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往生比丘第三之四
明梵琦
梵琦,字楚石,姓朱,是寧波象山人。母親夢見太陽落進懷裡而生下梵琦。九歲時,出家在永祚寺,十六歲剃度,依歸晉翁詢師,閱讀《楞嚴經》有所悟,拜訪徑山的元叟端公,不契機。不久應朝庭的诏請抄寫經書,到達燕京,聽到西樓的鼓聲,豁然大徹大悟。回到徑山,拜見元叟,於是得到元叟的印可。元朝泰定年間,主持海鹽的福臻寺,又遷移主持永祚寺,還有嘉興的本覺寺,朝庭賜他名號佛日普照慧辯禅師,又遷移到報恩光孝寺,然後退隱到永祚寺,建築靜室,號稱西齋,一心一意修淨業。在定中,梵琦見到大蓮華充滿世界,彌陀在花中,眾聖人圍繞。梵琦作《懷淨土詩》流傳世間。現今記錄他的百韻詩:“欲生安養國,承事鼓音王。合掌須西向,低頭禮彼方。觀門誠易入,儀軌信難量。佛願尤深廣,人心要久長。嬰兒思乳母,遠客望家鄉。鄭重迎新月,殷勤送夕陽。分明蒙接引,造次莫遺忘。飲啄齋稱首,熏修策最良。五辛全斬斷,十惡永提防。勿用求名利,毋勞論否臧。布裘遮幻質,藜糁塞空腸。擺撥多生債,枝梧九漏囊。精神才懶慢,喜怒便搶攘。水滴俄盈器,江流始濫觞。積來功行滿,趁取色身強。室置千華座,爐焚百種香。新衣經獻著,美馔待呈嘗。莫點殘油炬,宜煎浴像湯。形骸同土木,戒檢若冰霜。想念離諸妄,跏趺在一床。剎那登淨域,方寸發幽光。骨肉都融化,乾坤極杳茫。太虛函表裡,佛剎據中央。蓮吐葳蕤萼,波翻潋滟塘。鮮飙隨動蕩,彩仗恣搖飏。燦爛黃金殿,參差白玉堂。樓將四寶合,台備七珍妝。鏡面鋪階砌,荷心結洞房。珊瑚裁作檻,瑪瑙制為梁。田地琉璃展,園林錦繡張。內皆陳绮席,外盡繞銀牆。覆有玲珑網,平無突兀岡。璚林連處處,琪樹列行行。果大甜如蜜,音清妙似簧。喬柯元自對,翠葉正相當。一一吟鹦鹉,雙雙集鳳凰。瑤池無晝夜,珠水自宮商。渠瑩金沙底,風輕寶岸旁。高低敷菡萏,深淺戲鴛鴦。異彩吞群鳥,奇葩掩眾芳。千枝分赤白,萬朵間青黃。暫挹身根爽,微通鼻觀涼。頻伽前鼓舞,共命後飛翔。竟日莺調舌,沖霄鶴引吭。悟空寧有我,知苦悉無常。大士談玄理,聲聞會寶坊。經宣十二部,偈演百千章。直指菩提徑,俱浮般若航。挽回尋劍客,喚醒失頭狂。九品標粗妙,三乘互抑揚。煉深終絕礦,簸淨豈存糠。示現真彌勒,咨參妙吉祥。聖賢雲叆叇,天樂日铿锵。俊偉純童子,優伊絕女郎。語言工問答,進退巧趨跄。火齊恆流焰,摩尼益耀芒。不須懸日月,何處限封疆。食是天肴膳,餐非世稻粱。掛肩如意服,擎缽自然漿。脫體殊清淨,含晖更焜煌。袈裟籠瑞霭,璎珞襯仙裳。遍往微塵國,周游正覺場。慈顏容禮觐,供具任持將。側聽能仁教,還令所得亡。及歸彈指頃,翻笑取途忙。每受經行樂,誰雲坐臥妨。普天除斗诤,匝地息災殃。南北威靈被,東西德化彰。幾番經劫燒,四海變耕桑。此界無虧損,斯人但壽昌。戶丁休點注,年甲罷推詳。滿耳唯聞法,充饑不假糧。永懷恩入髓,且免毒侵瘡。試說娑婆苦,爭禁涕淚滂。內宗誰復解,邪見轉堪傷。忍被貪瞋縛,甘投利欲坑。賊同村裡住,戈向室中戕。盡愛錢堆屋,仍思米溢倉。山中搜雉兔,野外牧牛羊。奪命他生報,銜怨累世償。太平逢盜賊,離亂遇刀槍。好飲耽杯酒,迷情戀市娼。心猿拋罥索,意馬放垂缰。逸志摧中路,英魂赴北邙。干戈消禮樂,揖讓去陶唐。戰伐愁邊鄙,烽煙徹上蒼。連村遭殺戮,暴骨滿城隍。鬼哭聞陰雨,人悲吊國殇。歲凶多餓死,棺貴少埋藏。瓦礫堆禅剎,荊榛滿教庠。征徭兼賦稅,禾黍減豐穰。念佛緣猶阻,尋經事亦荒。素襟龍奮迅,高步鹄騰骧。載顧同群雁,毋為獨跳獐。