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淨土聖賢錄新白話版12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宋晤恩(文備)

  晤恩,字修己,姓路,是常熟人。十三歲時,聽別人誦讀《阿彌陀經》,心裡有感觸,於是投奔興福寺出家。後來在唐長興年間,前往昆山的慧聚寺,學習南山律。又接著聽講學習《法華經》《金光明經》等經,以及止觀論,都達到精微的程度。一天吃一頓飯,只有衣缽,不積畜財物,躺臥必定向右側,坐必定盤腿。每當誦戒時,必定痛哭流涕忏悔,勸所有人修西方淨業,以及一乘圓教的旨意,講演《法華經》二十多部。宋雍熙三年八月初一夜,看見白光從井裡冒出,對弟子說:“我的果報壽命就到了。”隨後絕食禁言,一心念佛。夢見一沙門,手拿金爐焚香,繞他的屋室三圈,說自己是灌頂(隋朝章安灌頂大師)“我已經往生到淨土,贊賞你的修行,所以來迎接”。夢醒後,叫弟子來,還聞到異香。二十五日那天,晤恩為眾人說止觀指歸,以及觀心的大義。隨後端坐,面向西方往生了,享年七十五歲。寺院眾人聽到管弦鈴音,嘹亮在空中,久久地漸漸遠去。火化時,得到捨利無數。晤恩的弟子文備,領悟觀法,在一室中靜坐忘情達三十年。雍熙二年,微有病態,淨土現前,盤坐往生。(《宋高僧傳》,《佛祖統紀》)

  宋文辇

  文辇,是永嘉平陽人。受戒後,學遍三乘法,依歸缙雲明昭禅師法會,疑情頓時解除。後又依止天台德韶禅師,又有新的領悟。閱讀藏經三年,通達各個教法,逍遙自在沒有妨礙。太平興國三年,文辇砍伐栴檀樹,制作成佛翕(小閣子),盤坐在裡面,自己點火把,發誓說:“願捨掉這個殘軀,上供十方諸佛菩薩。”吩咐眾人唱佛“助我往生”。須臾間火焰發起,那煙有五色,旋轉在虛空,還聽到有佛號聲,文辇隨後往生。火滅後,收集捨利無數,享年八十四歲。(《宋高僧傳》)

  宋義通

  義通,字惟遠,姓尹,是高麗國人。頭頂有肉髻,眉毛長有五六寸,受具足戒後,學習《華嚴經》《大乘起信論》。晉天福年間,來雲游中國,到天台的雲居寺,見到韶國師,忽然有所領悟。又拜見螺溪的寂法師,聽講一心三觀的旨意,於是留下來學習,據說很有體會了。開寶元年,漕使(負責水運)顧承徽,捨出自己的住宅改為寺院,請義通居住,太平興國七年,朝庭賜名為寶雲寺。義通宏揚佛法,差不多二十年,常常叫人為鄉人。有人問為什麼這樣叫,他說:“我把淨土當故鄉,所有的人都應當往生,就是我故鄉的人啊。”端拱元年十月二十一日,右側臥倒往生了。火化後,捨利滿滿的,享年六十二歲。(《佛祖統記》)

  宋有基

  有基,字及賢,姓王,是錢塘人。五歲出家,依從天台山壽昌寺的法超為師。十歲受具足戒,聽說四明山的寶雲寺在傳揚智者大師的教法,前往學習,領受法華止觀,隨著教導解悟義理,完全領會了奧妙。端拱元年,郡裡人請他講法在太平興國寺,聽講的有數百人。每半月,必定召集眾人念誦菩薩戒法,勸信眾念佛,這樣經過四十年,達到數萬人。遇到欠收的年份,有基就托缽化緣供養聽講大眾。祥符八年六月,示現病態,弟子令祥請示說:“和尚回歸西方淨土,有什麼訓誡留下?”有基於是廣談圓教旨意。不多久,眾人忽然看見西方出現光芒,空中有音樂,有基說:“西方三聖人來了。”隨即右側臥倒向著西方往生了。有人夢見有基很有威儀往西方去了,有人夢見有基坐在青蓮華上聽佛的說法,有人夢見阿彌陀佛為有基授記。法智聽了歎道:“在病中談禅,臨終見到佛,確實是希有的事啊!”火化時,燒出捨利無數。(《佛祖統紀》)

