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501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一O八九頁第四行:

  「種修福善」,這一句經文就是「修善種福。本經廣勸捨惡行善」。這一句很重要,而且很現實。每個人都想自己有福,多福多壽,長壽,長壽也是福,善、福從哪裡來的?要修,所以善有善根,從根本上去修。佛教導我們十善業道,容易記,不難,要常常放在心上,不能中斷。沒有福的人,沒有壽的人,可以得大福報,可以有很長的壽命,所以你要曉得福的根在哪裡,善的根在哪裡。本經廣勸捨惡行善,這樁事情,這部經典從頭到尾講了多少遍,可以說是,這四十八品每一品都提醒我們,希望我們,全經記不住,這重要的經文一定要記住,我們才真正能把握到,菩薩道上的一帆風順。

  我們看念老的注解,他下面引用《觀經》,勸我們勤「修三福」。這是淨宗福善的大根大本。這個三條,「經雲」,《觀經》上說的,「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沒有這三種福,不能往生。一定要記住,佛說話不是開玩笑,不是隨便說的。彌陀、釋迦都非常希望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往生極樂世界,所以為我們說的句句是真實話,特別是這部經,這一次的講演,認清楚淨業三福,是福善的大根大本。經雲: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經雲,釋迦牟尼佛說的,你想往生極樂世界,這三種福一定要修。

  第一種,「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有沒有做到?中年以前,四、五十歲,很多父母都還在,對父母有沒有盡到孝養?這個裡頭孝特別重要。第二個,奉事師長,尊師重道。老師對我們的恩德,跟父母養育之恩可以相提並論。對父母講一個孝字,對老師講一個敬字,尊敬。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大根大本就這兩個字。所以孝親尊師是大根大本,大福之根,大善之本。這兩個做不到,其他的就不必說了。修行要從根本上下功夫。五千年來中國這個族群,接受了儒家跟佛陀的教誨,儒、佛的福善根本完全相同。儒家從小教小孩重視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三歲就開始教。父母給他做榜樣,那個時候孩子的祖父母還都在,孩子親眼看到,父母是怎樣對他的父母。所以你能孝親,你的兒女長大了懂得孝順你;你對父母不孝,小孩看慣了,縱然怎麼教他,他沒有信心,他說你們沒有做到,我也不必做到。今天這個世界,滿清亡國之後,民國成立了,對於這八個字疏忽了,向外國人看齊,外國人沒有孝敬這個念頭,中國文化裡頭有,外國文化裡頭沒有。所以,我們今天生在這個動亂的社會,遭受許許多多的苦難,不是沒有原因,把孝跟敬丟掉了,這是真因,我們不能不知道。

  如果我們要想自己日子過得好一點,將來還能夠往生淨土,《無量壽經》上的經訓、教誨,就應當重視,不能隨便看過,字字句句我們要落實,變成生活,變成起心動念,變成自己的言語造作。這就有救了,這一生肯定不會白過,上上的利益就是往生淨土,跟阿彌陀佛同樣是無量壽,接受阿彌陀佛教誨,接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教化,你做得到,你有能力分身,像佛一樣分無量無邊身,去十方世界禮佛,十方世界去拜佛去,拜佛是奉事師長,我們拜佛是福,佛為我們說法是慧,所以福慧雙修。這麼說起來,老師比父母更重要,事實如此,不能不知道。知道之後要掌握機會,這個世界、這個地區還有哪些是善知識?真正認識,有善知識要親近,要聽善知識教誨,依教奉行,得大善、大福。

  後面還有兩句,「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養自己的大慈悲心。慈悲是真心,是自性第一德,大德大能就是慈心。修十善業,把佛家的根本大戒說出來了,身三口四意三。身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這十善裡頭第一條對的是身體。第二口業,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绮語是花言巧語,欺騙別人。惡口是說出來的音聲語言,叫人聽起來很難受。兩舌是挑撥是非。妄語是欺騙人,不老實。口業四條,口最容易造業了。末後意業起心動念,不貪、不瞋、不癡。凡夫起心動念貪瞋癡。我們自己每一天都要認真的反省,就這十條,哪幾條沒做到,哪幾條又犯了,必須要改過自新,要真正忏悔,斷惡修善。十惡的反面就是十善,殺盜YIN是惡,貪瞋癡是惡,妄語、兩舌、绮語、惡口是惡,斷惡修善。

  下面第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皈,我們在講經之前,都把三皈恭恭敬敬念一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是回頭,依是依靠,佛弟子要依靠佛,佛教導我們要以佛法僧為師,所以教我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不在了,法還在,還有很多認真修行的出家人,代表佛來傳法度眾生。這樣有修有證的大德,可以做我們的依靠,可以做我們的老師,我們應當恭敬,像恭敬佛一樣。並不是老師要我們恭敬,而孝敬可以吸收智慧德能。沒有孝心,沒有恭敬心,遇到再好的老師也是枉然。所以孝跟敬這兩個字是根,根之根,根本的根本,絕不能小看了,絕不能在這一生當中,錯過這個機緣,修孝、修敬的這個緣分,自己才能得真實利益。具足眾戒,佛制定的戒律很多,最簡單的就是十善,剛才講的十善業,所有戒律都離不開十善,所以十善是所有戒律的總綱領。能抓到十善,戒律功德就圓滿;十善要是破了,戒律就沒有了,不能不知道。威儀是規矩,是禮貌,到哪一家,他們家有些規矩,要遵守,不能犯過失,特別是宗教,每個宗教都有它不同的規矩,這叫威儀,都應當遵守。這三福裡頭的第二條。

