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十善業道經》第十七面,經文第四行看起:
【龍王當知,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
我們就念到這一段。佛在此地叫著龍王;叫著龍王,這個意思我們要懂,凡是叫他的名字,就是提醒他,下面一定有很重要的開示。這十善業乃至能令如來果地上十種特殊的能力、四無畏、十八不共;這三條:十力、無畏、十八不共,是如來果地上特有的,這一種究竟圓滿殊勝的德能,菩薩也沒有。從這個開示我們就明了,十善是佛法的根本,是佛法修持的根本,疏忽了十善,就沒有佛法。如果我們要辨別,人家問:「什麼是佛法?」可以這樣答復他:「認真修持十善的,這是佛法,這是真正的佛弟子。」即使他出家、受了大戒,也能講經說法,或者也能參禅、念佛,他沒有修行十善,這不是佛弟子;這一種的佛教徒,在佛法裡面講是「名字位」。名字位是有名無實,不管怎麼修,於出世法毫不相干,念佛也不能往生。世間的福報他可能得到,因為他修的是有漏福報;得到福報,他必定造罪業,為什麼?他沒有善根,福報享盡必定墮落。這個例子太多太多了。
此地給我們做了一個總結,如來果地上究竟圓滿的智慧德相都從十善生。這個地方有三個名詞,名詞我們也要略略的介紹一下。第一個「十力」,《大智度論》上講的「佛果十力」,這十種特殊的能力;這十種能力菩薩也有,但是不圓滿,如來果地是究竟圓滿。
第一條「是處非處智力」,是處非處智慧的力,「力」就是「起作用」。這一條內容是什麼?「知一切眾生因緣果報」。所以佛度眾生容易。一切眾生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來,你造作的業因、所受的果報,佛都知道。我們自己不曉得,佛曉得。自己非常健忘,都忘掉了,佛清楚。佛怎麼清楚?你自己忘了,不錯,你的檔案都在,一絲毫遺失都沒有。檔案是什麼?阿賴耶識,無量劫來你造作的業習種子全收藏在裡面。佛能夠見到你的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習氣種子,所以他都知道。我們自己這個檔案放在哪裡自己不曉得,自己忘了,也找不到,佛可以把你的檔案調來看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個「調」比現在計算機還快,計算機還要按一下鍵,他不需要按的,全部都出來了。所以我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怎麼能瞞佛菩薩?你要瞞,那統統是自欺欺人,沒有這回事情的,自己欺騙自己、自己安慰自己而已。古德說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我們起心動念,天地鬼神都清楚,所以自己要想想:我這個念頭,我這個言語造作,會不會得罪天地鬼神?也就是說,天地鬼神見到了,他歡不歡喜?
《了凡四訓》裡頭就講得很清楚。了凡先生接受雲谷大師教誨之後,他就很認真的斷惡修善。但是畢竟是凡夫,煩惱習氣很重,第一次發願做三千善事,十多年才圓滿;你就曉得,他跟善惡奮斗是花了多少時間、花了多少精神。第二次發願修三千善事,兩年就成功了。第三次發願做一萬件善事,一念就成功了。逐漸逐漸心地到純善,不自欺了,才能感動天神。人之所以不能成就,沒有別的,了凡先生說得很好,古人講的「因循」。因循就是馬馬虎虎,隨隨便便,不認真去做,自己總是原諒自己,錯在此地,所以不能成就。一定要克服這個難關。了凡先生克服這個難關,我們從他的《四訓》裡頭來看,他至少用了二十年的功夫,頭一關突破了,以後進展就快了。我們要不是發勇猛心,這一關很難突破。所以因果多重要!如來十力頭一條講因果,也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叫「是處」。什麼叫「非處」?種善因得惡報,沒有這個道理,叫「非處」,無有是處;造惡因得善報,也無有是處。種善因一定得善果,造惡業一定得惡報,這叫「是處非處智力」,真實智慧。
第二條「業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所有諸業」,業是造作。你所造作的,不外乎三類,第一是善,第二是惡,第三叫無記。無記就是說不上善、惡,這叫「無記」,無記業沒有報。但是,雖沒有報,都落在無明裡頭。第三條「定智力,知一切諸禅三昧」。我們知道,從色界天以上,果報是禅定;一直到如來果地,都是定慧,定慧的成就,定中有境界。種種不同禅定境界功夫,從世間到出世間,佛都知道,所以佛才有能力度九法界眾生。初禅以上,你要是對於禅定三昧的功夫境界不了解,你沒有辦法度他,你不如他;你一定要超過他,你才能度他,才能幫助他。佛是對於九法界一切眾生他們的禅定功夫完全了解。
第四條「根智力,知諸眾生諸根上下」,根是根性。我們世間人講「天賦」,與佛家講的「根性」相接近。這個小孩生下來的禀賦、天賦,是聰明還是愚鈍,最明顯的,從讀書能夠顯示出來。天賦高的,老師教他的功課一遍就能背,而且有相當的理解力,我們稱為「上根利智」。禀賦差的,老師上這一課,他需要念五遍到十遍才能背。十遍都不能背的,這屬於下下根。那怎麼辦?教的分量少。
