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如榮
如榮,字大賢,是杭州海寧人。壯年時靠屠宰為生,被豬咬了,於是有感悟,到縣城的北寺,剃度出家為僧。後來依歸雲棲寺,這時已六十歲了。白天隨眾人勞作,夜裡持佛名號,精勤不懈怠。萬歷九年,往生那天,設齋飯供僧人,長跪在佛像前,高聲稱念“願生西方”三遍。眾人環繞唱佛,如榮就合掌往生了。(《雲棲紀事》)
明如清
如清,字法原,姓阮,是紹興上虞人。初出家在西湖龍井寺,後來到雲棲寺,專志念佛,誦讀《法華經》,一天到晚禮拜。萬歷十一年,有病態,纏綿數月,病重時,聽到堂中念佛聲,忽然起坐很有精神。到半夜時,合掌注視佛像,仰望著就往生了。(《雲棲紀事》)
明廣制
廣制,字安廬,不清楚他的出身。少年時夢見進入金盤庵,拱手立在琉璃燈下,面向西方三聖像。周圍寂靜沒有人影,內心清淨,覺得快樂。稍後長大,又夢見進入安隱庵,見觀音大士作出思念眾生的樣子,從此,發起出世的志向。二十歲出家,拜雲棲大師,聽說西方淨土沒有輪回的苦,就歡喜地說:“我從今以後,知道有回歸停泊處了。”於是精研淨土法門,作有懷淨土的詩,以及詞賦,多是清新婉約可以朗誦的。現在記錄他的《懷淨土賦》序說:“清泰的國土,就是西方的珍貴地域啊。下水就有瑤池玉洲,上岸就有寶階金道,都是法身大士所化現的,所有上等善人盤桓的地方啊。而那都城的華麗,宮室的美好,卻超越仙都的玄虛,跨越天宮的壯麗了。所以十方交口稱贊,各經典都有記載,難道不是因為它的國土殊勝,它的方法快捷嗎?或者名聲超出其它剎土,或者本體不同於其它各方世界。起始脫離輪回的鄉土,最終達到無生的境地,若不是厭離世間憎惡欲望,害怕無常到來,怎麼能向往而樂意往生呢?若不是窮究深鑽,相信佛法真心實意,怎麼能遐想而好求呢?所以我神魂奔馳思緒運作都是淨土,念想成結情緒寄托都是淨土,醒與睡之間,好像已經往生了啊。洗脫塵世的俗根,把心安放這個極樂境界,忍不住的專想到了極至,就略微寫寫景致抒發一下胸懷。賦說:‘真原寥廓,不變隨緣。有流穢濁而成泥沙,有結清淨而為金寶。猗極樂之所莊嚴,實行願之所扶持。蔭世王以發轸,托法藏以正基。或贊揚於秘典,或詠歌於淨詩。證以聖心之如語,莫以凡情而致疑。邈彼奇域,幽玄窈窕。拘墟者守見而不信,信淺者滯情而莫曉。斥鷃翱翔於蓬蒿,罔測搏風之矯矯。理微事而不彰,果微因而莫兆。慮亡羊面泣歧,守持名之一道。睹靈驗而西徂,忽吾生之將行。仍先聖之故轍,泊不死之壽庭。苟上善之可攀,亦何憚於疑城。釋生死之桎梏,暢無生之高情。被铢衣之拂拂,振金錫之鈴鈴。披寶葉之蒙茏,蹈珍萼之峥嵘。陟璇空而欲上,顧碧落而迅征。蹑穹隆之飛觀,臨下界之玄冥。抟空青以為蓋,指林翠而為屏。攬披風之綠條,扪含露之紫莖。雖未及於登堂,乃先得乎長生。既契心於幽旨,入重玄而夷平。獲緩步於九逵,路靡滯而不通。恣心目之曠朗,任來往之從容。蹴勾衣之忍草,蹂滅跗之落紅。睹鹦鹉之裔裔,聽迦陵之嗈嗈。過靈沼而試浴,水隨意以淪胸。滌八垢之污濁,洗五蓋之冥蒙。追遠公之芳軌,步善導之玄蹤。唯茲聖境,空王所都。行樹夾以引路,蓮華結而成居。绀宇嵯峨於中林,朱閣玲珑於方隅。流霞光於翼棂,承曦影於绮疏。鳥晝啼而夜息,華夕合而晨敷。天樂同繁於風葉,契經合響於流渠。庭富藍田之玉,淵沉赤水之珠。舉衣裓以盛華,聽說法而陵虛。怳兮沒此而見彼,杳兮出有而入無。騁斯須之神變,同萬億之浮屠。體靜氣閒,心境都捐。肯綮未嘗,神遇無全。飲智海之洪濤,吸長鯨之百川。御風而行,衣角高褰。法鼓琅琅而振響,異香馥馥以飏煙。行道出林間之眾,散華來空外之仙。聆水鳥之法音,同石窦之迸泉。始兼空有之說,暢以聖谛之篇。深入即離之境,妙出有無之間。一空有以齊旨,亡真假而得玄。既中道之不存,泯圓觀於三翻。談不二於毗耶,貴淨名之無言。合萬物以成己,歸同體之自然。’”後來不知他的去向。(《淨土雜詠並序》)
