害其身,害其家,大之則害於國,害於世界。所以心理病患,害於自己,害於他人,比生理上的病害,何啻超過千萬倍!

  佛學對症下藥,醫治心理病態,所用的修養功夫,就是所謂三增上學,亦曰三無漏學。什麼是三無漏學呢?就是戒學、定學、慧學。這戒、是行為上的基本規范,是基本的修養方法,相當於儒家的所謂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在家有五戒,沙彌有十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戒,總而言之,戒是初步的治療。

  定、就是禅定,禅定入門法是靜坐,但禅定不專限靜坐,不過要使心力能夠集中統一,身心安定,然後能發生平常所沒有的力量,以精神力量支配生理、物理;到了修養純熟,那末平常所不能見到的也能見到,平常所不能抵抗的也能抵抗。因戒生定,使貪、嗔、癡制伏不起;再進而因定生慧,乃消滅三毒。

  所以戒、定、慧三者,更是著重最後的慧。慧、以戒、定之力,而觀察透視宇宙間一切微細的變化和真相。如現在科學證驗要借助器械一樣,借助了戒、定的慧,證明人生真相,宇宙真相,自然不起貪、嗔,識諸行之無常,明諸法之無我。如果達到了慧的修養,然後心理病愈,和一切自然現象都不起沖突,而成功所謂極樂世界矣。因此、我敢說宇宙的一切,都是醫學的對象;一切的知識,都是醫學的知識,一切的法則,都是醫學的法則;一切的功用,都是醫學的功用。佛學應病與藥,當然也就是廣義醫學。

 

上一篇:你貪愛的美色到底怎麼美了?
下一篇:淨空法師:真懂得因果,不敢佔人便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