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中給我們描繪出一個觀世音菩薩不接受供養的畫面:“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璎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予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璎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菩薩應釋迦佛宣講,誠心誠意地代大眾供養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觀世音菩薩不接受呢?
1.觀世音菩薩的權實二智
在《耳根圓通》裡觀世音菩薩自稱:自己同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的眾生,共同悲仰如來眷顧加持救度;同時又因入自性的緣故,與十方三世的諸佛如來,同一慈力救護眾生。這就表現出觀世音菩薩權實二智了。
從權衡的智慧來說:自己就算是從佛位退回到菩薩位來救度眾生,也依然需要諸佛如來的加持才能成行,不僅諸佛加持觀音菩薩、救度觀世音菩薩,同時也加持圓滿觀世音菩薩的宿願。比如說,佛在為菩薩救度眾生搭建平台,如果菩薩單獨出現在沒有法運的世界,再大的能力也是使不出來,沒有佛的出現,就沒有佛法的大平台,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的宿願也就沒有機會完成。所以觀世音菩薩的這個同一悲仰,有這樣的幾個層面。
還有一層,佛為圓滿觀音菩薩的宿願,廣泛宣傳觀世音菩薩的功德道力,向無量大眾推薦這位菩薩,也推薦無量菩薩聖眾皈依觀音菩薩,隨佛法的流傳,菩薩在其中才能更有所作為;隨法運的綿長,佛經的流傳,大眾在未來可以接觸到這位菩薩,了解這為菩薩,佛推薦觀音菩薩的行為一直都在,幫助眾生尋找生死依靠,這是佛善護念諸菩薩的表現了。
在實智層面。因為觀世音菩薩入本性了,和諸佛如來入本性沒區別,所以觀世音菩薩雖然自稱自己是眾生,還要依賴佛的垂護;可對我們眾生而言,他是聖者,是我們可以依附的救度主。
在《普門品》裡不受無盡意菩薩的供養,從權智角度來說,因為自稱自己依靠佛的救度垂護加持,有佛在場,自己作為菩薩怎麼可能先於佛接受供養呢?換而言之,無盡意菩薩應該先供養佛,然後再來供養觀世音菩薩,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從權智的角度可以接受,可是無盡意菩薩沒有這樣做,完全聽佛所說馬上就去落實對觀世音菩薩的供養了。
在實智的角度來說,入菩薩位必須斷四相為基礎,斷了人相就沒有一個所謂我了,沒有所謂的我,也就沒有我和我所的分別執著,已經沒我了,又有什麼可受?沒有可接受供養的這個主體,怎麼可能有接受供養的這個事情發生?從究竟處來說,菩薩不受供養。如《金剛經》裡說的“菩薩不受福德”,但如果像木頭一樣的沒有反應,沒有一點反饋信息,這也不對。
菩薩的一路修行,在理法上就是斷法相,破法執的過程,所以就算無盡意菩薩說,“這是法施,這不是我的財物供養!”觀世音菩薩也知道這個意思,但斷法相了,破法執了,所謂供養這種行法,對菩薩而言也依然不受,不管是財物的供養布施、法的布施供養,對菩薩而言依然不受。所以他的第一反應自然是不受的,這就和無盡意聽佛所說要供養,第一反應馬上解下璎珞供養是一樣的,這和文殊菩薩聽佛說不盡數的第一反應是一樣的,我雖然千劫也沒辦法弄清楚這個事情,但是佛你這樣說了,我就信了,絕對沒疑惑!這才是大菩薩的行持。
2.修行人的第一反應
什麼是修行?就是你的第一反應,你的第一反應就是你所有修行的完全體現。我過去常常說考試、考試、考試,為什麼我們常常零分交卷?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建立起第一反應,左想想右猜猜,到了第二念了,就已經不再屬於是大修行的范疇了。也就是你只要通過思維、計較、推算得到的答案,是可能會及格的,但不可能是滿分的,想滿分作答,就必須是第一反應如此。
於是當我們難受了,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你的第一反應還是我要看醫生、我要去吃藥、我要去按摩、量個體溫、測個血壓,抱歉,你的第一反應已經決定這個考試不可能滿分作答了。還在圍繞著色身層面在計較,以這種水平作答,可能在學佛裡得滿分嗎?