明真緣
真緣,字慧廣,姓姚,是常州無錫人。三十歲出家,參訪了所有老前輩,經歷十六年,得到念佛三昧。萬歷二十二年,住在錫明州阿育王寺,親眼看到銅陵捨利放光,光中現出釋迦文佛。於是要發誓焚身供養佛,請眾僧人,供施柴禾,每人給他一把,堆成高座,然後用香油塗滿身體,盤坐在柴禾上,合掌念誦佛號,火燒遍全身,瞬間化成灰燼。眾人見五色光,從頂門冒出,光中現菩薩金身,長二尺左右,光芒四照,久久才滅。(《狯園》)
明傳記
傳記,是寧波鄞縣人。喜好獨居,每天把誦讀《法華經》作為主課,達到九千七百多部,世人稱他是法華和尚。萬歷十四年,司勳虞淳熙,舉辦法華三昧忏,傳記閉關修長佛期三次,經歷九年寒暑,屢次有祥瑞感應。後來住在杭州西溪道場,挑水砍柴,做各種佛事。有人說:“和尚還在作這些有為的功德?”傳記嚴厲地說:“無為難道在有為外嗎?”四十一年七月,告別弟子們,稱念佛名號三千聲,唱念《妙法蓮華經》名幾聲,面向西方,合掌往生。過一天,頂門還有溫暖,異香滿室。(《法華持驗》)
明德清
德清,字澄印,晚年號稱憨山老人,是金陵蔡氏子弟。母親夢見觀音抱送童子來就懷孕了,到出生時,白色胞衣兩重。十九歲出家,專心念佛,一天晚上,夢中見阿彌陀佛現身立在空中,就在西邊日落處,面目光彩,了了分明。從此佛相清晰的樣子,時時在眼前,然後到五台山修禅定,發明心性。刺血抄寫《華嚴經》,每下一筆,念佛一聲,時間一久,動靜一如。萬歷十年,德清住在牢山,李太後派人送金錢建造寺院,賞賜匾額叫海印。當時太後數次派中使(宮中宦官)修建塔寺,當朝權貴與中使有矛盾,叫東廠役(明朝特務機關)假扮道士敲擊登聞鼓告狀,以侵占的罪名上告。事情牽連到德清,罪名是私自建造寺院,發配流放到雷州。德清所到之處,現在家相說法,又發心宏揚經典,有疏論、楞伽、楞嚴等經典。四十二歲,奉朝庭的恩诏,恢復僧服。返回路過廬山,搭建庵堂在五老峰下,效仿慧遠大師,早晚修淨業越來越精進。當時有海陽禅人,求授戒法,因而問修淨土的法要。德清說:“佛說修行解脫生死的法,方便有多門,唯有念佛求生淨土,最為捷要。這個法門,卻是佛不問自說,三種根性普遍涵蓋,四類眾生全都包括,不是只為方便下根人而設立的啊。經上說:‘若淨佛土,當淨自心。’現今修行淨業,必須以清淨心為本。要清淨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淨。因為身業三種(殺盜YIN)口業四種(妄語绮語惡口兩舌)意業三種(貪嗔癡),這十惡業,是三惡道的苦因。如今持戒的關鍵,先須要身口意三業清淨,心就自然清淨。在這清淨心中,厭離娑婆世界的苦,發願往生安養國,樹立念佛正行。但念佛一定要生死心切,先斷外緣,單單提起一念,把一句阿彌陀佛作為命根子,念念不忘,心心不斷。一天到晚,行住坐臥,吃飯喝水,轉身彎腰,動靜閒忙,在一切的時候,不愚癡不糊塗,並且沒有別的緣。如此用心,越久越純熟,甚至夢中也不忘失,清醒睡著都一樣,那麼工夫綿密,打成一片,就是得力的時候啊。如果念到一心不亂,臨命終時,淨土境界現前,自然不被生死拘束留住,感應到阿彌陀佛,放光接引,這必定是往生的效驗啊。但一心持名,固然是正行,還要有觀想助行,更加穩當。佛為韋提希夫人說十六妙觀法(《觀無量壽經》事跡),就能在這一生成就。現今應當在十六觀中,隨便取一觀法,或者單一觀想佛及菩薩妙相,或觀想淨土境界,如《彌陀經》上說的蓮華寶池等,隨自己的意觀想。如果觀想分明,那麼在一整天中,當下就如身在淨土,臨命終時,一念頓時往生。如此用心,精持戒行,永遠斷除惡念煩惱。用這樣的清淨心,觀與念相繼不斷,修淨土的道理,不過如此。”又有淨心居士,問:“念佛不能成片,請開示。”德清開示說:“修行第一要務就是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能念佛成片?