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要義】《觀經》三福是三世諸佛如來淨業之正因(三)
第二、奉事師長。師長包括世出世間師長,教導我們世間學問的老師,教導我們技術技能的老師要奉事。教導我們佛法的師父,不管是自己的剃度恩師,或者一切教導我們佛法的師父,都是師長。奉事師長,除了對師長的畢恭畢敬以外,最重要的奉事就是依教奉行,聽師長的教導。師長教導我們如何為人處事,我們就如何為人處事。師長教導我們如何修持佛法,我們就如何修持佛法,這就是最好的奉事。
所以諸位,不論你是出家人在家人,每天問問自己,早晚有好好向父母請安嗎?向師長問好嗎?每天反觀自省!我有將孝養父母做好嗎?有將奉事師長做好嗎?父母的話或者師長的話,我有沒有陽奉陰違?父母的話做子女的,有時候會覺得啰嗦:媽媽您實在有夠煩的,您念的不煩,我聽了都很煩了,每天都在念。因為父母疼愛你,所以當你要出門,父母一定又再三的叮咛:你出去騎摩托車,一定要戴安全帽!
父母為什麼同樣的話,每天都在叮咛?出自愛心。師長每天的訓示,就是要教育你成材。每一位師長,無不盼望自己的弟子,比自己還有成就、還有出息,希望弟子超越自己,每一位師長這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理一定有。父母看見子女在為惡,內心無限的痛心。師長看見弟子不聽話,內心非常的難過。
諸位菩薩,當你手抱孩兒才能了解父母心,所以奉事師長,就是對師長最好的恭敬。聽父母的話,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養,對父母有順叫做孝,所以稱為孝順。父母叫你去掃地你偏偏不要:「小華地上很髒,拿掃把掃一掃」。「媽媽您不會自己掃嗎?」當媽媽的聽了內心會很難過。「小明吃飽飯了,碗去洗一洗」,「媽媽要洗您就自己去洗」。當媽媽的內心實在很痛苦,小孩子叫不動。
我告訴你當師父的也是一樣,弟子不聽話,面前說師父您說的很對,後面說您算什麼東西。所以為何三世諸佛如來,三福要做好?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第二福奉事師長,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做人都做不好了,你要怎麼樣做佛呢?所以念佛的人,要做好孝養父母嗎?要,念佛的人要做好奉事師長嗎?要。
「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這兩句話就是在說,要做好十善。十善第一不殺生,所以舉出慈心不殺,代表下面要做好十善。修十善業,修與業都是同樣的意思,就是造作,十善是身口意三業不行惡。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口業不惡口、不绮語、不兩舌、不妄語,意業不貪欲、不瞋怒、不愚癡。十善是一切八萬四千法門的基礎,修禅宗、修淨土宗、修密宗、修天台宗、修華嚴宗,修任何哪一宗哪一派哪一法,都要做好十善。
當然十善意業的不貪、不瞋、不癡,是很難做到的。叫我們內心不起貪瞋癡的三毒念頭,還真的很難,但是我們要多念佛,西方極樂世界覺明妙行菩薩跟我們說: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
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我們學習阿彌陀佛本願的行者,難道就不用多念佛了嗎?多念佛可以把我們的妄念慢慢的降伏,縱然降伏不了,我們多念佛總是比少念佛要來得好,對不對?當然!不是說我對阿彌陀佛的本願非常的相信,機法兩種深信已經建立了,所以我就能夠放逸懈怠,不必多念佛,三福也不必做了,早晚功課也不必做了,到最後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必去了。
所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對一般的人來說,還不至於造作那麼下劣的惡業。但是口業不惡口、不绮語、不兩舌、不妄語,很多人容易犯。意業的不貪欲、不瞋怒、不愚癡,當然很不容易做得到,但是口業的四過,你有心一定能夠做好。
信願經常就會聽到人家在批評三寶,聽到人家在造作口業,在三寶門中一般的在家大德,對於三寶很容易看到缺失,有意無意之間就會講出來,講出來就造下了口過。念佛人能夠盡量少講話多念佛,慢慢的把這一點做好,在三寶門中你的福報就會越來越大。我告訴你,你這一生的念佛修行,菩提道路就走的越平順。有的人在菩提道上走的搖搖擺擺坎坎坷坷,為什麼?根本的原因就是福報不夠。
信願也有感於自己的福報不夠,所以這多年來我很積極的修福,不要說無為不執著的修福,用有為的心去行福,你都有福報。你不要說你一下子就要做到《金剛經》講的無住相布施,還沒有那麼了不起,先從住相布施做起,你的福報都會越來越大。最後自然做到無住相布施,你布施了多少,有沒有把心中的悭貪捨掉?有沒有把貪欲五欲的心慢慢的放下?有沒有把對於追求世間的一切慢慢的淡化?有,你念佛的心怎麼會不和阿彌陀佛的本願相契相應?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就是去除世間的五欲。