聖胎吾已就,法侶爾相望。寶地同潇灑,金台共颉颃。翹勤山岌嶪,積德海汪洋。曠劫功彌著,纖毫過即禳。三心期遠到,十念整遙裝。必欲超魔界,從今奉覺皇。”明朝洪武元年,被诏請到京城,在蔣山寺說法,後來又應召說法多次。洪武三年秋天,朝庭诏問鬼神的情狀,梵琦住在天界寺,編集經論成冊,將要上報,忽然示現微病,過了四天,沐浴更衣,寫偈語說:“真性圓明,本無生滅。木馬夜鳴,西方日出。”對同時被召請的僧人夢堂噩說:“我走了。”問:“去哪裡?”答:“西方。”噩說:“西方有佛,東方沒有佛嗎?”梵琦厲聲一喝就往生了,享年七十五歲。火化時,牙齒舌頭和念珠不壞。(《護法錄》,《西齋淨土詩》)
明妙葉
妙葉,是明州鄞縣人。元末明初時,出家為僧,精研天台教法,專修念佛三昧,著有《念佛直指》上下卷。他的“直指心要”一篇,斥責謬妄,開顯真谛,最為精道。文章說:“大雄氏(佛)觀察娑婆世界有生老病死等業力纏繞的苦,教人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國土。現在距離聖人更遠了,人世風氣浮薄,錯解佛法在心,便認為胸中的六塵緣影(六根作用的幻像),樂土就在其中,不求往生那西方淨土。這六塵緣影,都屬於過去的塵俗,本來沒有自體。過去的塵俗如果沒有,這心就滅失了,哪裡有什麼樂土在這裡面呢?有人認為‘悟道佛土就在心裡,既然見性,哪有反而執著緣影的道理’,世間沒有比這個見識最下劣了。你要悟真實的本心,應當觀照能知道六塵緣影的那個心,本來在你胸中,胸在身中,身所在的國土,以及一切淨穢的剎土海,都在虛空中。虛空無邊無際,十法界的依報正報,一切都在虛空中。這虛空雖大,我的不動真實本心,不大卻極大。那虛空在我的真心裡,就如小片雲點綴在太空裡,怎麼說淨穢的剎土海,不在本心中呢?那麼佛說諸法在心裡,不是在胸中的妄想緣影心裡,而是在現前一念本真心裡啊。這心遠離知覺,超出聽和看,永斷一切生滅增減的相。既然一切身體與國土都在這心裡,所以知道極樂世界娑婆世界等境界,全是我心。在任意中,捨東取西,厭穢喜淨,熱烈著相而求,都不離我心啊。所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相好顯現時,就是自心的顯現,自心顯現時,就是佛的顯現。我心是那佛心,那佛是我心裡的佛,本來一體沒有分別。所以說‘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不是西方沒有土沒有佛,不須要求往生,但在你生滅的緣影中,名叫‘唯心本性’啊。求那佛就是求自心,求自心必須求那佛。為什麼現今破法的散僧人、閒道士、游蕩儒生,與亂參禅的人,不知這個境界就是這個心,求圓融無礙的真理?反而在不分別法中,分內分外,辨境辨心,教別人捨外取內,背境向心,使愛憎轉而更多,分別更重?一是分別境界,便以為極樂世界在外,教人不必求往生。一是分別心,便妄把六塵緣影虛偽妄想當作心,認為極樂世界在內。又以為這個心沒有實質,本來沒有一切因果善惡修證的法,從此任意妄為世間俗緣,教人不須要禮佛、燒香、燃燈、誦經、忏願等,叫做著相。而對於天堂地獄,以及樂土世界,雖然聽說過名字,因為沒見到,就認為沒有,反而說快樂便是天堂,苦楚便是地獄,他們的見解卑劣啊!就是如來所說的可憐愍的人,因為不知我心其實與佛心同一原理。彌陀的願力威德光明,在我心中,借我心愚癡的力,作一切佛事,沒有一時不在引導我。我心也在彌陀的願心內,修念佛求生一切善行,沒有一行不含有佛德。