而且眾生無量劫來以,念念都是妄想,凡情的根性堅固遮蔽,就是今世出生以來,何曾有過一念是痛切地為生死著想呢?平常念念都隨著凡情,從未反省過。如今要用虛浮的信心,就要斷掉多劫生死,所謂杯水救一車的薪火,有這樣的道理嗎?若是果真為生死心切,念念迫切救你頭上燃著的火,只恐怕一失人身,百劫難再恢復,就要將這一聲佛號咬定,一定要敵過妄想,在一切處,念念現前,不被妄想遮障。這樣下苦切的工夫,久久純熟,自然與佛相應,不求成片而自然成片了。這事完全要自己努力,如果只是將念佛做門面,這樣的話到驢年也沒有受用的時候。只須要勇猛,再不要遲疑。”德清住廬山幾年,然後到曹溪。天啟三年十月,示現微病,對別人說:“老僧我世間緣分要完了。”接著沐浴焚香,端坐往生了,有光照亮天空,享年七十八歲。(《夢游集》)
明傳燈
傳燈,姓葉,是衢州人。少年時跟從進賢映庵禅師剃發出家,隨後拜百松法師,聽講《法華經》,若有所悟。接著問楞嚴大定的要旨,百松瞪眼看周圍,傳燈當下就契入佛法了,百松把就金雲紫袈裟送給了傳燈。傳燈一生修法華、大悲、光明、彌陀、楞嚴等忏法,沒有虛過一天。傳燈選擇幽溪高明寺住,先是有本地人葉祺,安葬父親在寺院後面,夢到神說:“這是聖道場地,將有肉身菩薩來,大作佛事,趕緊搬走。”葉祺不信,不久全家生病,這才害怕搬走了。第二天,傳燈到來,就在那裡建立天台祖庭,學人同修會集。曾經在新昌大佛像前登座講法,眾人聽到石室中有天樂铿锵響,講完就寂靜了。曾經著作《淨土生無生論》,融會空假中三觀,闡揚淨土法門。又有《法語》一篇,最為切要,其中說道:“楊次公(宋朝楊傑)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對娑婆世界有一點愛放不下,那麼臨終就被這愛牽引,何況更多愛呢?對極樂世界有一點念不專一,那麼臨終就被這念轉移,何況更多念呢?這個愛戀,有輕的重的,厚的薄的,正報的,依報的。列出這些名目,其中有父母妻子、兄弟朋友、功名富貴、文章詩賦、法術技藝、衣服飲食、房屋田園、林泉華草、珍寶玩物,不能細說。有一樣東西不能忘,就是愛;有一念不能放下,就是愛;有一愛掛在心上,念就不專一;有一念不歸向專一,就不能往生淨土。有人問:減輕愛有辦法嗎?回答:減輕愛,莫過於專注一念。問:專注一念有辦法嗎?回答:專注一念,莫過於減輕愛。因為念不專一,所以心散亂就有各種緣產生;心散亂有各種緣,於是追逐外境紛亂奔忙產生了。娑婆世界有一境界,眾生就有一妄心;眾生有一妄心,娑婆世界就有一境界。各種緣的內動,心就向外奔忙,心境交互作用,紛亂如塵沙。所以想要減輕那愛,不如杜絕那境界,所有境界都空了,萬緣就寂滅了;萬緣都寂滅了,專注一念自然成就;專注一念既然成就,愛緣就都盡了。問:杜絕境界有辦法嗎?回答:所謂杜絕境界,不是清除所有,也不是閉眼不看啊。當下的境界明白它是虛幻,體會本源而空無所有啊。萬法本來不是實有,有的是情識;所以情識在物就在,情識空物就空,萬法都空了,而本性就現前了;本性現前,而情識就息止了,自然而然,不是勉強的。《楞嚴經》所謂的‘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原是菩提妙淨明體,雲何於中有是非是’。所以要杜絕外境,莫過於體會到萬物的虛幻;體會萬物的虛幻,情識就自然斷絕了;情識斷絕,愛就不生起,而萬法唯心現前,念的專一就成就了。所以《圓覺經》說:“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這兩方面的一去一來,是不容有一點間隔的;那功效的快速,就像鼓槌敲鼓只是一瞬間。學道的人,應該在這地方用心。問:減輕愛已經明白了,專注一念怎麼做?回答:專注一念的道理有三個,叫做信,叫做行,叫做願。