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中,在上方世界諸佛共同贊歎阿彌陀佛及極樂世界功德巍巍中,有十尊代表佛,第九尊代表佛的聖號為——見一切義佛。
見字在古代是通假現字的,所以當我們閱讀文字,尤其是經文的時候,是要注意這個字。見是很直白得看見,而且有呈現的意思。回到此佛的聖號中就出現了兩種狀態:一是看見一切事物究竟義理的佛;二是展現一切事物究竟義理的佛。
見一切義佛,義是義理,是本質的意思,是內涵的意思,對任何事物都可以抽出其中的義理,這也是不可思議的智慧啊。那麼什麼樣的才能叫做一切義呢?到底什麼才能契合一切義的精神?我們知道如來有十號,其中有一個叫“正遍知”。正遍知應該拆開為正知和遍知。一切契合遍知,而義就契合了正知,這一切義就是正遍知。再用正遍知替換一切義,彼佛的聖號展現出來的就是:能展現正遍知的如來。這就和諸佛的聖號貼合了,所以正遍知也是如來的果德,正遍知就是一切義,就是如來的果德,到了如來的這個境界必須都擁有,如果缺少正遍知就不能叫做佛陀。
正知,就是知道心生萬物,知道這個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源。量子力學最近非常火,是因為量子力學直接證明了佛教的“緣起性空”的理論,因為基礎量子再做拆分,確實沒有可分的余地,到最後發現這些基礎的基礎盡然是空的,這個物質狀態不存在了,而且這個空並非是什麼都沒有。因為這個空可以被念頭影響,如過去分享過的幾則實驗案例,DNA片段可以影響散亂的光子,讓光子進入有序排列中,而實驗缺少了人的心念對DNA的影響,雖然這個部分僅在保健養生領域被大做文章,並沒有完全證實,而量子力學直接證明了基礎物質的基礎是波動的,是空無的,但是卻有能量狀態,這如《心經》裡的“色即是空”一樣。
量子力學雖然是新興學科,從誕生到現在也僅百年,但是研究的深度卻超越了幾千年的傳統模式束縛,獲得的收獲和證明也確實是有點讓人跟不上腳步。正知就是知道心生萬物,我們也知道這個心也就這樣叫叫,不是肉體的心髒,也不是思維的大腦,更不是嘈雜的意識,而是自性層面,正知就是知道“自性能生萬物”。那麼自性又是啥?於是再說自性,也沒有一個什麼東西叫做自性,你但凡說出來的叫做自性的東西,都不能涵蓋自性的全部,言語無力,也不能用思維企及。於是能生萬物的是心、是能量、是自性。
遍知就是可以知道任何一個事物都是從心而來。這和正知是相反的一個過程,正知是知道流出來的過程,而遍知是知道返回去的過程。正知就如樹根是掌握全局的,而遍知就需要逐個落實。
比如有人拿來一個玻璃球,你要知道玻璃球是由玻璃做的,玻璃是由礦物質燒結而成的,礦物質是由火山噴發出來的,通過造物運動抬升到地表,經過風雨盤剝。而火山活動是星球存在的必然活動,那麼為什麼會產生火山運動?那麼星球如何出現的?宇宙如何出現的?這是一大系列的問題,千萬不要以為:我知道這玻璃球就是從心想生。那你想一堆沙子,看看能不能想得出來?要逐條的推導,最後推導到心這個根源,這是遍知的只知其一。若想成就遍知,就是每個事物的由來都要知道,每個推演的過程都要曉得,這可不是一般戰士的水平了。所以說正知就是剛性的,就像脈絡一樣,很容易辨識,也很容易掌握;而遍知就必須要下大氣力、大功夫去落實,這可不是說說話、吹吹牛就搞得定了。所以想成就遍知,若沒有長久修持,僅是學了幾輩子佛法,聽到一個心生萬物,是無法含混過關的。
各位想一想:這尊佛陀他的智慧和菩薩道時候的長久?這也側面反應出:一切佛陀每尊每尊的成就,都不是那麼容易的,都是一行辛酸淚啊。而那些菩薩們呢?更是懂得這些,所以長久安止於菩薩道中,就像地藏菩薩這樣:我就不成佛,馬上滿願了,就再發一個,就不成佛。這樣也是少數,因為他的狀態成佛足夠了,不需要再這樣堅持了。所以《地藏經》裡釋迦佛對地藏菩薩的摩頂授記,就和對其他菩薩的摩頂授記不一樣,是商量的口氣。度眾生的事情做完了,就成佛吧!而沒有像和其他菩薩那樣“你,當於多少多少劫後成佛,佛名、佛國、佛土眾生狀態、度眾生數量”,這樣的剛性了。
一切義,一切是全部、是所有的、是無所不包的、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粗暴地說:世間和出世間的事物全在其中。彼佛能展現這樣宏大的義理,可想而知,這是需要多高的智慧?這個高度的智慧,是需要如何才能修持獲得,才能圓滿的?這是我們應該思維的方向。
每個圓滿境界不要僅去贊歎,要想他如何獲得,我要如何才能獲得?這樣想佛法才會給我們開門,經文才會給我們展現法門,在平實的一句經文中,才會如同洞開天地一般開朗和深邃。這樣想才會在一字一句中感受到佛法的那種偉大和神奇,那種不可言說的奇妙和感動。
見一切義佛,是能彰顯一切事物究竟實相的佛陀,是能幫助眾生知曉一切事物究竟實相的如來,他廣行菩薩道,長久安止於解脫眾生的菩提道中,他長久安止於種種三昧境界的艱苦修持中,能忍耐久不成佛而依然不懈努力,能救度一切眾生成就眾生也堪當大任,能圓滿一切眾生成就無上菩提,能教化一切有情回歸本性的如來。南無見一切義佛。
今天的部分就到這裡,阿彌陀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佛說阿彌陀經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