當我們難受了,從兩個方面找原因,如須菩提遭遇違害鬼,他是被夜叉擂了一拳,出定後就頭疼,然後他怎麼想的?我難道退失了?我已經成阿羅漢了,久證無生了,怎麼可能得病?遇事先要自查:我是否心行有失?如果沒有再向外找,這就靠譜了,對不對?小乘說“以苦為師”,這些痛苦承受都是提醒自己的考題。
對我們而言,如果出點事情就外找,是誰怎麼干擾我了?是誰怎麼害我?是誰怎麼報復我?這種心向外求的第一念,就把我們所謂學佛卻沒在落實學佛的本質揭露無疑。所以我們常常說要培養敏感度,如果敏感度都起不來,怎麼可能形成第一反應?遇到事情都要在那合計一個小時,黃瓜菜都涼了。大菩薩遇到事情,瞬間就到場了,瞬間的解決方案就出來了;我們還得合計,這就是差距。
就像行善是一樣的,當我們看到某個人很可憐,於是就想去布施點給他,但是一想:他是騙子呢?靠要飯扮可憐為職業呢?或者他下班也會開某輛豪車回他的別墅呢?這可能是現實存在的事情,但是你這樣一想,你行善的第一反應就丟了,沒有及時把握住。當我們升起第一反應的心念了,善惡呈現出來,這就是我們的本質狀態了,也就完全的體現了我們的境界、狀態、修為、福德、善根等等一切的信息。
所以四正勤是說:升起的善,要保持維護;沒升起的善,要讓他升起來;升起的惡,要滅掉;沒升起的惡,不讓他升起來。所謂的精進修持就是在這四個點上,其實不是只糾纏善惡的事情,而是要通過這些可落實的善惡為表象,鍛煉我們的第一反應,鍛煉我們的第一念,培養我們的敏感度。我們的第一反應在惡裡,多快能從惡轉換到善呢?如果三十分鐘、兩個小時都轉不過來,這就是凡夫的表現,對不對?在惡念裡盤亘不去,自己不想著解決,這也不是學佛人的標准作風。
學佛所謂滅諸有苦,你的所有煩惱痛苦煎熬,你得想辦法解決他,而不是你要等著觀音菩薩來提著滅火器給你消災、延壽、長福德。佛法裡提供了那麼多的方法,具體的、可調整的、可拆卸、組裝的方法非常多,我們要用才行。沒效果就是沒會用,可能我們沒學會;可能我們沒想著用;可能我們不知道還可以解決這些。
第一念、第一願,這些過去沒少說過,這都是第一反應的表現。我們遇到什麼事情了,本能的那個反應就是本質體現。你畏手畏腳的,你就是膽小怕事,就是害怕擔責任,你就是沒勇氣,沒擔當,沒肚量。對不對?當他人需要幫助了,我們不伸手,當吃瓜群眾,從因果角度來說,當我們身處牢獄,也依然沒有援手;從第一念的角度來說,我們落實善的心念不徹底;從第一反應來看,這個袖手旁觀很難展現出有修為的基礎素質。所以經文裡常常出現“偏袒右肩”的情況,這是代表肯承擔,佛陀有什麼交代旨意我馬上去辦。
3.用真誠心學佛
觀音菩薩的第一反應是不受。那麼我們供養菩薩香、花、飲食種種,觀世音菩薩真的會受嗎?各位想一想,他會為了你這點玩意來應供嗎?第一反應不會的,所以他不是坐在辦公室拿電話遙控別人的那種人,而是當有人需要他的時候,馬上急速趕到,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了,原來求菩薩不是非要高香、名花、頂級飲食、精致盤碗,不是這些。是我們真的需要菩薩幫助了,想著菩薩你一定能聽到我的呼喊,菩薩就一定會給我們一個回應的。就像之前陰歷七月咳嗽得很嚴重,有一天晚上分享的時候咳嗽的肺好像要炸了一樣,分享不能正常進行了,但分享一半也不能停吧,於是就想:觀音菩薩啊,地藏菩薩啊,讓我穩穩地分享完吧!念頭一起就不咳嗽了,我用香花了嗎?我還是在他們的像前沒完沒了地磕頭、禮拜、祈求了?我還是拿什麼東西賄賂菩薩了?