從前老師教書,課程教多少從「行」算。今天上書,上書就是老師教你的課文教幾行,通常的標准是十行。十行,古書兩百個字;古書一行二十個字,沒有標點符號。你看古時候的木刻版本。所以中國不能說沒有科學,他有科學頭腦,全國無論哪個地方刻書,木刻版的書統統是一樣的,每一頁十行,每一行二十個字,都一樣的;所以不同地方刻的,要跟你講第幾頁、第幾行都相同,統一的。不像現在的書,不同地方出版的,他排的版就不一樣;從前完全一樣,所以非常方便。對於下下根人,他一天十行沒有辦法接受,減一半,五行。五行再不能接受,三行,三行就六十個字。
標准是什麼?十遍能背才符合你的程度,十遍可以背。十遍背不了,再減少,用這個方法。所以根的利鈍高下,從這方面是很容易看出來。在中國古書裡頭有記載,真正是上根利智,每天能夠背六、七百字;這是天才,很少,每天可以念六七百字。通常兩百字,這是普通的根性。十遍能背,老師一定要督促他念一百遍到兩百遍;記憶力很強的人,老師通常督促是以一百遍為標准,記憶力比較差一點的一定背兩百遍。為什麼?這樣讀誦他一生都不會忘記。而且每天讀書,一定要把前面的溫習一遍,這個溫習是從頭到尾溫習的。
我昨天打電話問圖文巴同學。楊老師在那裡教他們,《弟子規》教完了。我說:「能不能全部背下來?」「可以,每一個人都能全部背下來。」能講,而且要做到,要依教奉行。大概從今天起,上《三字經》,我的要求是全部能背。《三字經》讀完之後,我們就開始上古文。我在《古文觀止》裡頭選了一百篇,要求能背、能講、能行。扎根!你根不深,你以後什麼辦法都不行,要從這裡扎根。聽說大家學得很高興,法喜充滿,好事情。
這個根扎下去之後,我們就是在經教上下功夫了。我教導同學,每一個人專修一部經。經典你自己去選擇,你必須一生專攻一部,作專家不作通家。只要你有這樣的漢學根底,學什麼經論都容易,都不難;根一定要深,你要苦學。所以現在他們要求,楊老師給他們上課,希望進度加快。本來每天只上課兩個小時,上午,現在要求晚上再上兩個小時。我說:行!可以。一天上四個小時,要拼命!要發憤!這樣你將來才有能力荷擔如來家業。你不認真努力怎麼行?
所以我今天退下來做護法,把他們培養起來去弘法。我讓他們物質生活環境無憂無慮,專心用功讀書。真的是從幼兒園讀起,從《弟子規》、《三字經》讀起,從幼兒園讀起。從小沒有學過的,現在補習。到明年,我也可能在台灣請幾位老先生去教古文,教《四書》。我們課程有《四書》,《四書》裡頭最重要的是《大學》、《中庸》、《論語》,最重要的,這三樣東西我都要求能背、能講、能行。《孟子》這部書,我要求的是多讀、能講、能行,不要求他背誦。要真干!所以知道一切眾生根性的高低。
第五條「欲智力,知他眾生種種欲樂」。欲是欲望,樂是他所喜歡的,這與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的習氣有關系。過去生中積的善業多,生生世世在三善道的時間多,這個人善根深厚,對善法喜歡。如果這個人過去生中造的惡業多,受的惡果報多,惡習氣重,他在這一生中所表現的,對善法他沒有興趣,對惡法、殺盜YIN妄他喜歡。所以一切眾生的愛欲都是有根由的,不是無緣無故的。我們對一切眾生的觀察能力沒有那麼高的智慧,只看到表面,不知道他過去那些狀況。阿羅漢的能力能知一切眾生五百世,他觀機就比我們強多了。菩薩,那要看他的地位,地位高的,知的時間遠;地位淺的,那也比阿羅漢高明,能知道眾生五百世以上,一千世、一萬世,乃至於一劫、二劫、十劫、二十劫。佛能夠知道究竟。
沒有這個智慧,沒有這個能力,我們觀察一切眾生的機,確實就會有困難。因此,我們許許多多的教學方法不契機;是用了心,也用了不少精神,收不到效果,原因是不契機。契機這一樁事情難,太難了!如果完全契機,這一個聽眾言下就能開悟,就能證果。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世尊一部經還沒講完,講了一半就有開悟的、就有證果的。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阿難尊者聽世尊講經,在第三卷末後阿難開悟了。摩登伽女在楞嚴會上,佛講經還不到一半,她就證三果。什麼原因?契機。如來有能力觀機,所以那麼容易成就。
第六是「界智力,知世間種種界分」,界是界限。這一條它的意思,要用現代話來說,就是知道一切眾生種種妄想分別。界是從分別來的;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哪來的界限?六道有六道的界限。人道,我們住在這地球上,實在講本來沒有界限,你看看現在,人道裡頭有國家的界限、有種族的界限、有宗教信仰的界限,居住在這個地方,我這一家跟隔壁有界限。界限太多太多了,全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產生的。要知道,你要不了解界限的真相,會產生障礙,對於世出世間產生許許多多的障礙。你對它了解、明白了,對於幫助眾生破除障礙就方便了;知道這個「界」本來是沒有的,現在還是沒有的。你為什麼會有這個煩惱,這關不能突破?這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個錯誤的概念。這個概念突破,才跟佛一樣「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跟一切眾生都沒有界限。那是佛跟法身大士,與一切眾生都沒有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