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從菩薩現居士和宰官身說法說居士學佛的責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普門品》雲:“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此句說的是,應該以居士的身相得度的眾生,觀世音菩薩就會現出居士身來為他講說對應的法;應該以官吏身相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會現官吏身而為此類眾生講法。

  關於觀世音菩薩現居士和宰官身說法,我們可以在《楞嚴經》中看到更詳細的描述:“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此句的意思是,如果有這樣的眾生,喜歡言談一些經典法句,並以清淨行持自居,觀世音菩薩就會在他前面現居士身來為他講法,幫助他成就居士;如果有眾生喜歡指點江山,管治城縣,觀世音菩薩出現在他的面前,現出官吏的身相來為他講法,幫助他成就。

  1.什麼是宰官身?

  宰在中國出現較早,古代有太宰、太牢等官位,一般來說宰還是官位比較高的,我們習慣用官吏來做代表,官是代表主事的官員,吏是干活的小吏,所以有刀筆小吏一詞,而“官吏”就囊括了從上到下的官員了。古印度是種族制度很嚴苛的,能做官的種族數量很少,就算做很小的官員也需要對應的種族,所以經文用宰來代替對應種族的職業待遇,這個情況在中國也有發生,但不是以先天種族分階級和以後的職業,而是有爵位、門閥、家族的世襲。

  比如周建國後冊封公孫尚到了姜地,因公孫尚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子牙,所以從封地得姓氏,後來他就有了姜子牙的名字。而公孫並不是姓氏,是代表家族關系的,也就是他是某個被冊封的王的孫子(非嫡孫),所以叫很多人叫公孫什麼什麼的,後來就形成了一個復姓。隨後姜子牙的後代在姜地繁衍生息,在現在的山東那片,然後就可以選擇嫡子來世襲爵位,嫡子的嫡子繼續世襲爵位,那個不是嫡子的孩子,後代就只能作為公子、公孫,而不能叫做世子了。

  在很長一段歷史裡世襲爵位,把官員的位置霸占的牢牢的,不是出身名門的人,就算有學識、有見地、有才干,也不可能被重用,所以古代也一直在努力對抗這種局面。在漢出現了舉孝廉的制度,如果大家聽到某人有孝名,或者很廉潔自律,可以舉薦他做官,核對無誤後也會給他對應的職位。在此之前有才干的唯一出路就是做某名族的幕僚,這個局面直到隋朝打破了,隋朝出現了科舉制度,相當於現在的高考兼公務員考試。科舉制度真正的為出身寒門的人提供了一條報效國恩的路,到後來因為種種的歷史因素,這個事情就變質了,變成了八股文,要去做非常生僻而又沒有實際意義的骈文,這就和古人提倡的五書大相徑庭了,那時候還講騎馬、趕車、射箭的學習,可推行八股文考試了,就不再提這些了,就出現了范進中舉這樣的事情,也出現了很多人屢試不第的局面。考試的這種模式雖然被各種诟病,可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更完美的選拔人才的可執行的更好的標准。

  在古時有一個階段是以做官為恥的,所以就出現了不孝有三,第一不孝:父母有錯,而不能規勸,令父母英名受損,這是第一大不孝;第二不孝是,家窮親老,不仕而養,就是家裡也很窮了,親人也老了,就算你有氣節有才干,不想去做官員去養活家人,這是第二不孝;第三不孝就是無後,這個無後,往往被我們理解為沒有後代子孫,導致斷子絕孫的情況,斷了煙火了,可是這個理解是錯誤的,古聖賢絕對不可能低端到這個層面;這個無後是,你的才識、學問、德行、素養沒有人繼承,所以第三不孝就是:父母的美德,我們沒有繼承下來,沒有傳遞下去,這是第三不孝。

  所以現在來看,我們很多人都各種不孝了,有的人說孝順孝順要順,那就錯了,違背了第一大不孝的原則,親人有錯,你不去勸,名節受損,這是對不起列祖列宗的大事,可是現在人幾乎是不去勸,因為被所謂的孝順的順給誤導了。還有就是嫌父母唠叨,說的都是廢話,不能繼承父母的美德,導致德行上的無後。

  不做官養活家裡,這個我們現在不容易理解,現在覺得做官還不錯,但古代做官要催租啊,要去催糧,催稅,古時生產力低,而稅負很高,還要抓派勞役、兵役、工役等等,這事絕對是得罪人的大活,而且民眾那麼苦,自己還要去逼迫催促,所以但凡有點骨氣的人都是不肯做這樣的官。但是就算這樣,家裡情況不好,你也要折下你的腰桿,不然就不孝了。

  2.怎麼才能做官呢?

  怎麼才能做官呢?比如說諸葛亮做了《隆中對》,他不出茅廬就把劉備蒙得滴溜溜亂轉,可是為什麼諸葛亮可以做到足不出戶在家種地就能知道天下大事?那是因為他的兩個兄弟在兩個地方做官,所以他才能知道魏的情況,知道吳的細節,才能搞出鼎足的設想來。所以你想當官那就要有一個全局意識了,如《耳根圓通》裡提到的指點江山了。

  如果眼睛很狹窄的只看眼前的利益,就不適合做官了,要看到全局的發展,看到各個細節的配合,看到各個行業的狀態,從而能有一個拿捏和調控,這是做官的基礎素質了。所以要學習,讀了一本書,你怎麼看這部書?怎麼用這部書?怎麼轉化為生產力?這和我常常提的《佛教框架體系》是一樣的概念了,我們學佛了,要對佛法、佛教、佛有一個全局的理解,如果只是眼看丁點大的地方,這個全局性就很難建立。據科學觀察發現:一個人大概五歲左右,他的大體架構就已經初步形成了,余下的就是填充磚瓦的細節了。所以對很多人來說“全局性”是一個硬傷,小的時候忽略了這個方面的建立,長大了,基礎架構形成並越來越頑固了,再想推倒原來的狹小建築,重新構建一個龐大的建築,這不是一個小工程。但不破不立啊,你固有的思維模式不被打破,你新的思維格局就不可能建立。

  所以學佛會有一階段非常苦惱的時期,就是你但凡一點點的小妄想,都要被打碎,讓你不敢有一點執著,但凡一起執著,馬上就被打臉,知道痛了,明白怎麼回事了,就不敢再執著了。可是這個放下執著的過程很艱難啊,就像貓喜歡吃魚是天性,在貓前擺出魚和別的,你要讓貓選不吃魚,這個就是破執著的難度。

  3.什麼是居士、優婆塞、優婆夷?