法藏菩薩是國王,國王不做了出家。我們一般沒學佛的人一定會認為,這個人的腦袋殼可能有問題。釋迦牟尼佛是太子,國王不當去出家,一般的人也會認為可能腦筋有問題。真正腦筋有問題的就是我們凡夫眾生,追求錯誤的東西。為什麼太子不當了出家修行?為什麼國王不當了出家修行?你以為他們腦筋有問題,是你的腦筋才有問題。你要追求墮落的,法藏菩薩是在追求解脫的。
釋迦牟尼佛在俗是悉達多太子,要追求生老病死的解脫,一般的人是在追求墮落地獄、受苦受難,誰才是真正有智慧的覺者?這樣一分析馬上就了解了,所以念佛人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绮語、不惡口、不貪欲、不瞋怒、不愚癡。
說一項不殺生,你至少要吃素吧,至少不去殺害一切眾生,你連殺因殺緣都沒有,就是你沒有吃眾生肉。天下一切從事殺業的屠夫,或者是在賣雞肉、豬肉的人,所造作的惡業,跟你一點共業都沒有。現在的共業很多,一次的大地震就死了很多人,一場的意外就死了很多人,為什麼?過去世曾經共同造作相同的惡業,一次的業報將所有造作惡業的人都收去了,就是如此。
諸位菩薩,我們一起在道種寺的報恩念佛堂念佛修行,我們就是造作共同的淨業。如果要共業就要共淨業,千萬不要共惡業,對不對?口業至少不要誹謗三寶,這我們都做得到,誰說十善業你做不到?要叫我們完全都不生氣,實在是很難做到的,我們的修養沒有好到這樣的程度。但是口業不要說三寶的是非,那個出家人怎樣怎樣……他怎麼樣是他的因果,你不要講他出家人怎麼樣的,不如法。
當你一根手指頭指向對方,同時你有四根手指頭指著自己,要說別人之前先看自己,對不對?所以我們盡量的把口業做好。第二是小乘戒: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跟著信願來讀一遍加深印象,好不好?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第二是戒福,持戒能生福。諸位在家菩薩,接受信願的拜托,你第一步先做好三皈,第二步做好五戒,第三步做好八關齋戒,第四步做好在家菩薩戒。尤其是在念佛堂念佛,諸位在家菩薩,能夠在一個月的六齋日,受持八關齋戒,對你念佛絲毫沒有任何的影響,還有增福的效果。你持守八關齋戒,你就想到八關齋戒其中有一戒,不妄語。不妄語包括不绮語、不兩舌、不惡口,受持八關齋戒,不可以惡口罵人,你就比較不會生氣。受持八關齋戒不可以兩舌,也就是不能說挑撥離間的話,最好禁語,那你就會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對不對?對。
因為持戒是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修持六度萬行之一,所以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有法藏菩薩持戒的圓滿功德。我們念佛人,不管出家人在家人,當然要持戒。有的人會有錯誤的觀念:我已經信受阿彌陀佛的本願,所以我持戒念佛、破戒念佛,阿彌陀佛都同樣的慈悲平等救度,所以我破戒念佛也能往生,那我何必持戒。這樣對不對?這樣不對!這種將阿彌陀佛的本願解釋錯誤了。
當然戒律要持到精嚴,真的很不容易。晚近的律宗大德弘一大師,持戒非常的精嚴。對持戒這件事弘一大師說:我充其量能做到五戒而已。弘一大師是了不起的一個律宗大德,持戒相當的精嚴,對眾生的愛護無以復加。弘一大師手上生了一種皮膚病,叫做癰,癰就是皮膚局部的腫脹潰爛,而且在潰爛的傷口生出蟲來,蟲在蠕動的時候是痛入心扉。
有一次弘一大師在寫毛筆字的時候,看見他手上傷口的蟲,不小心跌落在地上,他還用毛筆將這只蟲給挑起來,又放回去他的傷口,讓人家看了實在是非常的贊歎。真正深信因果,等一下第三福會說到深信因果,真正深信因果,他知道他自己過去所造作的業,要受這樣的果報,他接受苦報,歡喜接受,了不起,真正了不起,我們跟弘一大師贊歎鼓掌!弘一大師怎麼樣修行?持戒念佛。這麼了不起的高僧大德,認真念佛,我們持戒有那麼精嚴嗎?
已經往生的忏公,水裡蓮因寺住持忏公,非常的慈悲。信願在家的時候,曾經到蓮因寺打佛七,忏公老人家很慈悲,說話非常的柔和。持戒嚴到什麼程度?女眾要去向他頂禮,因為要去向他頂禮距離太過近,忏公一直後退,退離這位女眾遠遠的。有媽媽抱嬰兒是女兒,請忏公加持,請忏公為她的女兒加持。忏公不敢碰這個女嬰,距離離的遠遠的,連女嬰都不抱,這一種持戒的心行很令人贊歎。我們有修行到這樣的程度嗎?
我們如果越不想要好好持戒,如果八關齋戒持戒,就持到不顛那戒,如果持齋就持到倒頭栽,阿彌陀佛看了就很難過。所以念佛人《觀經》的三福,我們說到第一福而已,其他第二福還沒有詳細說。
「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行住坐臥,時處諸緣,你經常念佛持守戒律,我們做我們一定能做得到的。有一些戒律很微細,出家人、在家人不一定能做的好,我們盡量的自我勉勵,好好來將《觀經》三福做好,好不好?因為這三福對我們來說,是一生要行持的,非常的重要,下面還有大乘的修持福報。
時間已經到了,我們等一下再來探討,向諸位報告到這裡。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