所以不要拿那麼多的形式套在學佛裡,是不得利益的。你忏悔,就真誠地用你的心去承認錯誤,去道歉;你感恩,就說你真實的感受。總要拿一大堆的東西武裝好自己,已經丟了第一念了。如果我不信的話,咳嗽成那樣,是否也應該想著:我要去吃藥,我不行了,我會不會要死了,我要去參觀一下醫院?
4.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
觀音菩薩的這個不受就完全體現出他的第一反應,為了幫助大眾已經無我了,怎麼接受供養?已經無我了,接受供養又能如何呢?為了表法,就必須接受供養嗎?還有一大堆菩薩跟著學呢,菩薩要斷法執、破法相!所以就要展現出我破法相、斷法執了?若觀世音菩薩的第一念是“我要表現自己入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脫門。”就不是菩薩了;如果他為了展現給誰看他的修為,那也不是菩薩能做的。
可以從這個簡單的不受裡看到非常多的內容。小乘來說可以看到空,菩薩不受供養,是因為無我了,觀我為虛幻、我為聚沫、我為幻影、我為露、為電、為煙、為霞,入空解脫門。
對大乘而言,就要考慮菩薩不受福德的事情,菩薩不著法相、不起法相、菩薩知法無所主、無所生滅、不來不去、不實不虛,所以不執。於是觀世音菩薩不執著於:一定要表現體恤大眾而受法施璎珞,於是他不執著於:我一定要做一個眾生依靠的救護主的樣子。如果我是救護主、功德主,有我相,有功德相,有眾生相,不堪入菩薩位了。所以到了大乘階段就能深入無相解脫門了,不只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還有法相、非法相、乃至功德、功德相、福德、福德相,這是真自在了,不受一切捆綁約束。
無願解脫門,這一般是對應諸佛如來和極少數的大菩薩。為什麼叫做無願?簡單粗暴點說“佛以宿願度生”,也就是佛不會走著走著突然產生了一個完全新穎的願念,為什麼呢?因為這就是生死牽引。佛是三業圓滿,身口意三業都完全圓滿了,如果此時丟出一個願念,就是一個新的意業,就是他還沒有完全圓滿意業,他就不是佛。所以如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普賢這類的大菩薩,不是不懂這些,只是為了度眾生方便留在等覺菩薩位,因為可以發願,就像地藏菩薩那樣,只要自己願意可以沒完沒了的發願,這樣就可以不成佛了,這樣就可以沒完沒了的在菩薩位,因為我的意業還沒圓滿,因為我的宿願沒達成,所以我不成佛,這樣就可以沒完沒了地救度眾生。
所以從佛位退到等覺菩薩位不再是為成佛而修行了,一切的努力只是為了救度眾生,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因由了。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學習菩薩,但是往往都是看著那些數量極少的大菩薩,這就會讓我們產生一個誤解,以為只有如他們那樣才能成佛!不是這樣的,我們要考慮到,他們從佛位退到等覺菩薩位,展現的各種努力已經不是為成佛了。
想成佛還是要看佛了,得和佛學,因為佛為我們展現的是成佛的種種,這是菩薩不能展現的。這樣一來,學佛就需要一個次第過程,走到這個村,你就要走這個村的路;到了那個鎮,你才能上那個道。所以我們學佛的過程就是從這個村走到那個村,然後走到鎮縣市。
佛說“法尚應捨”,這是法當捨之時就必須捨;如果當捨而不捨,這就是和自己過不去了,對不對?如果法不當捨,而提前捨了,也是和自己過不去。你應該拿這個法,解決這個問題,解決完了,這個法就要放下,不能再沒完沒了的提著念著。所以觀音菩薩展現的不受,各位可以多多思維,或許多有裨益。
今天的部分就到這裡,阿彌陀佛。
摘自幻海迷局新浪博客(原人間天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