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跟心靈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的。有什麼樣的心就會有怎樣的身體,心改變,身體就會改變;心不改變,身體不可能會改變。
心如果是開朗的、快樂的,處於一種平和、平靜,沒有憂郁、恐怖,沒有不平、不滿、瞋恨的話,身體的細胞就會很健康,細胞健康當然身體就健康,這樣睡眠就會好。
總之,身體不好,可了解原因。如果是因為冤親債主的話,就靠虔誠念佛;身體跟心靈有關,可以雙管齊下,靠吃藥治標,一方面心靈上盡量轉變治本。
所謂從心靈上去轉變,就是要抱著「知足的心」「愛心」與「感恩的心」。愛心、感恩、知足、不計較,這樣身體就會自然轉變。
身體不好或無法安眠,追究起來大約有四個原因:(一)自己的業障,(二)無形的干擾,(三)生理上的,(四)心理上的。
業障以及靈界的原因,解決的方法就是念佛;生理上、心理上的原因還是要念佛,並且要了解道理。因為念佛心才會平靜,心平靜比較能夠睡得著。心理上盡量存著柔和、平靜,心中柔和、平靜、平和,一切自然就能夠化解。
其實一切來自於「心」,心是根本。
身體也是心所顯現,心是無形,顯現成為有形的身體,有怎樣的心,就有怎樣的身體。《大學》就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正心,心要正,要平正。什麼叫「平正」?就是不過度,也沒有不及,走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有四種現象就是不平正: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fèn)懥(zhì),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有所忿(fèn)懥(zhì),則不得其正」,憤怒瞋恨,怨天尤人,等於佛教所講的「瞋」。
「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惶恐不安,怕損怕傷,與貪瞋癡慢疑有關。
「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愛好喜歡,想要擁有,等於佛教所講的「貪」。
「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憂愁掛慮,患得患失,等於佛教所講的「癡」。
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這四種――憤怒、恐懼、好樂、憂患,心就平正了。
剛剛講的,從心理上導正,使其平靜、平和,這樣身體也會自然轉變。平靜的心、平和的心,這些都來自於「愛心」與「感恩心」,有「愛心」自然心就會平和平靜,有「愛心」不會動不動就計較、不平、不滿,會盡量付出、寬恕、包容、忍讓,這就是「愛心」。
一個有「感恩心」的人,他會覺得別人有恩於我,這樣的人怎麼會計較、不平、不滿呢?所以我們要凡事感恩,這個也感恩,那個也感恩。有愛心、有感恩心,表示這個人是知足的,不會計較的。有這樣的心,一些疑難雜症、不容易治好的病,就會慢慢轉變。
有怎樣的心就會有怎樣的細胞,就會有怎樣的身體,所以盡量從心上轉變。
不過,道理不了解,心要轉變也不可能,所以要了解道理;道理了解之後,心不轉變,那不行。
道理跟心、心跟道理是互相影響的,心往往是隨著道理來的。比如我們聽經聞法,曉得因果報應,就會去惡行善;知道有極樂世界,就會念佛求生極樂世界。
有一句話說:「魔由心生,妖從人興;正心誠意,百邪不侵。」正心誠意,就是存著一股光明正大、開朗的心,自然冥界也無法接近。因此,有人會遇到無形眾生,或被附體,這都要檢討自己。一個正人君子,不會遇到那些,尤其是一個念佛的人。
有人會說,是不是業障重才這樣?其實平靜的心念佛就好,不要認為這是業障深重。
學佛的人要了解業障,當然也要忏悔業障,但如果心一直放在業障,那忏了還要再忏,必須是忏了就沒了。所以我們就是以平靜的心念佛就好。
不管業障多深,或怎樣的業障,就交給這句佛號吧!平靜的心念佛,其他就不管了。
所謂「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忏悔。」這才是真忏悔,不然忏了又來,忏了又來,心一直都處在罪的意識,處在罪的觀念當中,有罪一定會生病。
對我們這個法門來說,一切就交給這句名號。如果沒有遇到淨土法門,一個心有罪惡感的人,肯定常常在忏悔,但因為是凡夫,肯定也常常在犯。所以我們就把一切交給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有足夠的愛心與力量。如果只靠自己,我們會被壓垮,但阿彌陀佛說:「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阿彌陀佛承擔一切眾生罪業的重擔,所以我們就完全交給阿彌陀佛,一心念佛。
又,宗風說「恩慈體貼,謙卑柔和」,一個人如果沒有恩慈體貼,心不謙卑柔和的話,面對人事物肯定是苦惱的,身體也是多病的。那要怎麼學習呢?平常可以多看一些念佛感應或者因果報應的故事,這樣才能夠了解因果報應;了解因果的道理可以增加一個人的信心。信心就好像樹的根,無根不能生長。
也就是說,沒有信仰就沒有力量;力量從哪裡來?從信而來。而且這個信不能勉強,他是自自然然的,如果不了解道理,就沒有信仰,要勉強信仰,是信不來的,也可說勉強而來的信是沒有根的,有一天一定會枯萎。
信仰,很重要,但要有根據,否則即成盲信。所謂「理論不如證據,事實勝過雄辯」,雖然我們自己沒有親自經驗,但是別人有,我們就以別人的經驗為自己的經驗,那別人的經驗在哪裡?在書上。那些念佛感應故事、因果報應故事,都是別人的經驗。對於宇宙的森羅萬象,我們未必都會有經驗,如果因為自己沒有經歷到的就否定它,那不是有智慧的人。
宇宙中本來就存在著森羅萬象、種種理、種種事,非常的多,人道中會遇到的都是屬於少數,像念佛看到阿彌陀佛的,一百個當中恐怕沒有一個,那就沒有阿彌陀佛存在嗎?不是的,是我們沒有看到而已。雖然我們沒有看到,但念佛自然就會有那種功能、功德存在,只差我們沒有看到,我們是從別人看到的來印證這個事實。因果觀也是這樣子。
所以,有時間就看感應故事、因果故事,多念佛,一切都會轉變。命運來自哪裡?來自於心,有怎樣的心就會有怎樣的命運。因為心會形成我們的個性,心也會形成我們怎樣的身體,所以說「一切唯心」,心轉變一切都轉變。要改變現象,先從無形的心開始改變,所謂「相由心生、命由心轉」「有心無相,相由心生;有相無心,相由心滅」。所以一切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