  居士這個詞也是中國古而有之的,是代表雅士的意思,比如某人的號叫什麼什麼居士的,不是展現他學佛,而是展現雅意的意思。而雅的標准也隨時代而有不同,所以某個時代以不做官為雅,如東床快婿這樣的不爭為雅,如聚集在山林裡唱歌做詩為雅,到唐宋以學佛為雅,以肥為雅,以胡服騎射為雅,以梅花妝為雅,到宋代後以瘦金文為雅,時代不同標准也不同。

  佛教進入中國,居士一詞幾乎就被佛教霸占了,成為佛教的專屬名詞。在家修行的人被稱謂居士。所以在家學道教的也可以稱謂居士。居士學什麼東西?《耳根圓通》給出的是“愛談名言,清淨自居。”

  有的人把居士理解為優婆塞、優婆夷,粗暴理解是沒什麼大毛病,但普門品後面提到了優婆塞、優婆夷,就是直接地告訴我們這和居士是有差別的。居士並沒有深入到優婆塞、優婆夷這個層面,這兩個再不怎麼樣也是算佛的信徒受眾的。在佛陀宣講其他佛陀的事情時,提到四眾就包括了:出家的比丘;沒有受足戒的沙彌;和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一共四類是佛的四眾弟子。但釋迦佛破天荒的收了女眾出家,所以四眾就另有對應了,如果細化就不止是四眾了:比丘、沙彌、比丘尼、沙彌尼、學法女、優婆塞、優婆夷!這就七眾了。所以可以粗暴的理解居士的信學層面低於優婆塞的,在《阿含經》裡有人來問在家怎麼修,佛陀回答了《居士八法》,各位可以自己百度看居士八法都是什麼,這八法分為現世利益的四法和未來利益的四法,僅是涉及到現世和來世的利益,沒有涉及到出輪回的層面。

  4.作為佛弟子就要為出輪回而努力

  在經文裡佛陀千叮咛萬囑咐的要大家出輪回,永取涅槃,常駐快樂!我們學佛就應該理解佛的苦心,明白佛陀這樣說的意思是讓我們出輪回。所以那些不出輪回的,不能出輪回的,不為出輪回努力的所謂學佛人,很難叫優婆塞、優婆夷,就更不能叫佛弟子了。最多就是佛教知識的愛好者水平,這個水准也確實沒辦法考慮出輪回的事情。但是作為一個有思想、有覺受、有情緒的三有眾生,我們剛性需求是出輪回啊,不是在輪回裡受苦煎熬,不是要在輪回裡被逼迫。

  所以一切有情眾生最最根本的願望一定是離苦得樂,但離苦得樂就有無漏和有漏的兩種了。所謂有漏就是不究竟的,就像從地獄道跑出來了,投生人道了,是得了離苦,相比地獄,人道也確實還可以算快樂,可人壽幾十年一晃就過去了,然後還要繼續輪回,這個情況就是有漏的離苦得樂;包括投生天道也是有漏的離苦得樂。

  無漏的離苦得樂怎麼得?只有出輪回才能滿足徹底的、無漏的離苦得樂,就算以後做菩薩又倒駕慈航,主動的參與的輪回,在人世間做工作,可是那個時候菩薩在人世間的種種他沒有痛苦,沒有逼迫,所受種種也都是做個樣子給人表法演戲罷了,這就自在了,就是游戲神通了。所以對真學佛的人而言:出輪回一定是要做為第一個階段性的小目標去完成!就算在家修行,你有正確的方向,有清晰的方法,還有高效的保障,出輪回也不難。

  佛教講平等觀,既然大家都是相同的,都是平等的,為什麼你可以出輪回?我不可以?同樣的道理,既然是平等的,為什麼你能發菩提心、能有慈悲心?而我就一定沒有?既然你可以有,我也當然可以有,從本質上沒什麼差別可言。各位記得這個平等觀啊,他可以的,我也可以,他可以修行有一個結果,我也可以;他可以做惡下了地獄,我也可以;他可以輪回受了大的逼迫苦惱煎熬,我也可以。

  所以這三十二應身,其實就是三十二個“我也可以”,那就看各位想做什麼了?所以才說:你的願才最重要!這個願不是說我要救度眾生等等的這種願,而是你想如何、你希望如何、你要如何?這個你想、你要、你希望的部分還要加上一個多強烈的動力和理由,也就是這個願的迫切性。所以當我們的某個願很迫切,那麼就要優先滿足,以自己的心念行為去滿足這個願,而人較為近視眼,很難看到生死那麼長,所以對出輪回的剛性需求了解的不夠明確,這就導致學佛的效果會打折扣了。

  今天的部分就到這裡,阿彌陀佛!

  摘自幻海迷局新浪博客《普門品析72》

 

上一篇:淨空法師:善惡的標准自己一定要清楚
下一篇:淨空法師:《無量壽經》德風華雨第二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