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報佛恩,太夫人獨資建寺
老太太病愈之後,精神特別好,把小沙彌當為活菩薩看待供養。吃過午飯後,老夫人就開始問道:“小師傅!你是從什麼地方來此的?為什麼要在那個水邊敲木魚子呢?”小沙彌說:“我這次是從南海普陀山下來的,目的是下山化緣,想在普陀山最高的地方建築一個大的叢林,供養十方朝山的僧寶,可以安單辦道。哪知年輕福淺,苦化了三年,沒有一個人發心出錢。所以我最後請菩薩指示我應走的方向,我把木魚投入水中,聽其所之,流奔到那裡停止不流,我就在那裡住下來化緣。後來到了此地,木魚子就不肯隨水流去,所以我就在此地化緣,一直到今天也還沒有一個人肯出錢。”小沙彌說到這裡,一陣傷心,不覺掉下淚來了!
老太太一聽他是南海普陀山下來的,又是經過菩薩指引才到我這裡來,這位小師傅雖然年輕,可是為了此事吃盡千辛萬苦,我的病又是他念經治好的,這明明是菩薩指引他來替我治病,救我脫苦的,我應當知恩報德,盡我的力量,到普陀山建寺,以報佛恩。因此對小沙彌說:“小師父!請你不要為此操心,我現在病已經好了,我可以盡我所有的力量,來幫助你完成你的心願。你也不要再向外化緣了,一切皆有我來負責。你回到佛頂山搭一個茅蓬,你就在那裡每天念佛看經好了。不日我會派人到佛頂山看地方,替你建築叢林。”小沙彌聽到有人負責,替他建寺,這一下子可把他樂壞了,默念了兩聲“南無觀世音菩薩!”真是菩薩不負苦心人。他依了老太太的話,回到山上搭起一間草茅蓬,住下來每天敲木魚子念佛。
自從小沙彌回山後,老太太寫了一封燒角急信給他在朝為官的兒子,大意是:“為娘疾病轉重,朝不保夕,望兒見信速返,早來三日還相見,遲了不得見親娘。”因為她的兒子在朝做了很大的官兒,並且還是一位孝子,得到他媽媽這封快信,火速連夜趕回來看他媽媽的病。哪知趕到家看見他媽媽好好的在家裡,一點病也沒有,心中不免懷疑起來。經過他的媽媽把最近菩薩顯聖,有一小師傅來念經救活她的命的事說了一遍,她的兒子這才明了。老太太又說:“為娘為了此病,已經在病中許下大願,發願到普陀山獨資建寺。現在你到普陀山去一下,領土木工程師先到普陀山最高的山頂上察看一下地方,擇一平地,然後回來依據地勢把房子在山下做好,再用船運到山下海邊,搬運上去,就可以上梁蓋瓦。”她的兒子是一個孝子,媽媽的話哪敢不聽!橫豎家中有錢,來滿他媽媽的心願,趕快帶領土木匠人,到普陀山會同小沙彌察看山地,擇日開工。 52.乘願再來,有志竟成
因為山高路遠的關系,加之工人眾多,那時山頂上連吃水都沒有,工作的人不能在上面工作,所以老夫人的遠見不錯,在家中一切雕刻的木料,以及應用的磚瓦石頭等,皆在底下做好,用大船運至普陀後山,然後再到山上把地基打好,就可以上梁蓋瓦。如果一切木料要從前山道頭上岸,化費的時間工程太大,同時這段山路也特別難行,因此決定從後山海邊上山。那一天真是菩薩感應,適有福建的魚船幾百只停在後山海邊,順便就請了幾百只魚船上的漁民,一齊幫忙,人從海邊站立,一個人靠一個人,一直站至山頂上。就用如此傳遞的方法,把船上的木料磚瓦接上去的。因此直到現在,凡是福建的魚船到佛頂山吃飯不要錢,以此為酬。
當開築地基的時候,忽然從地下掘出一個老人像的木偶來,就同這個沙彌祖師面貌一模一樣,因此大家才知道這位小沙彌是那位老人乘願再來,興建叢林,完成他老人家的宿願。經過數年時間,吃了很大的辛苦,結果有志竟成,達到目的。筆者初到佛頂山祖堂裡看見當中供著兩個一樣面孔的祖師像,最初我以為是兄弟兩個同在一處出家的,後來看《普陀山志》才知道一個是從地下掘出來的,一個就是現在的開山的沙彌祖師。
因為他是沙彌出身,所以佛頂山一直到現在,沙彌可以掛單。按佛家的規矩,沒有受過三壇大戒,沒有戒牒,叢林裡是不掛單的。因此沙彌到前後寺掛不到單,就到佛頂山去掛單。不過沙彌始終是沙彌,沒有研究過經典,也不大懂得佛法,有的地方立的規矩不合佛理。例如每天早晚殿功課完畢要拜四十八拜的願,那些菩薩名號之中,還拜什麼玉皇天尊菩薩,因此,一直到今天,仍然如此的拜著。該寺的住持還是依著老祖家風,不知道把它糾正過來。堂堂的菩薩比丘,拜起玉皇大帝來(天宮),你看笑話不笑話?他是沙彌,我們不是沙彌,為什麼堂堂比丘一定要跟著沙彌學呢?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筆者住在佛頂山的時候,朝晚拜願,他們拜天宮,我拜佛號。今後筆者希望身為佛頂山住持的大德,趕快把這一條改正過來,以免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