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金玉滿堂難得守功成身退天之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文章來源:摘自南懷瑾著《老子他說》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第九章》

  首先他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可作兩個層次來理解它:

  (一)一個人,真能對天道自然的法則有所認識,那麼,天賦人生,已夠充實。能夠將生命原有的真實性,善加利用,因應現實的世間,就能優游余裕而知足常樂了。如果忘記了原有生命的美善,反而利用原有生命的充裕,擴展欲望,希求永無止境的滿足,那麼,必定會遭來無限的苦果。還不如寡欲、知足,就此安於現實,便是最好的解脫自在。

  (二)告誡在現實人生中的人們,若能保持已有的成就,便是最現實、最大的幸福。如果更有非分的欲望和希求,不安於現實,要在原已持有的成就上,更求擴展,在滿足中還要追求進一步的盈裕,最後終歸得不償失,還不如就此保持已得的本位就算了。

  “揣”,是比喻很突出、很尖銳的東西。“棁”(zhuō),原本是梁上加楹的意思。用在這裡,引申發揮,則和銳利的“銳”相通。一個人如果已經把握有鋒銳的利器,但卻仍然不滿於現狀,反要在鋒刃上更加一重銳利,俗諺所謂“矢上加尖”,那麼原有的鋒刃就很難保了。這是形容一個人對聰明、權勢、財富等等,都要知時知量,自保自持。如果已有聰慧而不知謙虛涵容,已有權勢而不知隱遁退讓,已有財富而不知適可而止,最後終歸不能長保而自取毀滅。

  例如財富到了金玉滿堂的程度,不能透徹了解陶朱公(范蠡)三聚三散的哲學藝術,最後,要想守住已有的利益而不可得。人們常會譏笑某種程度的有錢人是“守財奴”。其實,有財而能“守”,談何容易!“守”的學問,大矣哉!因此古人便有“創業難,守成不易”、“為君難,為臣不易”等永垂千古的名訓。

  在我們的歷史經驗上,有關歷代帝王創業與滅亡的興衰成敗史,悉心詳讀,完全是一套因果報應的記錄。因此,守成之君,必須要“朝乾夕惕”,隨時戒慎恐懼,記取《老子》本章所說的道理,才能長保基業,坐穩江山。”

  “崇高必致墮落,積聚必有消散。緣會終須別離,有命鹹歸於死。”這是佛學洞穿世事聚散無常的名言,同時也是出世思想的基本觀點。可是以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哲學的可以出世、可以入世,他卻有“挫其銳,解其紛”的不死之藥,長保“散而未盡”的七字真言:“功遂,身退,天之道。”後世的許多文學家們,感受意猶未盡,又再插入兩字一句,變成九字真言,成為“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了。

  說來還很潇灑,可是在一般的觀念裡,總覺得它消沉低調意味太濃。其實,大家只是忘記觀察自然界的“天之道”,因此便覺低沉。如果仔細觀察天道,日月經天,晝出夜沉,夜出晝沒,寒來暑往,秋去冬來,都是很自然的“功遂、身退”的正常現象。植物世界如草木花果,都是默默無言完成了它的生命任務,靜悄悄地消逝,了無痕跡。動物世界生生不已,一代交替一代,誰又能不自然地退出生命的行列呢!如果說有,只有人類的心不肯死,不肯甘休,永遠想在不可把捉中冀求把捉,在不可能永久占有中妄圖占有。妄想違反自然,何其可悲!

 

上一篇:夢參老和尚:為什麼他信佛了還出車禍死亡?
下一篇:淨空法師:骨灰灑大海這樣好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