  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前面二福修的是根本,第三把它擴大,我們不做小乘,我們不學羅漢,我們學菩薩,菩薩怎麼樣?菩薩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菩提心,菩提是覺悟,發菩提心,就像禅宗裡面所說的開悟了,小悟,大悟,大徹大悟。悟了之後,世出世間一切法通了,明白了,明白之後,幫助眾生,教化眾生,讓一切眾生都能開悟。所以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與我有相同喜好的人,喜歡讀書,喜歡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身語意三業的行為。怎麼修?依照十善業道的標准,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口,不妄語、不兩舌、不绮語、不惡口;意,不貪、不瞋、不癡。我們自己真做到,就是勸進別人。我們自己沒做到,勸別人,別人就認為我騙他,真的是騙他,他怎麼會接受?所以勸別人先勸自己,自己沒做到的不必說。

  要真干,為什麼?真得福得善。你要不要福善?如果你要福善,要福要善,你就得真修。諸佛菩薩,大聖大賢,他們有大福德,從哪裡來的?生生世世修積得來的。福善,每個人自性裡面是圓滿的,不是從外來的。為什麼不能現出來,自己有而不得受用?原因就是被煩惱習氣障礙住了。煩惱習氣是什麼?就是十善反過來十惡,身喜歡殺、盜、YIN,口喜歡妄語、兩舌、绮語、惡口,意喜歡貪、瞋、癡,這樣一來,你福沒了,你的善也沒了。所以「種修福善」不能不深知,不是淺知,深深的明了、知道淨業三福,前面所念的。這淨業三福菩薩修的,開發性德,性德裡是大善、大福。只要你肯做,不怕沒有。

  我這一生可以給大家做個榜樣,我命裡頭沒有福、沒有善,所以這個一生活得非常辛苦,艱難困苦當中煎熬出來的。還好就是很小的時候,受過父母的教訓,有一點孝心,對老師會恭敬,改變了我後半生。我二十六歲,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是重大的一個轉變,從哲學裡面認識了佛法;遇到章嘉大師,我跟他三年,佛法的根是他給我扎的;最後在李炳南老居士會下,學經教十年,命運轉變了。正如甘珠活佛告訴我的,他說,你的命轉過來了,壽命只有四十五歲,過去了,將來的壽命很長,福報很大。到什麼時候才看見?到九十歲才看見,二十六歲開始轉,九十歲效果才看出來。現在干什麼事情都很順利,我知道,這是得祖宗保佑,三寶加持。知道感恩,祖宗恩,佛菩薩的恩,一切眾生恩。所以發菩提心很重要。深信因果,善因有善果,惡因有惡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讀誦大乘,每天不能離開經本,不能忘記佛恩,要努力精進。遇到有緣眾生,能接受佛法的,能接受傳統教育的,要幫助他,要勸導他,要幫助他。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其第一福中,已兼十善」。我們前面說過。「《觀經》指示,欲生彼國,當修三福。由是可知,修善種福,於修淨者,實不可忽。」這幾句話重要,希望大家記住。修善種福太重要了,真正想修淨土的人,想將來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決定不能疏忽,要把這個事情,修福、修善,當作兩樁大事情來辦。有這個緣分要抓住,要認真努力去做,沒有這個緣分不必找,不攀緣,攀緣會生煩惱,不攀緣沒煩惱,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善的。給你自己是歡喜,是自在,我們自己享受,這兩個就夠了,歡喜自在,與名聞利養不相干。這些不能不知道。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求生淨剎」,這一句經文,「是為一大藏教之總歸」。不但是本經之歸宿,它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最後的總結、最後的歸宿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你能信,你願意往生,你肯念佛,好!佛心裡真歡喜,這個眾生得度了,這個眾生圓滿了,成就了,畢業了。所以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最後都是指歸淨土就對了。

  我們修淨土的人,能不能去讀讀別的經典?天台家的、賢首家的,法相唯識、顯教密教,可不可以學一點別的東西?可以,只要你求生淨剎就沒錯。我求生淨剎,可不可以那些經典我都不想讀,浪費時間太多,一句佛號能不能往生?能。恭喜你,你走近路。這一句佛號是最近的路。你走到岔路上去了,所以佛才講一切經引導你回頭,大經,要從大經上覺悟,回頭。