  宋省常(蓮宗七祖)

  省常,字造微,姓顏,是錢塘人。七歲出家,十七歲受具足戒。宋淳化年間,住在南昭慶寺,仰慕廬山的風范,計劃締結淨土蓮社。雕刻無量壽佛像,刺血書寫《華嚴淨行品》,於是改蓮社名為淨行社。上流人士參與會社的,有一百二十人,都叫做淨行弟子,文正公王旦作為首領,比丘有一千人。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省常端坐念佛,過了一段時間,高聲唱道:“佛來了。”安詳往生了。眾人見地面都是金色,很久才消失,享年六十二歲。(《佛祖統紀》)

  宋知禮

  知禮,字約言,是明州金氏的後代。他的父母向佛祈禱求兒子,夢見神僧帶一童子給他說:“這是佛子羅睺羅。”不久後,知禮出生。七歲喪母,知禮痛哭不止,告訴父親,要求出家。於是前往太平的興國寺,依歸洪選師剃度。年紀稍長,依歸寶雲寺義通法師學習教觀,那圓頓的旨意,一聽就明白。淳化年間,義通法師圓寂後,受請住持乾符寺,不久遷移到保恩院,宣揚教觀,學習的信眾接踵而來。明州干旱,知禮與慈雲式公,修光明忏,約定三天不下雨,就自己燒掉一手,到期,果然下大雨。大中祥符三年,重建保恩寺,朝庭賜名叫延慶寺。大中祥符六年,知禮建念佛施戒法會,親自寫疏文勸誡說:“原本一念圓融,一切法都無礙,遇到的熏染不同,感應的果報就有差異。那麼隨順覺性而修,就顯現佛的淨土;隨順情執而造作,就依循六道痛苦輪轉,所以處在娑婆世界中,超脫出離尤其很難,墮落受苦的卻很多。經上說:‘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直到三乘功德圓滿,才能免除四趣(胎卵濕化)受生。因為境界粗惡強大,煩惱熾盛強烈,靠自力求得解脫,實在難有其人。如果往生到安養國,國土莊嚴,身心清淨,直到成佛,不會墮落三惡道。經上說:‘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又說:‘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如果要往生那國土,只要稱念那阿彌陀佛名號,修習那阿彌陀佛的慈悲,必被那阿彌陀佛的本願攝取,捨棄這個報身,一定往生那阿彌陀佛佛國。實際就如經上所說,並不是隨意妄想妄談。現今相約萬人,結為一個蓮社,心心系念淨土,日日期願往生。每年仲春,同集一處,同修供養,同聽法音。會齊那萬條心,成為一個志向,定要成就淨業,發誓取得往生。何況劫濁中命的光芒,就像風中的焟燭,一口氣上不來,三途惡道就現前,怎麼能寬慰自己,不思未來的果報?應當歸依佛語,不隨順人情世俗,頓時息止攀緣,只有精勤念佛。”從此二月十五日,每年舉行法會習以為常。知禮曾經會集十個僧人,修習法華忏三年,想在忏法完畢後,焚身供養《妙法蓮華經》,求生淨土,後來被眾人勸阻,沒有實行。又會集十個僧人,修習大悲忏三年,燃燒掉三個手指供養佛。天禧四年,驸馬李遵勖,向朝庭報告知禮的高超德行,朝庭賞賜名號法智大師,下旨要知禮留住世間講演佛法。