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受了委屈,受人家的毀謗、陷害,自己容易抱怨。這是從愚癡、瞋恚裡面生出來的,跟愚癡、瞋恚相應。嫌是嫌棄,我們講討厭別人,看這個人不順眼,看這個事情不順眼,往往生嫌棄之心,這心不好。這都是有損自己的德行,自己想向上提升提不起來,不知道這種小的口業,古人講說「終累大德」,它障礙你,不能讓你成就大德,所以這是小事要非常謹慎。
如果我們受到傷害,特別在現前這個社會,毀謗、侮辱常常遇到的,遇到這個事情回過頭想自己,不要想別人,別人沒有說錯,我自己有沒有過失。因為一個人看別人的過失很容易,看自己的過失不容易。別人說出我們自己過失了,這他提醒我們,我自己好好想想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對於對方要生感恩的心,難為他,他給我提出來,所以不但沒有怨嫌而有感恩,這個好!應該要在這裡下功夫。
人活在這個世界,永遠生在感恩的世界,你說多幸福。這個人有意、無意都無所謂,有意我感恩他,無意也感恩他,只要肯批評我,我都願意接受、都歡喜,這個樣子你的德行決定不斷向上提升。要養成心平氣和,首先絕不跟人對立,他跟我對立沒有關系,我不跟他對立。對立是雙方的,如果一方沒有了,那一方就孤立,他對立不起來。永遠不跟人對立,這是真正聰明,真實智慧。永遠不跟人疑慮,我們不懷疑人,我們沒有任何顧慮,我們相信人,上當也相信他,吃虧也相信他;你能這樣做,到最後你不吃虧、你不上當。所以聖賢教誨它是有道理的,只要自己肯相信,只要自己認真去做。「善修如是安樂心故」,這是總結前面四條,「是名口安樂行」。《大乘無量壽經》,佛教給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總綱領一句話,《法華經》上佛說了這四句。而這四句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容易觸犯的,這個提醒非常之好。
摘自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二十五集)
2008/7/18 華嚴講堂 檔名:12-046-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