  這個路我走過,我從入佛門,就喜歡這些大經大論,遇到李老師,老師才幫助我回歸淨土。可是那個時候年輕,沒在意,還是喜歡廣學多聞,沒專一,對淨土不反對,也念念佛,心不專。到八十五歲,那個時候講《華嚴》,做了認真的反省,學佛這麼多年了,往生有沒有把握?沒有。這一反省,自己害怕了,恐懼了。不能往生,來生再到人間天上,這個有把握。不行,人間天上就又迷了,搞得不好造惡業,還要墮地獄,你說多可怕!所以非常認真反省,把《華嚴》放下了,我講經專講《無量壽經》,專念阿彌陀佛,我要求生淨土。往生淨土之後,個個都是像阿彌陀佛無量壽,壽命長,有的是時間,跟著阿彌陀佛再去廣學多聞,我是這麼個想法。大經大論我要學,什麼時候學?到極樂世界再學,在這個世間不學了,專攻淨土,專念彌陀。我走個近路,這個近路是很有把握的,絕對可靠的,不會叫我失望的,我走這條路。黃念祖老居士知道,我跟他談過,他聽了哈哈大笑,非常歡喜,對了,完全對了!他給我印證。所以他勸人的時候,常常拿我來做例子,一生講《華嚴》,講《法華》,講《楞嚴》,講這些大經大論,都講,最後統統丟掉,老實念佛,是個好的榜樣,是個好的例子。真搞清楚、搞明白了,要干有把握的,沒有把握的不干,沒有時間了。年齡一年一年增長,光陰一天一天的過去,這個抓不到,我們的損失太大了。

  愈專愈好,不能專,還想念念《金剛經》,念念《地藏經》,行不行?行,回向求生極樂世界,這個很重要。如果不把讀經、誦經的功德回向,那就白念了,那不如老實念佛。總而言之,自己反省,自己要有把握,沒有把握,學海賢老和尚。海賢老和尚一生,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除這個之外,他什麼都不知道。他真正是把總綱領抓到了,不但是淨宗的總綱領,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經教的總綱領,這個東西抓到了。他念了九十二年,一百一十二歲往生,給我們做證明,作證轉。

  我們接著看念老的注解,求生淨剎是為一大藏教之總歸,這一句不要忘記。「華嚴圓攝諸教,而以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非常明顯的一個例子,釋迦牟尼佛傳的。《華嚴》確實了不起,圓滿總攝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可是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什麼意思?一定要知道。「今經」,這部經,「正是華嚴中本」,前面聽的時候就知道了,中本《華嚴》。「於此經末,以求生淨剎,普勸有情,同歸極樂。今所勸者,正是彌陀之本願,釋尊及十方三世如來之本心。世尊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實欲眾生同入彌陀一乘願海,而得真實究竟之大利。信願行中,願為機樞。出生死海,唯賴願王」。願王阿彌陀佛,願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遠脫離生死苦海。所以最後就靠信、願、持名,就靠這四個字。生死海是六道輪回,永遠超越六道輪回,對了,這比什麼都重要。「方便多門,禅密教觀,八萬四千,門門皆可,但歸元無二。諸方便中,究竟方便唯在往生」。這些話比什麼都重要。究竟,再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就是念佛往生。「修行他法,欲於今生超脫三界,則為難行道。唯此求生淨剎稱為易行。淨宗正修,首推持名。但習余門,而能發願求生,亦為彌陀攝受,而橫出三界。是故此經以求生淨剎總收前文。」用這一句,總收前面所說的這一部經,最後歸到求生淨土。

  我們要曉得,彌陀、釋迦用心之所在。為什麼能生?說個實在話,我們學佛學了幾十年,這一樁事情總算搞清楚、搞明白了。《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換句話說,我本來跟阿彌陀佛一樣,我本來跟釋迦佛一樣,很不幸現在變成凡夫。怎麼變成的?一念不覺,就壞在這裡。一念不覺是什麼?是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三細六粗,法相唯識所說的,整個宇宙事實真相說清楚、說明白了,我們迷了。如何回歸自性?佛陀的教育沒有別的,就是幫助我們回歸自性,怎麼回歸?放下就是。放下什麼?放下無明,放下煩惱,放下習氣。只要你放下,馬上就看破,所以放下是功夫,看破是智慧。一真法界就現前了,禅宗裡面說大徹大悟,教下說大開圓解,大徹大悟就成功了。佛如是說,儒也如是說。儒家也承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性相近是佛菩薩,習相遠是其他的。十法界,除了佛跟菩薩,其他的八個法界都是染污。染污輕重不一樣,所以才有十法界這種稱呼、現象。我們搞清楚、搞明白,今天有一個機會,彌陀、釋迦給我們的,介紹給我們,真信切願,老實念佛,就能回歸。

  這個世間天上,六道輪回裡面,沒有一樣是真的,全是假的。假的就應該放下。放下就見性了,自性障礙沒有了,小悟,大悟,大徹大悟,回歸自性。回不了的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去修行。因為極樂世界障礙少,容易回歸,我們這個世界障礙多,不容易回歸,求生淨土是為這樁事情。

  末後這一句話,求生淨剎總收前文。這八個字好,太好了!求生淨剎總收,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終極的目標就在極樂世界,只要你生極樂世界就圓滿了,得佛法的大圓滿。牢牢記住這一句。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上一篇: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500集)
下一篇:達真堪布:佛唯一的事業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