知禮因此依照各祖師的教法,闡揚淨土法門,多談事相,很少開示觀想法門,暫時等待時機。因為還沒有窮盡圓頓大法,所以取天台智者大師的《觀無量壽佛經疏》,深入研究義理奧妙,反復暢演表達,完成《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數萬字。它解釋主題的大意是:“所謂‘觀’,總體是‘能觀’,就是十六觀啊。所謂無量壽佛,是舉‘所觀’的要旨,統攝十五種境界啊。‘能觀’都是一心三觀,‘所觀’都是三谛一境。毗盧遮那佛,遍滿一切處,一切諸法,都是佛法。所謂眾生本性具有功德的佛,非自生非他生,非因非果,當下就是圓滿恆常大覺的體性。所以《大乘起信論》說:‘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常住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所以知道果地佛的圓明本體,是我凡夫本具的性德。所以一切教所談的行法,無不是為了顯示這個覺的本體。所以四種三昧,都叫念佛。(一常坐,即一行三昧。二常行,即般舟三昧。三半行半坐,即法華三昧。四非行非坐,亦名隨自意三昧。詳見摩诃止觀。)雖然都是念佛,但都是通途法開顯佛的本體。而這觀想法門,以及般舟三昧,是依托那安養國土依報正報的境界,用微妙觀法,專門就阿彌陀佛,顯示真正佛體。雖然是依憑那極樂境界,也須要知道依報正報是同在一心內。心性遍滿法界,沒有一法不能造就,沒有一法不具足。若有一絲一毫的法是從心外生出,那就不叫大乘觀法啊。所說的心性具足一切法,造就一切法,其實沒有‘能具足’‘所具足’,‘能造就’‘所造就’。當下一心就是法,當下一法就是心。能造就因緣,以及所造就的法,所有當下都是心性。因此現今觀想的極樂淨土依報正報,都是法界心觀法界境,往生到法界的依報正報色法心法,這就叫唯依唯正唯色唯心唯觀唯境。所以解釋觀字,用一心三觀;解釋無量壽,用一體三身。本體宗旨實際運用,在義理上都屬於圓教,在判教上屬於頓教。寄語修行的人,觀法雖然深妙,本來就在初心中,如果能精進用功,哪裡還用擔心不成就呢?縱然沒有進入品位,這個因心也是很強的,往生到那蓮邦,能參與蓮池海會,所見的依報正報,微妙難以想像,快速進入聖人階位,度眾生也就廣大,何況世間凡塵境界粗強,實在是危險的地方呢?所以須要外事加上禮忏,內心勤作佛理上的觀察,正行助行同時並進,加上誓願的約束,必定能到寶剎,很快證到無生法忍。現今解釋觀想法門,意義就在這裡。”知禮的其他著述,多是指歸淨土,這是他最迫切的。當時朝庭正下旨要天下設立放生池,知禮每年遇到佛的生日,就結集放生法會,集合眾人作法事,放縱魚鳥。官方聽到後,派樞密劉筠撰寫文章,立碑在寺院內。天聖六年正月元日,知禮將要示現往生,建光明忏法會七天。到第五天,結跏趺坐,召呼大眾說法後,驟然稱念阿彌陀佛數百聲,就往生了,享年六十九歲。十四天後打開裝遺體的靈棺,發現指甲頭發變長。火化時,舌根不壞,像蓮華一樣。(《四明教行錄》,《觀經疏鈔》,《佛祖統紀》)