一、求生極樂,以誠信為開始。必須遍讀大乘,廣學祖師的教法,凡是講解淨土的書,都須要了解弄懂,領悟到極樂世界原本就是我唯心的淨土,不是別的什麼土。了悟到彌陀原本就是我本性中的佛,不是別的什麼佛。二、修行的人,行門有二種,一是正,二是助。正行又有二種,一是稱名,二是觀想。稱名,如小本《彌陀經》上說的,七天持名,一心不亂。一心有‘事一心’、‘理一心’的不同,比如口裡念佛名,心系念在淨土的緣,聲聲相續,心心不亂。如果心有妄想,就要約束收回。這須要發決堅定的心,斷除來世的念頭,拋開世間的事,放下攀緣的心,使專念的心漸漸增長。從短暫到長久,從少到多,一天二天,甚至七天,畢竟要成就一心不亂而後已,這就是事一心啊。如果明白這個理,那麼極樂世界的淨因成就了,臨終的正念是必然的。親眼見到阿彌陀佛,垂手來接引,往生淨土必然無疑了。理一心也沒有別的,只是在事一心上,念念清楚,能念的心,所念的佛,三際(過去現在未來)平等,十方互相融會,不是空不是有,不是自己不是他人,無去無來,不生不滅。現前一念的心,便是未來的淨土。雖念卻沒有念,沒有念就是念。沒有生就是生,雖生卻沒有生。在沒有什麼可念的狀態中,猛烈地念佛。在沒有什麼可生的狀態中,猛烈地求往生。這是在事一心中去明白理一心啊。其次是觀想的人,就如《觀無量壽佛經》上說的,境界有十六種,觀佛最切要。應當觀想阿彌陀佛一丈六尺高的身軀,好像是紫磨黃金色的像,立在華池上,作出垂手接引的樣子。那身軀有三十二種大人相,相有八十種隨形好。這二種正行,應當相互配合進行。凡是行住坐臥時,就一心稱佛名號;凡是盤坐時,就心心觀想佛相。經行累了,就盤坐觀想佛相,坐夠了,就經行稱佛名號。如果在四種威儀(行住坐臥)中,修行不間斷,往生淨土必定無疑了。助行也有二種。一是世間的修行。如孝順父母,修行世間的仁慈,慈心不殺,守持戒律。一切利益之事,如果能回向西方淨土,無非都是助道的修行。二是出世的修行。如六度(六波羅蜜)萬行,種種的功德,讀誦大乘經典,修各種忏法。也須要用回向心來助修,無非都是淨土的修行啊。更有一種微妙的助行,當遇到各種因緣外境,處處用心。如見到眷屬,應當把他們想成西方淨土的法眷。用淨土法門開導他們,使他們減輕愛能專注一念,成為將來永遠的無生眷屬。如果生起恩愛時,應當想到淨土眷屬,沒有情愛,一旦往生淨土,就遠離這情愛了。如果生起瞋恚時,應當想到淨土眷屬,沒有煩惱,一旦往生淨土,就出離這瞋心了。如果受苦時,應當想到淨土,沒有眾苦,只有各種的樂。如果享受樂時,應當想到淨土的樂,無邊無際。凡是遇到各種因緣外境,都用這樣的想法推廣開來,那一切時間地點,無非都是淨土的助行啊。三、所謂‘願’,就是淨土的航船,要把‘信’作為船舵,‘行’作為船橹,‘願’作為風帆。沒有船舵就沒有指南,沒有船橹就不能航行,沒有風帆就不能乘風破浪快速到達,所以行是表明願啊。但是願有通有別,有廣有狹,有遍有局。通,如古大德訂立的《回向發願文》;別,就是各自隨自己的意願。廣,就是四宏誓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狹,就是量力而行,決定往生;局,如課誦有定時,隨眾一起發。遍,就是時時發願,處處表明心跡。但須要大體符合四宏誓願,不能隨心所欲胡亂訂立。有這樣三種法,可以往生淨土,快速見到彌陀了。一切淨土法門,不過如此了。”傳燈每年修四種三昧(常坐、常行、半坐半行、非坐非行),以自身做榜樣率領眾人,精進勇猛。注解《楞嚴經》,《維摩經》等經,凡是這樣的文字,必定分享給眾人,前後應邀上講席講解七十多期。七十五歲時,預知時至,親手寫下《妙法蓮華經》五個字,又高唱經題幾遍,平靜往生了。(《法華持驗》,《淨土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