了悟那佛德,成就我的三昧,所以知道彌陀的願力,從發心開始,直到究竟,沒有一法不是直指我心,因為我心就是佛心。我也從無始劫到今天,直到盡未來際,修習一切三昧,沒有一法不是攝歸佛海,成就本來佛,因為佛心就是我心。這樣的依報正報色法心法,因果淨穢,雖然同是一心,而其實不妨各自區分,各就各位。因為同是一心,雖然淨穢不同,所求卻不超出真心外。因為各自區分,雖然同是一心,而必然捨穢取淨啊。捨穢取淨,就感應道交,見到那本性彌陀。了悟一心,淨穢就自然區分,可以悟到唯心淨土。這樣的修行,如一滴水投入大海,便是同一味道,才知道大海就是自己啊。哪有一點修行白費,不功成德就的呢?沒文化的鄉村愚夫愚婦,雖然不懂佛理,因為相信確實有那淨土,就在命終時,反而能往生。只怕那執著空的人,因為把緣影當成心,以為沒有外面的淨土,所以雖然修有道行,還是要輪回生死。所以凡是求往生淨土的,應當深心發起殊勝的願行,或者持咒念佛,或者旋繞禮拜、燒香散花、六時忏悔,放下所有世緣,一心專注,觀想白毫相,心不懈怠,命終便往生那極樂國土。更能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生、修十種善業,受持三歸依、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勸進修行人,修這樣的法,也能往生淨土啊。如此念念求生,正是無念無求無生,為什麼呢?因為這精修就是無修,不是不修是無修啊。人命無常,換口氣就是來世,塵事連連,牽纏不斷。如果不能在塵勞郁結,以及得志不能罷手處,一時割斷,生起信願力行,盡力一跳,怎麼能隨念力往生那淨土?我現今行禮,奉勸佛子,要一心修行啊。”(《念佛直指》)
明可授
可授,字無旨,姓李,是台州臨海人。十二歲出家,十九歲剃度,受具足戒,潛心參究佛法,在靈隱寺遇到普覺明公,問答之間,疑情頓時開解。至元年間,主持大雄山安聖寺,五年後,遷移到隆恩寺,又過二年,遷移到真如寺,過一年,行宣政院,選可授主持龍華寺,在西塢築造休庵,每天修念佛三昧。明朝洪武六年,又主持杭州的淨慈寺,居住兩年,忽然召集眾人,勸大家精進修行,親手敲鼓而退,示現微病,端坐面向西方說:“我要逝去了。”身邊的人請他寫偈語。可授揮手說:“我淨土宗本來沒有可說的。”說完合掌,稱念佛號,聲音漸漸微弱就往生了。(《護法錄》)
明慧日
慧日,字東溟,姓賈,是台州赤城人。幼年出家在縣裡的廣嚴寺,跟從柏子庭學習佛法。後來到上竺寺,依歸竹屋湛堂,不久主持吳山聖水寺。元朝至正四年,下天竺寺受災,慧日應眾人的請求,為寺院重新修整,寺院修好後,慧日遷移到上竺寺。順帝特別賜他名號慈光妙應普濟。明朝洪武初年,朝庭召請慧日到京城,派他到天界寺開創寺風,恢復瓦官寺的舊跡,又讓他在鐘山寺說戒。很快慧日就回到上竺寺,謝絕寺院的雜事,修行彌陀忏。洪武十二年七月初一,對弟子說:“我夢見青蓮華開在方池中,清香襲人,淨土的祥瑞現前了。”四天後,慧日盤坐,合掌往生,享年八十九歲。(《明高僧傳》)
明普智
普智,字無礙,姓褚,是杭州人。出家龍井寺,依歸東溟日公,學習天台教法,講解順暢無礙,四次主持道場,門風大有振興。晚年,在松江延慶寺開演佛法,直到終老在那裡。普智專修淨業,寒冷暑熱都不停。永樂六年正月二日,有微病,會集眾人,端坐面向西方,念佛往生。曾經注解《阿彌陀經》一卷。(《明高僧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