  宋遵式

  遵式,字知白,是台州寧海葉氏的後人。母親夢中吞咽明珠而生下遵式。稍稍長大,就去東掖山,依歸義全師出家,勤苦努力,初學律部,隨後進入國清寺,燃燒手指供普賢像前,發誓傳揚天台教法。雍熙初年,前往四明山的寶雲寺,奉事義通法師,曾經修行般舟三昧,勞累到吐血,兩腳的皮開裂,誓死修到底。忽然見觀音菩薩垂手指他的口,引出很多的蟲子,又用指端流出甘露水灌進他口裡,遵式覺得身心清涼,病患頓時消失。事後頭頂高出一寸左右,聲如洪鐘,智慧辯才無礙。義通法師圓寂後,遵式返回天台。淳化元年,住在寶雲寺。至道二年,結盟信眾專修淨業,著作《誓生西方記》。鹹平年間,回到東掖山,建立精捨,率領眾人修習念佛三昧。祥符七年,應杭州人的邀請,主持昭慶寺,不久到蘇州,在開元寺講經,事後回杭州,主持靈山寺。王欽若(北宋宰相)管理杭州時,上報朝庭恢復天竺寺的舊名,朝庭賜遵式名號慈雲。遵式曾經把天台智者大師放生的故事告訴王欽若,王因而奏請朝庭把西湖作為放生池,朝庭同意了。遵式先後依經典撰寫有各種忏法,圓融三觀,都以淨土為歸向。又因為知府馬亮求問佛法,著述《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那決疑門的大意是:“佛法有二法,一是小乘不了義法,二是大乘了義法。大乘法中,又有了義和不了義兩種。現今談的淨土,就是大乘了義法中的了義法啊。這個教法的要旨,圓融因果,同時具足佛法的奧妙。經上說:‘十方谛求,更無余乘,惟一佛乘。’就是說淨土法門了。那麼十方的清淨污穢,都卷起懷藏在剎那間;一念的色相心性,就羅列遍滿一切法界。並且天然的本來具足,不是緣起新成的,一念是這樣,一微塵也是這樣。所以能夠每一微塵中含一切剎土,每一心念中含一切心,每一心與塵又相互交融,重重無盡互相沒有障礙。一時間頓然出現不是隱藏或彰顯,一切圓滿成就沒有優勝與劣敗。我心既然是這樣,眾生與佛體是平等無二的,這就是回心向往十萬億佛土的極樂世界,實在是往生到自己心中,孕育在九品蓮花中,哪裡逃脫出剎那的范圍內呢?相信這個圓滿的教義,就事事沒有不通達的;愚昧這個至善的道理,就處處都會迷失。所以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就在一切眾生的心想中,並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如今只要決斷疑情,能知道淨土的百寶莊嚴,九品因果,都是在眾生的微弱心中,理與性都具足,才能在往生事用上,隨願自然成就。不要妄信凡常俗流,執著這一邊否定那一邊。”遵式的行願門,文字多有不記載的。他另有《論往生坐禅觀法》說:“要想修往生觀的,應當在一安靜處,坐繩床面向西,因為容易觀想,表明正向。盤腿端正坐直,頭頂脊背相對,不後仰不前屈。調和氣息,定住心念。但是修習觀想法門,有關經論很多,初發心的凡夫,哪能都修呢?現今從簡要容易開始,略講二種。在這二種中,還要選適合自己的,不必都用。其它觀想有熟悉的,就隨自己便了。但是能不離淨土法門,都可以修習。所謂二種:一是,一般的觀法。坐好,自想當下要修的,根據功德應當往生極樂世界。應當馬上生起往生的心,想像往生到淨土,在蓮華中,結跏趺坐,想著蓮華合,想著蓮華開。當華開時,想像有五百色光芒來照到身上,想像眼目睜開,想像見到佛菩薩及國土。就在佛前,坐著傾聽妙法,以及聽到一切的音聲,都在說自己喜歡聽的法。聽到的,要與十二部經契合。這樣想時,須要特別堅固,使心不散亂。心想明了,如眼睛見到一樣,經過長久才起坐。二是,直接想像阿彌陀佛一丈六尺的金身,坐在蓮華上,專注系念眉間的白毫一相。那白毫長一丈五尺,周圍五寸,外有八角。那白毫中間是空的,向右旋轉,在兩眉毛中間,晶瑩明淨,不可用語言完全表達。白毫顯映金色容顏,清楚分明。這樣想時,停止心念專注觀想,堅固不變。然而又應觀察到,想念和所見,成就不成就,都是想念的因緣產生,沒有實際的性相,所有都是空。就如鏡子中映照的面像,如水中顯現的月影,如夢如幻,就是空、假、中,不是一不是不一,不是縱不是橫,不可思議。心想寂靜,就能成就念佛三昧。”北宋天聖年間,另在寺東建立日觀庵,作為憶想西方淨土的用途,作為往生的淨業。不久講完《維摩經》,與大眾訣別,把講席交給弟子祖韶,作告別世間的詩,顯示將要歸寂。第二年,是明道元年,十月八日,有病態,不用醫藥,仍然為眾人略說法要。吩咐請彌陀像,有人卻請觀音像來。遵式禮拜燒香祝願說:“我看觀世音,前際不來,後際不去。十方諸佛,同住實際真如。願受我一炷香,諸佛證明,我往生安養國。”有人問他的歸處,回答說常寂光淨土。到晚上坐化往生,享年六十九歲。人們見大星隕落在靈鹫峰,紅光顯赫。(《樂邦文類》,《佛祖統紀》,《蓮宗寶鑒》)

 

上一篇:宏圓法師:照見五蘊皆空(心經講解)
下一篇:淨空法師:《無量壽經》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